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BL的教学模式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临床见习教学中的应用
1
作者 张丙文 马慧敏 +2 位作者 陈荣荣 朱萍 赵真 《科技风》 2025年第1期86-88,共3页
目的:探讨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南京市第一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在临床医学(5+3一体化)学生临床见习教学中应用CBL教学模式的效果。方法:选取南京医科大学2019级临床医学(5+3一体化)两个班76名见习学生,随机分成观察组(CBL教学... 目的:探讨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南京市第一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在临床医学(5+3一体化)学生临床见习教学中应用CBL教学模式的效果。方法:选取南京医科大学2019级临床医学(5+3一体化)两个班76名见习学生,随机分成观察组(CBL教学模式)38人和对照组(传统教学模式)38人。教学结束后对入组学生展开问卷调查,并统计两组考核成绩及教学效果满意度,最后对各项指标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理论、分析题型成绩及总成绩均高于对照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教学效果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CBL教学模式在此类见习教学中有显著的效果,其可促进学生有效学习并改善学生的学习成绩,对教师的教学也有帮助作用,和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有明显的优势,在此领域的见习教学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BL教学模式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 临床见习教学
下载PDF
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切除Krouse T2和T3期鼻内翻性乳头状瘤的临床疗效分析(附手术视频) 被引量:2
2
作者 张丙文 孟玲韩 +1 位作者 陈荣荣 赵真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69-1075,共7页
目的:分析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切除Krouse T2和T3期鼻内翻性乳头状瘤(nasal inverted papilloma,NIP)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南京市第一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于2012年10月—2022年10月收治并行内镜下手术... 目的:分析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切除Krouse T2和T3期鼻内翻性乳头状瘤(nasal inverted papilloma,NIP)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南京市第一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于2012年10月—2022年10月收治并行内镜下手术的141例Krouse T2和T3期NIP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并根据术中是否使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切除肿瘤及处理肿瘤根基,分为使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的观察组和不使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的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术后并发症和术后复发率。结果:观察组T2+T3期和T3期NIP患者平均手术时间短于相应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2期NIP患者平均手术时间短于相应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相应对照组比较,观察组T2+T3、T2及T3期NIP患者平均术中出血量更少,平均住院时间更短,术后疼痛VAS评分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2+T3、T2及T3期NIP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与相应的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2+T3和T3期NIP患者术后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虽然观察组T2期患者术后NIP复发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可在清晰的手术视野下处理Krouse T2和T3期NIP及其基底,具有术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疼痛轻、复发率低等优势,临床疗效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内翻性乳头状瘤 鼻内镜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
原文传递
鼻内镜下治疗老年性鼻出血6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王俊 徐进敬 +1 位作者 吴元庆 马俭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17年第11期1074-1076,共3页
鼻出血是耳鼻喉科常见的一种疾病,发病原因多由鼻腔引起,也有少数病人是因为全身性疾病引起。鼻出血以单侧为常见,也可间歇性反复出血,每次出血量不多,若是长期反复出血严重者可导致出血性休克。老年性鼻出血是耳鼻喉科的急重症之一,出... 鼻出血是耳鼻喉科常见的一种疾病,发病原因多由鼻腔引起,也有少数病人是因为全身性疾病引起。鼻出血以单侧为常见,也可间歇性反复出血,每次出血量不多,若是长期反复出血严重者可导致出血性休克。老年性鼻出血是耳鼻喉科的急重症之一,出血量多,出血部位较深,且多由全身疾病引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性鼻出血 内镜下治疗 临床分析 全身性疾病 耳鼻喉科 反复出血 出血性休克 发病原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