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舒适护理在重症监护病房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
作者 王蓓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31期107-109,共3页
目的:分析舒适护理在重症监护病房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 目的:分析舒适护理在重症监护病房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比较两组舒适度情况、睡眠质量、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后,两组舒适度评分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睡眠质量评分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43)。结论:舒适护理在重症监护病房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提高患者舒适度,改善睡眠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适护理 重症监护病房 呼吸衰竭 有创通气
下载PDF
兰索拉唑奥曲肽凝血酶三联治疗ICU重症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3
2
作者 施乾坤 王翔 郑曙云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6年第1期144-145,共2页
目的探讨兰索拉唑奥曲肽凝血酶三联治疗ICU重症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我院选取64例确诊为ICU重症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均为32例。实验组应用兰索拉唑联合奥曲肽凝血酶三联治疗方法,对照组... 目的探讨兰索拉唑奥曲肽凝血酶三联治疗ICU重症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我院选取64例确诊为ICU重症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均为32例。实验组应用兰索拉唑联合奥曲肽凝血酶三联治疗方法,对照组应用兰索拉唑凝血酶治疗的方法,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兰索拉唑联合奥曲肽凝血酶三联治疗能够有效提高ICU重症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总有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U重症患者 上消化道出血 对症措施
下载PDF
左西孟旦联合IABP在重症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3
作者 施乾坤 章淬 +1 位作者 肖继来 穆心苇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16年第9期966-969,共4页
目的探讨左西孟旦联合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在重症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2014年l。12月本科收治的CABG术同时行IABP的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是否加用左西孟旦,分为治疗组(L组)20例及对照组... 目的探讨左西孟旦联合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在重症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2014年l。12月本科收治的CABG术同时行IABP的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是否加用左西孟旦,分为治疗组(L组)20例及对照组(C组)20例,比较两组术后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情况、NT—proBNP、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血流动力学参数、乳酸、尿量水平及呼吸机辅助时间、ICU停留时间、IABP支持时间、28d病死率。结果L组术后血管活性药物用量以及给药时间均明显低于C组(P〈0.05);L组撤除IABP后第1d、出ICU时以及出院时的LVEF值比入ICU前显著升高(P〈0.05);两组术后NT-proBNP与入ICU前相比均呈下降趋势;L组术后第1d、撤除IABP后第1d、出ICU时、出院时NT-proBNP比入ICU前显著降低(P〈0.05),C组在撤除IABP后第1d、出ICU时、出院时NT.proBNP值比人ICU前显著降低(P〈0.05);并且L组在撤除IABP后第1d、出ICU时、出院时NT-proBNP值显著低于C组(P〈0.05);L组的IABP支持时间、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均显著短于C组(P〈0.05)。结论重症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使用左西孟旦联合IABP能显著减少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量以及时间。缩短IABP支持治疗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西孟旦 冠状动脉 旁路 移植术 球囊反搏
下载PDF
重症监护病房重症肺炎病人贫血的发生发展及对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唐燕 冯萍 王仕芳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23年第6期643-646,共4页
目的分析重症肺炎病人在ICU住院期间贫血的发生发展及对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3月1日至2022年3月31日南京市第一医院ICU收治的首要诊断为重症肺炎的老年病人,通过医疗电子信息系统收集病人临床资料,根据临床结局将病人分为生... 目的分析重症肺炎病人在ICU住院期间贫血的发生发展及对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3月1日至2022年3月31日南京市第一医院ICU收治的首要诊断为重症肺炎的老年病人,通过医疗电子信息系统收集病人临床资料,根据临床结局将病人分为生存组与死亡组,比较2组病人基线特征、ICU住院期间Hb变化;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病人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共43例病人纳入研究,其中死亡22例,生存21例。与生存组相比,死亡组病人年龄更大,入ICU时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和APACHEⅡ评分更高,住院期间平均Hb水平更低。ICU住院期间,2组病人Hb持续下降,平均下降总量达(24.70±23.39)g/L,且第7天起,死亡组Hb较生存组明显下降。年龄、是否合并基础疾病、住院期间Hb平均水平与病人死亡风险相关(OR分别为1.199、0.005、0.815)。结论贫血与ICU重症肺炎病人不良预后有关,应积极预防与纠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血 危重症 重症肺炎 预后
下载PDF
心脏重症患者术后早期检验危急值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5
作者 许欢 洪亮 +3 位作者 陈尚瑜 陈文秀 宋晓春 章淬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2年第2期123-127,共5页
目的分析心脏重症患者术后早期检验危急值的发生与预后的相关性,评价现行的危急值项目对心脏重症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从我院心脏重症临床数据库中收集2019年7月至2020年12月收治患者的临床资... 目的分析心脏重症患者术后早期检验危急值的发生与预后的相关性,评价现行的危急值项目对心脏重症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从我院心脏重症临床数据库中收集2019年7月至2020年12月收治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患者术后7 d内是否出现检验危急值报告分为危急值组和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在住ICU时间和术后病死率的差异。进一步通过ROC曲线模型及术后28天生存分析,明确危急值报告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并确定报告例次的最佳预测阈值。结果危急值组和对照组患者在住ICU时间[(8.28±9.59)d比(2.26±2.32)d]及术后病死率(21.98%比1.19%)方面存在显著差异,ROC曲线分析显示危急值报告模型对预后的预测价值高于APACHEⅡ评分模型[AUC:(0.748±0.052)比(0.684±0.044),P<0.05]。术后28 d生存分析进一步明确危急值报告模型下的最佳预测阈值为1例次(敏感度52.63%,特异度95.70%)。结论心脏重症患者术后早期发生1例次及以上的危急值报告,与患者延长住ICU时间及增加术后病死率存在相关性,可在一定程度上预测患者术后28天的病死率,具有显著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重症 危急值 预测模型
下载PDF
自制粪便收集装置对老年重症失禁病人肠内营养摄入现状及失禁性皮炎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王仕芳 冯萍 +1 位作者 柏健 李纯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21年第7期780-783,共4页
目的探讨自制粪便收集装置(一件式肛门造口袋联合负压吸引装置)对大便失禁老年重症病人的肠内营养摄入现状及失禁性皮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我科76例大便失禁的老年重症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 目的探讨自制粪便收集装置(一件式肛门造口袋联合负压吸引装置)对大便失禁老年重症病人的肠内营养摄入现状及失禁性皮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我科76例大便失禁的老年重症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入选病人均按照医嘱实施肠内营养计划,试验组应用一件式肛门造口袋联合负压吸引装置,进行大便收集处理;对照组应用标准化清洗加3M造口粉及皮肤保护膜进行大便处理及局部皮肤清洁保护。结果试验组失禁性皮炎(IAD)发生率、营养达标率、营养支持后白蛋白(PAB)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护理工作量及护士接受程度也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一件式肛门造口袋联合负压吸引装置,能够改善大便失禁重症病人营养状况,降低失禁性皮炎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重症大便失禁 自制粪便收集装置 营养 失禁性皮炎
下载PDF
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特点及诊疗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邓一航 许欢 王翔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4年第4期471-475,共5页
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TBAD)是临床常见的主动脉疾病,指主动脉内层撕裂导致血液进入主动脉壁,造成主动脉壁各层分离,形成真假两腔的分离状态。TBAD通常发生于主动脉下行部分,并向下延伸至腹主动脉,其主要临床症状包括剧烈胸痛、背部... 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TBAD)是临床常见的主动脉疾病,指主动脉内层撕裂导致血液进入主动脉壁,造成主动脉壁各层分离,形成真假两腔的分离状态。TBAD通常发生于主动脉下行部分,并向下延伸至腹主动脉,其主要临床症状包括剧烈胸痛、背部疼痛、呼吸困难、休克等,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开放修复手术和血管腔内介入手术等。早期诊断和治疗对改善TBAD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但目前对于TBAD的诊治方式尚存在一定的争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 临床特点 手术修复夹层 介入治疗
下载PDF
纽曼系统护理模式在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护理中的实践研究
8
作者 蒋明娣 陈静 张艳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35期163-166,共4页
目的:探讨纽曼系统护理模式在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ATAAD)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以期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和康复效率。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3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心外ICU收治并施以ATADD手术的9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 目的:探讨纽曼系统护理模式在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ATAAD)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以期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和康复效率。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3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心外ICU收治并施以ATADD手术的9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患者施以常规护理及营养支持,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及营养支持的基础上实施纽曼系统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住院期间营养状况、自我效能感、临床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第1天、第3天、第5天、第7天以及第12天,观察组血红蛋白、白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转铁蛋白水平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术后第1天,两组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分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术后第3天、第5天、第7天以及第12天,观察组GSE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排气时间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将纽曼系统护理模式应用于ATAAD术后护理中,可以显著提升患者的康复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纽曼系统护理模式 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 营养状况 自我效能 并发症
下载PDF
基于ABCDE的集束化、个性化护理方案对老年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病人术后谵妄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祁萍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24年第4期418-421,共4页
目的探讨ABCDE集束化、个性化护理方案对老年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ATAAD)病人术后谵妄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2021年在我院行外科手术治疗并入住ICU的121例>60岁老年ATAAD病人为研究对象,其中2018—2019年入院的60例病人为对照组,2020... 目的探讨ABCDE集束化、个性化护理方案对老年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ATAAD)病人术后谵妄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2021年在我院行外科手术治疗并入住ICU的121例>60岁老年ATAAD病人为研究对象,其中2018—2019年入院的60例病人为对照组,2020—2021年入院的61例病人为干预组。对照组给予常规ABCDE集束化护理方案,干预组给予基于ABCDE集束化管理方案制定的针对老年病人的个性化术后护理方案。对比2组病人术后谵妄发生率、谵妄发生的时间点、谵妄持续时间、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和总住院时间。结果干预组谵妄的发生率及持续时间、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发生谵妄的时间点明显迟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间总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ABCDE集束化管理方案制定的针对老年病人的个性化术后护理方案能有效推迟老年ATAAD病人术后谵妄的发生,并降低术后谵妄的发生率及持续时间,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及ICU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谵妄 主动脉夹层 老年人 ABCDE集束化策略 个性化护理
下载PDF
基于肠内营养耐受性评分的俯卧位通气患者早期肠内营养实施 被引量:37
10
作者 李琳 李纯 陈静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2期11-14,共4页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耐受评估表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行俯卧位通气患者早期肠内营养(EN)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12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ARDS行俯卧位通气患者30例,按入科时间分为对照组(n=12)和观察组(n=18)。对照组按常规护理...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耐受评估表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行俯卧位通气患者早期肠内营养(EN)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12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ARDS行俯卧位通气患者30例,按入科时间分为对照组(n=12)和观察组(n=18)。对照组按常规护理方法实施早期肠内营养,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肠内营养耐受评估表指导早期肠内营养的实施。比较两组俯卧位通气治疗期间EN耐受情况、72 h内70%目标热量达标率、达70%目标热量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俯卧位通气时间、俯卧位通气前后前白蛋白指标及ICU住院时间等。结果观察组达70%目标热量的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喂养量及72 h内70%目标热量达标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两组胃肠道并发症发生率及预后指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肠内营养耐受性评估表在指导行俯卧位通气治疗患者早期肠内营养的护理中具有重要的价值,能规范早期肠内营养方案,及早发现并积极防治肠内营养不耐受情况,对提高俯卧位通气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成功率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俯卧位通气 机械通气 肠内营养耐受性评估表 肠内营养
下载PDF
心脏手术后谵妄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构建 被引量:30
11
作者 洪亮 孙加奎 +1 位作者 沈骁 施乾坤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195-1200,共6页
目的探讨心脏手术患者术后谵妄(POD)的危险因素,根据危险因素构建预测模型并评估其预测效能。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16年5月至2019年5月行心脏手术治疗的患者3397例临床资料,提取性别、年龄、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 目的探讨心脏手术患者术后谵妄(POD)的危险因素,根据危险因素构建预测模型并评估其预测效能。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16年5月至2019年5月行心脏手术治疗的患者3397例临床资料,提取性别、年龄、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高脂血症病史、脑血管疾病史、手术时间、心肺转流(CPB)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术中连续有创动脉血压值、术中出血量、术中麻醉药物使用情况、入ICU时Hb、白细胞计数、氧合指数(PaO 2/FiO 2)、血乳酸值、呼吸机使用时间、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情况、术后左心室射血指数(LVEF)等临床指标,采用单因素分析评估上述指标与POD的相关性。采用逐步Logistic回归进行临床指标筛选并构建预测模型,绘制模型列线图,计算预测模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以及最佳阈值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有186例(5.48%)患者术后出现谵妄。与非谵妄患者比较,谵妄患者年龄、脑血管疾病和高血压病史比例、术中低血压比例、术中血压变异率、术中丙泊酚用量、术中出血量、术后乳酸值、术后白细胞显著增高的比例、术后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LVEF<50%)的比例以及术后应用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比例明显增加(P<0.05),手术时间和CPB时间、术中低血压时间以及术后机械通气时间明显延长(P<0.05),术后氧合指数和Hb明显降低(P<0.05)。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老年、脑血管疾病史、手术时间长、术中血压变异率大、术后Hb<100 g/L、机械通气时间延长以及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应用去甲肾上腺素是心脏手术后谵妄的独立危险因素。应用这些危险因素构建预测模型,AUC为0.932(95%CI 0.897~0.967),敏感性78.2%,特异性93.5%。结论老年、脑血管疾病史、手术时间、术中血压变异率、术后Hb<100 g/L、机械通气时间延长以及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应用去甲肾上腺素是心脏手术后谵妄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这些危险因素构建的模型可较好地预测心脏手术后谵妄的发生,为早期干预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手术 术后谵妄 危险因素 预测模型
下载PDF
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早期死亡因素分析 被引量:21
12
作者 孙芳 宋晓春 +3 位作者 陈永铭 赵谊 薛寅莹 章淬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20年第2期156-159,共4页
目的分析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ATAAD)患者术后30 d死亡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51例ATAAD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存活组(134例)和死亡组(17例),单因素和多因素lo... 目的分析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ATAAD)患者术后30 d死亡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51例ATAAD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存活组(134例)和死亡组(17例),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ATAAD患者术后30 d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ATAAD患者术后30 d死亡率11.3%。死亡组患者年龄≥60岁、术前存在肾功能不全比例均高于存活组(52.9%比18.7%,20.1%比52.9%,均为P<0.05),累及冠状动脉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率死亡组高于存活组(41.2%比4.5%,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60岁(OR=5.433,95%CI:1.618~18.240,P=0.006)、术前存在肾功能不全(OR=1.011,95%CI:1.004~1.020,P=0.019)、同期行CABG(OR=10.288,95%CI:2.513~42.118,P=0.001)为ATAAD患者术后30 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年龄≥60岁、术前存在肾功能不全、累及冠状动脉同期行CABG是ATAAD患者术后早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急性Stanford A型 危险因素 死亡
下载PDF
持续套囊内压监测器在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3
作者 毛秋瑾 梁钰 刘成友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505-1507,1536,共4页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患者应用持续性套囊内压监测器的效果。方法:选择主动脉夹层术后建立经口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并入住ICU的患者4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持续套囊内压监测器监测囊内压,而对照组采用传统的...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患者应用持续性套囊内压监测器的效果。方法:选择主动脉夹层术后建立经口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并入住ICU的患者4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持续套囊内压监测器监测囊内压,而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气囊压力监测方法,对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期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呛咳及误吸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套囊内压监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1周内VAP、呛咳、误吸的发生率及隐血试验阳性率均低于对照组,每天声门下分泌物吸引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ICU人工气道患者应用持续套囊内压监测方法可以有效减少因管路漏气、患者体位变化造成的套囊内压不可预知变化造成的不良影响,可减少套囊内压骤升/骤降带来的恶性刺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气道 主动脉夹层术 机械通气 相关性肺炎
原文传递
ICU护士协助患者早期下床活动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3
14
作者 张艳 李纯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8期68-70,共3页
目的了解ICU护士协助患者早期下床活动执行现状并分析影响因素,为促进早期下床活动在ICU的开展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制ICU护士协助患者早期下床活动执行情况问卷,对南京市15所三级综合医院的333名ICU护士进行调查。结果12.91%的ICU护士... 目的了解ICU护士协助患者早期下床活动执行现状并分析影响因素,为促进早期下床活动在ICU的开展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制ICU护士协助患者早期下床活动执行情况问卷,对南京市15所三级综合医院的333名ICU护士进行调查。结果12.91%的ICU护士从未协助患者早期下床活动;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护士理论知识掌握情况及医生对患者早期下床活动的态度是ICU护士协助患者下床活动的影响因素(P<0.05,P<0.01)。结论部分ICU护士未重视和协助患者早期下床活动,需提升护士早期下床活动相关知识及医生对早期下床活动的态度,以促进ICU患者早期下床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护士 早期活动 下床活动 执行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床旁医用数字X射线摄影即时胸部摄片对心脏手术后患者的应用价值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朱俊林 施乾坤 +2 位作者 章淬 刘成友 高伟 《中国医学装备》 2020年第5期57-59,共3页
目的:评估床旁移动医用数字X射线摄影(DR)技术即时胸部摄片对心脏外科术后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428例心脏外科术后患者,采用移动式床旁DR设备对其即时行胸部半卧前后位摄片,并对患者术后并发症、主动脉内气囊泵(IABP)置... 目的:评估床旁移动医用数字X射线摄影(DR)技术即时胸部摄片对心脏外科术后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428例心脏外科术后患者,采用移动式床旁DR设备对其即时行胸部半卧前后位摄片,并对患者术后并发症、主动脉内气囊泵(IABP)置管成功率、漂浮导管(Swan-Ganz)置管成功率进行统计。结果:428例心脏术后患者床旁摄片结果显示,单侧或双侧胸腔积液291例,肺部感染165例,气胸26例,皮下气肿30例,单叶或节段性肺不张47例,气管插管位置过深或过浅18例,主动脉内气囊泵置管19例,漂浮导管置入223例。结论:床旁DR胸部摄影是全面了解心脏手术术后并发症的重要检查手段,同时可为临床及时准确而全面地评估心脏术后患者的病情提供影像学依据,可作为心脏手术术后常规检查必查项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床旁DR 即时摄片 心脏术后 应用评估
下载PDF
StatStrip血糖监测系统在心脏术后患者中的应用及评价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静 穆心苇 章淬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19-923,共5页
目的:评估StatStrip血糖监测系统在心脏术后血糖监控中的作用。方法:选择行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的患者160例,术后转入ICU时采集动脉血及指端血,分别用SureStep Flexx血糖仪和StatStrip血糖仪测定血糖值,同时将患者静脉血样送至中心实验室,... 目的:评估StatStrip血糖监测系统在心脏术后血糖监控中的作用。方法:选择行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的患者160例,术后转入ICU时采集动脉血及指端血,分别用SureStep Flexx血糖仪和StatStrip血糖仪测定血糖值,同时将患者静脉血样送至中心实验室,测定红细胞比容(HCT)值及作为标准对照的血糖值,对两种血糖仪及两种血样测定血糖值的准确性进行评估,同时分析HCT对测定结果的影响。结果:无论是动脉血还是末梢血,StatStrip血糖仪的血糖测得值与标准血糖浓度之间均有良好的相关性(r=0.969 4,0.957 0),两者之间的差值不依赖于HCT而变化(r=-0.016 81,P=0.832 9),StatStrip的检测错误率与HCT的高低无明显联系。在HCT≤28%范围内,StatStrip检测的错误率显著低于SureStep Flexx(动脉血10.0%vs32.5%,末梢血12.5%vs 35.0%,P<0.05)。结论:对心脏术后患者采用StatStrip血糖监测系统测定动脉血糖为一种准确、无创的血糖监测手段,可使强化胰岛素治疗更加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糖监测 血糖仪 红细胞比容 心脏手术
下载PDF
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膈肌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静 沈骁 +4 位作者 孙加奎 孙芳 薛寅莹 章文豪 章淬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22年第7期657-661,共5页
目的明确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ATAAD)术后合并心功能不全的患者中膈肌功能障碍的发生情况及其对呼吸机撤机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入选2019年1月—2021年9月入住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行孙氏手术且合并心功能不全(左室... 目的明确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ATAAD)术后合并心功能不全的患者中膈肌功能障碍的发生情况及其对呼吸机撤机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入选2019年1月—2021年9月入住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行孙氏手术且合并心功能不全(左室射血分数<55%)的ATAAD患者43例,术后应用床旁超声测定膈肌增厚率(DTF)及膈肌移动度,根据DTF分为膈肌功能正常组及障碍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手术相关指标及机械通气相关临床预后等指标。结果纳入研究的ATAAD患者中膈肌功能障碍(DTF<20%)29例,发生率为67.4%(29/43)。与正常组相比,障碍组平均DTF明显小于正常组(P<0.001),平静呼气末移动度及最大呼气末移动度均小于正常组(P<0.001)。两组患者术后左室射血分数及正性肌力药物的应用情况均无统计学差异。与膈肌功能正常组相比,障碍组主动脉阻断时间(P=0.001)及体外循环时间(P=0.002)更长,而两组之间的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膈肌功能障碍组的机械通气时间较正常组延长(P<0.001),且住ICU时间也明显延长(P=0.011)。拔管后无创辅助通气的比例、再次气管插管的比例及行气管切开术的比例,两组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膈肌功能障碍在ATAAD术后合并左心功能不全的患者中发生普遍,且与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相关,以超声评价其膈肌功能简便可行,并对术后撤机具有预测及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膈肌 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 超声
下载PDF
有创机械通气患者的眼部护理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希澜 《中国医学装备》 2014年第B12期305-305,共1页
目的:探讨有创机械通气患者眼部护理。方法:通过对66例有创机械通气患者的眼部护理进行总结。结果:55例患者成功撤机,7侧患者自动出院,4例患者死亡。成功撤机患者中未出现结膜炎、角膜炎、角膜感染和溃疡等眼部并发症。结论:护理人员应... 目的:探讨有创机械通气患者眼部护理。方法:通过对66例有创机械通气患者的眼部护理进行总结。结果:55例患者成功撤机,7侧患者自动出院,4例患者死亡。成功撤机患者中未出现结膜炎、角膜炎、角膜感染和溃疡等眼部并发症。结论:护理人员应充分掌握相关知识,正确客观的分析有创机械通气患者眼部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并进行护理评估,提供及时的护理干预,减少患者眼部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创机械通气 眼部并发症 护理
下载PDF
胸内压监测指导心脏外科术后患者机械通气策略的应用价值
19
作者 许欢 章淬 +1 位作者 宋晓春 徐巧莲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2-114,共3页
目的:探讨在心脏外科术后患者中通过胸引管直接测量胸腔内压力的方法测定跨肺压并以此实施机械通气策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重症医学科1年来收治的心脏外科术后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前瞻性队列研究,分... 目的:探讨在心脏外科术后患者中通过胸引管直接测量胸腔内压力的方法测定跨肺压并以此实施机械通气策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重症医学科1年来收治的心脏外科术后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前瞻性队列研究,分析各组病例食道压、胸内压、氧合状况、呼吸力学参数、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的差异。结果:通过胸引管直接测量的胸内压值与食道压具有显著相关性(r=0.832),依据胸内压调节PEEP的设置,实验组与对照组取得了同样良好的机械通气治疗效果(P>0.05)。结论:利用胸引管监测胸内压的方法可以准确测定跨肺压值,有效指导心脏外科术后患者机械通气策略的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通气 跨肺压 胸内压 食道压
原文传递
CABG术后患者左心房容积指数与肺动脉嵌顿压的相关性研究
20
作者 聂帅 章淬 +3 位作者 施乾坤 章文豪 宋晓春 肖继来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8年第5期569-571,共3页
目的运用超声心动图技术测量冠状动脉搭桥(CABG)术患者的左心房容积指数和肺动脉嵌顿压(PCWP),以探究两者的相关性。方法心脏搭桥患者术后运用心脏超声机测量胸骨旁切面长轴左心房的前后径(LAD),心尖四腔切面左心房的上下径(SA)和左右径... 目的运用超声心动图技术测量冠状动脉搭桥(CABG)术患者的左心房容积指数和肺动脉嵌顿压(PCWP),以探究两者的相关性。方法心脏搭桥患者术后运用心脏超声机测量胸骨旁切面长轴左心房的前后径(LAD),心尖四腔切面左心房的上下径(SA)和左右径(SB)。利用公式计算左心房容积(LAV),体表面积(BSA)和左心房容积指数(LAVI),研究其相关性。结果经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肺动脉嵌顿压(PCWP0)与扩容前长轴左心房的前后径(LAD0)、LAVI呈正相关,与SA0、SB0无相关性。校正高血压病史、体表面积后,发现LAVI与PCWP0(r=0.446,P=0.033)、LAD0(r=0.740,P<0.001)呈正相关。结论心脏搭桥术患者的左心房容积指数与PCWP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图技术 心脏搭桥 左心房容积指数 肺动脉嵌顿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