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4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ILM软件在核医学科图像存储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杨瑞 孟庆乐 邵国强 《中国医疗设备》 2010年第4期33-34,共2页
应用E-FILM工作站软件,对既往核医学科图像存储方式进行改进,使图像存储方法更科学、更合理。
关键词 E-FILM软件 PACS DICOM 医学图像存储
下载PDF
TeamViewer软件在核医学科远程诊断中的应用
2
作者 杨瑞 孟庆乐 +4 位作者 徐磊 曹艳 钱鑫宇 顾金林 邵国强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19年第2期222-225,共4页
目的探讨使用TeamViewer软件作为远程诊断软件,实现核医学报告在线书写、审核功能来提高基层医院核医学科诊疗水平的可行性。方法访问TeamViewer官方网站,下载TeamViewer软件,连接到医院内网的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PACS)工作站上(客户端)... 目的探讨使用TeamViewer软件作为远程诊断软件,实现核医学报告在线书写、审核功能来提高基层医院核医学科诊疗水平的可行性。方法访问TeamViewer官方网站,下载TeamViewer软件,连接到医院内网的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PACS)工作站上(客户端),以及远程诊断控制端设备(计算机、手机或者平板计算机),分别安装TeamViewer软件,控制端与客户端进行软件设置,客户端计算机设置双网卡,设置路由表,连接医院内网与外网,最后进行控制端与客户端连接,进行远程诊断应用。结果远程诊断控制端设备通过TeamViewer访问互联网连接客户端PACS工作站,远程诊断操作方便,速度快,简洁高效。结论 TeamViewer软件成本低,易于实施,操作简便,可有效实现核医学远程诊断,利于推广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程诊断 TeamViewer 路由表 核医学
原文传递
核医学肾动态显像与血清胱抑素C评价肾积水患者肾功能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8
3
作者 梁凯 万辛 +4 位作者 瞿卫 立彦 贾瑞鹏 邵国强 王自正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97-200,共4页
目的 :探讨肾动态显像和血清胱抑素C(cystatin C,Cys C)评价肾积水患者肾功能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1年5月—2015年5月72例影像学检查确诊肾积水患者和15例健康人。肾积水患者根据影像检查分为轻度肾积水组、中度肾积水组及... 目的 :探讨肾动态显像和血清胱抑素C(cystatin C,Cys C)评价肾积水患者肾功能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1年5月—2015年5月72例影像学检查确诊肾积水患者和15例健康人。肾积水患者根据影像检查分为轻度肾积水组、中度肾积水组及重度肾积水组,以双血浆法测定的肾小球滤过率(r GFR)为标准,所有患者均行肾动态显像(获得I-GFR)测定Cys C(获得C-GFR),考察其对肾功能的评估和联合应用价值。结果 :肾动态显像诊断肾积水灵敏度和特异性高,健康人组、轻度肾积水组患者,I-GFR与r GF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均略低于C-GFR;中度肾积水患者I-GFR(95.7±36.3)m L/min明显高于r GFR(79.7±11.8)m L/min,重度肾积水患者I-GFR(42.4±23.9)m L/min明显低于r GFR(54.7±11.8)m L/min,且I-GFR离散度大;对中、重度肾积水患者,C-GFR与r GF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肾动态显像可有效评估非积水肾脏GFR,联合C-GFR,可获得积水侧肾脏GFR。结论:核医学肾动态显像对肾积水患者GFR评价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对中、重度肾积水患者分肾功能,与Cys C具有较好的联合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积水 肾动态显像 血清胱抑素C 肾小球滤过率 诊断
原文传递
核医学扫描患者头部固定头托的设计与制作 被引量:1
4
作者 杨瑞 孟庆乐 +2 位作者 李婷 曹艳 邵国强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16年第9期35-38,共4页
目的:制作一种用于核医学扫描的简单方便、成本低廉的患者头部固定头托,以减小因各种原因而导致患者头部运动产生伪影从而造成的影响。方法:用高密度泡沫塑料作为头托基本材料,根据人体头部常规尺寸范围,用切割工具在方形的泡沫板中切... 目的:制作一种用于核医学扫描的简单方便、成本低廉的患者头部固定头托,以减小因各种原因而导致患者头部运动产生伪影从而造成的影响。方法:用高密度泡沫塑料作为头托基本材料,根据人体头部常规尺寸范围,用切割工具在方形的泡沫板中切割出适合一般患者头部枕放的凹形空间,于头部两侧放置不同厚度的海绵垫,限制头部的移动。同时利用激光仪、水平仪等工具严格精确定位患者头部放置的位置,尽量保持患者头部处于探头中心视野。结果:研制的头托能有效地限制患者因为各种原因导致的头部移动,同时定位位置准确,可以有效地采集到高质量的核医学图像。结论:该头托制作简单、成本低廉,能有效地避免多数患者头部各种原因引起的运动伪影,值得在核医学扫描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头托 核医学扫描 运动伪影
下载PDF
运用研究性教学提高七年制研究生核医学教学质量的探讨 被引量:3
5
作者 邵国强 赵宇 +2 位作者 罗瑞 王自正 王峰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第4期182-184,共3页
培养科研思维、应用能力、创新性强的高素质人才是21世纪高等教育的关键,研究性教学是高等教育,尤其是七年制研究生教学的重要课题。核医学作为一种交叉性、与时俱进发展迅速的学科,医学七年制研究生除了掌握核医学基础理论知识外,通过... 培养科研思维、应用能力、创新性强的高素质人才是21世纪高等教育的关键,研究性教学是高等教育,尤其是七年制研究生教学的重要课题。核医学作为一种交叉性、与时俱进发展迅速的学科,医学七年制研究生除了掌握核医学基础理论知识外,通过研究性教学让他们了解核医学新技术发展并应用于科研和临床科学问题,是七年制研究生核医学教学的主要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年制研究生 研究性教学 创新性 双语教学 核医学
下载PDF
思维导图在核医学技术实习带教中的应用 被引量:5
6
作者 曹艳 杨瑞 +1 位作者 孟庆乐 王峰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 2018年第12期1365-1367,共3页
思维导图(mindmapping)是一种将发散性思考具体化的思维工具,它运用线条、符号、词汇和图像把繁琐的文字信息变成层次分明的图,让学习者更有效地储存和提取信息,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1]。核医学是研究核技术在医学中应用及其理论的学科,... 思维导图(mindmapping)是一种将发散性思考具体化的思维工具,它运用线条、符号、词汇和图像把繁琐的文字信息变成层次分明的图,让学习者更有效地储存和提取信息,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1]。核医学是研究核技术在医学中应用及其理论的学科,是多学科相互融合的产物。核医学专业的实践不仅需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更需要有独立的思维和实践能力,笔者将思维导图应用到核医学技术的实习带教中,提高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医学技术 思维导图 实习带数
下载PDF
全英文教学在七年制研究生核医学教学中的探索和实践 被引量:1
7
作者 邵国强 赵宇 +5 位作者 罗瑞 张乐乐 刘任从 李少华 王峰 王自正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第18期122-123,共2页
随着医学方面国际化交流的深入,全英文教学也逐渐成为我国教育改革工作的重心。因此,很多医学高校中都开始推行全英文教学模式,核医学作为医学院重要的基础课程,发展全英文教学工作能够推动其的全面发展。本文主要通过对七年制研究生核... 随着医学方面国际化交流的深入,全英文教学也逐渐成为我国教育改革工作的重心。因此,很多医学高校中都开始推行全英文教学模式,核医学作为医学院重要的基础课程,发展全英文教学工作能够推动其的全面发展。本文主要通过对七年制研究生核医学专业推行全英文教学的必要性、原因进行分析,同时通过从学生、教师、教材等方面,分析了研究生核医学推行全英文教学的必要条件。通过在核医学教学中推行全英语教学工作,提高学生阅读英文原始资料、英语交流和写作能力等多方面的问题,致力于推动核医学方面的专业化国际性高等人才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年制研究生 核医学专业 全英文教学
下载PDF
南京市江宁区1125例孕妇甲状腺激素参考区间的建立
8
作者 叶梅 沙玲 +3 位作者 陈国庆 曹红 于玲 李少华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16年第5期594-595,共2页
妊娠期甲状腺功能不足,包括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亚临床甲减)、低甲状腺素血症,均可导致孕妇早产、流产、死胎等风险增加,对母体和胎儿的健康会产生许多不良影响。尤其是妊娠早期孕妇甲状腺功... 妊娠期甲状腺功能不足,包括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亚临床甲减)、低甲状腺素血症,均可导致孕妇早产、流产、死胎等风险增加,对母体和胎儿的健康会产生许多不良影响。尤其是妊娠早期孕妇甲状腺功能低下可严重损害胎儿的神经系统发育,进而导致胎儿出生后智力低下[2],并对其远期的行为发育和认知发展造成不可逆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 甲状腺激素 参考区间
下载PDF
基于核密度估计和K均值聚类算法的骨扫描图像分割 被引量:3
9
作者 徐磊 孟庆乐 +4 位作者 杨瑞 曹艳 王峰 崔璨 蒋红兵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85-589,共5页
目的 :探讨K均值聚类的改进算法,并将其应用于全身骨扫描图像的分割。方法 :首先对二维全身骨SPECT图像进行锐化、平滑、灰度变换等预处理;其次用核密度估计方法拟合出图像像素概率密度函数曲线,根据曲线的峰值点确定K个初始聚类中心值... 目的 :探讨K均值聚类的改进算法,并将其应用于全身骨扫描图像的分割。方法 :首先对二维全身骨SPECT图像进行锐化、平滑、灰度变换等预处理;其次用核密度估计方法拟合出图像像素概率密度函数曲线,根据曲线的峰值点确定K个初始聚类中心值;再应用K均值聚类对图像进行分割;最后使用模板匹配排除误识别的区域。结果:图像预处理凸显了感兴趣目标,并改善了图像质量;基于核密度估计的K均值聚类算法的Tanimoto相似度系数明显优于传统K均值算法,平均耗时短于其他分割算法。结论:核密度估计有效地避免K均值聚类算法中初始聚类中心选取的盲目性,使聚类结果更为快速、准确、稳定。改进的K均值聚类算法对骨扫描图像分割效果显著,更便于对感兴趣区域进行定性、定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ECT 骨扫描 K均值聚类 核密度估计
原文传递
影像科数字化趋势下的高校医学影像专业学生培养与就业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赵宇 滕婷 +2 位作者 邵国强 祝因苏 施海彬 《中国医学装备》 2017年第6期144-146,共3页
目的:加强医学影像专业学生培养,树立专业品牌,提升就业质量水平。方法:分析就业形势与高等教育的普遍规律和市场形势的规律性,正确树立专业的就业意识,不断加强学生培养和学科建设,将品牌和自我特色建设有效地结合在一起,以此提升毕业... 目的:加强医学影像专业学生培养,树立专业品牌,提升就业质量水平。方法:分析就业形势与高等教育的普遍规律和市场形势的规律性,正确树立专业的就业意识,不断加强学生培养和学科建设,将品牌和自我特色建设有效地结合在一起,以此提升毕业生的就业市场品牌效应与就业质量水平。结果:据资料调查显示,近几年来该专业的就业率相对较高,且毕业生大多到南方的沿海地区和大城市,受到了用人单位、各大医院的欢迎和一致好评。结论:医学影像专业是学院主打专业,也是品牌特色专业,在面对扩招形势下的局势中,研究保证影像学专业质量的有关措施,促成毕业生的就业理想,提升就业质量水平,最终巩固和推广专业品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医学 数字化 高校 学生培养 就业研究
下载PDF
核素心肌灌注显像和双源CT在冠状动脉临界病变中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邵婉怡 徐辉 +3 位作者 叶飞 王俊 姚晓晨 王峰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034-1036,1040,共4页
目的 :结合形态学和功能学指标探讨冠状动脉临界病变与心肌缺血的关系,指导冠状动脉临界病变的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2013年12月在本院已行核素心肌灌注显像(MPI)和双源CT(DSCT)的患者64例,以MPI的检查结果为标准将临界病... 目的 :结合形态学和功能学指标探讨冠状动脉临界病变与心肌缺血的关系,指导冠状动脉临界病变的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2013年12月在本院已行核素心肌灌注显像(MPI)和双源CT(DSCT)的患者64例,以MPI的检查结果为标准将临界病变的冠脉分为心肌缺血组和未缺血组。创建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冠脉管腔狭窄率和心肌缺血的关系,计算单支病变、双支病变和三支病变患者心肌缺血的敏感性,并用卡方检验进行比较。结果:CTA诊断单支病变、双支病变和三支病变冠脉心肌血流灌注的敏感性分别为80%、90%和50%。经卡方检验,单支病变和双支病变预测心肌缺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支病变或双支病变比较三支病变诊断心肌缺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OC曲线示临界病变中冠脉管腔狭窄率对诊断心肌缺血预测价值较好(ROC曲线下方面积AUG 0.756)。结论:管腔狭窄率对冠脉临界病变的心肌血供有一定的影响,对单支病变和双支病变的预测能力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素心肌灌注显像 冠脉成像 冠心病 临床价值
原文传递
案例式PBL教学法在医学影像实践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14
12
作者 赵宇 滕婷 +2 位作者 祝因苏 王传兵 邵国强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第18期184-185,共2页
目的:研究并探讨案例式PBL教学法在影像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校医学影像专业的60名大三学生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名。对照组采取传统教学法,观察组采取案例式PBL教学法。比较两组学生的理论知识考核成绩、操作技能考核成绩... 目的:研究并探讨案例式PBL教学法在影像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校医学影像专业的60名大三学生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名。对照组采取传统教学法,观察组采取案例式PBL教学法。比较两组学生的理论知识考核成绩、操作技能考核成绩、教学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的考核成绩均明显更高(P<0.05)。观察组的教学满意度为96.67%,较对照组明显更高(P<0.05)。结论:采取案例式PBL教学法可有效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掌握程度,还能有效提高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学 实践教学 案例式PBL教学法
下载PDF
影像科数字化趋势下的医学影像E-learning网络教学平台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赵宇 祝因苏 +3 位作者 施海彬 刘剑 邵国强 滕婷 《中国医学装备》 2017年第10期145-148,共4页
对影像科数字化趋势下的医学影像有效利用E-learning网络教学平台进行教学的途径进行研究,通过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根据教学经验对医学影像E-learning网络教学平台进行研究,对E-learning网络教学平台的要素、在教学中的优势以及平台建... 对影像科数字化趋势下的医学影像有效利用E-learning网络教学平台进行教学的途径进行研究,通过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根据教学经验对医学影像E-learning网络教学平台进行研究,对E-learning网络教学平台的要素、在教学中的优势以及平台建设重点进行分析,最终得出医学影像科有效利用E-learning平台时教学的途径,揭示医学影像教学应从对平台教学中的形式和内容进行妥善处理、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监督以及E-learning平台上的内容要符合学生需求的三个角度来对E-learning平台进行有效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 医学影像 E-learning网络教学平台
下载PDF
心音门控装置用于心脏磁共振成像采集的可行性研究
14
作者 王柏林 罗瑞 +2 位作者 孟庆乐 刘希胜 王峰 《中国医学装备》 2025年第4期23-27,共5页
目的:设计用于心脏磁共振成像(MRI)的心音门控装置,探究心脏MRI同步采集的可行性。方法:设计一种心音门控装置,其结构包括心音听诊头、传输管道、麦克风及放大滤波电路、计算机以及伪心电触发输出电路,其中计算机运行包括一维空洞卷积... 目的:设计用于心脏磁共振成像(MRI)的心音门控装置,探究心脏MRI同步采集的可行性。方法:设计一种心音门控装置,其结构包括心音听诊头、传输管道、麦克风及放大滤波电路、计算机以及伪心电触发输出电路,其中计算机运行包括一维空洞卷积层和门控循环单元(GRU)层的心音识别神经网络,其参数经预训练确定。通过对8名志愿者的心音门控装置与心电门控技术检查准备用时以及图像质量进行比较,探讨心音门控装置用于心脏MRI采集的可行性。结果:心音门控装置平均准备用时为(10.46±1.75)s,低于心电门控技术平均准备用时的(32.07±5.26)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02,P<0.05)。心音门控装置与心电门控装置收缩末期和舒张末期心脏短轴位影像的清晰度及心功能指数比较,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音门控装置可替代心电门控MRI检查,并能够有效地进行心音门控触发,减少检查准备用时,并在高场强设备中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MRI) 门控装置 心音 卷积神经网络 循环神经网络
下载PDF
肺结核病人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的变化 被引量:4
15
作者 立彦 王自正 《放射免疫学杂志》 CAS 2006年第6期543-544,共2页
关键词 T细胞亚群 肺结核病人 治疗前后 疗效观察
下载PDF
帕金森病的核素成像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颖冬 王峰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23年第5期321-328,共8页
帕金森病(PD)为常见神经变性病,临床表现有运动症状如运动迟缓、震颤、肌僵直、姿势不稳等,还会有非运动症状如情感障碍、认知障碍、睡眠障碍、胃肠道症状和疼痛;不同患者表现可有不同。现有PD治疗方法只能缓解症状、不能阻止病理进展... 帕金森病(PD)为常见神经变性病,临床表现有运动症状如运动迟缓、震颤、肌僵直、姿势不稳等,还会有非运动症状如情感障碍、认知障碍、睡眠障碍、胃肠道症状和疼痛;不同患者表现可有不同。现有PD治疗方法只能缓解症状、不能阻止病理进展。PD诊断主要根据患者临床运动症状和常规抗PD药物反应性,且要排除继发性帕金森综合征的可能性。然而,PD明确的症状体征仅在疾病中晚期出现,且与特发性震颤(ET)和“非典型”帕金森综合征(aPS)如Lewy小体痴呆(DLB)、多系统萎缩(MSA)和进行性核上性麻痹(PSP)有重叠,会致PD诊断不肯定,确切诊断需要证实脑组织病理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综合征 特发性震颤 运动症状 运动迟缓 诊断需要 症状体征 帕金森病 肌僵直
下载PDF
Alzheimer’s病的核素成像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颖冬 王峰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23年第6期401-408,共8页
Alzheimer’s病(AD)是最常见的神经变性病所致的认知障碍/痴呆类型,主要神经病理标志为疾病全程大脑神经细胞外异常Aβ蓄积形成斑块和细胞内过度磷酸化tau聚集形成神经原纤维缠结(NFTs),导致广泛性神经变性和神经元脱失等。长期以来对A... Alzheimer’s病(AD)是最常见的神经变性病所致的认知障碍/痴呆类型,主要神经病理标志为疾病全程大脑神经细胞外异常Aβ蓄积形成斑块和细胞内过度磷酸化tau聚集形成神经原纤维缠结(NFTs),导致广泛性神经变性和神经元脱失等。长期以来对AD的临床诊断主要依赖临床评估;随对其发病机制认识进展,AD临床诊断标准也不断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神经细胞 神经变性 神经病理 过度磷酸化 临床评估 Alzheimer 核素成像
下载PDF
Siglec-9 V型结构域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鉴定和初步表达
18
作者 俞杨 杜同信 +2 位作者 王自正 邬兰 焦杰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3期269-270,273,共3页
目的构建重组Siglec-9 V型结构域(Siglec-9-V)原核表达质粒,并在大肠杆菌中进行表达,初步摸索其可溶性表达的条件,为进一步研究其生物学意义奠定基础。方法合成Siglec-9-V的cDNA序列;通过PCR和TA克隆,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ET-His6-SUMO-Sig... 目的构建重组Siglec-9 V型结构域(Siglec-9-V)原核表达质粒,并在大肠杆菌中进行表达,初步摸索其可溶性表达的条件,为进一步研究其生物学意义奠定基础。方法合成Siglec-9-V的cDNA序列;通过PCR和TA克隆,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ET-His6-SUMO-Siglec-9-V,利用酶切和DNA测序鉴定插入序列;将重组细菌用IPTG诱导表达,利用His6标签蛋白特异性染料鉴定蛋白质;通过尝试不同的诱导表达温度,摸索Siglec-9-V可溶性表达的条件。结果证实重组表达载体pET-His6-SUMO-Siglec-9-V构建正确;表达的融合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为29×103,证实为目的蛋白,在24℃时经IPTG诱导,能够实现可溶性表达。结论成功构建了重组表达载体pET-His6-SUMO-Siglec-9-V,实现Siglec-9-V的可溶性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表达 Siglec-9 V型结构域 重组载体
下载PDF
DLBCL患者经GM-CSF治疗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及树突状细胞变化研究
19
作者 邱樊 立彦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3期274-277,共4页
目的研究弥散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经GM-CSF治疗后,外周血单核细胞、树突状细胞(DC)、髓系树突状细胞(mDC)以及浆系树突状细胞(pDC)的变化情况。方法 2014年10月至2016年2月入住该院的33例DLBCL患者静脉注射GM-CSF进行治疗,每周注... 目的研究弥散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经GM-CSF治疗后,外周血单核细胞、树突状细胞(DC)、髓系树突状细胞(mDC)以及浆系树突状细胞(pDC)的变化情况。方法 2014年10月至2016年2月入住该院的33例DLBCL患者静脉注射GM-CSF进行治疗,每周注射1次GM-CSF,每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每次注射前,静脉采血3mL,采血后24h内用流式细胞仪对外周血单核细胞和DC进行检测。检测结果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3例患者GM-CSF治疗前单核细胞水平为(9.85±2.31)%,3个疗程治疗后为(3.67±0.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C水平治疗前为(0.24±0.04)%,治疗后为(0.58±0.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mDC治疗水平为(0.11±0.02)%,低于治疗后的(0.36±0.08)%(P<0.01);pDC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LBCL患者经GMCSF治疗3个疗程后,单核细胞明显减少,DC显著增加,其中mDC显著增加,pDC无明显变化,即GM-CSF治疗激活了DLBCL患者的抗肿瘤免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散性大B淋巴瘤 GM CSF 单核细胞 树突状细胞 髓系树突状细胞 浆系树突状细胞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干扰素诱导基因IFIT1和IFIT4 mRNA表达水平的研究
20
作者 刘春燕 陈兴国 王自正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09年第6期371-374,共4页
为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两个干扰素(IFN)诱导基因(IFIT1、IFIT4)的表达及其与SLE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性,运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95例SLE患者与48名正常对照者的IFIT1、IFIT4的mRNA表达水... 为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两个干扰素(IFN)诱导基因(IFIT1、IFIT4)的表达及其与SLE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性,运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95例SLE患者与48名正常对照者的IFIT1、IFIT4的mRNA表达水平,并且与抗ds-DNA抗体等指标比较,分析IFIT1、IFIT4的mRNA表达水平以及与抗ds-DNA抗体、SLEDAI积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①SLE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IFIT1、IFIT4的mRNA表达显著增高(P<0.01);SLE活动组与SLE缓解组比较,IFIT1、IFIT4的mRNA表达增高(P<0.05);SLE组IFIT1、IFIT4的mRNA表达水平之间呈正相关(r>0.5,P<0.05)。②抗ds-DNA抗体与IFIT1、IFIT4的mRNA表达水平及SLEDAI积分呈正相关(r>0.5,P<0.05)。结论:SLE患者IFIT1、IFIT4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增高,并且与SLEDAI积分呈显著正相关,IFIT1、IF-IT4的mRNA表达水平对SLE患者病情活动程度的判断有较大价值,抑制这2个基因的表达可能为SLE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疾病活动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