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0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科教学改革的对策与思考 被引量:3
1
作者 桂鉴超 沈海琦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2期106-107,共2页
以骨科教学为例,分析了当前教学中的困惑和思考:①落后的教材与日益更新的诊疗技术;②应试教育的现实与素质教育的理想;③传统教学手段的根深蒂固与先进教学方法的大胆尝试;④“灌输式”教学的质疑与“创新性”教学的期盼。作者提... 以骨科教学为例,分析了当前教学中的困惑和思考:①落后的教材与日益更新的诊疗技术;②应试教育的现实与素质教育的理想;③传统教学手段的根深蒂固与先进教学方法的大胆尝试;④“灌输式”教学的质疑与“创新性”教学的期盼。作者提出了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教学改革 素质教育 创新
下载PDF
骨科手术导航系统研究现状 被引量:20
2
作者 喻忠 王黎明 《国外医学(骨科学分册)》 2005年第3期140-144,共5页
实验和临床研究证明骨科手术导航系统能明显提高手术精度,减少手术创伤,将为骨科手术带来革命性的变化。该文综述了计算机辅助外科手术导航系统的基本原理、分类及研究概况,分析了各类导航系统的功能特点及影响导航精度的相关因素,指出... 实验和临床研究证明骨科手术导航系统能明显提高手术精度,减少手术创伤,将为骨科手术带来革命性的变化。该文综述了计算机辅助外科手术导航系统的基本原理、分类及研究概况,分析了各类导航系统的功能特点及影响导航精度的相关因素,指出骨科手术导航系统的临床价值、应用范围及评价方法,并对其应用前景作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研究 手术导航系统 计算机辅助外科 手术精度 临床研究 手术创伤 骨科手术 导航精度 功能特点 临床价值 应用范围 评价方
下载PDF
骨科手术中的临床伦理问题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庚启 王黎明 +3 位作者 谢林 席志鹏 洪友松 贾晋辉 《医学与哲学(B)》 2012年第12期67-69,共3页
骨科收治病种复杂,急症多,治疗方法较多、涉及患者肢体功能和美观,因此,它的伦理问题显得复杂。作者总结了医患之间在入院及诊治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伦理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初步方法。以期了解骨科诊疗过程中的伦理问题,来促进医疗行... 骨科收治病种复杂,急症多,治疗方法较多、涉及患者肢体功能和美观,因此,它的伦理问题显得复杂。作者总结了医患之间在入院及诊治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伦理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初步方法。以期了解骨科诊疗过程中的伦理问题,来促进医疗行为的规范、体现骨科诊疗中的人性关怀,促进骨科医生个人的成长和骨科医学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 手术 临床伦理学
下载PDF
医疗纠纷典型案例在骨科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曾逸文 王大林 +2 位作者 王黎明 桂鉴超 蒋纯志 《现代医药卫生》 2008年第21期3321-3322,共2页
近几年我国医疗纠纷每年以10%的速度递增,而外科领域发生的医疗纠纷。约占整个医疗纠纷的56.2%-67.1%。而骨科由于其专业的特殊性,因而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几年来,笔者正确应用典型案例于骨科教学之中。对培养学生的高度责任心... 近几年我国医疗纠纷每年以10%的速度递增,而外科领域发生的医疗纠纷。约占整个医疗纠纷的56.2%-67.1%。而骨科由于其专业的特殊性,因而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几年来,笔者正确应用典型案例于骨科教学之中。对培养学生的高度责任心和良好医德,强化学生记忆,提高教学效果,增强法律意识,预防医疗差错事故。防患医疗纠纷于未然,取得较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纠纷 骨科教学 典型案例 医疗差错事故 外科领域 教学效果 法律意识 责任心
下载PDF
预防小儿肱骨髁上骨折后肘内翻的康复锻炼 被引量:36
5
作者 朱超 沈海琦 +3 位作者 侯明夫 梁斌 唐金山 顾强荣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4期1104-1106,共3页
[目的]探讨在康复锻炼中采用肘外翻练习在预防小儿肱骨髁上骨折后肘内翻中的作用。[方法]将133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随机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术后采取骨科常规康复锻炼方法;肘外翻练习组术后除常规功能锻炼外同时遵循桡侧嵌插,尺侧分离的... [目的]探讨在康复锻炼中采用肘外翻练习在预防小儿肱骨髁上骨折后肘内翻中的作用。[方法]将133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随机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术后采取骨科常规康复锻炼方法;肘外翻练习组术后除常规功能锻炼外同时遵循桡侧嵌插,尺侧分离的原则行肘外翻练习。[结果]所有病例都得到1~2年的随访,平均1.5年,治疗效果:肘外翻练习组优良率91.2%,对照组优良率78.5%;肘外翻练习组肘内翻发生率7.4%,对照组肘内翻发生率20%,无论是优良率还是肘内翻发生率,2组间都有显著性差异(P<0.05),肘外翻练习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在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术后的康复中应用肘外翻性练习可以有效预防肘内翻的发生,使患儿肘关节的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髁上骨折 肘内翻 康复
下载PDF
单次低剂量脂多糖联合甲基强的松龙诱导股骨头坏死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7
6
作者 杨建平 王黎明 +2 位作者 徐燕 樊克武 王劲松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71-275,共5页
目的探讨单一低剂量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及后续3次高剂量甲基强的松龙(methylprednisolone,MPS)注射引起激素性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femoral head,ONFH)的发生情况及其发生机制。方法健康成年雄性26~30周龄新西兰... 目的探讨单一低剂量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及后续3次高剂量甲基强的松龙(methylprednisolone,MPS)注射引起激素性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femoral head,ONFH)的发生情况及其发生机制。方法健康成年雄性26~30周龄新西兰大白兔25只,体重(3.0±0.3)kg。随机取19只为处理组,经耳缘静脉注射10μg/kgLPS,24h后于右侧臀肌注射20mg/kgMPS琥珀酸钠,共3次,每次间隔24h;余6只为对照组,于相同时间点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于注射LPS前、3次注射MPS前及最后1次注射MPS后24h行血液学检查。于最后1次注射MPS后6周行双髋部MRI扫描,于股骨头区抽吸骨髓检测局部干细胞活性,并取双侧股骨头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LPS注射后48h,1只动物死亡,余动物均存活至实验完成。经组织病理学观察,处理组中16只动物为ONFH+(病理),ONFH发生率为88.9%(16/18),坏死区域主要位于干骺端,微血管内有纤维血栓形成,髓内脂肪细胞体积明显增大并堆积;对照组股骨头均正常。MRI诊断准确率为93.8%(15/16)。处理组中16只ONFH+(病理)动物,与正常值(注射LPS前)比较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因子1(tis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 1,t-PA/PAI-1)和活化部分凝血激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明显下降(P<0.05),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明显增高(P<0.05);对照组以上指标与正常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时间点处理组ONFH(+病理)动物t-PA/PAI-1和APTT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处理组ONFH(+病理)兔股骨头区骨髓产生的成纤维细胞集落形成单位总数为8.50±9.63,与对照组的70.17±7.7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次低剂量LPS联合MPS是制备激素性ONFH模型的成功方法,血液的高凝和/或高纤溶状态、脂质代谢的紊乱、多能干细胞数量活性的降低等多因素作用可能是诱导激素性ONFH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 发生机制 早期诊断 模型制备
下载PDF
椎体成形术与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34
7
作者 杨建平 王黎明 +3 位作者 孙强 徐杰 曾逸文 桂鉴超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11期838-841,共4页
目的:比较椎体成形术(PVP)与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方法:2004年2月~2006年12月采用PVP和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63例共72个椎体,其中18例19个椎体行PVP;45例53个椎体行PKP,24例30个椎体行球囊... 目的:比较椎体成形术(PVP)与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方法:2004年2月~2006年12月采用PVP和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63例共72个椎体,其中18例19个椎体行PVP;45例53个椎体行PKP,24例30个椎体行球囊扩张成形术(球囊-PKP),21例23个椎体行Sky膨胀式椎体成形术(Sky-PKP)。术后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伤椎前中部高度丢失百分比(%)及后凸畸形Cobb角等指标来评估三组疗效。结果:三组术后VAS评分都有明显下降,与术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三组VAS降低值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后凸畸形及椎体高度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VP组与PKP组在矫形效果上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Sky-PKP组和球囊-PKP组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PVP组3个椎体(15.8%)、球囊-PKP组2个椎体(6.7%)及Sky-PKP组1个椎体(4.3%)出现骨水泥渗漏,但均无神经症状。结论:椎体成形术及椎体后凸成形术都能有效缓解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疼痛,但对于恢复伤椎高度PKP组优于PVP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体压缩骨折 骨质疏松 椎体成形术 椎体后凸成形术
原文传递
带万古霉素的硫酸钙人工骨治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慢性骨髓炎 被引量:18
8
作者 王钢锐 王大林 +4 位作者 王黎明 曾逸文 徐杰 蒋纯志 沈海琦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4期1902-1904,共3页
[目的]探讨带万古霉素的硫酸钙人工骨对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的慢性骨髓炎的疗效。[方法]21例MRSA感染的慢性骨髓炎患者,病程3-12个月,平均8个月。将病灶部位彻底清创,填入带万古霉素的硫酸钙人工骨,配合全身使... [目的]探讨带万古霉素的硫酸钙人工骨对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的慢性骨髓炎的疗效。[方法]21例MRSA感染的慢性骨髓炎患者,病程3-12个月,平均8个月。将病灶部位彻底清创,填入带万古霉素的硫酸钙人工骨,配合全身使用抗生素。[结果]21例患者全部治愈,随访18-54个月,平均25.2个月,未见复发。[结论]带万古霉素的硫酸钙人工骨是治疗MRSA感染的慢性骨髓炎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炎 MRSA 人工骨
下载PDF
辛伐他汀联合BMSCs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杨建平 王黎明 +2 位作者 徐燕 王劲松 王雁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90-294,共5页
目的单纯BMSCs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效果尚不理想,探讨辛伐他汀联合BMSCs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可行性。方法取24只新西兰大白兔骨髓分离培养BMSCs,取第2代细胞制备为1×107/mL细胞悬液,与明胶海绵复合。取70只新西兰大白兔经耳... 目的单纯BMSCs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效果尚不理想,探讨辛伐他汀联合BMSCs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可行性。方法取24只新西兰大白兔骨髓分离培养BMSCs,取第2代细胞制备为1×107/mL细胞悬液,与明胶海绵复合。取70只新西兰大白兔经耳缘静脉注射10μg/kg脂多糖,24h后臀肌注射20mg/kg甲基强的松龙琥珀酸钠,共3次,每次间隔24h,制备股骨头坏死模型。选取制备成功的48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只。A组:不作任何处理;B组:单纯减压,并于减压通道植入明胶海绵;C组:减压同时植入复合BMSCs的明胶海绵;D组:减压同时植入复合BMSCs的明胶海绵,每日灌服辛伐他汀(10mg/kg)至处死。观察动物一般情况,于术后4、8周各组取6只行MRI扫描后,处死取股骨头行组织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扫描电镜观察。结果术后8周C、D组动物走路姿势逐步好转。术后4周各组MRI未见明显坏死区信号改变,8周时A组可见坏死低信号区明显扩大,B组无变化,C组范围缩小,D组明显缩小。组织病理学观察,术后4周A组见空骨陷窝,无新生毛细血管;B组空骨陷窝较多,有少量新生毛细血管;C、D组空骨陷窝减少,坏死区有大量增生活跃的成骨细胞及新生毛细血管。D组空骨陷窝阳性数及微血管密度分别为19.30±1.52和7.08±1.09,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8周,A组可见部分骨小梁断裂;B组减压孔道有纤维性骨痂形成;C组空骨陷窝少见,髓腔形态不规则;D组大量新生骨形成,髓腔较规则,髓内脂肪细胞大小及分布均匀。D组空骨陷窝阳性数及微血管密度分别为11.31±1.28和12.37±1.32,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后4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扫描电镜观察:术后8周,A组骨小梁见多处断裂塌陷,骨小梁表面未见骨细胞,髓腔内有大量脂肪细胞堆积;B组部分骨小梁可见裂痕;C组骨小梁不致密;D组骨小梁结构规整致密,成骨细胞多,骨细胞及基质胶原纤维正常,髓腔规则。结论辛伐他汀能促进BMSCs成骨及成血管化,辛伐他汀联合BMSCs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伐他汀 BMSCS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
下载PDF
Ⅱ型胶原羧基端端肽对骨关节炎早期诊断和病情评估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任戈亮 桂鉴超 +3 位作者 王黎明 徐燕 蒋逸秋 高航飞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53-657,共5页
目的:定量检测骨关节炎(OA)大鼠模型血清、关节软骨蛋白提取液中Ⅱ型胶原羧基端端肽(CTX-Ⅱ)的变化,探讨其作为OA早期诊断及病情评估指标的价值和意义。方法:SD大鼠行前交叉韧带切断术诱导OA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假手术组。于造... 目的:定量检测骨关节炎(OA)大鼠模型血清、关节软骨蛋白提取液中Ⅱ型胶原羧基端端肽(CTX-Ⅱ)的变化,探讨其作为OA早期诊断及病情评估指标的价值和意义。方法:SD大鼠行前交叉韧带切断术诱导OA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假手术组。于造模后不同时间点分批取血并处死取关节标本,检测血清及软骨蛋白提取液中CTX-Ⅱ水平,观察病理变化。结果:模型组术后2周开始出现OA特征性病理变化且逐渐加重,CTX-Ⅱ水平在术后3天开始不断升高。两组血清及软骨蛋白提取液中CTX-Ⅱ水平在造模后各时间点均有统计学差异,血清和软骨蛋白提取液中CTX-Ⅱ水平变化具有相关性。结论:在大鼠OA模型中,血清CTX-Ⅱ水平在未出现明显病理变化时即已开始增高,并与病灶区软骨中CTX-Ⅱ表达一致,可作为OA早期诊断和病情评估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软骨 Ⅱ型胶原 CTX-Ⅱ
原文传递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结合可注射硫酸钙(MIIG X3)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 被引量:11
11
作者 赵磊 王黎明 +3 位作者 王钢锐 徐杰 曾逸文 徐燕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6期424-428,共5页
目的总结2003年4月-2006年6月应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结合可注射硫酸钙(MIIGX3)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经验和体会。方法本组33例患者,男20例,女13例;年龄55-82岁,平均66.4岁;在“C”臂机引导下,采用经皮穿刺方法,经... 目的总结2003年4月-2006年6月应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结合可注射硫酸钙(MIIGX3)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经验和体会。方法本组33例患者,男20例,女13例;年龄55-82岁,平均66.4岁;在“C”臂机引导下,采用经皮穿刺方法,经椎弓根将一中空管道置入伤椎建立工作通道,利用球囊膨胀的张力将伤椎椎体松质骨向四周挤压,使伤椎恢复高度并产生空腔,经“C”臂机确认伤椎复位满意后记录球囊压力及容量,取出球囊,将同等量MIIGX3人工骨注入空腔内,通过“C”臂机确认MIIGX3人工骨充满空腔后完成手术。采用疼痛视觉类比评分(VAS)、伤椎高度测定及胸腰椎后凸畸形角度测量等指标评估PKP术的近期疗效。结果全部病例疼痛完全解除或者有明显缓解,经X线检查压缩骨折的椎体高度恢复满意,后凸畸形平均矫正14°(10°-22°),无手术并发症。随访6个月以上,患者恢复伤前生活方式,无疼痛,伤椎高度无丢失。结论椎体后凸成形术(PKP)结合可注射硫酸钙(MIIGX3)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是一种有效、安全的微创手术,能够迅速地改善临床症状,重建脊柱稳定性,具有较好的近期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体后凸成形术 可注射硫酸钙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骨质疏松症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早期骨性关节炎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庄超 王黎明 +2 位作者 徐燕 刘钊 崔延安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578-1583,共6页
目的: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治疗兔早期骨性关节炎(OA),探讨其可行性及疗效评价。方法:将72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对照组、OA组和BMSCs治疗组,每组24只。治疗组在造模后第4周左膝关节腔内注射BMSCs。观察动物的一般情况,TNF-α和I... 目的: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治疗兔早期骨性关节炎(OA),探讨其可行性及疗效评价。方法:将72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对照组、OA组和BMSCs治疗组,每组24只。治疗组在造模后第4周左膝关节腔内注射BMSCs。观察动物的一般情况,TNF-α和IL-1β水平,MRI扫描,取膝关节标本行大体及病理观察并进行Mankin’s评分。结果:与OA组相比,BMSCs治疗组术后步态逐渐好转;血清TNF-α和IL-1β水平降低;MRI示低信号区缩小,关节软骨厚度接近正常,无关节腔积液;大体标本见关节软骨表面趋于平坦完整,有软骨覆盖,但光泽欠佳;病理检查提示有透明样软骨形成,细胞排列整齐,厚薄基本一致,软骨相连。结论:BMSCs关节腔内可成软骨分化,为早期OA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骨性关节炎 早期
原文传递
新型内固定材料可吸收螺钉治疗髌骨骨折的应用特点 被引量:16
13
作者 赵磊 王黎明 +1 位作者 蒋纯志 桂鉴超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75-175,177,I0002,共3页
2003-09/2005-11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第一医院使用成都迪康公司PDLLA可吸收螺钉为19例髌骨骨折患者行内固定术,19例患者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年。结果所有骨折均临床愈合,无再移位,无伤口感染。以膝关节功能和术后不同时期X射线片检... 2003-09/2005-11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第一医院使用成都迪康公司PDLLA可吸收螺钉为19例髌骨骨折患者行内固定术,19例患者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年。结果所有骨折均临床愈合,无再移位,无伤口感染。以膝关节功能和术后不同时期X射线片检查综合判断疗效,优16例,良3例,证实可吸收螺钉作为一种新的生物内固定材料,其明显的优点在于避免了再次手术,减少了感染机会,使用简便,不干扰放射影像,能获得满意的对位及维持对位效果,减少石膏外固定时间,有利于早期功能锻炼和提早下地负重行走。为治疗髌骨骨折提供了一种新型内固定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吸收螺钉 髌骨骨折 应用特点
下载PDF
严重髋关节屈曲强直畸形关节置换 被引量:11
14
作者 喻忠 王黎明 +1 位作者 宋华荣 桂鉴超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817-820,共4页
[目的]探讨严重髋关节屈曲强直畸形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对36例严重髋关节屈曲强直畸形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疗效及手术相关问题进行分析。[结果]随访6~44个月(平均22个月)。36例41个髋关节活动度术前为0°... [目的]探讨严重髋关节屈曲强直畸形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对36例严重髋关节屈曲强直畸形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疗效及手术相关问题进行分析。[结果]随访6~44个月(平均22个月)。36例41个髋关节活动度术前为0°,术后总的活动度平均210.5°,屈髋平均103°;Harris评分术前平均14.2分,术后平均84.4分。术后髋痛消失,膝痛、下腰痛明显改善,步态基本恢复正常,生活基本能自理。[结论]对于严重髋关节屈曲强直畸形,全髋关节置换术能有效消除疼痛,迅速改善关节功能,但须掌握手术的适应证、方法和术后功能锻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假体 髋关节 严重关节屈曲强直
下载PDF
有限切开内固定结合组合式外固定器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 被引量:20
15
作者 费俊梁 王黎明 +2 位作者 桂鉴超 蒋纯志 梁斌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8年第4期324-325,共2页
目的探讨有限切开内固定结合组合式外固定器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复杂胫骨平台骨折33例,采用Schatzker分型Ⅳ型12例,Ⅴ型13例,Ⅵ型8例。有限切开复位HYBRID外固定支架系统固定。结果平均随访22个月,Rasmussen评分优良率为90... 目的探讨有限切开内固定结合组合式外固定器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复杂胫骨平台骨折33例,采用Schatzker分型Ⅳ型12例,Ⅴ型13例,Ⅵ型8例。有限切开复位HYBRID外固定支架系统固定。结果平均随访22个月,Rasmussen评分优良率为90.9%。结论有限切开内固定结合组合式外固定器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疗效确切,对膝关节创伤小,可恢复患肢的正常力线及膝关节的稳定性,术后早期功能锻炼有助于膝关节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 组合式外固定器 疗效 功能锻炼
下载PDF
美索巴莫注射液治疗急性骨骼肌疼痛的疗效和安全性 被引量:6
16
作者 徐燕 王黎明 +5 位作者 桂鉴超 蒋纯志 许光跃 梁斌 喻忠 姚京东 《医药导报》 CAS 2008年第7期793-794,共2页
目的评价美索巴莫注射液治疗急性骨骼肌疼痛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阳性药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方法,以盐酸曲马多氯化钠注射液为对照药。急性骨骼肌疼痛患者238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19例。治疗组给予美索巴... 目的评价美索巴莫注射液治疗急性骨骼肌疼痛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阳性药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方法,以盐酸曲马多氯化钠注射液为对照药。急性骨骼肌疼痛患者238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19例。治疗组给予美索巴莫注射液及其模拟液;对照组给予盐酸曲马多氯化钠注射液及其模拟液。结果两组的疼痛治疗效果的疗效等级、总有效率及疼痛程度记分的下降值、下降率差异均无显著性。治疗组显效率、总有效率为42.86%和72.27%,对照组为53.39%和77.12%;治疗组不良事件发生频率为2.52%,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8%,主要为用药后头晕、困倦等症状;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频率为8.40%,不良反应的发生率5.88%。结论美索巴莫注射液(供静脉注射用)是治疗急性骨骼肌疼痛有效、安全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索巴莫 曲马多 疼痛 骨骼肌 急性 安全性
下载PDF
11例骨盆骨折大出血的急诊介入治疗 被引量:13
17
作者 梁斌 龙玉宝 宋华荣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43-544,共2页
目的评价动脉内数字减法血管造影术(IADSA)和经导管栓塞术在急诊治疗骨盆骨折合并大出血中的疗效。方法在收治的32例严重骨盆骨折患者中,对其中11例抗休克治疗无效者急诊施行IADSA,均发现有对比剂血管外溢现象,随后使用明胶海绵和不锈... 目的评价动脉内数字减法血管造影术(IADSA)和经导管栓塞术在急诊治疗骨盆骨折合并大出血中的疗效。方法在收治的32例严重骨盆骨折患者中,对其中11例抗休克治疗无效者急诊施行IADSA,均发现有对比剂血管外溢现象,随后使用明胶海绵和不锈钢弹簧圈进行经导管髂内动脉栓塞术。手术后立即复查IADSA评价效果。结果手术后所有患者小动脉出血停止,血压稳定上升,得到了有效的救治。结论对骨盆骨折引起盆腔内具有丰富侧支循环的小动脉出血,IADSA和经导管栓塞术是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骨折 出血 动脉内数字减法血管造影术 经导管栓塞术 髂内动脉
下载PDF
关节镜下治疗膝关节弥漫性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8
18
作者 顾强荣 王黎明 +2 位作者 桂鉴超 宋华荣 黄河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9年第8期826-829,共4页
目的:膝关节弥漫性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PVNS)常采用开放手术的方法进行治疗,但是开放手术难以彻底切除滑膜,且术后常会造成膝关节的屈伸功能障碍。文中在关节镜下治疗膝关节弥漫性PVNS,探讨其方法和疗效。方法:2004年9月至200... 目的:膝关节弥漫性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PVNS)常采用开放手术的方法进行治疗,但是开放手术难以彻底切除滑膜,且术后常会造成膝关节的屈伸功能障碍。文中在关节镜下治疗膝关节弥漫性PVNS,探讨其方法和疗效。方法:2004年9月至2007年11月用刨刀联合等离子刀在关节镜下对17例膝关节弥漫性PVNS患者进行滑膜全切。在常规入路基础上,建立跨后纵隔入路对后关节囊的滑膜进行切除,术后随访并用改良的Ogilvie-Harris评分标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所有病例随访平均28.4个月(6-45个月),关节肿痛等自觉症状均未见复发,术前评分平均为2.53分,术后6月平均为12.41分,其中优12例,良3例,中2例,优良率达88.2%。结论:关节镜手术创伤小、恢复快,是目前治疗弥漫性PVNS的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 关节镜 滑膜切除术
下载PDF
腰椎关节突关节不对称与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 被引量:28
19
作者 王大林 吴小涛 王黎明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6期341-344,共4页
目的:探讨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生与病变间隙关节突关节不对称性的关系.方法:在CT片上观察并测量24例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年龄13~20岁)26个病变间隙的关节突关节形态及关节突关节角度,并与50例成年患者(年龄30~49岁)60个病变... 目的:探讨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生与病变间隙关节突关节不对称性的关系.方法:在CT片上观察并测量24例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年龄13~20岁)26个病变间隙的关节突关节形态及关节突关节角度,并与50例成年患者(年龄30~49岁)60个病变间隙比较.两侧关节突关节形态不同和(或)两侧关节突关节角度之差≥10°定义为关节突关节不对称,比较两组间关节突关节不对称发生率及其与椎间盘突出位置、病理类型的关系.结果:青少年组关节突关节不对称总发生率为57.7%,成年组为10%,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关节突关节不对称与椎间盘突出位置、病理类型无关.结论:腰椎关节突关节不对称在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生率较高,可能是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生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突关节 青少年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不对称
原文传递
老年人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相关问题处理体会 被引量:15
20
作者 顾强荣 王黎明 +1 位作者 桂鉴超 徐燕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7年第5期509-512,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人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的相关问题。方法:2000年9月至2006年1月,该科共对62例≥75岁老年患者的79膝进行了全膝关节置换术,并对手术效果及围手术期相关并发症进行报道。结果:61例患者获得平均28个月(6~58个月)... 目的:探讨老年人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的相关问题。方法:2000年9月至2006年1月,该科共对62例≥75岁老年患者的79膝进行了全膝关节置换术,并对手术效果及围手术期相关并发症进行报道。结果:61例患者获得平均28个月(6~58个月)的随访,纽约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评分由术前27.18.±7.01提高至术后的76.24±6.08(P〈0.001),优良率达91%。无一例发生深部感染及致死性肺栓塞,1例原有心肌梗死病史,术后再发,死于心力衰竭,本组中年龄最大的1例术后14个月因肺炎死亡。结论:通过很好的选择手术患者以及对他们进行围手术期的有效管理,减少了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全膝关节置换术不失为治疗老年膝关节病变的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膝关节置换 老年人 并发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