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肽在增生性瘢痕防治中的应用进展
1
作者 张恩远(综述) 李景云 +1 位作者 陈玲 李俊(审校) 《中国美容医学》 2025年第2期176-179,共4页
增生性瘢痕是由于皮肤组织过度纤维化而产生的病理性瘢痕,可引起功能性、社会心理学和美观上的问题。尽管目前的治疗方法有很多,但是现有的治疗手段疗效皆不确切,相关预防和治疗研究进展缓慢。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据表明肽在增生性... 增生性瘢痕是由于皮肤组织过度纤维化而产生的病理性瘢痕,可引起功能性、社会心理学和美观上的问题。尽管目前的治疗方法有很多,但是现有的治疗手段疗效皆不确切,相关预防和治疗研究进展缓慢。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据表明肽在增生性瘢痕防治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肽来源广泛,安全性高,易于制备;在促进创面愈合,抑制瘢痕增生,改善伤口预后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本文主要从生长因子相关肽、肽类激素、神经肽、模拟肽、动物来源肽等方面就肽及其化合物在增生性瘢痕防治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生性瘢痕 创面愈合 纤维化 成纤维细胞 转化生长因子Β
下载PDF
上睑凹陷的传统治疗方法与新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尹一良(综述) 高艳丽 李俊(审校)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2年第7期186-189,共4页
随着人们对美的追求日益增加,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自身的容貌美,眶周则成为了众多求美者渴望改善的焦点区域之一,其中上睑凹陷是影响中老年人面部年轻化的重要体征改变。本文通过PubMed和中国知网来进行相关文献的查阅,并综述了上睑凹... 随着人们对美的追求日益增加,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自身的容貌美,眶周则成为了众多求美者渴望改善的焦点区域之一,其中上睑凹陷是影响中老年人面部年轻化的重要体征改变。本文通过PubMed和中国知网来进行相关文献的查阅,并综述了上睑凹陷的传统治疗方法与最新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睑凹陷 面部年轻化 眶周 传统治疗
下载PDF
低浓度皮肤组织肽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功能及胶原蛋白表达的影响
3
作者 陈玲 李俊 +2 位作者 李景云 张恩远 朱泽章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97-1403,共7页
本研究探讨低浓度皮肤组织肽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存活率、凋亡、迁移及胶原蛋白表达的影响。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于南京市妇幼保健院整形外科行瘢痕切除术患者纳入本次回顾性研究。从人增生性瘢痕与瘢痕旁正常皮肤组织的多肽组... 本研究探讨低浓度皮肤组织肽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存活率、凋亡、迁移及胶原蛋白表达的影响。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于南京市妇幼保健院整形外科行瘢痕切除术患者纳入本次回顾性研究。从人增生性瘢痕与瘢痕旁正常皮肤组织的多肽组学筛选出的差异肽中进一步挑选出4条多肽,命名为peptide deregulated in hypertrophic scar 2~5(PDHPS2~5),进行生物信息学与功能分析,将4条多肽分别加入原代培养的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中处理24 h,处理浓度为低浓度10μmol/L,细胞计数试剂盒-8(cell counting kit-8,CCK-8)检测细胞存活率的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迁移能力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胶原COL1A2(collagen type I alpha 2)和肌成纤维细胞标记基因ACTA2(actin alpha 2)蛋白的表达。结果显示,生物信息学预测分析发现多肽PDHPS4半衰期最长,热稳定性最高。与对照组相比较,低浓度的4条多肽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存活率、凋亡无显著影响,1条多肽(PDHPS5)可显著抑制细胞迁移能力(对照组结晶紫光密度值:0.81±0.11,PDHPS5多肽处理组结晶紫光密度值:0.27±0.03;t=8.61,P=0.001),4条多肽(PDHPS2、PDHPS3、PDHPS4、PDHPS5)均可显著抑制胶原COL1A2蛋白的表达(对照组蛋白相对灰度值:1.02±0.02,PDHPS2组蛋白灰度值:0.21±0.04,PDHPS3:0.26±0.03,PDHPS4:0.53±0.04,PDHPS5:0.73±0.04;t=31.38、38.54、18.88、11.07,P均小于0.01),3条多肽(PDHPS2、PDHPS3、PDHPS5)可显著抑制ACTA2蛋白的表达(对照组蛋白相对灰度值:1.02±0.02,PDHPS2组蛋白灰度值:0.64±0.05,PDHPS3:0.77±0.06,PDHPS5:0.47±0.07;t=12.08、6.38、14.06,P均<0.01)。综上,人增生性瘢痕组织中差异表达的多肽可不同程度影响成纤维细胞的功能与胶原蛋白表达,其中多肽PDHPS2、PDHPS3具有显著降低胶原COL1A2和ACTA2蛋白表达的作用,PDHPS5具有显著抑制细胞迁移,降低胶原COL1A2和ACTA2蛋白表达的作用,因此PDHPS5可能为瘢痕疙瘩的治疗提供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疙瘩 成纤维细胞 多肽
原文传递
增生性瘢痕的发病机制及防治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4
4
作者 陈玲 晏卉 +2 位作者 周蓓 徐泳芳 李俊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97-606,498,共11页
瘢痕是人体创伤修复过程中的必然产物,成纤维细胞(fibroblasts,Fb)是主要的效应细胞。其生物学行为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修复结局,若Fb过量增殖,细胞外基质合成增加或分解不足即可导致增生性瘢痕。目前,增生性瘢痕的发病机制仍不清楚,一般... 瘢痕是人体创伤修复过程中的必然产物,成纤维细胞(fibroblasts,Fb)是主要的效应细胞。其生物学行为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修复结局,若Fb过量增殖,细胞外基质合成增加或分解不足即可导致增生性瘢痕。目前,增生性瘢痕的发病机制仍不清楚,一般认为与Fb的功能异常,调控信号通路关系密切。而增生性瘢痕Fb的生物学行为受较多因素影响,主要包括细胞因子、细胞外基质及Fb自身变化等。此外,微RNA、竞争性内源性RNA、长链非编码RNA、多肽、组蛋白修饰等通过影响Fb生物学功能,亦参与瘢痕的增生。在瘢痕防治方面,切入点多集中于Fb及其胶原的分泌。本文阐述了近年来瘢痕相关的临床及基础研究,以期为预防及治疗瘢痕增生提供更全面的认知与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生性瘢痕 成纤维细胞 机制 防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