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度子痫前期与体质量指数、瘦素、血脂、高敏C反应蛋白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戚慧 江华 +2 位作者 王慧艳 袁珮 陈友国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6年第8期971-973,共3页
目的探讨重度子痫前期与体质量指数、瘦素、血脂、高敏C反应蛋白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3月在常州市妇幼保健院分娩的重度子痫前期孕妇60例纳入观察组,年龄≤35岁,孕周≥34周(其中孕周<37周30例,... 目的探讨重度子痫前期与体质量指数、瘦素、血脂、高敏C反应蛋白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3月在常州市妇幼保健院分娩的重度子痫前期孕妇60例纳入观察组,年龄≤35岁,孕周≥34周(其中孕周<37周30例,≥37周30例),选取同期住院与观察组条件相匹配的正常孕妇60例纳入对照组,采用t检验比较两组孕妇体质量指数、瘦素、血脂及高敏C反应蛋白的统计学差异。结果 1重度子痫前期组孕妇与正常妊娠组孕妇体质量指数分别为29.93±4.16kg/m2和26.38±2.70kg/m2,前者明显大于后者,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t=6.59,P<0.001);2血清瘦素水平在重度子痫前期组和正常组孕妇分别为30.57±10.33ng/m L和20.14±8.16ng/m L,前者高于后者,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t=4.36,P<0.05);3重度子痫前期组与正常妊娠组血脂比较(TG分别为3.12±0.88mmol/L和2.42±0.66mmol/L,TC分别为6.13±1.03mmol/L和5.67±0.43mmol/L,HDL-C分别为1.19±0.54mmol/L和1.56±0.30mmol/L,LDL-C分别为3.50±1.34mmol/L和2.95±0.95mmol/L),重度子痫前期组有血脂升高表现,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TG、TC、HDL-C、LDL-C的t值分别为2.10、2.23、2.14、2.03,P值均<0.05;4重度子痫前期组与正常妊娠组hs CRP比较分别为6.34±8.92mg/L和4.21±3.25mg/L,重度子痫前期组有hs CRP上升的表现,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t=2.07,P<0.05)。结论重度子痫前期与体质量指数、瘦素、血脂、高敏C反应蛋白呈正相关,提示肥胖可能是发生重度子痫前期的危险因素,血清中高瘦素水平与重度子痫前期有独立相关性,重度子痫前期存在明显的脂质代谢紊乱和过度的炎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子痫前期 体质量指数 瘦素 血脂 高敏C反应蛋白
下载PDF
稀释式和回收式自体血回输在凶险性前置胎盘剖宫产中止血效果及对母婴结局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聂鑫 丁杰 孙彩凤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0年第32期79-82,99,共5页
目的探讨稀释式和回收式自体血回输在凶险性前置胎盘剖宫产中止血效果及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0年2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行剖宫产术的凶险性前置胎盘的产妇80例,根据自体血回输方式的不同分... 目的探讨稀释式和回收式自体血回输在凶险性前置胎盘剖宫产中止血效果及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0年2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行剖宫产术的凶险性前置胎盘的产妇80例,根据自体血回输方式的不同分为稀释组(稀释式自体血回输)和回收组(回收式自体血回输)。于采血前(T1)、采血后即刻(T2)、关腹时(T3)及术后24 h(T4)4个时段分别采集产妇外周静脉血,采用血细胞自动分析仪检测产妇血红蛋白(Hb),采用凝固法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纤维蛋白原(Fg)。对比两组产妇的止血效果、母婴结局及输血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分离全血量及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整体分析发现:两组的PT及Fg比较,时间、组间、交互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APTT、Hb比较,时间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交互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组内比较:两组APTT从长到短依次为T3、T4、T2、T1(P<0.05),两组Hb从高到低依次为T1、T2、T3、T4(P<0.05);组间比较:两组PT、APTT、Fg及Hb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1 min Apgar评分、5 min Apgar评分及脐动脉血p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回收组输血并发症发生率低于稀释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稀释式和回收式自体血回输在凶险性前置胎盘产妇剖宫产中,止血效果、对婴儿结局的影响比较无明显差异,但回收式自体血回输并发症更少,安全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血回输 凶险性前置胎盘 剖宫产
下载PDF
宫颈癌与微卫星不稳定性的相关性研究
3
作者 王芳 平智广 袁佩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991-995,共5页
目的研究宫颈癌与微卫星不稳定性的相关性,为探索宫颈癌的发病风险提供新的研究途径。方法采用PCR结合毛细管电泳的方法对常州地区120例宫颈癌患者(病例组)和102例健康女性(对照组)的外周静脉血样进行D1S1627、D22S1045基因座的基因型分... 目的研究宫颈癌与微卫星不稳定性的相关性,为探索宫颈癌的发病风险提供新的研究途径。方法采用PCR结合毛细管电泳的方法对常州地区120例宫颈癌患者(病例组)和102例健康女性(对照组)的外周静脉血样进行D1S1627、D22S1045基因座的基因型分析,并根据两组在D1S1627、D22S1045基因座的等位基因分布差异来推测与宫颈癌发生相关的易感因素和(或)抗性因素。结果病例组和对照组在D22S1045基因座上的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08),在D1S1627基因座上的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5)。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在D22S1045基因座的等位基因14、17之间的频率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26,P=0.014),OR值分别为3.837(95%CI:1.078~13.658)、0.520(95%CI:0.306~0.882)。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产次、吸烟、D22S1045基因座等位基因14均为与宫颈癌发生相关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2.063(95%CI:1.070~3.975)、1.958(95%CI:1.002~3.826)、2.766(95%CI:1.039~7.360)。结论 D22S1045基因座可能与宫颈癌的发生相关联,该基因座的等位基因14为宫颈癌的易感因素,等位基因17为宫颈癌的抗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微卫星不稳定性 疾病遗传易感性
原文传递
PTEN在子痫前期胎盘滋养细胞浸润不足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薛平平 王慧艳 +4 位作者 樊文强 刁振宇 李玉静 熊佳丽 陈莉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739-743,共5页
目的:检测子痫前期(PE)患者胎盘组织中PTEN表达,探讨PTEN对滋养细胞迁移功能的调控及其可能机制。方法:收集重度PE患者和正常孕妇的胎盘组织各20例,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胎盘组织中PTEN表达;将PTEN过表达质粒(pcDNA3.1-HA-PT... 目的:检测子痫前期(PE)患者胎盘组织中PTEN表达,探讨PTEN对滋养细胞迁移功能的调控及其可能机制。方法:收集重度PE患者和正常孕妇的胎盘组织各20例,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胎盘组织中PTEN表达;将PTEN过表达质粒(pcDNA3.1-HA-PTEN)或特异性siRNA(siPTEN)瞬时转染至HTR-8/SVneo细胞,同时转染pcDNA3.1或siCTL作为对照。采用划痕实验评估细胞迁移能力,Western blot法检测p-Akt(Thr308)、p-Akt(Ser473)、Akt、MMP-2和MMP-9表达。结果:重度PE患者胎盘组织中PTEN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孕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转染pcDNA3.1组比较,pcDNA3.1-HA-PTEN瞬时转染HTR-8/SVneo细胞48h后,细胞迁移率明显降低[(26.42±6.68)%vs(52.92±6.71)%,P<0.01],p-Akt(Thr308)和p-Akt(Ser473)表达显著下调,Akt表达无明显改变,MMP-2和MMP-9蛋白表达下降;与转染siCTL组比较,siPTEN瞬时转染HTR-8/SVneo细胞48h后,细胞迁移率则明显升高[(50.39±6.84)%vs(30.04±5.40)%,P<0.01],p-Akt(Thr308)和p-Akt(Ser473)的表达明显上调,Akt表达无明显改变,MMP-2和MMP-9蛋白表达升高。结论:重度PE患者胎盘组织中PTEN表达明显升高,PTEN可通过下调Akt活性降低MMP-2和MMP-9表达,抑制滋养细胞的迁移。提示PTEN在PE的发病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EN 子痫前期 滋养细胞
下载PDF
子痫前期患者组织因子、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与血清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的相关性 被引量:2
5
作者 蔡翼飞 孙丽洲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6年第15期71-75,共5页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患者外周血组织因子(TF)、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与及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s Flt-1)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健康孕妇、非重度子痫前期孕妇、重度子痫前期孕妇血浆TF、TFPI水平以及血...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患者外周血组织因子(TF)、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与及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s Flt-1)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健康孕妇、非重度子痫前期孕妇、重度子痫前期孕妇血浆TF、TFPI水平以及血清s Flt-1水平;免疫组化检测各组胎盘TF抗原的表达。结果 3组患者血浆及胎盘TF、血清s Flt-1水平均有显著差异,且随病变程度的增加逐渐升高。3组TF/TFPI比值有显著差异,随病变程度的增加亦逐渐升高。与非重度PE组相比,重度PE组血清s Flt-1水平显著升高(P<0.05)。在子痫前期患者中,血浆TF、TF/TFPI比值与血清s Flt-1水平呈正相关。3组中胎盘TF表达与血清s Flt-1水平无相关性。在TF>165.9 pg/m L组中,血浆、胎盘TF、血浆TFPI与血清s Flt-1水平呈正相关。结论子痫前期患者血浆TF、TF/TFPI比值与血清s Flt-1水平存在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因子 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 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 子痫前期
下载PDF
普贝生应用于足月妊娠引产9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2
6
作者 陶晖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年第21期142-143,共2页
目的探讨控释前列腺素E2(PGE2)栓剂-普贝生用于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及引产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随机将160例单活胎、足月、无阴道试产禁忌的初产妇分为两组。观察组90例行阴道检查宫颈Bishop评分后阴道后穹隆放置普贝生1枚,放药时间≤1... 目的探讨控释前列腺素E2(PGE2)栓剂-普贝生用于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及引产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随机将160例单活胎、足月、无阴道试产禁忌的初产妇分为两组。观察组90例行阴道检查宫颈Bishop评分后阴道后穹隆放置普贝生1枚,放药时间≤12 h;对照组90例行阴道检查宫颈Bishop评分后静脉滴注缩宫素。结果用药24 h后,观察组产妇宫颈成熟度明显优于缩宫素组,平均临产时间、破膜时间以及分娩时间均明显短于缩宫素组。引产成功率观察组为92.2%,明显高于缩宫素组的57.8%,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普贝生阴道给药用于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及引产,效果好且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贝生 前列腺素E2 缩宫素 促宫颈成熟
下载PDF
探讨镇痛分娩对瘢痕子宫阴道分娩有无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孙甜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23期202-203,共2页
目的分析镇痛分娩对瘢痕子宫阴道分娩的价值。方法 87例瘢痕子宫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57例)和研究组(30例)。研究组分娩时采用硬膜外镇痛,对照组未采用镇痛方式。对比两组阴道总产程时间、产后24 h出血量、新生儿体重和新生儿Apgar评分... 目的分析镇痛分娩对瘢痕子宫阴道分娩的价值。方法 87例瘢痕子宫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57例)和研究组(30例)。研究组分娩时采用硬膜外镇痛,对照组未采用镇痛方式。对比两组阴道总产程时间、产后24 h出血量、新生儿体重和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研究组总产程时间、新生儿体重、24 h出血量和新生儿Apgar评分分别为(531.3±89.4)min、(3.5±0.3)kg、(386.00±212.04)ml、(9.0±0.2)分,对照组分别为(526.6±96.5)min、(3.4±0.3)kg、(363.50±128.03)ml、(9.1±0.1)分,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严格掌握瘢痕子宫阴道分娩指征,分娩中使用硬膜外镇痛安全可靠,不增加母婴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外镇痛 瘢痕子宫 阴道分娩
下载PDF
N6-甲基腺嘌呤修饰异常对女性生殖系统疾病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熊佳丽 薛平平 周怀君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21年第9期1385-1390,共6页
表观遗传学在人类生命过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环境的变化会引起女性体内RNA修饰发生改变,进而影响机体病理状态的发生及发展。N6-甲基腺嘌呤(m6A)已被多项研究证实是高等真核生物中RNA甲基化最常见的表观遗传现象;同时,它也动态... 表观遗传学在人类生命过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环境的变化会引起女性体内RNA修饰发生改变,进而影响机体病理状态的发生及发展。N6-甲基腺嘌呤(m6A)已被多项研究证实是高等真核生物中RNA甲基化最常见的表观遗传现象;同时,它也动态可逆地调控着各种生命过程。该文主要介绍了m6A甲基化的相关调控蛋白、生物学功能及其与女性生殖系统疾病之间的关联,并对该研究领域目前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状态进行探讨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6-甲基腺嘌呤 女性生殖系统疾病 妇科肿瘤 表观遗传
下载PDF
维生素D缺乏与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1
9
作者 缪珺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8年第17期129-132,共4页
妊娠期糖尿病(GDM)是首次妊娠期中出现的糖代谢异常情况,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妊娠期综合征。妊娠期糖尿病导致女性流产、难产、死亡及产科感染的发生风险显著增加,是危害中国孕产妇围产期健康的主要原因之一。妊娠期糖尿病发病机制复杂... 妊娠期糖尿病(GDM)是首次妊娠期中出现的糖代谢异常情况,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妊娠期综合征。妊娠期糖尿病导致女性流产、难产、死亡及产科感染的发生风险显著增加,是危害中国孕产妇围产期健康的主要原因之一。妊娠期糖尿病发病机制复杂,至今仍未完全阐明,可能与遗传、基因、炎症因子、脂肪因子等多种因素有关,目前认为胰岛素抵抗(IR)是妊娠期糖尿病的主要发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D 妊娠期糖尿病 胰岛素抵抗 妊娠结局
下载PDF
染色体微阵列技术在复发性流产病因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0
作者 熊佳丽 王晶 +3 位作者 董一善 刘建兵 虞斌 顾建东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31期37-41,共5页
目的探讨自然流产与胚胎遗传学异常的关系以及染色体微阵列(CMA)技术在复发性流产病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9月-2017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妇幼保健院就诊的自然流产患者61例,流产次数≥2次,收集其胚胎绒毛组织样本进行... 目的探讨自然流产与胚胎遗传学异常的关系以及染色体微阵列(CMA)技术在复发性流产病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9月-2017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妇幼保健院就诊的自然流产患者61例,流产次数≥2次,收集其胚胎绒毛组织样本进行CMA遗传学检测。结果全部61例组织样本均成功获得CMA遗传学检测结果,其中染色体异常者36例(59.0%),包括31例染色体数目异常(86.1%),4例染色体结构异常(11.1%),1例单亲二倍体(2.7%)。结论 CMA技术可以快速、简便地检测出流产组织染色体异常,其应用可为流产物检测提供更全面的信息,为患者的病因诊断和再生育风险评估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流产 染色体微阵列分析 染色体异常 遗传
下载PDF
妊娠中期糖化白蛋白对正常空腹血糖妊娠期糖尿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8
11
作者 庄晶 王慧艳 +2 位作者 戴岭 李波 佘广彤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59-562,共4页
目的:探讨妊娠中期糖化白蛋白(glycated albumin,GA)在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正常的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1日—6月30日在常州市妇幼保健院门诊产检的FPG<... 目的:探讨妊娠中期糖化白蛋白(glycated albumin,GA)在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正常的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1日—6月30日在常州市妇幼保健院门诊产检的FPG<5.1 mmol/L的GDM患者186例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正常的孕妇171例(孕24~28周)分别作为GDM组和对照组,并依据FPG不同水平(FPG<4.4 mmol/L、4.4 mmol/L≤FPG<5.1 mmol/L)各分为2个亚组,即GDM1组(114例)、GDM2组(72例)和对照1组(91例)、对照2组(80例),比较孕妇年龄、孕前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体重增加值、FPG、GA以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之间的差异,ROC曲线分析血清GA预测GDM的诊断价值。结果:FPG<5.1 mmol/L时,GDM组年龄、GA及HbA1c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对照组的体重增加值显著高于GD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FPG<4.4 mmol/L时,GDM1组的年龄及HbA1c明显高于对照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两组间的G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4 mmol/L≤FPG<5.1 mmol/L时,GDM2组的年龄、FPG、GA及HbA1c明显高于对照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曲线下面积为0.626,P=0.045,最佳诊断界值为11.45%,预测GDM的灵敏度为77.8%、特异度为45.0%;FPG预测GDM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15,P=0.042,最佳诊断界值为4.715 mmol/L,预测GDM的灵敏度为55.6%、特异度为80.0%。结论:空腹血糖正常范围内,孕妇GA值测定对GDM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化白蛋白 空腹血糖 妊娠期糖尿病
原文传递
IL-15联合HPV基因疫苗治疗宫颈癌的前景 被引量:6
12
作者 夏丹丹 席晓薇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36-441,共6页
宫颈癌是妇科三大恶性肿瘤之一,其高发生率、高复发率、高转移率使其成为很多研究的重点。研究已明确持续性人类乳头瘤状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感染,尤其是高危型HPV感染是宫颈癌发生的主要病因。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手... 宫颈癌是妇科三大恶性肿瘤之一,其高发生率、高复发率、高转移率使其成为很多研究的重点。研究已明确持续性人类乳头瘤状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感染,尤其是高危型HPV感染是宫颈癌发生的主要病因。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放疗、化疗、免疫治疗等。而HPV基因疫苗,尤其是以E7基因为靶基因的疫苗,能够诱导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控制肿瘤生长,成为目前宫颈癌治疗方法的研究热点。但是基因疫苗应用于人体时往往存在免疫应答减弱的问题,而利用白细胞介素-15(interleukin-15,IL-15)作为基因疫苗的佐剂,促进抗原特异性免疫应答,能够显著提高免疫原性。文章就IL-15联合HPV基因疫苗治疗宫颈癌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探讨其应用的可行性及对宫颈癌免疫治疗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V 基因疫苗 IL-15 免疫治疗 宫颈癌
原文传递
Bakri球囊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辉辉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8年第15期91-93,共3页
目的探讨Bakri球囊治疗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78例产后出血患者应用Bakri球囊治疗的效果。结果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是子宫收缩乏力、前置胎盘、胎盘粘连、胎盘剥离面出血、胎盘早剥、胎盘植入,Bakri球囊治疗产后出血成功76... 目的探讨Bakri球囊治疗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78例产后出血患者应用Bakri球囊治疗的效果。结果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是子宫收缩乏力、前置胎盘、胎盘粘连、胎盘剥离面出血、胎盘早剥、胎盘植入,Bakri球囊治疗产后出血成功76例,成功率为97.4%。结论 Bakri球囊止血效果明确,操作简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kri球囊 产后出血 子宫收缩乏力 前置胎盘
下载PDF
凶险型前置胎盘4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丽云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7年第21期223-224,共2页
凶险型前置胎盘最早由Chattopadhyay等定义,指既往有剖宫产史,此次妊娠为前置胎盘.更多的学者建议将既往有剖宫产史,此次妊娠胎盘附着于原子宫瘢痕部位者称为凶险型前置胎盘.随着剖宫产率的升高,凶险型前置胎盘以及胎盘植入的发生率也... 凶险型前置胎盘最早由Chattopadhyay等定义,指既往有剖宫产史,此次妊娠为前置胎盘.更多的学者建议将既往有剖宫产史,此次妊娠胎盘附着于原子宫瘢痕部位者称为凶险型前置胎盘.随着剖宫产率的升高,凶险型前置胎盘以及胎盘植入的发生率也相应增高.本文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2016年12月住院分娩的40例凶险型前置胎盘孕妇及1/2例普通型前置胎盘孕妇的临床资料,对2组进行对比分析,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凶险型前置胎盘 产后出血 输血 胎盘植入
下载PDF
胎盘早剥164例临床分析
15
作者 陶晖 《常州实用医学》 2013年第5期292-294,共3页
目的探讨胎盘早剥的发病原因以及对母婴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7月-2012年6月收治的胎盘早剥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发病原因、胎盘早剥对分娩方式、对母婴结局的影响。结果胎盘早剥发病原因有妊高症、机械性因素及其它因素;阴道分娩... 目的探讨胎盘早剥的发病原因以及对母婴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7月-2012年6月收治的胎盘早剥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发病原因、胎盘早剥对分娩方式、对母婴结局的影响。结果胎盘早剥发病原因有妊高症、机械性因素及其它因素;阴道分娩率重度胎盘早剥明显低于轻度胎盘早剥;孕产妇并发症发生率重度胎盘早剥明显高于轻度胎盘早剥;低体重儿、新生儿窒息、早产儿、围产儿死亡的发生率重度胎盘早剥明显高于轻度胎盘早剥。结论胎盘早剥对母婴危害性极大,对胎盘早剥患者应动态观察,反复检查,重视诱因,加强胎儿监测,积极处理妊娠高血压,以防范发生胎盘早剥,降低孕产妇并发症及围产儿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盘早剥 病因 母婴 影响
下载PDF
妊娠晚期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17
16
作者 佘广彤 王慧艳 +2 位作者 陈丽云 贺凤林 方皖仙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738-742,共5页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subclinical hypothyroidism,SCH)对妊娠结局及新生儿甲状腺功能的影响。方法2012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妇幼保健院产前检查的妊娠晚期(妊娠28~42周)孕妇10695例纳入...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subclinical hypothyroidism,SCH)对妊娠结局及新生儿甲状腺功能的影响。方法2012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妇幼保健院产前检查的妊娠晚期(妊娠28~42周)孕妇10695例纳入研究。采用电化学发光技术检测孕妇甲状腺激素水平,随访妊娠结局。时间分辨荧光分析法检测新生儿甲状腺激素水平。采用t检验和x^2检验比较SCH和甲状腺功能正常孕妇、SCH孕妇中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阳性(40例)和阴性孕妇(176例)的妊娠结局差异。结果SCH发生率为2.02%(216/10695),SCH孕妇中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阳性率为18.5%(40/216).新生儿未检出甲状腺功能异常。甲状腺功能正常孕妇共7757例,从中按年龄匹配随机抽取222例孕妇作为正常组。与正常组相比,SCH组胎膜早破[28.7%(62/216)与14.9%(33/222),x^2=12.34]、妊娠合并贫血[11.6%(25/216)与4.1%(9/222),x^2=8.65]、妊娠期高血压疾病[9.7%(21/216)与4.5%(10/222),x^2=4.53]、早产[8.8%(19/216)与3.6%(8/222),x^2=5.10]、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发生率[8.3%(18/216)与2.3%(5/222),x^2=8.14]较高(P值均〈0.05).SCH组总体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也高于正常组[69.4%(150/216)与49.5%(110/222),x^2=17.96,P〈0.01]。SCH组中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阳性者胎儿生长受限和死产的发生率高于阴性者[7.5%(3/40)与0.0%(0/176),x^2=13.32,P〈0.01;2.5%(1/40)与0.0%(0/176),x^2=4.40,P〈0.05),但总体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与阴性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5.0%(26/40)与70.5%(124/176),x^2=0.46,P=0.50]。结论妊娠晚期SCH可增加不良妊娠结局发生风险,建议于妊娠早期进行甲状腺功能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妊娠结局 妊娠末期
原文传递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与甲状腺功能异常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6
17
作者 佘广彤 王慧艳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2014年第4期310-313,共4页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与妊娠晚期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关系。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足月分娩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326例作为研究组,其中妊娠期高血压133例,轻度子痫前期92例,重度子痫前期101例;同期201例正常妊娠孕妇为正常...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与妊娠晚期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关系。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足月分娩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326例作为研究组,其中妊娠期高血压133例,轻度子痫前期92例,重度子痫前期101例;同期201例正常妊娠孕妇为正常组。采用电化学发光技术进行血清甲状腺功能检测,比较两组甲状腺功能及孕妇合并甲状腺疾病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血清促甲状腺激素水平[TSH,2.78mU/L(0.71~7.37mU/L)]与正常组[2.35mU/L(0.79~4.52mU/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研究组游离甲状腺素水平[FT4,12.13pmol/L(8.96~17.12pmol/L)]与正常组[12.80pmol/L(8.69~17.76pmol/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研究组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水平[TPO-Ab,19.06U/ml(5.00~78.35U/ml)]与正常组[18.58U/ml(5.00~49.98U/m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05);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严重程度与TSH呈正相关(r=0.122,P〈0.05),与FT4和TPO-Ab水平无关(r分别为0.005和0.030,P均〉0.05)。研究组总甲状腺功能异常发生率(15.34%,50/326)与正常组(8.46%,17/20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03,P〈0.05),其中子痫前期组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发生率(4.35%,4/92)与正常组(4.95%,5/10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与甲状腺功能异常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甲状腺功能 血清促甲状腺激素 游离甲状腺素 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
原文传递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治疗方案的探讨
18
作者 马文琴 赵丹梅 李咏 《江苏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2期2799-2801,共3页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CSP)是剖宫产术后远期并发症之一,若处理不当,将会因大出血或子宫破裂而切除子宫,甚至危及生命。近年来,该类疾病发生率日渐增高,国内报道为4.4%。因此,探索CSP的有效治疗方法已越来越重要,我们分析了目前各...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CSP)是剖宫产术后远期并发症之一,若处理不当,将会因大出血或子宫破裂而切除子宫,甚至危及生命。近年来,该类疾病发生率日渐增高,国内报道为4.4%。因此,探索CSP的有效治疗方法已越来越重要,我们分析了目前各种治疗方法的利弊,提出了将B超引导下吸宫+选择性宫腔水囊压迫用于CSP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术 子宫瘢痕妊娠 子宫破裂 水囊 疾病发生率 前次剖宫产 阴道超声 下清宫 病灶清除 子宫血管
原文传递
滋养细胞自噬在子痫前期胎盘中的形成及调控机制 被引量:3
19
作者 薛平平 樊文强 +4 位作者 王慧艳 刁振宇 李玉静 熊佳丽 陈莉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10期712-717,共6页
目的探讨自噬在子痫前期患者胎盘滋养细胞中的形成及调控机制。方法选择2016年8月至2016年11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妇幼保健院产科剖宫产的20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为子痫前期组,随机选取同期剖宫产的血压正常、无蛋白尿的20例正常孕... 目的探讨自噬在子痫前期患者胎盘滋养细胞中的形成及调控机制。方法选择2016年8月至2016年11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妇幼保健院产科剖宫产的20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为子痫前期组,随机选取同期剖宫产的血压正常、无蛋白尿的20例正常孕妇为对照组。同时收集2组孕妇胎盘组织,采用透射电镜观察胎盘滋养细胞的超微结构及自噬体形成情况,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胎盘组织中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B(microtubule associated protein 1 light chain 3B,MAP1LC3B,亦称LC3B)和Beclin 1的表达情况,以及Western印迹法检测胎盘组织中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PKB,亦称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通路的活性。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透射电镜可观察到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胎盘滋养细胞胞膜微绒毛稀少、排列紊乱,胞质中可见典型的自噬体形成增加。子痫前期组孕妇胎盘组织中LC3B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及LC3-Ⅱ/ LC3-Ⅰ比值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3.37(2.37~6.11)与0.62(0.25~4.15)、1.40±0.17与1.00±0.13及1.57±0.25与1.00±0.31,Z或t值分别为-4.440、3.274及3.113,P值均〈0.05]。而2组孕妇胎盘组织中Beclin 1 mRNA和蛋白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与对照组相比,子痫前期组孕妇胎盘组织中Akt和mTOR蛋白的磷酸化修饰水平明显下降(分别为1.00±0.29与0.64±0.21、1.00±0.32与0.60±0.22,t值分别为-3.672及-2.895,P值均〈0.05);但2组胎盘组织中Akt及mTOR蛋白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胎盘中Akt/mTOR通路活性下降,滋养细胞自噬过度激活,提示Akt/mTOR通路活性下降致使滋养细胞自噬过度激活可能是子痫前期发病的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兆子痫 滋养层 自噬 胎盘 原癌基因蛋白质c—akt TOR丝氨酸一苏氨酸 激酶
原文传递
子宫肌瘤剔除术后残留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 被引量:24
20
作者 缪文莉 王丽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18年第1期11-13,共3页
目的分析子宫肌瘤剔除术后残留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随机选择2007年1月-2016年12月在常州市新北区魏村卫生院及常州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确诊为子宫肌瘤,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124例患者,将其分为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TAM)组(63例)、腹腔... 目的分析子宫肌瘤剔除术后残留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随机选择2007年1月-2016年12月在常州市新北区魏村卫生院及常州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确诊为子宫肌瘤,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124例患者,将其分为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TAM)组(63例)、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LM)组(50例)和宫腔镜电切术组(11例)。收集患者资料,包括年龄,术前合并症状,妊娠史,子宫肌瘤的位置、数目、直径、病理类型,术后妊娠情况及残留复发情况,评估这些因素和子宫肌瘤残留复发的相关性。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43~195 min,住院时间4~7 d,术中出血量37~289 ml。术后子宫肌瘤残留与复发35例(28.23%)。子宫肌瘤数目和直径不同的患者术后残留复发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子宫肌壁间肌瘤、子宫肌瘤数目>4个、奇异型平滑肌瘤、富于细胞型平滑肌瘤是子宫肌瘤剔除术后残留复发的影响因素。结论子宫肌壁间肌瘤、子宫肌瘤数目>4个、奇异型平滑肌瘤、富于细胞型平滑肌瘤是子宫肌瘤剔除术后残留复发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剔除术 残留 复发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