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程序化冷冻与玻璃化冷冻卵裂期胚胎移植的母婴结局对照分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王宇峰 于春梅 +1 位作者 杨海燕 陈莉 《生殖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1期11-15,共5页
目的探讨分析程序化冷冻与玻璃化冷冻卵裂期胚胎复苏周期移植的母婴结局。方法对102例程序化冷冻复苏周期及109例玻璃化冷冻复苏周期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的临床结局及新生儿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相似;程序化冷冻组和玻璃化... 目的探讨分析程序化冷冻与玻璃化冷冻卵裂期胚胎复苏周期移植的母婴结局。方法对102例程序化冷冻复苏周期及109例玻璃化冷冻复苏周期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的临床结局及新生儿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相似;程序化冷冻组和玻璃化冷冻组的胚胎复苏率分别为89.7%和99.6%(P<0.05),两组的临床妊娠率、着床率、活产率分别为56.6%、38.1%、79.2%和54.1%、33.3%、71.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的孕周、出生体重、出生缺陷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玻璃化冷冻组早产率(19.2%)有高于程序化冷冻组早产率(12.3%)的趋势,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玻璃化冷冻显著提高胚胎复苏率,能提高胚胎利用率,程序化冷冻组与玻璃化冷冻组相比拥有相似甚至更好的母婴结局,玻璃化冷冻在成为常规工作之前还需加强对其母婴结局的后续研究及子代的长期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化冷冻 玻璃化冷冻 胚胎复苏率 母婴结局
下载PDF
冻融胚胎卵裂球损伤对移植结局及子代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宇峰 曹芳 +1 位作者 于春梅 陈莉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17年第4期801-804,共4页
目的分析冻融胚胎卵裂球损伤对移植结局及子代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1 447例冻融胚胎移植(FET)周期,按移植胚胎卵裂球是否完整分为完整组1 231例(移植胚胎卵裂球均完整)和损伤组216例(移植胚胎中至少1枚有卵裂球损伤),比较两组的一般情... 目的分析冻融胚胎卵裂球损伤对移植结局及子代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1 447例冻融胚胎移植(FET)周期,按移植胚胎卵裂球是否完整分为完整组1 231例(移植胚胎卵裂球均完整)和损伤组216例(移植胚胎中至少1枚有卵裂球损伤),比较两组的一般情况、移植结局及子代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完整组和损伤组的移植结局相似,临床妊娠率、着床率、多胎妊娠率、异位妊娠率及流产率分别为53.7%、34.9%、29.7%、6.4%、17.1%和54.6%、34.0%、28.8%、5.1%、13.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的孕周、出生体重、早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损伤组低体重儿发生率(21.6%)高于完整组(1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损伤组子代的男女性别比(140∶100)高于完整组子代的男女性别比(107∶10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卵裂球损伤不会改变移植结局,但对子代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融胚胎 卵裂球损伤 低体重儿 性别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