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医学物理学科的建设与探索专家共识 被引量:1
1
作者 殷芳芳 杨振宇 +51 位作者 蔡璟 柏森 陈敏斌 陈明 陈牧 戴安伟 单国平 邓小武 葛云 耿建华 耿立升 胡春洪 胡鹏 胡伟刚 黄晓延 蒋承峰 金献测 黎田 李左峰 刘蔓居 卢晓明 倪昕晔 潘玉藤 秦颂兵 秦文健 邱杰 全红 沈定刚 王大江 王辉东 王建良 王理 王石 王为 温宁 吴锦昌 杨益东 姚毅 尹勇 于金明 俞家华 张红志 张雷 张艺宝 赵维 赵旭娜 郑志鸿 周超 周光明 周凌宏 卓维海 朱玉春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4期397-403,共7页
本共识围绕医学物理学科的教育现状、专业方向建设、课程设计、实习要求及研究生毕业标准等方面探讨了中国医学物理学科的建设与发展,以应对社会对健康与医疗服务需求的增长及医疗设备国产化的挑战。目前,中国医学物理教育面临教育途径... 本共识围绕医学物理学科的教育现状、专业方向建设、课程设计、实习要求及研究生毕业标准等方面探讨了中国医学物理学科的建设与发展,以应对社会对健康与医疗服务需求的增长及医疗设备国产化的挑战。目前,中国医学物理教育面临教育途径多样性、课程设计差异性、师资短缺等问题,在此,讨论了整合国际经验,构建全面、规范化的医学物理学科体系的策略,体系涵盖放射治疗物理、医学影像物理、核医学物理、放射防护物理、放射生物物理及放射工程物理等方向,并强调人工智能技术的融合,以提高诊疗的准确性和效率。此外,还探讨了医学物理研究生教育的改进,包括师资和教学环境建设、专业课程设置等;还需建立教学质量评估机构,确保教育内容与国际标准一致,反馈学生和雇主的需求。本共识提倡全面提升医学物理学科的规模和影响力,提升教育质量和专业水平,实现教育的精细化和精英化,并加强国内外合作,以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支撑“健康中国2030”政策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物理 学科建设 教育体系 临床应用 国际合作
下载PDF
紫杉醇脂质体加顺铂联合放疗治疗恶性肿瘤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于静萍 孙苏平 +3 位作者 倪新初 张旭光 王坚 李毅 《癌症进展》 2010年第2期180-182,188,共4页
目的观察放疗联合紫杉醇脂质体加顺铂同期治疗恶性肿瘤的近期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26例恶性肿瘤患者采用紫杉醇脂质体联合顺铂化疗2~4个周期,同期给予放射治疗。结果26例患者中可评价近期疗效16例:CR 4例(25%),PR 8例(43.75%),SD 2例(1... 目的观察放疗联合紫杉醇脂质体加顺铂同期治疗恶性肿瘤的近期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26例恶性肿瘤患者采用紫杉醇脂质体联合顺铂化疗2~4个周期,同期给予放射治疗。结果26例患者中可评价近期疗效16例:CR 4例(25%),PR 8例(43.75%),SD 2例(12.50%),PD 2例(12.50%),RR为75%(12/16),DCR为81.25%(13/16),其中鼻咽癌的有效率达到100%。毒副作用主要为血液学毒副作用,以中性粒细胞减少为著。非血液学毒副作用中脱发(42.31%)、肝功能轻度损伤(30.77%)、口腔溃疡(26.92%)发生率较高。结论紫杉醇脂质体加顺铂方案结合同期放疗治疗恶性肿瘤疗效较好,副作用可以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杉醇脂质体 顺铂 放疗 毒副作用
下载PDF
紫杉醇脂质体加顺铂联合放疗同期治疗恶性肿瘤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 被引量:8
3
作者 于静萍 倪新初 +5 位作者 张旭光 王坚 李毅 胡莉筠 孙志强 孙苏平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09年第23期14-16,共3页
目的评价紫杉醇脂质体加顺铂联合放疗同期治疗恶性肿瘤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26例恶性肿瘤患者采用紫杉醇脂质体联合顺铂(DDP)化疗2~4周期,第1天给予紫杉醇脂质体135mg/m2;第2~5天给予DDP30mg/m2,同期给予放射治疗。结果26例患... 目的评价紫杉醇脂质体加顺铂联合放疗同期治疗恶性肿瘤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26例恶性肿瘤患者采用紫杉醇脂质体联合顺铂(DDP)化疗2~4周期,第1天给予紫杉醇脂质体135mg/m2;第2~5天给予DDP30mg/m2,同期给予放射治疗。结果26例患者中可评价近期疗效16例:完全缓解(CR)4例(25.0%),部分缓解(PR)8例(50.0%),稳定(SD)2例(12.50%),进展(PD)2例(12.5%),有效率(RR)为75.0%(12/16),临床获益率(CBR)为87.5%(13/16),其中鼻咽癌的有效率(RR)达到100%。不良反应主要为血液学毒性反应,以中性粒细胞减少为著,多数达Ⅱ、Ⅲ度反应。非血液学毒性反应中脱发(42.3%)、肝功能轻度损伤(30.8%)、口腔溃疡(26.9%)发生率较高。结论紫杉醇脂质体加顺铂方案结合同期放疗治疗恶性肿瘤近期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杉醇脂质体 顺铂 放疗 疗效 毒性反应
下载PDF
光学体表监测技术用于放射治疗的研究现状
4
作者 杨佳豪 李紫欣 +1 位作者 张赛 倪昕晔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2025年第3期288-294,共7页
为了减少在放疗摆位过程中验证摆位误差所产生的额外辐射剂量,且进一步降低放疗摆位的误差和实时监控患者放疗期间的位移偏差,产生了无辐射无标记的体表监测技术。目前,被广泛应用的光学体表引导放射治疗技术也是基于体表监测用于放射... 为了减少在放疗摆位过程中验证摆位误差所产生的额外辐射剂量,且进一步降低放疗摆位的误差和实时监控患者放疗期间的位移偏差,产生了无辐射无标记的体表监测技术。目前,被广泛应用的光学体表引导放射治疗技术也是基于体表监测用于放射治疗的一种。该系统主要通过光学成像设备作为工具对患者进行体表扫描、三维重建、实时监控等,辅助医师更精确地进行放射治疗。本文将从体表标记、三维表面成像系统和可移动设备3个方面对引导放射治疗的方法技术及研究成果进行阐述,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治疗 体表监测 体表标记 三维表面成像系统 可移动设备 综述
下载PDF
不同放疗定位CT扫描条件对气管支架图像质量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林涛 倪昕晔 +3 位作者 高留刚 眭建锋 谢凯 常树全 《中国医疗设备》 2019年第8期85-88,共4页
目的比较不同扫描条件下气管支架的定位CT图像,探讨适合含有气管支架的放疗病人的模拟定位CT扫描条件。方法将气管支架放入自制的泡沫管套中,一起放入非均匀模体中进行CT定位扫描,扫描条件为80kV/120mAs、120kV/80mAs、120kV/120mAs,扫... 目的比较不同扫描条件下气管支架的定位CT图像,探讨适合含有气管支架的放疗病人的模拟定位CT扫描条件。方法将气管支架放入自制的泡沫管套中,一起放入非均匀模体中进行CT定位扫描,扫描条件为80kV/120mAs、120kV/80mAs、120kV/120mAs,扫描方式为轴向扫描和螺旋扫描,扫描层厚分别为0.6、1、2、3mm,扫描完成后传到治疗计划系统,两名有经验的放疗科医生对各组图像进行评分,使用Matlab8.3数据处理软件读取各组图像同一层面支架的CT值。结果相同条件下轴向扫描比螺旋扫描图像更清晰;扫描层厚越小,图像伪影越少,图像越清晰;管电流对支架CT值没有影响,管电压越小,支架CT值越大。结论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含有气管支架的肿瘤病人放疗CT定位时扫描方式选择螺旋扫描,扫描层厚选择1mm,选择固定的管电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支架 体层摄影术 扫描参数 图像质量
下载PDF
缺氧诱导因子1α与瘢痕疙瘩肿瘤特性及其放疗抵抗 被引量:10
6
作者 黄晶晶 蒋英 于静萍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9期4728-4734,共7页
背景:瘢痕疙瘩是一种创伤后成纤维细胞大量增殖和胶原过度沉积的良性皮肤肿瘤。瘢痕疙瘩组织内血管闭塞、炎症和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及胶原分泌等高代谢行为均导致组织乏氧,组织乏氧在瘢痕疙瘩的发病和预后中起重要作用。目的:就缺氧诱导因... 背景:瘢痕疙瘩是一种创伤后成纤维细胞大量增殖和胶原过度沉积的良性皮肤肿瘤。瘢痕疙瘩组织内血管闭塞、炎症和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及胶原分泌等高代谢行为均导致组织乏氧,组织乏氧在瘢痕疙瘩的发病和预后中起重要作用。目的:就缺氧诱导因子1α在瘢痕疙瘩肿瘤特性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方法:检索知网数据库(CNKI)、维普数据库及万方数据平台,PubMed数据库、Biosos Preview数据库及Web of Science数据库从建库至2020年11月的相关文献,中英文检索词分别为"瘢痕疙瘩;缺氧诱导因子1;放疗抵抗""keloids;HIF-lα;Radioresistance"。经过阅读文题、摘要和全文的逐步筛选,最终纳入104篇符合入选标准的文献。结果与结论:乏氧微环境抑制缺氧诱导因子1α的降解,增多的缺氧诱导因子1α可诱导瘢痕疙瘩产生上皮间质转化、血管生成、糖酵解、放疗抵抗等类似于恶性肿瘤的生物学行为,而这些病理生理过程又加重组织乏氧,使得缺氧诱导因子1α呈指数增加,形成恶性循环。目前,瘢痕疙瘩的治疗仍以手术切除联合放疗为主。以缺氧诱导因子1α为靶点的治疗,如高压氧治疗治疗,可以显著改善瘢痕疙瘩组织的乏氧环境,促进伤口的愈合,逆转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的肿瘤特性,但目前关于高压氧治疗辅助手术联合放疗治疗瘢痕疙瘩的研究并不多,靶向瘢痕疙瘩缺氧诱导因子1α的临床治疗仍在探索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疙瘩 缺氧诱导因子1 放疗抵抗 乏氧微环境 综述
下载PDF
子野数目对宫颈癌术后调强放疗计划剂量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11
7
作者 林涛 高留刚 +3 位作者 眭建锋 于静萍 孟庆红 倪昕晔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17年第6期493-496,共4页
目的探讨子野数目对宫颈癌术后调强放疗计划剂量分布的影响。方法选取宫颈癌术后患者20例,保持计划的优化目标参数不变,仅把多叶光栅子野数目改变为15、25、30、40、60,并为每例患者设计5个计划。比较各个计划间的靶区最大剂量、最小剂... 目的探讨子野数目对宫颈癌术后调强放疗计划剂量分布的影响。方法选取宫颈癌术后患者20例,保持计划的优化目标参数不变,仅把多叶光栅子野数目改变为15、25、30、40、60,并为每例患者设计5个计划。比较各个计划间的靶区最大剂量、最小剂量、平均剂量、适形指数(CI)和均匀指数(HI),危及器官关注剂量受照体积占总体积的百分比(V_(30)、V_(40)、V_(50)),机器跳数。结果在所有的计划方案中,15子野的方案的临床靶区的CI、HI与其他方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直肠的V50随子野数目增加而减小(P<0.05)。机器跳数及治疗时间随子野数增加而增大(P均<0.05)。结论宫颈癌术后调强计划25子野能够满足临床剂量学要求,同时能有效减少治疗时间,可作为宫颈癌术后调强放疗计划设计应用参考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调强放疗 治疗计划 子野数目
下载PDF
三维适形放疗联合替吉奥同步化疗治疗老年食管癌临床效果 被引量:1
8
作者 华秋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9年第19期101-103,共3页
目的观察三维适形放疗联合替吉奥同步化疗治疗老年食管癌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医院就诊的老年食管癌患者68例,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6例.治疗组给予三维适形放疗联合替吉奥同步化疗,对照组采取三维适行放疗.比... 目的观察三维适形放疗联合替吉奥同步化疗治疗老年食管癌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医院就诊的老年食管癌患者68例,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6例.治疗组给予三维适形放疗联合替吉奥同步化疗,对照组采取三维适行放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生存质量评分、生存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75%高于对照组的63.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786,P<0.05).治疗组患者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功能、物质生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1年和2年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87%低于对照组的47.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66,P<0.05).结论三维适形放疗联合替吉奥同步化疗治疗老年食管癌效果较好,且安全性较高,能有效保证患者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三维适形放疗 替吉奥 临床效果
原文传递
降低早期乳腺癌患者心脏照射剂量的放疗技术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陈超强 胡莉钧 《癌症进展》 2023年第13期1404-1407,共4页
放射治疗是乳腺癌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生存期。但受解剖位置的影响,心脏作为重要的危及器官不可避免地会受到照射。放射性心脏病(RIHD)是乳腺癌患者术后放疗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已成为乳腺癌长期幸存者非肿瘤性死亡的主... 放射治疗是乳腺癌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生存期。但受解剖位置的影响,心脏作为重要的危及器官不可避免地会受到照射。放射性心脏病(RIHD)是乳腺癌患者术后放疗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已成为乳腺癌长期幸存者非肿瘤性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乳腺癌RIHD的管理是临床医师面临的重大难题。本文就降低乳腺癌患者心脏照射剂量的放疗技术相关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放疗 放射性心脏病
下载PDF
基于标定和计算的电子射野影像系统剂量重建 被引量:1
10
作者 眭建锋 孙佳伟 +3 位作者 谢凯 高留刚 林涛 倪昕晔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1期54-59,共6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标定和计算的电子射野影像系统(EPID)剂量重建算法。首先,对连续采集模式的EPID原始数据进行暗场校正和增益校正,然后通过亮场灰度特征确定射野边界。其次,对EPID数据进行MU标定、离轴标定和射野大小标定,并根据标定后的... 提出了一种基于标定和计算的电子射野影像系统(EPID)剂量重建算法。首先,对连续采集模式的EPID原始数据进行暗场校正和增益校正,然后通过亮场灰度特征确定射野边界。其次,对EPID数据进行MU标定、离轴标定和射野大小标定,并根据标定后的叠加通量和加速器机头蒙特卡罗模型进行剂量重建。最后,选取9例IMRT计划,分别使用EPID和MapCheck对计划进行验证测量,并在不同γ标准下比较两种验证工具的通过率。针对选取的1例计划病例,两种标准下使用MapCheck对多个病例验证的通过率分别为99.02%±1.28%、90.84%±4.49%;使用EPID重建模型的平均通过率分别为98.86%±1.19%、91.39%±4.80%。本文提出的标定和剂量计算相结合的EPID重建算法,与主流剂量验证软件MapCheck相比,对IMRT计划的验证通过率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符合剂量验证的临床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剂量标定 剂量计算 电子射野影像系统 重建 验证
下载PDF
基于电子射野影像系统的光栅位置和剂量验证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眭建锋 孙佳伟 +3 位作者 谢凯 髙留刚 林涛 倪昕晔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2024年第2期150-155,共6页
目的 使用基于电子射野影像系统(electronic portal imaging device,EPID)的质控系统,在Primus和VenusX加速器上实现光栅位置及剂量验证。方法 通过灰度值最大梯度方法计算光栅位置,评估偏差。使用剂量标定和剂量计算相结合的算法对EPI... 目的 使用基于电子射野影像系统(electronic portal imaging device,EPID)的质控系统,在Primus和VenusX加速器上实现光栅位置及剂量验证。方法 通过灰度值最大梯度方法计算光栅位置,评估偏差。使用剂量标定和剂量计算相结合的算法对EPID采集的图像进行剂量重建,将EPID和MapCheck/PTW得到的数据,分别与计划系统剂量进行γ通过率分析。结果 VenusX加速器光栅误差小于1 mm,Primus重新标定后误差明显减小。重建的剂量,在3%/3 mm,阈值10%和2%/2 mm,阈值10%的2种标准下,Primus加速器γ平均通过率分别为98.86%和91.39%;VenusX加速器γ平均通过率分别为98.49%和91.11%。结论 基于EPID的质控系统,可提高加速器质控效率,减轻物理师工作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射野影像系统 质控 光栅 剂量验证
下载PDF
医学图像分割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黄仟甲 张恒 +3 位作者 李奇轩 曹德政 焦竹青 倪昕晔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8期939-945,共7页
医学图像是医生对患者进行病情诊断和治疗规划的有力工具。现今对于医学图像的分割不再局限于手工分割方法,通过传统方法与深度学习方法来实现医学图像分割已经取得更好、更准确的结果。本文基于近年来一些较为出众的医学图像创新分割... 医学图像是医生对患者进行病情诊断和治疗规划的有力工具。现今对于医学图像的分割不再局限于手工分割方法,通过传统方法与深度学习方法来实现医学图像分割已经取得更好、更准确的结果。本文基于近年来一些较为出众的医学图像创新分割方法进行综述,通过阐述深度学习方法如SAM、SegNet、MaskR-CNN和U-NET以及传统方法如活动轮廓模型、阈值分割模型创新等,对比各种图像分割方法的异同点,对医学图像分割方法做出总结与展望。以此来帮助学者们更好地了解目前的研究进展与未来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图像分割 深度学习 阈值分割 神经网络 任意分割模型 综述
下载PDF
基于超声深度学习影像组学的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预测
13
作者 张恒 赵彤 +3 位作者 张赛 孙佳伟 李晓琴 倪昕晔 《中国医疗设备》 2024年第4期122-129,共8页
目的开发一种结合超声影像组学、深度学习和临床特征的综合模型,以预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后的病理完全缓解(Pathological Complete Response,pCR)。方法共纳入117例乳腺癌患者,按照7∶3的比例随机划分为... 目的开发一种结合超声影像组学、深度学习和临床特征的综合模型,以预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后的病理完全缓解(Pathological Complete Response,pCR)。方法共纳入117例乳腺癌患者,按照7∶3的比例随机划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随机森林递归消除算法和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进行特征筛选及影像组学/深度学习标签构建。对患者的临床参数进行单/多因素分析,以选择有效特征构建临床模型。然后利用逻辑回归算法将临床特征与影像组学、深度学习标签相结合,构建临床-影像组学-深度学习综合模型。从预测效果、校准能力和临床实用性方面评估模型性能。结果临床-影像组学-深度学习综合模型相比于单独的临床、影像组学和深度学习模型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均显示出最高的曲线下面积(训练集:0.949 vs.0.788 vs.0.815 vs.0.928;验证集:0.931 vs.0.643 vs.0.778 vs.0.901)。校准曲线和决策曲线证实综合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性能。结论与单一模型比较,综合模型对术前预测乳腺癌患者NAC后的pCR状态具有更高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影像组学 深度学习 乳腺癌 新辅助化疗 病理完全缓解
下载PDF
机器人在放射治疗中的应用
14
作者 宋林涛 倪昕晔 《中国医疗设备》 2024年第9期130-135,共6页
放射治疗(以下简称“放疗”)作为一种主流的癌症治疗手段,其精准度、安全性和疗效一直是临床研究的重点。近年来,机器人技术在放疗领域的应用已取得显著成果,尤其在患者定位、肿瘤跟踪以及剂量传递等关键环节展现出其独特优势。本文综... 放射治疗(以下简称“放疗”)作为一种主流的癌症治疗手段,其精准度、安全性和疗效一直是临床研究的重点。近年来,机器人技术在放疗领域的应用已取得显著成果,尤其在患者定位、肿瘤跟踪以及剂量传递等关键环节展现出其独特优势。本文综述机器人在放疗领域的研究进展,全面系统地探讨机器人在外照射放疗、内照射放疗、放疗辅助摆位以及图像引导放疗的最新研究成果,以期为机器人在放疗中的应用和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 放射治疗 图像引导放疗 近距离治疗 放疗辅助摆位
下载PDF
中药放射增敏机制的研究进展
15
作者 蒋磊 胡莉钧 +5 位作者 潘玉艳 周海俊 郝卫强 高潮 岩桥均 高桥淳子 《中医肿瘤学杂志》 2024年第4期73-77,94,共6页
放疗是癌症治疗重要的手段之一,然而高剂量放疗引起的放射性炎症和肿瘤放射抵抗严重影响了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和成功率。放射增敏剂可有效提高肿瘤细胞放射敏感性,促进射线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对临床至关重要。本文回顾近五年全球中药... 放疗是癌症治疗重要的手段之一,然而高剂量放疗引起的放射性炎症和肿瘤放射抵抗严重影响了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和成功率。放射增敏剂可有效提高肿瘤细胞放射敏感性,促进射线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对临床至关重要。本文回顾近五年全球中药作为放射增敏剂的增敏机制及在癌症放疗中的潜在应用价值,筛选可作为新型放射增敏剂的候选中药。本文使用关键词对PubMed、Scopus、Google Scholar和中国知网等科学数据库进行检索,对相关基础和临床研究的数据和结果进行综述。研究发现国内外中药作为放射增敏剂的研究具有一定基础。单体、复方、草本提取物和新型纳米中药均展现了潜在的应用价值,放射增敏机制主要为调节癌症细胞凋亡途径或细胞周期阻滞相关的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疗 放射增敏剂 中草药
下载PDF
背向散射因子在放射治疗中的作用 被引量:4
16
作者 倪昕晔 汤晓斌 +3 位作者 刘云鹏 孙苏平 宋浩磊 陈达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0-33,共4页
在不同能量、不同组织厚度、不同组织材料时,与标准背向组织厚度1 cm固体水的剂量进行比较,以探讨"背向散射因子"(BS)在放射治疗中对组织吸收剂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背向散射因子确实对实际吸收剂量有影响,而且背向组织厚度越... 在不同能量、不同组织厚度、不同组织材料时,与标准背向组织厚度1 cm固体水的剂量进行比较,以探讨"背向散射因子"(BS)在放射治疗中对组织吸收剂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背向散射因子确实对实际吸收剂量有影响,而且背向组织厚度越大、射线能量越小,BS值越大,即对组织吸收剂量的影响越大。放疗中必须根据患者的肿瘤后组织厚度包括射线穿过的床板及治疗床的其它部分,以及射线的能量用BS对肿瘤或组织的实际吸收剂量进行修正,以提高疗效,同时也能更好的保护正常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治疗 吸收剂量 背向散射因子 水箱
下载PDF
计算机断层扫描图像金属伪影校正方法研究现状 被引量:8
17
作者 孙鸿飞 高留刚 倪昕晔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16-619,共4页
临床越来越多的患者接受金属植入手术。由金属植入物产生的金属伪影对利用CT图像进行术后评估与肿瘤诊断造成极大困难,易导致误漏诊。在滤波反投影重建算法、迭代重建算法基础上改进的校正方法近几十年来不断取得新的进展。本文对去除... 临床越来越多的患者接受金属植入手术。由金属植入物产生的金属伪影对利用CT图像进行术后评估与肿瘤诊断造成极大困难,易导致误漏诊。在滤波反投影重建算法、迭代重建算法基础上改进的校正方法近几十年来不断取得新的进展。本文对去除金属伪影技术的发展现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伪影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下载PDF
模拟定位CT床板对放射治疗剂量的影响 被引量:7
18
作者 倪昕晔 汤晓斌 +5 位作者 耿长冉 宋浩磊 王坚 孙志强 孙苏平 陈达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11年第4期338-341,共4页
目的研究不同定位CT床板对放射治疗剂量的影响。方法分别用碳纤床板、有机玻璃床板、普通CT凹形扫描床板、不用扫描床板对模体进行扫描,传输至计划系统,进行CT值采样,比较基于不同方法得到CT图像设计计划所得加速器输出量。结果与有机... 目的研究不同定位CT床板对放射治疗剂量的影响。方法分别用碳纤床板、有机玻璃床板、普通CT凹形扫描床板、不用扫描床板对模体进行扫描,传输至计划系统,进行CT值采样,比较基于不同方法得到CT图像设计计划所得加速器输出量。结果与有机玻璃床板接触的模体部分CT值(如取样为1.25 cm及0.5 cm直径的圆相对偏差值分别为118.8%和205.6%),比不用扫描床板CT值大(P<0.01),其他扫描方法所得的CT值与不用扫描床板所得的CT值一致;在180°与有机玻璃床板接触的模体设射野时加速器输出量比不用扫描床板模体大0.9%,其他两种方法加速器输出量比不用扫描床板模体增大在0.5%内。结论射野穿过与有机玻璃床板接触的模体部位对剂量将有影响,而其他不同定位CT床板对放射治疗剂量的影响无临床意义;不同的治疗床板对剂量影响大小不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定位CT床板 放射肿瘤学 放射物理学
下载PDF
食道癌伴抑郁患者静息态脑功能的局部一致性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曹音 胡莉钧 +2 位作者 项艰波 王阳 孙苏平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4期3458-3460,共3页
目的探讨食道癌伴抑郁患者的静息态脑功能局部一致性。方法选取25例符合食道癌诊断标准和贝克抑郁自评量表评分≥5分的抑郁患者;25例正常对照者(贝克抑郁自评量表评分<5),所有入组人员均完成静息态功能磁共振(f MRI)成像扫描。采用... 目的探讨食道癌伴抑郁患者的静息态脑功能局部一致性。方法选取25例符合食道癌诊断标准和贝克抑郁自评量表评分≥5分的抑郁患者;25例正常对照者(贝克抑郁自评量表评分<5),所有入组人员均完成静息态功能磁共振(f MRI)成像扫描。采用局部一致性(Re Ho)方法处理f MRI数据,并进行两组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食道癌伴抑郁患者Re Ho值增高的脑区有左顶下小叶、右顶下小叶、左海马、右楔前叶;Re Ho值降低的脑区有左扣带前回、左颞下回、右额中回、右额上回、左额上回、左脑岛。结论静息态下食道癌伴抑郁患者存在多个脑区活动异常,这可能在其病理生理机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道癌伴抑郁 局部一致性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
下载PDF
16-bit CT图像读取金属植入物CT值的应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高留刚 金莲 倪昕晔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53-956,共4页
目的探讨16-bit CT图像在读取金属植入物CT值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于模体中间分别插入一圆柱形铝棒、钛合金棒和不锈钢棒,对模体进行CT扫描,对图像重建获得12-bit和16-bit CT图像。分析并比较3种金属棒的12-bit和16-bit图像及其CT值。结... 目的探讨16-bit CT图像在读取金属植入物CT值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于模体中间分别插入一圆柱形铝棒、钛合金棒和不锈钢棒,对模体进行CT扫描,对图像重建获得12-bit和16-bit CT图像。分析并比较3种金属棒的12-bit和16-bit图像及其CT值。结果对于同种金属棒,12-bit图像和16-bit图像显示效果基本相同。铝棒周围未显示出伪影;钛合金棒周围有较明显的放射状伪影;不锈钢棒周围有严重伪影。3种金属棒内部的显示无明显差异。12-bit和16-bit图像中,铝棒的最大CT值分别为2 159HU和2 150HU,平均CT值分别为2 026HU、2 021HU;钛合金棒的最大CT值分别为3 071HU和6 950HU,平均CT值分别为3 071HU、5 957HU;不锈钢棒的最大CT值分别为3 071HU和12 060HU,平均CT值分别为3 071HU、9 397HU。结论16-bit的CT图像能够显示体内金属植入物的CT值分布,分辨出铝、钛合金或不锈钢的金属植入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金属植入物 放射疗法 CT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