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多孔睾丸穿刺针在睾丸取精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
作者 王洪华 蔡立义 +6 位作者 熊芳 杨炜敏 俞红英 宋晓庆 周萍 胡玲卿 周小金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9期802-805,共4页
目的:评估新型多孔睾丸穿刺针睾丸取精法在男性不育症中的取材效果。方法:215例无精子症患者需施行睾丸穿刺取精或取材,其中选用自制的多孔睾丸穿刺针取材133例、传统切开法37例、细针抽吸法45例。结果:多孔睾丸穿刺针穿刺法穿刺一次成... 目的:评估新型多孔睾丸穿刺针睾丸取精法在男性不育症中的取材效果。方法:215例无精子症患者需施行睾丸穿刺取精或取材,其中选用自制的多孔睾丸穿刺针取材133例、传统切开法37例、细针抽吸法45例。结果:多孔睾丸穿刺针穿刺法穿刺一次成功率100%,切开法一次成功率100%,细针抽吸法一次成功率19%。术后并发症情况:切开法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1.6%(8例),其中切口出血1例,阴囊红肿4例,睾丸硬结1例,睾丸肿痛2例;细针抽吸法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1.1%(5例),其中阴囊红肿4例,睾丸肿痛1例;而多孔睾丸穿刺针法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0%(4例),其中阴囊红肿3例,睾丸肿痛1例,同其他两种穿刺方法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新型多孔睾丸穿刺针取精具有精确、一次穿刺成功率高、微创及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睾丸穿刺 睾丸取精 男性 不育
原文传递
影响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妊娠率的因素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肖潇 熊芳 《浙江临床医学》 2011年第8期929-930,共2页
夫精人工授精是丈夫精液经过优选处理后置人妻子生殖道内以达到妊娠的一种方法,目前多采用将精子置入宫腔内,即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方法(IUI)。IUI简单易行,费用低,是当前最广泛应用的辅助生殖技术之一,但其周期临床妊娠率较低,... 夫精人工授精是丈夫精液经过优选处理后置人妻子生殖道内以达到妊娠的一种方法,目前多采用将精子置入宫腔内,即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方法(IUI)。IUI简单易行,费用低,是当前最广泛应用的辅助生殖技术之一,但其周期临床妊娠率较低,仅10%~20%。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影响妊娠率的因素,探讨如何提高这项技术的妊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 临床妊娠率 夫精人工授精 辅助生殖技术 生殖道 IUI
下载PDF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患者的护理
3
作者 徐洪燕 林雯青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1年第16期39-40,共2页
目的探讨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varian hyperstimulation syndrome,OHSS)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对42例OHSS患者的护理过程进行总结。结果 42例OHSS患者均康复出院。结论专科护理及心理护理在OHSS患者的治疗中尤为重要,护士在严密观察病情... 目的探讨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varian hyperstimulation syndrome,OHSS)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对42例OHSS患者的护理过程进行总结。结果 42例OHSS患者均康复出院。结论专科护理及心理护理在OHSS患者的治疗中尤为重要,护士在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加强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的同时,有针对性地加强相关知识宣传教育活动、减压治疗等心理护理,可以有效地促进患者的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 体外受精 胚胎移植 护理
下载PDF
超声引导精索阻滞在睾丸摘除及取精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7
4
作者 何建华 王洪华 +1 位作者 俞红英 顾连兵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02-504,共3页
精索神经阻滞是睾丸手术重要的麻醉方法,但由于传统的解剖定位盲探精索神经阻滞成功率低,潜在风险(局麻药误入血管、血肿形成及刺穿输精管等)较大,有时不得不选择椎管内麻醉或全身麻醉。但是全麻术后患者往往容易出现疼痛、恶心、呕... 精索神经阻滞是睾丸手术重要的麻醉方法,但由于传统的解剖定位盲探精索神经阻滞成功率低,潜在风险(局麻药误入血管、血肿形成及刺穿输精管等)较大,有时不得不选择椎管内麻醉或全身麻醉。但是全麻术后患者往往容易出现疼痛、恶心、呕吐及康复较慢等不良反应,而采用椎管内麻醉,部分患者由于年龄较大,脊柱骨质增生等因素导致脊髓或硬膜外麻醉穿刺困难,且椎管内麻醉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大,风险也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管内麻醉 神经阻滞 睾丸动脉 超声探头 硬膜外麻醉 全麻术 血流动力学 解剖定位 腹股沟管外环 超声图
下载PDF
急性弓形虫感染对雄性小鼠睾丸生精功能影响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孙丽华 范峰 +1 位作者 王家俊 龚健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期55-57,共3页
目的:探讨弓形虫急性感染对雄性小鼠睾丸生精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6只成年雄性小鼠随机均分为感染组和正常对照组;感染组腹腔注射0.3ml1×103/ml弓形虫速殖子,感染小鼠睾丸,正常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两组睾丸制成直接印片及病理... 目的:探讨弓形虫急性感染对雄性小鼠睾丸生精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6只成年雄性小鼠随机均分为感染组和正常对照组;感染组腹腔注射0.3ml1×103/ml弓形虫速殖子,感染小鼠睾丸,正常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两组睾丸制成直接印片及病理切片,观察小鼠生精细胞的病理变化及弓形虫侵入生精细胞情况。同时比较两组睾丸乳酸脱氢酶同工酶、精子密度、精子活动率、精子畸形率。结果:感染组睾丸乳酸脱氢酶同工酶、精子密度、精子活动率、精子畸形率分别为53.19±18.04、(15.01±2.42)×106/ml、(8.26±2.57)%、(17.69±11.91)%,正常组为68.71±17.79、(23.87±6.66)×106/ml、(13.21±2.82)%、(11.30±6.6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弓形虫感染对雄性小鼠睾丸生精功能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形虫感染 生殖功能 小鼠 雄性
下载PDF
血清TPO及HPA水平检测联合血栓弹力图对预测血小板减少症预后的临床价值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翁美玲 汪敏 +1 位作者 顾晔 曾惠明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1年第6期747-749,共3页
目的探究血清促血小板生成素(TPO)及人类血小板抗原(HPA)水平检测联合血栓弹力图(TEG)对血小板减少症预后的预测价值,为改善血小板减少症预后提供参考意见。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在该院住院的符合血小板减少症诊断标准的100例... 目的探究血清促血小板生成素(TPO)及人类血小板抗原(HPA)水平检测联合血栓弹力图(TEG)对血小板减少症预后的预测价值,为改善血小板减少症预后提供参考意见。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在该院住院的符合血小板减少症诊断标准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受试对象的血清TPO及HPA水平。结果预后不良组血清TPO、HPA水平均明显高于预后较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EG结果中,预后不良组R、K值明显高于预后较好组,而Angel、MA、CI值明显低于预后较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串联与并联法诊断的判定结果与患者病情真实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TPO及HPA水平预测血小板减少症预后临床价值的生存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TPO及HPA水平较高的群体预后相对较差,生存曲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TPO及HPA水平升高提示患者预后不理想,血清TPO及HPA水平检测联合血栓弹力图对于预测血小板减少症预后采用并联诊断效能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血小板生成素 人类血小板抗原 血栓弹力图 血小板减少症 预后
下载PDF
精索静脉曲张患者精浆柠檬酸、果糖、α-葡萄糖苷酶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及手术疗效的关系 被引量:6
7
作者 汪瑞 汪敏 +3 位作者 王洪华 顾晔 王姝涵 卜超志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1年第4期393-396,401,共5页
目的探讨精索静脉曲张(VC)患者精浆柠檬酸、果糖、α-葡萄糖苷酶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和治疗效果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9年12月在该院男性科接受治疗的196例原发性VC不育患者作为VC组,选取同期就诊的45例慢性睾丸炎患者作为... 目的探讨精索静脉曲张(VC)患者精浆柠檬酸、果糖、α-葡萄糖苷酶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和治疗效果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9年12月在该院男性科接受治疗的196例原发性VC不育患者作为VC组,选取同期就诊的45例慢性睾丸炎患者作为慢性睾丸炎组,另选取同期就诊的60例已婚、有正常生育史、无VC症状的男性患者作为对照组。根据精索静脉曲张程度将VC组患者分为C1、C2、C3组,检测并比较VC组、VC各亚组、慢性睾丸炎组、对照组及VC组治疗前后的精液质量参数和精浆柠檬酸、果糖、α-葡萄糖苷酶水平,分析其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治疗效果之间的关系。结果精液质量参数:VC组及其各亚组、慢性睾丸炎组的精子浓度、前向运动精子百分比和精子活动率均比对照组降低,且VC各亚组的精液分析结果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病情程度的加重,精子浓度、前向运动精子百分比和精子活动率相应逐渐降低。精浆生化分析:VC组和VC各亚组精浆α-葡萄糖苷酶相比对照组、慢性睾丸炎组均明显降低(P<0.05),VC组及各亚组精浆柠檬酸、果糖与对照组、慢性睾丸炎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VC各亚组之间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精液质量参数和精浆生化指标水平比较:术后VC组的精子浓度、前向运动精子百分比、精子活动率和精浆α-葡萄糖苷酶均比术前明显升高(P<0.05),精浆柠檬酸、果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C患者存在精子质量参数和精浆α-葡萄糖苷酶水平的异常,且其异常情况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密切有关,检测这些指标对于VC的预防、早期发现和鉴别诊断有重要作用,同时测定精浆α-葡萄糖苷酶水平能够与精子质量参数一样有助于对VC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进行评价、观察和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索静脉曲张 男性不育 精浆生化分析 Α-葡萄糖苷酶 病情程度 疗效评估
下载PDF
不同途径高血浓度雌二醇联合包裹防粘连膜金属环对预防宫腔再粘连作用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李秋平 张昀 +1 位作者 罗小平 熊芳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764-768,共5页
目的:观察阴道用17-β雌二醇联合包裹防粘连膜的金属圆环及口服戊酸雌二醇联合包裹防粘连膜的金属圆环对宫腔粘连分离术(TRCA)后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4月至2018年4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宫腔粘连患者60例进行TRCA后随机分为A、B组,... 目的:观察阴道用17-β雌二醇联合包裹防粘连膜的金属圆环及口服戊酸雌二醇联合包裹防粘连膜的金属圆环对宫腔粘连分离术(TRCA)后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4月至2018年4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宫腔粘连患者60例进行TRCA后随机分为A、B组,分别采取包裹防粘连膜的金属圆环+阴道用17-β雌二醇2 mg(A组)、包裹防粘连膜的金属圆环+口服戊酸雌二醇3 mg(B组)2种方法预防宫腔粘连,观察两组的副反应及比较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均无明显副反应。术后血雌二醇浓度A组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月经情况均较术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改善率高于B组。两组患者术后预后评分、评分改善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显效率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高于B组。两组复发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阴道用17-β雌二醇联合防粘连膜包裹环对预防宫腔粘连术后复发的疗效与口服戊酸雌二醇联合防粘连膜包裹环相当,但在改善宫腔形态及月经情况方面,前者效果优于后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粘连 防粘连膜 17-Β雌二醇 阴道用药
下载PDF
抗苗勒管激素对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5
9
作者 肖菊霞 蔡立义 +2 位作者 熊芳 许耀辉 陈洁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047-1050,共4页
目的 :评价抗苗勒管激素(anti-Müllerian hormone,AMH)对行体外受精(in vitro fertilization,IVF)-胚胎移植(embryo transfer,ET)治疗的患者并发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varian hyperstimulation syndrome,OHSS)的预测价值。方法 :37... 目的 :评价抗苗勒管激素(anti-Müllerian hormone,AMH)对行体外受精(in vitro fertilization,IVF)-胚胎移植(embryo transfer,ET)治疗的患者并发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varian hyperstimulation syndrome,OHSS)的预测价值。方法 :372例行IVF治疗的患者,60例发生OHSS,选择60例年龄匹配未发生OHSS的患者进行比较,分成OHSS组和非OHSS组。经期第2~4天测定血清促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和AMH水平,超声测定窦卵泡数(antral follicle counts,AFC)。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曲线)评价各指标对OHSS发生的预测价值。结果:OHSS组血清FSH值较非OHSS组低,AFC较非OHSS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体重指数(BMI)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HSS组血清AMH值与非OHSS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OC曲线结果显示AMH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16,cut-off值取3.52 ng/m L时,灵敏度为0.933,特异度为0.533。结论:血清AMH可以用来预测OHSS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苗勒管激素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
原文传递
新型多孔睾丸穿刺针在临床中的运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洪华 蔡立义 +6 位作者 俞红英 熊芳 宋晓庆 邹廉 杨炜敏 胡玲卿 周小金 《中国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52-54,共3页
世界卫生组织(WHO)规定,夫妇同居1年以上,未采用任何避孕措施,由于男方因素造成女方不孕者,称为男性不育。目前世界上约有15%的育龄夫妇不孕,其中男性不育约占50%。无精子症患者占男性不育患者的5%~10%。其病因分为梗阻性... 世界卫生组织(WHO)规定,夫妇同居1年以上,未采用任何避孕措施,由于男方因素造成女方不孕者,称为男性不育。目前世界上约有15%的育龄夫妇不孕,其中男性不育约占50%。无精子症患者占男性不育患者的5%~10%。其病因分为梗阻性无精子症和非梗阻性无精子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精子症 多孔睾丸穿刺针
原文传递
两种不同染色法对精子形态染色效果比较 被引量:2
11
作者 邹廉 谢晓东 +1 位作者 王俨 沈洋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11年第9期2022-2023,共2页
目的比较BASO(改良Diff-Quik)染色法和改良巴氏染色法对精子形态染色的效果,寻找可替代改良巴氏染色法的简单、有效的精子形态染色方法。方法随机选取50份精液标本,每份标本同时采用上述两种染色法对精液涂片进行染色,分析两种染色方法... 目的比较BASO(改良Diff-Quik)染色法和改良巴氏染色法对精子形态染色的效果,寻找可替代改良巴氏染色法的简单、有效的精子形态染色方法。方法随机选取50份精液标本,每份标本同时采用上述两种染色法对精液涂片进行染色,分析两种染色方法的结果。结果两种染色方法对精子形态评估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种方法对精子正常形态率的评估具有正相关性(r=0.984,P<0.01)。结论 BASO法是一种简单有效的精子形态染色方法,可替代改良巴氏染色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与标记 精子
原文传递
自然妊娠并发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1例分析
12
作者 肖潇 熊芳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74-474,共1页
患者21岁。因“停经74d,下腹胀痛1周”于2009-05—25入院。平素月经尚规则,周期7/30~35,轻度痛经,末次月经2009-03—12,停经37d尿妊娠试验阳性,停经42d出现恶心呕吐早孕反应,近1周觉下腹胀痛,逐渐加重,稍感胸闷心悸。本次妊... 患者21岁。因“停经74d,下腹胀痛1周”于2009-05—25入院。平素月经尚规则,周期7/30~35,轻度痛经,末次月经2009-03—12,停经37d尿妊娠试验阳性,停经42d出现恶心呕吐早孕反应,近1周觉下腹胀痛,逐渐加重,稍感胸闷心悸。本次妊娠否认药物助孕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妊娠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
原文传递
不同避孕方式对女性再次受孕的影响因素分析
13
作者 沈立平 龙驭云 +7 位作者 杨月华 张敏 许阳 赵亚丽 李静 张昀 江世文 孙志明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 CAS 2023年第1期107-112,共6页
目的:探讨宫内节育器(IUD)与避孕套避孕对育龄妇女再次受孕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连云港地区孕产保健系统中各级医院住院分娩且生育二孩的15031例孕妇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法,按照孕前采取的避孕措施不... 目的:探讨宫内节育器(IUD)与避孕套避孕对育龄妇女再次受孕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连云港地区孕产保健系统中各级医院住院分娩且生育二孩的15031例孕妇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法,按照孕前采取的避孕措施不同,将其分为IUD组(n=7452,孕前采取IUD者)和避孕套组(n=7579,孕前采取避孕套者)。于2019年1月30日至2020年11月30日,对2组受试者完成再生育基线调查、生育二孩后第1次随访及数据资料汇总,观察2组育龄妇女再次受孕的影响因素。本研究经过江苏省连云港市妇幼保健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审查批号:LYG-MEP202101)。结果:①2组孕妇年龄、职业、人体质量指数(BMI)、流产次数等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2组不同年龄、流产次数、第1胎分娩方式及避孕时间育龄妇女的再受孕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2组在停用避孕措施后的6、12、18、24个月内的累计妊娠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对育龄妇女再次受孕影响因素的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35岁(HR=1.063,95%CI:1.027~1.101,P<0.05),体重指数<18.5 kg/m^(2)(HR=0.867,95%CI:0.802~0.938,P<0.001),体重指数≥24.0 kg/m^(2)(HR=1.265,95%CI:1.054~1.519,P<0.05),流产次数为1~2次(HR=1.439,95%CI:1.349~1.534,P<0.001),流产次数为≥3次(HR=1.352,95%CI:1.268~1.441,P<0.001),均是影响育龄妇女再次受孕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育龄妇女应避免高龄妊娠、合理控制体重和减少人工终止妊娠术次数。正确使用IUD,对于取出IUD后育龄妇女再次受孕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内避孕器 避孕套 妊娠次数 剖宫产术 危险因素 回顾性研究 孕妇
原文传递
两种黄体支持方案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周期妊娠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白银阳 熊芳 +1 位作者 陈洁 张昀 《江苏医药》 CAS 2018年第7期758-760,共3页
目的比较不同黄体支持方案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858例IVF-ET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妊娠结局。其中,A组(390例)肌肉注射黄体酮,B组(468例)使用阴道用黄体酮缓释凝胶。结果 B组患者的早期流产率较A... 目的比较不同黄体支持方案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858例IVF-ET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妊娠结局。其中,A组(390例)肌肉注射黄体酮,B组(468例)使用阴道用黄体酮缓释凝胶。结果 B组患者的早期流产率较A组患者有降低的趋势(P>0.05)。B组患者的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胚胎着床率和异位妊娠率较A组患者略有提高(P>0.05)。结论肌肉注射黄体酮针剂和阴道用黄体酮缓释凝胶支持方法对IVF-ET术后新鲜胚胎移植周期的妊娠结局作用相似;相比之下,黄体酮阴道缓释凝胶更具有临床使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体酮阴道缓释凝胶 黄体酮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妊娠结局
原文传递
GnRH-α降调节方案对不明原因反复种植失败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高菲菲 张昀 +4 位作者 李秋平 车海沙 白银阳 徐丽爽 肖菊霞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21年第7期940-943,共4页
目的探讨GnRH-α降调节方案作为不明原因反复种植失败患者冻融胚胎移植的一种新的内膜准备方案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妇幼保健院生殖医学中心,接受冻融胚胎移植助孕治疗,且既往反复种植... 目的探讨GnRH-α降调节方案作为不明原因反复种植失败患者冻融胚胎移植的一种新的内膜准备方案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妇幼保健院生殖医学中心,接受冻融胚胎移植助孕治疗,且既往反复种植失败患者335例。按子宫内膜准备方案分为两组,其中采用GnRH-α降调节联合雌孕激素替代周期准备内膜组(A组)160例;采用雌孕激素替代周期准备内膜组(B组)175例。对比分析两种方案的妊娠结局。结果两组年龄、不孕年限、基础内分泌、AMH、BMI、取卵次数、移植胚胎数、移植优质胚胎率、子宫内膜厚度、早期流产率、异位妊娠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是A组较对照组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升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GnRH-α降调节联合人工周期与常规人工周期相比,可能提高反复种植失败患者冻融胚胎移植妊娠率,而不增加流产率及异位妊娠率,这种方案可作为不明原因反复种植失败患者一种有效安全的冻融周期内膜准备方案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nRH-α降调节 反复种植失败 冻融胚胎移植
原文传递
新型睾丸固定垫在睾丸穿刺术后的应用
16
作者 王洪华 王晰 +3 位作者 林孟远 王严 汪敏 俞红英 《中国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3期84-86,108,共4页
目的评估新型睾丸固定垫在睾丸穿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87例需要施行睾丸取材诊断或取精用于单精子显微胞浆内注射(ICSI)辅助生育患者,其中58例选用常规消毒纱布给予术后固定止血为A组,29例采用新型睾丸固定垫进行术后固定止血为B组。比... 目的评估新型睾丸固定垫在睾丸穿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87例需要施行睾丸取材诊断或取精用于单精子显微胞浆内注射(ICSI)辅助生育患者,其中58例选用常规消毒纱布给予术后固定止血为A组,29例采用新型睾丸固定垫进行术后固定止血为B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睾丸体积、平均手术时间、手术期间的疼痛评分及术后愈合天数,患者满意度和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A组与B组患者术后愈合天数分别为5~14(9±3.81)d和4~9(6±2.01)d(P<0.05),患者满意度分别为52%(30/58)和93%(27/29)(P<0.05),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并发症情况,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3%(6例),其中,阴囊红肿4例,睾丸肿痛1例,睾丸硬结1例:B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为1例,阴囊轻度红肿,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两组的患者的年龄(28±5.6)岁和(29±6.1)岁、睾丸体积(15±4.9)mL和(16±4.3)mL、平均手术时间(8±3.7)min和(8±4.1)min、手术期间的疼痛评分(2.74±0.75)和(2.84±0.76),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新型睾丸固定垫固定具有止血效果好、并发症少及有利于术后愈合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睾丸固定垫 睾丸穿刺
原文传递
特发性不育男性患者精子顶体酶活性分析
17
作者 王洪华 俞红英 +6 位作者 江世文 林孟远 顾晔 张怡璇 付锦艳 陈道桢 杨亚萍 《江苏医药》 CAS 2018年第9期1017-1018,共2页
目的分析特发性不育男性患者精子顶体酶活性。方法测定特发性不育男性患者(A组,84例)、因女方输卵管阻塞行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的男性患者(B组,41例)和同期健康男性(C组,52例)的精液常规及精子顶体酶活性。结果三组前向运动精子百分比、... 目的分析特发性不育男性患者精子顶体酶活性。方法测定特发性不育男性患者(A组,84例)、因女方输卵管阻塞行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的男性患者(B组,41例)和同期健康男性(C组,52例)的精液常规及精子顶体酶活性。结果三组前向运动精子百分比、正常精子形态率和精子浓度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和B组精子顶体酶活性低于C组[(30.21±9.45)IU/10~6和(19.26±3.02)IU/10~6 vs.(70.61±26.97)IU/106](P<0.05)。结论特发性不育男性患者精子顶体酶活性低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不育 精子顶体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