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LA-DRB1等位基因分型与类风湿关节炎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蒋真 李向培 +2 位作者 钱龙 厉小梅 汪国生 《安徽医药》 CAS 2010年第11期1299-1302,共4页
目的探讨HLA-DRB1等位基因在皖籍江淮地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分布及意义。方法采用SSP(序列特异性引物)多重PCR技术扩增106例RA患者和340例正常对照HLA-DRB1等位基因,先对HLA-DRB1位点进行低分辨率分型,再进一步对低分亚型HLA-DRB1*04,D... 目的探讨HLA-DRB1等位基因在皖籍江淮地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分布及意义。方法采用SSP(序列特异性引物)多重PCR技术扩增106例RA患者和340例正常对照HLA-DRB1等位基因,先对HLA-DRB1位点进行低分辨率分型,再进一步对低分亚型HLA-DRB1*04,DRB1*10,DRB1*01和DRB1*14做高分辨率分型。计算并比较两组等位基因携带率。结果低分结果共13个亚型,其中HLA-DRB1*04,DRB1*09和DRB1*10在RA组的频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5,0.039,0.000)HLA-DRB1*11,DRB1*15和DRB1*07的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5,0.036,0.001)。HLA-DRB1*01,DRB1*14在两组差别无显著意义(P=0.432和P=0.359)。高分结果HLA-DRB1*0405和DRB1*1001在RA组的频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和P=0.000)。结论 HLA-DRB1位点在皖籍江淮地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的分布具有丰富的多态性,共同表位等位基因(SE等位基因)HLA-DRB1*0405、DRB1*1001及非SE等位基因HLA-DRB1*09可能是皖籍江淮地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易感基因,HLA-DRB1*11,DRB1*15和DRB1*07可能是保护性等位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类风湿 HLA-DRB1基因 等位基因 共同表位
下载PDF
HLA-DRB1等位基因及抗CCP抗体与类风湿关节炎骨侵蚀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蒋真 李向培 +1 位作者 钱龙 张宏 《安徽医药》 CAS 2011年第5期587-589,共3页
目的探讨HLA-DRB1等位基因和抗CCP抗体的相关性及两者对类风湿关节炎(Rheum atoid Arthritis,RA)关节破坏严重性的影响。方法采用SSP(序列特异性引物)多重PCR技术扩增病例组(106例)与对照组(340例)HLA-DRB1等位基因;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 目的探讨HLA-DRB1等位基因和抗CCP抗体的相关性及两者对类风湿关节炎(Rheum atoid Arthritis,RA)关节破坏严重性的影响。方法采用SSP(序列特异性引物)多重PCR技术扩增病例组(106例)与对照组(340例)HLA-DRB1等位基因;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抗CCP抗体;同时采集RF、ESR、CRP、关节X线表现分期和病程等资料。以卡方检验分析HLA-DRB1等位基因与抗CCP抗体的相关性;以关节X线表现作为关节破坏程度的指标(为应变量),各HLA-DRB1等位基因、抗CCP抗体、病程等为自变量,以Logistic回归分析的方法分析X线表现与上述各自变量的相关性。结果 SE等位基因与抗CCP抗体的产生有显著相关性(P=0.043)。多因素分析表明以关节X线表现为应变量,HLA-DRB1*0405、病程和CRP与X线表现呈正相关。结论 HLA-DRB1等位基因对RA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即影响RA的发病易感性,也影响其病情严重性,并且与抗CCP抗体的产生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类风湿 HLA-DRB1等位基因 抗CCP抗体 严重性
下载PDF
合并及非合并间质性肺病的RA、DM/PM、SSc患者血清TGF-β1和SP-D水平对比观察 被引量:3
3
作者 蒋真 李向培 +1 位作者 刘娟 白文花 《山东医药》 CAS 2022年第24期14-17,共4页
目的对比观察合并及非合并间质性肺病(ILD)的类风湿关节炎(RA)、皮肌炎/多发性肌炎(DM/PM)、系统性硬化症(SSc)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和表面活性蛋白D(SP-D)水平。方法选取结缔组织病(CTD)患者64例,包括RA 12例[合并ILD(RA-IL... 目的对比观察合并及非合并间质性肺病(ILD)的类风湿关节炎(RA)、皮肌炎/多发性肌炎(DM/PM)、系统性硬化症(SSc)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和表面活性蛋白D(SP-D)水平。方法选取结缔组织病(CTD)患者64例,包括RA 12例[合并ILD(RA-ILD)5例、非合并ILD 7例]及DM/PM 26例[合并ILD(DM/PM-ILD)19例、非合并ILD 7例]和SSc 26例[合并ILD(SSc-ILD)22例、非合并ILD 4例],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TGF-β、SP-D。结果RA、DM/PM、SSc患者血清TGF-β和SP-D水平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与RA非合并ILD者比较,DM/PM非合并ILD者、SSc非合并ILD者血清TGF-β水平降低(P均<0.05);与CTD-ILD者比较,CTD非合并ILD者血清SP-D水平降低(P<0.05);与RA-ILD者比较,RA非合并ILD血清TGF-β水平升高、血清SP-D水平降低(P均<0.05)。结论合并及非合并ILD的RA、DM/PM、SSc患者血清TGF-β和SP-D水平存在差异,检测两指标有助于不同CTD-ILD的病情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缔组织病 间质性肺病 类风湿关节炎 皮肌炎 多发性肌炎 系统性硬化症 转化生长因子β1 表面活性蛋白D
下载PDF
幼年皮肌炎患者血清脂质水平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李鞠 唐凤英 +3 位作者 蒋真 刘焱 孟德钎 潘文友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1-25,共5页
目的:探讨幼年皮肌炎(JDM)患者血脂水平异常的发生率和危险因素。方法:对初诊JDM患者33例及同期健康体检儿童33例进行回顾性研究,JDM患者分为高脂血症组和非高脂血症组,观察初诊JDM患者血脂异常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结果:12例JDM患者血... 目的:探讨幼年皮肌炎(JDM)患者血脂水平异常的发生率和危险因素。方法:对初诊JDM患者33例及同期健康体检儿童33例进行回顾性研究,JDM患者分为高脂血症组和非高脂血症组,观察初诊JDM患者血脂异常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结果:12例JDM患者血脂异常,其中总胆固醇(TC)升高、甘油三酯(TG)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例数分别是4例(33%)、5例(44%)、9例(77%)。JDM组C反应蛋白(CRP)水平与TC和HDL-C呈负相关(分别为r=-0.243、P=0.039和r=-0.354、P=0.007)。多因素矫正后,线性回归模型表明JDM患者CRP和HDL-C相关(P=0.029)。结论:初诊JDM患者存在脂质代谢紊乱,表现为TG、TC水平增高,HDL-C水平降低,提示高风险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JDM患者体内的炎症状态可能是HDL-C发生代谢紊乱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年皮肌炎 血脂异常 动脉粥样硬化 炎症
下载PDF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合并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阳性血管病变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3
5
作者 蒋真 潘文友 《临床荟萃》 CAS 2010年第19期1733-1734,共2页
关键词 干燥综合征 原发性 肾脏病变 周围神经病变 抗体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
下载PDF
脊柱关节病合并继发干燥综合征7例临床分析
6
作者 孟德钎 潘文友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09年第5期75-76,78,共3页
关键词 脊柱关节病 干燥综合征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自身免疫性内分泌腺病Ⅰ型一例 被引量:3
7
作者 蒋真 潘文友 +1 位作者 孟德钎 李慧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503-504,共2页
患者女,42岁。自1992年出现多关节痛伴双手遇冷呈苍白-青紫变化,伴发热,外院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lupus erythematosus,SLE),狼疮肾炎(LN)。不规则服“激素药”,近十年来以泼尼松15mg/d维持。半年前出现头晕,月经... 患者女,42岁。自1992年出现多关节痛伴双手遇冷呈苍白-青紫变化,伴发热,外院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lupus erythematosus,SLE),狼疮肾炎(LN)。不规则服“激素药”,近十年来以泼尼松15mg/d维持。半年前出现头晕,月经量增多,在我院查:“血常规白细胞下降,血红蛋白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内分泌腺病 自身免疫性 erythematosus Ⅰ型 血红蛋白下降 月经量增多 白细胞下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