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胶质细胞在视网膜血管生成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1
作者 戴传函 刘龙飞 李超鹏 《国际眼科杂志》 2024年第2期241-245,共5页
视网膜小胶质细胞作为视网膜的常驻免疫细胞,不断监测其周围环境的变化,并通过与其他视网膜细胞的信号传导维持稳态。视网膜小胶质细胞不仅在视网膜血管系统的发育和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而且在病理性新生血管形成中也起着至关重要... 视网膜小胶质细胞作为视网膜的常驻免疫细胞,不断监测其周围环境的变化,并通过与其他视网膜细胞的信号传导维持稳态。视网膜小胶质细胞不仅在视网膜血管系统的发育和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而且在病理性新生血管形成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某些视网膜病变中,活化的小胶质细胞通过神经血管耦联,促进异常血管生成,从而造成不可逆的损伤,但具体的作用机制尚不明确。本文简要综述小胶质细胞与视网膜新生血管生成的相关性,并讨论了参与该过程的细胞和分子信号机制,旨在为视网膜新生血管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有效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胶质细胞 视网膜血管生成 新生血管 微环境 信号通路
下载PDF
Hippo及Notch信号通路在眼睑基底细胞癌中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于珞涵 刘龙飞 李超鹏 《转化医学杂志》 2024年第1期141-146,共6页
眼睑基底细胞癌(BCC)是眼睑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类型。手术切除是治疗眼睑BCC的公认金标准,但对于局部晚期或转移性BCC,较大的手术风险和不良预后是困扰医患的最大问题,因此有必要探索新治疗方案。目前靶向治疗具有良好前景,但现有的靶... 眼睑基底细胞癌(BCC)是眼睑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类型。手术切除是治疗眼睑BCC的公认金标准,但对于局部晚期或转移性BCC,较大的手术风险和不良预后是困扰医患的最大问题,因此有必要探索新治疗方案。目前靶向治疗具有良好前景,但现有的靶向药物(Hedgehog信号通路抑制剂)面临难以完全清除肿瘤、毒性作用严重以及耐药的发生问题。鉴于以上情况,开发新的靶向药物对治疗该病具有重要意义。Hippo信号通路和Notch信号通路在眼睑BCC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可能成为治疗的新靶点。因此,本文综述了Hippo信号通路和Notch信号通路在眼睑BCC中的研究进展,旨在为眼睑BCC的靶向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睑 肿瘤 基底细胞 Hippo信号通路 NOTCH信号通路 靶向治疗 抗药性 肿瘤 YAP/TAZ 综述
下载PDF
奥洛他定与普拉洛芬滴眼液联合治疗对过敏性结膜炎患者免疫球蛋白、HA及ECP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3
3
作者 李建昌 刘秀明 徐新淮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20期2870-2872,2876,共4页
目的:观察奥洛他定滴眼液单独或联合普拉洛芬滴眼液在治疗过敏性结膜炎(allergic conjunctivitis,AC)中的临床应用,分析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组胺(HA)及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ECP)水平的变化。方法:将收治的90例AC患者按照抽签法随机分为... 目的:观察奥洛他定滴眼液单独或联合普拉洛芬滴眼液在治疗过敏性结膜炎(allergic conjunctivitis,AC)中的临床应用,分析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组胺(HA)及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ECP)水平的变化。方法:将收治的90例AC患者按照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n=45)和观察组(n=45),对照组给予奥洛他定滴眼液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以普拉洛芬滴眼液治疗。检测所有受试者外周血免疫球蛋白、HA及ECP水平。结果: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血清IgG、IgA和IgE水平较组内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治疗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显著性(P<0.05)。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血清HA和EC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血清HA和ECP水平较组内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治疗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显著性(P<0.05)。结论:相对于奥洛他定滴眼液,奥洛他定滴眼液联合普拉洛芬滴眼液治疗AC患者,更能有效调节体液免疫功能,降低炎症反应,改善临床症状,可能是临床治疗AC患者的有效参考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结膜炎 奥洛他定滴眼液 普拉洛芬滴眼液 免疫球蛋白 组胺 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
下载PDF
康柏西普联合玻璃体切割治疗弥漫性糖尿病黄斑水肿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戴常明 王文奇 +1 位作者 李超鹏 刘庆淮 《河北医学》 CAS 2016年第12期2021-2023,共3页
研究康柏西普联合玻璃体切割治疗弥漫性糖尿病黄斑水肿(DME)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从2010年7月至2015年6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弥漫性DME患者52例进行研究。依据简单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各2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玻璃体切割手术... 研究康柏西普联合玻璃体切割治疗弥漫性糖尿病黄斑水肿(DME)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从2010年7月至2015年6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弥漫性DME患者52例进行研究。依据简单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各2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玻璃体切割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予以康柏西普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的血清C反应蛋白(CRP)、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水平、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水平。两组治疗前后测定黄斑中央区的厚度(CMT),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的面积,通过眼压计检测眼内压(IOP),对比治疗前与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时的视力。结果:治疗后两组的VEGF、CRP、CMT、CNV及IOP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同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个月时观察组的视力高于治疗前以及对照组同期视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柏西普与玻璃体切割手术联合治疗弥漫性DME疗效确切,还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视力功能,值得给予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柏西普 玻璃体切割 弥漫性 糖尿病黄斑水肿
下载PDF
泪小管断裂二期吻合术23例 被引量:4
5
作者 李晓峰 李淑艳 王曙红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14年第1期36-36,38,共2页
泪小管断裂是眼科常见的外伤急症之一,及时手术吻合断裂的泪小管,恢复泪道通畅,可避免终身溢泪的痛苦;但基层眼科专业医师对该技术的应用较少,而外科或全科医师行内眦部及其附近的眼睑裂伤清创时往往容易忽视泪小管断裂的问题。另... 泪小管断裂是眼科常见的外伤急症之一,及时手术吻合断裂的泪小管,恢复泪道通畅,可避免终身溢泪的痛苦;但基层眼科专业医师对该技术的应用较少,而外科或全科医师行内眦部及其附近的眼睑裂伤清创时往往容易忽视泪小管断裂的问题。另外某些患者没有意识到溢泪的痛苦,由于经济等原因拒绝吻合泪小管,创口愈合后无法忍受溢泪的痛苦,最终选择二期泪小管吻合手术。本文回顾性分析本科2006年1月~2011年12月泪小管断裂行二期吻合术的病例23例取得了有效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泪小管断裂 吻合术 手术吻合 专业医师 眼睑裂伤 全科医师 吻合手术 治疗效果
下载PDF
前房重建术与23G微创玻璃体切割术对恶性青光眼的治疗效果比较 被引量:6
6
作者 张媛 王飞 李超鹏 《中国医刊》 CAS 2021年第11期1257-1260,共4页
目的比较前房重建术与23G微创玻璃体切割术对恶性青光眼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收治的恶性青光眼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前房重建术治疗,... 目的比较前房重建术与23G微创玻璃体切割术对恶性青光眼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收治的恶性青光眼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前房重建术治疗,观察组采用23G微创玻璃体切割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前房深度(anterior chamber depth,ACD)、眼内压(intraocular pressure,IOP)、生活质量评分,以及两组的治疗效果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BCVA、ACD、IOP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两组BCVA、ACD、IOP均明显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精神及心理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两组治疗后的社会活动、身体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96.7%)明显高于对照组(73.3%),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7%)明显低于对照组(30.0%),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23G微创玻璃体切割术治疗恶性青光眼操作简单,创伤小,可有效降低眼内压,改善视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青光眼 前房重建术 23G微创玻璃体切割术 治疗效果
下载PDF
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血清CMKLR1、HbA1c、β2-GPⅠ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曹海静 王凯 +1 位作者 苏明 李超鹏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2年第4期392-395,共4页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T2DM)视网膜病变(DR)与血清趋化因子样受体1(CMKLR1)、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β2-糖蛋白Ⅰ(β2-GPⅠ)水平的相关性。方法于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间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淮安市淮安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在管的...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T2DM)视网膜病变(DR)与血清趋化因子样受体1(CMKLR1)、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β2-糖蛋白Ⅰ(β2-GPⅠ)水平的相关性。方法于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间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淮安市淮安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在管的488例T2DM患者进行社区随访和体检,按照是否发生DR分为DR组、非DR组,各244例。统计、对比两组临床资料、常规实验室指标及血清CMKLR1、HbA1c、β2-GPⅠ水平。分析两组临床指标与血清CMKLR1、HbA1c、β2-GPⅠ的相关性。分析T2DM DR的影响因素。结果DR组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尿酸、收缩压、心率、CMKLR1、HbA1c、β2-GPⅠ均大于非DR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小于非DR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其他临床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分析,收缩压、CMKLR1、HbA1c、β2-GPⅠ与视网膜出血数量、出血面积、出血最大面积、渗出数量、渗出面积、渗出最大面积等DR指标均呈正相关(P<0.05)。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高水平CMKLR1、HbA1c、β2-GPⅠ是导致T2DM DR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T2DM患者血清CMKLR1、HbA1c、β2-GPⅠ水平与DR的发生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3者与DR的发生均呈正相关,且均是导致T2DM DR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视网膜病变 趋化因子样受体1 糖化血红蛋白 β2-糖蛋白Ⅰ 相关性
下载PDF
后巩膜造孔联合小梁切除治疗难治性青光眼 被引量:4
8
作者 徐新淮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2年第11期1291-1292,共2页
难治性青光跟用药物治疗和常规滤过性手术治疗亦不能控制眼压,给病人带来极大痛苦和经济负担.1998年始本院采用后巩膜造孔联合小梁切除术对10例难治性青光眼患者行此手术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后巩膜造孔 小梁切除 治疗 难治性青光眼 眼压控制
下载PDF
鼻咽癌放射治疗引起眼角膜内皮细胞面积变异
9
作者 李晓峰 李淑艳 +2 位作者 王君影 王曙红 张泉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15年第5期327-330,共4页
目的探讨鼻咽癌患者实施放射治疗与角膜内皮细胞面积变异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1月~2009年12月间就诊于我院行放射治疗的103例鼻咽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接受放射剂量的不同分成4组(A组:≤30 Gy;B组:31~50 Gy;C组:51~70 Gy;D... 目的探讨鼻咽癌患者实施放射治疗与角膜内皮细胞面积变异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1月~2009年12月间就诊于我院行放射治疗的103例鼻咽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接受放射剂量的不同分成4组(A组:≤30 Gy;B组:31~50 Gy;C组:51~70 Gy;D组:〉70 Gy)。分别记录每组治疗前,治疗后1 d、1周、1个月、6个月、1年、2年的角膜内皮细胞面积变异系数,通过分析放射治疗前后角膜内皮细胞面积变异来评估放射剂量对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结果患者的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放射剂量≤50 Gy(A组和B组)时,角膜内皮细胞变异系数增大不明显,随访中观察能恢复到治疗前水平;当放射剂量〉50 Gy(C组和D组)时,角膜内皮细胞变异系数明显增大,且不能恢复到治疗前水平。结论鼻咽癌患者放射治疗后角膜内皮细胞变异系数的变化与年龄无明显关系。角膜内皮细胞面积的变异与放射剂量有关,当放射剂量达到阈值后,角膜内皮细胞面积将发生严重变异,甚至导致严重的角膜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放射治疗 角膜内皮细胞 角膜内皮细胞面积变异系数
下载PDF
角膜深层玻璃异物裂隙灯下取出60例分析
10
作者 徐新淮 王文奇 《河北医学》 CAS 2005年第2期139-140,共2页
目的:通过对60例角膜深层玻璃异物取出的回顾分析,探讨治疗的方法。方法:在裂隙显微镜下,带水注射器4号针头剔除异物后,换26号钝针头,在角膜层间冲洗玻璃碎屑,异物已嵌在Descemet氏膜,则用显微镊取出。结果:经上述方法异物全部一次取出,... 目的:通过对60例角膜深层玻璃异物取出的回顾分析,探讨治疗的方法。方法:在裂隙显微镜下,带水注射器4号针头剔除异物后,换26号钝针头,在角膜层间冲洗玻璃碎屑,异物已嵌在Descemet氏膜,则用显微镊取出。结果:经上述方法异物全部一次取出,无1例感染,伤口均I期愈口,视功能恢复。结论:在裂隙显微镜下取角膜深层玻璃异物具有光学照明清晰.光线集中,对异物分辨率高、异物定位准确、组织损伤小、利于伤口修复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 深层异物 裂隙灯显微镜
下载PDF
无环鸟苷联合贝复舒滴眼液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59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徐清 王文奇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25-526,共2页
目的:观察无环鸟苷联合贝复舒滴眼液治疗单纯疱疹性角膜炎(HSK)的疗效。方法:将59例确诊为HSK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滴0.1%无环鸟苷联合贝复舒滴眼液;对照组29例,用0.1%无环鸟苷滴眼液,两组均口服左旋咪唑。结果:联合用药的治疗... 目的:观察无环鸟苷联合贝复舒滴眼液治疗单纯疱疹性角膜炎(HSK)的疗效。方法:将59例确诊为HSK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滴0.1%无环鸟苷联合贝复舒滴眼液;对照组29例,用0.1%无环鸟苷滴眼液,两组均口服左旋咪唑。结果:联合用药的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治愈率(浅层型)分别为98.1%和85.2%。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病程明显缩短(P<0.01)。结论:无环鸟苷联合贝复舒滴眼液治疗HSK疗效优于单独使用前者,治愈率提高,病程缩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环鸟苷 贝复舒滴眼液 治疗 单疱病毒性角膜炎 临床分析
下载PDF
Mcc950对H_2O_2诱导的ARPE-19细胞炎性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淑艳 李晓峰 +1 位作者 许星照 刘庆淮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583-1588,共6页
目的:探讨Mcc950对过氧化氢(H_2O_2)诱导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ARPE-19细胞)炎性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ARPE-19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H_2O_2损伤组、单纯Mcc950给药组、Mcc950预处理+H_2O_2损伤组,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并确定H_2... 目的:探讨Mcc950对过氧化氢(H_2O_2)诱导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ARPE-19细胞)炎性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ARPE-19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H_2O_2损伤组、单纯Mcc950给药组、Mcc950预处理+H_2O_2损伤组,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并确定H_2O_2和Mcc950合适的实验浓度,ELISA法检测细胞分泌的IL-1β浓度,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NLRP3炎性小体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TUNEL染色法观察细胞凋亡情况。结果:细胞活力随H_2O_2刺激浓度的增加逐渐下降,H_2O_2浓度为400μmol/L时细胞活力显著降低;而0.1、1μmol/L Mcc950对细胞活力无显著影响,故选取400μmol/L H_2O_2和1μmol/L Mcc950作为合适的实验浓度。与正常对照组相比,H_2O_2损伤组细胞活力显著降低,细胞上清液中IL-1β浓度显著升高,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H_2O_2损伤组比较,Mcc950预处理+H_2O_2损伤组细胞活力明显升高,细胞上清液中IL-1β浓度和细胞凋亡率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H_2O_2能够促进细胞中NLRP3、Pro-caspase1和caspase1的表达,而Mcc950预处理+H_2O_2损伤组细胞中NLRP3、Procaspase1依然保持高表达,但caspase1表达水平得到明显抑制,表明Mcc950能有效抑制NLRP3炎性小体的激活从而干扰具有细胞凋亡作用的成熟caspase1的产生。结论:Mcc950能够有效抑制H_2O_2诱导的NLRP3炎性小体激活,恢复细胞活力,抑制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cc950 NLRP3炎性小体 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IL-1Β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下载PDF
23G微创玻璃体切割术联合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射治疗PDR 被引量:13
13
作者 韩蔚 李超鹏 +1 位作者 黄大蕊 王婷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26-430,共5页
目的:观察23G微创玻璃体切割术联合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射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采集2016-01/2020-01医院收治的PDR患者78例89眼,按术前是否给予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射治疗分为手术组(仅行23G微... 目的:观察23G微创玻璃体切割术联合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射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采集2016-01/2020-01医院收治的PDR患者78例89眼,按术前是否给予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射治疗分为手术组(仅行23G微创玻璃体切割术,35例41眼)与联合组(23G微创玻璃体切割术联合术前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43例48眼),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中电凝止血次数、眼内填充及视网膜裂孔发生情况;治疗前,术后1d,3mo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黄斑中心凹厚度(CMT)、视网膜新生血管荧光素渗漏面积的变化;治疗前、术后1wk均抽取房水测定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A、人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含量的变化;统计两组随访3mo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联合组手术时间短于手术组,电凝止血次数、硅胶填充眼数少于手术组(P<0.05),术中总出血眼数少于手术组(P<0.05);术后1d,3mo联合组BCVA改善优于手术组(P<0.05),CMT、视网膜新生血管渗漏面积低于手术组(P<0.05);两组眼压比较无差异(P>0.05);术后1wk,两组VEGF-A、SDF-1、PEDF均降低(P<0.001),联合组房水内VEGF-A、SDF-1、PEDF均低于手术组(P<0.001);联合组医源性裂孔及玻璃体再积血发生率低于手术组(P<0.05),其余各并发症均无差异(P>0.05)。结论:23G微创玻璃体切割术联合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射治疗PDR整体价值优于单独应用23G微创玻璃体切割术,可降低手术难度,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及器械操作,促进术后视力恢复,抑制视网膜新生血管生成,降低医源性损伤发生风险,并发症少,更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23G微创玻璃体切割术 雷珠单抗 视力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不同年龄段儿童基本型间歇性外斜视矫正术后近远期效果观察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飞 高素敏 +1 位作者 张媛 王文奇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2年第8期81-84,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儿童基本型间歇性外斜视矫正术后近远期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20年1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收治的115例单眼拟行间歇性外斜视矫正术的儿童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年龄分为低龄组(52例)和高龄组(63例),两...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儿童基本型间歇性外斜视矫正术后近远期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20年1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收治的115例单眼拟行间歇性外斜视矫正术的儿童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年龄分为低龄组(52例)和高龄组(63例),两组均行间歇性外斜视矫正术治疗。比较两组术前、术后3个月斜视度数、融合功能及斜视儿童生存质量量表(Child-IXTQ)评分;术后3个月,比较两组近期临床疗效;术后1年,比较两组远期临床疗效。结果术前两组看近斜视度、融合范围、Child-IXTQ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看近斜视度均较术前降低,且低龄组低于高龄组(P<0.05);术后3个月,两组Child-IXTQ评分、融合范围较术前升高,且低龄组高于高龄组(P<0.05)。术后3个月,两组近期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两组远期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高龄基本型间歇性外斜视儿童比较,低龄儿童近期临床疗效较好,但不同年龄段对儿童间歇性外斜视矫正术后远期疗效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年龄段 儿童 间歇性外斜视矫正术 临床疗效 基本型间歇性外斜视
下载PDF
Hedgehog及WNT信号通路在眼睑基底细胞癌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佳静 李超鹏 +1 位作者 王其龙 王飞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822-1826,共5页
眼睑基底细胞癌(basal cell carcinoma,BCC)是最常见的眼睑恶性肿瘤。虽然眼睑BCC恶性程度及转移能力较低,但其发病率逐年上升,已受到临床医师的广泛重视。目前手术仍为一线治疗,但局部晚期眼睑BCC进行手术有导致毁容及眼部功能丧失的风... 眼睑基底细胞癌(basal cell carcinoma,BCC)是最常见的眼睑恶性肿瘤。虽然眼睑BCC恶性程度及转移能力较低,但其发病率逐年上升,已受到临床医师的广泛重视。目前手术仍为一线治疗,但局部晚期眼睑BCC进行手术有导致毁容及眼部功能丧失的风险,因此仍然需要寻找新的治疗方案。研究显示多种信号通路的异常表达与其相关,尤其是Hedgehog信号通路及WNT信号通路,它们的激活在眼睑BCC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这两条通路也能够相互作用,共同介导眼睑BCC的发生发展。尽管近年来针对相关信号通路的靶向抑制剂开始应用于BCC的临床治疗,但用药后疾病复发、耐药及不良反应常见,因此迫切需要针对不同信号通路开发新的抑制剂。所以,本文综述了眼睑BCC中Hedgehog及WNT信号通路的最新研究进展,旨在为寻找BCC治疗的关键靶点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睑 基底细胞癌 HEDGEHOG信号通路 WNT信号通路
下载PDF
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的治疗及预防
16
作者 徐清 柏清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02年第5期440-441,共2页
目的 探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原因及治疗方法 ,提出预防措施。方法 对 12 6例 175眼青光眼进行了常规小梁切除术 ,部分于高眼压下手术 ,术毕前房注入平衡液 (BSS)。结果  4 1眼术后并发浅前房 ,发生率为 2 3.4 % (4 1 175 ) ,... 目的 探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原因及治疗方法 ,提出预防措施。方法 对 12 6例 175眼青光眼进行了常规小梁切除术 ,部分于高眼压下手术 ,术毕前房注入平衡液 (BSS)。结果  4 1眼术后并发浅前房 ,发生率为 2 3.4 % (4 1 175 ) ,其中浅Ⅰ度 35眼 ,浅Ⅱ度 6眼。浅前房原因依次为引流过畅 (2 9眼 )、脉络膜脱离 (7眼 )、睫状体炎 (3眼 )、结膜瓣渗漏 (2眼 ) ,经药物及局部加压包扎等治疗恢复。结论 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发生率高 ,正确处理能尽早恢复前房 ,认真预防能降低其发生率及浅前房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小梁切除术 手术后并发症 浅前房 治疗 预防
下载PDF
小视野青光眼综合治疗疗效观察
17
作者 徐清 宋曙光 王文奇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2年第9期1000-1001,共2页
目的 观察小视野青光眼的综合治疗效果。方法 对37例(43眼)小视野青光眼采用小梁切除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措施,术前充分降低眼压,术中吸氧,术后辅以丹参及神经营养药。结果 术后视力提高27眼(62.8%),视力不变13眼(30.2%),视力下降3眼(7... 目的 观察小视野青光眼的综合治疗效果。方法 对37例(43眼)小视野青光眼采用小梁切除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措施,术前充分降低眼压,术中吸氧,术后辅以丹参及神经营养药。结果 术后视力提高27眼(62.8%),视力不变13眼(30.2%),视力下降3眼(7%);眼压控制良好39眼(90.7%),视野术前术后均行检查者38眼,33眼视野扩大(33/38),5眼无改变(5/38),无1例视野丧失。结论 对小视野青光眼进行以小梁切除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小视野 小梁切除术 综合治疗 疗效
下载PDF
透明质酸钠在角膜穿通伤手术中的应用
18
作者 王文奇 汤锦慧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3年第2期184-185,共2页
我科2001~2002年上半年收治眼前段穿通伤32例,在手术中应用国产粘弹性物质透明质酸钠(商品名"爱维",Sodium Hyaluronate,SH),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透明质酸钠 角膜穿通伤 应用 外科手术
下载PDF
临床典型病例联合微信互动教学模式对眼科学理论教学质量的影响
19
作者 王婷 李超鹏 王文奇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2期0016-0018,共3页
分析临床典型病例联合微信互动教学模式对眼科学理论教学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于2022.9~2023.08期间在本院眼科实习的60名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作为观察对象,并按照入科顺序分为人数相等的两组,其中采取传统教学模式的小组为对照组,采取临床... 分析临床典型病例联合微信互动教学模式对眼科学理论教学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于2022.9~2023.08期间在本院眼科实习的60名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作为观察对象,并按照入科顺序分为人数相等的两组,其中采取传统教学模式的小组为对照组,采取临床典型病例联合微信互动教学模式的小组为观察组。对两组的考核成绩与问卷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以评估两组的学习效果,评价两组的教学质量。结果 观察组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激发学习兴趣、深化知识结构、提高分析能力、促进自主学习、激活深度思维、规范诊疗流程、强化文献整合、提升学习效率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教学模式内容性、技术性、效用性、发展性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典型病例联合微信互动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良好,可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效果,临床教学质量,以加强高素质医疗团队的建设,有一定的推广与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典型病例 微信互动教学 眼科理论教学
下载PDF
计算机技术在面中部复杂骨折中测量眼眶容积和眼球下陷的临床应用
20
作者 王妍 房进 +2 位作者 卓其保 戴常明 刘家武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5期546-549,共4页
目的探讨计算机技术在面中部复杂骨折中测量眼眶容积和眼球下陷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2022年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收治的78例面中部复杂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多排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T,... 目的探讨计算机技术在面中部复杂骨折中测量眼眶容积和眼球下陷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2022年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收治的78例面中部复杂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多排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T,MSCT)检查,通过Simplant软件测量眼眶容积和眼球下陷情况,比较术前、术后患侧眼眶容积,比较术前、术后眼球下陷情况,比较术前眼球下陷患者与眼球未下陷患者术前、术后健侧与患侧眼眶容积,分析眼球下陷与眼眶容积的相关性。结果术后患侧眼眶容积低于术前(P<0.05)。术后眼球下陷率(6.41%)低于术前(62.83%)(P<0.05)。术前眼球下陷患者与术前眼球未下陷患者术前、术后健侧眼眶容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眼球下陷患者术前、术后患侧眼眶容积均高于术前眼球未下陷患者(P<0.05),术前眼球下陷患者与术前眼球未下陷患者术后患侧眼眶容积均低于术前患侧眼眶容积(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眼球下陷与眼眶容积呈正相关(P<0.05)。结论在面中部复杂骨折中用计算机技术测量眼眶容积和眼球下陷具有重要价值,有利于术者拟定治疗方案,降低眼球下陷率,恢复眼眶容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技术 面中部复杂骨折 眼眶容积 眼球下陷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