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主神经功能对卒中后抑郁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
1
作者 张明兰 张玲玲 +7 位作者 王丽莎 刘莉 高润 饶江 刘婉 夏子安 张传文 程欣欣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24年第2期223-231,共9页
目的 从脑局部一致性(ReHo)的角度探讨自主神经功能对卒中后抑郁(PSD)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2020年1月至12月,选取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住院和门诊脑梗死患者60例,分为对照组(n=30)和PSD组(n=30),采用Fugl-Meyer评定量表(FMA)... 目的 从脑局部一致性(ReHo)的角度探讨自主神经功能对卒中后抑郁(PSD)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2020年1月至12月,选取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住院和门诊脑梗死患者60例,分为对照组(n=30)和PSD组(n=30),采用Fugl-Meyer评定量表(FMA)、改良Barthel指数(MBI)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评定,并观测心率变异性(HRV)。两组各随机选取10例行静息态磁共振(rs-f MRI)扫描,计算Re Ho。结果 PSD组HRV各指标均低于对照组(|t|>2.092,P<0.05)。PSD组FMA和MBI评分与24 h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NN)、24 h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值(RMSSD)、24 h相邻正常R-R间期差值>50 ms的心搏数占心搏数的百分比(PNN50)、总功率(TP)、极低频功率(VLF)、低频功率(LF)呈正相关(r>0.394,P<0.05),与HAMD呈负相关(|r|>0.919,P<0.001)。PSD组HAMD与SDNN、RMSSD、PNN50、TP、VLF呈负相关(|r|>0.769,P<0.001)。与对照组相比,PSD组的右侧直回(142体素,t=6.575)、左侧内侧和旁扣带脑回(204体素,t=4.925)的Re Ho增加(GRF校正,P_(-Voxel)<0.005,P_(-Cluster)<0.05);右侧小脑(191体素,t=-6.487)、左侧颞中回(140体素,t=-5.516)以及左侧中央前回(119体素,t=-4.764) Re Ho降低(GRF校正,P_(-Voxel)<0.005,P_(-Cluster)<0.05)。结论 PSD患者自主神经功能与运动功能障碍相关,自主神经对情绪、认知和运动脑区的调节可能是影响PSD患者运动功能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后抑郁 心率变异性 自主神经 功能磁共振 局部一致性
下载PDF
家庭成员辅助干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障碍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11
2
作者 邵伟波 饶江 +1 位作者 李家红 孙美红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3年第11期682-683,共2页
目的探讨家庭成员辅助干预对急性脑梗死所致偏瘫患者运动功能障碍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 60例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 ,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 3 0例 ) ,在常规药物和康复治疗的同时 ,观察组实施家庭成员辅助干预康复训练 ,通过治疗前... 目的探讨家庭成员辅助干预对急性脑梗死所致偏瘫患者运动功能障碍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 60例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 ,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 3 0例 ) ,在常规药物和康复治疗的同时 ,观察组实施家庭成员辅助干预康复训练 ,通过治疗前后Fugl Meyer运动评分 (FMA)、修订的Barthel指数 (MBI)评分的变化对两组患者功能康复进行评价。 结果 8周后两组患者的FMA、MBI评分均较前有明显提高 (P <0 0 0 1) ,观察组更优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在急性脑梗死患者康复治疗中家庭成员积极合理辅助干预对偏瘫运动功能康复、尤其是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提高起到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家庭康复 运动功能
下载PDF
高压氧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状态和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31
3
作者 邵伟波 饶江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2年第12期755-756,共2页
目的探讨高压氧 (HBO)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状态 (PSD)和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60例PS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 ,治疗组加用HBO治疗 ,观察并评价两组治疗前后的汉密顿抑郁量表 (HAMD)评分、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 目的探讨高压氧 (HBO)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状态 (PSD)和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60例PS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 ,治疗组加用HBO治疗 ,观察并评价两组治疗前后的汉密顿抑郁量表 (HAMD)评分、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CSS)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ADL)评分变化。结果 1个月后 ,治疗组的HAMD评分和CSS、ADL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 (P <0 .0 1) ,而对照组治疗前后则无明显差异 (P >0 .0 5 )。结论HBO治疗可以促进PSD患者抑郁症状和神经功能的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功能康复 高压氧 脑卒中后抑郁 脑卒中 康复治疗 PSD
下载PDF
脑卒中所致痉挛型构音障碍的康复训练方法及疗效 被引量:17
4
作者 刘莉 邵伟波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8年第10期925-926,共2页
目的探讨脑卒中所致痉挛型构音障碍的临床康复训练方法及疗效。方法对45例脑卒中所致痉挛型构音障碍患者给予针对性言语训练,采用改良Frenchay构音障碍评价法评定疗效。结果45例患者的康复训练总有效率为93%,其中病程在1个月内的患... 目的探讨脑卒中所致痉挛型构音障碍的临床康复训练方法及疗效。方法对45例脑卒中所致痉挛型构音障碍患者给予针对性言语训练,采用改良Frenchay构音障碍评价法评定疗效。结果45例患者的康复训练总有效率为93%,其中病程在1个月内的患者有效率100%,病程1~3个月的患者有效率96%,病程3个月以上的患者有效率85%。结论针对性的言语训练可以恢复和改善脑卒中所致痉挛型构音障碍患者的言语功能,介入时间越早疗效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构音障碍 言语治疗 康复疗效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三级康复对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田丽 邵伟波 +1 位作者 饶江 王彤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10年第5期451-453,共3页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三级康复对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方法 6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及三级康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醒脑开窍针刺及头针、体针治疗。入...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三级康复对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方法 6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及三级康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醒脑开窍针刺及头针、体针治疗。入选时、入选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对患者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患者入选时ADL无显著性差异;入选后各阶段与入选时组内比较,两组ADL均有明显提高(P<0.01);入选后各阶段组间比较,观察组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ADL改善值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三级康复对脑卒中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 中西医结合 针刺疗法 康复
下载PDF
重复经颅磁刺激对卒中后运动功能康复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8
6
作者 饶江 由丽 +1 位作者 邵伟波 刘颖 《中国民康医学》 2010年第21期2712-2713,共2页
目的: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脑卒中后运动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4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rTMS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两组康复治疗相同,rTMS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rTMS治疗。肢体运动功能采用简式Fugl-Meyer(FMA)积分评定,分... 目的: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脑卒中后运动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4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rTMS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两组康复治疗相同,rTMS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rTMS治疗。肢体运动功能采用简式Fugl-Meyer(FMA)积分评定,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评定。结果:治疗后,两组FMA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的提高(P<0.05),rTMS组FM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rTMS治疗可提高脑卒中后患者肢体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颅磁刺激(rTMS) 脑卒中 运动功能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三级康复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改善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饶江 邵伟波 王彤 《中国民康医学》 2010年第15期2008-2010,共3页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三级康复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改善的影响。方法:急性脑卒中致认知障碍患者90例随机分成T1组、T2组和对照组C,每组30例。T1组采用常规治疗,加用三级康复治疗方案及针灸治疗;T2组采用常规治疗,加用三级康复治疗方...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三级康复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改善的影响。方法:急性脑卒中致认知障碍患者90例随机分成T1组、T2组和对照组C,每组30例。T1组采用常规治疗,加用三级康复治疗方案及针灸治疗;T2组采用常规治疗,加用三级康复治疗方案;对照组为常规治疗。分别于初选时及病程1个月、3个月、6个月进行认知功能评估。结果:三组患者入组时其功能综合评定量表(functional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FCA)中认知功能评分差异无显著意义;而入选后各阶段T1、T2组认知功能评分改善值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1);T1与T2比较V1、V2阶段认知功能改善值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三级康复对急性脑卒中认知功能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卒中 三级康复 醒脑开窍针刺 认知障碍
下载PDF
36例脑卒中后单侧空间忽略的康复疗效探讨 被引量:1
8
作者 刘莉 邵伟波 由丽 《中国民康医学》 2010年第21期2719-2721,共3页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单侧空间忽略(USN)的康复疗效。方法:36例USN患者接受2月康复训练,疗程前后采用4种USN检查方法及Barthel指数进行评定。结果:2月后各检查方法的异常数及Barthel指数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结论:综合性康复训练能...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单侧空间忽略(USN)的康复疗效。方法:36例USN患者接受2月康复训练,疗程前后采用4种USN检查方法及Barthel指数进行评定。结果:2月后各检查方法的异常数及Barthel指数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结论:综合性康复训练能改善脑卒中后单侧空间忽略患者的症状,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单侧空间忽略 康复训练
下载PDF
抑制性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卒中后非流畅性失语的临床疗效观察
9
作者 朱慧敏 程欣欣 +4 位作者 刘莉 田丽 饶江 刘尧飞 张传文 《浙江医学》 CAS 2023年第11期1140-1145,1151,共7页
目的探讨抑制性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脑卒中后非流畅性失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康复医学科行康复治疗的脑卒中后非流畅性失语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 目的探讨抑制性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脑卒中后非流畅性失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康复医学科行康复治疗的脑卒中后非流畅性失语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及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rTMS治疗(右侧大脑半球Broca同源区1 Hz的rTMS刺激,1次/d,6次/周),于治疗前和治疗3周后评定两组患者西方失语成套测验(WAB)中失语商评分、自发语、听理解、命名、复述,并按照不同病程(<1个月、1~3个月、>3个月)分组进一步比较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自发语、复述、命名、失语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WAB各项目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病程<1个月和1~3个月观察亚组患者的WAB各项目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抑制性rTMS抑制右侧大脑半球Broca同源区对改善脑卒中非流畅性失语患者的语言功能有一定作用,且在不同时间起到不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制性重复经颅磁刺激 非流畅性失语 脑卒中 西方失语成套测验
下载PDF
间歇性经口管饲结合口腔冰刺激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
10
作者 鲍燕 侯效芳 +1 位作者 于灿萍 刘莉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26期169-172,共4页
目的探讨间歇性经口管饲结合口腔冰刺激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收治的100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 目的探讨间歇性经口管饲结合口腔冰刺激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收治的100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口腔护理及留置鼻饲管,观察组采用常规口腔护理及间歇性经口管饲联合口腔冰刺激干预。观察两组干预前及干预1个月后吞咽功能、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两组改良Mann吞咽能力量表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容积-黏度吞咽测试进食食物容积-黏度分级优于对照组,且安全性及有效性受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生活质量量表评分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歇性经口管饲与口腔冰刺激联合干预可改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性经口管饲 口腔护理 脑卒中 吞咽功能
下载PDF
运动想象疗法在脑卒中后运动功能康复中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林志强 王安妮 +1 位作者 高润 刘莉 《中华全科医学》 2024年第1期117-120,139,共5页
脑卒中作为一种严重威胁中国国民健康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具有高患病率、高病残率、高致死率、高复发性、高经济压力性五大特性。全球疾病负担研究(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GBD)数据显示,中国脑卒中患病人数高居世界首位,脑卒... 脑卒中作为一种严重威胁中国国民健康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具有高患病率、高病残率、高致死率、高复发性、高经济压力性五大特性。全球疾病负担研究(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GBD)数据显示,中国脑卒中患病人数高居世界首位,脑卒中已经成为伤残致死的第一位发病原因。脑卒中会导致多种功能障碍,如运动、言语、吞咽障碍等,其中运动功能障碍最为常见。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治疗方法被应用于实践中,有关资料建议应及早介入脑卒中康复,早期康复已经被证实对脑卒中患者功能预后具有改善作用。在早期康复中,运动想象(motor imagery, MI)疗法作为一种新型的治疗方式,因其实施受限制程度较小、操作简单、经济便捷,目前已在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治疗中表现出积极的作用。然而,当前主流的MI解释模型对其具体的神经作用机制仍存在较大的模糊性,特别是在分子和细胞水平。此外,单纯的运动想象疗法主要应用于脑卒中后超早期和早期康复,治疗效果有限,但随着MI与心理学中第二代具身认知理论的融合与深入,新的具身化运动想象疗法也开始逐渐引起关注。因此,很有必要对MI进行梳理整合与探讨,本文将结合近些年的相关研究,阐述运动想象疗法在脑卒中后运动功能康复中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未来相关问题的深入研究及解决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运动想象 运动功能康复
下载PDF
基于镜像神经元理论的动作观察疗法对脑卒中后非流畅性失语的影响 被引量:24
12
作者 田丽 朱慧敏 +3 位作者 刘莉 饶江 孟阿磊 章洁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152-1154,共3页
目的:观察基于镜像神经元理论的动作观察疗法(action observation therapy,AOT)对脑卒中后非流畅性失语的疗效。方法:将30例脑卒中后非流畅性失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15例)和AOT试验组(n=15例)。对照组给予每日2次语言康复... 目的:观察基于镜像神经元理论的动作观察疗法(action observation therapy,AOT)对脑卒中后非流畅性失语的疗效。方法:将30例脑卒中后非流畅性失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15例)和AOT试验组(n=15例)。对照组给予每日2次语言康复训练,每次30min,每周5天,疗程4周。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在第一次语言功能训练前进行动作观察治疗,每次20min,每天1次,每周5天,疗程4周。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采用西方失语成套测验(WAB)评定2组患者的语言功能。结果:经过4周治疗后,对照组患者WAB评分中的自发言语、复述、命名、AQ值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P<0.05);试验组患者WAB各项评分和AQ值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P<0.05);试验组患者WAB各项评分及AQ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镜像神经元理论的动作观察疗法联合常规语言康复训练可显著改善脑卒中后非流畅性失语患者的语言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作观察疗法 镜像神经元 脑卒中 非流畅性失语 西方失语成套测验
下载PDF
基于镜像神经元理论的动作观察疗法对脑卒中后言语失用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0
13
作者 由丽 王珧 +4 位作者 田丽 朱慧敏 饶江 高润 刘莉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18年第6期429-432,共4页
目的观察动作观察疗法(AOT)对脑卒中后言语失用(AOS)的疗效。方法将38例AOS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OT组(19例)和对照组(19例)。对照组给予每日2次语言康复训练,每次30 min,每周5 d,疗程4周。AOT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语言功能训练前对患... 目的观察动作观察疗法(AOT)对脑卒中后言语失用(AOS)的疗效。方法将38例AOS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OT组(19例)和对照组(19例)。对照组给予每日2次语言康复训练,每次30 min,每周5 d,疗程4周。AOT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语言功能训练前对患者进行AOT,每次20 min,每天1次。采用中国康复研究中心版的AOS评定方法以及汉语失语症成套测试(ABC)于治疗前后评价患者的语言功能;采用波士顿诊断性失语症检查(BDAE)评价治疗前后患者失语严重程度,并计算治疗显效率及有效率。结果对照组与AOT组患者治疗前AOS评分、ABC测试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 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AOS评分及ABC测试评分均显著增加(均P <0. 05)。AOT组治疗后AOS评分及ABC测试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 <0. 05)。AOT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6. 269,P=0. 012)。结论 AOT可显著改善脑卒中后AOS患者的语言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镜像神经元 言语失用 动作观察疗法 脑卒中
下载PDF
作业疗法改善脑卒中后偏侧感觉障碍及手功能的效果 被引量:13
14
作者 由丽 饶江 +1 位作者 刘莉 邵伟波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638-639,共2页
目的探讨作业疗法对脑卒中后偏侧感觉障碍及手功能的作用。方法 50例脑卒中后存在偏侧感觉障碍的患者分为作业组(n=25)和对照组(n=25),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作业组通过针对性的作业疗法进行感觉训练。治疗前后采用Fugl-Meyer上肢... 目的探讨作业疗法对脑卒中后偏侧感觉障碍及手功能的作用。方法 50例脑卒中后存在偏侧感觉障碍的患者分为作业组(n=25)和对照组(n=25),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作业组通过针对性的作业疗法进行感觉训练。治疗前后采用Fugl-Meyer上肢感觉评分以及手功能实用性评定进行评价。结果 2个月后,两组感觉评分和手实用能力均有改善,作业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作业疗法能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偏侧感觉障碍,还能提高手的实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作业疗法 偏侧感觉障碍 手功能
下载PDF
柱状球囊扩张术治疗脑卒中后食管上括约肌失弛缓致重度吞咽障碍临床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邵伟波 王珧 +2 位作者 蒋惟伟 田丽 章洁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7年第3期185-191,共7页
目的探讨柱状球囊扩张术治疗脑卒中后食管上括约肌失弛缓致重度吞咽障碍患者的作用机制及效果。方法共64例脑卒中后食管上括约肌失弛缓致重度吞咽障碍患者,随机接受脑卒中常规药物治疗和常规吞咽康复训练(对照组,32例)以及在此基础上联... 目的探讨柱状球囊扩张术治疗脑卒中后食管上括约肌失弛缓致重度吞咽障碍患者的作用机制及效果。方法共64例脑卒中后食管上括约肌失弛缓致重度吞咽障碍患者,随机接受脑卒中常规药物治疗和常规吞咽康复训练(对照组,32例)以及在此基础上联合柱状球囊扩张术(治疗组,32例),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终点或治疗4周时行吞咽动作影像学、食管上括约肌动力学和吞咽障碍程度评分。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静息压(P=0.000)和残留压(P=0.000)降低、峰值压力升高(P=0.000)、松弛持续时间延长(P=0.000),吞咽障碍程度评分升高(P=0.000,0.000);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治疗组患者静息压(P=0.001)和残留压(P=0.000)降低、峰值压力升高(P=0.002)、松弛持续时间延长(P=0.000),吞咽障碍程度评分升高(P=0.000)。至治疗终点或治疗4周时,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3.75%(30/32)对81.25%(26/32);χ~2=4.010,P=0.000]。结论柱状球囊扩张术有助于降低食管上括约肌张力、缓解痉挛,对食管上括约肌失弛缓具有明显的针对性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食管失弛症 食管括约肌 上段 吞咽障碍 气囊扩张术 康复
下载PDF
两种管饲法对脑卒中吞咽障碍的效果 被引量:15
16
作者 黄绍春 仇海燕 邵伟波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104-1106,共3页
目的探讨两种管饲方法对脑卒中后吞咽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在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留置鼻胃管法进行营养支持,观察组同时给予间歇性口胃管营养法进行营养支持。收集两组患者入... 目的探讨两种管饲方法对脑卒中后吞咽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在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留置鼻胃管法进行营养支持,观察组同时给予间歇性口胃管营养法进行营养支持。收集两组患者入院24 h内及30 d的洼田饮水试验及吞咽障碍的程度评分(VGF)。结果入院30 d,观察组洼田饮水试验、VGF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取间歇性口胃管营养法可以对脑卒中吞咽功能改善起到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性口胃管营养法 鼻胃管 脑卒中 吞咽障碍 管饲
下载PDF
作业疗法对卒中后抑郁的疗效 被引量:12
17
作者 由丽 赵鹏 +2 位作者 刘莉 饶江 邵伟波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775-777,共3页
目的探讨作业疗法对卒中后抑郁患者抑郁情绪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作用。方法 42例卒中后抑郁患者分为作业组和对照组,各21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作业组强化ADL训练,并针对性地进行文体活动和音乐欣赏。治疗前后采用改良Bathel指数(... 目的探讨作业疗法对卒中后抑郁患者抑郁情绪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作用。方法 42例卒中后抑郁患者分为作业组和对照组,各21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作业组强化ADL训练,并针对性地进行文体活动和音乐欣赏。治疗前后采用改良Bathel指数(MBI)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4周后两组MBI评分显著提高,HAMD评分显著下降(P<0.001),且作业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作业疗法不仅能提高卒中后抑郁患者的ADL,且有利于抑郁情绪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后抑郁 作业疗法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下载PDF
爆发式磁刺激联合多感官刺激对意识障碍患者的促醒作用 被引量:7
18
作者 黄绍春 田丽 +3 位作者 张新颜 刘莉 饶江 朱慧敏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21年第6期440-444,共5页
目的观察爆发式磁刺激(TBS)联合多感官刺激对CNS损伤致意识障碍患者促醒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20年12月我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56例CNS损伤所致意识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接受TBS治疗的28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住院... 目的观察爆发式磁刺激(TBS)联合多感官刺激对CNS损伤致意识障碍患者促醒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20年12月我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56例CNS损伤所致意识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接受TBS治疗的28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住院的性别、年龄、疾病、意识障碍程度相匹配的仅接受常规康复治疗的28例患者为对照组。观察治疗前后GCS、昏迷恢复量表(CRS-R)、Braden压疮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ADL)、运动诱发电位潜伏期(MEPL)和静息运动阈值(RMT)的改变。结果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GC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2,P=0.008)。与治疗前相比,对照组、观察组CRS-R评分均明显提高(P=0.03,P=0.007),治疗后观察组CRS-R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06)。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观察组Braden评分明显增加(P=0.04)。治疗后两组患者RMT值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3,P=0.00)。治疗后观察组RMT值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潜伏期均明显缩短(P=0.02,P=0.01),治疗后观察组潜伏期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2)。结论TBS疗法联合常规康复训练能提高促醒效果,有助于全面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减轻并发症,提高自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发式磁刺激 昏迷恢复量表 静息运动阈值 意识障碍
下载PDF
抑制性rTMS刺激联合镜像神经元训练系统对脑卒中后完全性失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朱慧敏 张新颜 +3 位作者 程欣欣 饶江 张羽 刘莉 《中国康复》 2020年第11期563-567,共5页
目的:探讨抑制性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镜像神经元训练系统(MNS)对脑卒中后完全性失语的临床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50例脑卒中后完全性失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16例、MNS组16例和联合组18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的言语... 目的:探讨抑制性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镜像神经元训练系统(MNS)对脑卒中后完全性失语的临床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50例脑卒中后完全性失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16例、MNS组16例和联合组18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的言语康复训练,MNS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镜像神经元系统训练,联合组在MNS组的基础上给予右侧Broca同源区1Hz的rTMS刺激,于治疗前和治疗3周后评定3组患者西方失语成套测验(WAB)以及波士顿失语症程度分级(BDAE)评分。结果:治疗3周后,3组WAB各项评分和BDAE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且联合组WAB各项评分及BDAE评分显著高于MNS组和对照组(P<0.05),MNS组WAB评分中自发语评分及AQ评分亦高于对照组(P<0.05),BDAE评分MNS组和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抑制性rTMS刺激右侧Broca同源区联合MNS训练系统对改善脑卒中后完全性失语患者的语言功能有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制性重复经颅磁刺激 完全性失语 脑卒中 西方失语成套测试
下载PDF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镜像神经元训练系统对卒中后慢性完全性失语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12
20
作者 朱慧敏 张新颜 +3 位作者 程欣欣 饶江 张羽 刘莉 《中国卒中杂志》 2021年第1期45-50,共6页
目的观察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联合镜像神经元训练系统(mirror neuron training system,MNTS)对卒中后慢性完全性失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前瞻性连续纳入2018年1月-2020年1月于南京... 目的观察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联合镜像神经元训练系统(mirror neuron training system,MNTS)对卒中后慢性完全性失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前瞻性连续纳入2018年1月-2020年1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康复医学科住院的30例卒中后慢性完全性失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MNTS组和联合组,每组10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言语康复训练,MNTS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镜像神经元训练,联合组在MNTS组的基础上给予右侧Broca同源区1 Hz的rTMS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3周后对三组患者进行西方失语成套测验(western aphasia battery,WAB)以及波士顿诊断性失语检查(Boston diagnostic aphasia examination,BDAE)评定。结果治疗前三组患者一般资料及WAB各子项评分、BDAE分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联合组WAB各子项及BDAE分级均较治疗前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联合组WAB子项自发言语(P=0.007)、复述(P=0.027)、信息量(P=0.009)、失语商(P=0.041),以及BDAE分级(P=0.012)高于对照组,自发言语(P=0.033)高于MNTS组。结论低频rTMS联合MNTS对改善卒中后慢性完全性失语患者的语言功能有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经颅磁刺激 完全性失语 卒中 镜像神经元训练系统 康复疗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