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良外周静脉中等长度导管置入长度在神经内科患者的应用观察 被引量:48
1
作者 王清 傅荣 +1 位作者 孙娟 沈小芳 《护理学报》 2016年第15期72-75,共4页
目的观察改良外周静脉中等长度导管置入长度在神经内科患者中应用的效果。方法改良外周静脉中等长度导管置入长度,使得导管尖端跨越腋窝水平,到达腋静脉或腋静脉开口处,应用于185例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结果 185例患者外周静脉中等长度导... 目的观察改良外周静脉中等长度导管置入长度在神经内科患者中应用的效果。方法改良外周静脉中等长度导管置入长度,使得导管尖端跨越腋窝水平,到达腋静脉或腋静脉开口处,应用于185例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结果 185例患者外周静脉中等长度导管置入深度为(29.89±0.06)cm,留置时间为(13.56±4.52)d。本组患者中,发生静脉炎4例,导管相关性血栓1例,导管脱出1例,无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渗出及堵管发生,179例(96.8%)患者顺利完成治疗,血管彩超显示导管置入的静脉管腔未见异常。结论改良外周静脉中等长度导管置入长度,应用于神经内科患者静脉输液中是安全、可行的,具有并发症少、穿刺简便、费用低等优势,临床应用可以减少患者穿刺痛苦,减轻护士工作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 中等长度导管 静脉输液 护理 安全
下载PDF
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抗GM1抗体与抗甲状腺抗体的相关性研究
2
作者 詹慧 常蕾蕾 +2 位作者 孟海兰 陈燕婷 陈妍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60-366,共7页
目的:探讨吉兰⁃巴雷综合征(Guillain⁃Barrésyndrome,GBS)患者抗甲状腺抗体与抗神经节苷脂GM1抗体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8年7月—2023年2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同时检测抗甲状腺抗体和抗神经节苷脂抗体(antig... 目的:探讨吉兰⁃巴雷综合征(Guillain⁃Barrésyndrome,GBS)患者抗甲状腺抗体与抗神经节苷脂GM1抗体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8年7月—2023年2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同时检测抗甲状腺抗体和抗神经节苷脂抗体(antiganglioside antibody,AGA)水平的60例GBS患者,根据抗甲状腺抗体结果将患者分为正常组和异常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甲状腺功能以及AGA比例。结果:与正常组相比,甲状腺功能异常组中GBS患者抗神经节苷酯GM1抗体和GM2抗体水平人明显升高,并伴有更严重的临床症状(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GBS患者抗甲状腺抗体异常(OR=5.184,95%CI:1.377~19.518,P=0.015)以及游离甲状腺素(free thyroxine,FT4)水平升高(OR=1.266,95%CI:1.009~1.588,P=0.030),是导致抗GM1抗体阳性率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on characteristic,ROC)曲线显示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hyroperoxidase antibody,TPO⁃Ab)预测GM1阳性的最佳阈值为47.9 U/mL,灵敏度为66.7%,特异度为77.8%。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hyroglobulin antibody,Tg⁃Ab)预测GM1阳性的最佳阈值为20.0 U/mL,灵敏度为73.3%,特异度为73.3%。结论:合并抗甲状腺抗体异常的GBS患者更易出现抗GM1抗体阳性,这可能是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的GBS患者预后更差的可能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兰⁃巴雷综合征 抗神经节苷脂抗体 抗神经节苷脂GM1抗体 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 甲状腺球蛋白抗体
原文传递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中老年社区人群步态特征的探索 被引量:3
3
作者 毛程璐 莫雨婷 +2 位作者 杨丹 徐运 朱晓蕾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14-19,共6页
目的探索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社区中老年群体步态的改变,步态与认知域之间的相关性,以及步态对早期识别认知减退的作用。方法纳入江苏省盐城市同兴村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140例,通过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和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将受试者分... 目的探索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社区中老年群体步态的改变,步态与认知域之间的相关性,以及步态对早期识别认知减退的作用。方法纳入江苏省盐城市同兴村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140例,通过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和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将受试者分为正常认知组(n=64)和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组(n=76),同时进行步态测试。收集数据后进行统计学分析,探索两组间步态指标的差异、步态指标与认知域之间的关系以及步态指标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识别能力。结果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组的步态在空间(步幅、步高、步宽)、时间(步速、跨步速度、摆动速度)的表现上均差于正常认知组。偏相关分析显示,步宽与延迟回忆呈负相关;步幅、步宽与延迟回忆、步高与命名呈正相关。通过步速、步幅、跨步速度、摆动速度、步高、步宽构建的Logistic回归模型能够可靠识别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的存在(AUC=0.761,95%CI 0.683~0.840,P<0.05)。结论在社区中老年群体中,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步态的空间和时间表现均差于正常认知人群,空间指标和延迟回忆、命名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步态的时间、空间特征具有早期识别认知减退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步态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相关分析
下载PDF
突触可塑性在阿尔茨海默病干预中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秦志明 柏峰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148-151,共4页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主要表现为学习与记忆能力的下降,而突触之间的传递是学习记忆的神经基础之一。随着自身活动或外界的干预,突触的形态和功能会发生改变,因此突触可塑性在AD疾病进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主要通...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主要表现为学习与记忆能力的下降,而突触之间的传递是学习记忆的神经基础之一。随着自身活动或外界的干预,突触的形态和功能会发生改变,因此突触可塑性在AD疾病进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主要通过运动、针刺、药物等不同的干预方式,来阐述各种治疗方法利用突触可塑性机制在AD干预研究中的进展情况,以期为其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干预 突触可塑性
下载PDF
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症状性椎-基底动脉狭窄 被引量:6
5
作者 李敬伟 徐运 +3 位作者 黄玉杰 朱文斌 管得宁 孟芳芸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84-486,共3页
关键词 椎-基底动脉狭窄 血管内支架成形术 药物治疗 症状性 支架置入血管成形术 血管搭桥手术 并发症发生率 神经介入技术
下载PDF
脑保护滤网下支架治疗老年高危症状性颈动脉狭窄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6
作者 徐运 朱文斌 +2 位作者 张荣林 赵扬 李敬伟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8-50,共3页
目的探讨脑保护滤网下支架治疗老年高危症状性颈动脉狭窄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在脑保护滤网下对25例60岁以上的高危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进行颈动脉支架成形(CAS)治疗。结果颈动脉病变残余狭窄≤20%,手术成功率达100%,临床症状消失。2... 目的探讨脑保护滤网下支架治疗老年高危症状性颈动脉狭窄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在脑保护滤网下对25例60岁以上的高危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进行颈动脉支架成形(CAS)治疗。结果颈动脉病变残余狭窄≤20%,手术成功率达100%,临床症状消失。24例在围手术期均有不同程度心率、血压下降,但无严重并发症。结论脑保护滤网下支架治疗老年高危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动脉支架成形术 脑保护滤网
下载PDF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其代谢酶N5,N10亚甲基四氢叶酸脱氢还原酶基因多态性与Binswanger病的关系 被引量:3
7
作者 顾迅 徐运 +4 位作者 卞茸文 陆雪松 金怡 刘小琴 邹颋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27-329,共3页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及其相关代谢酶N5,N10亚甲基四氢叶酸脱氢还原酶(MTHFR)基因多态性与Binswanger病(BD)的关系。方法应用荧光极化免疫法测定77例BD患者和71名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的血浆Hcy水平,采用多聚酶链反应限...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及其相关代谢酶N5,N10亚甲基四氢叶酸脱氢还原酶(MTHFR)基因多态性与Binswanger病(BD)的关系。方法应用荧光极化免疫法测定77例BD患者和71名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的血浆Hcy水平,采用多聚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检测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结果BD组患者血浆Hcy水平为(19.83±2.23)μmol/L,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的(13.03±3.79)μmol/L(P<0·01)。BD组和健康对照组间MTHFR各基因型分布和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均P>0·05)。各基因型之间血浆Hcy含量差异亦无显著性(均P>0·05)。结论BD患者血浆Hcy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人,高Hcy血症可能参与了BD的发病过程;而MTHFR基因多态性与BD可能无明显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NSWANGER病 同型半胱氨酸 N5 N10亚甲基四氢叶酸脱氢还原酶
下载PDF
新护士阶梯式责任管床培训模式的实践 被引量:10
8
作者 沙玲 沈小芳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5年第13期64-66,共3页
目的研究新护士阶梯式责任管床培训模式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新护士80人,按进院时间先后分为两组。对照组(2009年1月至2011年7月)38人,实施传统跟班式培训3个月;观察组(2011年8月至2014年2月)42人,采用阶梯式责任管床与导师式... 目的研究新护士阶梯式责任管床培训模式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新护士80人,按进院时间先后分为两组。对照组(2009年1月至2011年7月)38人,实施传统跟班式培训3个月;观察组(2011年8月至2014年2月)42人,采用阶梯式责任管床与导师式带教、PBL教学相结合的阶梯式责任管床培训3个月。比较两组自我满意度、患者满意度、带教老师满意度以及专科知识、专科技能、护理质量。结果观察组自我满意度、患者满意度、带教老师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专科知识、专科技能、护理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采用阶梯式责任管床培训模式有助于提高新护士工作积极性,帮助她们实现自我价值,最终提高护理质量与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护士 阶梯式责任管床培训模式 患者满意度 护理管理
下载PDF
超早期活动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康复及卒中后抑郁的影响 被引量:14
9
作者 王清 沈小芳 陈湘玉 《护理学报》 2015年第22期30-34,共5页
目的探讨超早期活动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康复及卒中后抑郁的影响。方法选择南京市某综合性医院神经内科入住急性脑卒中患者,均是急性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者。按入院时间顺序进行排序,奇数为观察组(n=48),偶数为对照组(n=47)。对照组给予常... 目的探讨超早期活动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康复及卒中后抑郁的影响。方法选择南京市某综合性医院神经内科入住急性脑卒中患者,均是急性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者。按入院时间顺序进行排序,奇数为观察组(n=48),偶数为对照组(n=47)。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和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超早期活动。观察比较2组患者入院时、卒中后第14天、卒中后3个月末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自我效能感及抑郁评分。结果观察组卒中后第14天、3个月末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自我效能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抑郁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早期活动可促进急性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恢复,提高自我效能,降低其卒中后抑郁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卒中 超早期活动 康复 卒中后抑郁
下载PDF
糖原累积病的临床电生理、骨骼肌和肝脏病理及基因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牛丰南 常蕾蕾 +4 位作者 黎琪 陈骏 刘卓 赵燕 徐运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20年第2期91-97,共7页
目的探讨和总结糖原累积病(GSD)的临床病理和基因突变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GSD患者EMG、骨骼肌病理、肝脏病理及二代测序结果。结果GSD慢性起病、波动性,主要表现为四肢近端肌无力,累及膈肌可发生呼吸困难。EMG多为肌源性损害,偶可... 目的探讨和总结糖原累积病(GSD)的临床病理和基因突变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GSD患者EMG、骨骼肌病理、肝脏病理及二代测序结果。结果GSD慢性起病、波动性,主要表现为四肢近端肌无力,累及膈肌可发生呼吸困难。EMG多为肌源性损害,偶可正常或神经源性损害。骨骼肌活检可见肌纤维胞浆内出现空泡(糖原流失)及嗜碱性颗粒物(糖原蓄积);PAS染色示空泡内异常糖原颗粒沉积。电镜示肌原纤维间糖原贮积伴溶酶体或髓样小体形成。4例患者行肝脏活检示肝细胞肿胀,呈植物细胞壁样镶嵌状排列;胞质内见红色粉尘样物,PAS强阳性证实为糖原。6例患者行二代测序,5例发现GAA杂合突变。7例患者病情迅速进展,5年内死亡;7例缓慢进展,存活5~9年;4例失访。结论(1)GSD早期仅有单纯肌无力症状或低血糖、EMG缺少特异性,多系统受累伴有呼吸困难、肝肿大等提示本病。(2)肌肉和肝脏病理出现大量PAS染色阳性的糖原颗粒对确诊GSD有重要作用。肌活检空泡肌纤维抗线粒体抗体增高提示GSD伴发线粒体代谢紊乱。Dysferlin蛋白免疫组化呈斑片状肌膜和肌质染色,提示钙介导的肌膜融合修复受损可引起继发性肌膜受损。(3)GAA复合杂合突变导致Pompe病(GSDⅡ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原累积病 肌活检 肝活检 GAA杂合突变 Pompe病
下载PDF
重复经颅磁刺激在帕金森病冻结步态中的治疗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吕卫萍 毛程璐 +2 位作者 黄雅楠 徐运 张扬 《医学综述》 CAS 2022年第13期2614-2618,共5页
冻结步态在帕金森病(PD)患者中较为常见,目前PD的冻结步态以药物治疗为主。但部分冻结步态患者药物治疗效果不佳。近年来,神经调控领域针对冻结步态的治疗有明显的进展,临床上越来越多地应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来治疗PD冻结步态。但... 冻结步态在帕金森病(PD)患者中较为常见,目前PD的冻结步态以药物治疗为主。但部分冻结步态患者药物治疗效果不佳。近年来,神经调控领域针对冻结步态的治疗有明显的进展,临床上越来越多地应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来治疗PD冻结步态。但在不同的临床观察与研究中,rTMS对冻结步态治疗的临床效果不同。rTMS治疗的参数选择,如刺激的靶点、刺激的频率及疗程均对冻结步态的治疗效果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冻结步态 重复经颅磁刺激 刺激频率
下载PDF
脑微出血病灶对阿尔茨海默病认知障碍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邵鹏飞 许衡衡 +4 位作者 秦若梦 马俊怡 生晓宁 黄丽丽 赵辉 《阿尔茨海默病及相关病杂志》 2020年第4期277-283,共7页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脑微出血病灶的特点及其对认知障碍的影响及预测价值。方法:选取AD伴脑微出血(AD-CMBs)组患者37例;轻度认知障碍伴脑微出血(MCI-CMBs组)者42例;认知功能正常伴脑微出血(NC-CMBs)者39例,全部受试者影像学...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脑微出血病灶的特点及其对认知障碍的影响及预测价值。方法:选取AD伴脑微出血(AD-CMBs)组患者37例;轻度认知障碍伴脑微出血(MCI-CMBs组)者42例;认知功能正常伴脑微出血(NC-CMBs)者39例,全部受试者影像学检查提示至少存在一个脑微出血病灶。全部受试者均完成神经心理学评估以及头颅磁共振扫描。比较三组的临床特点及脑微出血病灶的数量及部位,分析微出血病灶部位与不同认知域之间的相关性,并分析不同部位的脑微出血病灶对AD患者认知障碍的预测价值。结果:AD-CMBs组患者的脑微出血病灶数量明显高于两个对照组(p=0.001)。AD-CMBs组的脑叶微出血病灶的比例明显高于两个对照组(p=0.005)。此外,AD-CMBs组的脑叶微出血病灶数量与整体认知功能、工作记忆相关(r=-0.42,p=0.008;r=-0.43,p=0.001);AD-CMBs组深部/幕下的微出血病灶数量与信息处理速度相关(r=-0.51,p=0.001);MCI-CMBs组的脑叶微出血病灶数量与整体认知功能相关(r=-0.51,p=0.001)。最后与深部/幕下的微出血病灶相比,脑叶的微出血病灶数量对AD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AUC=0.769 vs AUC=0.606;p=0.0015)。结论:AD患者中脑微出血病灶明显增多,并以脑叶微出血病灶增多为主。脑叶微出血与总体认知能力相关,对AD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脑叶微出血 深部/幕下微出血 认知障碍
下载PDF
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并发神经系统受累五例临床分析
13
作者 卢正娟 罗云 刘卓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20年第3期246-249,共4页
回顾性分析南京鼓楼医院2013年1月至2019年8月确诊、住院治疗的10例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AGPA)患者的临床资料。10例中5例出现神经系统受累,其中3例以周围神经病为首发表现,1例周围神经和中枢神经系统同时受累。5例周围神经受累患者中,... 回顾性分析南京鼓楼医院2013年1月至2019年8月确诊、住院治疗的10例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AGPA)患者的临床资料。10例中5例出现神经系统受累,其中3例以周围神经病为首发表现,1例周围神经和中枢神经系统同时受累。5例周围神经受累患者中,2例表现为多发性单神经病,3例为多发性神经病。所有患者急性或亚急性起病,肢体麻木疼痛症状为突出表现。电生理检查发现感觉和运动传导波幅显著降低或消失。10例中8例应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2例单用激素治疗。8例预后良好,2例患者死亡。提示,AGPA患者常见周围神经受累;当患者出现急性或亚急性起病的轴索性周围神经病合并血嗜酸性粒细胞数明显升高时,需考虑AGPA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炎 变应性肉芽肿性 周围神经系统 病理状态 体征和症状
原文传递
脑深静脉血栓形成:病例系列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卢正娟 刘卓 +2 位作者 王正阁 徐运 李敬伟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2020年第4期247-254,共8页
目的探讨脑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cerebral vein thrombosis,DCVT)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纳入南京鼓楼医院2006年12月至2019年12月经影像学确诊的DCVT住院病例,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治疗及转归。结果共纳入11例DCV... 目的探讨脑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cerebral vein thrombosis,DCVT)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纳入南京鼓楼医院2006年12月至2019年12月经影像学确诊的DCVT住院病例,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治疗及转归。结果共纳入11例DCVT患者,男性7例,女性4例,平均发病年龄41.6岁。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急性或亚急性起病的头痛(11/11,100%)、意识障碍(5/11,45.5%)和癫痫发作(4/11,36.4%)。11例患者均累及直窦,9例累及大脑大静脉,5例累及大脑内静脉,1例累及基底静脉。所有患者均合并其他静脉窦血栓,3例合并皮质浅静脉血栓形成。8例(72.3%)早期CT平扫(发病1周内)可显示大脑大静脉高密度点征或直窦条索征。头颅MRI显示90.9%(10/11)的患者出现脑实质损害,以丘脑受累(5/11,45.5%)最常见,其次为深部白质(4/11,36.4%)。1例患者接受尿激酶介入溶栓治疗,发病第6天死亡。其余10例接受抗凝治疗后好转,随访4个月至13年显示,4例遗留轻至中度残疾(改良Rankin量表评分1~3分),6例恢复正常。结论头痛、意识障碍和癫痫发作是DCVT的常见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显示丘脑或深部白质受累时需警惕DCVT的可能。需重视早期CT平扫显示的高信号血栓点征和条索征。合并皮质静脉血栓形成的DCVT患者急性期进展迅猛,转归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血栓形成 静脉血栓形成 窦血栓形成 颅内 脑静脉 丘脑 神经影像 治疗结果
原文传递
单纯皮质静脉血栓形成:病例系列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卢正娟 刘卓 +2 位作者 王正阁 徐运 李敬伟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2020年第1期55-61,共7页
目的探讨单纯皮质静脉血栓形成(isolated cortical vein thrombosis,ICVT)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以提高对该少见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收集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2013年12月至2019年9月期间收治的ICVT患者,对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 目的探讨单纯皮质静脉血栓形成(isolated cortical vein thrombosis,ICVT)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以提高对该少见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收集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2013年12月至2019年9月期间收治的ICVT患者,对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治疗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6例ICVT患者,男性和女性各3例,平均发病年龄37岁。临床主要表现为急性起病的癫痫发作(5/6,83.3%)、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3/6,50.0%)和头痛(3/6,50.0%)。在影像学检查中,ICVT的直接征象为斑点征和条索征,间接征象为脑叶出血、梗死或水肿。结论癫痫发作、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和头痛是ICVT的常见表现,多模式影像学检查有助于该病的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血栓形成 静脉血栓形成 脑静脉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脑血管造影术
原文传递
颈动脉超声在颈动脉疾病中的临床应用进展 被引量:4
16
作者 杨建 吴敏 徐运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2006年第10期737-740,共4页
颈动脉超声检查具有无创伤性、可重复性、可进行血流动力学评价,而且检查费用低廉,对颈动脉疾病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文章介绍了超声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态学评价、各种超声检查方法在颈动脉狭窄评价中的应用及优缺点,强调综... 颈动脉超声检查具有无创伤性、可重复性、可进行血流动力学评价,而且检查费用低廉,对颈动脉疾病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文章介绍了超声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态学评价、各种超声检查方法在颈动脉狭窄评价中的应用及优缺点,强调综合应用各种检查方法和参数指标在提高颈动脉狭窄诊断准确率中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 超声检查 缺血性脑血管病
原文传递
支架置入术治疗有症状大脑中动脉狭窄的初步观察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敬伟 徐运 黄玉杰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2008年第2期121-124,共4页
目的:研究支架置入术治疗有症状大脑中动脉狭窄的可行性、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2005年8月-2006年12月,对12例大脑中动脉狭窄的患者行血管内支架置入术。其中男性9例,女性3例,平均年龄(69±5.3)岁,范围56~81岁。平均狭窄... 目的:研究支架置入术治疗有症状大脑中动脉狭窄的可行性、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2005年8月-2006年12月,对12例大脑中动脉狭窄的患者行血管内支架置入术。其中男性9例,女性3例,平均年龄(69±5.3)岁,范围56~81岁。平均狭窄程度(84.2±3.7)%,范围50%~99%。所有患者都用球囊扩张支架成功地进行了治疗,且无任何严重的并发症。结果:术后血管残余狭窄率≤20%,随访6~18个月期间无患者再发脑缺血症状。结论:血管内支架置入术是治疗有症状大脑中动脉狭窄的一种安全而有效的方法,近期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架置入术 大脑中动脉 狭窄
原文传递
象鼻式吸痰管在脑卒中非人工气道患者中应用效果 被引量:4
18
作者 石磊 沙玲 沈小芳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6年第6期861-863,共3页
目的:探讨象鼻式吸痰管对脑卒中非人工气道患者临床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神经内科80例脑卒中非人工气道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使用普通型吸痰管,观察组使用象鼻式吸痰管,对比两组吸痰管吸痰效果及气道黏... 目的:探讨象鼻式吸痰管对脑卒中非人工气道患者临床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神经内科80例脑卒中非人工气道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使用普通型吸痰管,观察组使用象鼻式吸痰管,对比两组吸痰管吸痰效果及气道黏膜损伤情况。结果象鼻式吸痰管一次性痰液吸净率94.05%,明显高于普通吸痰管的61.52%,而且象鼻式吸痰管气管黏膜损伤率3.57%,低于普通吸痰管的20.3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于脑卒中非人工气道患者,象鼻式吸痰管具有更好的吸痰效果且黏膜损伤发生率大大降低,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非人工气道 吸痰 象鼻式吸痰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