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理护理用于口腔颌面外科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1
作者 李辉坤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5期0125-0127,共3页
研究心理护理用于口腔颌面外科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06月-2022年08月本院外科收治的口腔颌面恶性肿瘤患者49例,运用随机数字法分作实验组(25,基础护理+心理护理)和对照组(25,基础护理),分析对患者情绪状态和生... 研究心理护理用于口腔颌面外科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06月-2022年08月本院外科收治的口腔颌面恶性肿瘤患者49例,运用随机数字法分作实验组(25,基础护理+心理护理)和对照组(25,基础护理),分析对患者情绪状态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 护理后,实验组患者情绪状态和生活质量均明显改善,各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强化心理护理对口腔颌面外科恶性肿瘤患者护理,可明显改善其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可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护理 口腔颌面 外科恶性肿瘤 生活质量 情绪状态
原文传递
个性化护理措施对口腔颌面术后伤口愈合及口腔功能恢复效果分析
2
作者 王君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3期0058-0060,共3页
分析在口腔颌面术后予以患者个性化护理措施对其伤口愈合及口腔功能恢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对我院口腔颌面术患者予以选取,纳入时间起始于2020.8,终止于2022.12,共计56例样本,用密封信封抽选完成分组操作,观察组(28例)施以个性化护理措施... 分析在口腔颌面术后予以患者个性化护理措施对其伤口愈合及口腔功能恢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对我院口腔颌面术患者予以选取,纳入时间起始于2020.8,终止于2022.12,共计56例样本,用密封信封抽选完成分组操作,观察组(28例)施以个性化护理措施,常规组(28例)施以常规护理,比对伤口愈合情况、咬合关系恢复情况、开口度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Ⅰ期愈合率(96.43%)相比常规组(78.58%)要高(P<0.05)。观察组咬合关系良好率(96.43%)相比常规组(75.00%)要高(P<0.05)。观察组开口度正常率(64.29%)相较于常规组(35.71%)要高(P<0.05)。结论 在口腔颌面术后为患者提供个性化护理措施可获得理想效果,对患者伤口愈合及口腔功能改善均有促进作用,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颌面术 个性化护理措施 口腔功能
下载PDF
干扰MT1-MMP表达对口腔鳞癌细胞增殖、侵袭的影响
3
作者 肖涛 郝峰瑶 +2 位作者 郑政 谢狄亚 王志勇 《口腔生物医学》 2022年第3期160-164,共5页
目的:检测膜型基质金属蛋白酶-1(MT1-MMP)在口腔鳞癌(OSCC)中的表达,探讨其对OSCC细胞增殖、侵袭的影响。方法:选取40例OSCC及癌旁组织样本,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样本中MT1-MMP及上皮细胞钙黏蛋白(E-cadherin)mRNA表达。采用小干扰RNA(si... 目的:检测膜型基质金属蛋白酶-1(MT1-MMP)在口腔鳞癌(OSCC)中的表达,探讨其对OSCC细胞增殖、侵袭的影响。方法:选取40例OSCC及癌旁组织样本,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样本中MT1-MMP及上皮细胞钙黏蛋白(E-cadherin)mRNA表达。采用小干扰RNA(siRNA)靶向干扰HSC3细胞MT1-MMP基因,实验分为siControl、siMT1-MMP、siControl+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siMT1-MMP+TGF-β1组。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Western blot检测MT1-MMP、E-cadherin、TGF-β信号通路相关蛋白CUTL1及Wnt5a的表达。结果:相对于癌旁组织,OSCC组织中MT1-MMP mRNA水平为高表达,E-cadherin为低表达(P<0.05);在干扰MT1-MMP表达后,HSC3细胞的增殖能力无明显变化(P>0.05);与siControl和siMT1-MMP组比较,siControl+TGF-β1组和siMT1-MMP+TGF-β1组细胞侵袭能力增强(P<0.01);与siControl+TGF-β1组比较,siMT1-MMP+TGF-β1组细胞侵袭能力减弱(P<0.01);与siControl组相比,siControl+TGF-β1组中MT1-MMP表达及TGF-β信号通路相关蛋白CUTL1及Wnt5a表达显著升高,E-cadherin表达下降(P<0.01);与siControl+TGF-β1组相比,siMT1-MMP+TGF-β1组中MT1-MMP、CUTL1及Wnt5a的蛋白表达水平有所下调,且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结论:干扰MT1-MMP可能通过调节TGF-β1诱导的EMT进程抑制OSCC细胞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癌 膜型基质金属蛋白酶-1 上皮细胞钙黏蛋白 上皮间充质转化
下载PDF
光学信号定量方法用于近红外荧光分子成像辅助口腔鳞状细胞癌手术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陈永锋 张凯 +5 位作者 廖圣恺 李楠 刘亮 洪虓 刘畅 王育新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005-1010,共6页
目的评价光学信号定量分析方法应用于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ancer cell,OSCC)手术中的可行性。方法首先,将OSCC细胞系(SCC9和HSC3)及正常上皮细胞株Leuk-1与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een,ICG)体外共培养6 h,验证近红外光学信号... 目的评价光学信号定量分析方法应用于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ancer cell,OSCC)手术中的可行性。方法首先,将OSCC细胞系(SCC9和HSC3)及正常上皮细胞株Leuk-1与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een,ICG)体外共培养6 h,验证近红外光学信号定量分析区分肿瘤细胞及正常细胞的能力。其次,将16只BALB/c雄性小鼠(5~6周龄,20~25g)分为两组,每组8只,将SCC9和HSC3细胞以1×106个/ml浓度分别接种于小鼠背部建立皮下移植瘤模型,模型构建成功后经尾静脉注射5 mg/kg ICG,配对t检验分析近红外光学信号定量分析在OSCC与正常组织的差异。最后,纳入2019年11月至2020年7月就诊于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口腔科的10例OSCC患者,其中舌癌6例,颊癌4例,男6例,女性4例,平均年龄58.6岁(46~71岁),均在术前6~8 h经肘静脉注射ICG,剂量为0.75 mg/kg。术中测量OSCC患者的肿瘤、瘤周(肿瘤边界外2.0 cm)及正常舌或颊黏膜的近红外光学信号强度。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评估三个样本组的近红外荧光强度,Tukey事后多重比较检验分析三者之间的信号背景比(signal background ratio,SBR)。结果体外共培养实验显示,OSCC细胞株HSC3和SCC9的近红外荧光强度显著强于正常上皮细胞株Leuk-1(P<0.01)。体内结果显示,OSCC的近红外光学信号强度高于正常组织,SBR为8.67±0.35。临床研究显示,肿瘤组织的荧光强度[(408.23±101.51)AU]显著高于瘤周和正常组织[分别为(253.12±64.89)和(261.50±80.47)AU](P<0.05);肿瘤与瘤周组织、肿瘤与正常组织的近红外信号强度的SBR为1.61±0.53和1.56±0.48,而瘤周与正常组织的SBR为0.96±0.17。结论近红外光学信号定量分析可区分OSCC和正常细胞。在OSCC根治术中,光学信号定量结合ICG近红外荧光分子成像技术辅助精确手术具有临床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谱学 近红外线 光学信号 定量 口腔鳞状细胞癌 荧光分子成像
原文传递
双侧下颌骨升支矢状劈开术影响下颌前突患者颏唇区轮廓变化的初步研究
5
作者 邹维娜 张昆 +3 位作者 胡小蓓 蒲玉梅 王育新 刘锐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96-501,共6页
目的:采用三维测量方法分析下颌前突患者双侧下颌骨升支矢状劈开术(BSSRO)后颏唇区轮廓变化。方法:纳入16名下颌前突患者,手术方式为BSSRO或BSSRO+Le Fort I型截骨术。收集术前1周(T0)、术后6~8个月(T1)螺旋CT数据,使用mimics软件建模... 目的:采用三维测量方法分析下颌前突患者双侧下颌骨升支矢状劈开术(BSSRO)后颏唇区轮廓变化。方法:纳入16名下颌前突患者,手术方式为BSSRO或BSSRO+Le Fort I型截骨术。收集术前1周(T0)、术后6~8个月(T1)螺旋CT数据,使用mimics软件建模并导入3-matic软件拟合、测量颏唇区软硬组织标志点三维移动距离及下唇区、颏部和颏唇区体积变化。并对颏唇区软、硬组织标志点移动距离、各分区体积变化和平均移动距离行Pearson相关性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颏唇区软硬组织标志点在三维方向变化均有显著相关性(P<0.01)。下唇区及颏部软硬组织体积变化以及平均移动距离均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下颌前突患者BSSRO术后颏唇区软硬组织变化在三维方向均有显著相关性,且能够准确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测量 下颌前突 BSSRO 相关性
下载PDF
延续护理对舌癌手术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评价
6
作者 孙婷婷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7期0100-0102,共3页
经手术疗法治疗舌癌患者后,实施延续护理模式的效果及生活质量探讨。方法 该项研究于2021.2-2022.12展开,纳入对象总计42例,均是本院舌癌手术患者,划分成对比组21例(落实常规护理)、实验组21例(落实常规护理+延续护理),针对两组生活质... 经手术疗法治疗舌癌患者后,实施延续护理模式的效果及生活质量探讨。方法 该项研究于2021.2-2022.12展开,纳入对象总计42例,均是本院舌癌手术患者,划分成对比组21例(落实常规护理)、实验组21例(落实常规护理+延续护理),针对两组生活质量、负性心理情绪、并发症展开讨论分析。结果 实验组及对比组生活质量、负性心理情绪、并发症总发生率相关数据比较P<0.05,统计学差异明显。结论 通过常规护理为舌癌手术患者实施干预时,再落实延续护理方案,可以确保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负性心理减轻,并发症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发症 生活质量 延续护理 舌癌
原文传递
股前外侧皮瓣与前臂皮瓣修复颊癌术后缺损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4
7
作者 周婷 孙国文 文建民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7年第5期358-361,共4页
目的:探讨颊癌扩大切除后不同缺损区域采用不同游离皮瓣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03—2017-03本院收治的49例颊癌术后行颊部缺损修复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3例患者采用前臂皮瓣进行修复,26例患者采用股前外侧皮瓣进行修复... 目的:探讨颊癌扩大切除后不同缺损区域采用不同游离皮瓣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03—2017-03本院收治的49例颊癌术后行颊部缺损修复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3例患者采用前臂皮瓣进行修复,26例患者采用股前外侧皮瓣进行修复治疗,对2组患者手术后临床效果及供区恢复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前臂皮瓣组皮瓣存活率100%,其中1例静脉血栓,经抢救后成活。股前外侧皮瓣组术后皮瓣存活率92.3%,其中4例皮瓣危象,1例静脉血栓,1例血肿,经抢救均成活,2例完全坏死。随访时间为3~36个月,平均18.5个月。结论:前臂皮瓣对于前颊、唇颊缺损修复效果较好,股前外侧皮瓣适用于后颊、洞穿、累及上下颌骨缺损修复,针对不同颊部区域的缺损,选用合适的皮瓣修复可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臂皮瓣 股前外侧皮瓣 颊癌 颊部缺损 临床效果
下载PDF
双膦酸盐性颌骨坏死小鼠模型中髓系抑制细胞及亚群的变化 被引量:5
8
作者 田美 魏斌 +2 位作者 泥艳红 宋玉仙 孙国文 《口腔生物医学》 2020年第1期41-44,共4页
目的:通过建立双膦酸盐性颌骨坏死(BRONJ)小鼠模型,探究髓系抑制细胞(MDSC)改变在BRONJ发病机理中的潜在作用。方法:通过静脉注射唑来膦酸诱导C57BL/6小鼠产生BRONJ样疾病,观察其牙龈愈合情况,micro-CT测量牙槽窝骨质修复情况,组织学检... 目的:通过建立双膦酸盐性颌骨坏死(BRONJ)小鼠模型,探究髓系抑制细胞(MDSC)改变在BRONJ发病机理中的潜在作用。方法:通过静脉注射唑来膦酸诱导C57BL/6小鼠产生BRONJ样疾病,观察其牙龈愈合情况,micro-CT测量牙槽窝骨质修复情况,组织学检测拔牙窝周围骨质破坏及坏死情况。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外周血中MDSC及其亚群所占的比例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BRONJ小鼠的拔牙窝黏膜未完全愈合,牙槽窝空虚,micro-CT可见拔牙窝散在高密度影像;HE染色显示骨小梁被吸收,拔牙窝周围可见多核巨细胞破坏骨质。与对照组比较,BRONJ小鼠外周血中MDSC及其亚群的比例明显降低。结论:BRONJ小鼠模型中MDSC分化受到了抑制,从而验证了免疫功能失调导致BRONJ发生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膦酸盐性颌骨坏死 髓系抑制细胞 单核细胞
下载PDF
颞下颌关节区肿瘤样钙盐沉着症2例
9
作者 田美 张双双 孙国文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80-184,共5页
肿瘤样钙盐沉着症是一种罕见的临床病理状况, 其特征是在关节内或关节周围软组织中形成钙盐沉积, 鲜见颞下颌关节区受累。本文报告2例颞下颌关节区肿瘤样钙盐沉着症患者的诊疗过程及随访结果, 并结合文献对本病的诊断、治疗、发病机制... 肿瘤样钙盐沉着症是一种罕见的临床病理状况, 其特征是在关节内或关节周围软组织中形成钙盐沉积, 鲜见颞下颌关节区受累。本文报告2例颞下颌关节区肿瘤样钙盐沉着症患者的诊疗过程及随访结果, 并结合文献对本病的诊断、治疗、发病机制进行综合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区 肿瘤样钙盐沉着症 关节内 钙盐沉积 随访结果 诊疗过程 发病机制 周围软组织
原文传递
头颈部恶性肿瘤根治术后肺栓塞的防治及血栓靶向治疗策略研究进展
10
作者 曹子晨 韩伟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87-291,共5页
头颈部恶性肿瘤是全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主要治疗手段是手术切除联合放化疗。肺栓塞是外科术后的重要并发症,严重威胁患者生存,但由于发病率较低,在头颈部恶性肿瘤领域相关研究较少,故头颈外科医师对其重视程度不足。正确认识并掌... 头颈部恶性肿瘤是全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主要治疗手段是手术切除联合放化疗。肺栓塞是外科术后的重要并发症,严重威胁患者生存,但由于发病率较低,在头颈部恶性肿瘤领域相关研究较少,故头颈外科医师对其重视程度不足。正确认识并掌握肺栓塞相关防治知识至关重要。因此,本文针对头颈部恶性肿瘤根治术后肺栓塞的防治策略及血栓靶向治疗策略进行综述,以期提高头颈外科医师对术后肺栓塞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栓塞 头颈部恶性肿瘤 手术后并发症 分子靶向治疗
原文传递
下颌骨骨内脂肪瘤一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周婷 张磊 +1 位作者 王铁梅 引、国文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25-126,共2页
骨内脂肪瘤(intraosseous lipoma,IL)是一种良性原发性肿瘤,患病率不足原发骨肿瘤的0.1%,全身各部位均可发病,以长管状骨多见,多为单发,也有多发报道。发生于下颌骨的IL较罕见。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南京市口腔... 骨内脂肪瘤(intraosseous lipoma,IL)是一种良性原发性肿瘤,患病率不足原发骨肿瘤的0.1%,全身各部位均可发病,以长管状骨多见,多为单发,也有多发报道。发生于下颌骨的IL较罕见。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南京市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收治下颌骨IL1例,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内脂肪瘤 下颌骨 口腔颌面外科 原发性肿瘤 长管状骨 南京大学 IL1 骨肿瘤
原文传递
23例原发性咽旁间隙肿瘤的临床分析及手术方式探讨 被引量:7
12
作者 陈昊亮 孙国文 +1 位作者 唐恩溢 胡勤刚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07-111,共5页
目的探讨咽旁间隙肿瘤的手术治疗及计算机导航技术在近颅底高位咽旁间隙肿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1月至2017年12月于南京市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23例咽旁间隙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 目的探讨咽旁间隙肿瘤的手术治疗及计算机导航技术在近颅底高位咽旁间隙肿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1月至2017年12月于南京市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23例咽旁间隙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3例咽旁间隙肿瘤患者中,经颈侧入路7例,经腮腺入路4例,口内入路2例,经下颌骨劈开入路4例,联合入路6例。在7例高位咽旁间隙肿瘤中,3例采用术中导航,肿瘤平均最长径为5.7 cm,平均手术时间3.5 h;4例未采用术中导航,肿瘤平均最长径5.0 cm,平均手术时间4.0 h。术后病理显示,最常见的为多形性腺瘤(8例)和神经鞘瘤(5例)。术后随访时间为8~72个月,23例均未见复发、转移或死亡。结论手术切除是治疗咽旁间隙肿瘤的首选方法。对于近颅底的高位咽旁间隙肿瘤,计算机导航技术可以辅助精确判断肿瘤与颅底的位置关系,提高手术安全性,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肿瘤 外科手术 咽旁间隙肿瘤 计算机导航
原文传递
头颈部鳞状细胞癌中蛋白质翻译后修饰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闳博 韩伟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789-793,共5页
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HNSCC)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易复发和转移。目前,手术联合放化疗是HNSCC的常规治疗手段,但对已转移或复发的患者治疗效果不理想,预后不佳。因此,深入探讨HNSCC致病的分子机... 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HNSCC)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易复发和转移。目前,手术联合放化疗是HNSCC的常规治疗手段,但对已转移或复发的患者治疗效果不理想,预后不佳。因此,深入探讨HNSCC致病的分子机制至关重要。翻译后修饰(post-translational modifications,PTM)是蛋白质的氨基酸侧链上共价结合化学小分子基团,既是蛋白质功能调节的重要方式,也是当前表观遗传学的研究热点。近年研究发现肿瘤的发生常伴随PTM异常,并在肿瘤进展中起重要作用,PTM可作为肿瘤的诊疗靶点。本文就几种主要的蛋白质PTM与HNSCC的关系进行综述,包括乙酰化、甲基化及糖基化等,以期为HNSCC的诊治提供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肿瘤 蛋白质加工 转译后 乙酰化作用 甲基化 糖基化
原文传递
上颌骨药物相关性颌骨坏死的手术治疗效果初探 被引量:3
14
作者 田美 王丹妮 +2 位作者 罗舒艳 翟一伟 孙国文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47-451,共5页
目的探讨上颌骨药物相关性颌骨坏死(medication-related osteonecrosis of the jaw,MRONJ)手术治疗的方法和疗效。方法纳入2013年1月至2020年10月就诊于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南京市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行手术治疗的28例上... 目的探讨上颌骨药物相关性颌骨坏死(medication-related osteonecrosis of the jaw,MRONJ)手术治疗的方法和疗效。方法纳入2013年1月至2020年10月就诊于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南京市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行手术治疗的28例上颌骨MRONJ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性别、发病时的年龄、病变阶段、治疗方法和预后等)。其中男性20例,女性8例,发病时年龄为(65.6±11.1)岁。根据美国口腔颌面外科协会的指南,将患者的病变分成2、3阶段,第2阶段的病变10例,进行颌骨部分切除术后严密缝合,其中直接拉拢缝合4个病灶,邻近瓣覆盖4个病灶,颊脂垫瓣和邻近瓣联合使用覆盖2个病灶;第3阶段的病变18例,采用死骨摘除术,并形成引流通道。术后定期随访,并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口腔局部检查、影像学检查等评价手术疗效。结果第2阶段的病变患者在切除坏死骨后,随访12~52个月,患者术后疼痛评分[(1.20±2.53)分]显著低于术前[(6.70±0.95)分](P<0.05)。8例患者的病变区黏膜完全愈合,无新的死骨形成;2例患者术后复发,再次就诊时发展为第3阶段。首次就诊的18例第3阶段病变患者,在摘除死骨后术后随访2~67个月,患者感染症状均明显缓解,术后疼痛评分[(3.40±0.51)分]显著低于术前[(7.06±1.00)分](P<0.05)。结论颌骨部分切除彻底去除病变骨质后软组织瓣封闭创口是针对上颌骨MRONJ第2阶段病变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而上颌骨第3阶段病变在采用死骨摘除术建立通畅的引流后,能快速消除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骨 药物相关性颌骨坏死 手术治疗 颌骨部分切除术 死骨摘除术
原文传递
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双膦酸盐性颌骨坏死 被引量:1
15
作者 田美 孙国文 +2 位作者 王丹妮 陈昊亮 翟一伟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40-545,共6页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双膦酸盐性颌骨坏死(BRONJ)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9年3月,南京市口腔医院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20例双膦酸盐性颌骨坏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治疗方法与结果进行分析。其中男14例,女6例,发病时的...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双膦酸盐性颌骨坏死(BRONJ)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9年3月,南京市口腔医院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20例双膦酸盐性颌骨坏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治疗方法与结果进行分析。其中男14例,女6例,发病时的平均年龄为65.4岁(48~81岁),其中男性67.4岁,女性60.7岁。处于第1阶段9例,第2阶段7例,第3阶段3例,1例患者上颌第2阶段、下颌第3阶段。对于部分处于第1阶段或第2阶段、全身情况较差、不能耐受全麻手术或手术创伤的患者,根据影像学评估的结果,若局部已形成完整的死骨,则在局麻下进行死骨摘除术;对于病变区死骨尚未完全分离患者,行颌骨部分切除术。对于发生在下颌骨且症状较重的第3阶段BRONJ患者,如形成了口内、外瘘管,发生了病理性骨折,或病变累及下颌骨下缘等颌面部骨质,在全身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通常行节段性截骨术。结果本组20例,有6例(含1例病变同时累及上、下颌骨患者)接受了死骨摘除术,11例接受了颌骨部分切除术,4例(含1例病变同时累及上、下颌骨患者)接受了下颌骨节段性截骨术。随访1~67个月,平均32.8个月,其中4例行下颌骨节段性截骨术的患者治愈,6例通过颌骨部分切除术的患者达到临床无症状,其余患者疼痛、死骨外露等症状减轻,病程明显减缓。结论死骨摘除术和颌骨部分切除术可使双膦酸盐性颌骨坏死患者症状减轻,部分患者可达到临床治愈,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下颌骨节段性截骨术作为较彻底的治疗方法,可考虑作为病变为下颌骨第3阶段且全身状况较好患者的首选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膦酸盐性颌骨坏死 上颌骨 下颌骨 手术治疗 下颌骨阶段性截骨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