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口腔种植修复术后患者疼痛感受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1
作者 展欣 童昕 俞青 《临床与病理杂志》 CAS 2023年第6期1143-1149,共7页
目的:探究行口腔种植修复术后患者疼痛感受的现状并分析影响患者疼痛程度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采取措施减轻患者口腔种植术后疼痛程度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随机抽取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口腔种植科2022年9至12月行口腔种植术的患者200... 目的:探究行口腔种植修复术后患者疼痛感受的现状并分析影响患者疼痛程度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采取措施减轻患者口腔种植术后疼痛程度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随机抽取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口腔种植科2022年9至12月行口腔种植术的患者200例,采用自行编制的问卷调查患者的一般资料及术中、术后护理情况,术前使用修正版牙科焦虑量表(Modified Dental Anxiety Scale,MDAS)评估患者的焦虑程度,术后使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法测量患者术后0、6、24、48、72 h的疼痛程度,分析患者种植术后疼痛感受的现状;根据术后6 h疼痛评估结果将患者分为轻度疼痛组与中重度疼痛组,分析影响患者疼痛程度的危险因素。结果:大部分患者术后为轻度疼痛,6 h达到中重度疼痛的人数最多,随着时间的延长,疼痛程度减轻,至48 h仅少部分患者仍有中重度疼痛。χ^(2)检验显示:不同疼痛程度的患者在术中冲洗液温度、手术时长、是否进行健康宣教以及有无牙科焦虑症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手术时长、冲洗液温度、健康宣教和牙科焦虑症是口腔种植术后患者发生中重度疼痛的危险因素。结论:术后6 h左右中重度疼痛患者例数占比最高,手术时长、冲洗液温度、健康宣教和牙科焦虑症可能是患者术后6 h发生中重度疼痛的独立危险因素,应积极采取针对性措施,降低患者口腔修复种植术后的疼痛程度或预防术后发生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种植 疼痛 牙科焦虑 影响因素
下载PDF
10例种植体折裂病例的临床分析
2
作者 陈思 陈星霖 +2 位作者 马文杰 杨萌 童昕 《口腔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50-55,共6页
随着口腔种植技术的不断提高,口腔种植修复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与此同时种植体失败的情况也逐渐增多。种植术后感染、骨结合不良以及机械并发症均可导致种植失败。虽然种植体折裂在临床中不多见,但引起种植体折裂的原因值得临床医生的... 随着口腔种植技术的不断提高,口腔种植修复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与此同时种植体失败的情况也逐渐增多。种植术后感染、骨结合不良以及机械并发症均可导致种植失败。虽然种植体折裂在临床中不多见,但引起种植体折裂的原因值得临床医生的重视。种植体折裂主要与种植体直径、种植体连接方式、修复体牙位及修复设计、种植体周围骨吸收等相关。本研究通过典型病例对种植体折裂的相关原因进行分析,为临床工作提供一定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种植 种植体折裂 取出方法 机械并发症
下载PDF
种植外科定位模板的制作及CT影像学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李振 黄远亮 《口腔医学》 CAS 2013年第1期21-23,共3页
目的通过种植外科定位模板的制作及计算机断层(Computed Tomography,CT)影像学的分析,便于牙种植体的精确植入及其美学修复。方法选择20例牙列缺损患者,制取上下颌印模,灌注超硬石膏。在石膏模型上根据邻牙及咬合关系制作种植外科定位模... 目的通过种植外科定位模板的制作及计算机断层(Computed Tomography,CT)影像学的分析,便于牙种植体的精确植入及其美学修复。方法选择20例牙列缺损患者,制取上下颌印模,灌注超硬石膏。在石膏模型上根据邻牙及咬合关系制作种植外科定位模板,患者佩戴模板进行CT扫描,利用自主开发的牙颌种植辅助诊断系统V5.4软件对CT数据进行影像学分析。结果 CT影像可以清晰地获得受植区颌骨的三维解剖结构,并能精确地测量受植区骨组织颊(唇)舌向宽度、牙槽嵴顶到下牙槽神经管上壁或上颌窦底的高度、受植区的软组织厚度;还可以测量前牙区理想的种植方向与牙槽嵴方向的差异。植入的种植体位置和方向佳,无术后并发症,且后期修复效果较好。结论种植外科定位模板的CT影像分析可以准确了解种植区骨质,对选择种植体的长度和直径,及其评估后期的种植修复有很大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种植 外科定位模板 计算机断层
下载PDF
甘氨酸喷砂技术治疗轻中度种植体周围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4
作者 蒋勇 童昕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93-96,共4页
目的 :评价甘氨酸喷砂粉龈下喷砂治疗(GPAP)对轻中度种植体周围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5例种植体周围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每例至少有1颗种植体患有早期轻度种植体周围炎,且符合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分为2组... 目的 :评价甘氨酸喷砂粉龈下喷砂治疗(GPAP)对轻中度种植体周围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5例种植体周围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每例至少有1颗种植体患有早期轻度种植体周围炎,且符合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分为2组,试验组采用GPAP方法治疗,对照组采用碳纤维刮治器和0.2%氯己定治疗。在基线和治疗后6个月进行种植体周围临床指标检查,包括菌斑指数(mPLI)、探诊后出血指数(BOP)、龈沟出血指数(mSBI)、探诊深度(PPD)、临床附着水平(AL)。采用SPSS 21.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基线时试验组和对照组间各项临床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2组临床指标与基线相比均有所降低,GPAP组的降低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PAP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强治疗轻中度种植体周围炎的效果,长期疗效需要大样本长时间的随访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体周围炎 非手术治疗 甘氨酸喷砂技术
原文传递
不同直径种植体与天然牙联合支持固定桥的应力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李振 聂文忠 黄远亮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2年第2期105-109,共5页
目的:通过三维有限元方法研究种植体直径对天然牙种植体联合固定桥周围骨组织应力的影响。方法:CT扫描获得志愿者DICOM数据,通过Mimics软件、Imageware逆向工程软件及ANSYS软件处理,先建立左侧下颌第二前磨牙和第二磨牙支持的天然牙固... 目的:通过三维有限元方法研究种植体直径对天然牙种植体联合固定桥周围骨组织应力的影响。方法:CT扫描获得志愿者DICOM数据,通过Mimics软件、Imageware逆向工程软件及ANSYS软件处理,先建立左侧下颌第二前磨牙和第二磨牙支持的天然牙固定桥三维有限元模型,用不同直径种植体替换下颌第二磨牙得到一系列种植体-天然牙联合支持式固定桥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分别在垂直向和斜向45°集中加载下,对比分析天然牙及种植体周围的应力分布情况。结果:相同加载条件下,不同模型的第二前磨牙(天然牙)颈部应力无明显区别。对联合支持式固定桥,当种植体直径由3.5 mm增加为4.3 mm时,种植体颈部和基台的应力明显降低(近1/2);随种植体直径增加,2处应力也继续降低,但降低的幅度明显放缓。结论:随着种植体直径的增大,种植体颈缘处骨组织及基台的von Mises应力逐渐减小,但对天然牙周围的应力影响较小。斜向载荷时,天然牙、种植体周围骨组织及基台受到的von Mises应力显著增大,更易导致固定桥修复的失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有限元 联合支持式固定桥 种植体 应力
下载PDF
CGF联合骨移植材料在低上颌窦底内提升术同期种植中的应用 被引量:5
6
作者 程伟 李淑媛 童欣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7年第6期71-74,共4页
目的探讨CGF联合骨移植材料在低上颌窦底内提升术同期种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南京市某医院2015年5月-2017年3月收治的42例上颌后牙区骨量不足(窦底骨高度小于4 mm)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行上颌窦内提升术同期植入42枚种植体,在内提升后... 目的探讨CGF联合骨移植材料在低上颌窦底内提升术同期种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南京市某医院2015年5月-2017年3月收治的42例上颌后牙区骨量不足(窦底骨高度小于4 mm)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行上颌窦内提升术同期植入42枚种植体,在内提升后将CGF膜联合骨移植材料植入上颌窦内,术后观察并记录上颌窦底提升、术后炎症反应及术后6个月的骨整合情况等。结果 42例患者上颌窦底高度提升了6.0~8.5mm,平均7.25mm;患者术后未发生上颌窦炎症反应;患者术后6个月时骨结合情况良好,均已完成固定修复。随访过程中,42枚种植体行使功能良好,未发现松动脱落者。结论上颌后牙区骨量不足时,采用上颌窦内提升术,同时应用CGF膜联合骨移植材料植骨,可以有效增加骨高度,避免术中穿孔,满足同期种植条件,近远期效果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GF 上颌窦提升术 牙种植
下载PDF
三明治法Onlay植骨结合GBR技术在上颌骨洞穿性缺损种植修复中的应用思考
7
作者 倪文庆 戈伟 童昕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第1期65-68,共4页
目的研究三明治法Onlay植骨结合GBR技术应用于上颌骨洞穿性骨缺损后牙槽嵴水平向及垂直向骨量的变化;评价该项技术在口腔种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泰州市中医院近年的5名病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口腔专科检查和口腔颌面CT检查进行术前评... 目的研究三明治法Onlay植骨结合GBR技术应用于上颌骨洞穿性骨缺损后牙槽嵴水平向及垂直向骨量的变化;评价该项技术在口腔种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泰州市中医院近年的5名病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口腔专科检查和口腔颌面CT检查进行术前评估,通过Onlay植骨结合GBR技术修复骨缺损区,恢复缺牙区的骨量和缺失牙,手术后8个月通过CT检查,评估骨增量效果,并行种植修复。结果植骨术后8个月,患者缺牙区牙槽嵴水平骨量提升4.2mm,垂直骨量提升18mm,患者口腔软组织、牙龈颜色、牙龈乳头均基本恢复正常,供骨区无神经症状、继发性感染及其他不适。种植体骨结合良好,稳定性佳,患者对修复效果满意。种植牙留存率100%。结论三明治法Onlay自体骨移植结合GBR技术是解决上颌骨洞穿性骨缺损的有效临床途径,能够使牙槽骨水平向及垂直向骨量均得到良好改善,为后期的种植修复提供良好的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明治法 Onlay植骨术 洞穿性骨缺损 骨增量技术 GBR
下载PDF
同期植骨的即刻与延期种植在上颌中切牙区的骨量对比研究 被引量:17
8
作者 董事玲 杨光雯 +3 位作者 丁梦 李强 董衡 牟永斌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20年第2期90-95,共6页
目的:分析比较上颌中切牙即刻种植与延期种植同期唇侧植骨术的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度行上颌中切牙区单颗牙种植的患者57例,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即刻组(28例)和延期组(29例),2组均同期行唇侧引导骨再生技术(guided bone regeneration,GBR... 目的:分析比较上颌中切牙即刻种植与延期种植同期唇侧植骨术的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度行上颌中切牙区单颗牙种植的患者57例,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即刻组(28例)和延期组(29例),2组均同期行唇侧引导骨再生技术(guided bone regeneration,GBR)。所有患者于术前(T0)、术后即刻(T1)、术后6个月(T2)进行锥形束CT(CBCT)检查,并通过影像分析软件测量种植体肩台下2 mm和10 mm处的唇侧水平骨量。结果:在观察期内,2组种植体存留率均为100%。在T1~T2时间段内,即刻组患者2个位点处的唇侧骨板吸收量小于延期组(P<0.05),即刻组2个位点处唇侧剩余骨厚度>2 mm的患者多于延期组,且即刻组获得更好的美学效果与更高的满意度评分。结论:与延期种植相比,即刻种植同期唇侧植骨更有利于减缓牙槽骨吸收,能维持种植体周围软硬组织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中切牙 即刻种植 延期种植 骨改建
下载PDF
激光法治疗种植体周围炎的短期临床效果评估 被引量:9
9
作者 蒋勇 童昕 《口腔医学》 CAS 2018年第12期1118-1121,共4页
目的探讨Er:YAG激光法治疗种植体周围炎临床效果,以期对今后种植体周围炎的临床治疗有所帮助。方法20名种植体周围炎患者,满足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后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采用Er:YAG激光法治疗,对照组采用碳纤维刮治器和0.2%洗必泰抗菌治... 目的探讨Er:YAG激光法治疗种植体周围炎临床效果,以期对今后种植体周围炎的临床治疗有所帮助。方法20名种植体周围炎患者,满足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后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采用Er:YAG激光法治疗,对照组采用碳纤维刮治器和0.2%洗必泰抗菌治疗。分别记录治疗前(基线水平)、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时相关的牙周临床指标,包括菌斑指数、探诊后出血指数、龈沟出血指数、探诊深度、临床附着水平。所有的检查均使用牙周探诊器(PCP12)。结果基线时试验组和对照组间各项临床牙周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与基线水平相比,各项临床牙周指标均有所降低,激光治疗比刮治治疗的降低幅度大,并且这种降低是具有统计学意义的(P<0.05)。治疗后6个月时,总体来说牙周各项临床指标仍是低于基线水平的,但与3个月时相比,除了出血指数仍然降低以外,其他牙周指数都有略微反弹的趋势。结论手工刮治和激光治疗都可以改善种植体周围炎患者的各项临床牙周指标,激光治疗可能疗效更为显著,但稳定性稍显不足。这种改善可能只是短期的,长期的疗效还需要依赖大样本长时间的观察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体周围炎 非手术治疗 Er:YAG激光法
下载PDF
DSD在上颌无牙颌美学种植修复中的临床效果探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李敢 胡刚刚 +2 位作者 秦海燕 王鹏来 童昕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59-963,共5页
目的:评价数字化微笑设计(DSD)指导无牙颌种植美学固定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符合条件的患者1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n=9)。分别采用DSD辅助和常规方法制作美学诊断义齿和最终修复体。分别记录2组诊断义齿的调改次数及调改时... 目的:评价数字化微笑设计(DSD)指导无牙颌种植美学固定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符合条件的患者1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n=9)。分别采用DSD辅助和常规方法制作美学诊断义齿和最终修复体。分别记录2组诊断义齿的调改次数及调改时间。请患者对诊断义齿和最终修复体进行满意度评分。结果:试验组有7例仅调改1次,对照组仅有2例。试验组诊断义齿的调改时间平均为(1.2±0.3)h,对照组平均为(2.5±0.6)h(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对诊断义齿的满意度评分分别为8.4±0.7和7.6±1.2(P<0.05),对最终修复体的满意度评分,分别为8.8±0.4和8.6±0.5(P=0.479)。结论:DSD辅助上颌无牙颌种植美学固定修复可以减少患者的椅旁时间,提高诊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微笑设计(DSD) 无牙颌 种植固定修复 美学
下载PDF
计算机辅助动态导航技术应用于穿颧种植 被引量:4
11
作者 马文杰 童昕 《口腔生物医学》 2018年第4期191-195,共5页
目的:探究计算机辅助动态导航在穿颧种植手术的应用方法。方法:选取一例上颌骨重度萎缩的48岁男性患者,利用计算机辅助动态导航进行双侧穿颧种植体植入,结合前牙倾斜植入两枚植体。术后6月完成最终修复。结果:该患者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目的:探究计算机辅助动态导航在穿颧种植手术的应用方法。方法:选取一例上颌骨重度萎缩的48岁男性患者,利用计算机辅助动态导航进行双侧穿颧种植体植入,结合前牙倾斜植入两枚植体。术后6月完成最终修复。结果:该患者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咀嚼功能恢复良好。术后观察3年,各个植体均未见明显骨吸收,患者对治疗效果满意。结论:计算机辅助动态导航系统能够有效规避穿颧种植风险,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颧种植体 计算机辅助动态导航 上颌骨萎缩
下载PDF
自体牙骨粉联合Onlay植骨在上颌前牙区种植治疗中应用一例 被引量:3
12
作者 杨萌 王娟 +1 位作者 姚立敏 童昕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0年第11期1156-1159,共4页
1病例介绍患者,女,18岁。4年前受外伤,右上前牙因根折无法保留而拔除,否认系统疾病及药物过敏史,否认吸烟史。临床检查:11缺失,21牙冠变色,缺牙区牙槽黏膜未见明显红肿,唇侧牙槽骨稍凹陷。口腔卫生良好,余牙未见明显松动(见图1)。锥形... 1病例介绍患者,女,18岁。4年前受外伤,右上前牙因根折无法保留而拔除,否认系统疾病及药物过敏史,否认吸烟史。临床检查:11缺失,21牙冠变色,缺牙区牙槽黏膜未见明显红肿,唇侧牙槽骨稍凹陷。口腔卫生良好,余牙未见明显松动(见图1)。锥形束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检查:11缺牙区牙槽骨菲薄,唇侧凹陷,最薄处仅约2 mm,牙槽嵴高度尚可(见图2)。经过完善的术前检查,并与患者充分沟通后,为患者制定治疗方案:拔除右下颌第三磨牙制备自体牙骨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牙骨粉 骨移植材料 种植手术
下载PDF
国产BLB种植系统10年存留率的观察与分析
13
作者 彭靖园 刘小宁 +1 位作者 季彤 童昕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062-1064,共3页
目的 BLB国产种植体的关注度相应降低,进而影响对其后期维护。文中通过10年随访观察评价国产BLB种植系统远期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访2004年1月至2005年12月在南京市口腔医院种植科行BLB种植及修复的120例患者,共计179枚种植体。病例均... 目的 BLB国产种植体的关注度相应降低,进而影响对其后期维护。文中通过10年随访观察评价国产BLB种植系统远期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访2004年1月至2005年12月在南京市口腔医院种植科行BLB种植及修复的120例患者,共计179枚种植体。病例均采取Ⅰ期植入和Ⅱ期暴露的延期种植方式,上部结构固位方式有黏接和螺丝固位。分别于种植手术后当天、Ⅱ期手术前以及修复后3个月复查。此后每间隔1年复查。结果截至2017年12月BLB种植体失访率为6%,总留存率达95.2%。种植体失败原因主要为骨吸收、感染等导致种植体松动脱落。修复并发症包括基台反旋,中央螺丝松动,食物嵌塞,崩瓷等。上下颌失败病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牙、前磨牙及磨牙失败病例数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在严格把握适应证的条件下,BLB种植系统可用于常规牙列缺损患者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LB 种植牙 修复
下载PDF
术前CT对骨密度与种植体稳定性的预测:一项尸体研究
14
作者 马文杰 李威 童昕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 2019年第3期151-152,165,共3页
提高种植体的初期稳定性对于种植体的成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良好的初期稳定性能够减少种植体的微动度。种植体的微动度大于100μm时会导致纤维组织长入,导致骨组织不能长入其中形成骨整合[2]。骨质情况将影响初期稳定性。在临床中... 提高种植体的初期稳定性对于种植体的成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良好的初期稳定性能够减少种植体的微动度。种植体的微动度大于100μm时会导致纤维组织长入,导致骨组织不能长入其中形成骨整合[2]。骨质情况将影响初期稳定性。在临床中,很难去评判骨质。现在临床通常根据骨皮质与骨松质的含量比例及骨松质疏密程度将颌骨质量分四个级别:Ⅰ:颌骨几乎完全由均质的密质骨构成;Ⅱ:厚层的密质骨包绕骨小梁密集排列的骨松质;Ⅲ:薄层的密质骨包绕骨小梁密集排列的骨松质;Ⅳ:薄层的密质骨包绕骨小梁疏松排列的骨松质。研究表明:临床医生只能区分Ⅰ类骨与Ⅳ类骨,而很难区分Ⅱ类骨与Ⅲ类骨。目前临床上还未出现较为合理的评价颌骨质量的客观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期稳定性 种植体 骨整合
下载PDF
比较短种植体与上颌窦提升术疗效的meta分析
15
作者 仲杰 杨萌 +1 位作者 郝峰瑶 童昕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 2019年第6期13-16,21,共5页
目的比较上颌窦提升同期或择期植入标准种植体和直接植入短种植体的3年临床疗效。方法在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进行系统检索,检索时间自建库至2018年8月。另外手工检索了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作为补充。经过文献筛选和数据提取,... 目的比较上颌窦提升同期或择期植入标准种植体和直接植入短种植体的3年临床疗效。方法在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进行系统检索,检索时间自建库至2018年8月。另外手工检索了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作为补充。经过文献筛选和数据提取,进行meta分析。本研究的主要结局为种植体存留率,次要结局为种植体周围边缘骨丧失和并发症。结果 6项随机对照试验符合纳入标准。结果显示,短种植体与常规种植体在种植体存留率上无显著差异(RR:0.98; 95%CI:[0.95,1.02];P=0.38)。在种植体周围边缘骨丧失方面,meta分析结果显示短种植体优于常规种植体(MD=-0.19; 95%CI:[-0.33,-0.05];P=0.007)。上颌窦提升组的种植并发症多于短种植体组。结论经过3年的观察,与上颌窦提升后常规种植体植入相比,短种植体具有更好的临床效果。未来需要更多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对本研究结果进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种植体 上颌窦提升术 口腔种植 META分析
下载PDF
不同骨增量技术在上颌前牙区的临床对比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董衡 周娜 +3 位作者 朱艳香 陈琳 吕昊昕 牟永斌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8年第2期198-203,共6页
目的:评估不同骨增量技术对上颌前牙区牙槽骨水平骨增量的临床疗效。方法:筛选2013~2016年内行上颌前牙延期种植患者33例,共植入51枚种植体。根据植骨术的不同分为3组:A组,钛网植骨;B组,自体骨外置植骨(Onlay植骨);C组,常规引导骨组织... 目的:评估不同骨增量技术对上颌前牙区牙槽骨水平骨增量的临床疗效。方法:筛选2013~2016年内行上颌前牙延期种植患者33例,共植入51枚种植体。根据植骨术的不同分为3组:A组,钛网植骨;B组,自体骨外置植骨(Onlay植骨);C组,常规引导骨组织再生术(GBR)。锥形束CT(CBCT)对术区牙槽骨进行扫描测量与分析,评估植骨术后牙槽骨水平向骨增量(L1)、种植术前较植骨术后的牙槽骨吸收量(L2)和种植术后1年的牙槽骨吸收量(L3)等。结果:CBCT评估显示A组术后L1[(5.17±0.37)mm]与B组[(5.31±0.36)mm]相比无明显差异,两者均大于C组[(3.87±0.57)mm];但A组L2[(0.07±0.05)mm]小于B组[(0.38±0.12)mm]和C组[(0.35±0.09)mm],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种植体植入后1年随访有微量的骨质丧失,A组大于B组或C组,B组与C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GBR采用钛网在上颌前牙缺失的种植修复中可提供令人满意的水平骨增量效果。相比于采用可吸收膜的常规GBR可以增加更多的骨量,并且可提高GBR适应证范围。该术植骨后植骨材料吸收较缓慢,优于Onlay植骨术和常规GBR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网 引导骨组织再生术 外置植骨术 前牙种植修复
下载PDF
两种利用micro-CT测量小鼠牙周炎模型牙槽骨吸收的方法比较 被引量:5
17
作者 崔迪 张杨珩 +2 位作者 张婷 魏挺力 闫福华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73-177,共5页
目的比较两种利用微计算机断层扫描(micro-CT)测量小鼠牙周炎模型牙槽骨吸收的方法。方法结扎小鼠右侧上颌第二磨牙建立牙周炎模型,分离其右侧上颌骨后进行micro-CT扫描。由3名医师分别采用重建法(R法)和改良的断层测量法(T法)进行牙槽... 目的比较两种利用微计算机断层扫描(micro-CT)测量小鼠牙周炎模型牙槽骨吸收的方法。方法结扎小鼠右侧上颌第二磨牙建立牙周炎模型,分离其右侧上颌骨后进行micro-CT扫描。由3名医师分别采用重建法(R法)和改良的断层测量法(T法)进行牙槽骨测量,分析比较两种测量方法的一致性和稳定性。结果不同测量者采用R法进行测量的标准差(SD)为35.67μm,采用T法的SD为14.24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测量者采用R法测量3次所得结果之间的SD为34.87μm,采用T法的SD为7.82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T法测量小鼠牙周炎模型牙槽骨吸收的一致性和稳定性均优于R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槽骨吸收 牙周炎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改良小骨窗在上颌窦外提升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牟永斌 程然 +3 位作者 吕昊昕 陈琳 朱艳香 林梓桐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6年第6期510-514,共5页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大小的上颌窦外提升术入路窗口结合同期植入种植体临床疗效。方法:采用2种不同尺寸窗口行上颌窦外提升术,对29例(共32颗)垂直骨量不足的上颌后牙区种植病例行上颌窦底提升及种植体同期植入手术。术前将患者随机分为小...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大小的上颌窦外提升术入路窗口结合同期植入种植体临床疗效。方法:采用2种不同尺寸窗口行上颌窦外提升术,对29例(共32颗)垂直骨量不足的上颌后牙区种植病例行上颌窦底提升及种植体同期植入手术。术前将患者随机分为小骨窗组(6 mm×6 mm,n=15)和常规骨窗组(15 mm×10 mm,n=14),两种窗口均同期植入人工骨粉和种植体。分别于术后10 d和30 d评价患者舒适感。在手术前、手术当天、术后6个月分别进行口腔锥形束CT(CBCT)扫描,检查种植体周围上颌窦底部剩余牙槽骨和植入骨粉的总厚度和所植骨粉在窦底的宽度。结果:全部32颗种植体CBCT检查骨结合良好,窦内种植体周围骨量有明显增加。小骨窗组与常规骨窗组的植入骨粉成骨能力无明显差异。小骨窗组患者总手术时间与常规骨窗组无明显差异,术后10 d和30 d随访中患者对手术不适反应明显减轻。结论:微创小窗口上颌窦底外提升术较常规窗口损伤更小,技术适应证更广泛,可减少患者手术痛苦,提升治疗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窦提升 牙种植 微创手术
下载PDF
大块充填术和分层充填术对树脂黏结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丁梦 程然 +2 位作者 王南南 华立 牟永斌 《医学研究生学报》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304-1308,共5页
目的目前临床上对如何快速高效地修复高C因素窝洞仍无定论,文中旨在研究大块充填术和分层充填术在充填此类窝洞时对树脂黏结强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3月于南京市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就诊的40例患者,共收集因阻生拔除的... 目的目前临床上对如何快速高效地修复高C因素窝洞仍无定论,文中旨在研究大块充填术和分层充填术在充填此类窝洞时对树脂黏结强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3月于南京市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就诊的40例患者,共收集因阻生拔除的第三磨牙42颗,随机选取其中36颗牙齿制备标准I类洞,按窝洞充填方式不同随机分为2组(n=18):大块充填组(一次性充填固化)和分层充填组(以2 mm为一层,分两层充填固化)。大块充填组按充填材料不同再分为3个亚组(n=6):SF大块亚组为Sonic Fill系统超声一次性充填;SDR大块亚组为Sure Fil SDR Flow系统注射头一次性注射充填;Z350大块亚组为传统复合树脂Filtek Z350一次性堆积充填,3组均光固化20s。分层充填组按充填材料不同随机分为3个亚组(n=6):SF分层亚组材料为Sonic Fill,SDR分层亚组材料为Sure Fil SDR Flow,Z350分层亚组为传统复合树脂Filtek Z350;均采用分层充填技术,分2层充填固化,每层2 mm,每次光固化20 s。随后进行微拉伸强度测试和断裂模式观察。余下6颗离体磨牙进行电子显微镜观察黏结界面形态。结果采用Fitek Z350充填时,分层充填组微拉伸强度较大块填充组增大,显著提升树脂-牙本质之间的黏结力强度[(25.43±5.71)MPa vs(0±0)MPa,P<0.05]。大块充填组Sonic Fill、Sure SDR flow微拉伸强度[(28.02±6.98)、(26.60±7.13)MPa]较Fitek Z350[(0±0)MPa]显著提高(P<0.05)。复合树脂内断裂模式在各亚组出现的频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DR大块亚组中出现的频次最多(P<0.05),其次是SDR分层亚组(P<0.05)。Z350大块亚组的标本在预备过程中断裂,树脂-牙本质黏结界面完全分离。其余各亚组电镜下表现基本一致,大部分区域树脂-牙本质黏结紧密,仅在局部可见不同程度的混合层瓦解断裂。结论传统复合树脂不适用于大块充填术,大块充填树脂在分层充填或大块充填的应用中均可取得理想的黏结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结强度 大块充填术 分层充填术 C因素
下载PDF
Mtwo镍钛器械分离的器械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南南 张栋华 +1 位作者 牟永斌 葛久禹 《口腔医学》 CAS 2016年第12期1078-1082,共5页
目的观察临床中废弃的Mtwo镍钛分离器械特点,分析影响Mtwo镍钛器械分离的器械因素。方法随机选取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2013年3月至2014年1月临床中废弃的部分Mtwo镍钛器械,共计419支镍钛器械。在30倍显微镜下观察镍钛器械尖端、... 目的观察临床中废弃的Mtwo镍钛分离器械特点,分析影响Mtwo镍钛器械分离的器械因素。方法随机选取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2013年3月至2014年1月临床中废弃的部分Mtwo镍钛器械,共计419支镍钛器械。在30倍显微镜下观察镍钛器械尖端、刃部和螺纹形态,将废弃器械分为完整组、变形组和分离组。对于变形组和分离组器械进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分析器械分离类型。结果临床废弃器械中,63.5%Mtwo镍钛器械表面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形、缺损。分离器械占21.2%。4种不同型号的Mtwo器械分离率分别为#10.04:31.6%,#15.05:13.8%,#20.06:21.0%,#25.06:17.7%,其中#10.04 Mtwo镍钛器械分离率最高。63.8%#15.05 Mtwo镍钛器械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形。分离器械中,82.0%器械为疲劳分离。超扭矩分离主要发生于#10.04器械。扫描电子显微镜显示,在疲劳分离中,器械表面有疲劳条带出现,而在超扭矩分离中,分离断面主要是陷窝状断裂和微孔隙出现。结论 Mtwo镍钛器械分离主要为疲劳分离。疲劳分离机制和超扭矩分离机制在不同型号分离器械中所占比例不同。而不同分离机制导致的分离器械表面性状具有不同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two镍钛器械 器械分离 疲劳分离 超扭矩分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