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1/Th2细胞因子联合nCD64指数监测在肺癌早期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1
作者 罗炳辉 张芸环 +2 位作者 鲍淑文 汪银 张瑶琴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5年第2期140-144,共5页
目的研究CD4^(+)阳性细胞(Th1)/辅助性T细胞2(Th2)细胞因子联合中性粒细胞CD64(nCD64)在肺癌早期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19年10月至2023年10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苏州医院就诊的65例肺癌患者,纳入观察组,根据微生物... 目的研究CD4^(+)阳性细胞(Th1)/辅助性T细胞2(Th2)细胞因子联合中性粒细胞CD64(nCD64)在肺癌早期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19年10月至2023年10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苏州医院就诊的65例肺癌患者,纳入观察组,根据微生物分离培养检验结果分成感染组(n=33)和非感染组(n=32)。另外33名为常规体检人员,纳入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接受Th1/Th2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2、IL-6、IL-8、IL-10、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nCD64检验。比较各组检验结果并以微生物分离培养检验结果为金标准分析Th1/Th2细胞因子、nCD64指数单独诊断、联合对肺癌早期感染的诊断效能,同时给予感染组患者常规化学药物和抗感染药物治疗,比较治疗前及治疗后1、2周Th1/Th2细胞因子、nCD64指数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清IL-2、IFN-γ、TNF-α水平分别为(0.78±0.32)、(2.89±0.72)、(0.85±0.43)pg/m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2.12±0.78)、(5.04±1.39)、(2.48±0.96)pg/mL],IL-6、IL-8、IL-10水平及nCD64指数分别为(18.83±2.98)pg/mL、(38.79±5.82)pg/mL、(6.47±1.14)pg/mL、4.22±1.4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4.82±1.15)pg/mL、(14.48±3.69)pg/mL、(4.08±0.86)pg/mL、0.87±0.3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患者的血清IL-2、IFN-γ、TNF-α水平分别为(0.89±0.25)、(1.86±0.46)、(1.13±0.36)pg/mL,均显著低于非感染组[(1.53±0.67)、(3.71±1.05)、(1.79±0.43)pg/mL],IL-6、IL-8、IL-10水平及nCD64指数分别为(19.85±5.21)pg/mL、(41.65±7.32)pg/mL、(8.47±2.98)pg/mL、6.89±2.45,均显著高于非感染组[(17.19±2.36)pg/mL、(26.24±5.06)pg/mL、(5.92±1.51)pg/mL、3.53±1.3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微生物分离培养检验结果为金标准,Th1/Th2细胞因子、nCD64指数联合检测诊断肺癌早期感染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诊断符合率均显著高于单一诊断(P<0.05)。感染组治疗期间IL-2、IFN-γ、TNF-α水平逐渐升高,IL-6、IL-8、IL-10水平逐渐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h1/Th2细胞因子、nCD64指数均可用于诊断肺癌早期感染,两者联合诊断效能较高,同时可用于治疗期间对患者病情进行检测,辅助医师调整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早期感染 CD4^(+)阳性细胞 辅助性T细胞2 中性粒细胞CD64 诊断价值
下载PDF
临床药师参与制订晚期结肠癌患者治疗方案的药学实践
2
作者 何素梅 谢婧雯 +3 位作者 朱洪宇 卢丽娜 张晓兰 江翊国 《实用药物与临床》 2025年第1期62-65,共4页
因手足综合征不良反应,1例晚期结肠癌患者的治疗方案由口服卡培他滨调整为替吉奥,用药4 d后,患者无法耐受替吉奥的恶心、呕吐不良反应,自行停用替吉奥。结合患者手足综合征改善,1个月后未再使用替吉奥,调整为减量的卡培他滨。临床药师... 因手足综合征不良反应,1例晚期结肠癌患者的治疗方案由口服卡培他滨调整为替吉奥,用药4 d后,患者无法耐受替吉奥的恶心、呕吐不良反应,自行停用替吉奥。结合患者手足综合征改善,1个月后未再使用替吉奥,调整为减量的卡培他滨。临床药师持续监护患者病情变化。经过6个周期化疗,患者再次出现严重手足综合征,临床药师参与多学科团队综合治疗(MDT)团队,优化治疗方案,提供药学监护,促进患者临床安全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综合征 替吉奥 卡培他滨 药学监护
下载PDF
18F-FDG PET/MR全身显像在儿童肾母细胞瘤分期中的应用价值
3
作者 沈阳 许远帆 +2 位作者 梁江涛 孙黎清 谌海波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5年第2期131-133,共3页
目的分析和探讨18F-FDG PET/MR全身显像在儿童肾母细胞瘤(WT)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中心2018年1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77例WT患儿临床资料,分为治疗前组(n=40)和治疗后组(n=37),均进行18F-FDG PET/MR全身显像检查,观察肿瘤... 目的分析和探讨18F-FDG PET/MR全身显像在儿童肾母细胞瘤(WT)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中心2018年1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77例WT患儿临床资料,分为治疗前组(n=40)和治疗后组(n=37),均进行18F-FDG PET/MR全身显像检查,观察肿瘤的大小、形态、信号特征,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病灶原发灶ROI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转移情况及其分期特征。结果治疗前组右肾、左肾单发分别为20例(50.00%)、17例(42.50%),2例(5.00%)发生在两肾,1例(2.50%)发生于肾外,病灶最大径多为上下径,最大径(10.25±4.12)cm,其中8例(20.00%)跨中线,SUVmax值为(13.58±6.74),肿块边界光滑清楚有假包膜的28例(70.00%),肿瘤内密度不均,有坏死、出血、囊变的26例(65.00%),28例(70.00%)可见“残肾征”,8例(20.00%)为全肾侵犯型;40例治疗前例患儿包括Ⅰ期3例(7.5%),Ⅱ期5例(12.5%),Ⅲ期14例(35.0%),Ⅳ期16例(40.0%),Ⅴ期2例(5.0%),PET/MR显像后,治疗前组有15例(37.50%)分期发生改变,其中11例(27.5%)由Ⅲ期提高到Ⅳ期,4例(10.00%)由Ⅱ期提高到Ⅳ期,37例治疗后组患儿在PET/MR显像后有12例(32.40%)分期发生改变,其中7例(18.92%)由0期提高到Ⅳ期,2例(5.40%)由Ⅲ期提高到Ⅳ期,3例(8.10%)因PET/MR摄取阴性而降低分期,两组PET/MR显像前、后分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组和治疗后组淋巴结转移分别为21例(52.50%)、12例(32.43%),远处转移分别为17例(42.50%)、10例(27.00%)。结论18F-FDG PET/MRI对WT分期的诊断价值优于临床分期,在探查肿瘤周围侵犯和远处转移更具优势,明显提高了肿瘤的原始分期及再分期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肾母细胞瘤 18F-FDG PET/MR全身显像 临床分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