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GlcNAc糖基化修饰在肾脏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汤玉杰 钟永忠(综述) 曾彩虹(审校)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86-991,共6页
O-GlcNAc糖基化(O连接N-乙酰氨基葡萄糖糖基化)修饰是常见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之一,涉及将O-连接的β-N-乙酰氨基葡萄糖(O-GlcNAc)添加在蛋白质上的丝氨酸/苏氨酸残基上,在各种细胞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包括代谢、信号转导和细胞凋亡。O-G... O-GlcNAc糖基化(O连接N-乙酰氨基葡萄糖糖基化)修饰是常见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之一,涉及将O-连接的β-N-乙酰氨基葡萄糖(O-GlcNAc)添加在蛋白质上的丝氨酸/苏氨酸残基上,在各种细胞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包括代谢、信号转导和细胞凋亡。O-GlcNAc糖基化修饰异常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包括癌症、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等。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蛋白质O-GlcNAc糖基化修饰也广泛参与肾脏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因此,为了解O-GlcNAc修饰在常见肾脏疾病中的变化,文章就O-GlcNAc糖基化修饰在肾脏(胚胎)发育、基因突变或肾脏发育异常相关性疾病中的研究进行综述,为未来继续研究肾脏疾病中O-GlcNAc糖基化修饰的扰动并以此为靶点研发出特异性治疗方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GlcNAc糖基化修饰 肾脏固有细胞 肾脏疾病
下载PDF
单细胞RNA测序在肾脏疾病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5
2
作者 陈麒麟(综述) 刘志红(审校)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55-359,共5页
单细胞RNA测序(scRNA-seq)技术显著提高了人们对细胞、组织及器官复杂性的认识。通过单细胞研究从基因层面将生理变化与病理变化以细胞为单位进行阐释与分析,构建肾脏细胞图谱,进而从新的维度对肾脏疾病进行认识与诊疗。
关键词 单细胞RNA测序 肾脏细胞 肾脏疾病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相关肾脏损伤研究进展 被引量:6
3
作者 陈麒麟 李平 +2 位作者 郎月 梁少姗(综述) 刘志红(审校)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58-463,共6页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目前仍处于全球大流行阶段,虽然肺部损伤是新冠肺炎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肾脏作为人体内稳态的重要调节器官被广泛关注。研究认为病毒直接作用,免疫紊乱与血栓炎症等多种因素均有可能导致肾脏损伤。但目前针...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目前仍处于全球大流行阶段,虽然肺部损伤是新冠肺炎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肾脏作为人体内稳态的重要调节器官被广泛关注。研究认为病毒直接作用,免疫紊乱与血栓炎症等多种因素均有可能导致肾脏损伤。但目前针对新冠肺炎与肾脏损伤的相关研究有限,新型冠状病毒与肾脏损伤的具体关系尚不明确。此外,在疫情大流行期间,透析人群与肾移植受者的感染风险显著增加,需要更加严谨、合理的临床管理和预防策略。本文就新冠肺炎相关肾脏损伤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进一步认识新冠肺炎和肾脏损伤的关系,了解肾脏领域需要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肾脏损伤 透析 肾移植
下载PDF
干预细胞死亡在肾脏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汤雄 张炯 王金泉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877-881,共5页
精确调节细胞死亡与生存对于维持有机体的内环境稳态、器官发育和免疫功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某些肾病,尤其与缺血-再灌注损伤相关的急性肾损伤,可见明显的细胞死亡调控异常。细胞死亡与生存调控异常是多种病理改变的共同机制,研发... 精确调节细胞死亡与生存对于维持有机体的内环境稳态、器官发育和免疫功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某些肾病,尤其与缺血-再灌注损伤相关的急性肾损伤,可见明显的细胞死亡调控异常。细胞死亡与生存调控异常是多种病理改变的共同机制,研发针对细胞死亡与生存异常的调控药物也许可广泛应用于肾病治疗领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文章主要对肾损伤相关的细胞死亡通路,以及可能的干预靶点和对急慢性肾损伤转归的影响,包括一些新的治疗手段,如针对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1的一类新药的疗效机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凋亡 慢性肾病 急性肾损伤 稳态
下载PDF
Toll样受体7/8与肾脏疾病 被引量:1
5
作者 徐孝东(综述) 刘志红(审校)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8-62,共5页
Toll样受体(TLR)是机体固有免疫系统中非常重要的模式识别受体之一,同时也是肾脏器官区域免疫调控网络中的关键节点分子,TLR的异常激活可导致多种肾脏疾病。其中,TLR7/8在免疫调控及其肾脏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备受关注。本文将重点阐述... Toll样受体(TLR)是机体固有免疫系统中非常重要的模式识别受体之一,同时也是肾脏器官区域免疫调控网络中的关键节点分子,TLR的异常激活可导致多种肾脏疾病。其中,TLR7/8在免疫调控及其肾脏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备受关注。本文将重点阐述TLR7/8在肾脏疾病研究领域的进展,为进一步阐明区域免疫在肾脏疾病发病中的分子机制及临床治疗方法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有免疫 组织稳态 Toll样受体7/8 肾脏疾病 炎症
下载PDF
肾脏三维超声与糖尿病肾病肾组织病理改变的关联 被引量:13
6
作者 马妍 欧长笛 +4 位作者 王晶晶 张丽华 焦晨峰 孙晖 谢红浪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14-519,共6页
目的:分析肾脏三维超声参数与糖尿病肾病(DN)患者临床和肾组织病理改变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脏病行肾活检明确肾脏病理诊断的患者110例,根据肾活检病理结果将其分为DN组62例、非糖尿病肾脏病变(NDRD)组48例,分析三维... 目的:分析肾脏三维超声参数与糖尿病肾病(DN)患者临床和肾组织病理改变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脏病行肾活检明确肾脏病理诊断的患者110例,根据肾活检病理结果将其分为DN组62例、非糖尿病肾脏病变(NDRD)组48例,分析三维超声获得肾脏体积、肾皮质弹性剪切波速度(SWV)、肾血流灌注等参数,与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及其肾小球病理分期、肾小管萎缩与间质纤维化(IFTA)等肾组织活检病理指标的关联,利用Logistic回归构建辅助诊断糖尿病肾病的预测模型。结果:DN组与NDRD组患者的年龄、糖尿病病程、总胆固醇、是否合并视网膜病变、是否有外周神经病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N组双肾体积大于NDRD组(左肾和右肾P值分别为0.084和0.009);双肾皮质弹性SWV值大于NDRD组(P<0.05),双肾血管指数(VI)和血管化血流指数(VFI)均低于NDRD组(P<0.05)。DN组肾小球病理分期3期和4期左肾SWV值显著高于2期(P<0.05),IFTA2级和IFTA3级患者左肾皮质SWV值显著高于IFTA1级(P<0.05)。将所有临床及超声资料参数进行共线性筛选,移除部分诊断效能低的参数,最终纳入年龄(AGE)、糖尿病病程(HIS)、是否合并视网膜病变(DR)、总胆固醇(TC)以及双肾皮质弹性均值(SWV^(—))来构建诊断DN的预测模型,所得方程为:Logit(DN)=0.67×AGE-0.113×HIS+1.710×DR+0.475×TC-3.538×SWV^(—)-1.937,ROC曲线下面积AUC=0.831,95%CI 0.752~0.910。结论:肾脏三维超声联合临床指标可为临床肾活检禁忌和高风险患者DN的诊断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多普勒超声 糖尿病肾病 预测模型 剪切波速度 肾脏组织活检病理
下载PDF
糖尿病斑马鱼模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7
7
作者 朱妍(综述) 秦卫松(审校)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9-63,共5页
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患病率逐年增长,已成为世界各国越来越严重的一个公共卫生问题。糖尿病病因复杂,致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动物模型有助于了解糖尿病疾病进程和研发药物。新... 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患病率逐年增长,已成为世界各国越来越严重的一个公共卫生问题。糖尿病病因复杂,致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动物模型有助于了解糖尿病疾病进程和研发药物。新兴的脊椎动物模型斑马鱼,具有其他动物模型所不具备的诸多优势,非常适合人类疾病研究。目前使用的糖尿病斑马鱼模型主要包括诱发性、自发性和基因修饰性模型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斑马鱼 动物模型 糖尿病并发症
下载PDF
老年慢性肾病患者医院-家庭过渡期用药偏差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6
8
作者 潘凌蕴 杜晓凤 +1 位作者 朱玲 吕桂兰 《东南国防医药》 2019年第1期92-94,共3页
目的调查老年CKD患者医院-家庭过渡期用药偏差的发生率、原因和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2-11月东部战区总医院老年CKD患者145例,在出院前进行基线调查。患者出院后1周,采用MDT工具对其发生用药偏差情况进行评估,并通过和患者、家... 目的调查老年CKD患者医院-家庭过渡期用药偏差的发生率、原因和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2-11月东部战区总医院老年CKD患者145例,在出院前进行基线调查。患者出院后1周,采用MDT工具对其发生用药偏差情况进行评估,并通过和患者、家属、医师和护士的访谈,查阅医疗文书等确认发生用药偏差的原因。结果 145名老年CKD患者用药偏差的发生率为50. 34%;减少药物(45.57%)和不一致的服药时间(25.32%)为最主要的偏差类型;患者的无意不依从(39.73%)和出院药物教育不准确(34. 25%)为最主要的偏差原因; 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家庭关怀度指数、医嘱药物数量、CKD分期和DRUGS评分是发生用药偏差的影响因素。结论老年CKD患者在出院后早期用药偏差发生率较高,护理人员需要在医院-家庭过渡期协同医师、家属和患者加强安全用药沟通、教育与协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慢性肾脏病 用药偏差 过渡期护理
下载PDF
γδT细胞在肾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9
作者 温建强 李丽娟(综述) 曾彩虹(审校)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226-1232,共7页
在肾的炎症和自身免疫反应中,非典型T细胞在不同的生理环境下扮演不同的角色。γδT细胞(TCRγδ+CD3+)被认为是一群介于适应性免疫与固有免疫之间的桥梁细胞,是非典型T细胞之一。γδT细胞广泛参与各类肾病的炎症和免疫调节反应,并在... 在肾的炎症和自身免疫反应中,非典型T细胞在不同的生理环境下扮演不同的角色。γδT细胞(TCRγδ+CD3+)被认为是一群介于适应性免疫与固有免疫之间的桥梁细胞,是非典型T细胞之一。γδT细胞广泛参与各类肾病的炎症和免疫调节反应,并在透析感染、移植后免疫耐受、细胞疗法等方面展现出独特的临床治疗和检验诊断应用前景。文章就γδT细胞的发育、分布、功能以及在肾病中的角色进行综述,为诊断与治疗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典型T细胞 ΓΔT细胞 肾病
下载PDF
人工智能肾脏病理分析系统在膜性肾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梁冬梅 雷群娟 +5 位作者 刘许蒙 徐峰 梁少姗 梁丹丹 杨帆 曾彩虹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01-206,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人工智能技术构建的肾脏病理分析系统(ARPS)在原发性膜性肾病(PMN)中的应用。方法:纳入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国家肾脏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经肾活检诊断为PMN的患者。评估ARPS对肾小球病变类型[球性硬化(GS);节段硬化(S... 目的:探讨基于人工智能技术构建的肾脏病理分析系统(ARPS)在原发性膜性肾病(PMN)中的应用。方法:纳入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国家肾脏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经肾活检诊断为PMN的患者。评估ARPS对肾小球病变类型[球性硬化(GS);节段硬化(SS);非上述病变肾小球(NOA)]及三种固有细胞(系膜细胞、内皮细胞、足细胞)的识别效果,并分析基于ARPS的肾小球特征与预后的关系。结果:共纳入123例PMN患者,男性80例、女性43例,平均年龄47.1±14.0岁。ARPS对NOA、GS和SS识别F1分数分别为0.967、0.811和0.545,肾小球三种固有细胞的F1分数均>0.950。尿蛋白未缓解患者肾小球面积大于缓解患者,足细胞平均数、密度和比值均低于缓解患者。足细胞平均数和密度较高的患者肾脏缓解率高于足细胞平均数和密度较低的患者。多因素分析提示肾组织磷脂酶A2受体(PLA2R)阳性和足细胞平均数是尿蛋白缓解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ARPS对PMN患者肾小球病变和固有细胞类型识别效果较好,基于ARPS的肾小球特征与患者预后存在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病理 原发性膜性肾病 肾小球病变类型 固有细胞
下载PDF
人工智能在移植肾脏病理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许蒙(综述) 曾彩虹(审校)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317-1321,共5页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其在医学病理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移植肾活检病理作为移植后肾脏疾病诊断的金标准,对后续的治疗和预后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其中人工智能技术在辅助病理分析、识别及定位等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文章对人工智...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其在医学病理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移植肾活检病理作为移植后肾脏疾病诊断的金标准,对后续的治疗和预后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其中人工智能技术在辅助病理分析、识别及定位等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文章对人工智能在移植肾脏病理中的应用现状和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包括基于机器学习的肾组织分类、供肾组织的肾小球病变评估、移植后排斥反应的识别、免疫荧光沉积物的识别、免疫组织化学病理分析和肾移植后的结局预测。通过分析和归纳相关研究结果,认为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有效地辅助医师进行移植肾脏病理的诊断和预后预测,从而提高病理医师工作效率,在移植病理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深度学习 肾脏移植 病理
下载PDF
肾脏重症监护病房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蒋静 曹进 +6 位作者 李喆 许书添 周玉超 周云 王杨 王卫萍 李世军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01-106,共6页
目的:分析肾脏重症监护病房(RICU)分离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重症肾脏病感染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01-01至2019-12-31RICU送检的各种组织、体液标本中分离的病原菌分布情况及药敏结果.结果:本研究311例患者培养出55... 目的:分析肾脏重症监护病房(RICU)分离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重症肾脏病感染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01-01至2019-12-31RICU送检的各种组织、体液标本中分离的病原菌分布情况及药敏结果.结果:本研究311例患者培养出559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353株(63.15%),革兰阳性菌134株(23.97%)及真菌72株(12.88%).血标本培养出76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45株(59.21%),革兰阳性菌27株(35.53%),真菌4株(5.26%).血培养常见的病原菌为:肺炎克雷伯菌(18.42%)、大肠埃希菌(15.79%)、金黄色葡萄球菌(14.47%)、鲍曼不动杆菌(10.53%).其中肺炎克雷伯菌和鲍曼不动杆菌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率达70%以上,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占45.45%.痰培养检出244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188株(77.05%),革兰阳性菌18株(7.38%),真菌38株(15.57%).常见的病原菌包括鲍曼不动杆菌(20.90%)、肺炎克雷伯菌(15.98%)、铜绿假单胞菌(13.93%)、嗜麦芽窄食单胞菌(10.66%).其中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率达83%以上,肺炎克雷伯菌61%以上,铜绿假单胞菌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率为50%左右.结论:RICU感染患者培养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且耐药菌的检出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病原菌 耐药
下载PDF
Fabry病的生物标志物研究进展
13
作者 张丹 张炯 王金泉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01-205,共5页
Fabry病(FD)是一种罕见的X连锁隐性遗传溶酶体贮积病。以α?半乳糖苷酶A活性下降为特征,造成三己糖酰基鞘脂醇贮积在人体各器官、组织,导致严重并发症,影响患者预后。因此,使用特异性生物标记对患者进行早期诊断与分期、明确器官受累及... Fabry病(FD)是一种罕见的X连锁隐性遗传溶酶体贮积病。以α?半乳糖苷酶A活性下降为特征,造成三己糖酰基鞘脂醇贮积在人体各器官、组织,导致严重并发症,影响患者预后。因此,使用特异性生物标记对患者进行早期诊断与分期、明确器官受累及监测疗效至关重要。Lyso?Gb3是建立诊断的重要生物标记,可评估致病基因突变。蛋白尿和血肌酐对监测肾损伤最有价值,肌钙蛋白I和高敏肌钙蛋白T可明确心肌损害。文章主要就FD相关靶器官如肾、心脏、神经系统损伤的标志物及其对疾病进展、疗效评价及预后评估的指导价值等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BRY病 生物标记物 Lyso-Gb3 诊断
下载PDF
肾脏替代治疗患者残余肾功能的测量与评估 被引量:2
14
作者 胡臻(综述) 龚德华(审校)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86-190,共5页
肾脏替代治疗(RRT)是急慢性肾功能损害患者重要治疗手段,在RRT下患者的残余肾功能(RRF)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而RRF的评估由于受RRT的影响存在一定困难,寻找新型指标显得很有必要,目前研究较多的指标包括胱抑素C(CysC),β2微球蛋白(... 肾脏替代治疗(RRT)是急慢性肾功能损害患者重要治疗手段,在RRT下患者的残余肾功能(RRF)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而RRF的评估由于受RRT的影响存在一定困难,寻找新型指标显得很有必要,目前研究较多的指标包括胱抑素C(CysC),β2微球蛋白(β2-MG)及β踪迹蛋白(BTP)等。本文将结合近年来相关研究对RRT患者RRF评估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脏替代治疗 残余肾功能 胱抑素C Β2微球蛋白 β踪迹蛋白
下载PDF
硫普罗宁相关肾损害的临床病理特征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15
作者 金英 张炯 +1 位作者 程震 王金泉 《东南国防医药》 2020年第3期239-244,共6页
目的分析硫普罗宁相关肾损害的临床病理特征,提高对硫普罗宁相关肾损害诊断的治疗水平。方法报道东部战区总医院收治的1例硫普罗宁导致膜性肾病的临床表现、病理改变及治疗预后,并收集自1979年至2020年2月所有硫普罗宁相关肾损害文献报... 目的分析硫普罗宁相关肾损害的临床病理特征,提高对硫普罗宁相关肾损害诊断的治疗水平。方法报道东部战区总医院收治的1例硫普罗宁导致膜性肾病的临床表现、病理改变及治疗预后,并收集自1979年至2020年2月所有硫普罗宁相关肾损害文献报道,分析其肾损害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结果此例患者临床表现为中等量蛋白尿(1.02~1.3 g/24 h),肾活检为肾小球膜性病变,停药后1个月尿蛋白部分缓解,8个月后完全缓解。包括文中病例在内,文献报道硫普罗宁致肾病综合征/蛋白尿共55例,其中12例患者表现为非综合征范围蛋白尿,43例表现为肾病综合征,有4例合并急性肾损伤。17例接受肾活检,其中膜性肾病9例,微小病变肾病5例,肾小球系膜增生性病变1例,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1例,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1例。33例预后数据不详,余22例数据齐全的患者均于停药后完全缓解。结论硫普罗宁可导致不同程度的蛋白尿,病理改变以肾小球足细胞病变为主,以膜性肾病为最常见表现,停药可缓解。及时诊断,可避免不必要的免疫抑制剂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普罗宁 蛋白尿 膜性肾病
下载PDF
果糖相关瓦氏效应介导肾脏损伤的机制
16
作者 惠迪(综述) 谢红浪(审校)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60-264,共5页
慢性肾脏病(CKD)是全球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迫切需要有效的诊治措施,以降低CKD的发病率并减缓其进展。近年来,多项大型临床研究证实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对CKD患者具有肾脏保护作用,显著改善CKD患者的远期预后,但确切... 慢性肾脏病(CKD)是全球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迫切需要有效的诊治措施,以降低CKD的发病率并减缓其进展。近年来,多项大型临床研究证实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对CKD患者具有肾脏保护作用,显著改善CKD患者的远期预后,但确切机制仍不明确,探究其内在机制可为延缓CKD进展提供新的靶点策略。本文拟讨论果糖代谢相关的瓦氏效应介导CKD的损伤机制,并探究SGLT2i对瓦氏效应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氏效应 糖酵解 果糖 慢性肾脏病 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
下载PDF
肾脏芳香烃受体与纤维化
17
作者 俞肄茹 谢红浪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63-568,共6页
全球范围内慢性肾脏病(CKD)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渐升高。肾脏纤维化几乎是所有进展性肾脏疾病的结果,受多种信号通路调控,迄今为止仍缺乏有效遏制肾脏纤维化进展的方法。芳香烃受体(AHR)作为碱性螺旋/环/螺旋per-Arnt-sim(bHLH-PAS)超家... 全球范围内慢性肾脏病(CKD)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渐升高。肾脏纤维化几乎是所有进展性肾脏疾病的结果,受多种信号通路调控,迄今为止仍缺乏有效遏制肾脏纤维化进展的方法。芳香烃受体(AHR)作为碱性螺旋/环/螺旋per-Arnt-sim(bHLH-PAS)超家族成员,是一种配体依赖性转录因子,广泛表达于多种类型细胞,参与多种生物学过程。研究表明AHR通过与多种信号通路相串扰,在组织纤维化进展中发挥重要作用。色氨酸代谢产物作为AHR配体,对肾脏纤维化的形成有促进作用,研究已证实靶向色氨酸代谢的药物可通过AHR及信号通路来调节纤维化,为肾脏纤维化的治疗开辟了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香烃受体 信号通路 肾脏纤维化 色氨酸代谢产物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合并急性肾损伤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
18
作者 钟永忠 刘芸芸 +4 位作者 胡子云 梁少姗 梁丹丹 吕镗烽 曾彩虹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926-932,共7页
目的分析探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合并急性肾损伤(AKI)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2月至2023年2月因COVID-19住院的203例非ICU患者。根据是否发生AKI,分为AKI组(n=70)和NAKI组(n=133),分析比较两组... 目的分析探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合并急性肾损伤(AKI)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2月至2023年2月因COVID-19住院的203例非ICU患者。根据是否发生AKI,分为AKI组(n=70)和NAKI组(n=133),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特征,logistic回归分析COVID-19患者出现AKI的危险因素。结果AKI发生率为34.48%。AKI组的平均年龄较NAKI组更大(76.0岁vs 69.5岁),中位病程更短(7 d vs 10 d),既往存在高血压(74.3%vs 51.9%)、糖尿病(35.7%vs 20.3%)以及慢性肾脏病(38.6%vs 7.5%)的患者比例高于NAKI组(P<0.05)。AKI组患者恶心纳差(37.1%vs 19.5%)、呕吐腹泻(34.3%vs 16.5%)、尿量减少(8.6%vs 1.5%)的发生率均高于NAKI组(P<0.05)。多因素分析提示年龄、慢性肾脏病、低血红蛋白、高肌红蛋白是AKI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AKI组COVID-19患者死亡较NAKI组高(P<0.001)。结论COVID-19合并AKI的患者并不少见,合并AKI患者的死亡率增加,对于高龄、高血压、糖尿病以及慢性肾脏病患者,症状以恶心纳差、呕吐腹泻以及少尿的患者应警惕AKI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急性肾损伤 危险因素 临床特征
下载PDF
白杨素对MRL/lpr狼疮小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19
作者 赵越 张明超 +2 位作者 梁少姗 秦卫松 刘志红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23-327,共5页
目的:基于临床疗效确切的“多靶点”疗法(MT)及其前期疗效机制研究,探究白杨素(CHR)对狼疮性肾炎(LN)的疗效及其对白细胞介素6(IL-6)/信号传导蛋白和转录激活物3(STAT3)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12只10周龄MRL/lpr狼疮小鼠随机分为疾病组... 目的:基于临床疗效确切的“多靶点”疗法(MT)及其前期疗效机制研究,探究白杨素(CHR)对狼疮性肾炎(LN)的疗效及其对白细胞介素6(IL-6)/信号传导蛋白和转录激活物3(STAT3)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12只10周龄MRL/lpr狼疮小鼠随机分为疾病组及CHR治疗组,正常对照组采用C57BL/6小鼠,每组6只。CHR治疗组给予CHR 160 mg/(kg·d)灌胃,MRL/lpr组和NC组给予等量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灌胃,持续给药8周后处死小鼠,称量脾脏重量,评估脾脏指数;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实验检测尿蛋白/肌酐水平,过碘酸-雪夫(PAS)染色评估肾组织病理损伤程度;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和ELISA检测IL-6的表达和分泌水平,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染色(IHC)评估肾组织中STAT3蛋白的磷酸化水平。结果:CHR治疗可下调MRL/lpr狼疮小鼠脾重及脾脏指数、抑制尿蛋白/肌酐水平并缓解肾脏病理损伤。此外CHR能够显著抑制IL-6分泌、表达水平及肾组织p-STAT3蛋白表达。结论:CHR对MRL/lpr狼疮小鼠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IL-6/STAT3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杨素 狼疮性肾炎 白细胞介素6
下载PDF
人工智能辅助识别IgA肾病和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肾小球病理特征
20
作者 刘许蒙 雷群娟 +7 位作者 梁冬梅 钟永忠 方惠文 徐峰 梁丹丹 梁少姗 杨帆 曾彩虹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26-933,共8页
目的评估基于深度学习算法构建的肾脏病理分析系统(ARPS)在过敏性紫癜性肾炎(HSPN)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并分析在IgA肾病(IgAN)和HSPN中ARPS定量的肾小球特征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国家肾脏疾病临床医... 目的评估基于深度学习算法构建的肾脏病理分析系统(ARPS)在过敏性紫癜性肾炎(HSPN)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并分析在IgA肾病(IgAN)和HSPN中ARPS定量的肾小球特征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国家肾脏疾病临床医学实验中心经肾活检确诊为IgAN(n=170)和HSPN(n=153)的患者资料。采用精确率、召回率和F1分数评估ARPS在HSPN患者中的识别效果,并应用ARPS识别其肾小球病变类型,如球性硬化(GS)、节段硬化(SS)、新月体(C)和非上述病变类型肾小球(NOA),并识别NOA肾小球中的固有细胞类型,包括系膜细胞(M)、内皮细胞(E)和足细胞(P)等。利用X-tile软件确定足细胞数字病理特征的最佳截止点,并将患者分为足细胞高值组(>最佳截止点)和足细胞低值组(≤最佳截止点)。比较IgAN和HSPN患者的临床及病理特征,并分析患者数字病理特征与临床预后的关系。结果ARPS对HSPN患者病变类型的识别效果较好,其中NOA、GS肾小球识别效果(F1分数分别为0.95和0.90)优于C和SS(F1分数分别为0.83和0.73)。ARPS可准确定位HSPN患者的肾小球固有细胞(F1分数>0.91)。两组患者的系膜细胞数字指标均与牛津分型系膜细胞增殖评分呈正相关(P<0.01)。足细胞高值组患者的肾功能稳定率明显高于足细胞低值组(P<0.05)。结论ARPS可应用于HSPN患者的肾小球病变及固有细胞识别。系膜细胞数字指标可提示系膜细胞增殖程度,足细胞数字指标可辅助分析两种疾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 IGA肾病 病理预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