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医院发热诊区的军队人员管理实践 被引量:1
1
作者 陈伟 施涛 +3 位作者 王少华 赵建宁 孟嘉 陈飞 《东南国防医药》 2020年第5期555-557,共3页
文章主要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条件下军队医院发热诊区对军队人员的管理措施和效果。参照既往传染病疫情管理经验,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有关诊疗方案为指导,着力于高效的组织体系建立,科学的分层分类管理,严格的防护标准执行,完... 文章主要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条件下军队医院发热诊区对军队人员的管理措施和效果。参照既往传染病疫情管理经验,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有关诊疗方案为指导,着力于高效的组织体系建立,科学的分层分类管理,严格的防护标准执行,完备的三级查房、专家会诊制度,严格的疫情上报制度,有效的分流后送机制,积极地宣传和心理辅导,密切的跟踪管理等方面,对发热诊区对军队人员进行有效管理,较好地完成了对军队人员的新冠筛查和疾病治疗工作。面对新冠疫情,发热诊区对军队人员的全方位管理,不仅为军队医院的临床诊疗安全提供了有效的安全保障,也有力地支持了部队新冠疫情的防控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军队人员 隔离 管理 防控
下载PDF
CircRNAs在骨科常见病诊治中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何鹏 武振方 +1 位作者 刘晓伟 许斌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780-784,共5页
环状RNA(circRNAs)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内的内源性特殊非编码RNA。研究发现大部分circRNAs 是由于外显子反向剪切形成,在人类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生物学功能。目前已发现,circRNAs 在退行性疾病(骨关节炎、腰椎退行性变... 环状RNA(circRNAs)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内的内源性特殊非编码RNA。研究发现大部分circRNAs 是由于外显子反向剪切形成,在人类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生物学功能。目前已发现,circRNAs 在退行性疾病(骨关节炎、腰椎退行性变)、代谢性疾病(骨质疏松症)、运动系统肿瘤(骨肉瘤)等疾病的发病机制、疾病诊断、靶点治疗等发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主要就近年来circRNAs在骨科系统疾病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状RNA 非编码RNA 骨科疾病
下载PDF
“E骨”-反肩置换术一站式术前规划系统
3
作者 李穆 米昀 +4 位作者 沈世文 吴心远 严静东 陈滨 曹蕾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67-973,共7页
目的为提高反肩置换术术前规划的精准度和效率,本研究开发了“E骨”—反肩置换术一站式术前规划系统。方法利用nnU-net深度神经网络进行肩胛骨分割,获得精确的肩胛骨分割结果;结合骨密度、上下倾角和入钉长度3个关键因素自动定位基座,... 目的为提高反肩置换术术前规划的精准度和效率,本研究开发了“E骨”—反肩置换术一站式术前规划系统。方法利用nnU-net深度神经网络进行肩胛骨分割,获得精确的肩胛骨分割结果;结合骨密度、上下倾角和入钉长度3个关键因素自动定位基座,并计算出手术规划所需定量参数;结合关节盂形态和基座定位信息生成个性化导板;编写系统界面,将各部分功能模块化组装便于使用,提供交互操作与规划结果显示的功能。结果构建出“E骨”术前规划系统。本系统与Mimics系统相比,减少了规划过程中繁琐的手动调整,平均入钉长度规划结果长于Mimics系统,且规划时间缩短86%。本系统肩胛骨分割精度达到99.93%,较Mimics更高。结论本研究为反肩置换术提供了一套一站式的高效、精准的术前规划方案,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站式 反肩置换术 术前规划系统 肩胛骨分割 基座定位
下载PDF
水凝胶载药系统在骨肉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李志朋 章磊(综述) 黎承军(审校)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09-1113,共5页
骨肉瘤是儿童和青少年最常见的原发性恶性骨肿瘤,具有高度侵袭性,易在短时间内发生肺或全身转移,且复发率高,预后差。骨肉瘤的系统和规范治疗方案包括新辅助化疗、手术和术后放化疗。由于缺乏骨靶向性,传统的化疗药物往往不能在骨肉瘤... 骨肉瘤是儿童和青少年最常见的原发性恶性骨肿瘤,具有高度侵袭性,易在短时间内发生肺或全身转移,且复发率高,预后差。骨肉瘤的系统和规范治疗方案包括新辅助化疗、手术和术后放化疗。由于缺乏骨靶向性,传统的化疗药物往往不能在骨肉瘤部位积累,因此必须使用大剂量药物,进而不可避免地导致相关的全身不良反应。通过水凝胶载药系统进行局部给药,能够有效增高局部药物浓度、延长药物滞留时间、降低全身不良反应、减少给药频率、改善患者依从性。文章主要就近年来水凝胶载药系统在骨肉瘤治疗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水凝胶 载药系统
下载PDF
后路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7
5
作者 何鹏 刘晓伟 +3 位作者 王彬 武振方 丛宇 许斌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03-306,共4页
目的 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是近年来新兴的微创方式。文中旨在探讨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UBE)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12月东部战区总医院骨科收治的30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临床资料。所... 目的 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是近年来新兴的微创方式。文中旨在探讨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UBE)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12月东部战区总医院骨科收治的30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UBE,通过记录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引流量等评估其安全性。比较术前、术后3天、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腰痛及下肢痛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ODI)以及改良的Macnab标准评估其临床疗效。结果 所有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均在镜下顺利完成手术。术后6个月腰痛VAS评分[(1.43±0.53)分]较术前[(5.07±0.91)分]明显降低(P=0.000),下肢痛VAS评分[(2.23±0.56)分]较术前[(7.36±0.81)分]明显降低(P=0.000),ODI较术前明显降低(P=0.000)。改良Macnab评价标准结果显示,优19例,良7例,可4例,优良率为86.7%。结论 UBE可有效解除中央管及侧椎管狭窄并显著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安全可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 腰椎管狭窄症 微创
下载PDF
肩袖损伤患者的夜间疼痛与生物钟的联系 被引量:14
6
作者 赖圳登 包倪荣 赵建宁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999-1003,共5页
肩袖损伤患者常有反复不规则的颈肩部疼痛,且均为夜间加重,患者十分痛苦,无法患侧卧位,大部分不能或不敢做伸肘屈肩抬臂等动作,严重影响睡眠。大量研究表明,生物钟除与炎症相关,具有双向相互作用外,还调节免疫系统的许多方面。而肩袖损... 肩袖损伤患者常有反复不规则的颈肩部疼痛,且均为夜间加重,患者十分痛苦,无法患侧卧位,大部分不能或不敢做伸肘屈肩抬臂等动作,严重影响睡眠。大量研究表明,生物钟除与炎症相关,具有双向相互作用外,还调节免疫系统的许多方面。而肩袖损伤产生夜间疼痛的机制与肩峰下滑囊炎症等因素有关。提示肩袖损伤的夜间疼痛可能具有昼夜节律性。文章就肩袖损伤产生夜间疼痛的机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袖损伤 夜间疼痛 生物钟
下载PDF
单侧双通道内镜与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0
7
作者 王彬 何鹏 +2 位作者 刘晓伟 武振方 许斌 《东南国防医药》 2022年第2期142-146,共5页
目的比较椎间盘镜(MED)和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UB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学习曲线,为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的推广提供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9月在东部战区总医院接受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0例,其中接受... 目的比较椎间盘镜(MED)和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UB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学习曲线,为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的推广提供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9月在东部战区总医院接受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0例,其中接受MED治疗患者50例(MED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45.2±11.0)岁,体重指数(BMI)(24.7±2.1)kg/m^(2),手术节段L4/528例,L5/S122例,症状持续时间(3.8±0.8)年;接受UBED治疗患者50例(UBED组),男26例,女24例,年龄(44.7±14.6)岁,体重指数(BMI)(25.1±3.0)kg/m^(2),手术节段L4/527例,L5/S123例,症状持续时间(4.0±0.2)年。统计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转为开放手术例数、术中出血量、术前与术后1 d C反应蛋白改变量、术后引流量、手术并发症及住院时间;通过比较术前、术后1 d、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及术后12个月时腰腿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及术后12个月时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和术后12个月时改良Macnab标准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UBED组在术后1 d腰背痛VAS评分低于MED组(P<0.05);UBED组和MED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80(78~87.5)min和70(60~80)min(P<0.05),术后引流量分别为(31.2±28.3)mL和(27.4±20.4)mL(P<0.05),手术前后C反应蛋白改变量分别为(13.1±14.4)mg和(17.4±3.3)mg/L,(P<0.05),住院时间分别为(4.3±2.5)d和(7.6±2.5)d(P<0.05),术中转为开放式手术次数分别为5次和1次(P<0.05),其余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UBED组在手术例数到14例时手术时间达到总体中位数,而MED组需要23例,UBED组学习周期短于MED组。结论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时,UBED虽然创伤较大,但学习周期短、短期疗效显著,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更低,而在长期随访中,两者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微创手术 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 椎间盘镜
下载PDF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重返运动促进与阻碍因素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刘静雯 包倪荣 +1 位作者 孟嘉 孙琳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309-1312,共4页
目的 分析前交叉韧带重建(ACLR)术后患者重返运动的促进与阻碍因素。方法 选取2022年4月至2023年1月在东部战区总医院骨科初次行ACLR手术治疗的患者。采用质性研究对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分析促进及阻碍因素。结果 提炼出促进因素包括... 目的 分析前交叉韧带重建(ACLR)术后患者重返运动的促进与阻碍因素。方法 选取2022年4月至2023年1月在东部战区总医院骨科初次行ACLR手术治疗的患者。采用质性研究对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分析促进及阻碍因素。结果 提炼出促进因素包括内控型人格(28.6%)、医护定期随访(21.4%)、外部环境助推(14.3%);阻碍因素包括康复认知低效、生理层面障碍、系统决策支持缺乏、再次损伤的恐惧、负性心理情绪突出。结论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重返运动的影响因素是多维度的,医护人员应实施精准康复评估,及时解决躯体障碍,提供心理康复保障,制订基于患者运动康复偏好的护理方案,改善术后重返运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重建 术后康复 重返运动 质性研究
下载PDF
不同Miyazaki分级颈椎间盘内髓核细胞的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1
9
作者 武振方 刘晓伟 +4 位作者 康治理 童也 何鹏 王洋 许斌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903-910,共8页
目的:比较不同Miyazaki分级颈椎间盘内髓核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差异,评估该分级系统反映颈椎间盘退变程度的可靠性与一致性。方法:收集我院2017年12月~2018年7月36例行颈前路手术患者术中切除的颈椎间盘髓核组织。患者男21例,女15例,年龄为... 目的:比较不同Miyazaki分级颈椎间盘内髓核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差异,评估该分级系统反映颈椎间盘退变程度的可靠性与一致性。方法:收集我院2017年12月~2018年7月36例行颈前路手术患者术中切除的颈椎间盘髓核组织。患者男21例,女15例,年龄为41.2±4.5岁,手术节段为单节段27例,两节段9例。将收集到的45个髓核组织按照术前颈椎MRI T2像上的Miyazaki分级分为4组,依次为Ⅱ级(n=6),Ⅲ级(n=10),Ⅳ级(n=14),Ⅴ级(n=15)。组织切片后行甲苯胺蓝染色,观察髓核组织内细胞的密度以及分布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蛋白免疫印迹实验检测不同分级组织内聚集蛋白聚糖(Aggrecan)和Ⅱ型胶原蛋白(typeⅡcollagen,ColⅡ)的表达量。采用酶消化法分离不同分级髓核组织内的细胞并进行体外培养,光镜下观察髓核细胞的形态,台盼蓝染色测定各组髓核细胞的活性比率,CCK-8法绘制各组1代髓核细胞的生长曲线。结果:Ⅱ级组髓核组织内细胞密度显著高于Ⅲ级组,Ⅲ级组高于Ⅳ级组,Ⅴ级组的细胞密度最低。Aggrecan和ColⅡ在Ⅱ级组织中表达量最高,Ⅲ级组高于Ⅳ级组,Ⅴ级组中表达量最低,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Ⅱ级组椎间盘内髓核细胞多呈三角形、短梭形,折光性较好;Ⅲ级组髓核细胞出现突起,轮廓不清晰;Ⅳ级组细胞形态多呈长梭形,细胞扁平且突起明显;Ⅴ级组髓核细胞形态各异,轮廓模糊,折光度差。Ⅱ、Ⅲ、Ⅳ、Ⅴ级组的细胞活性比率分别为(94.8±2.8)%、(84.3±2.6)%、(75.1±4.8)%和(66.1±3.3)%,其中Ⅱ级组高于Ⅲ级组,Ⅳ级组低于Ⅲ级组,而Ⅴ级组最低,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Ⅱ级组髓核细胞生长速率比Ⅲ级组快,Ⅲ级组比Ⅳ级组快,Ⅴ级组生长速率最低,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颈椎间盘Miyazaki分级系统可以较好地反映髓核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和颈椎间盘的退变程度,可作为临床治疗和诊断的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椎间盘 髓核细胞 Miyazaki分级 生物学特性
原文传递
颈前路钢板内固定治疗Ⅱ型和ⅡA型Hangman骨折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范永飞 郭国栋 刘刚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63-166,共4页
目的临床上对于Ⅱ型和ⅡA型Hangman骨折的手术入路选择仍有争议。文中旨在评价颈前路钢板内固定治疗Ⅱ型和ⅡA型Hangma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8月东部战区总医院骨科收治的17例Ⅱ型和ⅡA型Hangman骨折患者。... 目的临床上对于Ⅱ型和ⅡA型Hangman骨折的手术入路选择仍有争议。文中旨在评价颈前路钢板内固定治疗Ⅱ型和ⅡA型Hangma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8月东部战区总医院骨科收治的17例Ⅱ型和ⅡA型Hangman骨折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颈前路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统计分析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等,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1年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颈肩部疼痛,颈椎功能障碍指数量表(NDI)评估颈椎功能,以及评估放射学指标(C2/3局部后凸角、C2椎体前移距离)及植骨融合情况。结果手术时间平均为95.6(80~116)min,术中出血量平均为32.6(25~50)mL,术后引流量平均为35.6(25~50)mL,平均住院时间为6.2(5~8)d。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脑脊液漏、神经症状加重、切口感染、内固定失败等并发症。术后3个月C2/3局部后凸角[(-2.12±3.20)°]、C2椎体前移距离[(1.02±0.63)mm]与术前[(12.24±2.17)°、(3.47±1.46)m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AS、NDI与术前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VAS、NDI[(1.23±0.44)、(4.82±2.81)分]较术后3个月[(1.65±0.49)、(13.47±2.70)分]降低(P<0.05)。结论对于Ⅱ型和ⅡA型Hangman骨折患者,采用颈前路钢板内固定术可有效恢复颈椎生理曲度,重建颈椎稳定性,且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前路 内固定 HANGMAN骨折 植骨
下载PDF
“鸡尾酒”疗法对肩袖损伤修补术后镇痛的疗效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袁涛 杨少强 +5 位作者 赖圳登 钱洪 鱼鑫 江辉 孟嘉 包倪荣 《东南国防医药》 2022年第4期345-349,共5页
目的评估由罗哌卡因和复方倍他米松配制的“鸡尾酒”在肩袖损伤术后的镇痛效果,评价其安全有效性。方法对2019年3月至2020年6月期间在东部战区总医院行关节镜下肩袖损伤修补术的160例患者进行前瞻性双盲随机研究,所有患者按随机数字表... 目的评估由罗哌卡因和复方倍他米松配制的“鸡尾酒”在肩袖损伤术后的镇痛效果,评价其安全有效性。方法对2019年3月至2020年6月期间在东部战区总医院行关节镜下肩袖损伤修补术的160例患者进行前瞻性双盲随机研究,所有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鸡尾酒”疗法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鸡尾酒”疗法组在术后向肩峰下间隙注射由罗哌卡因和复方倍他米松配制的“鸡尾酒”,对照组注射罗帕卡因。记录患者术前、术后6、12、24、48 h及术后1、2周患者VAS评分;对患者术前和术后2、4、12、24周Constant-Murley和UCLA评分进行评估分析,并通过术前和术后12周MRI检查观察肩袖修补术后愈合情况。结果“鸡尾酒”疗法组VAS评分在术后12 h至术后第2周明显低于对照组评分(P<0.05),在术后12 h后,VAS评分在“鸡尾酒”疗法组[(2.25±1.12)分]与对照组[(3.18±0.68)分]开始出现明显差异(P<0.05);术后第4周的Constant-Murley评分在对照组[(70.35±8.45)分]与“鸡尾酒”疗法组[(78.25±9.25)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CLA评分在对照组[(20.65±6.10)分]与“鸡尾酒”疗法组[(28.95±6.78)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些评分在术后3个月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检查提示2组患者肩袖在术后12周均愈合良好,无并发症发生。结论由罗哌卡因和复方倍他米松配制的“鸡尾酒”在肩袖损伤术后镇痛效果优良,可在术后早期明显改善患者肩关节疼痛及功能,从而在不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同时有助于术后早期的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袖损伤 关节镜术 “鸡尾酒”疗法 罗哌卡因 复方倍他米松
下载PDF
甲状腺功能减退与骨质疏松的因果关系:基于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研究
12
作者 邱阳 罗益滨 +5 位作者 曹青刚 张静 江辉 孟嘉 赵建宁 包倪荣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029-1033,共5页
目的 通过两样本双向孟德尔随机化(MR)研究方法来探讨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与骨质疏松的因果关系。方法 利用全基因组关联研究汇总数据,其中甲减退来自于英国UKB数据库,包括22 687例患者,440 246例对照,共计9 851 867个SNPs,骨质疏松来... 目的 通过两样本双向孟德尔随机化(MR)研究方法来探讨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与骨质疏松的因果关系。方法 利用全基因组关联研究汇总数据,其中甲减退来自于英国UKB数据库,包括22 687例患者,440 246例对照,共计9 851 867个SNPs,骨质疏松来自于芬兰数据库,包括3203例患者,209 575例对照,共计16 380 452个SNPs。以SNPs作为工具变量,利用逆方差加权(IVW)、MR Egger、加权中位数和加权模式等方法进行MR分析。采用Cochrane’s Q检验来识别MR结果中的异质性。行MR-Egger截距检验和MR-PRESSO检验及“留一法”检验,以评估因果关联的可靠性。结果 共筛选出104个SNPs作为甲减的工具变量。基于IVW方法,甲状腺功能减退与骨质疏松呈正相关[OR=4.743(95%CI=1.343~16.756,P=0.015)]。IVW和MR-Egger的Q值及QP值分别为118.012(0.355)和117.973(0.331),QP>0.05,说明不存在异质性。Egger-intercept值为-0.001 2,SE=0.006,P=0.847,说明不存在水平多效性。MR-PRESSO的结果表明,在该MR分析中也没有水平多效性的存在(RSSobs=119.719,P=0.360)。此外“留一法”检验证实了这种关联的可靠性。结论 甲减与骨质疏松存在因果关联,会增加骨质疏松的发病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功能减退 骨质疏松 孟德尔随机化
下载PDF
骨外黏液样软骨肉瘤的诊治分析
13
作者 代礼艳 王敏 +4 位作者 孙晶 沈勤 常梦寒 卢光明 戚荣丰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082-1084,共3页
0 引 言骨外黏液样软骨肉瘤(extraskeletal myxoid chondrosarcoma, EMC)是一种罕见的低度恶性肿瘤,占所有软组织肿瘤的3%,好发年龄为 50~60 岁,男女比例约为2∶1[1],主要见于四肢近端的深层软组织中,以下肢、肩部和手部多见,肿瘤一般... 0 引 言骨外黏液样软骨肉瘤(extraskeletal myxoid chondrosarcoma, EMC)是一种罕见的低度恶性肿瘤,占所有软组织肿瘤的3%,好发年龄为 50~60 岁,男女比例约为2∶1[1],主要见于四肢近端的深层软组织中,以下肢、肩部和手部多见,肿瘤一般生长缓慢[1]。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2020年版软组织肿瘤分类,EMC被归类为一种分化不确定的软组织肿瘤[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外黏液样软骨肉瘤 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青年三角肌挛缩症1例
14
作者 曹青刚 赵建宁 包倪荣 《医学诊断》 2020年第1期1-6,共6页
目的:探讨三角肌挛缩症患者的手术时机和手术方法。方法:对东部战区总医院1例18岁患者进行全面检查,明确诊断后行手术松解治疗。结果:经彻底松解已经发生纤维化的挛缩组织,患者肩部功能基本恢复正常。结论:该病保守治疗无效,确诊后应选... 目的:探讨三角肌挛缩症患者的手术时机和手术方法。方法:对东部战区总医院1例18岁患者进行全面检查,明确诊断后行手术松解治疗。结果:经彻底松解已经发生纤维化的挛缩组织,患者肩部功能基本恢复正常。结论:该病保守治疗无效,确诊后应选择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肌 挛缩症 手术治疗
下载PDF
基于二代测序技术的肉瘤分子特征及其在诊疗中的潜在应用
15
作者 范晓雯 张军良 +3 位作者 高子凡 凌冬冬 施鑫 周幸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2025年第3期258-262,共5页
目的对肉瘤患者的基因突变特征进行系统分析,并探索这些特征在疾病诊断、预后评估及个性化治疗中的潜在应用价值。方法使用二代测序技术(NGS)对50例肉瘤患者的肿瘤样本进行了基因组分析,重点分析了与肉瘤发生、发展相关的基因突变及其... 目的对肉瘤患者的基因突变特征进行系统分析,并探索这些特征在疾病诊断、预后评估及个性化治疗中的潜在应用价值。方法使用二代测序技术(NGS)对50例肉瘤患者的肿瘤样本进行了基因组分析,重点分析了与肉瘤发生、发展相关的基因突变及其在不同组织学亚型中的差异性。结果研究发现TP53、PTEN、CDKN2A、MYC等基因在肉瘤中突变频率较高,且不同组织学亚型的基因突变谱存在显著差异。骨肉瘤中存在大量的基因融合和拷贝数变异,特别是TP53基因的多种突变类型揭示了其复杂的突变机制,并与不良预后密切相关。RB1通路相关基因的高突变率进一步证明了其在肉瘤发生中的关键作用。此外,该队列中存在21.9%的可操作的突变基因,与先前的研究结果一致,突出了NGS检测对识别潜在可操作突变的重要个性化治疗。结论为肉瘤的分子特征提供了全面的图谱,揭示了其异质性和复杂的突变机制,为肉瘤的精准医学提供了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瘤 基因突变 二代测序技术
下载PDF
细菌培养阴性的假体周围感染的诊断进展 被引量:7
16
作者 房鹏 赵建宁 张雷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907-911,共5页
假体周围感染(periprosthetic joint infection,PJI)是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和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最具挑战性的并发症之一。尽管在鉴定致病微生物方面医学界已经做出了广泛的努力,但培养结果往往具有较高的假阴性率。在没有阳性培养结果的情况... 假体周围感染(periprosthetic joint infection,PJI)是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和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最具挑战性的并发症之一。尽管在鉴定致病微生物方面医学界已经做出了广泛的努力,但培养结果往往具有较高的假阴性率。在没有阳性培养结果的情况下,感染的正确诊断、合理的治疗方法以及选择正确的抗生素就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因此,如何提高假体周围感染细菌培养的阳性率在临床上就显得极为重要。本文就近年来关于假体周围感染诊断的文章进行综述,以期提高临床上假体周围感染的确诊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置换 假体周围感染 细菌培养阴性 诊断
原文传递
微小RNA-564基因下调对滑膜间充质干细胞成软骨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孙祥燚 张雷 +2 位作者 陈烁 周利武 赵建宁 《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 CAS CSCD 2019年第1期52-57,51,共7页
目的探究下调微小RNA-564(miR-564)基因对滑膜间充质干细胞成软骨分化的作用。方法取第3代的人滑膜间充质干细胞(SMSCs)作为实验细胞,实验设计为3组:SMSCs空白对照组(空白组); miRNA抑制剂转染SMSCs对照组(对照组); miR-564抑制剂转染SM... 目的探究下调微小RNA-564(miR-564)基因对滑膜间充质干细胞成软骨分化的作用。方法取第3代的人滑膜间充质干细胞(SMSCs)作为实验细胞,实验设计为3组:SMSCs空白对照组(空白组); miRNA抑制剂转染SMSCs对照组(对照组); miR-564抑制剂转染SMSCs实验组(实验组)。将3组SMSCs同时成软骨诱导培养,观察诱导后软骨细胞的组织形态,并检测诱导前7 d内的3组细胞增殖曲线,和软骨分化特异性基因和蛋白[Ⅱ型胶原、蛋白聚糖、性别决定区Y框蛋白9(Sox9)、母亲DPP同源物4(Smad4)];本次实验所有数据均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检验。结果甲苯胺蓝染色观察细胞形态与特点基本符合软骨细胞,实验组细胞数量更多,蓝染更明显;细胞增殖曲线表明实验组细胞增殖速度明显快于对照组(F=0. 842,P <0. 01); RT-PCR检测与Western Blotting检测表明实验组软骨细胞分化特异基因和蛋白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升高(F=2274. 75,F=447. 31,F=30476. 22; P <0. 01),并且实验组TGF-BMP关键基因及蛋白Smad 4有所升高(F=457. 02,P <0. 01)。结论下调miR-564基因的表达可促进滑膜间充质干细胞向软骨细胞增殖与分化,并且有可能是通过作用于TGF-BMP通路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RNAS 滑膜 间质干细胞 软骨细胞
原文传递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严重骨溶解一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房鹏 赵建宁 +1 位作者 孙祥燚 张雷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20年第3期331-332,共2页
患者女,28岁,左侧全髋关节置换术后9年余,左髋部疼痛3个月。患者自幼左下肢短缩、行走呈跛行,5岁时在当地医院行双髋X线检查,提示左侧髋臼发育不良伴髋关节脱位,未予重视。2008年12月20日患者因左髋部疼痛明显加重就诊于南京大学医学院... 患者女,28岁,左侧全髋关节置换术后9年余,左髋部疼痛3个月。患者自幼左下肢短缩、行走呈跛行,5岁时在当地医院行双髋X线检查,提示左侧髋臼发育不良伴髋关节脱位,未予重视。2008年12月20日患者因左髋部疼痛明显加重就诊于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金陵医院,双髋X线片示左侧髋关节发育不良伴高脱位(图1A),于2008年12月25日行左侧全髋关节置换术(图1B),术后左髋部功能恢复良好。3个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左髋部疼痛不适伴活动受限,短时行走左髋部疼痛明显,于2018年4月18日再次住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置换 手术后并发症 骨溶解
原文传递
关节镜下全内缝合技术治疗冈上肌肌腱关节面撕裂
19
作者 袁涛 钱洪 +5 位作者 杨少强 赖圳登 孟嘉 江辉 赵建宁 包倪荣 《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 CAS CSCD 2022年第5期611-615,共5页
目的对全内缝合技术治疗冈上肌关节面部分损伤的临床应用进行疗效分析。方法对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东部战区总医院接受关节镜下冈上肌关节面部分损伤全内缝合修补术的20例患者行回顾性研究。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肩关节功能Con... 目的对全内缝合技术治疗冈上肌关节面部分损伤的临床应用进行疗效分析。方法对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东部战区总医院接受关节镜下冈上肌关节面部分损伤全内缝合修补术的20例患者行回顾性研究。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肩关节功能Constant-Murley(CM)评分、美国加州大学肩关节评分(UCLA)、美国肩肘外科评分(ASES)对患者肩关节功能进行术前、术后3周和3个月随访评价。手术前后VAS、ASES、Constant及UCLA评分差值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患者术后3周随访时表现出良好的临床疗效:UCLA评分从术前(15.58±2.59)分提升到(26.53±3.05)分(t=4.013,P<0.05);CM评分从术前的(35.7±4.2)分提高到(73.6±3.8)分(t=4.763,P<0.05)。术后3个月随访时,患者疼痛和功能均明显提升:ASES评分从术前的(38.23±2.81)分提高到(94.15±3.38)分(t=3.778,P<0.01);VAS评分从术前的(6.35±0.48)分降低到到(1.42±0.17)分(t=4.562,P<0.01)。术后3个月磁共振检查显示冈上肌无撕裂,愈合良好,末次随访时无一例翻修。结论冈上肌关节面部分损伤采用全内缝合修补技术有利于患者的早期康复,可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旋套损伤 回旋套 关节镜 治疗效果
原文传递
术前KLIC评分对清创、假体保留联合抗生素治疗急性假体周围感染效果的预测价值
20
作者 房鹏 张雷 +4 位作者 王北岳 包倪荣 郭亭 周利武 赵建宁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22年第3期144-149,共6页
目的探讨KLIC(kidney,liver,index surgery,cemented prosthesis and C reactive protein value)评分系统用于预测清创、假体保留联合抗生素方案(DAIR)治疗急性假体周围感染(PJI)结果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2015年1月—2020年1... 目的探讨KLIC(kidney,liver,index surgery,cemented prosthesis and C reactive protein value)评分系统用于预测清创、假体保留联合抗生素方案(DAIR)治疗急性假体周围感染(PJI)结果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2015年1月—2020年12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金陵医院骨科急性PJI患者44例,其中男17例、女27例,年龄21~86岁,均行DAIR。结合病史和检验结果,计算患者术前KLIC评分,并按评分结果将患者分为KLIC评分≤2分组、2.5~3.5分组、4~5分组、5.5~6.5分组和≥7分组。比较各组患者基线资料、住院时间和DAIR治疗结果的差异。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来评价KLIC评分系统预测DAIR治疗结果的准确性;以DAIR失败作为终点事件,采用Kaplan-Meier绘制累积治疗成功率曲线。结果5组患者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病变部位、感染分类、感染症状持续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5组患者总体治疗成功率为61.36%(27/44)、失败率为38.64%(17/44);KLIC评分≤2、2~3.5、4~5、5.5~6.5分和≥7分5组的失败率分别为0/8、2/8、5/13、6/10、4/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趋势χ^(2)检验结果提示,随着KLIC评分的增加,DAIR失败率也随之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86,P=0.001)。ROC曲线显示KLIC评分在预测DAIR治疗结果上具有较高的准确性(AUC=0.876,95%可信区间0.773~0.978,P<0.001)。Kaplan-Meier曲线提示:KLIC评分≥7分的患者累积治疗成功率低于KLIC评分<7分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95,P=0.003)。结论KLIC评分对于DAIR治疗结果具有良好的预测性;对于KLIC评分≥7分的急性PJI患者,DAIR治疗的失败率较高,不建议采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关节 假体周围感染 清创、假体保留联合抗生素治疗 KLIC评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