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3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学术因交流而多彩 学术因互鉴而丰富——在2015年南京大学医学院学术年会上的讲话 被引量:1
1
作者 刘志红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2,共2页
欢迎各位老师和同学们来参加一年一度的南京大学医学院学术年会。我们将2015年学术年会安排在岁末年初召开,是希望通过本次会议总结2015年的工作,迎接2016年的到来。医学院学术年会是医学院医学教育的一部分 培养杰出的领导型临床学家... 欢迎各位老师和同学们来参加一年一度的南京大学医学院学术年会。我们将2015年学术年会安排在岁末年初召开,是希望通过本次会议总结2015年的工作,迎接2016年的到来。医学院学术年会是医学院医学教育的一部分 培养杰出的领导型临床学家和医学科学家,这是南京大学医学院医学生的培养目标。为达到这一目标,在南京大学整体教学思想指导下,遵循医学人才成长的特有规律,我们在教学中努力做到贯穿始终的医学人文教育,贯穿始终的科学能力培养和贯穿始终的临床技能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教育 医学人文 临床技能
下载PDF
三叶青总黄酮通过Wnt/β-catenin通路抑制结肠癌细胞周期及增殖 被引量:14
2
作者 余纳 张钰坪 +3 位作者 叶院宁 孙文荣 刘畅 汪芳裕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82-586,共5页
目的三叶青总黄酮(Total Flavonoids of Tetrastigma Hemsleyanum,TFTH)对多种肿瘤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分析TFTH对结肠癌细胞周期及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索其分子机制。方法采取CCK-8试验及克隆形成试验检测不同浓度TFTH(0、... 目的三叶青总黄酮(Total Flavonoids of Tetrastigma Hemsleyanum,TFTH)对多种肿瘤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分析TFTH对结肠癌细胞周期及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索其分子机制。方法采取CCK-8试验及克隆形成试验检测不同浓度TFTH(0、1.6、3.2及6.4 mg/m L)对人结肠癌细胞HT29及SW620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并运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浓度TFTH对肿瘤细胞周期的调节作用;通过免疫印迹及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等方法证实TFTH对Wnt/β-catenin通路有效调控及细胞周期相关蛋白Cylin D1和c-myc的表达。结果在0、1.6、3.2和6.4 mg/m L TFTH孵育后,SW620细胞在6孔板中形成的克隆数量分别为(196±25.06)、(75.33±7.64)、(19±6.08)、0个/孔,HT29细胞为(206.67±30.55)、(106±12.17)、(9.67±4.04)、0个/孔,各浓度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肠癌细胞S+G2/M期细胞的比例降低(P<0.05),且呈浓度依赖性。同时,TFTH干预的HT29细胞及SW620细胞内活化的β-catenin蛋白的表达随药物浓度增高而逐渐降低,将0、1.6、3.2和6.4 mg/m L TFTH作用于SW620细胞后,a-β-catenin蛋白的IOD分别为231.46±20.66、109.42±15.58、63.14±2.33、6.38±11.05;作用于HT29细胞时,其IOD分别为817.28±76.55、566.10±96.80、324.23±53.51、141.67±34.35,与0 mg/m L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进一步研究发现,与0 mg/m L相比,1.6、3.2、6.4 mg/m L的TFTH干预后细胞内Cyclin D1和c-myc在mRNA及蛋白质水平的表达也显著下调(P<0.05)。结论 TFTH抑制结肠癌细胞增殖能力,其作用机制与下调肿瘤细胞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活性,抑制细胞周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叶青总黄酮 结肠癌 细胞周期 细胞增殖
下载PDF
精准医学理念在临床实践中的运用进展 被引量:14
3
作者 程伟 李幼生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40-444,共5页
随着基因组学、功能基因组学及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精准医学在继循证医学之后应运而生。精准医学不但引领临床医师从分子生物学本质思考疾病并实现准诊断,同时也要求临床工作者运用患者的遗传信息去寻求最佳的治疗靶点从而实现精准治... 随着基因组学、功能基因组学及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精准医学在继循证医学之后应运而生。精准医学不但引领临床医师从分子生物学本质思考疾病并实现准诊断,同时也要求临床工作者运用患者的遗传信息去寻求最佳的治疗靶点从而实现精准治疗。美国和中国自2015年相继启动精准医学计划,精准医学的时代即将来临。该综述将从基因测序、大数据整合、分子病理、精准无创产前诊断、精准肿瘤医学这几方面,就目前精准医学理念在临床实践中的运用加以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准医学 基因测序 大数据 分子病理 临床实践
下载PDF
模拟医学教育:医学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被引量:27
4
作者 梁菊 李瑛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66-269,共4页
模拟医学教育顺应世界医学教育发展趋势,是近年来医学教育模式的转变和创新。模拟医学教育能明显减少医疗差错,有效提高临床技能,保障患者和医疗安全,符合医学伦理,已成为评估医学生和医师能力的重要依据。模拟医学教育以其安全性、可... 模拟医学教育顺应世界医学教育发展趋势,是近年来医学教育模式的转变和创新。模拟医学教育能明显减少医疗差错,有效提高临床技能,保障患者和医疗安全,符合医学伦理,已成为评估医学生和医师能力的重要依据。模拟医学教育以其安全性、可重复性、训练相对真实、内容规范、手段丰富等优势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医学教育 医学生 教学
下载PDF
新时期医学研究生与导师科研关系的建立 被引量:8
5
作者 赵建宁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897-901,共5页
大多数医学研究生都选择在掌握临床应用技能基础上,培养科研思路和实验技能,使自己成为具有一定潜力和创新意识的医学生。按照医学研究生的需求和教育背景、教育经历及不同的个人能力将其分为科研型、一般型和临床型;按照医学导师自身... 大多数医学研究生都选择在掌握临床应用技能基础上,培养科研思路和实验技能,使自己成为具有一定潜力和创新意识的医学生。按照医学研究生的需求和教育背景、教育经历及不同的个人能力将其分为科研型、一般型和临床型;按照医学导师自身科研力和对研究生的要求将其分为高期许型、中期许型和低期许型。分析两者间交叉配对的情况,发现当医学研究生和导师类型相匹配时会产生高水平合作,否则会产生低水平合作,因此需要优化导师与研究生间的双选制度;树立导师行为道德准则,端正研究生学术规范;加强导师与研究生学术及生活方面的互动。新时期导师与研究生之间的关系应转变成以学生需求为中心,强调师生之间的对话与商议,以相互尊重、信任和平等为基础,才能共同促进科研活动的和谐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研究生 导师 需求 关系
下载PDF
早期肠内营养对混合型顽固性便秘病人金陵术后免疫功能和临床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史益凡 陈启仪 +4 位作者 倪玲 黄裕 黎萍 姜军 李宁 《肠外与肠内营养》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343-347,共5页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EEN)对混合型顽固性便秘病人金陵术后免疫功能和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行金陵术(结肠次全切除联合升结肠-直肠侧侧吻合术)的混合型顽固性便秘病人,随机分为术后EEN组和术后传统治疗方案的非EEN组(N-EEN),每组...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EEN)对混合型顽固性便秘病人金陵术后免疫功能和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行金陵术(结肠次全切除联合升结肠-直肠侧侧吻合术)的混合型顽固性便秘病人,随机分为术后EEN组和术后传统治疗方案的非EEN组(N-EEN),每组各20例。两组病人分别于术前1 d和术后第1、3、7天检测免疫学指标:CD3+、CD4+、CD8+、CD4+/CD8+比值、Ig A、Ig G、Ig M;营养学指标:血清总蛋白(TP)、清蛋白(ALB)、前清蛋白(PA)、转铁蛋白(TF)和血电解质:钠(Na+)、钾(K+)、氯(Cl-)等水平。并记录病人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术后不适症状和并发症等。结果:EEN组病人术后第3、7天,CD4+、CD8+和CD4+/CD8+均明显高于N-EEN组,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天,ALB和PA明显高于N-EEN组,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电解质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N-EEN组比,EEN组首次排气时间明显缩短,术后住院天数明显缩短,住院费用明显减少,术后不适症状总体发生率明显减低,差异均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金陵术后病人给予EEN治疗可改善病人的免疫功能和营养状态,并促进胃肠道功能的早期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型顽固性便秘 肠内营养 早期 金陵术 预后
原文传递
精准医学时代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内科治疗进展 被引量:55
7
作者 宋勇 高健伟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121-1127,共7页
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肺癌最常见的组织学类型,约占肺癌总数的85%,并可进一步分为腺癌、鳞状细胞癌等。随着肺癌精准治疗时代的到来,NSCLC又被分为驱动基因阳性和驱动基因阴性2种类型。目前对于驱动基因阴性的NSCLC患者,铂类为基础的... 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肺癌最常见的组织学类型,约占肺癌总数的85%,并可进一步分为腺癌、鳞状细胞癌等。随着肺癌精准治疗时代的到来,NSCLC又被分为驱动基因阳性和驱动基因阴性2种类型。目前对于驱动基因阴性的NSCLC患者,铂类为基础的化疗方案仍是治疗的基准;抗血管药物也逐渐成为肺癌治疗的重要手段。而对于驱动基因阳性的NSCLC患者,除标准的1代EGFR-TKI、ALK-TKI等药物外,目前已经发展出第2、3代药物用于一线或耐药后的治疗。针对免疫检查点的抑制剂成为NSCLC治疗的新方向。文中总结了近年来晚期NSCLC化疗、抗血管治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领域的新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化疗 靶向治疗 抗血管治疗 免疫疗法
下载PDF
医学博士后的跨学科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黎介寿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4,共4页
跨学科研究是近年来科研方式讨论的热点之一。近年来,一大批使用跨学科方法或从事跨学科研究与合作的科学家陆续获得诺贝尔奖,再次证明了跨学科研究的重要性。就其深刻性而言,医学领域的跨学科研究本身也体现了当代医学科学探索的一种... 跨学科研究是近年来科研方式讨论的热点之一。近年来,一大批使用跨学科方法或从事跨学科研究与合作的科学家陆续获得诺贝尔奖,再次证明了跨学科研究的重要性。就其深刻性而言,医学领域的跨学科研究本身也体现了当代医学科学探索的一种新范型。将跨学科研究应用到对医学博士后培养工作中,目的在于培养一批既是优秀临床医师又懂得实验研究的医学创新型的"两栖专家"。随着现今医学的发展与当前实际工作的情况来看,单独一个学科的发展是远远不够的。文中将从跨学科人才培养思路的由来,外科学与解剖学、信息学、影像学等其他学科间的密切关系等方面说明,医学的进步需要各科之间相互协作,并利用各自领域所长共同开展医学博士后的跨学科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士后 跨学科 3D成像 加速康复外科 肠屏障
下载PDF
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与胰岛α细胞及β细胞功能的相关性 被引量:63
9
作者 刘宁 叶小珍 +3 位作者 卢斌 臧璞 雷海燕 王坚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7-61,共5页
目的近年研究发现,维生素D缺乏与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有一定关系。文中旨在初步探讨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与胰岛α细胞、β细胞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5年7月在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就诊的初诊2型... 目的近年研究发现,维生素D缺乏与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有一定关系。文中旨在初步探讨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与胰岛α细胞、β细胞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5年7月在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就诊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116例。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其血清25(OH)D水平。根据不同水平将患者分为3组,即维生素D缺乏组:25(OH)D<20ng/m L(n=34);维生素D不足组:20ng/m L≤25(OH)D<30ng/m L(n=55);维生素D充足组:25(OH)D≥30 ng/m L(n=27)。所有患者均行馒头餐-胰岛素-C肽释放试验,比较3组患者的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空腹C肽、空腹胰高血糖素、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早期相胰岛素分泌指数(△I_(30)/△G_(30))、馒头餐-胰岛素-C肽释放试验30 min内C肽曲线下面积(AUC_(CP30))、180 min内C肽曲线下面积(AUC_(CP180))、葡萄糖曲线下面积(AUC_(PG))和胰高血糖素曲线下面积(AUC_(胰高血糖素))。结果 13组患者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空腹C肽、空腹胰高血糖素、HOMA-IR、HOMA-β、AUC_(胰高血糖素)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3组患者△I_(30)/△G_(30)、AUC_(CP30)、AUC_(CP180)、AUC_(PG)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缺乏组患者△I_(30)/△G_(30)、AUC_(CP30)、AUC_(CP180)均低于不足组、充足组,而AUC_(PG)(52.57±7.45)则高于不足组(48.18±10.32)、充足组(44.39±9.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足组患者△I_(30)/△G_(30)、AUC_(CP30)、AUC_(CP180)均低于充足组[(3.07±1.60)vs(4.03±1.81)、(2.11±1.22)vs(3.14±1.93)、(15.18±5.24)vs(20.55±12.97),P<0.05],而AUC_(PG)则高于充足组(48.18±10.32 vs 44.39±9.05,P<0.05)。3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25(OH)D与△I_(30)/△G_(30)、AUC_(CP30)、AUC_(CP180)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4、0.268、0.255,P<0.01),与AUC_(PG)呈负相关(r=-0.403,P<0.05);偏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进一步校正年龄、性别、BMI、收缩压、舒张压、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后,25(OH)D依然与△I_(30)/△G_(30)、AUC_(CP30)、AUC_(CP180)正相关(r值分别为0.416、0.292、0.274,P<0.01);与AUC_(PG)呈显著负相关(r=-0.39,P<0.01);Pearson相关分析及偏相关分析结果均显示25(OH)D与HOMA-IR、HOMA-β、空腹胰高血糖素、AUC_(胰高血糖素)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25-羟维生素D缺乏与早期相胰岛素分泌和总体胰岛素分泌下降有关,与基础胰岛素分泌无关。25-羟维生素D水平与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α细胞功能无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25-羟维生素D α细胞功能 Β细胞功能
下载PDF
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胰腺坏死感染经阶梯式引流模式治疗的患者病死原因及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28
10
作者 杨栋梁 童智慧 +6 位作者 柯路 李刚 周晶 董杰 陈意喆 张敬柱 李维勤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197-1201,共5页
目的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是ICU中常见的重症急症。文中分析经阶梯式引流模式治疗的SAP并发胰腺坏死组织感染(infected pancreatic necrosis,IPN)患者的病死原因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1... 目的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是ICU中常见的重症急症。文中分析经阶梯式引流模式治疗的SAP并发胰腺坏死组织感染(infected pancreatic necrosis,IPN)患者的病死原因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普通外科重症胰腺炎治疗中心收治的243名IPN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取阶梯式引流模式治疗IPN。根据患者临床结局分为病死组及存活组,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并通过多因素回归分析探索IPN患者病死的危险因素。结果 2年内共纳入243名IPN患者,死亡32例,IPN整体病死率为13.17%。病死患者相比于存活患者,急性期器官功能障碍、急性肾功能损伤以及休克发生率明显增高,分别为(81.25%vs 50.23%)、(46.87%vs27.49%)、(90.62%vs 21.80%)。APACHEⅡ评分更高(13 vs 17),感染时间更早(52 d vs 23 d);感染期腹腔大出血、消化道瘘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增高,开腹手术比例更高(59.37%vs 19.43%)。手术距发病时间更短[34(28,40)d vs 62(22,64)d]、ICU(11 d vs 54 d)及住院总天数更长(31 d vs 59 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病死危险因素包括急性期器官功能障碍、感染时间、感染期并发症、开腹手术、ICU天数及住院天数。结论急性期器官功能障碍、感染及感染期并发症仍是阶梯式引流模式中IPN患者的主要病死原因,临床治疗中应加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坏死组织感染 阶梯式引流 器官功能 并发症 病死原因 临床特点 危险因素
下载PDF
降钙素原对外科ICU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病因诊断及预后的价值 被引量:45
11
作者 陈笑 宇世飞 +3 位作者 李芳秋 商秀娟 刘倩 胡毓安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723-726,共4页
目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可由感染和非感染因素引起,两者临床特征相似,但治疗和预后不同,需尽早区分。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在感染时快速大量合成,可作为早期快速诊断脓毒症... 目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可由感染和非感染因素引起,两者临床特征相似,但治疗和预后不同,需尽早区分。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在感染时快速大量合成,可作为早期快速诊断脓毒症的血清生物标志。文中回顾性分析血清PCT水平对外科ICU病房SIRS患者的病因诊断与预后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6月1日至2015年6月1日期间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外科监护病房166例SIRS患者的数据进行分析,其中包括患者基本情况、原发疾病、实验室结果及临床转归。分析比较血培养结果、临床转归及血清PCT测定值。结果 166例SIRS患者中脓毒症131例,PCT中位数浓度为2.43(0.81-10.51)ng/m L,其中109例血清PCT阳性(≥0.47 ng/m L),阳性率为83.2%;非感染性SIRS 35例,PCT中位数浓度为0.23(0.10-0.39)ng/m L,阳性率为17.14%。2组患者血清PCT及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和真菌所致脓毒症患者PCT阳性率分别为86.5%(83/96)和74.3%(26/35),中位数浓度分别为4.28(1.05-14.59)和0.89(0.37-1.59)ng/m L,细菌感染组显著高于真菌感染组(P〈0.05)。脓毒症死亡和存活患者血清PCT阳性率分别为94.4%(34/36)和78.9%(75/95),中位数浓度分别为12.89(4.76-47.73)和1.41(0.54-4.00)ng/m L,两者阳性率及血清PCT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PCT水平可成为区分脓毒症和非感染SIRS的重要依据。细菌感染脓毒症患者血清PCT水平明显高于真菌感染组;脓毒症死亡组患者血清PCT水平显著高于存活患者。血清PCT测定有助于SIRS病因诊断和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原 脓毒症 诊断 预后
下载PDF
抗苗勒氏管激素下降率对多囊卵巢患者促排卵疗效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27
12
作者 邵一丹 梁元姣 +3 位作者 陈莉 孙琴 李鸿儒 王岑岑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16-620,共5页
目的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患者抗苗勒氏管激素(anti-mullerian hormone,AMH)水平异常升高,经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后AMH水平下降。文中旨在探讨PCOS患者经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前后AMH的下降率对促排卵后疗... 目的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患者抗苗勒氏管激素(anti-mullerian hormone,AMH)水平异常升高,经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后AMH水平下降。文中旨在探讨PCOS患者经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前后AMH的下降率对促排卵后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至2016年3月间于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明确诊断的46名PCOS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经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3个月后促排卵治疗,其中氯米芬促排卵21例,包括有反应患者13例,无反应8例;来曲唑促排卵25例,包括有反应患者18例,无反应7例。比较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前后性激素、AMH及其下降率。根据促排卵有无反应,分别比较AMH下降率。结果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后,AMH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7.79±4.11)ng/m L vs(5.18±3.63)ng/m 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无反应患者的AMH下降率低于有反应者[(18±6)%vs(3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来曲唑方案促排卵的无反应患者AMH下降率低于有反应者[(12±9)%vs(4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AMH下降率>33.05%时,预测有反应的敏感度74%、特异性65%。结论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可降低AMH水平,AMH下降率可预测促排卵治疗的反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AMH下降率 氯米芬 来曲唑 促排疗效
下载PDF
血清C反应蛋白和基底节区脑出血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1
13
作者 张晓浩 段作伟 +3 位作者 刘德志 邱忠明 马楠 刘新峰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277-1280,共4页
目的既往临床研究表明脑出血患者急性期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显著升高,但CRP水平与基底节区脑出血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arly neurological deterioration,END)的关系仍不明确。文中探讨血清CRP和基底节区脑出血END... 目的既往临床研究表明脑出血患者急性期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显著升高,但CRP水平与基底节区脑出血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arly neurological deterioration,END)的关系仍不明确。文中探讨血清CRP和基底节区脑出血END的关系。方法连续收集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于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经头颅CT确诊为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患者142例。END定义为48 h内复评加拿大卒中量表(Canadian Stroke Scale,CSS)较入院时减少≥1分。比较END患者组和非END患者组间基线资料,同时Logistic回归分析CRP水平和基底节区脑出血END的相关性。结果纳入的142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中,31例(21.8%)发生了END。与非END组患者比较,END组患者高血糖症发生率(29.03%vs11.71%,P=0.018)、中性粒细胞计数[(11.8±1.2)×109/L vs(7.8±7.7)×109/L,P=0.019]、CRP(P=0.001)、血肿增大(54.83%vs 19.81%,P=0.001)、血肿体积[(23.6±21.9)m L vs(14.8±12.7)m L,P=0.005]及出血破入脑室率(68.75%vs 28.83%,P〈0.001)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经Logistic回归分析校正混杂因素后示:CRP(OR=1.072,95%CI:1.034~1.112,P=0.001)、出血破入脑室(OR=4.162,95%CI:1.498~11.564,P=0.006)及血肿增大(OR=5.297,95%CI:1.906~14.723,P=0.001)与住院期间发生END显著相关。ROC曲线分析表明血清CRP水平对基底节区脑出血早期神经功能恶化有预测价值(OR=0.812,95%CI:0.732~0.891,P〈0.001)。结论血清CRP水平升高和基底节区脑出血END显著相关,故可作为该病的重要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早期神经功能恶化 脑室内出血 血肿增大 C反应蛋白
下载PDF
雷公藤多苷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30
14
作者 左科 李世军 +6 位作者 吴燕 侯金花 陈浩 周敏林 曾彩虹 章海涛 刘志红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07-511,545,共6页
目的:本文前瞻性地观察了雷公藤多苷联合小剂量泼尼松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并与他克莫司联合小剂量泼尼松进行比较. 方法:2010年7月至2012年3月经肾活检诊断为特发性膜性肾病的患者(<65岁,性别不限)(尿蛋白>3.5... 目的:本文前瞻性地观察了雷公藤多苷联合小剂量泼尼松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并与他克莫司联合小剂量泼尼松进行比较. 方法:2010年7月至2012年3月经肾活检诊断为特发性膜性肾病的患者(<65岁,性别不限)(尿蛋白>3.5g/24h),随机进入雷公藤多苷联合小剂量泼尼松组(TW组)和他克莫司联合小剂量泼尼松组(FK506组).主要疗效指标为治疗12月内的累计有效率(即完全缓解率+部分缓解率).次要指标包括治疗6月的累计有效率,治疗6月、12月的完全缓解率,停药后的复发率及安全性. 结果:共100例患者入组,每组各50例.治疗12月,TW组和FK506组累计有效率分别为76.9%和79.9%(率差3%,95%CI:-18.7%~21.3%).TW组和FK506组治疗6月和12月的完全缓解率分别为8.8%vs10.6%和31.7%vs33.7%.平均复发时间TW组vs FK506组:14.08月vs 13.01月,P=0.049.FK506组血清肌酐倍增(6% vs 2%)及新发高血压(24% vs 8%)较TW组高,TW组育龄期女性月经紊乱发生率显著高于FK506组(7/7 vs0/l0). 结论:雷公藤多苷联合小剂量泼尼松能有效降低膜性肾病患者蛋白尿,与他克莫司联合小剂量泼尼松相比缓解率及平均缓解时间相当,停药后复发率更低,治疗过程中血清肌酐倍增患者更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膜性肾病 雷公藤多苷 他克莫司 治疗
下载PDF
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持续性炎症反应-免疫抑制-分解代谢综合征临床分析 被引量:29
15
作者 李百强 杨娜 +6 位作者 叶博 董杰 杨琦 柯路 童智慧 李维勤 黎介寿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719-724,共6页
目的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并发持续性炎症反应-免疫抑制-分解代谢综合征(PICS)患者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研究较少。文中旨在总结SAP并发PICS患者的临床特点,对PICS发病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1日至2015年12... 目的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并发持续性炎症反应-免疫抑制-分解代谢综合征(PICS)患者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研究较少。文中旨在总结SAP并发PICS患者的临床特点,对PICS发病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普外科ICU住院时间>14 d的214例SAP患者临床资料。依据PICS诊断标准分成2组:PICS组(149例,SAP并发PICS患者)和非PICS组(65例,SAP患者未并发PICS)。比较2组患者全身系统性并发症和胰腺炎特异性并发症,ICU病死率及随访13个月的存活率;并对PICS发病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PICS组胆源性SAP、MODS发生率较非PICS组明显升高(44.3%vs 29.2%、93.3%vs 55.4%,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BMI>24(OR=2.307,95%CI:1.033~5.156)、胆源性病因(OR=4.207,95%CI:1.364~12.974)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OR=4.384,95%CI:1.334~14.405)是并发PICS的危险因素。随访13个月的患者存活率PICS组较非PICS组明显降低(88.5%vs 98.2%,P=0.036)。结论在临床救治过程中,尤其需要警惕存在肥胖、胆源性病因以及MODS的SAP并发PICS患者。合并PICS可能是SAP患者预后不良的重要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持续性炎症反应-免疫抑制-分解代谢综合征 慢重症
下载PDF
糖尿病肾病微量白蛋白尿患者肾脏组织损伤及病情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19
16
作者 葛永纯 谢红浪 +5 位作者 徐峰 汪玲 钟永忠 安玉 曾彩虹 刘志红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07-212,269,共7页
目的:观察影响2型糖尿病肾病(DN)患者尿微量白蛋白(MAU)进展和缓解的临床与病理因素,并分析其对肾小球滤过率(GFR)下降的影响。方法:纳入尿白蛋白定量30~300mg/24h,血清肌酐≤109.62μmol/L,并愿意接受肾活检的2型DN患... 目的:观察影响2型糖尿病肾病(DN)患者尿微量白蛋白(MAU)进展和缓解的临床与病理因素,并分析其对肾小球滤过率(GFR)下降的影响。方法:纳入尿白蛋白定量30~300mg/24h,血清肌酐≤109.62μmol/L,并愿意接受肾活检的2型DN患者61例。记录患者一般情况(基线年龄、糖尿病病程等)、临床指标(eGFR、血脂、血糖、尿白蛋白定量等)及病理指标(肾小球体积、系膜区面积百分比、基膜厚度、足细胞足突宽度等)。结果:61例患者中失访7例,MAU进展组22例(40.74%),MAU稳定组25例(46.30%),MAU转阴组7例(12.96%)。MAU转阴组患者基线尿白蛋白定量显著低于稳定组和进展组[(103.05±53.88)mg/24h vs (139.58±76.88)mg/24h vs (192.58±97.64)mg/24h,P=0.025],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显著高于稳定组和进展组[(1.38±0.34)mmol/L vs (0.94±0.23)mmol/L vs (1.04±0.37)mmol/L,P=0.006],足细胞裂孔膜分布密度显著高于稳定组和进展组[(1.01±0.21)个/μm伽(0.78+0.21)个/μm vs(0.58+0.30)个/μm,P=0.003]。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足细胞裂孔膜分布密度(HR=0.029,P〈0.001)和肾小球体积(HR=0.513,P=0.018)是MAU进展的独立影响因素;糖尿病病程(HR=0.925,P=0.012)、血尿酸(HR=1.012,P=0.034)、总胆固醇(HR=4.235,P=0.021)、ACEI/ARB使用(HR=311.451,P=0.006)是MAU转阴/缓解的独立影响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基线eGFR(HR=0.853,P=0.010)、血尿酸(HR=1.019,P=0.016)是eGFR下降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临床表现MAU的2型DN患者基线临床病理指标能够预测MAU进展与缓解,基线eGFR和血尿酸能够预测eGFR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微量白蛋白尿 肾组织病理 肾小球滤过率 危险因素
下载PDF
风险模型预测急性前循环缺血性卒中机械取栓后脑出血及不良结局的比较 被引量:11
17
作者 李凤利 王金晶 +3 位作者 彭锋 肖露露 孙文 刘新峰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75-182,共8页
目的比较血管事件总体健康风险(THRIVE),多中心卒中调查(MSS),休斯敦动脉内治疗(HIAT)及葡萄糖水平、种族、年龄、性别、收缩压水平、卒中程度(GRASPS)评分4种风险模型预测急性前循环缺血性卒中机械取栓后脑出血与不良结局的效能。方法... 目的比较血管事件总体健康风险(THRIVE),多中心卒中调查(MSS),休斯敦动脉内治疗(HIAT)及葡萄糖水平、种族、年龄、性别、收缩压水平、卒中程度(GRASPS)评分4种风险模型预测急性前循环缺血性卒中机械取栓后脑出血与不良结局的效能。方法前瞻性连续性纳入2013年5月至2016年3月收住南京大学附属金陵医院和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神经内科发病6 h内的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并实施机械取栓的患者153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探讨THRIVE、MSS、HIAT、GRASPS评分4种风险模型预测急性前循环缺血性卒中机械取栓后,脑出血与不良结局[包括90 d全因死亡和90 d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3分]的效能。结果 MSS评分(AUC为0.639,95%CI:0.548~0.730,P=0.004)和GRASPS评分(AUC为0.616,95%CI:0.525~0.706,P=0.017)能够预测脑出血事件,但预测准确性较低;4种模型对机械取栓后90 d内死亡均有预测价值,其中GRASPS评分(AUC为0.783,95%CI:0.706~0.860,P<0.001)有中等预测准确性,其余3种模型AUC<0.7,预测准确性低;4种模型均能对90d不良预后(90 dmRS≥3分)进行预测,其中GRASPS评分及THRIVE评分AUC均>0.7,GRASPS评分AUC最大(AUC为0.782,95%CI:0.708~0.855,P<0.01),两者有中度预测准确性。结论 GRASPS评分对机械取栓后90 d内全因死亡及不良预后均有较好的临床预测价值,THRIVE评分对90 d不良预后有较好的临床预测价值。4种模型对机械取栓后脑出血事件的预测价值仍有待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机械取栓 脑出血 预后 风险预测模型
下载PDF
肾脏疾病谱的变迁:基于2003~2014年中国单中心40759例肾活检病理诊断分析 被引量:94
18
作者 朱慧娴 周敏林 +8 位作者 侯金花 徐峰 乐伟波 梁丹丹 梁少姗 邵思佳 刘晔 曾彩虹 刘志红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01-107,共7页
目的:分析近12年来肾脏疾病谱的构成特征及其变化。方法:本研究纳入南京总医院国家肾脏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肾活检注册登记系统中2003-01-01至2014-12-31行肾穿刺活检病例,分析肾脏疾病类型的分布特征,并与1979~2002年的研究数据进行... 目的:分析近12年来肾脏疾病谱的构成特征及其变化。方法:本研究纳入南京总医院国家肾脏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肾活检注册登记系统中2003-01-01至2014-12-31行肾穿刺活检病例,分析肾脏疾病类型的分布特征,并与1979~2002年的研究数据进行比较。结果:研究共纳入肾穿刺活检病例40 759例,≥60岁肾活检比例从5.60%增至9.89%。与1979~2002年肾脏疾病谱相比,原发性肾小球肾炎(PGN)比例下降,继发性肾小球肾炎(SGN)比例上升。PGN中以IgA肾病(IgAN)最常见;膜性肾病(MN)比例较1979~2002年增长近1倍,且2003~2014年间14~24岁年龄段增幅最大。SGN主要包括免疫介导疾病(59.20%)和肿瘤代谢性疾病(37.09%),糖尿病肾病(DN)、肾淀粉样变性、高血压肾损害和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沉积病(MIDD)等肿瘤代谢性疾病的比例呈明显上升趋势。结论:PGN仍是我国肾脏疾病的主体,以IgAN最常见,MN比例明显升高,在青少年患者中增幅最大。DN、高血压肾损害、肾淀粉样变性和MIDD等肿瘤代谢性SGN均有增长趋势。肾脏疾病谱的这些变化特点将为临床诊断、预防及流行病学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病学 肾脏疾病谱 肾活检
下载PDF
一种改良的SD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8
19
作者 李言明 刘晶 +2 位作者 张成成 马晓华 宫剑滨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13-417,共5页
目的 SD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模型建立需对大鼠进行缺血及再灌注,创伤大,耗时长,极易导致大鼠死亡。文中以高效、快速的方法建立大鼠MIRI模型,并确保造模动物具有较高的成功率及存活率。方法取80只成年SD大鼠(8~10周龄;体重控制... 目的 SD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模型建立需对大鼠进行缺血及再灌注,创伤大,耗时长,极易导致大鼠死亡。文中以高效、快速的方法建立大鼠MIRI模型,并确保造模动物具有较高的成功率及存活率。方法取80只成年SD大鼠(8~10周龄;体重控制在250~300 mg),给予戊巴比妥钠溶液50 mg/kg腹腔麻醉。在经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辅助呼吸条件下,离断第2-3肋间肌肉充分暴露心脏,迅速定位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动脉1 h,松开结扎线后48 h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同时在术前、术中及术后1 h及48 h行心电图检查。术后48 h在相同部位再次结扎,行Evans-TTC双染,以显示心肌缺血及梗死面积大小。结果造模总存活率为90%,IR模型总成功率86.25%。LAD结扎后出现T波高耸、ST段抬高,与QRS波融合形成"墓碑样"改变,然后出现ST段逐渐回落、R波电压逐渐降低,可见左室前壁结扎线以下心肌及心尖部心肌颜色变为灰白色或者暗灰色,且持续存在;心脏搏动频率较结扎前明显下降,且搏动幅度较前明显减弱;术后48 h可见明显的苍白梗死区,与周围组织分界明显,通过切片及Evans Blue-TTC双染后可见层次明显的梗死区、缺血及正常心肌。每只造模成功SD大鼠缺血区面积+梗死区面积与左室总心肌组织面积比值0.43~0.55(P>0.05);梗死区面积与缺血区+梗死区面积比值0.36~0.45(P>0.05)。结论可以高效、快速地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具有降低模型动物死亡率及提高模型建立的成功率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插管 缺血再灌注 动物模型 SD大鼠
下载PDF
吗替麦考酚酯诱导治疗弥漫增生性狼疮性肾炎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4
20
作者 许圣淳 刘正钊 +4 位作者 章海涛 陈樱花 陈惠萍 刘志红 胡伟新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12-516,506,共6页
目的:比较吗替麦考酚酯(MMF)和间断静脉环磷酰胺(IV-CTX)诱导治疗伴新月体形成的弥漫增生性狼疮性肾炎(LN)的疗效。方法:80例经肾活检明确诊断的弥漫增生性LN(Ⅳ型LN)且伴新月体(≥15%)形成的患者,接受激素联合MMF诱导治疗(MMF组,n=39)... 目的:比较吗替麦考酚酯(MMF)和间断静脉环磷酰胺(IV-CTX)诱导治疗伴新月体形成的弥漫增生性狼疮性肾炎(LN)的疗效。方法:80例经肾活检明确诊断的弥漫增生性LN(Ⅳ型LN)且伴新月体(≥15%)形成的患者,接受激素联合MMF诱导治疗(MMF组,n=39)或IV-CTX冲击治疗(IV-CTX组,n=41),回顾性分析两组诱导治疗6月的缓解率[总缓解率和完全缓解(CR)率]。结果:MMF组和IV-CTX组基线临床病理数据无显著差异,中位新月体比例分别为34.6%和31.0%(P=0.836)。MMF组6月总缓解率显著高于IV-CTX组(92.3%vs 73.1%,P=0.024),其中CR率亦高于IV-CTX组,但无统计学差异(48.7%vs 34.1%,P=0.186)。在新月体比例<50%的LN(n=61)患者中,MMF组6月总缓解率(96.7%vs 74.2%,P=0.026)显著高于IV-CTX组,其中CR率高于IV-CTX组(46.7%vs 35.5%,P=0.375)。新月体比例≥50%LN患者(n=19)中MMF组6月总缓解率和CR率虽高于IV-CTX组,但无统计学差异。MMF组补体C3恢复正常比例显著高于IV-CTX组(64.1%vs 35.9%,P=0.013)。结论:MMF治疗伴新月体形成的Ⅳ型LN的诱导缓解率高于IV-CTX冲击治疗,但仍需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的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狼疮性肾炎 新月体 吗替麦考酚酯 环磷酰胺 诱导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