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ABCG1在胆固醇转运中作用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
7
1
作者
杨婷
王苏梦
汪俊军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9-93,共5页
胆固醇是细胞生命活动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质,但体内过量时常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三磷酸结合盒转运体G1(ATP-binding cassette G1,ABCG1)是三磷酸结合盒(ATP-binding cassette,ABC)转运体超家族重要成员之一,在胆固醇逆向转运过程中...
胆固醇是细胞生命活动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质,但体内过量时常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三磷酸结合盒转运体G1(ATP-binding cassette G1,ABCG1)是三磷酸结合盒(ATP-binding cassette,ABC)转运体超家族重要成员之一,在胆固醇逆向转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文中对近年来ABCG1在胆固醇转运过程中的作用研究新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磷酸结合盒转运体G1
胆固醇转运
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降钙素原对外科ICU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病因诊断及预后的价值
被引量:
45
2
作者
陈笑
宇世飞
+3 位作者
李芳秋
商秀娟
刘倩
胡毓安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723-726,共4页
目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可由感染和非感染因素引起,两者临床特征相似,但治疗和预后不同,需尽早区分。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在感染时快速大量合成,可作为早期快速诊断脓毒症...
目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可由感染和非感染因素引起,两者临床特征相似,但治疗和预后不同,需尽早区分。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在感染时快速大量合成,可作为早期快速诊断脓毒症的血清生物标志。文中回顾性分析血清PCT水平对外科ICU病房SIRS患者的病因诊断与预后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6月1日至2015年6月1日期间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外科监护病房166例SIRS患者的数据进行分析,其中包括患者基本情况、原发疾病、实验室结果及临床转归。分析比较血培养结果、临床转归及血清PCT测定值。结果 166例SIRS患者中脓毒症131例,PCT中位数浓度为2.43(0.81-10.51)ng/m L,其中109例血清PCT阳性(≥0.47 ng/m L),阳性率为83.2%;非感染性SIRS 35例,PCT中位数浓度为0.23(0.10-0.39)ng/m L,阳性率为17.14%。2组患者血清PCT及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和真菌所致脓毒症患者PCT阳性率分别为86.5%(83/96)和74.3%(26/35),中位数浓度分别为4.28(1.05-14.59)和0.89(0.37-1.59)ng/m L,细菌感染组显著高于真菌感染组(P〈0.05)。脓毒症死亡和存活患者血清PCT阳性率分别为94.4%(34/36)和78.9%(75/95),中位数浓度分别为12.89(4.76-47.73)和1.41(0.54-4.00)ng/m L,两者阳性率及血清PCT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PCT水平可成为区分脓毒症和非感染SIRS的重要依据。细菌感染脓毒症患者血清PCT水平明显高于真菌感染组;脓毒症死亡组患者血清PCT水平显著高于存活患者。血清PCT测定有助于SIRS病因诊断和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原
脓毒症
诊断
预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心血管疾病相关的循环miRNA的来源与存在形式及其功能
被引量:
7
3
作者
卜晓敏
王锋
汪俊军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091-1094,共4页
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s,miRNAs)是一类重要的生命活动调控因子。已证实循环miRNAs是多种疾病新的生物标志物,且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近年来研究发现miRNA可以通过被微囊泡包裹的形式或与蛋白质结合的形式稳定地存在于血液及其他...
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s,miRNAs)是一类重要的生命活动调控因子。已证实循环miRNAs是多种疾病新的生物标志物,且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近年来研究发现miRNA可以通过被微囊泡包裹的形式或与蛋白质结合的形式稳定地存在于血液及其他体液中,有关其来源、存在形式和功能的研究已成为当前该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文中就近期有关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相关的循环miRNA的来源、存在形式及其功能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旨在为miRNA成为心血管疾病诊断的标志物和靶点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NAS
循环
微囊泡
心血管疾病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ABCG1在胆固醇转运中作用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
7
1
作者
杨婷
王苏梦
汪俊军
机构
南京大学
医学院
附属
金陵
医院
(
南京军区
南京
总
医院
)
解放军
临床
检验
医学
研究所
出处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9-93,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271904)
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项目(2012YQ030261)
文摘
胆固醇是细胞生命活动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质,但体内过量时常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三磷酸结合盒转运体G1(ATP-binding cassette G1,ABCG1)是三磷酸结合盒(ATP-binding cassette,ABC)转运体超家族重要成员之一,在胆固醇逆向转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文中对近年来ABCG1在胆固醇转运过程中的作用研究新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
三磷酸结合盒转运体G1
胆固醇转运
动脉粥样硬化
Keywords
ATP-binding cassette G1 Cholesterol transport Atherosclerosis
分类号
R743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降钙素原对外科ICU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病因诊断及预后的价值
被引量:
45
2
作者
陈笑
宇世飞
李芳秋
商秀娟
刘倩
胡毓安
机构
南京大学
医学院
附属
金陵
医院
(
南京军区
南京
总
医院
)
解放军
临床
检验
医学
研究所
出处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723-726,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302536)
南京军区医学科技创新重点课题(10Z027)
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社会发展项目(BE2009673)
文摘
目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可由感染和非感染因素引起,两者临床特征相似,但治疗和预后不同,需尽早区分。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在感染时快速大量合成,可作为早期快速诊断脓毒症的血清生物标志。文中回顾性分析血清PCT水平对外科ICU病房SIRS患者的病因诊断与预后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6月1日至2015年6月1日期间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外科监护病房166例SIRS患者的数据进行分析,其中包括患者基本情况、原发疾病、实验室结果及临床转归。分析比较血培养结果、临床转归及血清PCT测定值。结果 166例SIRS患者中脓毒症131例,PCT中位数浓度为2.43(0.81-10.51)ng/m L,其中109例血清PCT阳性(≥0.47 ng/m L),阳性率为83.2%;非感染性SIRS 35例,PCT中位数浓度为0.23(0.10-0.39)ng/m L,阳性率为17.14%。2组患者血清PCT及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和真菌所致脓毒症患者PCT阳性率分别为86.5%(83/96)和74.3%(26/35),中位数浓度分别为4.28(1.05-14.59)和0.89(0.37-1.59)ng/m L,细菌感染组显著高于真菌感染组(P〈0.05)。脓毒症死亡和存活患者血清PCT阳性率分别为94.4%(34/36)和78.9%(75/95),中位数浓度分别为12.89(4.76-47.73)和1.41(0.54-4.00)ng/m L,两者阳性率及血清PCT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PCT水平可成为区分脓毒症和非感染SIRS的重要依据。细菌感染脓毒症患者血清PCT水平明显高于真菌感染组;脓毒症死亡组患者血清PCT水平显著高于存活患者。血清PCT测定有助于SIRS病因诊断和预后。
关键词
降钙素原
脓毒症
诊断
预后
Keywords
Procalcitonin
Sepsis
Diagnosis
Prognosis
分类号
R459.7 [医药卫生—急诊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心血管疾病相关的循环miRNA的来源与存在形式及其功能
被引量:
7
3
作者
卜晓敏
王锋
汪俊军
机构
南京大学
医学院
附属
金陵
医院
(
南京军区
南京
总
医院
)
解放军
临床
检验
医学
研究所
出处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091-1094,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271904)
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2012YQ030261)
文摘
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s,miRNAs)是一类重要的生命活动调控因子。已证实循环miRNAs是多种疾病新的生物标志物,且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近年来研究发现miRNA可以通过被微囊泡包裹的形式或与蛋白质结合的形式稳定地存在于血液及其他体液中,有关其来源、存在形式和功能的研究已成为当前该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文中就近期有关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相关的循环miRNA的来源、存在形式及其功能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旨在为miRNA成为心血管疾病诊断的标志物和靶点提供依据。
关键词
MIRNAS
循环
微囊泡
心血管疾病
Keywords
MiRNAs
Circulation
Microvesicle
Cardiovascular disease
分类号
R54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ABCG1在胆固醇转运中作用研究新进展
杨婷
王苏梦
汪俊军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降钙素原对外科ICU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病因诊断及预后的价值
陈笑
宇世飞
李芳秋
商秀娟
刘倩
胡毓安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
4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心血管疾病相关的循环miRNA的来源与存在形式及其功能
卜晓敏
王锋
汪俊军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