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生理适宜技术在男科围术期加速康复中的应用专家共识
1
作者 中华医学会男科学分会 广东省医学会男科学分会 +7 位作者 广东省医学会男科学分会护理学组 电生理适宜技术在男科围术期加速康复中的应用专家共识编写组 黄小萍 蓝丽 杨其运 商学军 邓春华 孙祥宙 《中华男科学杂志》 2025年第3期258-266,共9页
电生理学是一门研究生物细胞或组织电学特性的科学。电生理治疗是基于电生理技术,利用电刺激治疗装置输出低频脉冲电流来治疗疾病的一种物理方法。医学上频率在1000 Hz以下的脉冲电流称作低频电流。低频电生理技术已得到临床广泛应用。... 电生理学是一门研究生物细胞或组织电学特性的科学。电生理治疗是基于电生理技术,利用电刺激治疗装置输出低频脉冲电流来治疗疾病的一种物理方法。医学上频率在1000 Hz以下的脉冲电流称作低频电流。低频电生理技术已得到临床广泛应用。电生理诊断指借助红外热成像仪等仪器,从电生理学角度显示机体的生理或病理状态,以及测试不同参数电刺激作用下机体的生理和病理生理变化,从而确定有效的电生理治疗参数及参数组合^([1])。电生理适宜技术(electrophysiological appropriate techniques,EAT)作为一种融合中医理论及现代电生理学的治疗技术,通过在远红外可视化状态下实现电生理的精准诊断,确定并匹配精准电生理治疗参数,用于促进全身与局部血液循环、兴奋神经肌肉组织、缓解疼痛、疏通经络等治疗,能促进男科疾病患者围手术期的快速康复^([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生理适宜技术 男科 围手术期 加速康复 专家共识
原文传递
酢浆草组方联合透针治疗湿热瘀滞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研究
2
作者 娄强 战明威 +3 位作者 赖雨琪 詹绪新 肖友平 商学军 《中华男科学杂志》 2025年第2期165-171,共7页
目的:观察酢浆草组方联合透针治疗湿热瘀滞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CNP)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23年4月至2024年7月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泌尿外科及男科收治70例湿热瘀滞型CNP患者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给... 目的:观察酢浆草组方联合透针治疗湿热瘀滞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CNP)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23年4月至2024年7月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泌尿外科及男科收治70例湿热瘀滞型CNP患者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前列倍喜胶囊治疗,治疗组给予酢浆草组方内服联合透针治疗。疗程均为8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前列腺症状评分(NIH-CPSI)、中医症候评分、尿动力学参数(最大尿流率、平均尿流率)、免疫细胞亚群含量及炎症因子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最终共纳入患者65例,其中治疗组33例,对照组32例。2组患者治疗8周后,NIH-CPSI总评分、疼痛评分、排尿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中医症状评分、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最大尿流率、平均尿流率、免疫细胞CD4^(+)/CD8^(+)比值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在降低NIH-CPSI总评分、疼痛评分、排尿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中医症状评分、炎性细胞因子水平,以及提高CD4^(+)/CD8^(+)比值、最大尿流率及平均尿流率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酢浆草组方联合透针治疗湿热瘀滞型CNP具有较好疗效,能够在治疗湿热瘀滞型CNP方面提供新的思路,值得临床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酢浆草组方 透针 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 湿热瘀滞证 临床试验
原文传递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病原体种类与临床特征分析
3
作者 李家亮 曹为金 +1 位作者 唐文亮 杨阳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25年第3期257-260,共4页
目的分析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病原体种类与临床特征。方法选取2023年12月1日至2024年5月15日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金陵医院收治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275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咽拭子标本的病原体种类... 目的分析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病原体种类与临床特征。方法选取2023年12月1日至2024年5月15日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金陵医院收治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275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咽拭子标本的病原体种类,以及收集病历系统中患者临床资料和外周血检验指标。结果甲型流感病毒阳性检出率9.45%,乙型流感病毒阳性检出率17.82%,呼吸道合胞病毒阳性检出率9.45%,腺病毒阳性检出率9.21%,新型冠状病毒阳性检出率18.37%,肺炎支原体阳性检出率10.04%,肺炎衣原体阳性检出率1.67%。与其他年龄段患者比较,<18岁患者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阳性检出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型流感病毒感染患者单核细胞比例高于其他病原体感染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病原体种类的确定,有助于为患者制订适当的治疗方案,为患者的临床诊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病原体 咽拭子 核酸检测
下载PDF
基于50万人群的大型生物医学队列研究数据库:英国生物银行(UK Biobank)的发展历程及展望 被引量:6
4
作者 郭翔 唐春香 张龙江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84-288,共5页
英国生物银行(UK Biobank)是一个由英国政府发起并建立的大型生物医学队列研究数据库。该数据库招募了全英国50万名参与者,通过采集生物样本和调查问卷等多种形式,获得了基于大样本人群的遗传、生活环境和健康数据,并在官网定期公开和... 英国生物银行(UK Biobank)是一个由英国政府发起并建立的大型生物医学队列研究数据库。该数据库招募了全英国50万名参与者,通过采集生物样本和调查问卷等多种形式,获得了基于大样本人群的遗传、生活环境和健康数据,并在官网定期公开和更新这些数据。UK Biobank可供全球获得授权的研究人员和科学家访问,主要用于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病为主的各项研究。目前发表的研究论文超过2300篇,对于探究健康与疾病的关系、改善公共健康具有重要贡献。就UK Biobank的发展历程、项目设计、相关研究进展及发展方向进行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队列研究 生物数据库 慢性病 心血管病
下载PDF
成人烧伤患者创面现场急救处理的最佳证据总结
5
作者 刘国帧 蒋琪霞 +1 位作者 孙琳 王雅婧 《创伤外科杂志》 2023年第11期856-862,875,共8页
目的 检索、评价和总结成人烧伤患者创面现场急救处理的最佳证据,为临床实践提供依据。方法 系统检索BMJ Best Practice、UpToDate、Cochrane Library、国际指南协作网、苏格兰院际指南网、医脉通、国际烧伤协会、美国烧伤协会、英国烧... 目的 检索、评价和总结成人烧伤患者创面现场急救处理的最佳证据,为临床实践提供依据。方法 系统检索BMJ Best Practice、UpToDate、Cochrane Library、国际指南协作网、苏格兰院际指南网、医脉通、国际烧伤协会、美国烧伤协会、英国烧伤协会、PubMed、Web of Science、知网、万方等数据库以及指南网站及专业协会中关于成人烧伤患者创面现场急救处理的相关证据,包括指南、专家共识、证据总结及系统评价。检索时限为建库—2022年10月28日。由2名接受过循证方法学培训的研究人员独立进行文献阅读和质量评价,并提取证据,按照澳大利亚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文献证据评价等级进行分级,2名硕士指导老师全程督导研究质量。结果 共纳入16篇文献,包括12篇指南及4篇专家共识,从热烧伤的终止燃烧进程、冷却烧伤创面、保暖患者、敷料覆盖、水疱处理及化学烧伤的评估、冲洗、敷料覆盖共8个方面形成28条最佳证据。结论 本研究总结的最佳证据可为临床急救处理成人烧伤患者创面提供循证依据。应用证据时需充分考虑具体的临床情境及患者意愿,科学处理创面,减轻烧伤患者创面深度,为后续治疗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创面 急救 循证护理
下载PDF
2023年心脏CT研究进展 被引量:3
6
作者 陈谦 张龙江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2024年第3期314-320,共7页
心脏CT已成为冠状动脉疾病及结构性心脏病诊治的关键手段。就2023年心脏CT应用于心血管疾病中的技术进展和最新临床应用进行分析和总结,主要包括自动化图像后处理、诊断、预后评估及指导后续临床诊疗方面的应用,以期为从事心血管影像诊... 心脏CT已成为冠状动脉疾病及结构性心脏病诊治的关键手段。就2023年心脏CT应用于心血管疾病中的技术进展和最新临床应用进行分析和总结,主要包括自动化图像后处理、诊断、预后评估及指导后续临床诊疗方面的应用,以期为从事心血管影像诊断的医师提供心脏CT研究动态及未来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动脉粥样硬化 人工智能 心脏疾病
下载PDF
尿路上皮癌HER2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 被引量:1
7
作者 周晓蝶 王璇 +4 位作者 余波 王建军 石群立 饶秋 鲍炜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4年第9期823-829,共7页
目的 探讨尿路上皮癌(UC)患者HER2表达情况与其临床病理特征、分子分型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至2020年2月东部战区总医院及南京鼓楼医院收治的115例UC患者,免疫组化检测HER2蛋白表达及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HER2基... 目的 探讨尿路上皮癌(UC)患者HER2表达情况与其临床病理特征、分子分型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至2020年2月东部战区总医院及南京鼓楼医院收治的115例UC患者,免疫组化检测HER2蛋白表达及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HER2基因扩增情况;免疫组化标记GATA3、CK20、CK5/6、CD44对UC进行分子分型(腔面型、基底样型、零表型),分析HER2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分子分型之间的关系。结果 HER2过表达率(IHC 2/3+)为41.7%(48例),而HER2基因扩增率只有17.4%(20例),两者的符合率为42.1%。其中膀胱UC的符合率达46.7%,而上尿路UC则为25.0%。在7例HER2扩增阳性的病例中,3例IHC评分为0,4例IHC评分为1+。微乳头变异型的HER2 IHC阳性比例最高,而鳞状分化型的则最低。HER2 IHC阳性病例更容易发生淋巴结转移。腔面型HER2 IHC的表达率明显高于基底样型、零表型。IHC HER2阳性的UC患者预后差于IHC HER阴性的患者,但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99);而HER2基因扩增与无基因扩增的UC患者预后并无明显差异(P=0.911)。结论 UC HER2的表达情况与其分子分型、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与其组织学亚型有一定相关性。UC HER2过表达与基因扩增存在不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路上皮癌 临床病理 HER2 荧光原位杂交
原文传递
男性迟发性性腺功能减退症中西医结合诊疗与健康管理专家共识
8
作者 中华医学会男科学分会 男性迟发性性腺功能减退症中西医结合诊疗与健康管理专家共识编写组 +5 位作者 商学军 周兴 周青 吕伯东 张长城 范红旗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10期942-952,共11页
当前,我国正处于老龄化进程加速阶段,意味着中老年人口的比例在总体人口中不断增加。这对社会的经济、医疗和社会保障体系产生深远影响。迟发性性腺功能减退症(late onset hypogonadism,LOH)作为中老年男性中较为常见的疾病,不仅会影响... 当前,我国正处于老龄化进程加速阶段,意味着中老年人口的比例在总体人口中不断增加。这对社会的经济、医疗和社会保障体系产生深远影响。迟发性性腺功能减退症(late onset hypogonadism,LOH)作为中老年男性中较为常见的疾病,不仅会影响男性的性功能,还会对其体能、糖脂代谢、骨代谢、心血管健康和心理健康等方面产生严重负面影响。又因LOH症状逐渐发展且较为隐蔽,很多患者常常忽视或未能及时治疗。因此,对于中老年男性,尽早发现和管理LOH十分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性迟发性性腺功能减退症 中西医结合 诊断 治疗 健康管理 专家共识
原文传递
慢性附睾炎中西医结合诊疗与健康管理中国专家共识
9
作者 中华医学会男科学分会 慢性附睾炎中西医结合诊疗与健康管理中国专家共识编写组 +7 位作者 商学军 周青 陈建设 吕伯东 张长城 周兴 游旭军 周骏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9期848-853,共6页
慢性附睾炎(chronic epididymitis,CE)是指因急性感染后或慢性感染、药物等理化因素导致单侧或双侧附睾持续3个月及以上不适或疼痛[1-2],是影响男性健康的生殖系统感染性疾病之一[3]。西医治疗在缓解症状和控制疾病进展方面取得了一定成... 慢性附睾炎(chronic epididymitis,CE)是指因急性感染后或慢性感染、药物等理化因素导致单侧或双侧附睾持续3个月及以上不适或疼痛[1-2],是影响男性健康的生殖系统感染性疾病之一[3]。西医治疗在缓解症状和控制疾病进展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慢性附睾炎病程长、症状变异大,仍然存在治疗效果不稳定、不良反应及患者依从性低下等问题[4]。中医注重整体调护与辨证治疗,可增强机体抗病能力,同时在安全性和耐受性方面表现较好,有助于提高疗效[5-6],并可缩短疗程,减少患者复发风险[7]。鉴于此,来自全国中西医结合男科领域的专家团队,中西协同,扬长避短,经反复磋商后修订形成本共识,提供慢性附睾炎中西医结合诊疗及健康管理策略,为临床提供指导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附睾炎 中西医结合 诊断 治疗 健康管理 专家共识
原文传递
静息态功能连接特异性与机器学习的癫痫定侧
10
作者 宋子博 葛曼玲 +4 位作者 付晓璇 陈盛华 郭志彤 张其锐 张志强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67-73,共7页
为探索癫痫发作侧的脑功能影像标记,提出静息态功能磁共振的功能连接特异性模型和有监督机器学习联合方案。选取20名结构影像提示发作侧的颞叶癫痫患者(均分左、右两组)和142名健康人;以健康人为参照,构建功能连接特异性模型,为每位患... 为探索癫痫发作侧的脑功能影像标记,提出静息态功能磁共振的功能连接特异性模型和有监督机器学习联合方案。选取20名结构影像提示发作侧的颞叶癫痫患者(均分左、右两组)和142名健康人;以健康人为参照,构建功能连接特异性模型,为每位患者每个脑区功能连接打分;统计分析左右组间打分值差异显著性,获得对发作侧敏感的标志性脑区;以其打分值为特征向量输入到概率神经网络实现定侧并使用交叉验证。结果显示,对发作侧敏感的功能影像学标记在杏仁核、中央旁小叶等6个脑区,分类准确率达90.0%,高于目前机器学习辅助癫痫研究水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 功能连接特异性 概率神经网络 颞叶癫痫 发作侧
下载PDF
五子玉液汤治疗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合并弱精子症的随机对照研究
11
作者 余怡 徐刚 +5 位作者 金萍 沈宏平 吴科荣 徐立奇 陈雪琴 商学军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12期1122-1127,共6页
目的:观察五子玉液汤治疗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合并弱精子症患者的临床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3月于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生殖医学中心、中医科就诊的气阴两虚型糖尿病合并弱精子症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 目的:观察五子玉液汤治疗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合并弱精子症患者的临床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3月于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生殖医学中心、中医科就诊的气阴两虚型糖尿病合并弱精子症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两组均给予西药控制空腹血糖至正常水平。试验组给予五子玉液汤治疗,对照组给予左卡尼汀口服溶液治疗,疗程均为12周,随访2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精液参数、中医证候评分、生殖激素、配偶临床妊娠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12周后试验组患者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18.0±4.2)%vs(35.5±6.1)%]、精子浓度[(40.0±36.1)×10^(6)/ml vs(54.0±33.4)×10^(6)/ml]和中医证候评分[(18.5±5.2)分vs(4.5±2.3)分]均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精液量[(2.85±0.36)ml vs(2.84±0.59)ml],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18.5±4.5)%vs(29.5±6.2)%]、精子浓度[(42.0±38.3)×10^(6)/ml vs(45.0±34.1)×10^(6)/ml]均存在明显提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精液量[(2.90±0.78)ml vs(3.04±0.89)ml],中医证候评分[(17.8±4.8)%vs(17.2±4.5)%],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精子浓度、中医证候评分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生殖激素与配偶临床妊娠率方面,两组间治疗前后均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安全性良好,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五子玉液汤可改善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合并弱精子症患者的精子活力和浓度,临床有效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性不育 弱精子症 2型糖尿病 五子玉液汤 气阴两虚型 疗效观察
原文传递
类风湿关节炎合并骨骼系统受累列线图模型的构建和评估
12
作者 王子铭 刘国瑞 +2 位作者 周慧聪 严孝岭 虞伟 《临床检验杂志》 CAS 2024年第11期809-815,共7页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合并骨骼系统受累的风险预测因子,并构建和评估预测模型。方法入选2015年9月至2021年3月在泰康仙林鼓楼医院和东部战区总医院病程首次明确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的住院患者,共165例纳入研究分析。将合并与无合并...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合并骨骼系统受累的风险预测因子,并构建和评估预测模型。方法入选2015年9月至2021年3月在泰康仙林鼓楼医院和东部战区总医院病程首次明确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的住院患者,共165例纳入研究分析。将合并与无合并骨骼系统受累患者的临床及血清学指标进行比较,基于LASSO-Logistic筛选的预测因子建立列线图模型,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及校正曲线评估模型的区分度和校准度,通过临床决策曲线和临床影响曲线评估模型的临床效用性。结果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合并有骨骼系统受累99例(60%)。与无合并组患者比较,合并组患者年龄、病程、免疫球蛋白G4(IgG 4)、IgG 4/免疫球蛋白G(IgG)、类风湿因子(RF)、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血小板压积(PCT)等实验室测量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入选年龄、病程、IgG 4/IgG、RF、PCT 5项指标构建类风湿关节炎合并骨骼系统受累的列线图模型,模型C统计量为0.848(95%CI:0.785~0.910),校准曲线显示内部验证预测性能佳,霍斯默-莱梅肖检验拟合优度,χ^(2)=7.562,P=0.477>0.05,且临床决策曲线和临床影响曲线显示具有临床实用性。结论建立简单实用的列线图模型具有较好的识别类风湿关节炎合并骨骼系统受累的能力,可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骨骼肌肉系统受累 LASSO-Logistic 列线图
下载PDF
谷胱甘肽S转移酶P1和X线修复交错互补基因1基因多态性与前列腺癌化疗敏感性及预后关系研究
13
作者 薛松 张祥 +2 位作者 潘鑫 易晓明 商学军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9期803-808,共6页
目的:探究前列腺癌患者谷胱甘肽S转移酶P1(GSTP1)和X线修复交错互补基因1(XRCC1)基因多态性与化疗敏感性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21年5月行雄激素剥夺治疗+双药化疗的前列腺癌患者103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采用PCR-PFLP方... 目的:探究前列腺癌患者谷胱甘肽S转移酶P1(GSTP1)和X线修复交错互补基因1(XRCC1)基因多态性与化疗敏感性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21年5月行雄激素剥夺治疗+双药化疗的前列腺癌患者103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采用PCR-PFLP方法对患者行基因分型,并分析其GSTP1-rs1695位点和XRCC1-rs25487位点的多态性,分析其与化疗敏感性的关系,并探究GSTP1和XRCC1基因多态性与患者3年生存率的相关性。结果:103例前列腺癌化疗患者GSTP1-rs1695位点和XRCC1-rs25487位点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χ2=9.794,P>0.05)。GSTP1-rs1695位点中AA基因型占比为65.05%(67/103),AG基因型占比为23.30%(24/103),GG基因型占比为11.65%(12/103);XRCC1-rs25487位点中AA基因型占比为29.13%(30/103),AG基因型占比为50.49%(52/103),GG基因型占比为20.39%(21/103)。GSTP1-rs1695 AA型化疗敏感性为35.82%,低于AG/GG型58.33%(P<0.05)。XRCC1-rs25487 AA型化疗敏感性为40.00%,AG/GG型45.21%,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STP1-rs1695、XRCC1-rs25487不同表型患者3年无进展生存率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GSTP1-rs1695 AA型3年总生存率低于AG/GG型;XRCC1-rs25487 AA型低于AG/GG型(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GSTP1-rs1695 AA型、XRCC1-rs25487 AA型均为前列腺癌患者化疗后3年总生存期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GSTP1-rs1695、XRCC1-rs25487基因多态性对前列腺癌患者化疗敏感性和预后均有一定影响,GSTP1-rs1695和XRCC1-rs25487 A等位基因突变均可导致更短的3年生存率,G等位基因突变可带来更好的化疗敏感性和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谷胱甘肽S转移酶P1 X线修复交错互补基因1 基因多态性 化疗敏感性
原文传递
雄激素受体、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在膀胱癌伴发偶发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其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
14
作者 周晓蝶 石娜 +5 位作者 王建军 王璇 余波 石群立 饶秋 鲍炜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12期1081-1085,共5页
目的:探讨膀胱尿路上皮癌(UBUC)合并偶发性前列腺癌(IPCa)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2月鼓楼医院病理科及东部战区总医院病理科行根治性膀胱前列腺切除术(RCP)后65例UBUC和38例UBUC合并IPCa的临床病理特... 目的:探讨膀胱尿路上皮癌(UBUC)合并偶发性前列腺癌(IPCa)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2月鼓楼医院病理科及东部战区总医院病理科行根治性膀胱前列腺切除术(RCP)后65例UBUC和38例UBUC合并IPCa的临床病理特征。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标志物雄激素受体(A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比较两组间的表达情况,采用χ^(2)检验分析两组临床病理特征的差异。生存率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结果:UBUC合并IPCa的检出率为16.5%,有临床意义的IPCa为39.5%,术前PSA≥4μg/L的比例为23.7%。与UBUC相比,合并IPCa的UBUC多为无吸烟史[35例(92.1%)vs 48例(73.8%),P=0.024],组织学变异较少[4例(10.5%)vs 28例(43.1%),P=0.003]。相比之下,UBUC更容易发生血管侵犯[32例(49.2%)vs 8例(21.1%),P=0.005],处于进展期[44例(67.7%)vs 13例(31.6%),P<0.001]。AR在IPCa膀胱癌中的表达率明显高于UBUC[12例(31.6%)vs 6例(9.2%),P=0.004]。HER2在IPCa膀胱癌中的表达率明显高于UBUC[27例(71.1%)vs 28例(43.1%),P=0.006]。UBUC合并IPCa患者的总生存率高于UBUC患者[平均总生存率48.8个月,(95%CI 2.5~42.6个月)vs 39.9个月(95%CI 2.8~34.5个月)],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08)。结论:RCP术后前列腺标本规范化取材有助于提高IPCa的检出率。术前PSA不能很好地预测IPCa发生的可能性。UBUC合并IPCa的患者较少有吸烟史,其膀胱癌的主要组织学类型为高级别浸润性尿路上皮癌。其预后与UBUC相比并无明显差异。HER2和AR在合并IPCa的UBUC中的表达率明显高于UBUC,提示合并IPCa的UBUC患者可能受益于HER2和AR靶向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偶发前列腺癌 膀胱癌 雄激素受体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临床病理
原文传递
影像人工智能评估创伤性脑损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孙瑾玮 陈子健 +1 位作者 孔令彦 张龙江(审校)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2024年第5期559-562,共4页
影像学检查对创伤性脑损伤(TBI)的诊断及治疗非常重要,可以识别脑损伤类型、评估损伤程度。临床中常用CT和MRI对TBI进行诊断和评估。近年影像人工智能(AI)逐渐用于TBI的临床诊疗流程,包括识别颅脑的解剖结构、提取影像特征、分割量化损... 影像学检查对创伤性脑损伤(TBI)的诊断及治疗非常重要,可以识别脑损伤类型、评估损伤程度。临床中常用CT和MRI对TBI进行诊断和评估。近年影像人工智能(AI)逐渐用于TBI的临床诊疗流程,包括识别颅脑的解剖结构、提取影像特征、分割量化损伤范围、判断预后、辅助决策等。就AI结合影像学在TBI病人综合诊疗中的应用进展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脑损伤 人工智能 深度学习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45,X/46,XY混合性性腺发育不全患者采用卵母细胞捐赠获得活产1例及文献复习
16
作者 郑露 马金召 +3 位作者 许娟娟 崔英霞 姚兵 陈莉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5期410-418,共9页
目的:探讨45,X/46,XY混合性性腺发育不全的病因、诊断、治疗、受孕及分娩的临床特点,提高对此类患者的诊治及妊娠管理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45,X/46,XY混合性性腺发育不全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讨论。结果:通过患者... 目的:探讨45,X/46,XY混合性性腺发育不全的病因、诊断、治疗、受孕及分娩的临床特点,提高对此类患者的诊治及妊娠管理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45,X/46,XY混合性性腺发育不全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讨论。结果:通过患者第二性征发育不全、条索状性腺、染色体核型与社会性别不符等临床特征,结合性腺组织染色体畸变检测结果,确诊患者为45,X/46,XY混合性性腺发育不全,并给予“卵母细胞捐赠ICSI-ET治疗”获得活产。结合文献分析总结此类患者妊娠受孕、妊娠及分娩过程中的临床特点。结论:45,X/46,XY混合性性腺发育不全女性患者无生育能力,可通过卵母细胞捐赠获得妊娠,但此类孕妇的妊娠并发症的发病率以及异常分娩率均高于普通人群。明确诊断,加强妊娠风险评估,以改善围产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腺发育不全 性染色体畸变 嵌合体 45 X/46 XY混合性性腺发育不全 卵母细胞捐赠 ICSI-ET 妊娠
原文传递
两种危重症病人肠内营养不耐受风险预测模型的应用价值比较
17
作者 卜黎静 程飞儿 +2 位作者 张爱琴 赵敏燕 张议丹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1-106,共6页
目的:探究现有的危重症病人肠内营养不耐受风险预测模型的应用性能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Meta分析方法查找现有的危重症病人肠内营养不耐受的风险预测模型。选取2023年3月至2023年8月入住东部战区总医院重症医学科及各ICU符合纳排标准... 目的:探究现有的危重症病人肠内营养不耐受风险预测模型的应用性能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Meta分析方法查找现有的危重症病人肠内营养不耐受的风险预测模型。选取2023年3月至2023年8月入住东部战区总医院重症医学科及各ICU符合纳排标准的病人应用于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ROC)和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H-L检验)评价模型区分度和校准度。结果:共纳入两种模型,收集了395例病人,161例发生不耐受(40.8%)。模型1 AUROC为0.838(95%CI:0.798~0.873),模型2 AUROC为0.744(95%CI:0.698~0.786),采用Delong法比较两种模型的AURO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3),模型1 AUROC值优于模型2。模型1的H-L检验结果一般(χ^(2)=61.116,P<0.001),模型2的H-L检验结果较好(χ^(2)=3.659,P=0.887)。结论:模型1的区分能力优于模型2,模型2的校准度优于模型1。模型1适用于病人病情变化时动态预测,模型2适用于病人进行肠内营养后初始预测。医护人员可根据临床具体情况联合使用两种模型,提高预测效能,也可开展高质量研究,构建新的风险预测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症 肠内营养 重症监护室 预测模型 发生风险
原文传递
自噬相关miRNA与前列腺癌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18
作者 马梦飞(综述) 胡隽(综述) 许松(审校)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1期77-82,共6页
前列腺癌是男性泌尿生殖系统中常见的肿瘤之一,在我国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正日趋升高,成为重要的公共健康问题。近来,有研究表明自噬在包括癌症等许多疾病过程中都起着重要的病理生理作用。与此同时,部分miRNA也已经成为前列腺癌细胞中调... 前列腺癌是男性泌尿生殖系统中常见的肿瘤之一,在我国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正日趋升高,成为重要的公共健康问题。近来,有研究表明自噬在包括癌症等许多疾病过程中都起着重要的病理生理作用。与此同时,部分miRNA也已经成为前列腺癌细胞中调节自噬的关键因子,并在前列腺癌发生、发展以及诊疗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深入研究miRNA将有利于发现一些有价值的诊断和新型治疗方法。因此,本文就自噬相关的miRNA在前列腺癌中作用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为前列腺癌的诊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噬 MIRNA 前列腺癌 耐药性 放射敏感性
原文传递
血清铁蛋白可识别肠衰竭相关性肝病
19
作者 孙广明 夏宇飞 +4 位作者 黄龙昌 古丽苏杜姆·麦提阿卜拉 章黎 高学金 王新颖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7-153,共7页
目的:探讨血清铁蛋白在肠衰竭相关性肝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南京大学附属金陵医院普通外科收治的成人短肠综合征病人的临床资料,通过线性回归确定血清铁蛋白和肝脏酶谱的相关性,通过多因素Logistic... 目的:探讨血清铁蛋白在肠衰竭相关性肝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南京大学附属金陵医院普通外科收治的成人短肠综合征病人的临床资料,通过线性回归确定血清铁蛋白和肝脏酶谱的相关性,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肝损伤的潜在危险因素,并建立肝纤维化预测模型。同时计算曲线下面积以评估模型的准确性。结果:共纳入106例短肠综合征病人,其中血清铁蛋白(SF)升高的有55例(51.9%)。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血清铁蛋白和ALT(r=0.427,P<0.001)、ALP(r=0.365,P<0.001)以及γ-GT(r=0.423,P<0.001)呈正相关,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铁蛋白水平越高,差异越明显[SF>ULN(血清铁蛋白正常值上限),P=0.033;SF>1.5×ULN,P=0.018;SF>2.5×ULN,P=0.00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N依赖(OR=3.366,P=0.017)、血清铁蛋白>2.5 ULN(OR=3.292,P=0.014)是肠衰竭相关性肝病—肝纤维化的独立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显示曲线下面积为74.8%,95%CI:0.652~0.844。结论:血清铁蛋白可作为一个可靠的临床生物标志物,帮助识别肠衰竭相关性肝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铁蛋白 肠外营养 肠衰竭 肝纤维化
原文传递
Omega-3多不饱和脂肪酸在少弱精子症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20
作者 李周 靖俊(综述) +1 位作者 商学军 姚兵(审校)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4期361-367,共7页
少弱精子症是男性不育常见的类型之一,但目前仍缺乏有效治疗手段。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omega-3多不饱和脂肪酸(ω-3 PUFA)对少弱精子症具有潜在的治疗价值。本文主要对ω-3 PUFA在影响少弱精子症脂肪酸代谢与组成、炎症反应、氧化应激... 少弱精子症是男性不育常见的类型之一,但目前仍缺乏有效治疗手段。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omega-3多不饱和脂肪酸(ω-3 PUFA)对少弱精子症具有潜在的治疗价值。本文主要对ω-3 PUFA在影响少弱精子症脂肪酸代谢与组成、炎症反应、氧化应激等方面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少弱精子症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mega-3多不饱和脂肪酸 少弱精子症 男性不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