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磁共振弹性成像在慢性肝脏疾病中的应用进展
1
作者 蒋卓儒 张海龙 +4 位作者 朱正阳 张鑫 张冰 李婕 陈俊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0-195,共6页
慢性肝脏疾病在全球范围内具有较高的患病率,常进展为肝纤维化或肝硬化,导致肝衰竭及肝癌等严重并发症。肝纤维化的早期诊断与分期对慢性肝病的诊疗至关重要。近年来,磁共振弹性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elastography,MRE)因其无创性和... 慢性肝脏疾病在全球范围内具有较高的患病率,常进展为肝纤维化或肝硬化,导致肝衰竭及肝癌等严重并发症。肝纤维化的早期诊断与分期对慢性肝病的诊疗至关重要。近年来,磁共振弹性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elastography,MRE)因其无创性和高准确性,已成为肝纤维化评估的重要工具。随着MRE技术的不断更新与发展,其在慢性肝病肝纤维化评估中的应用范围显著扩大。最初,MRE主要应用于病毒性肝炎和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等常见病因的肝纤维化评估,但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临床需求的增加,MRE逐渐被应用于酒精性肝病及自身免疫性肝病等多种病因的肝纤维化评估。此外,MRE在评估肝炎及肝纤维化进展、监测治疗效果以及预测临床结局方面的应用也得到了广泛研究。这些进展不仅丰富了MRE的临床应用场景,还为不同病因慢性肝病的个体化诊疗提供了重要的影像学支持。本文基于慢性肝病的不同病因及常见并发症,综述MRE在慢性肝病评估中的最新进展,以期为其临床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弹性成像 慢性肝脏疾病 肝纤维化 生物力学特性参数
下载PDF
慢性HBV感染与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已知与未知 被引量:1
2
作者 耿楠 倪文婧 +1 位作者 芮法娟 李婕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41-445,共5页
慢性HBV感染是全球病毒性肝炎疾病负担的主要原因。由于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改变,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已成为全球第一大慢性肝病。慢性HBV感染合并MAFLD在临床上越来越常见,代谢因素而非病毒因素是慢性HBV感染... 慢性HBV感染是全球病毒性肝炎疾病负担的主要原因。由于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改变,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已成为全球第一大慢性肝病。慢性HBV感染合并MAFLD在临床上越来越常见,代谢因素而非病毒因素是慢性HBV感染合并MAFLD的主要原因。在疾病发展进程中,炎症、纤维化而非脂肪变性是合并患者发展为肝硬化、肝细胞癌的主要影响因素。对于慢性HBV感染和MAFLD同时存在的患者,抗病毒和代谢因素的联合管理至关重要。本文就慢性HBV感染合并MAFLD的相互作用、预后转归和临床管理等热点话题进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乙型肝炎 慢性 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 预后 临床管理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的流行病学及其危险因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36
3
作者 陈倩倩 芮法娟 +1 位作者 倪文婧 李婕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37-642,共6页
原发性肝癌是世界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本文详述了目前我国原发性肝癌的流行病学情况、人群归因分值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本文通过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等数据库发现,乙型肝炎病毒和丙型肝炎... 原发性肝癌是世界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本文详述了目前我国原发性肝癌的流行病学情况、人群归因分值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本文通过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等数据库发现,乙型肝炎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仍是原发性肝癌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随着乙型肝炎病毒疫苗接种以及抗病毒治疗,我国原发性肝癌的发病率略有下降,但代谢性因素如糖尿病、肥胖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等引起的原发性肝癌的发病率正逐步上升;吸烟、饮酒等也是重要的危险因素。本文综述了原发性肝癌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危险因素,可为制订原发性肝癌防控措施提供切实有力的循证医学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原发性肝癌 流行病学 危险因素 人群归因分值 综述
下载PDF
肌少症与新型慢加急性肝衰竭5种临床分型的关系
4
作者 张思琪 陈慧娜 +4 位作者 耿楠 张家腾 陈煜 孔明 段钟平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51-57,共7页
目的探究肌少症与新型慢加急性肝衰竭(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ACLF)5种临床分型的关系。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住院的391例ACLF患者信息以及入院时营养相关指标,按照新型临床分型将患者... 目的探究肌少症与新型慢加急性肝衰竭(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ACLF)5种临床分型的关系。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住院的391例ACLF患者信息以及入院时营养相关指标,按照新型临床分型将患者分为快速进展型(A型,119例)、快速恢复型(B型,156例)、缓慢进展型(C型,51例)、缓慢恢复型(D型,38例)、缓慢持续型(E型,27例),借助CT成像测量营养指标,比较不同分型患者肌少症等营养指标的检出率,探究肌少症与新型ACLF 5种临床分型的关系。结果A型(35例,29%)和C型(18例,35%)肌少症检出率高于B型(20例,13%)、D型(3例,8%)和E型(27例,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型(36例,30.3%)肌脂肪变性患者检出率高于B型(29例,18.6%),C型(11例,21.6%)肌脂肪变性患者检出率高于D型(5例,13.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8)。A型(16例,13.4%)和C型(7例,13.7%)肌少性肥胖检出率高于B型(11例,7.0%)和D型(1例,2.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47)。结论肌少症等营养指标与新型慢加急性肝衰竭5种临床分型密切相关。基线肌肉减少的ACLF患者中短期(4~12周)预后差,4周内快速进展(A型)或12周时仍缓慢进展(C型)的概率高。因此,应在ACLF诊断同时尽早评估肌少症等营养指标,以期通过有效的营养干预提高ACLF患者的整体治疗效果,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少症 慢加急性肝衰竭 营养不良 临床分型
下载PDF
《2024年欧洲肝病学会/欧洲糖尿病学会/欧洲肥胖症学会临床实践指南: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的管理》摘译
5
作者 倪文婧 耿楠 +1 位作者 白雪 李婕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567-1574,共8页
欧洲肝病学会、欧洲糖尿病学会和欧洲肥胖症学会于2024年6月联合发布最新版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管理临床实践指南,该指南对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的定义、患病率、自然疾病史、筛查、诊断、治疗等方面进行了全面阐述,推出33项声明和72项推... 欧洲肝病学会、欧洲糖尿病学会和欧洲肥胖症学会于2024年6月联合发布最新版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管理临床实践指南,该指南对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的定义、患病率、自然疾病史、筛查、诊断、治疗等方面进行了全面阐述,推出33项声明和72项推荐意见,本文对指南要点进行摘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肝 欧洲 诊疗准则
下载PDF
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贾乐遥 耿楠 +2 位作者 陈倩倩 张欢 李婕 《健康体检与管理》 2024年第1期33-37,共5页
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已成为全球慢性肝病的主要病因之一。MAFLD发病的危险因素众多,包括年龄、性别、代谢综合征等常见的危险因素,随着疾病进展,会导致心血管疾病、慢性肾脏病及其他相关并发症。了解MAFLD的流行病学特征、危险因... 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已成为全球慢性肝病的主要病因之一。MAFLD发病的危险因素众多,包括年龄、性别、代谢综合征等常见的危险因素,随着疾病进展,会导致心血管疾病、慢性肾脏病及其他相关并发症。了解MAFLD的流行病学特征、危险因素及相关并发症的最新研究进展,可为了解疾病进展及相关防控策略的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 流行病学 患病率 发病率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老年人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及常见合并症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7
作者 周思思 陈倩倩 +2 位作者 芮法娟 李伏超 李婕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24年第4期905-908,共4页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是一种以肝内脂肪过度沉积为特征的慢性代谢应激性肝病,其疾病谱包括单纯性脂肪肝、脂肪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1]。2020年,亚太肝病协会基于代谢功能障碍将其重新命名,定义为代谢...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是一种以肝内脂肪过度沉积为特征的慢性代谢应激性肝病,其疾病谱包括单纯性脂肪肝、脂肪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1]。2020年,亚太肝病协会基于代谢功能障碍将其重新命名,定义为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etabolic associated fatty liver disease,MAFLD)[2]。2023年6月,以美国肝病学会为首的多个学会建议将MAFLD的命名更新为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变性肝病[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 发病机制 胰岛素抵抗 衰老
下载PDF
MELD联合血小板体积对HBV相关亚急性肝衰竭预后预测作用 被引量:1
8
作者 陆素芳 周红 +3 位作者 王丹丹 陈益群 赵红利 张勇杨 《肝胆外科杂志》 2022年第1期20-24,共5页
目的探讨终末期肝病模型(model for end-stage liver disease,MELD)评分联合平均血小板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预测乙型肝炎病毒相关亚急性肝衰竭(hepatitis B virus related 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HBV-ACLF)患者短... 目的探讨终末期肝病模型(model for end-stage liver disease,MELD)评分联合平均血小板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预测乙型肝炎病毒相关亚急性肝衰竭(hepatitis B virus related 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HBV-ACLF)患者短期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并分析2015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诊治的298例HBV-ACLF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3个月生存状况分为好转组152例、未好转组146例.通过电子病历系统收集两组入院时临床资料,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HBV-ACLF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并采用ROC曲线对预测效能进行评定.结果未好转组年龄>55岁、糖尿病、肝性脑病比率以及MPV、MELD评分等均高于好转组,血小板低于好转组,(P<0.05),两组性别比例、高血压等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55岁(0R=1.34,95%CI:1.15~1.83,P=0.036)、肝性脑病(OR=1.63,95%CI:1.24~3.76,P=0.015)、MPV(OR=1.46,95%CI:1.05~2.58,P=0.025)、MELD(OR=1.56,95%CI:1.19~3.37,P=0.009)是HBV-ACLF患者3个月未好转的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MELD+MPV联合预测HBV-ACLF患者未好转的AUC为0.866(95%CI:0.812~0.921),高于MPV、MELD单独预测的AUC[0.710(95%CI:0.631~0.789)、0.746(95%CI:0.668~0.824)].结论MELD、MPV升高是HBV-ACLF患者短期是否好转的独立危险因素,二者联合预测的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急性肝衰竭 平均血小板体积 终末期肝病模型 预后
下载PDF
《2023年美国肝病学会实践指导: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评估和管理》意见简介 被引量:9
9
作者 倪文婧 李婕 范建高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49-1055,共7页
2023年2月美国肝病学会(AASLD)在线发表了有关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临床评估和管理实践的指导意见(Guidance)[1]。该指导意见不受推荐级别、评估发展和评估系统的约束,提供的是可操作的要点声明和指导意见而不是正式的建议,这与既... 2023年2月美国肝病学会(AASLD)在线发表了有关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临床评估和管理实践的指导意见(Guidance)[1]。该指导意见不受推荐级别、评估发展和评估系统的约束,提供的是可操作的要点声明和指导意见而不是正式的建议,这与既往指导NAFLD的指南(Guideline)有所不同。AASLD根据最新的最高级别证据来制定这些指导意见,如果缺乏高级别证据就采用专家意见制定指导意见,旨在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依据;而“要点”主要是一些有助于理解疾病及其临床管理的重要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诊断 治疗学 美国 共识
下载PDF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规范化管理 被引量:5
10
作者 顾棨 芮法娟 +4 位作者 倪文婧 陈倩倩 吴超 施军平 李婕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23年第4期457-460,共4页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全球慢性肝病的主要病因之一。目前,全球NAFLD患病率约为29.8%,其中亚洲地区为29.6%[1,2]。NAFLD疾病谱包括单纯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NAFL)、非酒精性脂肪...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全球慢性肝病的主要病因之一。目前,全球NAFLD患病率约为29.8%,其中亚洲地区为29.6%[1,2]。NAFLD疾病谱包括单纯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NAFL)、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NASH相关肝硬化和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NAFLD与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代谢综合征等疾病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多学科诊疗 慢病管理
下载PDF
慢病管理创新实践:南京鼓楼医院“糖肝共管”林模式探索
11
作者 白雪 李婕 《健康中国观察》 2024年第10期63-65,共3页
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与慢性病发病率的持续攀升相伴而行,作为影响人民健康的主要因素,国家对慢性病防治工作的重视程度也不断增强。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其中明确指出,“加强慢性病... 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与慢性病发病率的持续攀升相伴而行,作为影响人民健康的主要因素,国家对慢性病防治工作的重视程度也不断增强。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其中明确指出,“加强慢性病防治体系建设,提高慢性病防治服务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鼓楼医院 中长期规划 创新实践 慢性病防治 慢病管理 国务院办公厅 模式探索 共管
原文传递
乌尔新不动杆菌感染14例临床分析
12
作者 邹君惠 杨玥 +2 位作者 刘婷 李楠楠 张贤平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61-166,共6页
目的了解乌尔新不动杆菌感染的类型及临床特点。方法收集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2015年1月—2020年9月确诊为乌尔新不动杆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4例乌尔新不动杆菌感染患者中,男性10例,女性4例,平均年龄(65.2&... 目的了解乌尔新不动杆菌感染的类型及临床特点。方法收集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2015年1月—2020年9月确诊为乌尔新不动杆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4例乌尔新不动杆菌感染患者中,男性10例,女性4例,平均年龄(65.2±11.8)岁;5例(35.7%)患者为社区感染,9例(64.3%)患者为医院感染。13例患者(92.9%)入院时存在基础疾病,以恶性肿瘤(8例,57.1%)最为多见。14例患者中,5例(35.7%)为血流感染,4例(28.6%)为腹腔内感染,3例(21.4%)为泌尿道感染,2例(14.3%)为起搏器囊袋感染。检出细菌的药敏试验显示,乌尔新不动杆菌均不是多重耐药菌,但对头孢菌素具有较高的耐药率。14例患者确诊后均使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13例临床治愈,1例自动出院无法评价。结论乌尔新不动杆菌是临床罕见的条件致病菌,容易侵犯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其导致的感染形式多样,以血流感染最为常见。尽管目前多重耐药的乌尔新不动杆菌检出率不高,但治疗仍应以药敏试验结果为依据,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尔新不动杆菌 临床特点 抗菌药物
下载PDF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相关肝细胞癌的防治策略研究进展
13
作者 陈倩倩 杨玥 +3 位作者 倪文婧 芮法娟 施军平 李婕 《肝脏》 2023年第6期639-643,共5页
肝细胞癌(HCC)是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具有极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近年来,随着肥胖和糖尿病的流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相关HCC患者日益增多。NAFLD发展至HCC的过程受到糖尿病、肥胖、种族和遗传多态性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大... 肝细胞癌(HCC)是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具有极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近年来,随着肥胖和糖尿病的流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相关HCC患者日益增多。NAFLD发展至HCC的过程受到糖尿病、肥胖、种族和遗传多态性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大部分NAFLD患者在肝硬化基础上发展成HCC,但约有1/3的NAFLD相关HCC患者并未出现肝硬化,这也对NAFLD相关HCC的早期筛查和干预提出重大挑战。本文旨在总结NAFLD相关HCC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临床特征以及防治策略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旨在为优化NAFLD相关HCC诊疗策略提供新思路,从而促进相关人群的早诊早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肝细胞癌 危险因素 风险预测模型 防治策略
下载PDF
李婕:脂肪肝的多学科管理
14
作者 陈词 李婕 《肝博士》 2023年第3期21-22,共2页
记者问:NAFLD的多学科管理是指的什么?李婕教授:NAFLD是一种多系统受累的代谢性疾病。NAFLD是与胰岛素抵抗和代谢性炎症相关的全身多系统疾病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肝外诸多慢病相互影响。NAFLD患者主要死亡原因依次为心血管疾病、肝外恶性... 记者问:NAFLD的多学科管理是指的什么?李婕教授:NAFLD是一种多系统受累的代谢性疾病。NAFLD是与胰岛素抵抗和代谢性炎症相关的全身多系统疾病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肝外诸多慢病相互影响。NAFLD患者主要死亡原因依次为心血管疾病、肝外恶性肿瘤、2型糖尿病以及慢性肾病和肝脏相关并发症。因此,就NAFLD患者的临床诊疗管理而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FLD 心血管疾病 临床诊疗 慢性肾病 胰岛素抵抗 代谢性疾病 相关并发症 2型糖尿病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合并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5
作者 马晓艳 耿楠 +3 位作者 芮法娟 倪文婧 施军平 李婕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21,32,共6页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和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是全球最常见的慢性肝病。近年来,随着MAFLD发病率的上升,临床上常见慢性HBV感染合并MAFLD患者。尽管目前已经明确MAFLD可导致终末期肝病和多种肝外不良结局,但其与HBV的相互作用及对...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和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是全球最常见的慢性肝病。近年来,随着MAFLD发病率的上升,临床上常见慢性HBV感染合并MAFLD患者。尽管目前已经明确MAFLD可导致终末期肝病和多种肝外不良结局,但其与HBV的相互作用及对慢性感染患者的影响尚存在争议。文章评估慢性HBV感染患者合并MAFLD的流行病学特征,并着重探讨合并MAFLD对慢性HBV感染者临床转归的影响及慢性HBV感染合并MAFLD患者的临床管理策略,以期为临床医生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 流行病学 预后转归 临床管理
原文传递
不确定期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的诊疗新进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嘉城 吴超 李婕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70-374,共5页
国内外权威指南通常将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划分为四期。然而,在临床实践中,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并不符合指南定义的分期,被称为“不确定期”慢性HBV感染者。研究结果显示,这些不确定期患者在慢性HBV感染者中约为30%~50%,且有较大比... 国内外权威指南通常将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划分为四期。然而,在临床实践中,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并不符合指南定义的分期,被称为“不确定期”慢性HBV感染者。研究结果显示,这些不确定期患者在慢性HBV感染者中约为30%~50%,且有较大比例存在显著肝组织学改变甚至肝硬化,如不接受抗病毒治疗,会有较高的患肝细胞癌和死亡风险。初步研究结果显示,不确定期患者接受抗病毒治疗可获得良好的病毒学应答,并且可显著降低肝细胞癌的发生风险。2022年发表的《扩大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专家意见》建议对随访1年以上的不确定期患者进行积极治疗。然而,目前仍然缺乏统一标准对不确定期患者进行细化分类,也缺乏有效、快捷的无创诊断方法来识别存在疾病进展风险的不确定期患者。现综述不确定期慢性HBV感染者占比、临床特征、疾病进展和治疗获益等方面的研究,以期对如何更好地管理不确定期患者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不确定期 抗病毒治疗
原文传递
基于NCBI数据库的皮氏不动杆菌分子分型及blaOXA基因分析
17
作者 纪静茹 曹小利 吴超 《临床检验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298-303,共6页
目的分析全球皮氏不动杆菌的分布特点、序列分型(ST)及blaOXA基因分布,为感染防控及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Aspera软件从NCBI批量下载所有皮氏不动杆菌基因组序列(截止日期为2023年11月30日),并使用perl脚本从下载的gbk文件中批量... 目的分析全球皮氏不动杆菌的分布特点、序列分型(ST)及blaOXA基因分布,为感染防控及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Aspera软件从NCBI批量下载所有皮氏不动杆菌基因组序列(截止日期为2023年11月30日),并使用perl脚本从下载的gbk文件中批量提取菌株元信息。使用自制的Perl程序从每个皮氏不动杆菌基因组序列文件中提取该基因的核苷酸编码序列作为分析数据库。从网站下载不动杆菌属7个管家基因的等位基因序列作为查询数据库进行BLASTN比较分析,确定每个基因组的ST。从NCBI病原细菌耐药基因数据库下载耐药基因blaOXA的核苷酸序列,采用自我编写的AMRG软件进行blaOXA基因的分布分析。结果共获取305株皮氏不动杆菌的基因组,主要分离自1990年至2020年,分离率呈逐年增长趋势,其中2015年分离率最高。美国、中国、德国的分离率位居前三位,分别为29.5%(90株)、15.7%(48株)、13.4%(41株)。180株(59.0%)标本来源为人类,其中,痰液[42株(23.3%)]、血液[27株(15.0%)]和皮肤软组织[15株(8.3%)]位居前三位。305株皮氏不动杆菌共鉴定出79种ST,其中,ST93(14.4%)、ST64(12.1%)和ST63(11.8%)占比较高。美国、中国、德国分别以ST64、ST63、ST93流行分布为主。305株皮氏不动杆菌中除6株不携带blaOXA基因外,其余299株菌共携带31种blaOXA变异体,其中252个blaOXA基因具有碳青霉烯酶水解活性,另有146株携带blaOXA-500基因。结论皮氏不动杆菌全球流行分布存在地域差异,D型碳青霉烯酶基因blaOXA的高度流行提示其潜在多药耐药趋势,值得临床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氏不动杆菌 流行分布 blaOXA 序列分型
下载PDF
MELD评分联合SII对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预后的预测作用 被引量:6
18
作者 陆素芳 周红 +3 位作者 王丹丹 陈益群 赵红利 张勇杨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1年第8期973-977,共5页
目的探讨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联合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II)在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诊治的378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电子病历系统收... 目的探讨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联合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II)在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诊治的378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电子病历系统收集患者首次入院时临床资料,根据随访1年时患者预后状况分为死亡组118例(31.22%)、存活组260例(68.7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各指标预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死亡的临床效能。结果死亡组年龄>60岁、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比例以及Child-Turcotte-Pugh(CTP)评分、SII、MELD评分高于存活组(P均<0.05),淋巴细胞、血小板、Alb低于存活组(P均<0.05);两组白细胞、C反应蛋白、血肌酐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TP评分(OR=1.48,95%CI:1.12~1.97,P=0.025)、SII(OR=1.33,95%CI:1.05~1.82,P=0.014)、MELD评分(OR=1.86,95%CI:1.13~3.79,P=0.006)是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MELD联合SII预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死亡的AUC[0.883(95%CI:0.828~0.938,P=0.000)]高于CTP联合SII[0.811(95%CI:0.754~0.867,P=0.000)]。结论CTP评分、MELD评分、SII升高是失代偿肝硬化患者死亡独立危险因素,MELD评分、SII联合应用预测失代偿肝硬化患者死亡的价值高于CTP评分、SII联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失代偿期 系统免疫炎症指数 终末期肝病模型
下载PDF
氨基酸肠外营养支持对肝硬化患者营养和预后影响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陆素芳 丁玉珍 +4 位作者 王丹丹 黄睿 赵红利 张晓燕 刘金春 《中南药学》 CAS 2022年第11期2665-2671,共7页
目的 通过对肝硬化患者使用氨基酸的肠外营养方式进行meta分析,探索其对肝硬化患者各项肝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PubMed和Embase中采用氨基酸作为肝硬化患者肠外营养添加剂的随机对... 目的 通过对肝硬化患者使用氨基酸的肠外营养方式进行meta分析,探索其对肝硬化患者各项肝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PubMed和Embase中采用氨基酸作为肝硬化患者肠外营养添加剂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间设置为建库至2021年5月31日。对筛选的文献进行数据提取和meta分析,软件使用STATA 15.1,质量评估软件使用Review Manager 5.3。结果 共纳入16篇RCT,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使用常规肠外营养的对照组相比,添加氨基酸的肠外营养的试验组总胆红素(SMD =-0.27,95%CI:-0.43~-0.11)显著降低,白蛋白(SMD=0.67,95%CI:0.03~1.30)显著增加,而谷丙转氨酶(SMD=-0.12,95%CI:-0.27~0.02)和谷草转氨酶(SMD=-0.15,95%CI:-0.35~0.04)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氨基酸作为肠外营养补充剂可有效改善肝硬化患者的营养状况和肝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酸 肠外营养 肝硬化 营养 预后meta分析
原文传递
风险评估模型预测人工肝治疗肝衰竭患者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的价值分析
20
作者 陆素芳 黄睿 +3 位作者 赵红利 王丹丹 丁玉珍 周红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13-619,共7页
目的探讨风险评估模型对人工肝治疗肝衰竭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发生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3月—2021年12月于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行人工肝治疗的肝衰竭患者184例,其中并发VTE组患者41例,未并发VTE患者(对照组)... 目的探讨风险评估模型对人工肝治疗肝衰竭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发生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3月—2021年12月于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行人工肝治疗的肝衰竭患者184例,其中并发VTE组患者41例,未并发VTE患者(对照组)143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并采用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分及风险分级。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人工肝治疗肝衰竭患者发生VTE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Caprini量表评分、多因素预测模型及二者联合对VTE的预测价值。结果并发VTE组患者Caprini量表评分为(4.39±1.10)分,明显高于对照组(3.12±1.04)分(t=6.805,P<0.001)。两组患者Caprini量表危险度分级存在明显差异(Z=-4.872,P<0.001),并发VTE的患者中,高危、极高危组占比更高。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并发VTE组与对照组患者在年龄(t=6.400,P<0.001)、置管方式(χ^(2)=14.413,P<0.001)、人工肝治疗次数(Z=-4.720,P<0.001)、活动情况(Z=-6.282,P<0.001)、合并感染(χ^(2)=33.071,P<0.001)、D-二聚体(t=8.746,P<0.001)、28 d死亡率(χ^(2)=5.524,P=0.02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人工肝治疗次数(X1)(OR=0.251,95%CI:0.111~0.566,P=0.001)、活动情况(X2)(OR=0.122,95%CI:0.056~0.264,P<0.001)、D-二聚体(X3)(OR=2.921,95%CI:1.114~7.662,P=0.029)为影响肝衰竭人工肝治疗患者VTE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个体预测概率方程为P=1/[1+e(-(7.425-1.384X1-2.103X2+1.072X3))]。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Caprini评分曲线下面积为0.802(95%CI:0.721~0.882,P<0.001),多因素模型曲线下面积为0.768(95%CI:0.685~0.851,P<0.001),二者联合运用曲线下面积为0.957(95%CI:0.930~0.984,P<0.001)。结论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对人工肝治疗肝衰竭患者VTE发生风险具有较高的预测效能,联合多因素预测模型后可更为显著地提高对VTE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功能衰竭 静脉血栓栓塞 人工 危险因素 模型 统计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