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8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可穿戴设备在骨科康复中的应用与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卢雯 陈湘玉 《中国医疗设备》 2023年第3期160-165,共6页
可穿戴设备因具有便携、灵活、可穿戴等特点,已被应用于骨科康复医学中。本文通过文献复习,总结国内外可穿戴设备的发展现状,从监测康复步态、关节活动度、辅助关节支撑及脊髓神经功能康复4个方面归纳可穿戴设备在骨科康复中的应用与进... 可穿戴设备因具有便携、灵活、可穿戴等特点,已被应用于骨科康复医学中。本文通过文献复习,总结国内外可穿戴设备的发展现状,从监测康复步态、关节活动度、辅助关节支撑及脊髓神经功能康复4个方面归纳可穿戴设备在骨科康复中的应用与进展,为骨科临床康复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穿戴设备 骨科康复 远程医疗 文献复习
下载PDF
先天性脊柱侧凸病因学研究进展
2
作者 李东岳 胡宗杉 +1 位作者 刘臻 朱泽章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3-90,共8页
先天性脊柱侧凸(congenital scoliosis,CS)是指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因脊椎形成障碍或分节障碍在出生时即伴有的先天性脊柱畸形(congenital vertebral malformations,CVM),常发生于妊娠4~6周,其中半椎体CS最常见,全球范围内每10000名新生儿... 先天性脊柱侧凸(congenital scoliosis,CS)是指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因脊椎形成障碍或分节障碍在出生时即伴有的先天性脊柱畸形(congenital vertebral malformations,CVM),常发生于妊娠4~6周,其中半椎体CS最常见,全球范围内每10000名新生儿中约有5~10人患病[1、2]。CS的Winter经典分型根据畸形的特点将其分为三型:I型,椎体形成障碍,形成楔形椎、半椎体或蝴蝶椎等椎体发育不良畸形;Ⅱ型,椎体分节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脊柱侧凸 先天性脊柱畸形 半椎体 病因学研究 形成障碍 分节 新生儿
原文传递
创伤骨科血栓防控的多学科合作管理实践 被引量:22
3
作者 刘晶晶 陈丽萍 +2 位作者 陈正香 周媛苑 王淑娟 《护理学报》 2019年第13期30-33,共4页
目的探讨创伤骨科多学科合作模式下血栓防控的护理管理。方法建立多学科合作团队和骨科医护血栓防控一体化管理小组、规范化血栓风险筛查与诊断流程、标准血栓预防护理流程、多渠道血栓出院延续性护理,以实现全程化与同质创伤骨科血栓... 目的探讨创伤骨科多学科合作模式下血栓防控的护理管理。方法建立多学科合作团队和骨科医护血栓防控一体化管理小组、规范化血栓风险筛查与诊断流程、标准血栓预防护理流程、多渠道血栓出院延续性护理,以实现全程化与同质创伤骨科血栓管理策略。比较多学科合作模式运行前(2012年1月—2014年6月)、运行后(2014年7月—2017年12月)患者血栓发生率、死亡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创伤骨科多学科合作血栓防控一体化模式运行后,血栓发生率从2012年的0.27%提高至2017年的4.90%;2012年发生的3例血栓患者全部死亡,2017年发生的86例血栓患者零死亡;模式运行前后患者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创伤骨科多学科合作血栓防控一体化模式的运行,有利于降低血栓患者死亡率、保证患者安全,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栓塞症 深静脉血栓形成 肺血栓栓塞 围术期 多学科合作 一体化管理 骨科护理
下载PDF
骨科手术围手术期多模式镇痛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17
4
作者 翁文杰 陆曌 +3 位作者 邱旭升 袁涛 陈一心 钱邦平 《骨科》 CAS 2011年第2期79-81,共3页
目的评价围手术期多模式镇痛在骨科手术的疗效。方法将110例于我科实施骨科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在围手术期多模式使用镇痛药物,对照组术后常规使用镇痛药物。记录术后镇痛药物的使用量及整个围手术期镇痛药物的使用量。于术... 目的评价围手术期多模式镇痛在骨科手术的疗效。方法将110例于我科实施骨科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在围手术期多模式使用镇痛药物,对照组术后常规使用镇痛药物。记录术后镇痛药物的使用量及整个围手术期镇痛药物的使用量。于术后不同时间段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疼痛程度。结果术后24h、术后48h试验组镇痛药物(吗啡)的用量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围手术期镇痛药物(吗啡)的用量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术后术后2h、术后24h、术后48h试验组VAS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围手术期多模式镇痛药物的应用能有效的减轻术后疼痛并能减少阿片类药物的使用量及相关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期间 镇痛 治疗效果
下载PDF
迈尔斯布里格斯类型指标量表视角下授权赋能对创伤骨科护理管理质量提升的影响 被引量:11
5
作者 王雪娇 陈丽萍 +1 位作者 孙明辉 程蓓 《安徽医学》 2019年第5期570-573,共4页
目的以迈尔斯布里格斯类型指标(MBTI)量表为视角,探讨授权赋能管理模式下对创伤骨科护理管理质量提升的影响。方法选取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2017~2019年创伤骨科护士46名,均为女性,采用MBTI量表对创伤骨科护士的人格类型进行分组... 目的以迈尔斯布里格斯类型指标(MBTI)量表为视角,探讨授权赋能管理模式下对创伤骨科护理管理质量提升的影响。方法选取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2017~2019年创伤骨科护士46名,均为女性,采用MBTI量表对创伤骨科护士的人格类型进行分组,分别授权赋能建立护理健康教育、护理文件档案管理、护理质量控制、护理服务质量、护理急救管理、护理院感质量管理团队,每月定期对相应团队工作和患者满意度进行评价打分,并对方案实施前后护士心理评分进行评价。结果基于MBTI量表分组授权赋能后,护理健康教育、护理文件档案管理、护理质量控制、护理服务质量、护理急救管理、护理院感质量管理较实施前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满意度方面,护士巡视病房、响铃应答、健康教育、按时治疗的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实施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心理方面,工作意义、自我效能、自主性、影响力评分高于实施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MBTI为视角的授权赋能提高了创伤骨科护士的护理管理质量,提高了患者满意度以及护士自身的价值认同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迈尔斯布里格斯类型指标 授权赋能 护理质量
下载PDF
骨科围手术期镇痛进展 被引量:13
6
作者 王锋 翁文杰 《实用骨科杂志》 2007年第4期215-217,共3页
关键词 骨科围手术期 镇痛治疗 心血管系统并发症 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手术后病人 临床意义 麻醉医生 骨科医生
下载PDF
骨科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预防 被引量:6
7
作者 邱旭升 谢晓肖 陈一心 《医学综述》 2013年第23期4290-4293,共4页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是骨科围术期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骨科患者种类繁多,VTE的发生率差异明显。目前,对于骨科大手术患者(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全膝关节置换和髋部周围骨折手术)的VTE研究较多,国内外都有相关的VTE预防指南。而对于其他...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是骨科围术期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骨科患者种类繁多,VTE的发生率差异明显。目前,对于骨科大手术患者(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全膝关节置换和髋部周围骨折手术)的VTE研究较多,国内外都有相关的VTE预防指南。而对于其他骨科患者,特别是一些VTE高危的创伤骨科患者,如骨盆髋臼骨折、股骨干骨折、膝周骨折,目前国内外还没有明确的VTE预防指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 静脉血栓栓塞症 预防
下载PDF
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进展
8
作者 鞠均海 王骏飞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2期147-152,共6页
肱骨近端骨折是临床中常见骨折类型之一,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不仅能够以小的创伤获得更好的骨折愈合,更能促进肩关节功能的恢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近年来,随着对肱骨近端骨折损伤、修复机制的进一步认识,新的外科技术的出现和快速康复... 肱骨近端骨折是临床中常见骨折类型之一,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不仅能够以小的创伤获得更好的骨折愈合,更能促进肩关节功能的恢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近年来,随着对肱骨近端骨折损伤、修复机制的进一步认识,新的外科技术的出现和快速康复理念的倡导,其临床治疗方案也发生了新的变化。本文针对近些年来肱骨近端骨折研究的新理念、新外科手术技术及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进行系统的阐述,希望为临床上肱骨近端骨折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骨折 髓内钉 Philos钢板 内固定 关节成形术 置换 治疗 康复 综述
下载PDF
Groningen骨科社会支持量表汉化及其应用于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中的信效度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盛晓娟 陈文月 傅巧美 《护理学报》 2019年第14期51-54,共4页
目的汉化Groningen骨科社会支持量表,在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中对该中文版量表进行信、效度的评价。方法对Groningen骨科社会支持量表进行汉化和跨文化调适,在280例髋关节或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中进行问卷调查,对结果进行信度和效度分析... 目的汉化Groningen骨科社会支持量表,在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中对该中文版量表进行信、效度的评价。方法对Groningen骨科社会支持量表进行汉化和跨文化调适,在280例髋关节或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中进行问卷调查,对结果进行信度和效度分析。结果中文版Groningen骨科社会支持量表各个条目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651~0.733(P<0.01),各条目得分与总分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671~0.824(P<0.01);量表的内容效度指数为0.930;量表总得分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得分呈正相关(r=0.653,P<0.01);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2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63.215%;验证性因子分析显示模型结构拟合良好;总量表的Cronbachα系数为0.863,重测信度为0.895。结论中文版Groningen骨科社会支持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可用于评估髋关节或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社会支持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支持 关节置换术 信度 效度
下载PDF
多元化护理干预对行VSD引流术的骨科手、足外伤创面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12
10
作者 刘昕 陈丽萍 卢雯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7年第17期56-58,共3页
目的:探讨多元化护理干预对行VSD引流术的骨科手、足外伤创面患者的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我院骨科收治的手、足外伤创面患者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采用持续负压封闭引流术(VSD)治疗,对照组给... 目的:探讨多元化护理干预对行VSD引流术的骨科手、足外伤创面患者的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我院骨科收治的手、足外伤创面患者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采用持续负压封闭引流术(VSD)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给予多元化护理干预。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功能恢复情况、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和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功能恢复情况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健康指数、情感指数和生活满意度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元化护理干预应用于行VSD引流术的骨科手、足外伤创面患者,可促进患者手足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预防创面感染,减少并发症发生,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化护理干预 VSD引流术 骨科 手足外伤 功能恢复 并发症
下载PDF
蚕丝丝素蛋白在骨科领域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吴小建 陈一心 《临床骨科杂志》 2011年第2期214-217,共4页
骨缺损、软骨损伤以及肌腱和韧带损伤等由于移植物来源短缺或者移植后存在多种副反应,治疗上非常困难,成为骨科领域亟待攻克的难题。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可降解支架材料方面(包括人工合成材料和天然材料)。
关键词 丝素蛋白 组织工程 软骨 缓释
下载PDF
南京地区低能量骨折老年患者存在维生素D缺乏的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叶蕾 王银河 秦梅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348-1351,共4页
目的研究评估南京地区老年低能量骨折(桡骨远端和髋部骨折)患者维生素D[Vitamin D,Vit D;25(OH)D]水平,以及补充活性Vitamin D是否可以有效提高血清25(OH)D水平。方法回顾性研究南京鼓楼医院骨折联络服务(FLS)病例中90名老年(≥65岁)患... 目的研究评估南京地区老年低能量骨折(桡骨远端和髋部骨折)患者维生素D[Vitamin D,Vit D;25(OH)D]水平,以及补充活性Vitamin D是否可以有效提高血清25(OH)D水平。方法回顾性研究南京鼓楼医院骨折联络服务(FLS)病例中90名老年(≥65岁)患者,桡骨远端骨折49名,髋部骨折41名,受伤后均给予口服活性Vitamin D治疗。分析受伤时和伤后4周的25(OH)D水平。结果所有桡骨远端骨折的患者,受伤时血清25(OH)D水平为14.83 ng/mL,伤后4周为21.23 ng/mL;在髋部骨折患者受伤时血清25(OH)D水平为9.92 ng/mL,伤后4周为18.96 ng/mL。结论桡骨远端以及髋部骨折老年患者的25(OH)D水平较低,有可能使肌肉力量下降导致跌倒风险增加,Vitamin D的补充可以有效提高血清25(OH)D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能量骨折 桡骨远端骨折 髋部骨折 维生素D 南京
下载PDF
MAKO骨科机器人辅助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围术期护理 被引量:1
13
作者 朱金明 翁晓蓓 李昕华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1年第2期158-162,共5页
目的探讨MAKO骨科机器人辅助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术期的护理方法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2019年3月期间,我科进行的19例MAKO骨科机器人辅助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术前基本资料、手术信息及术后康复情况,分析总结MAKO骨科机器人辅... 目的探讨MAKO骨科机器人辅助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术期的护理方法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2019年3月期间,我科进行的19例MAKO骨科机器人辅助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术前基本资料、手术信息及术后康复情况,分析总结MAKO骨科机器人辅助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术期的护理要点。结果17位患者共行19例MAKO骨科机器人辅助全髋关节置换,其中2例男性患者均先行右全髋关节置换,术后1月再次入院行左全髋关节置换。患者平均年龄(44.76±11.59)岁,住院天数为6~15天,平均(10.05±2.86)天。其中术前2~7天,平均(3.95±1.68)天,术后为3~8天,平均(5.21±1.69)天。术后无神经或大血管损伤、髋关节僵硬、感染、脱位、假体松动、血栓栓塞等并发症,预后良好。结论MAKO骨科机器人辅助全髋关节置换术具有精准、微创的优势,是实现精准医疗的重要手段。运用加速康复外科护理方法可以充分发挥MAKO特点,促进患者快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准医学 微创关节外科 MAKO骨科机器人 全髋关节置换术 加速康复外科 围术期护理
下载PDF
对转换全髋置换术后感染预防策略的中期临床效果的观察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渭君 孙明辉 +2 位作者 袁涛 翁文杰 蒋青 《骨科临床与研究杂志》 2023年第3期164-169,178,共7页
目的探讨预防转换全髋置换术(cTHA)患者术后假体周围感染(PJI)的围手术期管理流程的中期疗效。方法对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运动医学与成人重建外科通过专用管理流程行cTHA治疗且术后随访超过2年的患者54例的... 目的探讨预防转换全髋置换术(cTHA)患者术后假体周围感染(PJI)的围手术期管理流程的中期疗效。方法对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运动医学与成人重建外科通过专用管理流程行cTHA治疗且术后随访超过2年的患者54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29例,女25例,年龄(68.3±12.1)(43~82)岁。cTHA原因包括股骨颈骨折空心螺钉内固定后股骨头坏死31例、骨折不愈合4例,股骨转子间骨折髓内钉内固定术后股骨头坏死8例和髋臼骨折内固定术后继发创伤性关节炎11例。总结术中组织细菌培养结果呈阳性和发生PJI患者的既往手术类型、术前血沉(ESR)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并与术中组织细菌培养结果呈阴性或术后未发生PJI的患者进行比较。结果随访时间为(35.0±8.7)(24~54)个月。2例患者术前行关节穿刺后经关节液细菌培养诊断为感染,9例患者术中组织细菌培养结果呈阳性,这11例患者术前ESR和CRP水平均略高于标本细菌培养结果呈阴性患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例(5.6%)患者发生术后PJI,均术前CRP>12 mg/L,感染均发生于术后6个月内,均行一期翻修术治愈。髋关节Harris评分术前为(87.4±9.3)分,末次随访为(47.3±16.4)分,较术前有显著改善(P<0.001)。结论cTHA患者术后发生PJI的风险较高,规范的围手术期管理包括感染的诊断、抗生素的应用及营养支持等措施能够有效减少PJI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置换 假体相关感染 感染控制 髋骨折 治疗失败
下载PDF
护理临床决策支持系统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卢雯 陈湘玉 《护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8-22,共5页
目的结合技术接受模型和信息系统成功模型,基于结构方程分析护理临床决策支持系统临床护士使用意愿及影响因素,以期为该系统的优化提供有价值的建议。方法通过循证文献和咨询专家初步拟定影响因素,建立结构方程模型,采用自制问卷对使用... 目的结合技术接受模型和信息系统成功模型,基于结构方程分析护理临床决策支持系统临床护士使用意愿及影响因素,以期为该系统的优化提供有价值的建议。方法通过循证文献和咨询专家初步拟定影响因素,建立结构方程模型,采用自制问卷对使用该系统的临床护士调查,以验证该模型的有效性,确定影响因素,并分析路径。结果信息质量、服务质量、系统质量、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使用意愿维度均分分别为(2.64±1.04)分、(2.31±0.85)分、(2.28±1.03)分、(2.40±0.94)分、(2.24±0.83)分、(2.28±0.89)分。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对使用意愿有正向影响,路径系数分别为0.267、0.392(P<0.05);系统质量、信息质量、服务质量对感知有用性有正向影响,路径系数分别为0.175、0.085、0.526(P<0.05);系统质量、信息质量、服务质量对感知易用性有正向影响,路径系数为分别0.130、0.197、0.170(P<0.05)。结论系统质量、信息质量、服务质量是护士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的重要影响因素,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是护理临床决策支持系统使用意愿的关键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临床决策支持系统 信息技术成功模型 技术接受模型 使用意愿
下载PDF
“互联网+护理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1
16
作者 卢雯 贾瑞笑 +1 位作者 张星宇 陈湘玉 《卫生软科学》 2023年第5期21-26,共6页
[目的]构建“互联网+护理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进一步安全推动“互联网+护理服务”的开展,建立可量化的指标。[方法]以三维质量结构理论为框架拟定指标体系初稿,编制问卷,采用德尔菲法对18名专家进行2轮函询,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 [目的]构建“互联网+护理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进一步安全推动“互联网+护理服务”的开展,建立可量化的指标。[方法]以三维质量结构理论为框架拟定指标体系初稿,编制问卷,采用德尔菲法对18名专家进行2轮函询,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级指标权重。[结果]2轮专家函询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分别为100%、94.44%,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05,0.818。2轮函询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137,0.180(P<0.001)。最终形成的“互联网+护理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包括3个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51个三级指标。[结论]本研究构建的“互联网+护理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可为安全推动“互联网+护理服务”提供质量评价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护理服务 质量评价指标 德尔菲法
下载PDF
不同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身高丢失预测方法的比较分析
17
作者 陈世海 温剑涛 +2 位作者 刘万友 陈志龙 何勇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626-630,共5页
目的:比较Bjure法、Kono法、Ylikoski法和Stokes法对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患者身高丢失的预测能力,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0年5月于甘肃省中医院青少年骨病诊疗中心行手... 目的:比较Bjure法、Kono法、Ylikoski法和Stokes法对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患者身高丢失的预测能力,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0年5月于甘肃省中医院青少年骨病诊疗中心行手术治疗的250例女性AIS患者,平均年龄15.0±2.6岁(12~18岁)。根据侧凸的弯型分为单弯组、双弯组;以Cobb角60°为界,分为主弯Cobb角≥60°组和主弯Cobb角<60°组。测量侧凸Cobb角、脊柱长度(spinal length,SL)、脊柱高度(spinal height,SH)等影像学参数,将身高丢失(ΔH)定义为SL与SH的差值。分别采用Bjure法、Kono法、Ylikoski法和Stokes法公式计算预测值,对四种方法的预测值和实际测量值进行配对t检验,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250例患者主弯侧凸Cobb角53.9°±15.8°,ΔH值为4.4±2.8cm。应用Bjure法、Kono法、Ylikoski法和Stokes法计算的ΔH值分别为2.9±2.2cm、1.9±1.3cm、1.4±1.4cm、2.5±1.8cm。配对样本t检验示ΔH实际测量值与四种公式的预测值之间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01),而Pearson相关性分析示ΔH实际测量值与四种方法的预测值之间有显著相关性(P<0.001)。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单弯组、双弯组、主弯Cobb角≥60°组及主弯Cobb角<60°组ΔH实际测量值与应用四种方法计算的ΔH预测值有明显差异性(P<0.05);在主弯Cobb角≥60°患者组内,应用Bjure法计算的身高丢失值最接近ΔH实际测量值(5.2cm vs 5.9cm)。结论:Bjure法、Kono法、Ylikoski法和Stokes法均无法准确预测女性AIS患者的身高丢失情况。与其他三种方法相比,Bjure法应用于主弯侧凸Cobb角≥60°的单弯型女性患者中时可获得相对可靠的预测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 身高丢失 Bjure法 Kono法 Ylikoski法 Stokes法
原文传递
艾地骨化醇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中国专家建议
18
作者 姜艳 岳华 +10 位作者 李梅 袁凌青 刘建民 徐又佳 谢忠建 林华 金小岚 廖二元 章振林 夏维波 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89-196,共8页
艾地骨化醇是一种新型活性维生素D类似物,在1,25(OH)_(2)D_(3)基础上于2β位引入3-羟基丙氧基结构,与其他活性维生素D及类似物相比,具有更强的抑制骨吸收作用。临床证据显示艾地骨化醇治疗骨质疏松症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艾地骨化... 艾地骨化醇是一种新型活性维生素D类似物,在1,25(OH)_(2)D_(3)基础上于2β位引入3-羟基丙氧基结构,与其他活性维生素D及类似物相比,具有更强的抑制骨吸收作用。临床证据显示艾地骨化醇治疗骨质疏松症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艾地骨化醇可增加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密度,降低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和部分非椎体骨折风险,并且耐受性良好。艾地骨化醇在我国获批不久,临床经验仍需积累,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组织编写艾地骨化醇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中国专家建议,以期为我国医务工作者合理使用艾地骨化醇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地骨化醇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活性维生素D类似物 专家建议
下载PDF
可穿戴设备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康复中应用效果的Meta分析
19
作者 卢雯 贾瑞笑 +1 位作者 张星宇 陈湘玉 《中国医学装备》 2023年第12期55-61,共7页
目的:采用Meta分析法评价可穿戴设备对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外文数据库(PubMed)和(Cochrane Library),并检索各国基于可穿戴设备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康复的相关... 目的:采用Meta分析法评价可穿戴设备对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外文数据库(PubMed)和(Cochrane Library),并检索各国基于可穿戴设备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康复的相关网站和平台,收集2010年3月至2022年7月应用可穿戴设备对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康复管理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数据。本研究的2名研究者按纳入和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质量评价和提取资料,对符合要求文献使用Stata12.2软件进行Meta分析。选择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功能评分、膝关节活动度(ROM)、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计时起立-行走测试(TUGT)测评、术后步数、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为结局指标。结果:最终纳入符合入选标准的8篇文献进行Meta分析,8篇文献纳入的8项研究涉及718例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其中采用智能可穿戴设备进行术后康复干预的观察组患者359例,采用常规出院康复指导的对照组患者359例。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采用可穿戴设备进行术后康复干预能够提高ROM评分[标准化均值差(SMD)=0.64,95%CI:0.13~1.15,P<0.05]、TUGT评分(SMD=-0.39,95%CI:-0.75~-0.03,P<0.05)、WOMAC评分(SMD=1.37,95%CI:0.92~1.82,P<0.05)和术后步数(SMD=0.56,95%CI:0.13~0.98,P<0.05),而在HSS评分(SMD=0.22,95%CI:-0.64~1.07,P>0.05)和VAS评分(SMD=-0.18,95%CI:-1.10~0.75,P>0.05)方面效果不显著。结论:可穿戴设备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康复中应用,对患者ROM、TUGT测评、WOMAC评分及术后步数方面改善明显,可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促进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膝关节功能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穿戴设备 膝关节置换 康复 META分析
下载PDF
Lenke 5C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后路矫形的上端固定椎选择 被引量:1
20
作者 舒诗斌 朱泽章 《骨科》 CAS 2023年第1期6-8,共3页
单一后路手术目前已成为Lenke 5C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手术入路的金标准。随着内固定器械、各种去旋转工具的进步与改良,其手术治疗的争议焦点已经从术中如何矫形转变为术前手术策略的制定。目... 单一后路手术目前已成为Lenke 5C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手术入路的金标准。随着内固定器械、各种去旋转工具的进步与改良,其手术治疗的争议焦点已经从术中如何矫形转变为术前手术策略的制定。目前的研究主要聚焦于下端固定椎(lower instrumented vertebra,LIV)的选择,而关于Lenke 5C型AIS病人上端固定椎(upper instrumented vertebra,UIV)选择的报道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 instrument 内固定器械 手术入路 手术策略 后路手术 后路矫形 固定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