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孔和双孔胸腔镜肺结节日间手术对患者术后疼痛和早期预后的影响
1
作者 孙行 王敏 +8 位作者 牛舒婕 仲艺伟 路子蕴 徐璐 杨如松 王涛 孙玉娥 马正良 李冰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58-1062,共5页
目的 回顾日间手术病房行单/双孔电视辅助胸腔镜肺结节手术患者术后数据,探究不同手术方式对患者术后疼痛和早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集中管理模式下日间病房中693例胸腔镜肺结节日间手术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将患者分为单孔组... 目的 回顾日间手术病房行单/双孔电视辅助胸腔镜肺结节手术患者术后数据,探究不同手术方式对患者术后疼痛和早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集中管理模式下日间病房中693例胸腔镜肺结节日间手术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将患者分为单孔组和双孔组,并采用倾向性匹配平衡基线资料筛选出单孔组和双孔组各203例,分析两组患者术后疼痛和预后的差异。结果 单孔组相对双孔组术中芬太尼消耗量[0.5(0.35,0.50)mg vs.0.5(0.40,0.50)mg,P=0.034]、瑞芬太尼消耗量[0.48(0.33,0.63)mg vs.0.53(0.35,0.73)mg,P=0.031]、术中出血量[20(10,50)mL vs.50(20,50)mL,P=0.001]、患者术后第3天疼痛评分[2(2,4)分vs.3(2,4)分,P=0.007]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术后补救镇痛、胸腔引流量、住院时间以及术后第1、5、9、30天疼痛及咳嗽、术后30 d肺部并发症、非计划就诊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与双孔胸腔镜相比,单孔胸腔镜肺结节日间手术是一项安全可行的术式,可减少术中阿片类镇痛药物使用,并能明显缓解患者术后第3天疼痛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间手术 单孔胸腔镜 双孔胸腔镜 倾向性得分匹配 术后疼痛 加速康复
下载PDF
医院麻醉药品与精神药品智能信息化管理的实践 被引量:7
2
作者 徐玲玲 杜萍 +4 位作者 张转运 华薇 马正良 顾小萍 孙玉娥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22年第5期768-771,共4页
目的:分析我院麻醉科基于医院信息系统(HIS)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以下简称麻精药品)智能信息化管理的效果。方法:自2019年11月起,在我院麻醉科实施麻精药品智能信息化管理,针对麻精药品的取用、处方管理等问题开展全面整改,分别统计智... 目的:分析我院麻醉科基于医院信息系统(HIS)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以下简称麻精药品)智能信息化管理的效果。方法:自2019年11月起,在我院麻醉科实施麻精药品智能信息化管理,针对麻精药品的取用、处方管理等问题开展全面整改,分别统计智能信息化管理前后12个月的麻精药品取药时间、还药时间、取药频次、处方错误率、药品废弃率,并统计麻精药品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以及麻醉科医护人员麻精药品使用工作量满意度。结果:与智能信息化管理前相比,管理后取药时间、还药时间减少,取药频次、处方错误率、药品废弃率均下降(P<0.05);麻精药品取错、数量不足、核对不清、药品过期等相关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下降(P<0.05);麻醉科医护人员麻精药品使用工作量满意度有所提高(P<0.05)。结论:麻精药品智能信息化管理能够显著提高麻醉科麻精药品管理的质量,降低麻精药品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促使临床麻精药品的使用更加安全、高效、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药品 精神药品 系统化 智能信息化 护理管理
原文传递
日间胸腔镜手术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危险因素分析
3
作者 路子蕴 孙行 +6 位作者 徐璐 杨如松 王涛 史敏科 马正良 孙玉娥 李冰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3205-3209,共5页
目的探讨日间胸腔镜手术患者在出院后1个月内肺部并发症(PPCs)的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22年6-10月南京鼓楼医院集中式管理日间病房拟行择期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VATS)患者200例,所有患者围术期实施加速康复外科(ERAS)管理。患... 目的探讨日间胸腔镜手术患者在出院后1个月内肺部并发症(PPCs)的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22年6-10月南京鼓楼医院集中式管理日间病房拟行择期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VATS)患者200例,所有患者围术期实施加速康复外科(ERAS)管理。患者术后第1天晨由1名研究者在床旁行肺超声(LUS)检查。患者在出院后1月内至少在门诊完成1次X线或CT检查。根据影像学随访结果及患者复诊时临床症状主诉,明确是否发生PPCs,并将患者分为肺部并发症组(PPC+组)和正常组(PPC-组)。采用单因素分析VATS术后发生PPCs的相关影响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共有188例VATS患者接受了LUS检查并完成了1个月的随访,其中68例(36.1%)发生了不同种类的PPCs。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合并免疫系统疾病(OR=24.36,95%CI:1.63~371.45,P=0.021)、行肺叶切除术(OR=1.01,95%CI:0.98~1.02,P=0.031)和术后第1天LUSS高(OR=1.37,95%CI:1.12~1.68,P=0.002)是行日间VATS手术患者出院后1个月内发生PPC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合并免疫系统疾病、行肺叶切除术及术后第1天LUSS升高是日间VATS手术患者出院后1月内发生PPCs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间手术 电视胸腔镜辅助手术 术后肺部并发症 加速康复外科
下载PDF
1例脊柱侧后凸型Ehlers-Danlos综合征行后路矫形术患者的麻醉护理
4
作者 姚婉君 张偌翠 +2 位作者 庄珊珊 王晴 顾伟 《护士进修杂志》 2023年第20期1906-1909,共4页
目的 总结1例罕见的脊柱侧后凸型Ehlers-Danlos综合征(EDS)患者行后路矫形术的麻醉护理经验。方法 对患者实施术前充分的病情和气道评估,做好困难气道的物品准备、气管插管配合和气道管理,手术体位摆放及皮肤护理,过敏性休克的识别和护... 目的 总结1例罕见的脊柱侧后凸型Ehlers-Danlos综合征(EDS)患者行后路矫形术的麻醉护理经验。方法 对患者实施术前充分的病情和气道评估,做好困难气道的物品准备、气管插管配合和气道管理,手术体位摆放及皮肤护理,过敏性休克的识别和护理,围术期的疼痛管理以及术后拔除气管导管的护理。结果 患者手术成功,恢复良好,术后15 d顺利出院。结论 根据脊柱侧后凸型EDS综合征患者的特殊性,有针对性地制定精准的麻醉护理方案,能使患者平稳度过围手术期,促进患者早期康复,改善患者临床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HLERS-DANLOS综合征 脊柱侧后凸 后路矫形术 麻醉护理
下载PDF
血清MMP-9、sTREM-1对输尿管结石患者术后泌尿系统感染的预测价值
5
作者 苍姗 张帆 陶佳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257-260,265,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对输尿管结石患者术后泌尿系统感染(UTI)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在该院泌尿外科收治的输尿管结石患者中术后发生UTI的68例患者(UTI组)和未... 目的探讨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对输尿管结石患者术后泌尿系统感染(UTI)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在该院泌尿外科收治的输尿管结石患者中术后发生UTI的68例患者(UTI组)和未发生UTI的68例患者(非UTI组)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MMP-9、sTREM-1水平。采用Spearman法分析UTI组血清MMP-9、sTREM-1水平与临床资料的相关性,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血清MMP-9、sTREM-1水平对输尿管结石患者术后UTI的预测价值,以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输尿管结石患者术后UTI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与非UTI组相比,UTI组血清MMP-9、sTREM-1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发现,UTI组患者血清MMP-9和sTREM-1水平呈正相关(r=0.585,P<0.001)。二者联合预测输尿管结石患者术后UTI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61(95%CI:0.934~0.988),其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73.36%和85.68%,二者联合预测的AUC高于MMP-9和sTREM-1单独预测的AUC(Z=25.420,P<0.001;Z=21.531,P<0.001)。MMP-9、sTREM-1水平是输尿管结石患者术后UTI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输尿管结石术后UTI患者血清MMP-9、sTREM-1水平升高,二者水平检测对输尿管结石患者术后UTI的发生具有重要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结石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 泌尿系统感染
下载PDF
1例脊肌萎缩症伴脊柱侧凸患儿后路脊柱矫形术的麻醉护理配合 被引量:4
6
作者 杜萍 董媛媛 +2 位作者 张转运 吴昊 孙玉娥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47-48,共2页
对1例脊肌萎缩症伴脊柱侧凸患儿全麻下行后路脊柱矫形术,患儿手术成功,恢复良好,顺利出院。麻醉护理配合经验:术前充分的病情和气道评估,做好困难气道物品准备及气管插管护理配合,手术体位摆放、术中体温保护及唤醒试验的护理配合,以及... 对1例脊肌萎缩症伴脊柱侧凸患儿全麻下行后路脊柱矫形术,患儿手术成功,恢复良好,顺利出院。麻醉护理配合经验:术前充分的病情和气道评估,做好困难气道物品准备及气管插管护理配合,手术体位摆放、术中体温保护及唤醒试验的护理配合,以及术后气管导管拔除护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脊肌萎缩症 脊柱侧凸 后路脊柱矫形术 麻醉护理
下载PDF
麻醉复苏室床头提示牌的改进与应用 被引量:6
7
作者 张转运 张偌翠 芮琳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43-45,共3页
目的提高麻醉复苏患者的护理质量。方法按时间段分别纳入对照组患者8871例、改进组患者10677例;对照组患者手术毕入麻醉复苏室后采用常规床头提示牌实施复苏护理;改进组针对复苏室患者特点改进床头提示牌并用于复苏护理中。结果改进组... 目的提高麻醉复苏患者的护理质量。方法按时间段分别纳入对照组患者8871例、改进组患者10677例;对照组患者手术毕入麻醉复苏室后采用常规床头提示牌实施复苏护理;改进组针对复苏室患者特点改进床头提示牌并用于复苏护理中。结果改进组患者入复苏室交接漏项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12项护理项目中3项两组均未发生问题;另9项中4项问题发生率改进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5项问题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改进组3项未发生问题、2项各发生问题1例)。结论床头提示牌的合理改进,可提高麻醉复苏室护理质量,保障复苏患者护理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患者 全身麻醉 麻醉复苏 床头提示牌 方法革新 护理安全
下载PDF
美国围手术期护理流程管理见闻与启迪 被引量:15
8
作者 徐国梅 周亚昭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6期1502-1503,共2页
笔者于2009年7~12月在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学术医疗中心进行了为期半年的护理理论学习和临床实践,重点是围手术期患者的护理。围手术期是围绕手术的一个全过程,从病人决定接受手术治疗开始,到手术治疗直至基本康复,包含手术前、
关键词 围手术期 流程管理 护理见闻
下载PDF
手术室设备使用登记信息化管理的实践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李雪云 王巧桂 +1 位作者 申凯强 徐志扬 《中国医学装备》 2018年第5期131-133,共3页
目的:探讨信息化方法在手术室仪器设备使用登记中的应用。方法:在手术麻醉设备系统中把所有手术室设备统筹纳入数据库,实施设备编码信息管理。建立手术间内的设备信息管理模板,在手术中采用电脑登记设备使用情况信息。比较设备使用信息... 目的:探讨信息化方法在手术室仪器设备使用登记中的应用。方法:在手术麻醉设备系统中把所有手术室设备统筹纳入数据库,实施设备编码信息管理。建立手术间内的设备信息管理模板,在手术中采用电脑登记设备使用情况信息。比较设备使用信息化管理登记前后设备使用漏登记率及设备故障频次。结果:设备使用信息化管理后,设备使用漏登记率和设备故障频次均明显降低,设备使用信息化登记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8.72,x^2=4.85;P<0.05)。结论:设备使用信息化管理可有效提高设备使用登记的完整率,便于对设备使用情况的归档、保存及查找,有利于设备的成本核算,提高成本收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室 信息系统 医疗设备 使用登记 管理
下载PDF
胸腰椎侧后凸畸形经椎弓根不对称截骨重建双平面平衡的手术护理 被引量:6
10
作者 韩静 芮琳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7年第24期40-42,共3页
目的探讨后路经椎弓根不对称截骨(APSO)重建强直性脊柱炎胸腰椎侧后凸畸形患者双平面平衡的手术配合要点,以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手术并发症。方法对35例强直性脊柱炎胸腰椎侧后凸畸形患者,在全麻下经椎弓根不对称截骨重建双平面平衡;术前... 目的探讨后路经椎弓根不对称截骨(APSO)重建强直性脊柱炎胸腰椎侧后凸畸形患者双平面平衡的手术配合要点,以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手术并发症。方法对35例强直性脊柱炎胸腰椎侧后凸畸形患者,在全麻下经椎弓根不对称截骨重建双平面平衡;术前行护理体检评估,将器械物品、弓形架及体位架准备调整到位;术中配合麻醉医师及术者,将患者安置于安全适宜的手术体位,在术者的指导下完成脊柱矢状面与冠状面的双平面失平衡矫形护理。结果 35例患者手术时间平均212.0min;术中出血量平均1 520.0mL。术后GK矫正至(32.0±14.8)°,Cobb角矫正至(8.2±3.5)°,冠状面及矢状面平衡重建满意。术中1例患者出现硬脊膜破裂,立即予严密缝合,术后未出现脑脊液漏。术中未发生截骨相关神经损害、大血管及神经损伤,无臂丛神经损伤和皮肤损伤等体位相关并发症,术后无感染或死亡病例。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熟悉手术步骤,掌握弓形架的特点和手术器械及仪器的性能,术中密切的配合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经椎弓根不对称截骨术 双平面平衡重建 手术护理
下载PDF
择期手术患者术前转运时头部朝向的探讨 被引量:2
11
作者 杜萍 柴茂 汪小海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7年第6期30-31,共2页
目的探讨择期手术患者术前转运时头部体位的朝向对其心率、血压及舒适度的影响。方法选择行择期手术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头部朝前组(A组)和头部朝后组(B组)各60例,A组根据患者的年龄将18~60岁划为A1组,>60岁划为A2组2个亚组各30例,... 目的探讨择期手术患者术前转运时头部体位的朝向对其心率、血压及舒适度的影响。方法选择行择期手术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头部朝前组(A组)和头部朝后组(B组)各60例,A组根据患者的年龄将18~60岁划为A1组,>60岁划为A2组2个亚组各30例,B组按相同的方法分为B1组与B2组各30例。在控制各组转运过程中病床行驶速度保持一致的情况下,记录患者在转运前、转运后(即到达手术室时)的心率、血压,并记录患者此次转运过程的舒适度。结果四组患者转运后心率较转运前均显著增快(P<0.05);转运前后血压变化无显著差异;四组患者转运过程的舒适度及下次转运的朝向选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93.3%患者对于下次转运时的转运方向表示无所谓。结论术前转运时患者的头部朝向对患者的舒适度无显著影响,心率增快可能与患者心理紧张有关,需在转运过程中进行心理护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择期手术 患者转运 头部朝向 心率 血压 舒适度
下载PDF
小儿脊柱后路手术的配合体会 被引量:6
12
作者 李雪云 周亚昭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0期1855-1856,共2页
关键词 小儿 脊柱手术 护理
下载PDF
高位骶骨肿瘤切除及重建手术的护理配合 被引量:5
13
作者 施邦昀 《广东医学》 CAS CSCD 2004年第11期1270-1270,共1页
关键词 骶骨肿瘤 高位 手术 切除 护理配合 治疗 重建 要求 特点 步骤
下载PDF
肩关节镜手术的术中配合及护理 被引量:11
14
作者 吴艳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820-821,共2页
关键词 肩关节镜 手术配合 护理
下载PDF
脊柱侧凸青少年患者行O-arm导航微小胸椎椎弓根手术护理配合难点 被引量:6
15
作者 华薇 张波 《护理学报》 2017年第19期44-46,共3页
总结46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O-arm导航下行脊柱侧凸微小胸椎椎弓根手术护理配合难点。该手术配合难点应对包括:术前访视重点评估患者的体态、颈椎、肩关节功能,并根据患者体态情况设定体位方案;O-arm导航设备放置与维护,保持手术... 总结46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O-arm导航下行脊柱侧凸微小胸椎椎弓根手术护理配合难点。该手术配合难点应对包括:术前访视重点评估患者的体态、颈椎、肩关节功能,并根据患者体态情况设定体位方案;O-arm导航设备放置与维护,保持手术间空间及布局有序;由于本组患者均呈不同程度的后凸畸形,根据患者Cobb角与肩关节功能情况做好体位管理;脊柱畸形患者俯卧位安置,避免压疮发生;器械护士微小胸椎椎弓根手术过程中做好O-arm导航器械配合。本组46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O-arm导航下顺利完成微小胸椎椎弓根手术,置钉准确率高,手术切口小,出血量减少,矫形效果满意,无1例发生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arm导航技术 脊柱矫形术 手术配合 难点应对
下载PDF
1例甲状腺癌切除术并发右侧喉返神经损伤导致呼吸困难患者的护理
16
作者 丁敏玲 张转运 +2 位作者 张偌翠 王晴 张双姣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24年第4期88-90,共3页
总结1例甲状腺癌切除术并发右侧喉返神经损伤导致呼吸困难患者的护理体会。护理要点:识别喉返神经损伤的高危因素、拔除气管导管后呼吸困难的急救处理、延迟拔管至合适时机、配合医生在可视纤维支气管镜探查下拔除气管导管、预防并处理... 总结1例甲状腺癌切除术并发右侧喉返神经损伤导致呼吸困难患者的护理体会。护理要点:识别喉返神经损伤的高危因素、拔除气管导管后呼吸困难的急救处理、延迟拔管至合适时机、配合医生在可视纤维支气管镜探查下拔除气管导管、预防并处理并发症、心理护理。经过积极的护理与治疗,患者好转出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返神经 甲状腺手术 术后护理 延迟拔管 可视纤维支气管镜
下载PDF
神经电生理监测下听神经瘤切除的手术配合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新梅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3期237-238,共2页
目的:探讨显微听神经瘤手术中应用神经电生理监测保护面、听神经的手术配合要点及意义。方法:回顾研究我院近10年来收治的听神经瘤患者40例,所有患者均行显微手术治疗,其中2001年后收治患者在术中行神经电生理监测,重点保护面、听神经;... 目的:探讨显微听神经瘤手术中应用神经电生理监测保护面、听神经的手术配合要点及意义。方法:回顾研究我院近10年来收治的听神经瘤患者40例,所有患者均行显微手术治疗,其中2001年后收治患者在术中行神经电生理监测,重点保护面、听神经;术中护理配合方面保障监测工作的顺利进行。结果:32例患者得以肿瘤全切,8例患者行肿瘤近全切,跟踪随访,未监测组18例术后患者面瘫恢复或好转1例,加重2例,听力恢复或好转4例,加重6例,监测组22例术后患者面瘫恢复或好转10例,听力恢复或好转15例,1例患者术后听神经损害症状加重;术中未发生监测电极脱落、严重干扰等监测失败情况。结论:听神经瘤手术治疗中,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可较好地保护面、听神经的功能,术中护理的积极配合,对保障监测工作的顺利进行,提高手术效果有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神经瘤 神经电生理监测 手术配合 护理
下载PDF
支架介入治疗颈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围手术期护理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新梅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2期155-156,共2页
关键词 颈动脉支架成形术 围术期 护理
下载PDF
膈肌厚度比在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致膈肌麻痹中的诊断价值
19
作者 徐敏 薛硕 +1 位作者 孔明健 张伟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46-350,共5页
目的 评价膈肌厚度比(DTI)在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导致膈肌麻痹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择期行肱骨中段、桡骨骨折内固定或取内固定术的患者51例,男27例,女24例,年龄18~64岁,BMI 18~30 kg/m^(2),ASAⅠ或Ⅱ级。所有患者采用0.5%罗哌卡因20... 目的 评价膈肌厚度比(DTI)在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导致膈肌麻痹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择期行肱骨中段、桡骨骨折内固定或取内固定术的患者51例,男27例,女24例,年龄18~64岁,BMI 18~30 kg/m^(2),ASAⅠ或Ⅱ级。所有患者采用0.5%罗哌卡因20 ml在超声引导下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以用力呼吸时膈肌移动度(DE)作为标准将患者分为两组:麻痹组(n=11,DE≥25%)和非麻痹组(n=40,DE<25%)。记录阻滞前、阻滞后15 min阻滞侧DE、吸气末膈肌厚度(DTei)、呼气末膈肌厚度(DTee)、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SpO_(2),感觉、运动阻滞时间和恢复时间,并记录芬太尼用量,给药24 h内恶心、呕吐、声音嘶哑、头痛、霍纳综合征、低血压、呼吸困难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DTI、FVC下降幅度对诊断臂丛神经阻滞所致急性膈肌麻痹的曲线下面积(AUC)和95%可信区间(CI)、界值、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两组阻滞前DE、DTI、FVC、FEV_(1)、SpO_(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非麻痹组比较,阻滞后15 min麻痹组DE、DTI明显减小(P<0.05),DE下降幅度、FVC下降幅度明显增大(P<0.05),呼吸困难发生率明显升高(P<0.05)。两组芬太尼用量及其他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阻滞后DTI诊断急性膈肌麻痹的AUC为0.973(95%CI 0.927~1.000),界值1.2,敏感性100%,特异性95%。阻滞后FVC下降幅度诊断急性膈肌麻痹的AUC为0.697(95%CI 0.534~0.860),界值10%,敏感性100%,特异性38%。结论 与用力肺活量比较,膈肌厚度比对诊断臂丛神经阻滞所致急性膈肌麻痹有较好的诊断价值,且不需要进行术前基线值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膈肌厚度比 膈肌移动度 用力肺活量 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 膈肌麻痹 臂丛神经阻滞
下载PDF
关节镜空心钉内固定治疗后踝骨折手术的护理配合 被引量:7
20
作者 张恂 芮琳 +1 位作者 邱旭升 施鸿飞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5-47,共3页
目的总结关节镜空心钉内固定治疗后踝骨折手术护理配合经验,为手术室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对111例后踝骨折患者行关节镜辅助下空心钉内固定手术。术前巡回护士做好术前访视;器械护士回顾关节镜的使用方法以及手术过程中需要用到的器... 目的总结关节镜空心钉内固定治疗后踝骨折手术护理配合经验,为手术室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对111例后踝骨折患者行关节镜辅助下空心钉内固定手术。术前巡回护士做好术前访视;器械护士回顾关节镜的使用方法以及手术过程中需要用到的器械和物品,制作流程图,标记关键点,参与主刀医生手术方案制定,确定牵引方法,从而确保手术中与主刀医生配合紧密。结果手术经过顺利,时间45~70(50. 1±12. 0) min,术中出血量220~290(248. 9±20. 6) mL,术后X线摄片显示复位满意,内固定位置良好,无松动,无内固定穿入关节,无一例发生并发症,所有患者均一期愈合。结论手术室护士术前认真评估患者情况,并精心准备器械,良好的手术配合是保证手术质量和手术安全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 骨折 关节镜 空心钉内固定手术 手术室护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