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岭稀土花岗岩、钨锡花岗岩及其成矿作用的对比 被引量:68
1
作者 华仁民 张文兰 +1 位作者 顾晟彦 陈培荣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2321-2328,共8页
南岭地区的钨锡和稀土矿床都与花岗岩类有直接成因联系,但二者的成矿作用有许多不同之处。钨锡是典型的热液成矿,而稀土则主要形成于风化作用。随着花岗岩类的分异演化,岩石中的W、Sn等元素含量逐渐增加,因此钨锡等矿床主要与高度分异... 南岭地区的钨锡和稀土矿床都与花岗岩类有直接成因联系,但二者的成矿作用有许多不同之处。钨锡是典型的热液成矿,而稀土则主要形成于风化作用。随着花岗岩类的分异演化,岩石中的W、Sn等元素含量逐渐增加,因此钨锡等矿床主要与高度分异演化的晚阶段小岩体有关;但是稀土的表现与钨锡不同,由于花岗岩类的分异演化导致稀土载体黑云母及许多副矿物的减少,因此稀土元素含量在晚阶段岩体中反而降低。赣南的五里亭-大吉山岩体、桂东北的花山-姑婆山岩体等提供了很好的范例。因此,南岭地区与风化壳型稀土矿床有关的岩石主要有:印支期准铝质花岗岩,燕山期A型花岗岩,燕山中-晚期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 钨锡 风化壳型稀土矿床 花岗岩 南岭
下载PDF
南岭与中生代花岗岩类有关的成矿作用及其大地构造背景 被引量:17
2
作者 华仁民 陈培荣 +6 位作者 张文兰 林锦富 姚军明 张展适 顾晟彦 刘晓东 戚华文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01-601,共1页
受到来自印支半岛的挤压,华南发生了以碰撞-挤压-推覆-隆升为主的印支造山运动。本文从花岗岩类的成矿学特征及其大陆动力学背景出发,把燕山期划分为早、中、晚三期。南岭地区燕山早期(~185~170Ma)出现玄武质岩浆活动、双峰式岩... 受到来自印支半岛的挤压,华南发生了以碰撞-挤压-推覆-隆升为主的印支造山运动。本文从花岗岩类的成矿学特征及其大陆动力学背景出发,把燕山期划分为早、中、晚三期。南岭地区燕山早期(~185~170Ma)出现玄武质岩浆活动、双峰式岩浆活动、A型花岗岩及板内高钾钙碱性岩浆活动,反映了岩石圈的局部“伸展-裂解”和地幔物质的上涌,伴随Pb、Zn、Cu、Au成矿作用。燕山中期第一阶段(~170~150Ma)南岭地区岩石圈全面拉张-减薄,地幔上涌-玄武质岩浆底侵引发大规模的地壳熔融,形成大量陆壳重熔型花岗岩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类 南岭地区 成矿作用 大地构造背景 中生代 大陆动力学背景 岩浆活动 高钾钙碱性 A型花岗岩
下载PDF
德兴大型铜金矿集区构造环境和成矿流体研究进展 被引量:70
3
作者 华仁民 李晓峰 +3 位作者 陆建军 陈培荣 邱德同 王果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2000年第5期525-533,共9页
江西德兴地区是我国东部成矿带中的大型矿集区之一 ,集中了铜厂斑岩铜矿、银山多金属矿和金山金矿等大型、超大型矿床。它又处在中国东南部大地构造的关键部位 ,因此 ,对德兴大型铜金矿集区的研究始终与该地区的构造背景及演化相伴随。... 江西德兴地区是我国东部成矿带中的大型矿集区之一 ,集中了铜厂斑岩铜矿、银山多金属矿和金山金矿等大型、超大型矿床。它又处在中国东南部大地构造的关键部位 ,因此 ,对德兴大型铜金矿集区的研究始终与该地区的构造背景及演化相伴随。目前对该地区构造格局的认识以 NW侧的九岭地体与 SE侧的怀玉地体沿赣东北深大断裂带的碰撞拼贴为主流 ;在这两个地体于晚元古代碰撞拼贴之后 ,该地区所经历的主要是板内 (陆内 )的构造活动。德兴大型铜金矿集区的成矿作用与燕山期构造—岩浆活动有着成因上的密切联系 ,而德兴地区的中元古界地层成矿元素含量较高 ,不同程度地为本区铜厂、金山、银山等矿床提供了成矿物质。成矿流体的研究成果已表明不同的矿床有不同的流体过程 :铜厂斑岩铜矿成矿早阶段以岩浆派生流体为主、而晚阶段 (主要成矿阶段 )有大气降水的大量参与 ;银山多金属矿成矿流体主要为大气降水来源 ;金山金矿的成矿流体则以变质水为重要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背景 演化 成矿流体 矿集区 金矿
下载PDF
贵东花岗杂岩体的稀土元素特征及与铀成矿关系 被引量:26
4
作者 张展适 华仁民 +2 位作者 刘晓东 邓平 吴烈勤 《中国稀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49-756,共8页
贵东花岗杂岩体是一个由鲁溪岩体、下庄岩体、帽峰岩体、笋洞岩体、隘子岩体和司前岩体等组成的印支—燕山期复式花岗岩体,不同的岩体不仅在主要元素含量、铝过饱和指数等方面存在差异,而且在一系列稀土元素特征方面,如稀土总量、δEu... 贵东花岗杂岩体是一个由鲁溪岩体、下庄岩体、帽峰岩体、笋洞岩体、隘子岩体和司前岩体等组成的印支—燕山期复式花岗岩体,不同的岩体不仅在主要元素含量、铝过饱和指数等方面存在差异,而且在一系列稀土元素特征方面,如稀土总量、δEu值以及LREE/HREE、(La/Yb)N、(La/Sm)N、(Gd/Yb)N比值等,也存在很大的不同。铀矿体常常赋存在强过铝质、并且后期发生了强烈的流体-岩石相互作用的花岗岩体中,这些岩体典型的稀土元素特征是稀土总量、δEu、LREE/HREE、(La/Yb)N、(La/Sm)N、(Gd/Yb)N比值等均较低,并具有M型四分组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东花岗杂岩体 流体-岩石相互作用 四分组效应 铀成矿 帽峰岩体 稀土
下载PDF
初论华南中、新生代与花岗质岩浆活动有关的成矿系统
5
作者 华仁民 陈培荣 +4 位作者 张文兰 刘晓东 陆建军 林锦富 姚军明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1期132-135,共4页
华南地区中、新生代的大规模成矿作用与不同来源的花岗质岩浆活动密切相关,并因此而呈现出丰富多彩的特征。本文把华南地区与中、新生代花岗质岩浆活动有关的矿床划分为四个成矿系统,即:①与钙碱性火山-浅成侵入花岗质岩浆活动有关的&qu... 华南地区中、新生代的大规模成矿作用与不同来源的花岗质岩浆活动密切相关,并因此而呈现出丰富多彩的特征。本文把华南地区与中、新生代花岗质岩浆活动有关的矿床划分为四个成矿系统,即:①与钙碱性火山-浅成侵入花岗质岩浆活动有关的"斑岩-浅成热液金-铜成矿系统",②与板内高钾钙碱系列花岗闪长质岩石有关的铜铅锌成矿系统,③与陆壳重熔型花岗岩类有关的钨锡稀土铀多金属成矿系统,以及④与A型花岗岩类有关的金铜及铀成矿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系统 花岗质岩浆 中新生代 华南地区
下载PDF
南海北部陆坡西沙海槽XS-01站位沉积物孔隙水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天然气水合物的指示意义 被引量:29
6
作者 杨涛 蒋少涌 +6 位作者 葛璐 杨競红 凌洪飞 吴能友 张光学 刘坚 陈道华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42-448,共7页
天然气水合物是近年来国际上发现的一种新型能源,大量赋存在海底沉积物中。西沙海槽位于南海北部陆坡区,周边有多个大型深水油气田区。对该区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和沉积条件分析以及地球物理BSR分布表明,西沙海槽是我国海洋天然气水合物... 天然气水合物是近年来国际上发现的一种新型能源,大量赋存在海底沉积物中。西沙海槽位于南海北部陆坡区,周边有多个大型深水油气田区。对该区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和沉积条件分析以及地球物理BSR分布表明,西沙海槽是我国海洋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勘查的一个有利远景区。文章主要研究了位于西沙海槽最大BSR区内的XS-01站位沉积物孔隙水的地球化学特征,发现该站位孔隙水阴阳离子浓度和微量元素组成特征变化显示出可能与天然气水合物有关的明显地球化学异常,与国际上己发现有天然气水合物地区的异常相类似。因此,认为该站位是西沙海槽区最有利的天然气水合物赋存区,值得进一步的勘查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离子含量 碳、氧同位素 孔隙水 西沙海槽
下载PDF
金山金矿热液蚀变粘土矿物特征及水-岩反应环境研究 被引量:29
7
作者 华仁民 李晓峰 +2 位作者 张开平 季峻峰 张文兰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3-30,共8页
粘土矿物是流体作用过程中水 岩反应的产物 ,因此其特征反映了流体活动的特征和水 岩反应的环境。金山金矿蚀变粘土矿物主要由伊利石和绿泥石组成 ,其中 ,蚀变糜棱岩中的伊利石含量大于绿泥石含量 ;而蚀变超糜棱岩中的绿泥石含量大于伊... 粘土矿物是流体作用过程中水 岩反应的产物 ,因此其特征反映了流体活动的特征和水 岩反应的环境。金山金矿蚀变粘土矿物主要由伊利石和绿泥石组成 ,其中 ,蚀变糜棱岩中的伊利石含量大于绿泥石含量 ;而蚀变超糜棱岩中的绿泥石含量大于伊利石含量。蚀变糜棱岩中伊利石的多型为 2M1,超糜棱岩中为 2M1和 1M。金山金矿蚀变绿泥石的成份分析结果表明其为富铁绿泥石 ,由蠕绿泥石、铁镁绿泥石和密绿泥石组成 ,绿泥石中Fe、Mg质组分不仅来自围岩 ,而且也有一部分来自流体。利用地质温度计计算绿泥石的形成温度为 2 0 6~ 2 5 8℃ ,流体的f(O2 )为 1 0 -2 9.56~ 1 0 -3 1.48。本文认为金山金矿热液蚀变为酸性蚀变 ,其环境为还原环境 ,流体作用的水/岩比较高 ;在水 岩反应过程中 ,流体中的Fe、Mg、Si为带出组分。粘土矿物的形成机制为溶解 迁移 沉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土矿物 流体作用 水-岩反应 金矿床 伊利石 绿泥石 形成机制
下载PDF
201和361铀矿床中绿泥石的特征及其形成环境研究 被引量:39
8
作者 张展适 华仁民 +3 位作者 季峻峰 张彦春 郭国林 尹征平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61-172,共12页
绿泥石化是201和361铀矿床最重要的蚀变类型之一。本文在岩石薄片观察的基础上,采用电子探针分析技术研究了绿泥石的共生组合与形貌特征,测定了87个代表性绿泥石的化学成分,并据此划分了绿泥石的化学类型,计算了绿泥石的形成温度、n... 绿泥石化是201和361铀矿床最重要的蚀变类型之一。本文在岩石薄片观察的基础上,采用电子探针分析技术研究了绿泥石的共生组合与形貌特征,测定了87个代表性绿泥石的化学成分,并据此划分了绿泥石的化学类型,计算了绿泥石的形成温度、n(Al)/n(Al+Mg+Fe)值等相关指数,讨论了绿泥石的形成机制及其与铀成矿的关系。研究表明:①岩石中绿泥石主要呈脉状、黑云母假象或团块状等产出,具有蠕虫状、叶片状等形貌特征;②绿泥石的Fe/Si图解显示201和361铀矿床中绿泥石主要为铁镁绿泥石和蠕绿泥石,少数属密绿泥石;③根据Battaglia提出的经验方程式计算了201和361铀矿床绿泥石的形成温度变化于179-276℃之间,且主要介于230-260℃之间;④绿泥石主要形成于还原环境,其主要的形成机制是溶解-沉淀和溶解-迁移-沉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泥石 形成温度 溶解-沉淀 溶解-迁移-沉淀 201铀矿床 361铀矿床
下载PDF
下庄铀矿田337矿床成矿机理及动力学背景 被引量:19
9
作者 张展适 华仁民 +1 位作者 巫建华 刘帅 《铀矿地质》 CAS CSCD 2009年第1期1-6,共6页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337铀矿床是下庄铀矿田成矿年龄最早、成矿温度相对较高、矿岩时差小的岩浆热液型铀矿床的代表。据作者及其他研究者近年来对该矿田及矿床开展的岩体成岩年龄、岩体蚀变年龄、岩体的主量和微量元素组成及同位素等...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337铀矿床是下庄铀矿田成矿年龄最早、成矿温度相对较高、矿岩时差小的岩浆热液型铀矿床的代表。据作者及其他研究者近年来对该矿田及矿床开展的岩体成岩年龄、岩体蚀变年龄、岩体的主量和微量元素组成及同位素等的综合研究揭示:与337铀矿床成矿关系最为密切的帽峰岩体单颗粒锆石测试的成岩年龄为206~238.2Ma,而岩体中次生白云母的^40Ar/^39Ar法坪年龄变化于131~136Ma之间,后者与该矿床主要铀矿化年龄130.3~138Ma相近;在贵东花岗质杂岩体中,Al2O3/TiO2含量比值表明帽峰岩体可能是源区熔融温度最低的岩体,帽峰岩体还是稀土总量最低且是唯一显示较典型“四分组效应”的岩体,同时还具有变化的δ^18O值和最低的(^87Sr/^86Sr)i值。上述研究结果说明337铀矿床的形成过程和动力学背景可能是:印支主碰撞晚期或后碰撞阶段本区富铀地层发生部分熔融作用形成了富铀的强过铝质花岗岩帽峰岩体,燕山晚期(140Ma以后)大陆拉张背景下多期次基性脉岩侵入,带来高热和矿化剂CO2,并驱动大规模流体运动,活化和萃取了富铀花岗岩中的铀,在不同部位(裂隙发育地段或在基性脉岩与花岗岩的接触部位)沉淀形成铀矿体(床),337铀矿床是本区第1期铀成矿作用的典型代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岩年龄 蚀变年龄 成矿年龄 337铀矿床 成矿机理 动力学背景
下载PDF
油气田上地气物质迁移机制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杨凤根 童纯菡 +1 位作者 王鹤年 华仁民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442-446,共5页
将地气测量技术应用于油气田勘查及评价工作中。地气测量反映出4000多m的深部构造形成的弱异常,地气异常间接指示了该地区的含气性。地气物质迁移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采样器上沉积的物质是以纳米级微粒及其集合体形式存在的。这些纳米... 将地气测量技术应用于油气田勘查及评价工作中。地气测量反映出4000多m的深部构造形成的弱异常,地气异常间接指示了该地区的含气性。地气物质迁移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采样器上沉积的物质是以纳米级微粒及其集合体形式存在的。这些纳米级微粒由于具有一系列物理和化学特性,使得它可以与地壳中上升气流的气体相吸咐,随着垂向迁移的气体而上升。不断产生的纳米级微粒被上升气流带到地表,从而在地表形成地气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气物质 地气异常 上升异常 迁移机制 油气田
下载PDF
下庄铀矿田方解石的谱学特征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张展适 华仁民 +1 位作者 季峻峰 蔡元峰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3-38,共6页
下庄铀矿田是我国最大的花岗岩型铀矿田,其中的沥青铀矿方解石型矿化类型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种富矿类型。系统采集了该矿田中不同成矿期、不同颜色的方解石样品,进行了粉晶X射线衍射、电子顺磁共振波谱及反射光谱学研究。电子顺磁共振... 下庄铀矿田是我国最大的花岗岩型铀矿田,其中的沥青铀矿方解石型矿化类型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种富矿类型。系统采集了该矿田中不同成矿期、不同颜色的方解石样品,进行了粉晶X射线衍射、电子顺磁共振波谱及反射光谱学研究。电子顺磁共振波谱揭示成矿期方解石中普遍含有Fe3+和Mn2+色心离子,而成矿期后和远矿样品中则一般只含有单独的Fe3+或者Mn2+色心离子,说明矿田中唯一的工业矿石矿物沥青铀矿可能是在氧化还原过渡环境下沉淀的,强氧化和强还原环境均不利于矿石的沉淀。反射光谱学研究揭示不同成矿期方解石的光谱学特征不同,反映了它们在特征元素、含水性等方面均存在差异,成矿期方解石以890nm和400nm两个波长处Fe3+氧化物的吸收为特征,而成矿期后的方解石则分别在1922nm和1400nm呈现明显的水的吸收。利用反射光谱测定可以定量计算矿物在不同光波波段的吸收性强弱,并得到色度值。研究表明红度较灰度和亮度能更好地定量表示本区方解石的颜色,这也许是由于研究区的方解石大多呈现不同程度的红色和白色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解石 XRD EPR 反射光谱 下庄铀矿田 富矿类型
下载PDF
河北滦平球状闪长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与源区性质探讨 被引量:11
12
作者 马芳 穆治国 +1 位作者 刘玉琳 R.J.Fleck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93-601,共9页
滦平球状闪长岩体具有特殊的地球化学性质,其中最显著的岩石化学特征表现为高度富Al2O3(21.58%~26.80%)而相对贫K2O(0.35%~1.87%)。地球化学方面以异常高的Sr含量和较高的Ba含量、极低的稀土元素总量、明显的Eu正异常为特征而明显不同... 滦平球状闪长岩体具有特殊的地球化学性质,其中最显著的岩石化学特征表现为高度富Al2O3(21.58%~26.80%)而相对贫K2O(0.35%~1.87%)。地球化学方面以异常高的Sr含量和较高的Ba含量、极低的稀土元素总量、明显的Eu正异常为特征而明显不同于SiO2含量类似的其他钙碱性岩类。此外,该球状闪长岩体还表现为贫Nb、Ta、Zr、Hf、Y等高场强元素和Th、U、Rb等强不相容元素,较强的轻重稀土元素分馏程度,岩石地球化学的总体特征可与埃达克岩相对比,但其Eu正异常和Sr正异常更为明显。岩体中球体的Sr同位素初始值为0.70533~0.70537,核部斜长角闪岩捕虏体和壳层的εNd(t)有明显的差别,分别为-12.6和-17.7,Nd同位素地壳保留年龄分别为2.11Ga和2.64Ga,表明它们来自古老地壳的不同层位。滦平球状闪长质岩浆可能是由新太古代亏损型拉斑玄武质斜长角闪岩选择性部分熔融(主要是斜长石)形成的高Al2O3岩浆,它们在上升过程中捕获了古元古代的斜长角闪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亏损型拉斑玄武质岩石 选择性部分熔融 滦平岩体 河北省
下载PDF
福建碧田Au-Ag-Cu矿床含金石英脉中磷灰石的阴极发光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刘晓东 华仁民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29-135,共7页
碧田Au Ag Cu矿床含金石英脉中的磷灰石在阴极射线激发下发明亮的黄绿色光 ,特征峰波长为 5 70~5 80nm。阴极发光 (CL)图像揭示了磷灰石的内部环带结构 ,不同环带微量和稀土元素含量具有明显的差异。发光带w(MnO) >0 .4%、n(Mn) /n(... 碧田Au Ag Cu矿床含金石英脉中的磷灰石在阴极射线激发下发明亮的黄绿色光 ,特征峰波长为 5 70~5 80nm。阴极发光 (CL)图像揭示了磷灰石的内部环带结构 ,不同环带微量和稀土元素含量具有明显的差异。发光带w(MnO) >0 .4%、n(Mn) /n(Fe) >2、n(Mn) /n(La+Ce) >4;Mn2 + 为CL的主要激发元素。磷灰石晶体结构中以LREE3 + +Si4+ =Ca2 + +P5+ 为主要的元素替代形式。磷灰石微量与稀土元素的分布特征表明 ,该矿床形成于近地表的低温热液体系 ,成矿流体在矿物共沉淀的晚期向富Si、Na方向演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灰石 含金石英脉 阴极发光 内部环带结构 晶体结构 碧田Au-Ag-Cu矿床 福建 微量元素 稀土元素
下载PDF
人工合成PbWO_4晶体的电子探针研究
14
作者 张文兰 祁鸣 王汝成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45-50,共6页
人工合成的PbWO4晶体是新型的闪烁体材料,本工作仔细选择合适的工作条件,对PbWO4晶体进行了精确的电子探针定量分析,揭示了晶体生长过程中组元成分W和Pb的变化规律。本研究成果为改进晶体生长条件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PbWO4晶体 晶体生长 电子探针 测量条件 PbO挥发 闪烁晶体
下载PDF
江西大吉山五里亭花岗岩单颗粒锆石U-Pb同位素年龄及其地质意义探讨 被引量:51
15
作者 张文兰 华仁民 +2 位作者 王汝成 李惠民 陈培荣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52-358,共7页
江西大吉山五里亭花岗岩一直被认为是与大吉山钨矿有关的早阶段花岗岩体 ,时代为燕山早期。但实际上大吉山地区各阶段花岗岩体之间的时空关系并不清楚 ,前人的某些年龄数据也存在相互矛盾之处。本文利用单颗粒锆石 U - Pb化学法 ,对五... 江西大吉山五里亭花岗岩一直被认为是与大吉山钨矿有关的早阶段花岗岩体 ,时代为燕山早期。但实际上大吉山地区各阶段花岗岩体之间的时空关系并不清楚 ,前人的某些年龄数据也存在相互矛盾之处。本文利用单颗粒锆石 U - Pb化学法 ,对五里亭花岗岩进行了年代学研究 ,获得 2 38.4± 1Ma的岩体侵位年龄 ,这个年龄属印支期。本文还结合某些岩石学、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及与相邻岩体的对比 ,认为五里亭花岗岩确应归属于印支期 ,因此 ,五里亭岩体与大吉山钨矿没有成因上的直接联系。五里亭花岗岩侵位年龄的厘定和该地区更多印支期花岗岩的不断发现 ,表明印支运动在华南的影响超出了人们以往的认识。在此基础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 锆石U-PB年龄 同位素 地球化学 钨矿
下载PDF
新一代高精度高灵敏度的表面热电离质谱仪(Triton TI)的Nd同位素测定 被引量:70
16
作者 濮巍 赵葵东 +1 位作者 凌洪飞 蒋少涌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71-274,共4页
利用在南京大学成矿作用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建立的新一代高精度高灵敏度的表面热电离质谱仪 (TritonTI) ,可以实现比以往更高精度的Nd同位素测定。 3个国际溶液标样的反复测定结果NdLaJolla :14 3 Nd/ 14 4 Nd为 0 .5 1184 2± 4 ;N... 利用在南京大学成矿作用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建立的新一代高精度高灵敏度的表面热电离质谱仪 (TritonTI) ,可以实现比以往更高精度的Nd同位素测定。 3个国际溶液标样的反复测定结果NdLaJolla :14 3 Nd/ 14 4 Nd为 0 .5 1184 2± 4 ;NdJN di 1:14 3 Nd/ 14 4 Nd为 0 .5 12 10 4± 6 ;NdJMC :14 3 Nd/ 14 4 Nd为 0 .5 115 87± 10。 1个国际岩石标样的测试结果BCR 2 :14 3 Nd/ 14 4 Nd为 0 5 12 6 2 4± 3。上述测试结果与国际上很多实验室的测试结果一致 ,但测试精度优于以往。综合分析表明 ,利用这一最新型号的表面热电离质谱仪 (TritonTI) ,可以实现高精度的Nd同位素组成测试 ,测试精度一般优于 5× 10 -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热电离质谱仪 ND同位素 成矿作用 国际岩石标样 测试精度
下载PDF
华南中、新生代与花岗岩类有关的成矿系统 被引量:159
17
作者 华仁民 陈培荣 +7 位作者 张文兰 刘晓东 陆建军 林锦富 姚军明 戚华文 张展适 顾晟彦 《中国科学(D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35-343,共9页
华南地区中、新生代的大规模金属成矿作用与花岗岩类活动密切相关,并因此而呈现出丰富多彩的特征;而不同来源、不同性质的花岗质岩浆活动又是该地区岩石圈演化过程不同时期、不同构造动力学背景的产物。本文把华南地区与中、新生代花岗... 华南地区中、新生代的大规模金属成矿作用与花岗岩类活动密切相关,并因此而呈现出丰富多彩的特征;而不同来源、不同性质的花岗质岩浆活动又是该地区岩石圈演化过程不同时期、不同构造动力学背景的产物。本文把华南地区与中、新生代花岗岩类有关的矿床划分为4个成矿系统,即:(i)与钙碱性火山-侵入(花岗质)岩浆活动有关的“斑岩-浅成热液金-铜成矿系统”;(ii)与陆壳重熔型花岗岩类有关的钨锡铌钽稀有金属成矿系统;(iii)与富钾花岗岩类有关的铜多金属成矿系统,以及(iV)与A型花岗岩类有关的金铜及稀土成矿系统;并简要地讨论了它们的基本特征。从根本上来说,华南地区中、新生代不同来源的花岗岩类及与其有关的成矿作用都是在伸展-拉张环境下壳-幔相互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南地区 花岗岩类 成矿系统 中生代 新生代 成矿作用 壳-幔相互作用
原文传递
A型岩套的分类、判别标志和成因 被引量:200
18
作者 刘昌实 陈小明 +2 位作者 陈培荣 王汝成 胡欢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4期573-591,共19页
以新近在粤北开展A型岩套研究所获得的新数据,结合国内外文献中已发表的数据(17个岩体,124件样品),讨论了A型岩套亚类型划分的必要性和亚类型之间的判别方法。将A型岩套分为两亚类型三组。A_1亚类型主要以似长石正长岩、碱性正长岩和响... 以新近在粤北开展A型岩套研究所获得的新数据,结合国内外文献中已发表的数据(17个岩体,124件样品),讨论了A型岩套亚类型划分的必要性和亚类型之间的判别方法。将A型岩套分为两亚类型三组。A_1亚类型主要以似长石正长岩、碱性正长岩和响岩为主(AS组),SiO_2不饱和、准铝、过碱-碱性岩石,通常含似长石,如方钠石、霞石、白榴石和钠沸石等为特征。A_2亚类型为SiO_2过饱和、碱质—亚碱质岩石。该亚类型又包括铝质A型花岗岩(ALAG组)(弱过铝质、亚碱质岩石)和碱性花岗岩(AAG组)(准铝质、碱质—亚碱质岩石);后者通常含少量钠钙质和钠质辉石和角闪石。在地球化学特征上,A_1亚型具低SiO_2,高ALK和NK/A值,相对富氯低氟,低R1和高R2,低Y/Nb比(具OIB源区特征),高Nb/Ta,Zr/Hf,Eu/Eu,LREE/HREE和锆石饱和温度等。A_2亚型中,以AAG组为例,其许多地球化学特征与A_1亚型相悖,如高SiO_2,较低ALK,相对贫氯富氟,高R1和低R2,高10~4Ga/Al和Y/Nb(具IAB源区特征),低Nb/Ta,Eu/Eu和LREE/HREE,以及高的锆石饱和温度等。A_2亚型中ALAG组除铝过饱和外,其他地球化学特征很相似于AAG组。利用R1-R2,Yb/Nb-Yb/Ta,Nb-Y-Ce,Nb/Ta-Nb等图解可有效地区分和判别A型岩套中A_1和A_2两种亚型。利用A_1和A_2亚型Sr,Nd同位素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型岩套鉴别和分类 Sr Nd同位素 元素比值 南岭地区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中深层混积岩储层形成机制 被引量:50
19
作者 冯进来 曹剑 +5 位作者 胡凯 陈琰 杨少勇 刘云田 边立曾 张国卿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2461-2472,共12页
通过岩心观测、普通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电子探针和岩石物性等分析,系统阐述了柴达木盆地典型中深层(西北区南翼山构造E32-N1)混积岩的岩石学、储集空间/物性和成岩作用等特征,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储层形成机制。结果表明,混积岩以... 通过岩心观测、普通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电子探针和岩石物性等分析,系统阐述了柴达木盆地典型中深层(西北区南翼山构造E32-N1)混积岩的岩石学、储集空间/物性和成岩作用等特征,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储层形成机制。结果表明,混积岩以(泥质)泥晶灰岩、钙质含量较高的砂岩和粉砂岩及其混积岩为主;储集空间以溶蚀改造的裂缝和粒间溶蚀孔隙为特征,物性总体表现为低孔-特低孔、超低渗-非渗透;有利于形成储层的成岩作用是溶蚀和构造裂缝作用;储层形成机制可归纳为"岩性是基础,裂缝是条件,溶蚀是关键"。这可为区域中深层混积岩储层,乃至陆相湖泊混合沉积储层的研究与油气勘探开发提供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积岩 储层 形成机制 溶蚀 裂缝 南翼山 柴达木盆地
下载PDF
洪泽湖流域沉积物重金属元素的环境记录分析 被引量:32
20
作者 何华春 许叶华 +2 位作者 杨競红 张振克 施晓冬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66-774,共9页
以淮河中下游洪泽湖湖底沉积物为研究载体,将放射性核素计年与沉积物重金属元素含量变化分析相结合,初步探讨了近百年来洪泽湖湖底重金属元素变化特征及人类活动对湖泊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20世纪50年代初以前,洪泽湖沉积物中重金... 以淮河中下游洪泽湖湖底沉积物为研究载体,将放射性核素计年与沉积物重金属元素含量变化分析相结合,初步探讨了近百年来洪泽湖湖底重金属元素变化特征及人类活动对湖泊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20世纪50年代初以前,洪泽湖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主要为自然沉积,元素含量具有一致的变化趋势;1950-1978年,特别是1952年后各元素含量开始小幅度上升,Pb,Zn,As等元素均出现较为明显的累积峰值。原因在于1953年洪泽湖下游三河闸水利工程的修建,使部分重金属重新溶出吸附,导致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含量发生波动,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当时洪泽湖已经受到流域重金属的污染;1979-1989年间,Hg元素含量开始逐渐增加上升,系自然来源、人类污染及生物累积效应的影响;1990-2001年,大规模城乡开发活动对环境污染影响加剧,所有重金属元素均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尤其在表层达到最高值,此阶段Hg和Cd的上升幅度较大,Hg元素平均含量为0.21ppm,Cd元素平均含量2.36ppm,超过土壤环境质量重金属评价三级标准。洪泽湖水体中Hg元素含量的上升,Cd元素含量的严重超标及其引起的生态效应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元素 沉积环境 人类活动 洪泽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