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北方沙漠(沙地)地理底图绘制与地表动态过程分析——基于3S技术的新结果 被引量:6
1
作者 朱芳莹 鹿化煜 +5 位作者 张文超 陈英勇 曾琳 徐志伟 张瀚之 东丽娜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97-205,共9页
本文结合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技术(简称3S技术),通过对有关中国沙漠(沙地)遥感资料、主题地图的分析,结合实地考察,制作了新的中国沙漠(沙地)地理底图数据库。结合气候数据,分析了中国沙漠(沙地)的环境特点,为重建末次盛... 本文结合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技术(简称3S技术),通过对有关中国沙漠(沙地)遥感资料、主题地图的分析,结合实地考察,制作了新的中国沙漠(沙地)地理底图数据库。结合气候数据,分析了中国沙漠(沙地)的环境特点,为重建末次盛冰期和全新世大暖期中国沙漠(沙地)环境格局提供了依据。通过对中国沙漠(沙地)时空分布和变化的分析,认为水分条件的差异,尤其是相对湿度的差异,对中国沙漠(沙地)的地貌过程、植被与土壤类型的影响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北方沙漠(沙地) 地理底图 地表动态过程
原文传递
基于NDVI指数的浑善达克沙地植被时空变化规律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朱芳莹 鹿化煜 +1 位作者 弋双文 王晓勇 《中国水土保持》 2017年第3期31-34,共4页
为从宏观上认识沙地绿色植被在年、月时间尺度的变化规律,为防沙治沙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分析了浑善达克沙地1982—2006年共25年的植被指数数据。研究认为,浑善达克沙地植被生长期为每年的5月下旬至10月,其中7月下旬和整个8月绿色植被生... 为从宏观上认识沙地绿色植被在年、月时间尺度的变化规律,为防沙治沙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分析了浑善达克沙地1982—2006年共25年的植被指数数据。研究认为,浑善达克沙地植被生长期为每年的5月下旬至10月,其中7月下旬和整个8月绿色植被生长量达到峰值;1982—2006年的25年间,浑善达克沙地绿色植被覆盖度以每年0.1百分点的速率缓慢增长,其中沙地西部治沙成果显著,但沙地中东部,原本的中、高植被覆盖区,植被的衰退和显著衰退面积竟然高达总面积的27%。同样的防沙治沙工作,为何在浑善达克沙地的东、西部出现了截然相反的局面,这需要引起我们的反思和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 时空变化规律 植被覆盖度 浑善达克沙地
下载PDF
末次盛冰期和全新世大暖期呼伦贝尔沙地的环境变化 被引量:19
3
作者 曾琳 鹿化煜 +2 位作者 弋双文 陈英勇 朱芳莹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43-251,共9页
呼伦贝尔沙地保存的风沙层-古土壤沉积序列,是认识过去环境变化的重要地质记录。沙地沉积具有速率快、沉积与侵蚀并存的特点,因此,通过大量独立的光释光年代控制对不同的剖面进行拼接,可以重建沙地在千年尺度上干湿变化过程以及特征时... 呼伦贝尔沙地保存的风沙层-古土壤沉积序列,是认识过去环境变化的重要地质记录。沙地沉积具有速率快、沉积与侵蚀并存的特点,因此,通过大量独立的光释光年代控制对不同的剖面进行拼接,可以重建沙地在千年尺度上干湿变化过程以及特征时期的边界。本文获得了呼伦贝尔沙地8个沉积剖面的47个光释光年代和近200个样品的环境代用指标数据,结合已发表文献资料,揭示了16ka以来呼伦贝尔沙地千年尺度的干湿变化,并估算了末次盛冰期(LGM)和全新世大暖期(HO)沙地流沙的边界。初步认为,LGM期间,呼伦贝尔沙地相对于现代沙带边界,最远向北移动了约60km,向东移动了约50km,并且南北沙带之间的区域全部沙化;LGM期间沙漠化面积达到22337km^2,相对现代沙漠化面积扩大了约2.7倍。而在HO期间,整个沙地被植被所固定,发育砂质古土壤层,只在局部区域存在短暂的风沙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末次盛冰期 全新世大暖期 呼伦贝尔沙地 光释光 空间格局
原文传递
鄱阳湖湖滨沙山线性风蚀地貌的发育模式 被引量:6
4
作者 党淑青 韩志勇 +4 位作者 李徐生 徐卫民 弋双文 张斌 鹿化煜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88-397,共10页
鄱阳湖湖滨的沙山是形成于湿润地区规模较大的风沙堆积地貌,但星子县的沙岭沙山却发育特殊的线性风蚀地貌,这表明环境发生过显著的变化。通过野外地貌调查,发现沙山的线性风蚀地貌可分为4种类型:风蚀坑、风蚀槽、风蚀垄和风蚀残墩... 鄱阳湖湖滨的沙山是形成于湿润地区规模较大的风沙堆积地貌,但星子县的沙岭沙山却发育特殊的线性风蚀地貌,这表明环境发生过显著的变化。通过野外地貌调查,发现沙山的线性风蚀地貌可分为4种类型:风蚀坑、风蚀槽、风蚀垄和风蚀残墩。本文分析了这4种风蚀地貌的形态特征、分布以及相互关系,并提出沙山风蚀地貌的发育模式,即3段2期的发育模式:风蚀作用的第1阶段形成风蚀坑,第2阶段形成风蚀槽和风蚀垄,第3阶段形成风蚀残墩,至此完整的第1期风蚀地貌发育完成;以风蚀残墩顶面为代表的老地面被侵蚀殆尽,相对平坦的新地面形成,其上发育属于第2期风蚀地貌的第1阶段的风蚀坑。地貌年龄测量显示,第1期风蚀作用发生于大约6~7ka前,第2期则发生于约0.3ka前。第1期风蚀地貌发育可能与本区新石器时代中期不断扩大的史前人类活动有关,而第2期风蚀地貌是清代乾隆年间过度樵采引起的。可见人类活动对湿润地区沙山风蚀地貌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蚀地貌 风蚀坑 风蚀残墩 发育模式 沙山 湿润区
原文传递
末次盛冰期和全新世大暖期毛乌素沙地的空间变化 被引量:30
5
作者 徐志伟 鹿化煜 +7 位作者 弋双文 周亚利 Joseph A Mason 王晓勇 陈英勇 朱芳莹 张瀚之 翟秀敏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18-227,共10页
沙漠/沙地边缘和内部的古风成沙层、砂质古土壤是重建晚第四纪以来地表变化的直接地质证据。位于我国北方半干旱区的毛乌素沙地,其地表过程对气候变化响应敏感。在对毛乌素沙地进行野外拉网式调查以及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在沙地南部... 沙漠/沙地边缘和内部的古风成沙层、砂质古土壤是重建晚第四纪以来地表变化的直接地质证据。位于我国北方半干旱区的毛乌素沙地,其地表过程对气候变化响应敏感。在对毛乌素沙地进行野外拉网式调查以及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在沙地南部和东部的沙漠-黄土过渡带发现了大量的埋藏古风成沙丘沉积,指示了干冷期沙漠扩张的最南、东界限;沙地内部广泛发育的砂质古土壤则表明在气候相对暖湿期地表植被生长,土壤发育,沙丘基本被固定。对14个典型风成沙/黄土/古土壤沉积剖面进行了光释光年代学样品的采集和测试,结合空间分析和他人研究结果,发现在末次盛冰期(约26~16ka),毛乌素沙地的流动沙丘向南、东扩张,扩张距离现代边界约30~50km,面积扩大至少约10000km^2,占现代沙地面积的25%;在全新世大暖期(约9~5ka),毛乌索沙地大部分被固定,发育了较厚的砂质古土壤。研究结果揭示了毛乌素沙地的地表过程对末次盛冰期和全新世大暖期气候变化的直接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乌素沙地 风成沉积 光释光测年 地表过程 气候变化
原文传递
末次盛冰期以来科尔沁沙地古气候变化及其边界重建 被引量:25
6
作者 弋双文 鹿化煜 +1 位作者 曾琳 徐志伟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06-217,共12页
利用光释光测年技术,获得了覆盖科尔沁沙地内部及外围的20个风成沙-砂质古土壤沉积序列的年代。在分析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地层和气候代用指标重建了末次盛冰期以来科尔沁沙地的演化过程。结果表明:科尔沁沙地的气候变化和沙丘的固定... 利用光释光测年技术,获得了覆盖科尔沁沙地内部及外围的20个风成沙-砂质古土壤沉积序列的年代。在分析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地层和气候代用指标重建了末次盛冰期以来科尔沁沙地的演化过程。结果表明:科尔沁沙地的气候变化和沙丘的固定与活化主要经历了4个阶段,即:26~12ka,气候极端干冷,沙地大面积活化;12.0~9.5ka,气候趋于暖湿,但仍比较干冷,沙地由大规模沙化向固定成壤过渡;9.5~2.5ka,气候暖湿,沙地基本固定;2.5ka以来,气候呈干冷与暖湿交替状态,沙地亦存在多次固定与活化,其中,从1.5ka开始,沙丘活化明显。基于风沙沉积序列的空间分布和光释光测年结果,末次盛冰期科尔沁沙地同时向南和北扩展:南至翁牛特-库伦旗一线,至少扩张了26km;北至霍林河一带,至少扩张了30km;东界受东辽河限制,与现代边界几乎一致。沙地面积较现代扩张了至少2.05×10~4km^2,扩大了37.7%。全新世大暖期,沙丘大面积固定。研究表明,科尔沁沙地气候与环境演变受东亚季风影响,也是全球气候变化的区域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末次盛冰期 全新世大暖期 科尔沁沙地 气候变化 沙地边界重建
原文传递
末次盛冰期和全新世大暖期中国季风区西北缘沙漠空间格局重建初探 被引量:14
7
作者 冯晗 鹿化煜 +3 位作者 弋双文 曾琳 邱志敏 崔梦淳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52-259,共8页
通过实际考察和总结分析位于中国季风区西北缘的腾格里沙漠、巴丹吉林沙漠以及共和沙地的地层年代资料,初步确定这些沙漠/沙地在末次盛冰期和全新世大暖期的空间范围。结果发现,在末次盛冰期腾格里沙漠扩张到了香山北麓和祁连山北麓,东... 通过实际考察和总结分析位于中国季风区西北缘的腾格里沙漠、巴丹吉林沙漠以及共和沙地的地层年代资料,初步确定这些沙漠/沙地在末次盛冰期和全新世大暖期的空间范围。结果发现,在末次盛冰期腾格里沙漠扩张到了香山北麓和祁连山北麓,东至贺兰山前,向西覆盖了整个民勤盆地,面积至少扩大了28.8%;巴丹吉林沙漠南到北大山,东至雅布赖山,北部覆盖了整个额济纳盆地,面积扩大了39.0%;共和盆地沙地流沙面积至少扩大了19.8%。在全新世大暖期,腾格里沙漠南部边界向北退缩了20km左右,共和盆地沙地流沙大范围固定成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腾格里沙漠 巴丹吉林沙漠 共和沙地 末次盛冰期 全新世大暖期
原文传递
中国北方沙漠/沙地锆石形态特征及其对物源的指示 被引量:15
8
作者 张瀚之 鹿化煜 +3 位作者 弋双文 徐志伟 周亚利 谭红兵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34-344,共11页
单颗粒锆石的形态、颜色等特征记录了其母岩结晶过程的温度、压力、结晶介质的化学性质等信息,鉴定不同沙漠/沙地碎屑错石的晶体形态特征可以指示沉积物的原岩类型,进而可以帮助追溯物源。本文分析了中国北方塔克拉玛干沙漠、巴丹吉林... 单颗粒锆石的形态、颜色等特征记录了其母岩结晶过程的温度、压力、结晶介质的化学性质等信息,鉴定不同沙漠/沙地碎屑错石的晶体形态特征可以指示沉积物的原岩类型,进而可以帮助追溯物源。本文分析了中国北方塔克拉玛干沙漠、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毛乌素沙地、浑善达克沙地、科尔沁沙地等6个沙漠/沙地36个地表样品的碎屑锆石形态特征。结果显示,同一沙漠/沙地样品锆石形态特征较为一致,而不同沙漠/沙地样品锆石形态有差异。塔克拉玛干沙漠锆石多为无色或淡紫色,包裹体较少,锆石颗粒锥面较发育,短柱状锆石含量较多,指示该沙漠物质主要来自其北缘天山山脉早中生代碱性花岗岩。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锆石形态特征较类似,相比较而言巴丹吉林沙漠锆石多为淡粉色,形态上锥面较发育,较少见到包裹体;而腾格里沙漠锆石颗粒细长柱较多和含包裹体颗粒较多,这两个沙漠物质可能来自其南部中央造山带的变质岩和其北缘中亚造山带早中生代碱性花岗岩。毛乌素沙地多为深色、锥面发育和短柱状颗粒锆石较常见,含包裹体颗粒较多,该沙地物质主要来自其西北孔兹岩带以及北部阴山山脉碱性花岗岩。浑善达克沙地锆石形态似毛乌素沙地,指示其物源与毛乌素沙地类似。科尔沁沙地锆石磨蚀严重,扁柱状锆石颗粒较常见,指示该沙地物质大部分来自其南缘燕山山脉的显生宙浅海沉积岩。本研究表明碎屑锆石形态特征可以指示沙漠或沙地沉积物的源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漠 沙地 物源 锆石 形态 分类
原文传递
末次盛冰期和全新世大暖期浑善达克沙地边界的变化 被引量:26
9
作者 周亚利 鹿化煜 +1 位作者 张小艳 弋双文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28-242,共15页
本文在浑善达克沙地选取34个代表性沙丘-砂黄土剖面,利用光释光测年技术确定地层年龄,在野外考察、风沙动力学分析以及气候替代性指标测试的基础上,结合前人的研究,确定了浑善达克沙地在末次盛冰期和全新世大暖期的范围:在末次盛冰期时... 本文在浑善达克沙地选取34个代表性沙丘-砂黄土剖面,利用光释光测年技术确定地层年龄,在野外考察、风沙动力学分析以及气候替代性指标测试的基础上,结合前人的研究,确定了浑善达克沙地在末次盛冰期和全新世大暖期的范围:在末次盛冰期时,流沙南界到达镶黄旗-正镶白旗-正蓝旗-多伦一线,较现代沙地南界偏南约40km,沙地面积扩张约1.39×10~4km^2,扩张了37%;在9~5ka时段的全新世大暖期,沙地普遍发育灰黑色砂质古土壤,植被覆盖良好,沙丘固定,流沙南界向北退缩约200km。末次盛冰期和全新世大暖期浑善达克沙地空间格局的变迁受控于东亚季风强度和有效湿度共同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浑善达克沙地 末次盛冰期 全新世大暖期 沙地边界
原文传递
浑善达克沙地地表沉积物有机碳同位素组成与植被-气候的关系 被引量:15
10
作者 陈英勇 鹿化煜 +4 位作者 张恩楼 周亚利 王晓勇 韩志勇 徐志伟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51-359,共9页
研究现代地表沉积物有机碳同位素与植被-气候的关系,对于重建过去气候变化过程有重要意义。然而,对于气候变化幅度大、生态环境脆弱的浑善达克沙地,尚缺少相关的研究。本研究对浑善达克沙地进行了全面采样,对42个地表样品进行了有机碳... 研究现代地表沉积物有机碳同位素与植被-气候的关系,对于重建过去气候变化过程有重要意义。然而,对于气候变化幅度大、生态环境脆弱的浑善达克沙地,尚缺少相关的研究。本研究对浑善达克沙地进行了全面采样,对42个地表样品进行了有机碳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浑善达克沙地表土有机碳同位素(δ~13C)介于-25.0‰^-19.4‰之间,平均为-22.2‰。通过两端元方法估算,研究区C_4生物量介于O-46%之间,平均为17.9%,与前人的C_4植被调查结果有很好的可比性。相关分析表明,C_4生物量与年降水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而与温度关系不大,这表明在该地区年均温差异较小的情况下,降水可能是控制C_4植物生物量的主要因素;另外,推测也可能是研究区C_3生物量的变化主导地表有机碳同位素的变化。建立的δ~13C-年降水量转换函数,预期可用于重建浑善达克沙地全新世降水量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浑善达克沙地 植被 气候 有机碳同位素
原文传递
便携式粉尘观测仪测定腾格里沙漠和毛乌素沙地PM_(10)释放通量 被引量:12
11
作者 崔梦淳 鹿化煜 +3 位作者 SWEENEY Mark MASON Joseph 冯晗 徐志伟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7期1621-1630,共10页
中国北方沙漠和沙地是亚洲粉尘释放的重要源区,定量估算这一地区的粉尘释放量有助于评估区域大气环境质量及其气候效应.目前,对中国北方粉尘释放量的估算主要是基于模拟结果,野外直接观测数据很少.利用一种新型的粉尘释放观测仪器——... 中国北方沙漠和沙地是亚洲粉尘释放的重要源区,定量估算这一地区的粉尘释放量有助于评估区域大气环境质量及其气候效应.目前,对中国北方粉尘释放量的估算主要是基于模拟结果,野外直接观测数据很少.利用一种新型的粉尘释放观测仪器——便携式粉尘观测仪(PI-SWERL),测量腾格里沙漠和毛乌素沙地若干典型地表(沙丘、干湖、灌丛沙丘、河流冲积物等)的粉尘释放通量,获得了不同地表潜在粉尘释放量的直接观测数据.结果表明,不同地表的PM10释放通量存在较大差异,但均随摩阻风速的增加而增加.在相同的摩阻风速U*=0.55 m/s条件下,灌丛沙丘的PM10通量最高(0.70~10.23 mg/(m2 s)),河流冲积物次之(0.12~4.97 mg/(m2 s)),干湖湖底、沙丘等地表的通量较小(〈0.5 mg/(m2 s)).对比试验表明,破碎结壳地表释放的PM10通量是未破碎结壳的几倍甚至几十倍;披覆松散沙粒结壳地面的PM10释放通量高出未披覆的1~2个数量级.对比前人研究结果,PI-SWERL可以较好地反映不同源区粉尘释放的差异,对定量评估区域乃至全球的粉尘释放量等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腾格里沙漠 粉尘释放 便携式粉尘观测仪(PI-SWERL) PM10通量 摩阻风速
原文传递
全新世中国北方沙地人类活动与气候变化关系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卓海昕 鹿化煜 +1 位作者 贾鑫 孙永刚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03-313,共11页
中国北方沙地的生态环境较为脆弱,是研究人类活动与气候变化关系的关键地区,但该区域的相关研究欠缺。本文通过对考古资料和古气候资料的全面分析,尝试探讨全新世中国北方沙地人类活动与气候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9~4ka相对适宜的... 中国北方沙地的生态环境较为脆弱,是研究人类活动与气候变化关系的关键地区,但该区域的相关研究欠缺。本文通过对考古资料和古气候资料的全面分析,尝试探讨全新世中国北方沙地人类活动与气候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9~4ka相对适宜的气候条件促使了中国北方沙地新石器时代人类活动的开始和发展。4~2ka较为严酷的气候条件,严重影响了呼伦贝尔沙地和浑善达克沙地的人类活动;科尔沁沙地和毛乌素沙地的史前人类,通过生业模式的调整以及活动范围的改变,适应了气候变化,文化得以延续,人类活动总体没有减弱。2ka以来,人类适应能力增强,各沙地人类活动的强度和范围均大幅扩张。通过区域对比发现,沙漠化程度较高的浑善达克沙地和地处高纬度寒冷环境的呼伦贝尔沙地,人类活动强度总体较弱;科尔沁沙地和毛乌素沙地生态环境条件相对优越,且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人类活动强度较大,文化谱系相对完整。研究区各时期人类遗址沿水系分布特征明显,反映了水源作为沙地地区的限制性因素,对人类活动的分布具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方沙地 人类活动 气候变化 全新世 新石器时代
原文传递
西辽河地区全新世早中期粟类植物利用 被引量:9
13
作者 马志坤 杨晓燕 +2 位作者 张弛 孙永刚 贾鑫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918-925,共8页
中国北方被认为是以粟(Setaria italica)和黍(Panicum miliaceum)为主的旱作农业起源地,但对粟和黍驯化过程尚不完全清楚.已有的研究提出一个“假说”,即人类将青狗尾草(S.viridis)驯化到粟是一个漫长过程,但需要更多的工作... 中国北方被认为是以粟(Setaria italica)和黍(Panicum miliaceum)为主的旱作农业起源地,但对粟和黍驯化过程尚不完全清楚.已有的研究提出一个“假说”,即人类将青狗尾草(S.viridis)驯化到粟是一个漫长过程,但需要更多的工作进行证明.西辽河地区是粟作农业起源的重要区域,本文对该研究区内小河西文化(早于8.5ka BP)、兴隆洼文化(8.2~7.4kaBP)、赵宝沟文化(7.0~6.4kaBP)和红山文化(6.5~5.0ka BP)8个遗址出土的12件磨盘和磨棒表层残留物古代淀粉粒进行了提取和分析,发现从小河西文化、兴隆洼文化、赵宝沟文化到红山文化具有野生性质的粟类淀粉粒所占比例从13.0%下降到3.4%;而粒径在16.8gm以上驯化粟淀粉粒比例从55.0%增加到62.1%.研究表明,小河西文化时期粟类植物驯化已开始;西辽河地区全新世早期、中期粟类植物的野生及驯化特征的变化规律,反映了粟类植物驯化的过程非常漫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驯化 辽西地区 农业起源 新石器时代 淀粉粒分析
原文传递
末次盛冰期和全新世大暖期中国北方沙地古气候定量重建初探 被引量:18
14
作者 俞凯峰 鹿化煜 +1 位作者 Frank Lehmkuhl Veit Nottebaum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93-302,共10页
中国北方典型沙地处于东亚季风边缘区半干旱气候带,对气候变化响应敏感。本文对已有的该区域古气候记录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和评估,对末次盛冰期与全新世大暖期两个特征时间段的古温度与古降雨量空间格局进行定量化重建,获得了其分... 中国北方典型沙地处于东亚季风边缘区半干旱气候带,对气候变化响应敏感。本文对已有的该区域古气候记录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和评估,对末次盛冰期与全新世大暖期两个特征时间段的古温度与古降雨量空间格局进行定量化重建,获得了其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在末次盛冰期(约26—16ka)温度降低了5—11oc,变率为60%~200%,降温极值在黄土高原南缘;降雨量减少180~350mm,变率为50%左右,东北地区降雨量变化不大。在全新世大暖期(约9~5ka),温度升高了1.0—3.5℃,变率为20%-130%;降雨量增加了30~400mm,变率为10%-120%,其中存在一些需剔除的奇异点,从东部沿海向西北内陆降雨量增幅有加大趋势。上述结果为进一步探讨中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区古气候变化机理、检验东亚季风区古气候数值模拟结果等提供了定量化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末次盛冰期 全新世大暖期 中国北方沙地 古气候定量重建
原文传递
中国东部黄土物源铀同位素碎粒年代学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李高军 李乐 +2 位作者 徐树建 李徐生 陈骏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037-1044,共8页
细粒物质的234U/238U比值记录了颗粒自破碎以来经历的时间,具有示踪地表过程的巨大潜力。本研究应用铀同位素碎粒年龄学解析中国东部黄土堆积的物源。中国东部黄土的初始。234U/238U比值低于黄土高原黄土,指示出不同的物质来源。中... 细粒物质的234U/238U比值记录了颗粒自破碎以来经历的时间,具有示踪地表过程的巨大潜力。本研究应用铀同位素碎粒年龄学解析中国东部黄土堆积的物源。中国东部黄土的初始。234U/238U比值低于黄土高原黄土,指示出不同的物质来源。中国东部黄土物源具有很强的近源性,显示出明显区域特征。山东半岛及其滨海黄土主要来自黄泛平原和冰期暴露陆架的黄河沉积物。黄河沿岸黄土可能直接来自黄河河漫滩。下蜀黄土可能来自冰期阶段的长江沉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 铀同位素 物源示踪 荒漠化
原文传递
敦煌伊塘湖沉积物有机碳同位素揭示的末次盛冰期以来湖面变化 被引量:20
16
作者 赵丽媛 鹿化煜 +5 位作者 张恩楼 王晓勇 弋双文 陈英勇 张红艳 吴波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72-179,共8页
对甘肃敦煌伊塘湖沉积物进行了野外钻探采样,采用光释光测年技术确定了沉积物的年代,测定了总有机碳含量(TOC)、碳氮比(TOC/TN)和有机质稳定碳同位素组成(δ13Corg)等环境代用指标.结果表明,23ka至今,湖区沉积物δ13Corg在-27.84... 对甘肃敦煌伊塘湖沉积物进行了野外钻探采样,采用光释光测年技术确定了沉积物的年代,测定了总有机碳含量(TOC)、碳氮比(TOC/TN)和有机质稳定碳同位素组成(δ13Corg)等环境代用指标.结果表明,23ka至今,湖区沉积物δ13Corg在-27.84‰~-22.86‰之间变化,可与TOC对比.干旱气候条件下湖泊沉积物的δ^13Corg变化主要受到沉水植物和挺水植物含量变化的控制,生长于较深水的沉水植物δ13Corg值偏正,而生长于较浅水的挺水植物δ13Corg值偏负;另外,部分时期有外源陆生植物产生的有机质输入,影响沉积物的碳同位素值.总体上,干旱区湖相沉积物δ13Crg值可指示湖水面的变化、间接指示气候干湿变化.δ13Corg变化的时间序列显示出明显的冰期-间冰期变化,从末次盛冰期到全新世暖期可将伊塘湖的环境演化分为4个阶段:23~ 13ka是一个气候不稳定时期,整体呈冷干并且湖面水位偏低,但后期有转暖的趋势;13~9ka为冰期向全新世暖期的过渡阶段;9~5ka整体湖面水位偏高、气候暖湿,含有短时间的干事件;5ka至今有变干的趋势.23ka以来,伊塘湖区的湖泊环境演化受全球大气环流与水汽输送路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伊塘湖 总有机碳含量稳定碳同位素 末次盛冰期 全新世大暖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