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8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疲劳金属材料非线性声学特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4
1
作者 徐从元 姜文华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3期328-335,共8页
非线性声学方法在材料特性的无损检测中 ,特别是在微结构的变化及金属疲劳的检测中有很大的应用前途 报道了一种用接触换能器法测量材料的超声非线性系数的方法 ,并用此方法从实验上测量了不同疲劳程度的LY - 12铝合金棒的超声非线性系... 非线性声学方法在材料特性的无损检测中 ,特别是在微结构的变化及金属疲劳的检测中有很大的应用前途 报道了一种用接触换能器法测量材料的超声非线性系数的方法 ,并用此方法从实验上测量了不同疲劳程度的LY - 12铝合金棒的超声非线性系数 .此外还测量了材料的声衰减 ,并从理论上考虑了声衰减对样品超声非线性系数测量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非线性声学参量比线性声学参量对材料的疲劳程度更为敏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疲劳 非线性声学特性 实验 金属材料 无损检测
下载PDF
多孔介质声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7
2
作者 乔文孝 吴文虬 王耀俊 《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386-395,共10页
多孔介质声学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应用性很强的声学分支。1956年Biot提出流体饱和多孔介质声传播理论,奠定了该声学分支的理论基础。1980年Plona用实验证实在流体饱和多孔介质中存在包括Biot慢纵波在内的三种体声波,对Biot理论的研究和... 多孔介质声学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应用性很强的声学分支。1956年Biot提出流体饱和多孔介质声传播理论,奠定了该声学分支的理论基础。1980年Plona用实验证实在流体饱和多孔介质中存在包括Biot慢纵波在内的三种体声波,对Biot理论的研究和应用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后来,人们对Biot理论进行了多方面的修正、完善,使其成为最成功的多孔介质声学理论,并广泛应用于资源的声波勘探和其它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介质 声学 声传播
下载PDF
长阻抗管过渡过程对于测量声学参数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周静雷 沈勇 邹健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98-406,共9页
提出了用单传声器以扫频获得传递函数来精确测量长阻抗管末端试件声学参数的测量方法.用正弦信号代替随机信号作为测试信号,可以显著的提高测量精度.但是对于长阻抗管,因为过渡过程时间较长,所以要消除过渡过程的不利影响.首先从理论上... 提出了用单传声器以扫频获得传递函数来精确测量长阻抗管末端试件声学参数的测量方法.用正弦信号代替随机信号作为测试信号,可以显著的提高测量精度.但是对于长阻抗管,因为过渡过程时间较长,所以要消除过渡过程的不利影响.首先从理论上证明了冲击响应与扫频测量过渡过程时间之间的关系,接着提出根据冲击响应用施罗德积分来计算过渡过程时间的方法,然后从理论上分析了过渡过程时间与试件声学参数之间的关系,最后对多种试件进行测试,确定了过渡过程时间同声学参数之间的定量关系.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都表明,长阻抗管过渡过程时间随着试件吸声系数的增加而减小.为了保证测量精度,需要合理设定测量系统的延迟时间,以避免过渡过程的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传声器 传递函数法 过渡过程 测量
下载PDF
医学超声中的声学非线性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龚秀芬 《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86-298,共13页
本文综述了医学超声频率和强度范围内出现的一系列非线性声学现象及其对医学诊断和治疗的影响。作为超声诊断的新参量,着重介绍非线性参量及其成像技术在生物组织特性的鉴别中的新进展。内容以我们近年来的工作为主,也提及有关的结果。
关键词 医学 超声 非线性研究
下载PDF
薄型超声电机两相及单相激励时的工作机理分析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郭辉 谭台哲 +1 位作者 宁新宝 赵淳生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153-157,共5页
该文对环状超声电机定子中的行波的特征进行了分析,探讨了行波状态下电机定子端面质点椭圆运动轨迹与矩形板表面质点椭圆运动轨迹之间的差异。指出了圆环定子内圆周侧面中的部分区域具有对电机转子的推动作用。据此设计了一种可实现电... 该文对环状超声电机定子中的行波的特征进行了分析,探讨了行波状态下电机定子端面质点椭圆运动轨迹与矩形板表面质点椭圆运动轨迹之间的差异。指出了圆环定子内圆周侧面中的部分区域具有对电机转子的推动作用。据此设计了一种可实现电机薄型化的新结构,并制作了样机,完成了电机定子性能测试和电机运行实验。运行实验结果表明,样机运转平稳,具有较大的输出转矩。实验中还发现,电机在只输入单相交变电压时仍能实现正常运转,分析了这一现象产生的机理。依据上述机理,可以设计一种新型驻波超声 电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型超声电机 两相激励 单相激励 工作机理 实验 定子 转子
下载PDF
墙截面优化声学小房间低频响应的鲁棒性分析
6
作者 张鹏 籍仙蓉 程建春 《声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9-76,共8页
改进了通过优化墙截面形状改善声学小房间低频响应的优化方法,实现了墙面阶梯形状宽度和深度同时优化。在60- 120 Hz频段对优化后房间频响随声源位置的鲁棒性进行了分析,并与未优化的房间比较。结果表明:对一个5×4.65×2.68... 改进了通过优化墙截面形状改善声学小房间低频响应的优化方法,实现了墙面阶梯形状宽度和深度同时优化。在60- 120 Hz频段对优化后房间频响随声源位置的鲁棒性进行了分析,并与未优化的房间比较。结果表明:对一个5×4.65×2.68 m3的小房间优化后,210个不同位置点声源所激励房间声场的频响标准偏差(SRD)平均值从未优化房间的9.66 dB下降为6.17 dB,频响最大偏离值(MD)平均值从未优化房间的41.27 dB下降为17.42 dB;SRD和MD值的标准差分别比未优化房间下降了44.8%和63.9%。证明了墙截面优化不仅能够使房间频响变好,而且小房间内频响对于声源位置的敏感程度也随着墙截面形状的优化而降低。通过运用优化的墙截面改善房间低频响应鲁棒性是有意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棒性分析 截面优化 低频响应 小房间 墙面 声学 截面形状 标准偏差
原文传递
水波孤子起始不稳定性的实验研究
7
作者 屠娟 陈伟中 魏荣爵 《声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74-279,共6页
系统地测量了小宽度的矩型水槽中的自调制(0,1)模孤波起始不稳定性与液体深度、水槽宽度、混合液体中甘油体积比等因素之间的关系。实验发现液体深度、容器宽度的减小及混合液体中甘油体积比的增加都会导致起始激励加速度的变大并... 系统地测量了小宽度的矩型水槽中的自调制(0,1)模孤波起始不稳定性与液体深度、水槽宽度、混合液体中甘油体积比等因素之间的关系。实验发现液体深度、容器宽度的减小及混合液体中甘油体积比的增加都会导致起始激励加速度的变大并引起一定的频移。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达到了令人满意的定性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波 孤子 超始不稳定性 实验
原文传递
低功率超声辐射LEVOVIST试剂致家兔肝脏微血管栓塞的研究 被引量:27
8
作者 吴巍 宁新宝 +2 位作者 姜藻 郭晓远 冯若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00-302,共3页
探讨在生物体内输注LEVOVIST试剂以增强其被低功率超声辐射时微小血管栓塞形成效率的新途径 .将 1 2只成年家兔随机平均分为单纯超声、单纯LEVOVIST试剂、低功率超声幅射 +LEVOVIST试剂作用组和对照组共 4组进行实验 ;实验样本均作常规... 探讨在生物体内输注LEVOVIST试剂以增强其被低功率超声辐射时微小血管栓塞形成效率的新途径 .将 1 2只成年家兔随机平均分为单纯超声、单纯LEVOVIST试剂、低功率超声幅射 +LEVOVIST试剂作用组和对照组共 4组进行实验 ;实验样本均作常规病理组织学方法分析 ,实验数据均作统计学处理 .实验数据显示低功率超声辐射 +LEVOVIST试剂可显著增强声孔效应和血管栓塞率 ,靶区内 89 1 1 %的微小血管栓塞 ;单纯超声辐射血管组的栓塞效果不明显 ,单纯LEV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声孔效应 LEVOVIST试剂
下载PDF
虚拟声屏障的数值及实验分析 被引量:10
9
作者 邹海山 邱小军 +1 位作者 牛锋 卢晶 《声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6-33,共8页
虚拟声屏障(Virtual Sound Barrier,VSB)由若干控制声源和误差传感器构成,使用有源噪声控制方法在噪声环境中产生局部安静区域,“阻隔”声音但不“阻隔”空气和光,像一个无形的屏障对声音起作用。本文建立立体结构的VSB系统模型,从数值... 虚拟声屏障(Virtual Sound Barrier,VSB)由若干控制声源和误差传感器构成,使用有源噪声控制方法在噪声环境中产生局部安静区域,“阻隔”声音但不“阻隔”空气和光,像一个无形的屏障对声音起作用。本文建立立体结构的VSB系统模型,从数值模拟和实验两方面说明在噪声来自于多个方向的普通房间中,通过该系统产生人头大小的静区是可行的。数值模拟表明即使在中频VSB系统也有良好的降噪效果。实验给出一种实用的圆柱状分布的16通道的VSB系统,在中低频条件下产生人头大小的静区,降噪可达10 dB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分析 数值模拟 声屏障 虚拟 有源噪声控制 BARRIER 系统模型 噪声环境
原文传递
非线性超声束的冲击波形成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陶超 马健 +2 位作者 朱哲民 杜功焕 平自红 《声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15-121,共7页
通过用频域方法数值求解KZK方程;以活塞声场为例,研究了非线性超声束的冲击波形成规律。结果表明:除了非线性强度、吸收外,衍射是另一个影响非线性超声束冲击波形成的重要因素。文章发现在不同的衍射条件下的活塞声场的冲击波形成距离... 通过用频域方法数值求解KZK方程;以活塞声场为例,研究了非线性超声束的冲击波形成规律。结果表明:除了非线性强度、吸收外,衍射是另一个影响非线性超声束冲击波形成的重要因素。文章发现在不同的衍射条件下的活塞声场的冲击波形成距离有很大差异。最后,还比较了不同参数下冲击波形成时的声压波形和冲击波形成的空间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超声束 冲击波 KZK方程 活塞声场 声压波形 声波衍射
原文传递
谐振管谐振频率计算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范理 王本仁 +1 位作者 金滔 张淑仪 《声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09-414,共6页
为了准确地计算声谐振管的谐振频率,提出了基于对管内声压分布进行理论模拟的声压模拟法,以及基于驻波最小点位置与管两端声阻抗关系的驻波最小点法。结果表明这两种方法因为考虑了声谐振管两端的声阻对谐振频率的影响,所得谐振频率更... 为了准确地计算声谐振管的谐振频率,提出了基于对管内声压分布进行理论模拟的声压模拟法,以及基于驻波最小点位置与管两端声阻抗关系的驻波最小点法。结果表明这两种方法因为考虑了声谐振管两端的声阻对谐振频率的影响,所得谐振频率更加精确、严格,所以特别适用于要求谐振管的谐振频率严格控制的声学领域。同时表明:声压模拟法与驻波最小点法虽然出发点不同,但谐振频率的计算结果完全相同。驻波最小点法计算比较方便,而声压模拟法在计算出谐振频率的同时,还可以给出管中的声压随位置的分布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谐振频率 计算方法 谐振管 声压分布 最小点 模拟法 理论模拟 计算结果 分布情况
原文传递
缩尺模型试验中早期侧向反射声测量方法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倪其育 方元 +1 位作者 吴启学 孙广荣 《声学技术》 CSCD 2001年第3期103-106,共4页
文章利用半波长干涉的简单原理制作成高频∞字形指向性传声器 ,同时应用信号处理技术 ,形成简易的早期侧向反射声测试系统 ,在缩尺模型试验中实现早期侧向反射声系数的测量 。
关键词 缩尺模型试验 早期侧向反射声 测量方法 半波长干涉 信号处理 音质 室内声学
下载PDF
热声制冷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9
13
作者 金滔 王本仁 张淑仪 《应用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7,共7页
本文在介绍热声制冷各研究方向的基础上,对其发展现状进行了详细的综述,并对今后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热声制冷 驱动源 热声效应 电驱动 热驱动 热声制冷机
下载PDF
平面辐射器截断参量源的辐射声场:模型与实验 被引量:4
14
作者 赵晓亮 朱哲民 +3 位作者 杜功焕 唐海清 李水 缪荣兴 《声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19-224,共6页
提出了一种计算以圆形平面活塞辐射器作发射源的声截断参量阵辐射声场的理论模型。即把由声低通滤波器截断的高频原波参量作用区在活塞辐射器的瑞利距离之内可以看作圆柱型的空间分布源。当活塞辐射器半径与参量作用区的长度相比小得多... 提出了一种计算以圆形平面活塞辐射器作发射源的声截断参量阵辐射声场的理论模型。即把由声低通滤波器截断的高频原波参量作用区在活塞辐射器的瑞利距离之内可以看作圆柱型的空间分布源。当活塞辐射器半径与参量作用区的长度相比小得多时。这种截断参量源模型可以退化到 Berktay的线源端射阵模型(End-Fire Line Array)。数值计算与实验的对比表明,按此模型计算得到的参量源辐射声场,尤其是在近轴附近与实验测量符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面辐射器 截断参量源 辐射声场 模型 实验
原文传递
反射式非线性声参量层析成像的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颜永生 章东 龚秀芬 《声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57-161,共5页
非线性声参量B/A描述了有限振幅波在媒质中传播的非线性特性,有可能成为生物组织定征的新参量。本文提出了利用复合式换能器进行反射式的非线性参量B/A层析成像的新方法。利用反射二次谐波的传播理论及有限振幅波插入取代法给出... 非线性声参量B/A描述了有限振幅波在媒质中传播的非线性特性,有可能成为生物组织定征的新参量。本文提出了利用复合式换能器进行反射式的非线性参量B/A层析成像的新方法。利用反射二次谐波的传播理论及有限振幅波插入取代法给出了计算机重建B/A层析像的理论方法。对部分流体及生物组织进行了计算机模拟成像及实验研究,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声参量B/A 有限振幅波 非线性声学 临床诊断 超声成像 反射式非线性声参量层析成像
原文传递
用声场和类比线路理论研究直射式扬声器系统特性 被引量:4
16
作者 沈勇 沈小祥 沙家正 《声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59-561,共3页
传统理论用类比线路图分析扬声器系统,认为腔内空气振动属集总参数系统,本文提出腔内空气振动属分布参数系统,通过分析腔内声场,并与类比线路理论有机结合,全面分析扬声器系统的辐射、频响和阻抗特性,得到更具普遍性的规律。
关键词 声场 类比线路理论 直射式扬声器 系统特性 辐射 频率响应 阻抗
原文传递
神经网络中的正交设计法研究 被引量:35
17
作者 周毅 徐柏龄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72-78,共7页
提出用正交设计法选择前馈型神经网络训练样本的方法,并且对其基本原理进行了探讨.文中以三层BP网络为例,根据特定位级的正交表获取相应的训练样本集,利用该训练样本集对网络训练,然后用经过训练的网络对各取值域作离散预测.详... 提出用正交设计法选择前馈型神经网络训练样本的方法,并且对其基本原理进行了探讨.文中以三层BP网络为例,根据特定位级的正交表获取相应的训练样本集,利用该训练样本集对网络训练,然后用经过训练的网络对各取值域作离散预测.详细的对比计算表明:1)将正交设计法应用于神经网络学习训练样本的选取上是成功有效的;2)选用四位级或五位级的正交表来对网络样本做选择精度已经足够.另外,将网络隐层神经元个数对网络的影响与选用正交表不同位级对网络的影响的效果也作了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设计法 神经网络 BP网络
下载PDF
Rijke管热声非线性不稳定增长过程的研究 被引量:14
18
作者 韩飞 沙家正 《声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362-367,共6页
本文分析了Rijke管热声不稳定性的非线性增长过程,通过流体力学中的三个基本守衡方程,得出了管内的声学量之间的关系,并通过采用热声相互作用的非线性关系式和管口声波的非线性反射条件,发展了一种可以计算出管内声波从小扰动... 本文分析了Rijke管热声不稳定性的非线性增长过程,通过流体力学中的三个基本守衡方程,得出了管内的声学量之间的关系,并通过采用热声相互作用的非线性关系式和管口声波的非线性反射条件,发展了一种可以计算出管内声波从小扰动增长到大振幅振动直到由于非线性效应的影响而停止增长的全过程的方法,最后实验验证了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 热声不稳定性 声振荡 RIJKE管
原文传递
声表面波谐振滤波器中纵横向耦合模式的研究及其复合应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燕 林彬 +1 位作者 马晓东 章德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53-559,共7页
在通常的声表面波谐振滤波器中,由于采用的模式不同,纵向耦合谐振器具带宽大和插损低,带外抑制较差的特点;而横向耦合谐振器则具有带外抑制高,低插损及通带较窄的特点,为了综合两种滤波器的优点,采用了一种改进的滤波器结构,可同时利用... 在通常的声表面波谐振滤波器中,由于采用的模式不同,纵向耦合谐振器具带宽大和插损低,带外抑制较差的特点;而横向耦合谐振器则具有带外抑制高,低插损及通带较窄的特点,为了综合两种滤波器的优点,采用了一种改进的滤波器结构,可同时利用纵向与横向耦合模式,得到既有较大带宽又有高带外抑制的声表面波谐振滤波器,运用耦合膜理论对纵横向模式的复合进行了分析,并在计算机上对这种结构的滤波器特性作了模拟,实验结果与模拟结果得到了较好的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表面波谐振滤波器 纵向耦合 横向耦合 耦合模式 耦合膜理论
下载PDF
纳米NiTiO_3光声光谱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周岚 刘晓峻 +2 位作者 张淑仪 王建朝 张立德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7年第1期32-36,共5页
纳米钛酸镍粉末从可见光到近红外范围的光声光谱出现了三个强的吸收峰。445nm和505nm附近的吸收峰产生于自由激子和束缚激子的光跃迁,其变化趋势强烈地依赖于颗粒度大小。
关键词 光声光谱 光吸收 纳米材料 钛酸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