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稳就业:成效、挑战与政策指向 被引量:2
1
作者 方长春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5-27,共3页
得益于经济运行的回升向好、各类稳就业政策效果的集中释放,当前我国就业形势总体平稳,并呈现出逐步改善的态势。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发挥各项政策的协调作用、进一步强化部门协同和多元主体联动等,是当前稳就业的关键。促进经济持... 得益于经济运行的回升向好、各类稳就业政策效果的集中释放,当前我国就业形势总体平稳,并呈现出逐步改善的态势。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发挥各项政策的协调作用、进一步强化部门协同和多元主体联动等,是当前稳就业的关键。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前瞻性地引导和优化全社会人力资源供给、优化劳动力市场结构等是推动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的重要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就业 高质量充分就业 促就业
下载PDF
构建就业友好型发展方式:内涵、意义与路径 被引量:1
2
作者 方长春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4-27,共4页
构建就业友好型发展方式是党和政府落实就业优先战略的重要举措,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具体体现,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其核心要义是在经济和社会多维度、诸领域构建起有助于就业扩容提质的发展方式。而其构建过程离不开人力... 构建就业友好型发展方式是党和政府落实就业优先战略的重要举措,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具体体现,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其核心要义是在经济和社会多维度、诸领域构建起有助于就业扩容提质的发展方式。而其构建过程离不开人力资源供需两侧,以及供需对接端的共同发力,更离不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就业友好型发展方式 高质量充分就业 就业优先
下载PDF
去技能化与再技能化:新就业形态与青年职业发展 被引量:9
3
作者 方长春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16-25,共10页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以去雇主化为主要特征的新就业形态大量兴起,并在吸纳就业中发挥巨大作用。然而,信息技术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新就业形态内部的技能分化,带来了特定时期低技能岗位的增加。这些岗位虽然有助于缓解就业压力,...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以去雇主化为主要特征的新就业形态大量兴起,并在吸纳就业中发挥巨大作用。然而,信息技术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新就业形态内部的技能分化,带来了特定时期低技能岗位的增加。这些岗位虽然有助于缓解就业压力,但也不可避免让众多从业人员处于“去技能化”的情境当中。应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前瞻性地制订相应措施,避免和减少“去技能化”效应对劳动者、特别是青年劳动者个体层面以及整个社会层面人力资源供给的消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就业形态 去技能化 再技能化 青年职业发展
下载PDF
以就业评估强化公共投资与重大项目的就业导向 被引量:3
4
作者 方长春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46-49,共4页
就业是民生之本。具有政府主导属性的公共投资与重大项目有着多重就业效应,发挥其直接就业效应,不仅是当前就业形势的迫切要求,也是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坚持经济发展就业导向的本质要求。建立行之有效的就业评估机制,不仅是强化公共投资... 就业是民生之本。具有政府主导属性的公共投资与重大项目有着多重就业效应,发挥其直接就业效应,不仅是当前就业形势的迫切要求,也是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坚持经济发展就业导向的本质要求。建立行之有效的就业评估机制,不仅是强化公共投资与重大项目就业导向、充分发挥其就业效应的必然要求,也有助于完善整合多部门力量,切实落实就业优先政策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就业 公共投资与重大项目 就业评估
下载PDF
发挥数字经济带动就业的杠杆效应 被引量:1
5
作者 方长春 《群众》 2023年第8期30-31,共2页
从历次技术变革对就业影响的长周期来看,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影响都是一柄“双刃剑”。当前,数字经济迅速发展,数字化就业规模持续扩大,使劳动力市场表现出强大的就业韧性。据第九次全国职工队伍状况调查统计,目前全国职工总数4.02亿人左右... 从历次技术变革对就业影响的长周期来看,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影响都是一柄“双刃剑”。当前,数字经济迅速发展,数字化就业规模持续扩大,使劳动力市场表现出强大的就业韧性。据第九次全国职工队伍状况调查统计,目前全国职工总数4.02亿人左右,农民工2.93亿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8400万人。但在惊喜于数字化颠覆经济的组织方式、衍生新的就业形态、改变就业定义的同时,我们也应关注到其对传统就业结构带来的巨大冲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就业结构 杠杆效应 调查统计 亿人 数字化 双刃剑 就业形态 农民工
下载PDF
父辈住房差异如何影响青年初职获得?——基于CFPS数据的实证研究
6
作者 于皓 方长春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4-22,共9页
青年就业问题不仅是民生问题、经济问题,更是社会问题,乃至政治问题。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2010—2018年数据分析表明,父辈住房差异对青年初职获得的影响越来越不容忽视。相比农村自有住房,父辈拥有城镇商品住房会显著提升子代的初职获... 青年就业问题不仅是民生问题、经济问题,更是社会问题,乃至政治问题。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2010—2018年数据分析表明,父辈住房差异对青年初职获得的影响越来越不容忽视。相比农村自有住房,父辈拥有城镇商品住房会显著提升子代的初职获得;父辈住房资产越高(以住房资产划分的住房阶层越高),子代的初职地位越高;以教育为代表的自致因素不但直接影响着子代的初职获得,而且能够改善父辈住房劣势所带来的不利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住房差异不只是劳动力市场的结果,也可以独立于劳动力市场而作用于不同人群的利益分化。在青年就业形势相对严峻的背景下,以完善城市住房制度来促进青年就业,也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房差异 青年就业 初职获得
下载PDF
新就业形态的类型特征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39
7
作者 方长春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6期56-59,共4页
理解新就业形态的关键不只是新技术、新经济和新业态,而是随之而来的劳动关系的变化,以及与之相关的劳动方式的变革。根据劳动关系的"新"和劳动方式的"新",新就业形态可划分为三大基本类型:以"去雇主化"... 理解新就业形态的关键不只是新技术、新经济和新业态,而是随之而来的劳动关系的变化,以及与之相关的劳动方式的变革。根据劳动关系的"新"和劳动方式的"新",新就业形态可划分为三大基本类型:以"去雇主化"为典型特征的新就业形态(Ⅰ型)、以"多雇主化"为典型特征的新就业形态(Ⅱ型)、以标准劳动关系下劳动方式的新型化为特征的新就业形态(Ⅲ型)。新就业形态亟待克服的主要短板是由劳动关系的"新"所导致的,其中最为突出表现是I型新就业形态中的"去雇主化"带来的劳动者法律身份认定和权益保障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就业形态 就业 劳动关系
下载PDF
利益分化视角下大学生“非常态”社会行为和精神样态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方长春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9-47,共9页
20世纪90年代以来,部分大学生中出现了诸如“精致利己主义”“佛系”“躺平”等“非常态”的社会行为和精神样态。以往研究要么将之归咎于道德教化不足,要么从教育场域中寻找成因。与之不同的是,基于利益分化视角的分析结果表明,导致所... 20世纪90年代以来,部分大学生中出现了诸如“精致利己主义”“佛系”“躺平”等“非常态”的社会行为和精神样态。以往研究要么将之归咎于道德教化不足,要么从教育场域中寻找成因。与之不同的是,基于利益分化视角的分析结果表明,导致所谓的“非常态”行为和精神样态的宏观因素是社会经济利益分化凸显及其运行机制的变化,微观作用机制则是地位焦虑和个体理性。因此,要改变大学生的精神样态,不仅需要大学教育本身的改革和优化,更有赖于整个社会情境的优化。其中降低社会经济利益分化的程度,推动均衡发展,实现共同富裕才是问题解决的最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精神样态 利益分化 精致利己主义者 佛系 躺平
下载PDF
新经济形态下的“两栖青年”“斜杠青年”——兼论新就业形态 被引量:15
9
作者 方长春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4期88-91,共4页
当前,媒体对“两栖青年”“斜杠青年”有着过度概括和过度美化的倾向。其实,作为网络流行用语的“两栖青年”“斜杠青年”所指涉的现象具有复杂性和异质性。从就业形态和工作方式来看,“两栖”“斜杠”现象包含众多类型,其中部分类型是... 当前,媒体对“两栖青年”“斜杠青年”有着过度概括和过度美化的倾向。其实,作为网络流行用语的“两栖青年”“斜杠青年”所指涉的现象具有复杂性和异质性。从就业形态和工作方式来看,“两栖”“斜杠”现象包含众多类型,其中部分类型是新经济形态下就业形态多样化、新型化的反映。新就业形态为青年实现充分和高质量就业提供了条件,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劳动者工作和生活的自主性,但在现阶段,新就业形态也存在着众多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栖青年” “斜杠青年” 新就业形态
下载PDF
县域发展与人才就业何以“双向奔赴” 被引量:8
10
作者 方长春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6期68-71,共4页
硕博士下基层求职与县域大力度引进高学历人才这一看似“双向奔赴”的现象引起媒体热议。“双向奔赴”既是县域发展的现实和迫切需求,也与中国劳动力市场特性、高等教育人才供给结构,以及当前就业形势下的个体理性有关。而“双向奔赴”... 硕博士下基层求职与县域大力度引进高学历人才这一看似“双向奔赴”的现象引起媒体热议。“双向奔赴”既是县域发展的现实和迫切需求,也与中国劳动力市场特性、高等教育人才供给结构,以及当前就业形势下的个体理性有关。而“双向奔赴”能否有效地“修成正果”,既依赖于县域层面精准选才、精准用才,更依赖于从长远的角度对中国劳动力市场进行优化与调整,对人才培养的结构与规模进行优化和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发展 硕博下基层 毕业生就业
下载PDF
新就业形态及其潜能释放 被引量:1
11
作者 方长春 《群众》 2020年第4期12-13,共2页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运用,以及平台经济、共享经济、“网红经济”等新经济形态的兴起,电商、兼职文案、网约车、电子竞技师、快递、外卖等各种新型就业形态不断涌现,新就业形态不仅成为就业增长的重要渠道、“稳就业”的重要发力点之一...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运用,以及平台经济、共享经济、“网红经济”等新经济形态的兴起,电商、兼职文案、网约车、电子竞技师、快递、外卖等各种新型就业形态不断涌现,新就业形态不仅成为就业增长的重要渠道、“稳就业”的重要发力点之一,而且还将积极作用于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正因为如此,新就业形态得到了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新就业形态”这一概念连续多次出现在各级政府工作报告中。党的十九大以来,江苏省围绕实现“更高质量就业”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大胆实践,新就业形态在新增就业、吸纳传统产业溢出劳动力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不过在新就业形态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进一步激发新就业形态在吸纳就业方面的潜能变得越来越迫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工作报告 电子竞技 网红经济 共享经济 信息技术 新经济形态 党的十九大 发力点
下载PDF
“第三类劳动”及其权益保障:问题与挑战 被引量:14
12
作者 方长春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52-62,共11页
在信息技术时代,新就业形态在吸纳就业、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众多类型的新就业形态中,那些以自然人的身份、以个体化而非组织化方式从信息技术平台上承接工作事项的从业人员的劳动权益保障问题,是新就业形态发展过... 在信息技术时代,新就业形态在吸纳就业、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众多类型的新就业形态中,那些以自然人的身份、以个体化而非组织化方式从信息技术平台上承接工作事项的从业人员的劳动权益保障问题,是新就业形态发展过程中最主要的“短板”。从劳动从属性的角度来看,他们的劳动是介于从属劳动和独立劳动之间的第三类劳动。在劳动二分法的框架下,无论是将第三类劳动从业人员推向雇员一侧,还是推向独立劳动者一侧以解决其劳动权益保障问题,都存在一定局限。针对第三类劳动进行单独立法,构建起“从属劳动—第三类劳动—独立劳动”多层次的完整的劳动保障体系或将成为发挥新就业形态积极作用的必由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就业形态 第三类劳动 劳动权益保障
下载PDF
提高工资还是减少加班?当代青年工作满意度的体制差异 被引量:12
13
作者 王金水 方长春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1-27,共7页
理解当代青年的工作满意度形成机制对于实现高质量就业、增强获得感具有深刻的意义。工资收入和加班行为是影响工作满意度的两个重要因素,利用“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结合体制分割带来的绩效主义和权益保护方面的差异,分析了二者... 理解当代青年的工作满意度形成机制对于实现高质量就业、增强获得感具有深刻的意义。工资收入和加班行为是影响工作满意度的两个重要因素,利用“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结合体制分割带来的绩效主义和权益保护方面的差异,分析了二者对当代青年工作满意度的影响。研究发现,工资收入和加班行为对于当代青年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存在异质性,提高工资更有利于增加体制外青年劳动者的工作满意度,减少加班更有利于增加体制内青年劳动者的工作满意度,并且无论是自愿加班还是非自愿加班都会影响体制内青年劳动者的工作满意度。上述研究发现也有助于理解当前劳动就业领域中较为重要的员工激励、加班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资收入 加班行为 工作满意度 体制差异 青年就业
下载PDF
职业技术教育工资回报率的变迁:基于2008—2017年的数据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戴望舒 王金水 《高等职业教育探索》 2022年第1期29-35,共7页
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采用倾向值匹配的方法,系统地分析了职业技术教育的工资回报率变迁情况。研究发现,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工资回报率较低,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工资回报优势消失。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工资回报率较高,... 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采用倾向值匹配的方法,系统地分析了职业技术教育的工资回报率变迁情况。研究发现,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工资回报率较低,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工资回报优势消失。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工资回报率较高,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进一步提高,十年间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工资回报率提升了约7%~9%。基于数据分析的结论,从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招生、培养方式以及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建设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 中等职业技术教育 工资回报率 倾向值匹配
下载PDF
职业资格证书概念辨析与制度协调发展路径探索 被引量:1
15
作者 戴望舒 王金水 《职业》 2021年第20期86-88,共3页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在近年来迎来了多次改革,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但是,人们对于职业资格证书的概念理解存在一定的误区,即往往将职业资格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混淆。本文基于对相关政策文本的梳理,分析了职业资格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在近年来迎来了多次改革,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但是,人们对于职业资格证书的概念理解存在一定的误区,即往往将职业资格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混淆。本文基于对相关政策文本的梳理,分析了职业资格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产生混淆的原因,并系统地比较了二者的异同。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国家职业资格制度和职业技能等级制度协调发展的策略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资格证书 职业技能等级 技能人才评价
下载PDF
县域发展与人才就业何以“双向奔赴”
16
作者 方长春 《现代青年》 2022年第12期52-56,共5页
硕博士下基层求职与县域大力度引进高学历人才这一看似“双向奔赴”的现象引起媒体热议。“双向奔赴”既是县域发展的现实和迫切需求,也与中国劳动力市场特性、高等教育人才供给结构,以及当前就业形势下的个体理性有关。而“双向奔赴”... 硕博士下基层求职与县域大力度引进高学历人才这一看似“双向奔赴”的现象引起媒体热议。“双向奔赴”既是县域发展的现实和迫切需求,也与中国劳动力市场特性、高等教育人才供给结构,以及当前就业形势下的个体理性有关。而“双向奔赴”能否有效地“修成正果”,既依赖于县域层面精准选才、精准用才,更依赖于从长远的角度对中国劳动力市场进行优化与调整,对人才培养的结构与规模进行优化和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劳动力市场 高等教育 县域发展 当前就业形势 高学历人才 人才就业 人才培养 优化与调整
原文传递
人口视野下的中国式现代化:概念延展与政策尺度
17
作者 郭未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6期13-23,共11页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重要命题,它既是“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这一唯物史观的根本遵循,亦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本质上是“人”的现代化的本土价值立场。立足中国场域对“现代化”进行的概念溯...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重要命题,它既是“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这一唯物史观的根本遵循,亦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本质上是“人”的现代化的本土价值立场。立足中国场域对“现代化”进行的概念溯源与动态刻画,可以从概念链接与生成的视角,对中国式现代化之维的人口现代化,以及人口现代化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人力基础作用进行全面呈现。人口视野下的中国式现代化在人口总量、素质、结构与城乡/区域调配等范畴内面临挑战与机遇,因此,在理论映照下延展出对应的政策尺度回应极具时代意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 人口现代化
原文传递
证书的信号失灵:职业技能与农民工收入回报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金水 方长春 《社会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54-172,共19页
提升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在个体层面有助于提高农民工的工资收入,在宏观层面则有助于化解随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而来的就业结构性矛盾。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可以分为有证书的职业技能和没有证书的实践技能。第一种技能除了具有人力资本意涵之外,... 提升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在个体层面有助于提高农民工的工资收入,在宏观层面则有助于化解随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而来的就业结构性矛盾。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可以分为有证书的职业技能和没有证书的实践技能。第一种技能除了具有人力资本意涵之外,其证书本身在劳动力市场又具有一定的信号功能,而第二种技能的意义主要在于人力资本本身。本文基于对2020年“江苏省农民工就业状况调查数据”的分析发现,是否持有职业技能证书对农民工工资收入并没有显著的影响,职业技能证书存在信号失灵的现象,而农民工的实践技能则能够显著提升其工资收入。这一研究发现表明,针对农民工等群体的职业技能培训要做到切实提升受训者的“一技之长”,即强调所获技能的人力资本意涵;同时也要反思职业技能证书的认定问题,完善职业技能认证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失灵 职业技能 农民工收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