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人胚脑神经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和鉴定
被引量:
6
1
作者
李晓波
高翔
+4 位作者
陈丽珍
余明艳
曾虎
邓晓萱
丁新生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43-245,287,I002,共5页
目的:探讨人胚脑神经干细胞的体外生长特性、分化情况和培养条件,为相关实验研究提供条件。方法:利用神经干细胞的条件培养基,对从9周和12周胚龄的自然流产胎儿分离的前脑、后脑进行神经干细胞培养,并比较其生长特性。以免疫荧光细胞化...
目的:探讨人胚脑神经干细胞的体外生长特性、分化情况和培养条件,为相关实验研究提供条件。方法:利用神经干细胞的条件培养基,对从9周和12周胚龄的自然流产胎儿分离的前脑、后脑进行神经干细胞培养,并比较其生长特性。以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技术检测神经上皮干细胞蛋白(Nestin)和分化后神经细胞抗原的表达。结果:两胚龄前、后脑组织中均分离出神经干细胞,他们均表达Nestin抗原阳性。血清诱导分化后,表达神经元、星型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的特异性抗原。9周胚龄的脑组织原代培养形成细胞克隆的比例高于12周胚龄的脑组织。在条件培养基存在的情况下,后脑组织分离的神经干细胞比前脑组织来源的更容易分化。结论:从人胚脑组织中的前、后脑中分离出神经干细胞,较小胚龄的脑组织原代培养时细胞克隆的形成比例较高,后脑组织分离的神经干细胞比前脑组织来源的更容易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胚
神经干细胞
细胞培养
分化
鉴定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通量筛选ENU诱变产生的遗传疾病小鼠模型
2
作者
贺芳
王子兴
+7 位作者
赵静
鲍洁
丁钧
阮海斌
葛晓梅
谢青
张作明
高翔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2期2308-2314,共7页
由于小鼠和人类基因组的高度同源,修饰和改造小鼠基因组已经成为建立人类疾病模型和研究基因功能的最重要的手段.通过C57BL/6J雄性小鼠的ENU化学诱变和子代的表型筛选的方法,对G_1代3172只小鼠的形态学、行为学、神经功能、学习记忆、...
由于小鼠和人类基因组的高度同源,修饰和改造小鼠基因组已经成为建立人类疾病模型和研究基因功能的最重要的手段.通过C57BL/6J雄性小鼠的ENU化学诱变和子代的表型筛选的方法,对G_1代3172只小鼠的形态学、行为学、神经功能、学习记忆、听力、视觉生理、骨代谢、血糖和心功能等一系列生理生化指标进行了高通量检测,筛选出595只与人类疾病相关的显性基因突变个体,其中毛色转换、眼疾和听力缺陷发生频率较高,而代谢性异常的显性突变率较低,提示血糖和心电等重要代谢功能的遗传调控稳定性高于外周神经系统功能.小鼠单侧性眼疾存在明显的雌雄不均一性和左右不对称性.骨密度异常与小鼠性别也有一定相关性.在对104只G_1代突变小鼠和野生型小鼠交配的可遗传性检测中,已有14只的异常表型被确认可以遗传,其中行为学异常小鼠的可遗传性较低,提示行为学异常可能和多基因突变相关.这些突变小鼠品系的建立,为疾病表型的发生和病理过程的细胞生物学及分子生物学机制研究、突变基因的染色体定位和克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U诱变
遗传疾病
小鼠
化学诱变
表型筛选
疾病模型
基因突变
基因组改造
原文传递
题名
人胚脑神经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和鉴定
被引量:
6
1
作者
李晓波
高翔
陈丽珍
余明艳
曾虎
邓晓萱
丁新生
机构
南京
医科
大学
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南京大学模式动物遗传中心
出处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43-245,287,I002,共5页
文摘
目的:探讨人胚脑神经干细胞的体外生长特性、分化情况和培养条件,为相关实验研究提供条件。方法:利用神经干细胞的条件培养基,对从9周和12周胚龄的自然流产胎儿分离的前脑、后脑进行神经干细胞培养,并比较其生长特性。以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技术检测神经上皮干细胞蛋白(Nestin)和分化后神经细胞抗原的表达。结果:两胚龄前、后脑组织中均分离出神经干细胞,他们均表达Nestin抗原阳性。血清诱导分化后,表达神经元、星型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的特异性抗原。9周胚龄的脑组织原代培养形成细胞克隆的比例高于12周胚龄的脑组织。在条件培养基存在的情况下,后脑组织分离的神经干细胞比前脑组织来源的更容易分化。结论:从人胚脑组织中的前、后脑中分离出神经干细胞,较小胚龄的脑组织原代培养时细胞克隆的形成比例较高,后脑组织分离的神经干细胞比前脑组织来源的更容易分化。
关键词
人胚
神经干细胞
细胞培养
分化
鉴定
Keywords
human embryo
neural stem cell
cell culture
differentiation
identification
分类号
R322.833 [医药卫生—人体解剖和组织胚胎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通量筛选ENU诱变产生的遗传疾病小鼠模型
2
作者
贺芳
王子兴
赵静
鲍洁
丁钧
阮海斌
葛晓梅
谢青
张作明
高翔
机构
南京大学
模式
动物
遗传
研究
中心
第四军医
大学
航空航天医学系
出处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2期2308-2314,共7页
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批准号:2001AA21601111)
国家“十五”攻关重点资助项目(批准号:2001BA710B).
文摘
由于小鼠和人类基因组的高度同源,修饰和改造小鼠基因组已经成为建立人类疾病模型和研究基因功能的最重要的手段.通过C57BL/6J雄性小鼠的ENU化学诱变和子代的表型筛选的方法,对G_1代3172只小鼠的形态学、行为学、神经功能、学习记忆、听力、视觉生理、骨代谢、血糖和心功能等一系列生理生化指标进行了高通量检测,筛选出595只与人类疾病相关的显性基因突变个体,其中毛色转换、眼疾和听力缺陷发生频率较高,而代谢性异常的显性突变率较低,提示血糖和心电等重要代谢功能的遗传调控稳定性高于外周神经系统功能.小鼠单侧性眼疾存在明显的雌雄不均一性和左右不对称性.骨密度异常与小鼠性别也有一定相关性.在对104只G_1代突变小鼠和野生型小鼠交配的可遗传性检测中,已有14只的异常表型被确认可以遗传,其中行为学异常小鼠的可遗传性较低,提示行为学异常可能和多基因突变相关.这些突变小鼠品系的建立,为疾病表型的发生和病理过程的细胞生物学及分子生物学机制研究、突变基因的染色体定位和克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
ENU诱变
遗传疾病
小鼠
化学诱变
表型筛选
疾病模型
基因突变
基因组改造
分类号
Q75 [生物学—分子生物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人胚脑神经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和鉴定
李晓波
高翔
陈丽珍
余明艳
曾虎
邓晓萱
丁新生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高通量筛选ENU诱变产生的遗传疾病小鼠模型
贺芳
王子兴
赵静
鲍洁
丁钧
阮海斌
葛晓梅
谢青
张作明
高翔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