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胚脑神经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和鉴定 被引量:6
1
作者 李晓波 高翔 +4 位作者 陈丽珍 余明艳 曾虎 邓晓萱 丁新生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43-245,287,I002,共5页
目的:探讨人胚脑神经干细胞的体外生长特性、分化情况和培养条件,为相关实验研究提供条件。方法:利用神经干细胞的条件培养基,对从9周和12周胚龄的自然流产胎儿分离的前脑、后脑进行神经干细胞培养,并比较其生长特性。以免疫荧光细胞化... 目的:探讨人胚脑神经干细胞的体外生长特性、分化情况和培养条件,为相关实验研究提供条件。方法:利用神经干细胞的条件培养基,对从9周和12周胚龄的自然流产胎儿分离的前脑、后脑进行神经干细胞培养,并比较其生长特性。以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技术检测神经上皮干细胞蛋白(Nestin)和分化后神经细胞抗原的表达。结果:两胚龄前、后脑组织中均分离出神经干细胞,他们均表达Nestin抗原阳性。血清诱导分化后,表达神经元、星型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的特异性抗原。9周胚龄的脑组织原代培养形成细胞克隆的比例高于12周胚龄的脑组织。在条件培养基存在的情况下,后脑组织分离的神经干细胞比前脑组织来源的更容易分化。结论:从人胚脑组织中的前、后脑中分离出神经干细胞,较小胚龄的脑组织原代培养时细胞克隆的形成比例较高,后脑组织分离的神经干细胞比前脑组织来源的更容易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胚 神经干细胞 细胞培养 分化 鉴定
下载PDF
高通量筛选ENU诱变产生的遗传疾病小鼠模型
2
作者 贺芳 王子兴 +7 位作者 赵静 鲍洁 丁钧 阮海斌 葛晓梅 谢青 张作明 高翔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2期2308-2314,共7页
由于小鼠和人类基因组的高度同源,修饰和改造小鼠基因组已经成为建立人类疾病模型和研究基因功能的最重要的手段.通过C57BL/6J雄性小鼠的ENU化学诱变和子代的表型筛选的方法,对G_1代3172只小鼠的形态学、行为学、神经功能、学习记忆、... 由于小鼠和人类基因组的高度同源,修饰和改造小鼠基因组已经成为建立人类疾病模型和研究基因功能的最重要的手段.通过C57BL/6J雄性小鼠的ENU化学诱变和子代的表型筛选的方法,对G_1代3172只小鼠的形态学、行为学、神经功能、学习记忆、听力、视觉生理、骨代谢、血糖和心功能等一系列生理生化指标进行了高通量检测,筛选出595只与人类疾病相关的显性基因突变个体,其中毛色转换、眼疾和听力缺陷发生频率较高,而代谢性异常的显性突变率较低,提示血糖和心电等重要代谢功能的遗传调控稳定性高于外周神经系统功能.小鼠单侧性眼疾存在明显的雌雄不均一性和左右不对称性.骨密度异常与小鼠性别也有一定相关性.在对104只G_1代突变小鼠和野生型小鼠交配的可遗传性检测中,已有14只的异常表型被确认可以遗传,其中行为学异常小鼠的可遗传性较低,提示行为学异常可能和多基因突变相关.这些突变小鼠品系的建立,为疾病表型的发生和病理过程的细胞生物学及分子生物学机制研究、突变基因的染色体定位和克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U诱变 遗传疾病 小鼠 化学诱变 表型筛选 疾病模型 基因突变 基因组改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