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环境同位素在森林生态系统水循环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
8
1
作者
徐庆
安树青
+2 位作者
刘世荣
程全军
潘云芬
《世界林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1-15,共5页
环境同位素技术有较高的灵敏度与准确性,为水循环研究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文中综述了环境同位素概念、示踪原理及其在生态系统水循环过程,包括大气降水、林冠穿透水、地表水、土壤水、地下水和植物水过程的应用现状,同时展望了环境同...
环境同位素技术有较高的灵敏度与准确性,为水循环研究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文中综述了环境同位素概念、示踪原理及其在生态系统水循环过程,包括大气降水、林冠穿透水、地表水、土壤水、地下水和植物水过程的应用现状,同时展望了环境同位素在定量阐明森林生态系统"六水"转化关系和水循环机理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同位素
森林生态系统
水循环
水资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川滇高山栎灌丛冠层穿透水及其稳定同位素组成变化特征
被引量:
2
2
作者
徐振
安树青
+2 位作者
王中生
崔军
刘世荣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29-136,共8页
植被冠层穿透水有重要的水文学和生态学意义,但目前的工作主要集中在森林植被,缺乏灌丛植被穿透水的报道;而灌丛植被在高山区的水文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为此,在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3个川滇高山栎灌丛样地收集降水、穿透水和相应的气象资...
植被冠层穿透水有重要的水文学和生态学意义,但目前的工作主要集中在森林植被,缺乏灌丛植被穿透水的报道;而灌丛植被在高山区的水文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为此,在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3个川滇高山栎灌丛样地收集降水、穿透水和相应的气象资料,测定降水和穿透水的稳定同位素特征,分析各个样地穿透水量和穿透水率的变化,以及穿透水与降水稳定同位素值的差异及变化原因。结果表明穿透水量与降水量呈显著一元线性关系,穿透水率与降水量呈对数正相关。当降水量大于10mm/天时,样地B的穿透水有83.3%出现聚集效应,发生聚集效应时平均穿透水率为114.4%,样地C的穿透水有33.3%发生聚集效应,此时平均穿透水率为104.5%,但样地A没有出现聚集效应,表明在样地A冠层均一程度高。穿透水与降水稳定同位素组成没有显著差异,并有水量效应。但与降水稳定同位素值相比,穿透水稳定同位素值随着穿透水量的增大,先富集重同位素、再贫乏重同位素、最后趋向一致;这与林冠从干燥、蒸发显著,到湿润、出现饱和水汽界面,再到林冠下层形成的水滴占穿透水比重越来越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透水率
降水再分配
聚集效应
卧龙
亚高山灌丛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卧龙地区大气降水氢氧同位素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
24
3
作者
徐庆
刘世荣
+2 位作者
安树青
姜春前
刘兴良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79-686,共8页
根据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2003年7月—2005年6月2个水文年大气降水的氢、氧同位素组成,提出卧龙地区大气降水线方程为δD=9.4431δ8O+28.658(r=0.943,n=74,p<0.05);实测雪水δD-1δ8O的线性回归方程为δD=9.3761δ8O+33.245(r=0.959,n=...
根据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2003年7月—2005年6月2个水文年大气降水的氢、氧同位素组成,提出卧龙地区大气降水线方程为δD=9.4431δ8O+28.658(r=0.943,n=74,p<0.05);实测雪水δD-1δ8O的线性回归方程为δD=9.3761δ8O+33.245(r=0.959,n=31,p<0.05);与全球降水线方程δD=81δ8O+10比较偏离较大。实测夏季(6—9月)降水δD-1δ8O的线性回归方程为δD=8.1651δ8O+9.480(r=0.961,n=29,p<0.05),卧龙地区夏季实测降水线与全球降水线吻合,揭示了该降水线方程的特征。对全年氘过量值(d)及夏季(丰水季)和冬季(枯水季)年氘过量值(d)及降水线特征研究表明,卧龙地区冬季降水主要来源于大陆性气团,即卧龙地区内部局部水汽蒸发所产生;夏季降水主要来源海洋性气团,并受东南季风的影响。夏季降水事件中出现一些极低的d值,主要是受到了大陆性冷气团的袭击和季风的影响。卧龙地区夏季(丰水季)降水中1δ8O的降水量效应明显,且季风气候抑制和掩盖了温度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氧同位素
大气水线(MWL)
过量氘(d)
卧龙地区
水汽来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卧龙巴郎山高山灌丛降雨和穿透水稳定性氢氧同位素特征研究
被引量:
16
4
作者
崔军
安树青
+3 位作者
徐振
徐庆
王中生
刘世荣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60-668,共9页
论文对巴郎山区夏季降雨和不同海拔样地穿透水的H、O同位素特征进行了研究。由于8月底9月初冷气团的到来较大地改变了降雨的同位素特征,该地区夏季大气降水线为δD=9.93δ18O+26.07,偏离全球降水线(GMWL)较多。降雨的温度效应和雨量效...
论文对巴郎山区夏季降雨和不同海拔样地穿透水的H、O同位素特征进行了研究。由于8月底9月初冷气团的到来较大地改变了降雨的同位素特征,该地区夏季大气降水线为δD=9.93δ18O+26.07,偏离全球降水线(GMWL)较多。降雨的温度效应和雨量效应表现出相互交叉的现象,表明该地区温度和雨量是交替起主导作用而引起降雨同位素组成变化的。H的同位素效应比O明显,其原因是H同位素分馏比O剧烈,从而对环境因子的响应比O灵敏,因此H同位素在森林水文研究中比O更有用。H同位素值在不同样地穿透水间存在差异,这是由它们不同的植被结构及周边微环境因子引起的水分蒸发状况和对雾水截获能力差异导致的。穿透水和降雨同位素值间存在较强线性关系。穿透水的同位素值不一定大于降雨,表明影响穿透水同位素值的因素不仅仅是水分蒸发和植被对雾水的截获,而应是多种因素的综合效应,对这些因素的全面了解将对同位素技术在森林水文研究中的进一步应用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性氢氧同位素
降雨
雨量效应
温度效应
穿透水
卧龙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卧龙巴郎山流域大气降水与河水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
9
5
作者
徐庆
蒋有绪
+2 位作者
刘世荣
安树青
段正峰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97-301,共5页
根据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巴朗山流域皮条河河水的氢氧同位素组成分析,并与同期降水中氢氧同位素进行比较,研究了河水和降水氢氧同位素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卧龙地区皮条河河水(δD~1δ8O线性关系为:(δD=3.8881δ8O-45.614(R2=0.494...
根据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巴朗山流域皮条河河水的氢氧同位素组成分析,并与同期降水中氢氧同位素进行比较,研究了河水和降水氢氧同位素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卧龙地区皮条河河水(δD~1δ8O线性关系为:(δD=3.8881δ8O-45.614(R2=0.494,p<0.05,n=61)。河水δD、δ18O变化幅度远小于降水δD、1δ8O值的变化幅度。河水氘过量参数(d)与大气降水的氘过量参数(d)的季节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冬春季氘过量参数(d)值较高,而夏秋季较低。(2)不同的季节,雪水和冰雪融水补给河水不同,雪水和冰雪融水补给河水主要发生在11月至翌年6月。(3)当降水量在0~10 mm时,降水δD、1δ8O的升高(或降低)引起河水δD、δ18O升高(或降低),这种影响在降水后第3天滞后发生。当降水量在10~20 mm时,降水δD、δ18O的升高或降低引起河水δD、1δ8O升高或降低,这种影响在降水后第2天滞后发生。降水量在20~30 mm时,这种影响在降水后第1~2天发生。这表明河水δD、δ18O的响应时间与降水强度紧密相关,显示出发育良好的亚高山暗针叶林植被结构有利于土壤对降水的吸收、渗透和运移,从而调节和补充河川径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氧稳定同位素
降水
河水
径流
雪融
森林流域
卧龙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环境同位素在森林生态系统水循环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
8
1
作者
徐庆
安树青
刘世荣
程全军
潘云芬
机构
中国林业
科学
研究院
森林
生态
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森林生态与全球变化实验室
水利部综合事业局
出处
《世界林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1-15,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基金项目(30771712)
973项目(2002CB111504)
文摘
环境同位素技术有较高的灵敏度与准确性,为水循环研究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文中综述了环境同位素概念、示踪原理及其在生态系统水循环过程,包括大气降水、林冠穿透水、地表水、土壤水、地下水和植物水过程的应用现状,同时展望了环境同位素在定量阐明森林生态系统"六水"转化关系和水循环机理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环境同位素
森林生态系统
水循环
水资源
Keywords
environmental isotope, forest ecosystem, water cycle, water source
分类号
S718.5 [农业科学—林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川滇高山栎灌丛冠层穿透水及其稳定同位素组成变化特征
被引量:
2
2
作者
徐振
安树青
王中生
崔军
刘世荣
机构
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森林生态与全球变化实验室
中国林业
科学院
森林
生态
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出处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29-136,共8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西部典型区域森林植被对农业生态环境的调控机理"(编号:2002CB111504)
文摘
植被冠层穿透水有重要的水文学和生态学意义,但目前的工作主要集中在森林植被,缺乏灌丛植被穿透水的报道;而灌丛植被在高山区的水文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为此,在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3个川滇高山栎灌丛样地收集降水、穿透水和相应的气象资料,测定降水和穿透水的稳定同位素特征,分析各个样地穿透水量和穿透水率的变化,以及穿透水与降水稳定同位素值的差异及变化原因。结果表明穿透水量与降水量呈显著一元线性关系,穿透水率与降水量呈对数正相关。当降水量大于10mm/天时,样地B的穿透水有83.3%出现聚集效应,发生聚集效应时平均穿透水率为114.4%,样地C的穿透水有33.3%发生聚集效应,此时平均穿透水率为104.5%,但样地A没有出现聚集效应,表明在样地A冠层均一程度高。穿透水与降水稳定同位素组成没有显著差异,并有水量效应。但与降水稳定同位素值相比,穿透水稳定同位素值随着穿透水量的增大,先富集重同位素、再贫乏重同位素、最后趋向一致;这与林冠从干燥、蒸发显著,到湿润、出现饱和水汽界面,再到林冠下层形成的水滴占穿透水比重越来越小有关。
关键词
穿透水率
降水再分配
聚集效应
卧龙
亚高山灌丛
Keywords
Precipitation redistribution
Rainfall concentration
Rate of throughfall
Subalpine shrub
Wolong Nature Reserve
分类号
S714 [农业科学—林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卧龙地区大气降水氢氧同位素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
24
3
作者
徐庆
刘世荣
安树青
姜春前
刘兴良
机构
中国林业
科学
研究院
森林
生态
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局
森林
生态
环境重点
实验室
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森林生态与全球变化实验室
中国林业
科学
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四川省林业
科学
研究院
出处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79-686,共8页
基金
973项目(2002CB111504)资助
文摘
根据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2003年7月—2005年6月2个水文年大气降水的氢、氧同位素组成,提出卧龙地区大气降水线方程为δD=9.4431δ8O+28.658(r=0.943,n=74,p<0.05);实测雪水δD-1δ8O的线性回归方程为δD=9.3761δ8O+33.245(r=0.959,n=31,p<0.05);与全球降水线方程δD=81δ8O+10比较偏离较大。实测夏季(6—9月)降水δD-1δ8O的线性回归方程为δD=8.1651δ8O+9.480(r=0.961,n=29,p<0.05),卧龙地区夏季实测降水线与全球降水线吻合,揭示了该降水线方程的特征。对全年氘过量值(d)及夏季(丰水季)和冬季(枯水季)年氘过量值(d)及降水线特征研究表明,卧龙地区冬季降水主要来源于大陆性气团,即卧龙地区内部局部水汽蒸发所产生;夏季降水主要来源海洋性气团,并受东南季风的影响。夏季降水事件中出现一些极低的d值,主要是受到了大陆性冷气团的袭击和季风的影响。卧龙地区夏季(丰水季)降水中1δ8O的降水量效应明显,且季风气候抑制和掩盖了温度效应。
关键词
氢氧同位素
大气水线(MWL)
过量氘(d)
卧龙地区
水汽来源
Keywords
hydrogen and oxygen isotope
meteoric water line
excess deuterium
Wolong area
water vapor source
分类号
S715 [农业科学—林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卧龙巴郎山高山灌丛降雨和穿透水稳定性氢氧同位素特征研究
被引量:
16
4
作者
崔军
安树青
徐振
徐庆
王中生
刘世荣
机构
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森林生态与全球变化实验室
中国林业
科学院
森林
生态
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出处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60-668,共9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2002CB111504)。
文摘
论文对巴郎山区夏季降雨和不同海拔样地穿透水的H、O同位素特征进行了研究。由于8月底9月初冷气团的到来较大地改变了降雨的同位素特征,该地区夏季大气降水线为δD=9.93δ18O+26.07,偏离全球降水线(GMWL)较多。降雨的温度效应和雨量效应表现出相互交叉的现象,表明该地区温度和雨量是交替起主导作用而引起降雨同位素组成变化的。H的同位素效应比O明显,其原因是H同位素分馏比O剧烈,从而对环境因子的响应比O灵敏,因此H同位素在森林水文研究中比O更有用。H同位素值在不同样地穿透水间存在差异,这是由它们不同的植被结构及周边微环境因子引起的水分蒸发状况和对雾水截获能力差异导致的。穿透水和降雨同位素值间存在较强线性关系。穿透水的同位素值不一定大于降雨,表明影响穿透水同位素值的因素不仅仅是水分蒸发和植被对雾水的截获,而应是多种因素的综合效应,对这些因素的全面了解将对同位素技术在森林水文研究中的进一步应用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稳定性氢氧同位素
降雨
雨量效应
温度效应
穿透水
卧龙
Keywords
stable isotope
precipitation
amount effect
temperature effect
throughfall
Wolong
分类号
S715 [农业科学—林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卧龙巴郎山流域大气降水与河水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
9
5
作者
徐庆
蒋有绪
刘世荣
安树青
段正峰
机构
中国林业
科学
研究院
森林
生态
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局
森林
生态
环境重点
实验室
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森林生态与全球变化实验室
西南
大学
地理
科学
学院
出处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97-301,共5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2002CB111504)
国家林业局948项目(2006-4-04)
+1 种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项目(No.30125036)
国家科技攻关项目(No.2001BA510B06)
文摘
根据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巴朗山流域皮条河河水的氢氧同位素组成分析,并与同期降水中氢氧同位素进行比较,研究了河水和降水氢氧同位素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卧龙地区皮条河河水(δD~1δ8O线性关系为:(δD=3.8881δ8O-45.614(R2=0.494,p<0.05,n=61)。河水δD、δ18O变化幅度远小于降水δD、1δ8O值的变化幅度。河水氘过量参数(d)与大气降水的氘过量参数(d)的季节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冬春季氘过量参数(d)值较高,而夏秋季较低。(2)不同的季节,雪水和冰雪融水补给河水不同,雪水和冰雪融水补给河水主要发生在11月至翌年6月。(3)当降水量在0~10 mm时,降水δD、1δ8O的升高(或降低)引起河水δD、δ18O升高(或降低),这种影响在降水后第3天滞后发生。当降水量在10~20 mm时,降水δD、δ18O的升高或降低引起河水δD、1δ8O升高或降低,这种影响在降水后第2天滞后发生。降水量在20~30 mm时,这种影响在降水后第1~2天发生。这表明河水δD、δ18O的响应时间与降水强度紧密相关,显示出发育良好的亚高山暗针叶林植被结构有利于土壤对降水的吸收、渗透和运移,从而调节和补充河川径流。
关键词
氢氧稳定同位素
降水
河水
径流
雪融
森林流域
卧龙
Keywords
hydrogen and oxygen stable isotope
precipitation
river water
run-off
snow melting
forest watershed
Wolong
分类号
S715 [农业科学—林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环境同位素在森林生态系统水循环研究中的应用
徐庆
安树青
刘世荣
程全军
潘云芬
《世界林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川滇高山栎灌丛冠层穿透水及其稳定同位素组成变化特征
徐振
安树青
王中生
崔军
刘世荣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7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卧龙地区大气降水氢氧同位素特征的研究
徐庆
刘世荣
安树青
姜春前
刘兴良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
2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卧龙巴郎山高山灌丛降雨和穿透水稳定性氢氧同位素特征研究
崔军
安树青
徐振
徐庆
王中生
刘世荣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5
1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卧龙巴郎山流域大气降水与河水关系的研究
徐庆
蒋有绪
刘世荣
安树青
段正峰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
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