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房德里耶斯论语言的社会性 被引量:1
1
作者 赵嫚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2009年第3期11-12,共2页
本文通过对法国语言学家房德里耶斯《语言》的解读,联系社会语言学的相关问题,深入探讨《语言》中蕴涵的语言社会性思想,以及法兰西学派对社会语言学的影响。
关键词 房德里耶斯 《语言》 语言的社会性
下载PDF
“语言交叉学科”多人谈 被引量:6
2
作者 何莲珍 李宇明 +3 位作者 Stephen Crain 徐大明 汪锋 陆烁 《语言战略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0-67,共8页
浙江大学立足文理综合、学科齐全的特点,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方面,坚持文理交融理念、前瞻布局交叉领域、支持学科交叉研究、激励学术创新发展,着力推进学校文科研究范式转型和学科交叉会聚融合。一、出台总体规划和政策制度学校在“十... 浙江大学立足文理综合、学科齐全的特点,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方面,坚持文理交融理念、前瞻布局交叉领域、支持学科交叉研究、激励学术创新发展,着力推进学校文科研究范式转型和学科交叉会聚融合。一、出台总体规划和政策制度学校在“十三五”规划、“‘双一流’建设实施方案”和历次文科大会文件中,均围绕跨学科研究出台相关政策或指导性意见。2008年首次文科大会即强调“学科综合交叉”。2016年发布《浙江大学“十三五”发展规划》,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体制机制等层面作出了跨学科相关的重要部署,在评价体系方面提出“完善教师校内兼聘办法,优化教师跨学科的学术评价和成果共享机制”等举措;2018年第四次文科大会进一步强调“推进学科会聚”,并在评价体系方面提出“完善和落实双聘制,促进学科会聚和多学科协同育人,完善校内跨学科的学术评价、成果互认与共享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交叉研究 双一流 交叉学科 共享机制 学术创新 学术评价 评价体系 人才培养
下载PDF
语言资源管理规划及语言资源议题 被引量:56
3
作者 徐大明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2-15,共4页
近年来,随着国家现代化信息化的快速发展,社会对语言实际需求的加大,以及语言功能的变化,人们对语言的认识也正在发生变化。语言的"多语多言"现象已不再被视为问题,而被视为文化资源,语言规划理论也在从"问题导向"... 近年来,随着国家现代化信息化的快速发展,社会对语言实际需求的加大,以及语言功能的变化,人们对语言的认识也正在发生变化。语言的"多语多言"现象已不再被视为问题,而被视为文化资源,语言规划理论也在从"问题导向"向"资源导向"转变,保护建设和开发利用语言资源已成为语言学研究新的理论焦点。因此,我们特约请这方面的专家教授,围绕语言资源建设,从语言资源观及中国语言普查、我国的语言资源、汉语方言资源及其开发利用、语言资源管理规划及语言资源议题等方面阐述己见,以期促进人们增强对这一理论趋向的认识,更好地树立语言资源观念,构建和谐的语言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资源 管理规划 社会交际能力 议题 少数民族地区 社会整合功能 国际交流 社会语言环境
下载PDF
语言是人类的信息工具 被引量:6
4
作者 徐大明 《琼州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1-2,共2页
世纪之交的思考为许多国家提供了开展战略研究的条件,使得原本以国防和安全为主要对象的战略研究扩展到政治、经济、外交、社会管理、文化发展等多个领域;与此同时,“语言战略”也提上了学术日程。“中国语言战略研究”是自2007年以... 世纪之交的思考为许多国家提供了开展战略研究的条件,使得原本以国防和安全为主要对象的战略研究扩展到政治、经济、外交、社会管理、文化发展等多个领域;与此同时,“语言战略”也提上了学术日程。“中国语言战略研究”是自2007年以来系统展开的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应用语言学研究,方兴未艾。《琼州学院学报》自2014年第4期起,在人文社科版面中开设“国家语言战略研究”专栏,聘请语言学界的知名学者主持,为该领域的学术研究提供展示成果和讨论交流的平台。我们热切期待着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和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学研究 信息工具 人类 知名学者 学术研究 2007年 社会管理 文化发展
下载PDF
让人发“囧”的“囧” 被引量:1
5
作者 刘艳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57-57,共1页
“囧“字认识吗?不认识?那你可就要被鄙视了。 知道啥意思吗?不知道?没关系,先来看一个笑话吧:
关键词 汉语 语言 义字 “囧”
下载PDF
字母Q在汉语中的使用探究
6
作者 张军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1年第8期150-152,共3页
A-Z 26个字母在汉语中的使用已很普遍,Q(小写为q)在汉语中的使用是一个典型的代表。从不同的角度解析字母Q在汉语中的使用,可知:Q在汉语中使用时常被读作汉语拼音字母的读音或英语字母的读音,除了作为字母表的字母使用外,还具有着汉语... A-Z 26个字母在汉语中的使用已很普遍,Q(小写为q)在汉语中的使用是一个典型的代表。从不同的角度解析字母Q在汉语中的使用,可知:Q在汉语中使用时常被读作汉语拼音字母的读音或英语字母的读音,除了作为字母表的字母使用外,还具有着汉语词的功能,有一定具体的词义,常被使用成名词、动词或形容词等。此外,还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探讨了字母词Q在汉语中使用的诱因和大众心理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字母词 Q 社会语言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