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10篇文章
< 1 2 2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智库平台建设与本科生研究性教学深度融合的探索与实践——以南京大学经济学为例
1
作者 孙宁华 郑江淮 《中国大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86-90,共5页
为了切实推进本科生研究性教学,本文以南京大学经济学本科教学改革为例,探索新文科建设背景下智库平台建设和经济学研究性教学深度融合的思路和举措。南京大学经济学院对本科教学平台、系列国家高端智库、国家级研究基地、省级实践示范... 为了切实推进本科生研究性教学,本文以南京大学经济学本科教学改革为例,探索新文科建设背景下智库平台建设和经济学研究性教学深度融合的思路和举措。南京大学经济学院对本科教学平台、系列国家高端智库、国家级研究基地、省级实践示范基地等资源进行综合集成,通过优化顶层设计,构建了教学科研实践三元融合的支撑体系;建设实践平台,打造教学科研实践三元融合的现实载体;改进评估体系,重塑教学科研实践三元融合的反馈闭环;创新教学模式,探索教学科研实践三元融合的崭新体验,实现了智库平台建设与本科生经济学教学共同发展的良性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科生教学 研究性教学 智库平台 深度融合
下载PDF
南京大学经济系在南通城乡进行社会经济调研综合报告
2
《江苏社会科学》 1984年第4期9-13,共5页
一最近,南京大学经济系受省社会科学院、省社联的委托,並签订了议订书,根据省委宣传部、农工部、省政府经济研究中心提出的要求,为省委提出的“积极提高苏南,加快发展苏北”方针的实施和具体化,提供某些基础资料和一定的科学论证,在系... 一最近,南京大学经济系受省社会科学院、省社联的委托,並签订了议订书,根据省委宣传部、农工部、省政府经济研究中心提出的要求,为省委提出的“积极提高苏南,加快发展苏北”方针的实施和具体化,提供某些基础资料和一定的科学论证,在系主任葛林副教授和马淑鸾付教授的带领下,组织六十余名师生,对南通市城区及其管辖的六个县,进行了一次较大规模的社会经济调查。调查从三月十一日至四月五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通市城 大学经济 南通地区 经济发展 社会经济调查 加快发展 市管县 基础资料 调查报告 正确处理
下载PDF
耐心资本、数字经济与创新效率——基于制造业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3
作者 姜中裕 吴福象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1-133,共13页
在创新活动与融资活动联系日益紧密的背景下,资本的特征与属性成为构建“科技-产业-金融”高水平循环的重要因素。理论层面,将具有长期导向和治理作用的股权与债权置于“耐心资本”框架下,分析其对制造业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效应与内在机... 在创新活动与融资活动联系日益紧密的背景下,资本的特征与属性成为构建“科技-产业-金融”高水平循环的重要因素。理论层面,将具有长期导向和治理作用的股权与债权置于“耐心资本”框架下,分析其对制造业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效应与内在机制,提出“耐心”是长期的合作关系与监督治理作用,而“效率”是对创新资源的有效利用,两者能够兼容,即长期导向能够促进效率提升。实证层面,基于制造业A股上市公司2011—2022年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首先,耐心资本有效促进了制造业企业创新效率的提升,其中关系型债权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并且相较于建构创新,耐心资本更能促进高价值、高风险的模块创新。其次,耐心资本能够缓解信息不对称、缓解委托代理冲突,进而促进制造业企业提升创新效率。再次,数字经济在耐心资本促进制造业企业创新效率提升的过程中具有正向的调节作用,其中城市数字经济水平的提高显著增强了关系型债权的促进作用,而企业数字化转型程度的提升更能增强战略型股权的促进作用。最后,耐心资本更能促进市场势力较弱、处于成长期和成熟期的制造业企业提升创新效率。基于研究结论,政策建议如下:积极培育耐心资本,充分发挥耐心资本在降低信息摩擦、优化公司治理方面的优势;全面发展数字经济,为耐心资本参与制造业企业创新治理提供有利的条件和有效的工具;引导不同类型的耐心资本与处在不同发展阶段、面临不同市场结构的制造业企业有效匹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强国 数字经济 企业 数字化 公司治理 资本 科技 产业
下载PDF
数字经济发展与“双链”融合驱动模式转换
4
作者 刘晓曦 葛扬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3-38,共6页
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是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实施路径,现阶段我国亟须从产业链“拉动”创新链转变为创新链“推动”产业链的融合模式,而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其提供了新的思路。选取2013—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分... 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是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实施路径,现阶段我国亟须从产业链“拉动”创新链转变为创新链“推动”产业链的融合模式,而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其提供了新的思路。选取2013—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分别构建衡量数字经济发展和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水平的测度指标体系,并建立相应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数字经济是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发展的有效手段,并且数字经济发展可以显著增强创新链“推力”,从而推动我国“双链”融合模式转变;分区域来看,数字经济增强东部地区创新链“推力”和中部地区产业链“拉力”,展现出良好的促进“双链”融合作用,但是在西部地区由于资源挤占问题会产生负面影响。研究有助于在数字经济时代下厘清产业演进发展规律,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一定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创新链 产业链 “双链”融合
下载PDF
数字经济背景下工业绿色转型的协同驱动效应--基于系统动态行为视角
5
作者 曹长帅 苏迎娟 《华东经济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2,共12页
在数字经济背景下,为实现工业绿色转型的多驱动要素联动调控,厘清各系统要素的因果反馈回路,文章构建系统动力学模型,模拟不同情景下工业绿色转型驱动要素的动态效应和实现路径。研究发现:物质资本与技术资本对工业绿色转型存在最佳协... 在数字经济背景下,为实现工业绿色转型的多驱动要素联动调控,厘清各系统要素的因果反馈回路,文章构建系统动力学模型,模拟不同情景下工业绿色转型驱动要素的动态效应和实现路径。研究发现:物质资本与技术资本对工业绿色转型存在最佳协同驱动效应,且具有内在耦合关系;数字经济、能源结构、环境政策、技术创新、节能减排等要素均能显著推动工业绿色转型,但人口要素的缓慢增长对工业绿色转型具有抑制效应;与单要素驱动相比,多要素协同对工业绿色转型的拉升作用最为明显,多要素协同的累积效应能够促使各独立要素形成耦合共同体,产生“1+1>2”的协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工业绿色转型 系统动力学 协同驱动效应
下载PDF
世界一流大学经济学人才培养 被引量:7
6
作者 孙宁华 葛扬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87-90,共4页
本文对世界一流大学经济学专业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改革举措等进行了介绍,对南京大学经济学专业建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构建与时俱进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议。
关键词 世界一流大学 经济学专业 人才培养
下载PDF
大学研发、溢出效应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省际空间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任志安 李勇刚 于霞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0-64,共5页
将卢卡斯人力资本模型和罗默的知识积累模型相结合的建模方法,用于测度大学研发及其溢出效应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有其显著的优势.基于2000~2008年中国30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采用空间计量分析方法研究我国大学研发及其溢出效应对经济增长... 将卢卡斯人力资本模型和罗默的知识积累模型相结合的建模方法,用于测度大学研发及其溢出效应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有其显著的优势.基于2000~2008年中国30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采用空间计量分析方法研究我国大学研发及其溢出效应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结果表明:大学研发支出显著促进了我国经济增长,其每增加1%将会推动经济增长0.069个百分点;其中,大学研发的直接投资产出弹性为0.058,而溢出效应的产出弹性为0.011.因此,需要进一步深化产学研耦合力度,加大对大学研发的投入,为研究型大学培养专门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研发 溢出效应 经济增长 空间计量
下载PDF
南京市经济结构调整的战略研究
8
作者 顾江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1999年第5期75-80,共6页
一、南京市经济结构现状和基本特征及其评价1.产业结构正朝着合理协调的方向发展,但调整缓慢。从总体上评价一个城市的产业结构是否合理,通常是看它的三次产业的比例关系处于何种水平,以及可能的发展方向。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奖... 一、南京市经济结构现状和基本特征及其评价1.产业结构正朝着合理协调的方向发展,但调整缓慢。从总体上评价一个城市的产业结构是否合理,通常是看它的三次产业的比例关系处于何种水平,以及可能的发展方向。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S·库兹涅茨在其名著《现代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市 经济结构调整 产业结构 第三产业 农村工业化 乡镇企业 主导产业 集中度 耐用消费品工业 产品结构
下载PDF
从发展消费经济入手构建新发展格局 被引量:1
9
作者 洪银兴 韩绿艺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5-29,共5页
构建新发展格局需要增强国内大循环的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最为可靠的内生动力就是扩大最终消费。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突出表现在: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明显超过其他需求;引领消费升级的中等收入群体日益扩大;现代化进程中边... 构建新发展格局需要增强国内大循环的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最为可靠的内生动力就是扩大最终消费。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突出表现在: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明显超过其他需求;引领消费升级的中等收入群体日益扩大;现代化进程中边际消费倾向具有递增的趋势。拉动消费需求并不仅仅涉及消费这一个环节,需要发展消费经济。消费经济是与消费相关的消费方式及与分配和流通相互联系的经济。发展消费经济主要涉及消费与流通(市场)协同,消费与分配协同,个人消费与公共消费协同。发展消费经济需要关注中上等收入阶段和数字经济阶段的消费业态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发展格局 消费经济 消费需求 消费业态
下载PDF
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中更加完善基本经济制度 被引量:1
10
作者 葛扬 《广东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4-32,I0001,I0002,共11页
我国改革开放的过程,也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不断探索、走向更加完善的过程。基本经济制度由以下三个部分组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国统一大市场... 我国改革开放的过程,也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不断探索、走向更加完善的过程。基本经济制度由以下三个部分组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既是基本经济制度完善的必然选择,也是基本经济制度完善的重要内容。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不仅有助于消除制约生产要素在区域之间、城乡之间、行业之间自由流动的体制和制度障碍,而且有助于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和各类市场主体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竞争,为各种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其贡献及参与分配创造条件,推进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更加完善,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制度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国统一大市场 基本经济制度 分配制度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下载PDF
以改革开放创新激发经济发展潜力与动力
11
作者 沈坤荣 林剑威 赵倩 《河北学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2,共12页
当前,中国经济面临下行压力,其中既有周期性、阶段性因素,也有结构性、体制性因素,需要通过激发经济发展潜力与动力加以应对。从供给视角看,影响经济增长潜力的主要因素包括要素投入和全要素生产率水平;从需求视角看,影响经济增长潜力... 当前,中国经济面临下行压力,其中既有周期性、阶段性因素,也有结构性、体制性因素,需要通过激发经济发展潜力与动力加以应对。从供给视角看,影响经济增长潜力的主要因素包括要素投入和全要素生产率水平;从需求视角看,影响经济增长潜力的主要因素包括投资、消费和出口。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数据要素和数字技术成为影响经济增长潜力的新因素。中国经济仍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经济增长潜力主要来自新型城镇化、逐步形成的人才红利、大国经济优势以及数字经济四个方面。同时,人口老龄化、能源资源约束、消费需求不足以及自主创新能力有待提升,构成制约中国经济增长潜力释放的主要瓶颈。面对当前经济运行存在的困难和挑战,需要推动短期政策应对与中长期经济治理有机结合,以要素市场化改革激发经济发展潜力,以高水平开放提高经济发展活力,以高质量创新增强经济发展动力,在加速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实现经济稳定增长和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增长 经济增长潜力 新发展格局
原文传递
伯南克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主张及其启示
12
作者 洪银兴 姜集闯 《求是学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7-84,共8页
202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本·伯南克凭借着对大萧条的全面深入研究及以此为基础建立的理论体系,领导美联储成功应对了金融危机,并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复苏经济。本文从伯南克有关大萧条的研究成果入手,系统梳理他的经济理论、政... 202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本·伯南克凭借着对大萧条的全面深入研究及以此为基础建立的理论体系,领导美联储成功应对了金融危机,并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复苏经济。本文从伯南克有关大萧条的研究成果入手,系统梳理他的经济理论、政策主张、监管理念,并吸收其科学成分应用到解释中国经济问题层面上来,为监管部门进一步完善国家宏观经济治理和调控体系,尤其是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提升监管效力和效率,筑牢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安全底线,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伯南克 大萧条 中央银行 货币政策 系统监管
下载PDF
数字经济驱动中国农业现代化的机制与效应 被引量:12
13
作者 傅华楠 李晓春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8-31,共14页
基于中国30个省(区、市)2011—2020年面板数据,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分别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面板门槛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等实证检验了数字经济对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影响机制与效应。结果表明:数字经济能够显著驱动中国农业现代化,该结... 基于中国30个省(区、市)2011—2020年面板数据,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分别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面板门槛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等实证检验了数字经济对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影响机制与效应。结果表明:数字经济能够显著驱动中国农业现代化,该结论在多种稳健性检验条件下依然成立;面板门槛效应分析显示,数字经济对农业现代化的驱动效应存在以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农村人力资本水平和农村非农就业为门槛变量的递增型非线性特征;空间溢出效应分析表明,数字经济对农业现代化的影响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数字经济有利于形成区域间农业现代化协同推进的发展格局;区域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经济能够驱动东部地区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但对中西部地区农业现代化的赋能作用尚不明显;驱动路径分析显示,数字经济对农业三个子体系现代化的驱动效应从大到小依次为产业体系现代化、经营体系现代化、生产体系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 数字经济 门槛效应 空间溢出效应 异质性
下载PDF
南京经济发展战略浅探
14
作者 赵德滋 顾新华 李放 《未来与发展》 1986年第1期34-39,共6页
一南京是我国最发达的综合性工业城市之一。现有2875个工业企业,75.5万人职工队伍,原值为64.2亿元固定资产,119个主要工业门类,其中电子仪表、石油化工、机械制造、建筑材料是四大主导产业,而电子工业尤为发达,是我国三大电子工业基地... 一南京是我国最发达的综合性工业城市之一。现有2875个工业企业,75.5万人职工队伍,原值为64.2亿元固定资产,119个主要工业门类,其中电子仪表、石油化工、机械制造、建筑材料是四大主导产业,而电子工业尤为发达,是我国三大电子工业基地之一。“七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发展战略 主导产业 工业门类 工业企业 综合性工业 建筑材料 石油化工 机械制造 交通运输条件 电子仪表
下载PDF
市场分割与区域经济韧性关系的实证检验 被引量:2
15
作者 朱岚田 葛扬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121-125,共5页
强化经济韧性、确保经济行稳致远是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的重要目标,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内在要求。文章从理论上分析了市场分割影响区域经济韧性的内在逻辑,并用我国2005—2019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 强化经济韧性、确保经济行稳致远是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的重要目标,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内在要求。文章从理论上分析了市场分割影响区域经济韧性的内在逻辑,并用我国2005—2019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市场分割对经济韧性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排除内生性干扰和经过多重稳健性检验后此关系依旧显著。机制检验结果表明市场分割会通过抑制制造业规模和区域的创新能力进而影响经济韧性;市场分割对经济韧性的负面作用在个体私营经济规模较大的地区会得到强化;发展数字经济,加快数字化转型则是一个缓解市场分割消极影响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分割 经济韧性 统一大市场 区域一体化
下载PDF
数字经济对工业绿色转型的驱动效应 被引量:1
16
作者 曹长帅 郑琼 《中国流通经济》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34-50,共17页
在工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背景下,基于2010—2020年我国30个省份(未包括港、澳、台、藏)的面板统计数据,运用系统GMM模型、空间模型、断点回归模型以及中介效应模型,多维度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工业绿色转型的影响特征。研究表明:首先,数字... 在工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背景下,基于2010—2020年我国30个省份(未包括港、澳、台、藏)的面板统计数据,运用系统GMM模型、空间模型、断点回归模型以及中介效应模型,多维度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工业绿色转型的影响特征。研究表明:首先,数字经济对工业绿色转型具有直接驱动作用,且存在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数字基础、数字技术、数字平台及数字金融均对工业绿色转型产生驱动作用,且在驱动效应估计中,数字基础>数字技术>数字金融>数字平台。其次,数字经济与工业绿色转型之间呈明显的倒U形非线性特征,即当数字经济发展到达阈值后,则会对工业绿色转型产生抑制效应,且拐点约在76%水平位置。再次,政府环境规制在数字经济与工业绿色转型之间具有显著的中介效应,中介效应约为22.7%。为进一步深化数字经济对工业绿色转型的驱动效应,中央政府应积极引导工业实体经济确立“数实融合”的发展理念,推动转型驱动政策的空间互联;地方政府应根据自身发展情况制定因地制宜的靶向驱动策略,发挥环境规制政策的潜在作用,实现政府主导结构转型与效率转型的创新补偿效应,通过其带来的正外部性促进工业绿色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工业绿色转型 环境规制 空间溢出 中介效应
下载PDF
技术比较优势、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 被引量:1
17
作者 戴玮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31-135,共5页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支撑创新发展的条件不尽相同,这也使得各地区创新发展的优势并不完全一致。基于此,文章分析了技术比较优势影响地区技术创新活动进而影响经济增长的内在机制,并提出了技术创新只有结合地区的技术比较优势,才能更好...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支撑创新发展的条件不尽相同,这也使得各地区创新发展的优势并不完全一致。基于此,文章分析了技术比较优势影响地区技术创新活动进而影响经济增长的内在机制,并提出了技术创新只有结合地区的技术比较优势,才能更好地促进经济增长的命题。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应用2009—2019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发现:当地区的技术创新能够充分发挥当地的技术比较优势时,将更有助于地区的经济增长;在考虑了不同的技术比较优势和经济增长指标后,这一结果依然稳健;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省份和中西部地区省份依据技术比较优势进行技术创新,能够更好地促进地区经济增长。为了更好地发挥创新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内在驱动作用,技术创新应该在充分考虑本地区技术水平的条件下,遵循地区技术比较优势展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比较优势 创新 经济增长
下载PDF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的中国宏观经济学研究——第一届中国宏观经济学论坛综述
18
作者 黄和 郑江淮 《产业经济评论》 2023年第5期194-200,共7页
高质量发展是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主题。2023年7月2日,第一届中国宏观经济学论坛在南京大学举办。论坛分为宏观经济、区域经济、财政经济、产业与贸易经济、环境经济、金融与数字经济六个平行论坛,针对中国宏观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和中国... 高质量发展是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主题。2023年7月2日,第一届中国宏观经济学论坛在南京大学举办。论坛分为宏观经济、区域经济、财政经济、产业与贸易经济、环境经济、金融与数字经济六个平行论坛,针对中国宏观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和中国宏观经济学研究的热点问题展开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宏观经济学 高质量发展 新发展格局
下载PDF
文明城市创建政策何以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来自全国文明城市评选的准自然实验证据
19
作者 车树林 王琼 《江海学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6-114,255,256,共11页
全国文明城市是目前国内反映城市整体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含金量最高的综合性荣誉称号,也是凝聚力量推动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基于全国文明城市评选这一准自然实验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文明城市创建政策显著促进了城市经济高质... 全国文明城市是目前国内反映城市整体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含金量最高的综合性荣誉称号,也是凝聚力量推动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基于全国文明城市评选这一准自然实验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文明城市创建政策显著促进了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提升,且这一政策效应在地理区位、市场潜能不同的城市中表现出明显的异质性特征;文明城市创建政策对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主要通过环境规制效应、技术创新效应、人才集聚效应、交易成本效应四种机制路径实现。因此,应持续推进全国文明城市评选表彰活动,重视不同城市间的统筹协调发展,深入疏通政策效应的传导渠道,实现城市文明建设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双赢”,从而推进中国式城市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明城市 高质量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
下载PDF
创新型人才集聚与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研究
20
作者 师磊 俞卓航 《现代管理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13,共11页
当前国内外发展形势下,创新型人才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探讨创新型人才集聚与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采用中国2001—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建立面板双向固定效应模型,考察各省域创新型人才集中程度与区域间经... 当前国内外发展形势下,创新型人才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探讨创新型人才集聚与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采用中国2001—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建立面板双向固定效应模型,考察各省域创新型人才集中程度与区域间经济差距的关系。研究发现:第一,在考察期内,创新型人才集聚会显著扩大区域经济差距,该结论在更换变量测度及使用工具变量回归后仍然稳健。第二,机制分析表明,创新型人才集聚通过推动集聚地区产学研合作与高质量创新进而扩大区域经济差距。第三,创新型人才在我国不同地区的集聚效应存在一定的异质性。上述结论为改善我国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现状,合理制定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提供了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型人才集聚 区域经济发展差距 产学研合作 高质量创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