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视域下新质生产力的三重阐释路径 |
闫金敏
戴雪红
|
《东南学术》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2
|
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个结合” |
尚庆飞
谷生秀
|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24 |
3
|
|
3
|
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形成的历史条件、形成基础与独特贡献——以瞿秋白为分析中心 |
李中涵
陈继红
|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4
|
从马克思主义的内部结构到现实主义文艺理论的话语构成——基于对“现实”概念的分析 |
潘天成
|
《中国文艺评论》
CSSCI
|
2024 |
1
|
|
5
|
普兰查斯与西方马克思主义法哲学逻辑演进的批判性分析 |
黎华楠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24 |
1
|
|
6
|
《新青年》中的马克思主义道德观 |
李中涵
|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7
|
《新青年》时期陈独秀对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阐释 |
李中涵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24 |
0 |
|
8
|
西方马克思主义关于智媒时代的主体生产及其理论批判 |
李心悦
戴雪红
|
《理论视野》
CSSCI
|
2024 |
0 |
|
9
|
马克思主义城市住房理论及其对中国实践的指导意义 |
金小鸥
|
《中华手工》
|
2024 |
0 |
|
10
|
“马克思:市民社会、资产阶级社会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笔谈 |
张一兵
刘冰菁
孔伟宇
李乾坤
|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13
|
|
11
|
都市马克思主义导论 |
胡大平
|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19
|
|
12
|
20世纪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的节奏和变奏 |
胡大平
|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5
|
|
13
|
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与实践的中国特色——以组织发展为中心的历史考察 |
王建华
|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5
|
|
14
|
资本主义的空间性批判与日常生活的总体性革命——一种拓展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的激进尝试 |
温权
|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4
|
|
15
|
地方性空间生产知识——都市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形态 |
胡大平
|
《理论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6
|
|
16
|
生产关系再生产与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深化 |
孙乐强
|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3
|
|
17
|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之比较 |
王培暄
|
《学术探索》
CSSCI
|
2014 |
5
|
|
18
|
欧洲小资产阶级的政治危机与法西斯主义兴起的社会根源——从瓦伊达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观谈起 |
温权
|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2
|
|
19
|
历史唯物主义的文化—政治哲学维度——布达佩斯学派关于马克思社会历史理论的思考 |
温权
|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1
|
|
20
|
资本批判的三重向度与《资本论》对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建构 |
温权
|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CSSCI
|
2016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