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资本主义的空间性批判与日常生活的总体性革命——一种拓展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的激进尝试 被引量:4
1
作者 温权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8-14,共7页
资本主义制度在当今社会的幸存,似乎超出了传统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其必然消亡的乐观预期。其原因有二:一方面,商品拜物教的异化特质,已然凭借成熟的市场机制,渗透到繁芜庞杂的日常生活领域,从而转变为更加隐蔽的微观政治权力;另一方面,资... 资本主义制度在当今社会的幸存,似乎超出了传统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其必然消亡的乐观预期。其原因有二:一方面,商品拜物教的异化特质,已然凭借成熟的市场机制,渗透到繁芜庞杂的日常生活领域,从而转变为更加隐蔽的微观政治权力;另一方面,资本的形成与交换,也不单纯囿于"物"的范畴,它毋宁跃迁到空间层面,并将自身演化为对抽象空间的重构与再生产。于是,资本对个体的钳制就嬗变为,由它所掌控的异化空间对日常生活的全面曲解与压制。鉴于此,原先以生产力-生产关系间矛盾为出发点的宏观政治革命,必须在微观层面,实现空间批判的转向。而后者毋宁是以实现人的全面性为目的,进而瓦解作为资本生产场域的抽象空间的总体性革命。至于该过程本身,可被视为一种解读乃至拓展马克思主义社会批判理论的激进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象空间 日常生活 资本生产 微观权力 总体革命
下载PDF
从城市的空间革命到社会关系的激进重构--一种反思当代资本主义危机的批判性理路
2
作者 温权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0-36,186,共7页
对商品生产场域的控制与再生产,不啻为当代资本主义为保全自身合法性而被迫实施的空间性策略。它在缓解旧有矛盾的同时,又将异化的社会关系泛化到更为抽象的空间层面,从而削弱乃至颠倒了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决定作用。于是,资本在空间中... 对商品生产场域的控制与再生产,不啻为当代资本主义为保全自身合法性而被迫实施的空间性策略。它在缓解旧有矛盾的同时,又将异化的社会关系泛化到更为抽象的空间层面,从而削弱乃至颠倒了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决定作用。于是,资本在空间中的周转与增值,可视为阉割并剥离生产力自身的批判性之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自发的再生产过程。后者在现代性视域下,被进一步具象化为以城市建构为节点的当代社会关系图景。其中,既包含了现代官僚体系之于城市生活的微观政治权力,也蕴藏着资本逻辑调节个体交往范式的微观伦理法则。然而,这势必在城市空间内,埋下中心与边缘、交往与交换之间的双重隐忧,进而引发社会关系的全面危机。因此,在空间维度重构被异化的生产关系,是资本主义的"内在"要求。它使城市空间的总体性革命变得极为迫切,并为马克思主义的最终介入,提供了适当的契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关系再生产 空间生产 微观政治 微观伦理 城市革命
下载PDF
批判理论的困境:人类本质的历史性解读与生产范式的三个悖论——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理论家马尔库什哲学人类学刍议 被引量:2
3
作者 温权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22-128,共7页
如何彰显马克思哲学中有关人类本质的人道主义内涵,构成马尔库什早期思想的核心议题。于是,他深入考察了以物质生产为出发点的历史唯物主义,并试图在生产范式与人类本质的实现这两者之间建立内在关联。然而,生产范式自身的含混性却使人... 如何彰显马克思哲学中有关人类本质的人道主义内涵,构成马尔库什早期思想的核心议题。于是,他深入考察了以物质生产为出发点的历史唯物主义,并试图在生产范式与人类本质的实现这两者之间建立内在关联。然而,生产范式自身的含混性却使人类解放的路径选择出现分歧。这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其一,资本主义的瓦解是生产力的逻辑必然,还是工人阶级的主观意愿?其二,共产主义的实现是实证科学规律性的结果,还是工人阶级激进需要的目的论诉求?其三,就人类本质的实现历程而言,历史在其连续性与非连续性之间该作何抉择?马尔库什通过批判性地解读马克思的相关论述,才逐步澄清了上述疑窦,并在建构批判理论的同时有效地调解了青年马克思与晚年马克思之间所谓的"冲突",进而为人类本质的人道主义指向确立相应的合法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本质 生产范式 激进需要 历史 劳动
原文传递
民主因何而衰退——国外民主衰退成因研究的新进展 被引量:8
4
作者 倪春纳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16-124,239,共9页
近年来,全球民主衰退现象成为国外学术界关注的热点话题。与以往民主衰退成因分析侧重于过程与结构取向不同,当前国外学者主要从治理危机、威权主义复兴、恐怖主义蔓延以及地缘政治学的视角来解读民主衰退的发生逻辑。国外学者对民主衰... 近年来,全球民主衰退现象成为国外学术界关注的热点话题。与以往民主衰退成因分析侧重于过程与结构取向不同,当前国外学者主要从治理危机、威权主义复兴、恐怖主义蔓延以及地缘政治学的视角来解读民主衰退的发生逻辑。国外学者对民主衰退成因的新近研究,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域外的认知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主衰退 治理危机 威权主义 恐怖主义 地缘政治
下载PDF
治理与治理术批判——关于福柯权力分析再问题化的思考 被引量:2
5
作者 季勇 《天津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4-51,共8页
相较于权力的微观物理学和生命政治学,福柯的治理与治理术批判尚未获得与其理论地位相称的对待,而由此造成的理论遮蔽不仅影响到福柯理论形象的重构,而且无益于当代批判理论的更新。基于上述理由,有必要在福柯权力分析及其自我深化的框... 相较于权力的微观物理学和生命政治学,福柯的治理与治理术批判尚未获得与其理论地位相称的对待,而由此造成的理论遮蔽不仅影响到福柯理论形象的重构,而且无益于当代批判理论的更新。基于上述理由,有必要在福柯权力分析及其自我深化的框架中理解治理与治理术批判。治理问题式抛弃了权力的战争话语,使得着重分析国家(政治治理形式)和主体的同构、再理解政治经济学与自由主义等问题的治理术批判成为可能。然而,此理论进展在缓和对于生命政治的过分批评的同时,仍未摆脱唯名论立场的固有问题。有鉴于此,必须思考福柯的治理、治理术批判以及它们的启示性价值和方法论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柯 权力分析 治理术批判 生命政治 自由主义 政治经济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