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城镇家庭住房财富不均等的时空分异研究
1
作者 孙伟增 章心遥 《中国房地产金融》 2025年第2期10-19,共10页
住房资产是中国家庭财富的最核心组成部分,因此探讨住房财富分配不均现象及潜在原因对于理解中国的财富差距问题和高效推进共同富裕具有深刻意义。本文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0—2020年六期的调查数据,基于基尼系数测算、对数方... 住房资产是中国家庭财富的最核心组成部分,因此探讨住房财富分配不均现象及潜在原因对于理解中国的财富差距问题和高效推进共同富裕具有深刻意义。本文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0—2020年六期的调查数据,基于基尼系数测算、对数方差分解、泰尔指数分解全面分析了中国城镇家庭住房财富差距的时空特征和演变趋势,研究发现:第一,中国城镇家庭的住房财富不均等程度呈波动上升趋势,其中西部地区增速最快,中部其次,东部地区增速较缓。第二,家庭之间持有住房的单价差异是构成住房财富不均等及其上升趋势的主要因素,而家庭间、地区间的住房面积差距相对较小。第三,各区县内部和各区县间的住房财富差距对全国层面住房财富差距的贡献基本相等;住房面积差距中,区县内的不均等分布占主导地位;而在住房价格差距中,区县间的差异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房财富不均等 基尼系数 对数方差分解 泰尔指数分解
原文传递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与企业绿色创新
2
作者 韩峰 赵昕曈 孙沛哲 《环境经济研究》 CSSCI 2024年第4期165-186,共22页
为促进生态文明建设,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被确立为一项关键的制度安排,其核心目标在于对领导干部履行环境责任的绩效进行科学评估与考核。本文以2014年启动的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为准自然实验,结合上市公司绿色专利数量... 为促进生态文明建设,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被确立为一项关键的制度安排,其核心目标在于对领导干部履行环境责任的绩效进行科学评估与考核。本文以2014年启动的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为准自然实验,结合上市公司绿色专利数量及引用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系统探讨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对企业绿色创新能力的影响机制与效果。研究结果显示,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能够通过强化环境规制、增加地方政府公共研发支出强度以及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显著提升企业绿色创新水平。采用多种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表现出较高的可靠性与稳健性。进一步研究发现,与严格的经济绩效考核相比,更宽松的经济绩效考核有助于发挥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对企业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且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在推进企业绿色创新过程中具有明显的协同效应;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不仅提高了申请和授权绿色专利的总体引用水平,而且更有利于绿色专利他引水平的提升;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对企业发明型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显著强于实用新型绿色创新,对联合创新的影响明显大于独立创新。本文结论对于进一步优化和加强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工作、有效推进地方政府生态绩效评价与考核,进而实现企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 生态绩效考核 企业绿色创新 双重差分
下载PDF
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与图书馆建构第三空间协同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倩 汤二子 《传媒论坛》 2024年第16期116-120,共5页
当前大力推进的“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能够从生活实践中培养学生的精神品质并陶冶其道德情操。高校图书馆作为面积较大的实体空间,可以为“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提供支持。其中,积极建构的第三空间,则最能体现出图书馆的德育目标与“... 当前大力推进的“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能够从生活实践中培养学生的精神品质并陶冶其道德情操。高校图书馆作为面积较大的实体空间,可以为“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提供支持。其中,积极建构的第三空间,则最能体现出图书馆的德育目标与“一站式”学生社区之间的共通之处。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的政策空间,可以为图书馆建构第三空间提供决策上的支撑。第三空间与“一站式”学生社区在德育上的协同作用,有利于拓展图书馆的功能边界,并能在实践中起到育人的作用,最终服务于立德树人的思想政治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站式”学生社区 图书馆 第三空间 思想政治教育
下载PDF
“双线混融教学”情景下公司金融课程的研究导向型教学设计 被引量:1
4
作者 胡玉梅 张国建 《金融理论与教学》 2024年第2期112-118,共7页
外界环境的不确定性变化和信息技术的飞跃发展给高校金融类课程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完全适应新时代金融类教学发展的需要,“双线混融教学”情景下的研究导向型教学是必然趋势。在研究导向型教学模式下,双线混融教... 外界环境的不确定性变化和信息技术的飞跃发展给高校金融类课程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完全适应新时代金融类教学发展的需要,“双线混融教学”情景下的研究导向型教学是必然趋势。在研究导向型教学模式下,双线混融教学应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导向,通过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信息检索和筛选能力、创新能力,培育综合型高水平的金融人才。通过对“双线混融教学”情景下研究导向型教学内涵、必要性和教学设计要点进行分析,以期为实施研究导向型的公司金融课程教学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线混融教学 研究导向型教学 公司金融 教学设计
下载PDF
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培养模式探究
5
作者 张国建 胡玉梅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24年第12期133-141,共9页
提高高校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关键是深化硕士研究生教育体制改革。在此背景下,研究生就业是否存在学历倒挂现象成为社会和政策制定者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通过调研,基于调查问卷和访谈数据,研究发现学历倒挂现象确实存在,但这是极个别案... 提高高校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关键是深化硕士研究生教育体制改革。在此背景下,研究生就业是否存在学历倒挂现象成为社会和政策制定者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通过调研,基于调查问卷和访谈数据,研究发现学历倒挂现象确实存在,但这是极个别案例,不具有普遍性,并且这一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性别差异和个体异质性。尽管当前就业形势严峻,但学历提升渠道仍具有较高的收入回报率。最后,为避免学历倒挂,从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调整课程体系结构、深化素质教育、突出办学特色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高质量发展 专业型硕士 学历倒挂
下载PDF
智能化转型、出口产品竞争力与产业链溢出效应
6
作者 张志彬 王典 韩峰 《经济经纬》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5-67,共13页
基于中国海关贸易数据创新性地从市场相似性视角构建“企业—产品”层面的出口竞争力指标,探究了智能化转型对企业出口产品竞争力的影响及其产业链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企业智能化转型显著促进了出口产品竞争力提升;机制检验结果显示... 基于中国海关贸易数据创新性地从市场相似性视角构建“企业—产品”层面的出口竞争力指标,探究了智能化转型对企业出口产品竞争力的影响及其产业链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企业智能化转型显著促进了出口产品竞争力提升;机制检验结果显示,智能化转型通过增强产品价格竞争优势和产品质量竞争优势提升企业出口产品竞争力;异质性分析表明,智能化转型对具有同质性、加工贸易以及出口至发达国家的出口产品竞争力的促进效果更为显著;进一步分析发现,智能化转型对产业链某一分工环节的冲击会波及至上下游关联企业,兼具“前向溢出”和“后向溢出”的产业链传导效应;拓展性研究发现,企业智能化不仅有助于培育外贸新动能,也能推动出口企业积极参与国内大循环,其贸易拓展效应有利于出口多样化发展;智能化转型有助于现有出口产品市场渗透和市场开拓,对新出口产品竞争优势的“重塑”效应可能尚未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化转型 出口产品竞争力 产业链溢出效应 外贸新动能
原文传递
区位导向性产业政策偏好与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来自地级市政府工作报告文本的证据
7
作者 张国建 胡玉梅 许东彦 《南方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3-94,共22页
如何有效提升制造业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是决定中国制造能否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从地方政府的政策偏好视角探讨区位导向性产业政策的制定逻辑和实施效果,有助于提高地方政府区位导向性产业政策制定效率、增进与其他相关政策的协调性... 如何有效提升制造业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是决定中国制造能否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从地方政府的政策偏好视角探讨区位导向性产业政策的制定逻辑和实施效果,有助于提高地方政府区位导向性产业政策制定效率、增进与其他相关政策的协调性。文章基于地级市政府工作报告文本,创新性地测算了地方政府的区位导向性产业政策偏好,并考察了其对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样本期内,地方政府的区位导向性产业政策偏好整体上显著抑制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该结论通过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政策带来的效率损失主要体现在国有企业和大规模企业、劳动密集型行业、成熟期企业以及要素市场发育程度较低地区。机制分析发现区位导向性产业政策偏好通过抑制市场竞争、降低资源配置效率、阻碍企业退出和影响企业成长等渠道降低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但却通过缓解融资约束提升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进一步研究发现虽然地方政府的区位导向性产业政策偏好带来一定的效率损失,但却有效提高了微观层面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就业和税收,宏观层面城市生产总值和利税总额。文章对于新发展阶段更好地评估区位导向性政策制定效果、进一步优化区位导向性政策设计、推动制造强国建设有着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位导向性产业政策偏好 全要素生产率 地方政府 文本分析
下载PDF
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碳减排效应——基于空间溢出效应与城市异质性的视角 被引量:9
8
作者 李慧 佟孟华 张国建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44-58,共15页
实施绿色金融试点政策是我国自下而上完善绿色金融体系的重要举措,对于地区产业低碳转型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2010—2019年283个地级市的平衡面板数据,以绿色金融试点政策为切入点,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和空间计量方法系... 实施绿色金融试点政策是我国自下而上完善绿色金融体系的重要举措,对于地区产业低碳转型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2010—2019年283个地级市的平衡面板数据,以绿色金融试点政策为切入点,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和空间计量方法系统评估了实施绿色金融试点政策的碳减排效应。研究发现,绿色金融试点政策的实施显著降低了试点城市的工业碳排放总量和工业碳强度,且政策效果具有持续性和稳健性。绿色金融试点政策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即本地绿色金融试点政策的实施会对空间关联地区的碳减排产生积极影响,但施策过程中需防范污染产业转移风险。进一步研究发现,绿色金融试点政策的碳减排效应在不同区域和不同试点城市中呈现异质性。影响机制分析结果表明,绿色金融试点政策主要通过发展绿色信贷、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和提升能源利用效率等方式促进地区碳减排。本文研究为我国完善绿色金融体系和实现“双碳”目标提供了实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 碳减排效应 空间溢出效应 城市异质性
下载PDF
制度型开放促进出口“提质增效”了吗? 被引量:12
9
作者 戴翔 马皓巍 《国际贸易》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6-76,共11页
为加快贸易强国建设,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作为中国开放的重大战略调整和转型被写入党的二十大报告之中。出口是建设贸易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制度型开放对于出口提质增效而言,不仅会通过激励企业创新和降低制度... 为加快贸易强国建设,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作为中国开放的重大战略调整和转型被写入党的二十大报告之中。出口是建设贸易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制度型开放对于出口提质增效而言,不仅会通过激励企业创新和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两个直接作用机制而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而且还会通过产业集聚的调节效应这一间接作用机制而产生促进作用。在创新性地提出并测度地区层面的制度型开放指数基础上,文章利用2013—2021年企业微观层面数据进行的实证研究,以及一系列的稳健性检验,证实了上述理论假说的正确性。此外,实证还分析发现,制度型开放对出口提质增效的促进作用,还会因企业是否地处沿海地区以及是否地处“一带一路”沿线地区,而具有显著的异质性影响。研究结论不仅从促进出口提质增效的实践需求层面为新阶段转向制度型开放提供了理论和经验支撑,而且对于如何进一步发挥制度型开放在建设贸易强国中的作用也有重要政策含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型开放 贸易强国 提质增效
下载PDF
数字贸易强国:理论、指标及测度 被引量:7
10
作者 戴翔 林益安 王昱涵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6-108,共13页
在数字经济成为全球重要经济形态的背景下,正确认识数字贸易强国必须建立在科学构建数字贸易强国指数的基础上。本文在理论上分析了数字化程度对贸易利益的微观影响机制,据此构建了数字贸易强国综合衡量指标,继而测算了2012—2019年主... 在数字经济成为全球重要经济形态的背景下,正确认识数字贸易强国必须建立在科学构建数字贸易强国指数的基础上。本文在理论上分析了数字化程度对贸易利益的微观影响机制,据此构建了数字贸易强国综合衡量指标,继而测算了2012—2019年主要经济体的数字贸易强国指数,并从质量、规模等多个维度进行了分解。结果显示:第一,样本期内中国数字贸易强国指数位于世界第二,但在数字贸易质量方面与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第二,从产业层面看,中国数字产业领域的数字贸易具有显著优势,保持了领先地位,这源于在全球价值链分工条件下中国数字产成品出口占据了数量和质量优势,但在融合数字技术的传统产业方面数量和质量均不占优;第三,基于产品层面的测算结果表明,在作为数字产业核心的中间产品方面,中国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建设数字贸易强国,中国亟待由数量优势、产成品优势向质量优势和核心中间产品优势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贸易强国 贸易优势 数字产业化 产业数字化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基于《周易》思想的理解和启示 被引量:8
11
作者 戴翔 《阅江学刊》 2024年第2期116-125,174,共11页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质生产力”概念,汲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拓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成果。《周易》蕴含的“量变质变”“刚柔相推而生变化”等深刻思想,有助于我...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质生产力”概念,汲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拓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成果。《周易》蕴含的“量变质变”“刚柔相推而生变化”等深刻思想,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特征、“新质生产力”与传统生产力的联系与区别、“新质生产力”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引擎作用。《周易》蕴含的“天下随时,随时而行”的深刻思想,对于探寻加快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思路和对策具有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周易》 战略性新兴产业 未来产业
下载PDF
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包容性开放效应——基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HDI指数的经验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戴翔 曾令涵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51-659,共9页
与以往发达国家主导和推动的经济全球化不同,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由于秉持着人类命运共同体先进理念,不仅为更多发展中国家融入全球价值链分工提供了更多机会,而且力图改善其分工地位,从而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具有包容性开放的方向... 与以往发达国家主导和推动的经济全球化不同,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由于秉持着人类命运共同体先进理念,不仅为更多发展中国家融入全球价值链分工提供了更多机会,而且力图改善其分工地位,从而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具有包容性开放的方向发展,让开放发展的成果能够更多地惠及世界各国尤其是其他发展中国家。在理论分析基础上,以人类发展指数(HDI)作为包容性开放效应的表征变量,基于2010—2019年ADBMRIO数据库中60个国家的经验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及稳健性检验,分析“一带一路”倡议的包容性开放效应。结果表明,“一带一路”倡议显著促进了沿线国家HDI提升,表现出较好的包容性开放特征,并且上述效应主要通过提升沿线国家全球价值链参与度和改善分工地位2个作用机制产生,理论假说得到了较好的逻辑一致性计量检验结果。据此可见,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先进理念的“一带一路”倡议,不仅有着坚实的理论基础,而且实践经验证明中国已经走在推动包容性开放道路上,包容性开放效应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初步显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倡议 包容性开放 人类发展指数(HDI) 双重差分模型
原文传递
数字技术创新发展易货贸易的机遇及对策 被引量:4
13
作者 戴翔 《治理现代化研究》 2024年第1期41-51,共11页
以数字技术创新发展易货贸易,不仅是贯彻落实“发展数字贸易,加快建设贸易强国”重要精神的表现,也是加快形成和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表现。在以数字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下,易货贸易通过数字赋能可以... 以数字技术创新发展易货贸易,不仅是贯彻落实“发展数字贸易,加快建设贸易强国”重要精神的表现,也是加快形成和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表现。在以数字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下,易货贸易通过数字赋能可以解决以往面临的信息不对称、供需难匹配等传统难题,并面临着创新发展的重要机遇。特别是,受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世纪疫情的叠加影响,数字赋能下的易货贸易有望成为应对世界经济“动荡”与“变革”等不确定性和风险的重要举措,并成为未来贸易方式的主导形态和新增长极。中国亟待抢抓这一新战略机遇,其战略意义不仅在于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大势,实现中国对外贸易“增量提质”,更为重要的是,能更好地服务国家统筹开放和安全、加快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等战略需要。为此,中国应尽快启动易货贸易新战略,依托数字赋能推动易货贸易创新发展,并将中国打造成为全球易货贸易的中心和枢纽。这也是实现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建设数字贸易强国的题中应有之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赋能 易货贸易 贸易新业态
下载PDF
我国高校师范类专业认证的发展与评价
14
作者 权灵通 何红中 《上海教育评估研究》 2024年第5期55-60,共6页
高校师范类专业认证是保障教师教育质量的重要措施,也是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在回顾我国高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总结了其在规范师范类专业建设、引导专业建立持续改进机制、密切教育与社会需... 高校师范类专业认证是保障教师教育质量的重要措施,也是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在回顾我国高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总结了其在规范师范类专业建设、引导专业建立持续改进机制、密切教育与社会需求联系、推动教师教育理论研究等方面的认证效果。指出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专业内涵建设不够、师生标准意识不强,认证专家数量不足、认证质量参差不齐,结果应用缺乏依据、国际衔接存在短板等。据此提出相关建议措施:培育质量意识、建设质量文化,建强专家队伍、提高认证质量,发挥辐射作用、协调区域发展,科学结果应用、推动国际互认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范类专业认证 教师发展 教育评价
下载PDF
设立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对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基于交错双重差分模型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慧 佟孟华 张国建 《产业经济评论》 CSSCI 2024年第3期5-22,共18页
本文以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设立作为准自然实验,利用2010-2019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采用交错双重差分模型考察了示范区政策对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及作用路径,并充分探讨了交错双重差分模型的处理效应异质性。研究发现,示范区设立以后,... 本文以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设立作为准自然实验,利用2010-2019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采用交错双重差分模型考察了示范区政策对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及作用路径,并充分探讨了交错双重差分模型的处理效应异质性。研究发现,示范区设立以后,能够显著缓解辖区内企业的融资约束,并且政策效果具有持续性,上述结论在考虑交错双重差分模型的处理效应异质性以及一系列识别假定检验和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扩大企业融资来源和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是示范区政策缓解企业融资约束的重要途径。宏观层面加强政府调节,坚持市场导向,进一步扩大开放,能够有效吸引金融机构和投资者参与示范区建设,助力示范区企业资金融通,对缓解示范区企业的融资约束具有积极作用。此外,示范区政策的实施,为企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营商环境,吸引大量新企业入驻,激发了企业创新转型发展的内生动力,提升了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本文的结论有助于拓展宏观产业政策与企业行为的研究框架,对进一步完善示范区政策具有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 融资约束 处理效应异质性 交错双重差分法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开放发展之路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二震 戴翔 《阅江学刊》 2024年第1期115-125,174,175,共13页
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也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当前,我们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方面,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国际产业链供应链调整出现了新变化;另一方面,中国自身发展也进入一个新阶段,面临推动高质量发展的... 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也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当前,我们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方面,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国际产业链供应链调整出现了新变化;另一方面,中国自身发展也进入一个新阶段,面临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任务。在此背景下,原有的以“出口导向”为主要特征的开放模式难以为继,亟须转向更高水平开放,重塑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要以制度型开放为引领,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开放,优化开放空间布局,以开放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实现产业绿色化转型发展,倡导文明互鉴,推动全球价值链分工朝着“机会更加均等”和“地位更加平等”方向发展,以“互利共赢”的理念和平利用外部资源,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开放发展 高质量发展 全球价值链分工
下载PDF
企业数字化转型是就业机遇还是替代危机:来自中国上市公司文本分析的证据 被引量:10
17
作者 宋建 王怡静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1-143,共13页
随着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从企业数字化转型视角探究民生问题显得尤为重要。以2012—2019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通过文本分析识别企业数字化转型,验证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劳动力就业规模和薪酬水平的正向影响。但不同技能... 随着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从企业数字化转型视角探究民生问题显得尤为重要。以2012—2019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通过文本分析识别企业数字化转型,验证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劳动力就业规模和薪酬水平的正向影响。但不同技能劳动力需求呈现结构性差异,非国有企业、生产效率较低以及融资约束较大的企业更有可能采用数字技术替代劳动,尤其是替代低技能劳动。研究结果揭示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劳动力就业的促进效应和替代效应,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稳就业”目标实现提供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劳动力市场 就业结构 上市公司
下载PDF
机器人应用如何提升中国制造企业绿色发展质量——基于“减排”与“增效”双重目标约束下指数构建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宋建 胡学萌 《宏观质量研究》 CSSCI 2024年第2期15-28,共14页
随着人类社会进入以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为主要特征的新一轮技术革命时代,工业自动化成为产业变革和转型的主要方式,机器人应用能否实现中国制造企业绿色质量提升,是一个有待回答的重要问题。本文从制造企业“减排”与“增效”双重目标下... 随着人类社会进入以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为主要特征的新一轮技术革命时代,工业自动化成为产业变革和转型的主要方式,机器人应用能否实现中国制造企业绿色质量提升,是一个有待回答的重要问题。本文从制造企业“减排”与“增效”双重目标下采用变异系数法构建了企业绿色发展质量指数,基于中国微观大数据识别并验证了机器人应用如何影响制造企业绿色发展质量。研究发现,机器人应用以实现企业绿色发展中“减排”与“降污”、“提质”与“增效”的双重目标,显著提高了制造企业绿色发展质量。在考虑城市层面遗漏变量、重新识别核心变量、企业动态演化效应、样本选择性偏误和构建“巴蒂克工具变量”等方法后,验证了机器人应用突破制造企业减排与增效两难选择困境提高企业绿色发展质量结论的稳健性。进一步发现,机器人应用通过能源效率渠道降低企业绿色发展中污染物排放、通过生产效率和规模扩大实现企业以增效为目标的企业绿色发展质量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应用 减排增效 绿色发展质量指数 变异系数法
下载PDF
竞争政策、营商环境与小微企业成长——基于《反垄断法》实施的准自然实验 被引量:2
19
作者 白雅洁 孙伟增 高雅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4-101,共18页
《反垄断法》作为竞争政策的重要内容之一,为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提供了基本保障。本文基于2007—2014年全国税收调查数据实证考察了《反垄断法》对小微企业成长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反垄断法》的实施显著降低了区域性的行政垄断... 《反垄断法》作为竞争政策的重要内容之一,为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提供了基本保障。本文基于2007—2014年全国税收调查数据实证考察了《反垄断法》对小微企业成长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反垄断法》的实施显著降低了区域性的行政垄断程度和市场垄断程度,改善了小微企业的营商环境,通过减轻税收负担、改善融资环境、降低行政管理成本和营业成本以及扩大商业信用规模等途径促进小微企业成长。异质性分析表明,《反垄断法》对不享有政府政策偏向的小微企业、所属行业市场垄断程度更高及产品可贸易性较低的小微企业发展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进一步研究表明,《反垄断法》的实施显著提升了小微企业的地区创业活跃度,增加了小微企业对地区的税收贡献。本文的研究结论为全面理解竞争政策的经济效应和促进小微企业健康成长提供了政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垄断法 营商环境 小微企业 行政垄断 市场垄断
下载PDF
中国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动力来源--基于要素供给和市场需求的双重外部性视角
20
作者 庄宗武 韩峰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46-68,共23页
在中国经济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通过释放大国空间红利将空间外部性优势转变为经济高质量发展优势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城市面板数据从要素供给和市场潜力两个方面对空间集聚外部性对城市经济发展质... 在中国经济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通过释放大国空间红利将空间外部性优势转变为经济高质量发展优势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城市面板数据从要素供给和市场潜力两个方面对空间集聚外部性对城市经济发展质量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进行系统探讨。结果显示,劳动力池、制造业中间品和中间服务空间共享、空间技术外溢等要素供给方面的空间外部性和国内大市场产生的市场需求外部性均有助于引领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进一步研究还表明,国内市场需求的空间外部性与劳动力池效应、制造业中间品空间共享效应、空间技术外溢效应在推进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具有协同效应,而国际市场需求外部性则仅与劳动力池效应和空间技术外溢效应存在协同作用。异质性分析表明,劳动力池、制造业中间品和中间服务品空间共享、空间技术外溢效应均显著提高了大城市和中等城市的经济发展质量,而市场潜力扩张则对大城市和小城市的经济发展质量产生了明显的提高作用;城市群政策进一步强化了各类空间外部性优势的充分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外部性 高质量发展 劳动力池 中间投入共享 空间技术外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