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耐高温气凝胶隔热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4
1
作者 吴晓栋 崔升 +3 位作者 王岭 邵高峰 焦健 沈晓冬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02-108,共7页
气凝胶极高的孔隙率有效降低了材料的固相热传导,孔径主要分布在介孔范围内(2~50nm),有效抑制了气相传热,而遮光剂的引入可起到很好的反射、吸收和再散射作用,进一步降低气凝胶的辐射热传导,从而使得气凝胶材料具备极低的热导率,是一... 气凝胶极高的孔隙率有效降低了材料的固相热传导,孔径主要分布在介孔范围内(2~50nm),有效抑制了气相传热,而遮光剂的引入可起到很好的反射、吸收和再散射作用,进一步降低气凝胶的辐射热传导,从而使得气凝胶材料具备极低的热导率,是一种优质的高效隔热材料。根据组分的不同,气凝胶主要可分为氧化物气凝胶、炭气凝胶和碳化物气凝胶。氧化物气凝胶材料在高温区(〉1000℃)容易发生晶型转变及颗粒的烧结,其耐温性相对较差,但是其在中高温区(〈1000℃)具备较低的热导率。炭气凝胶材料在真空或惰性氛围下耐温性最高可达3000℃,2000℃下热导率低至0.601W·m-1·K-1,密度可调,但是该材料在有氧氛围下容易发生烧蚀,这需要通过涂覆某些抗氧化性涂层来加以有效解决。碳化物气凝胶材料目前研究较为匮乏,报道最多的是碳化硅气凝胶,但是也仅限于对该材料的制备与表征,而对于其热学性能方面的研究仍然较少。主要介绍了这三大类耐高温气凝胶隔热材料的研究进展,并对其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热材料 氧化物气凝胶 有机炭气凝胶 碳化物气凝胶
下载PDF
新型重金属离子吸附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2
作者 林本兰 吴兰兰 +3 位作者 崔升 沈晓冬 张晓征 周游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18-23,共6页
重金属离子废水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安全,现有多种处理方法都存在一定问题。吸附法具有简单、方便、高效、快捷、选择性强等优势,引起了人们的日益关注。在综述了腐植酸类吸附剂、碳类吸附剂、矿物吸附剂、高分子吸附剂、生物材料吸附剂... 重金属离子废水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安全,现有多种处理方法都存在一定问题。吸附法具有简单、方便、高效、快捷、选择性强等优势,引起了人们的日益关注。在综述了腐植酸类吸附剂、碳类吸附剂、矿物吸附剂、高分子吸附剂、生物材料吸附剂以及介孔SiO_2材料等多种现有工业应用吸附剂的基础上,着重介绍了新型特定功能组分SiO_2气凝胶的制备及其在重金属废水处理的研究现状,并就今后SiO_2气凝胶材料在水处理过程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吸附剂 SiO2气凝胶重金属离子吸附水处理
下载PDF
抗菌用壳聚糖及其金属粒子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3
作者 崔升 袁美玉 +2 位作者 付俊杰 刘学宁 邰菊香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757-1764,1778,共9页
由细菌、真菌等微生物感染引起的疾病一直是公共卫生中存在的问题,可高效杀死病菌且没有副作用的抗菌材料的开发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和重点之一。但微生物对现有抗生素广泛出现耐药性,成为微生物感染治疗的难点。近年来,壳聚糖作为抗菌... 由细菌、真菌等微生物感染引起的疾病一直是公共卫生中存在的问题,可高效杀死病菌且没有副作用的抗菌材料的开发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和重点之一。但微生物对现有抗生素广泛出现耐药性,成为微生物感染治疗的难点。近年来,壳聚糖作为抗菌活性高、生物相容性好和来源广的绿色材料一直备受关注。壳聚糖与Ag、Au和Zn等金属纳米粒子复合后会产生协同抗菌效果,且微生物很难对其产生耐受性,可用于伤口敷料薄膜、敷料抗菌添加剂等领域。该文结合壳聚糖的抗菌性质,总结其抗菌机制和抗菌活性的影响因素,综述了壳聚糖与Ag、Au和Zn等纳米粒子复合后的生物抗菌材料的研究现状,展望此类材料在抗菌领域的发展趋势,为进一步研究生物抗菌材料提供信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金属纳米粒子 复合材料 抗菌活性 抗菌机制
原文传递
气凝胶吸油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4
作者 刘伟 崔升 +4 位作者 李建平 叶欣 尚思思 杨照军 沈晓冬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9-27,共9页
油类污染给水质带来了严重的破坏,其治理方式一直是国内外的研究热点。燃烧、微生物降解、吸附法等常被用在油类污染的治理中,其中吸附法在吸附油类时因成本低、效率高、易于回收处理,同时对环境没有负面影响,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 油类污染给水质带来了严重的破坏,其治理方式一直是国内外的研究热点。燃烧、微生物降解、吸附法等常被用在油类污染的治理中,其中吸附法在吸附油类时因成本低、效率高、易于回收处理,同时对环境没有负面影响,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对于传统的吸附材料,如木棉纤维、谷物秸秆等天然有机吸附剂吸油能力低、亲水性差;硅藻土和沸石等无机吸附剂表现出较差的可浮性和缓慢的动力学;吸油树脂、聚丙烯纤维等合成有机吸附剂是非生物降解的。因此,迫切需要开发具有优良的选择吸附性、高吸附能力、适当的可回收性的吸附剂。与传统的吸附材料相比,气凝胶用于油类污染物的吸附具有质量轻、吸附量大、高选择吸附性等优点,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具有吸油性能的气凝胶主要包括二氧化硅气凝胶、生物质气凝胶、碳气凝胶和石墨烯气凝胶。上述四种气凝胶吸油材料各有优缺点,二氧化硅气凝胶成本低,但其吸附量远低于其他类别的气凝胶。生物质气凝胶来源广、环境友好,但机械强度低、易碎。碳气凝胶具有化学惰性,不易被污染,但是设备和工艺复杂,且有些原料有毒。石墨烯气凝胶的吸附量最大,但是高成本限制了其大规模使用。研究人员通过不同材料间的复合、原料的选择和工艺的简化,推进了气凝胶在实际油污处理中的应用。本文总结了各类气凝胶在吸油方面的研究进展,介绍了气凝胶的改性制备过程和吸油性能研究,对比了有机/无机硅基气凝胶和石墨烯气凝胶对油类的吸附性能与吸附动力学,并对气凝胶吸油材料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凝胶 制备 吸油 疏水改性 动力学
下载PDF
石墨烯气凝胶复合材料制备及吸附性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5
作者 钟铠 张弛 +2 位作者 仲亚 崔升 沈晓冬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6,12,共7页
石墨烯气凝胶(GA)拥有以石墨烯为主体的多孔互联三维海绵状网络结构。作为一种新兴的纳米多孔材料,因其具有高疏水性、高比表面积、高孔隙率以及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在吸附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结合相关研究,重点介绍了石墨烯、纤维素... 石墨烯气凝胶(GA)拥有以石墨烯为主体的多孔互联三维海绵状网络结构。作为一种新兴的纳米多孔材料,因其具有高疏水性、高比表面积、高孔隙率以及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在吸附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结合相关研究,重点介绍了石墨烯、纤维素/石墨烯、碳纳米管/石墨烯、氮掺杂/石墨烯、金属氧化物/石墨烯等几种体系的气凝胶材料的制备方法,并对其吸附性能的研究进展进行了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气凝胶 三维网络结构 吸附性能
下载PDF
耐高温碳化物气凝胶隔热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6
作者 郁可葳 锁浩 +1 位作者 崔升 黄舜天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7-51,53,共6页
气凝胶具备极低的热导系数,是一种高效的隔热材料。现阶段,耐高温隔热气凝胶根据组成的不同主要有3类,分别是氧化物气凝胶、炭气凝胶和碳化物气凝胶,其中碳化物气凝胶相较于另外两种气凝胶具有更好的耐高温性能和更稳定的机械性能,具有... 气凝胶具备极低的热导系数,是一种高效的隔热材料。现阶段,耐高温隔热气凝胶根据组成的不同主要有3类,分别是氧化物气凝胶、炭气凝胶和碳化物气凝胶,其中碳化物气凝胶相较于另外两种气凝胶具有更好的耐高温性能和更稳定的机械性能,具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综述了耐高温气凝胶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碳化物气凝胶的耐温性能,并探讨了碳化物气凝胶的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凝胶 热导系数 耐高温 隔热 碳化物
原文传递
无机铝盐法制备SiO_2-Al_2O_3复合气凝胶隔热材料 被引量:9
7
作者 吴晓栋 邵高峰 +3 位作者 吴君 沈晓冬 崔升 王岭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7-14,共8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和乙醇超临界干燥工艺,以无机铝盐为原料,制备完整块状的SiO_2-Al_2O_3复合气凝胶。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和X线衍射仪(XRD)研究气凝胶在热处理过程中物相结构的变化;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采用溶胶-凝胶法和乙醇超临界干燥工艺,以无机铝盐为原料,制备完整块状的SiO_2-Al_2O_3复合气凝胶。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和X线衍射仪(XRD)研究气凝胶在热处理过程中物相结构的变化;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气凝胶的表面形貌和组织结构进行观察;采用N2吸附-脱附测试来研究热处理过程中气凝胶孔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SiO_2-Al_2O_3复合气凝胶中SiO_2相主要以无定形形式存在,而Al_2O_3相主要以针叶状或长条状的勃姆石多晶形式存在,当温度达到1 100℃时,复合气凝胶中开始产生莫来石相。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SiO_2-Al_2O_3复合气凝胶的比表面积逐渐减小,直到1 000℃时,比表面积仍高达416.23 m^2/g,同时高温热处理改善了气凝胶内部网络结构,使孔径分布更加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 乙醇超临界干燥 SiO2-Al2O3复合气凝胶 勃姆石 孔结构
下载PDF
SiO_2/炭泡沫和SiC/炭泡沫复合材料的制备及表征(英文) 被引量:5
8
作者 吴晓栋 邵高峰 +2 位作者 崔升 王岭 沈晓冬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252-1260,共9页
对炭泡沫为支撑骨架的氧化硅气凝胶(Si O2/炭泡沫)和碳化硅(Si C/炭泡沫)复合材料分别采用XRD、SEM、激光导热仪、万能力学试验机进行物相、微观结构、热学及力学性能方面的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备的Si O2/炭泡沫与原炭泡沫相比,具备更... 对炭泡沫为支撑骨架的氧化硅气凝胶(Si O2/炭泡沫)和碳化硅(Si C/炭泡沫)复合材料分别采用XRD、SEM、激光导热仪、万能力学试验机进行物相、微观结构、热学及力学性能方面的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备的Si O2/炭泡沫与原炭泡沫相比,具备更高的抗压强度(14.95 MPa)和更低的室温热导率(0.44 W·m-1·K-1)。Si C/炭泡沫材料则保持了较高的抗压强度值(14.66 MPa),其在1 200℃下具备极低的高温热导率(2.18W·m-1·K-1)。热重分析表明,Si C/炭泡沫在氧化氛围中到610℃才发生质量的损失,而内部炭发生完全烧蚀的温度高达844℃,这表明该材料的抗氧化性能远好于纯的炭泡沫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泡沫 二氧化硅 碳化硅 热稳定性 热导率 抗压强度
下载PDF
多孔TiO2光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9
作者 林本兰 崔升 +1 位作者 沈晓冬 张晓征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7-11,13,共6页
综述了多孔TiO_2光催化剂的研究现状,阐述了从介孔SiO_2负载纳米TiO_2到介孔TiO_2及其元素掺杂改性研究,再到SiO_2负载TiO_2复合气凝胶的研究热点,最后提出通过乙醇超临界干燥制得具有孔道结构和锐钛矿相TiO_2的Si掺杂TiO_2气凝胶具有... 综述了多孔TiO_2光催化剂的研究现状,阐述了从介孔SiO_2负载纳米TiO_2到介孔TiO_2及其元素掺杂改性研究,再到SiO_2负载TiO_2复合气凝胶的研究热点,最后提出通过乙醇超临界干燥制得具有孔道结构和锐钛矿相TiO_2的Si掺杂TiO_2气凝胶具有优异的光催化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掺杂改性 TiO2气凝胶 介孔TiO_2 介孔SiO_2 多孔TiO_2光催化剂
原文传递
几种海藻功能寡糖的结构、制备、活性与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0
作者 宁利敏 朱玉翠 +4 位作者 于光 曹声生 朱本伟 姜帅 周明柱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44-151,共8页
海洋来源的功能寡糖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如抗炎、抗氧化、抗病毒、抗肿瘤和免疫调节等,因此在医药、农业、化工及环境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然而,不同聚合度、不同结构的寡糖所具有的活性差异很大,因此有必要深入研究和探讨不同种类的海... 海洋来源的功能寡糖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如抗炎、抗氧化、抗病毒、抗肿瘤和免疫调节等,因此在医药、农业、化工及环境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然而,不同聚合度、不同结构的寡糖所具有的活性差异很大,因此有必要深入研究和探讨不同种类的海洋功能寡糖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及其应用潜力。本文对几种研究较多的海藻功能寡糖的来源、制备、纯化及应用进行了系统总结,为推动海藻功能寡糖的开发应用研究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功能寡糖 结构 制备 活性与应用
下载PDF
陶瓷防隔热瓦表面难熔金属硅化物涂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邵高峰 沈晓冬 +2 位作者 崔升 王岭 陈明伟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1期136-142,共7页
金属硅化物因具有高熔点、高辐射及高温抗氧化性而成为高超声速飞行器陶瓷防隔热瓦表面涂层最具潜力的材料。综述了难熔金属硅化物作为大面积区域采用的陶瓷隔热瓦表面高发射率涂层材料和高温区采用的陶瓷防热瓦表面抗氧化涂层材料的研... 金属硅化物因具有高熔点、高辐射及高温抗氧化性而成为高超声速飞行器陶瓷防隔热瓦表面涂层最具潜力的材料。综述了难熔金属硅化物作为大面积区域采用的陶瓷隔热瓦表面高发射率涂层材料和高温区采用的陶瓷防热瓦表面抗氧化涂层材料的研究现状,介绍了涂层制备方法的优缺点,提出了陶瓷复合材料表面涂层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潜在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熔金属硅化物 高发射率 抗氧化 涂层 制备方法
下载PDF
Ti-6Al-3Nb-2Zr-1Mo合金常温高压压缩蠕变行为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陈博文 黄杰 +3 位作者 淡振华 常辉 丁毅 周廉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4期73-75,共3页
研究了Ti-6Al-3Nb-2Zr-1Mo合金在不同外加应力时的常温高压压缩蠕变行为。计算了其在不同应力下的稳态蠕变速率和真实应力指数。观察合金蠕变前后的显微组织,研究其蠕变变形机制。结果表明:常温下,该合金的压缩蠕变应力阈值为656 MPa,... 研究了Ti-6Al-3Nb-2Zr-1Mo合金在不同外加应力时的常温高压压缩蠕变行为。计算了其在不同应力下的稳态蠕变速率和真实应力指数。观察合金蠕变前后的显微组织,研究其蠕变变形机制。结果表明:常温下,该合金的压缩蠕变应力阈值为656 MPa,真实应力指数值m为2.2,合金的蠕变过程受位错滑移和孪晶变形控制。这为该合金在高压下的使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6Al-3Nb-2Zr-1Mo 高压压缩蠕变 显微组织 蠕变机制
原文传递
磁性气凝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3
作者 唐祥龙 崔升 +4 位作者 张鑫 林本兰 吴琪 张鑫 沈晓冬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937-942,共6页
磁性气凝胶以其优异的性能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前,磁性气凝胶主要采用先将磁功能化材料分散到溶胶中,经凝胶、老化、超临界干燥等工艺制得。磁功能化材料主要是指具有磁性的纳米材料,其中应用最多的是铁酸类,尤其以超顺磁性Fe_3O_4... 磁性气凝胶以其优异的性能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前,磁性气凝胶主要采用先将磁功能化材料分散到溶胶中,经凝胶、老化、超临界干燥等工艺制得。磁功能化材料主要是指具有磁性的纳米材料,其中应用最多的是铁酸类,尤其以超顺磁性Fe_3O_4的使用最为广泛。而磁性气凝胶的结构和性能因磁功能化纳米材料、气凝胶基体的不同而变化。无机磁性气凝胶的基体主要是氧化硅、氧化钛等气凝胶,主要研究磁性颗粒与气凝胶基体的相互作用机理,以及对材料的结构、性能的影响。而有机磁性气凝胶基体主要是石墨烯、碳等柔性气凝胶,主要应用在催化、吸附、生物分离等领域,具有磁性分离,以及使用效率、重复性能优异等特点。综述了上述磁性气凝胶的研究进展,介绍了磁性气凝胶材料常用的制备方法、性能以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气凝胶 溶胶-凝胶 磁性材料 磁性分离 复合材料
下载PDF
高应力诱导型钛合金压缩蠕变研究现状及进展 被引量:4
14
作者 陆嘉飞 淡振华 +4 位作者 陈博文 董月成 张爱峰 常辉 周廉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074-1081,共8页
围绕钛合金的高温拉伸蠕变、室温拉伸蠕变及室温压缩蠕变研究成果,对钛合金的压缩蠕变行为及机理进行了综述,并介绍了钛合金室温压缩蠕变和高温拉伸蠕变的区别。基于对钛合金蠕变后微观组织的观察和分析,比较了扩散控制型蠕变过程中涉... 围绕钛合金的高温拉伸蠕变、室温拉伸蠕变及室温压缩蠕变研究成果,对钛合金的压缩蠕变行为及机理进行了综述,并介绍了钛合金室温压缩蠕变和高温拉伸蠕变的区别。基于对钛合金蠕变后微观组织的观察和分析,比较了扩散控制型蠕变过程中涉及的主要机理(如钛合金室温蠕变过程中的位错运动、饱和蠕变现象等),指出了在钛合金室温蠕变过程中存在应力阈值,分析了高应力诱导型钛合金室温蠕变机理。同时针对我国深海装备用钛合金的压缩蠕变行为研究中的主要问题及难点进行了概述及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合金 扩散控制型蠕变 高应力诱导型压缩蠕变 压缩蠕变 蠕变机理
下载PDF
渗透汽化分离精油中挥发性芳香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5
作者 朱本伟 姚忠 +3 位作者 仲兆祥 孙芸 周明柱 姜帅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5875-5882,共8页
精油及其挥发性组分在化妆品、食品和药品工业、农业及食品保鲜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潜力。目前挥发性精油的分离主要采用的是分段蒸馏技术,该技术存在成本高、能耗大且容易造成精油组分破坏等缺陷,因此其应用受到了极大的限制。渗透汽... 精油及其挥发性组分在化妆品、食品和药品工业、农业及食品保鲜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潜力。目前挥发性精油的分离主要采用的是分段蒸馏技术,该技术存在成本高、能耗大且容易造成精油组分破坏等缺陷,因此其应用受到了极大的限制。渗透汽化(pervaporation,PV)是一种用于液体混合物分离的新型膜分离技术,具有高效节能、环境友好和容易操作等优点,特别是能够实现热敏性物质的高效单级分离,因此在挥发性精油的分离和挥发性芳香化合物组分精制等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本文系统总结了渗透汽化技术在挥发性精油分离领域的最新进展,综述了用于分离挥发性精油的渗透汽化膜材料、分离工艺及其应用现状,并对渗透汽化用于大规模分离挥发性精油过程中面临的挑战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透汽化 精油 挥发性芳香化合物 膜材料 分离 应用
下载PDF
医用组织粘合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6
作者 朱浩方 毛宏理 顾忠伟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535-550,共16页
医用组织粘合剂因其具有操作简便、无创粘合、即时密封和止血作用、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等显著优势,获得了医疗领域的广泛关注,并逐渐成为传统手术缝合线的有效辅助或替代手段。目前,已有多种基于各类材料的商业化医用组织粘合剂被批准... 医用组织粘合剂因其具有操作简便、无创粘合、即时密封和止血作用、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等显著优势,获得了医疗领域的广泛关注,并逐渐成为传统手术缝合线的有效辅助或替代手段。目前,已有多种基于各类材料的商业化医用组织粘合剂被批准用于心脏、血管、肺等软组织的修复再生。然而,现有的大多数市售医用组织粘合剂仍然面临着粘合强度不够、功能单一、原料昂贵、生物相容性欠佳、安全隐患等挑战,临床上对于开发新型高效的多功能软组织粘合剂的需求极为迫切。在简要介绍各类软组织粘合剂的研究现状和粘合机制的基础上,对当前医用软组织粘合剂的研究热点、面临挑战及其临床转化应用情况进行了阐述,最后提出了未来的研究重点和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软组织粘合剂 商业化医用粘合剂 研究进展 临床转化
下载PDF
重金属离子吸附用气凝胶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7
作者 宋梓豪 赵一帆 +3 位作者 王雪 刘伟 崔升 沈晓冬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58-62,共5页
综述了近年来气凝胶在吸附重金属离子方面的研究进展,讨论了不同类型气凝胶的吸附性能以及改性方法,指出提高气凝胶力学强度、降低制备成本是未来研究工作的重点,为气凝胶在重金属离子吸附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重金属 离子 吸附 气凝胶 制备
原文传递
污水处理用气凝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8
作者 宋梓豪 杨明 +4 位作者 童风雨 崔升 沈晓冬 李建平 杨照军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9,共9页
污水中常见的污染物有重金属离子、油类和染料等,气凝胶以其密度低、孔隙率高、比表面积大等特点,拥有作为新型高效吸附材料的潜力。在污水处理方面具有应用前景的气凝胶材料主要有SiO_(2)气凝胶、石墨烯气凝胶、碳纳米管气凝胶、氮化... 污水中常见的污染物有重金属离子、油类和染料等,气凝胶以其密度低、孔隙率高、比表面积大等特点,拥有作为新型高效吸附材料的潜力。在污水处理方面具有应用前景的气凝胶材料主要有SiO_(2)气凝胶、石墨烯气凝胶、碳纳米管气凝胶、氮化硼气凝胶、纤维素气凝胶和壳聚糖气凝胶等。本文主要介绍了各种气凝胶制备、改性以及复合工艺对气凝胶吸附性能的影响,重点阐述了各种气凝胶对重金属离子、油类和有机染料类物质的吸附性能,最后指出以纤维素和壳聚糖为原材料开发低成本、高吸附性能的气凝胶材料是未来工作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凝胶 吸油 离子吸附 染料吸附 污水处理 废水处理 重金属离子 吸附剂
下载PDF
气凝胶材料在建筑行业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9
作者 徐良旭 赵明浩 +4 位作者 王啸威 锁浩 唐珂晗 崔升 沈晓冬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1期33-37,44,共6页
气凝胶材料是通过溶胶-凝胶法和特殊的干燥技术制备而得的一种新型材料,是一种具有低密度、低热导率、低折射率、高孔隙率等优良物理性能的纳米多孔材料。气凝胶的耐高温性能十分突出,在建筑材料领域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介绍了气凝胶... 气凝胶材料是通过溶胶-凝胶法和特殊的干燥技术制备而得的一种新型材料,是一种具有低密度、低热导率、低折射率、高孔隙率等优良物理性能的纳米多孔材料。气凝胶的耐高温性能十分突出,在建筑材料领域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介绍了气凝胶的制备过程,并且着重介绍了气凝胶材料在建材方面的研究进展,对其在建材领域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凝胶 建筑材料 保温隔热 热导率 密度
原文传递
超疏水聚丙烯纤维/SiO2气凝胶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吸油性能 被引量:13
20
作者 赵一帆 宋梓豪 +3 位作者 崔升 李建平 江胜君 杨照军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93-499,共7页
以聚丙烯纤维为增强相,与SiO2进行复合,经疏水改性与超临界CO2干燥制备超疏水聚丙烯纤维/SiO2气凝胶复合材料。采用N2吸附-脱附法、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X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接触角测定仪对疏水性聚丙烯纤维... 以聚丙烯纤维为增强相,与SiO2进行复合,经疏水改性与超临界CO2干燥制备超疏水聚丙烯纤维/SiO2气凝胶复合材料。采用N2吸附-脱附法、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X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接触角测定仪对疏水性聚丙烯纤维/SiO2气凝胶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得的样品比表面积为800~950 m2/g,平均孔径为8~13 nm,属于介孔材料。水接触角随改性剂浓度的增大而增大,且能达到超疏水水平。对各类油吸附倍率最高可达7.54倍,且具有一定的循环使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纤维 二氧化硅气凝胶 疏水改性 吸油性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