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互花米草生物质及其侵染性海洋真菌特性研究
1
作者 陈辉辉 金磊磊 +5 位作者 喻静 喻镇东 姜晓龙 许伟 陈集双 绍荣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494-498,共5页
测定了互花米草秸秆主要的化学组成:灰分8.73%,热水抽提物10.97%,1%Na OH抽提物37.95%,苯-醇抽提物4.22%,克拉森木素24.62%,综纤维素69.60%,戊聚糖23.75%;互花米草的纤维形态特征:平均纤维长度1.06 mm,长宽比92.00,壁腔比0.37;研究结果... 测定了互花米草秸秆主要的化学组成:灰分8.73%,热水抽提物10.97%,1%Na OH抽提物37.95%,苯-醇抽提物4.22%,克拉森木素24.62%,综纤维素69.60%,戊聚糖23.75%;互花米草的纤维形态特征:平均纤维长度1.06 mm,长宽比92.00,壁腔比0.37;研究结果预测互花米草若应用于化学制浆,用碱量较高,化学药剂用量高,导致成本加大,灰分含量较高,黑液性能可能较差,黑液碱回收困难,将对环境造成污染。利用互花米草热磨机械浆与化学浆板复配生产纸浆模塑产品为互花米草的利用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侵染互花米草的海洋真菌Buergenerula spartinae YDC07为兼性海洋真菌,最适生长的盐浓度为2.5%;该海洋真菌侵染互花米草秸秆可以使其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含量降低。互花米草生物质及侵染互花米草的海洋真菌特性的基础性研究对实现互花米草的资源化利用具有重要的铺垫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花米草 化学成分 纤维形态 海洋真菌 最适盐浓度 纤维分解
下载PDF
铁皮石斛组培体药用和营养成分含量的比较 被引量:9
2
作者 张本厚 胡燕花 +1 位作者 金磊磊 陈集双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324-327,共4页
为了探明铁皮石斛组培体中药用和营养成分含量,比较研究3种铁皮石斛组培体和人工栽培铁皮石斛干物率、多糖含量、总生物碱含量和总蛋白质含量。结果表明:三年生人工栽培铁皮石斛茎段干物率为20.79%,显著高于3种铁皮石斛组培体,原球茎干... 为了探明铁皮石斛组培体中药用和营养成分含量,比较研究3种铁皮石斛组培体和人工栽培铁皮石斛干物率、多糖含量、总生物碱含量和总蛋白质含量。结果表明:三年生人工栽培铁皮石斛茎段干物率为20.79%,显著高于3种铁皮石斛组培体,原球茎干物率为3.77%,显著低于2种组培苗;三年生人工栽培铁皮石斛茎段多糖和总生物碱含量分别为24.66%和0.027%,均显著高于3种铁皮石斛组培体,原球茎多糖和总生物碱含量分别为11.53%和0.018%,均显著高于2种组培苗;3种铁皮石斛组培体总蛋白含量均显著高于三年生人工栽培铁皮石斛茎段(6.87%),原球茎总蛋白含量为22.19%,显著高于2种组培苗。综合而言,虽然铁皮石斛原球茎水分含量较高,但其增殖速率远大于人工栽培铁皮石斛和组培苗;在药用和营养成分方面,虽然铁皮石斛原球茎的多糖和总生物碱含量低于人工栽培铁皮石斛,但其多糖、总生物碱和总蛋白含量均高于2种组培苗。因此,铁皮石斛原球茎具有很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皮石斛 组培体 药用成分 营养成分 多糖 总生物碱 总蛋白
下载PDF
十六倍体三叶半夏品种特性的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贾明良 郭巧萍 +3 位作者 高伟平 张本厚 陈集双 欧阳平凯 《生物加工过程》 CAS CSCD 2013年第4期59-63,共5页
利用三叶半夏悬浮细胞为材料,通过秋水仙素诱导后获得稳定的半夏多倍体株系。通过染色体鉴定、生理分析以及药典规定项目的测定,综合考察半夏多倍体株系的品种特性,评价其作为新品种的潜力。结果表明:优良半夏株系为八倍体三叶半夏,加... 利用三叶半夏悬浮细胞为材料,通过秋水仙素诱导后获得稳定的半夏多倍体株系。通过染色体鉴定、生理分析以及药典规定项目的测定,综合考察半夏多倍体株系的品种特性,评价其作为新品种的潜力。结果表明:优良半夏株系为八倍体三叶半夏,加倍后的半夏为染色体加倍的十六倍体半夏。与八倍体半夏相比,十六倍体半夏在形态学方面表现出植株矮壮,叶片变圆变厚,块茎增大的特点,细胞学方面表现出气孔密度降低,保卫细胞增大,叶绿体个数增多的现象。经过种植实验得出结论:十六倍体半夏生长期延长,抗逆性增强,夏季基本不倒苗,并且块茎个体均一,品质较好,总体产量增加。对十六倍体半夏块茎进行测定比较后发现,十六倍体半夏符合药典中规定的各项定性和定量指标规定。由此可见,通过半夏的单细胞进行多倍体的诱导是一种可行的方案,并且诱导得到的十六倍体为抗性增强、产量提高,且符合药典规定的半夏新品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叶半夏 八倍体三叶半夏 十六倍体三叶半夏 品种特性
下载PDF
路易斯安娜鸢尾快繁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7
4
作者 贾明良 廖乾生 +1 位作者 陈集双 欧阳平凯 《科技通报》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18-522,共5页
路易斯安娜鸢尾(Louisiana Iris),为四季常绿水生鸢尾。其花色丰富,株型挺拔美观;同时又耐湿抗旱,冬季又能保持叶色翠绿,并可净化水质,是长江中下游地区河道及湿地绿化的一种极好的花卉品种。本文主要取路易斯安娜鸢尾的茎尖组织为外植... 路易斯安娜鸢尾(Louisiana Iris),为四季常绿水生鸢尾。其花色丰富,株型挺拔美观;同时又耐湿抗旱,冬季又能保持叶色翠绿,并可净化水质,是长江中下游地区河道及湿地绿化的一种极好的花卉品种。本文主要取路易斯安娜鸢尾的茎尖组织为外植体,诱导生成丛生芽,接种于附加不同激素配比的基本培养基上,并对生根及移栽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培养基为Ms+1.5mg/L 6-BA+0.2 mg/L NAA+30g/蔗糖+7g/L琼脂的不定芽诱导倍数为最高(12.96);培养基为1/2 MS+0.5 mg/L NAA+0.3g/L AC+30g/L蔗糖+7g/L琼脂时根有利于不定根的发生(90%以上);试管苗不经炼苗直接出瓶,移栽最佳基质为泥炭,成活率达95%以上,且生长健壮,栽种一年后即可开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培养 鸢尾 快繁体系
下载PDF
互花米草纤维与造纸污泥混合制作污泥纤维板 被引量:3
5
作者 覃佐东 金磊磊 +1 位作者 王建华 陈集双 《生物加工过程》 CAS CSCD 2014年第3期65-68,共4页
利用长纤维与造纸污泥混合制作纤维板,以互花米草秸秆、纺织长纤维和废纸浆与造纸污泥混合制浆,经抄纸板机复合热压成型得到工业污泥纤维板材,并分析不同纤维板材的性能差异。结果表明:基于"生物钢筋+水泥"模型,互花米草秸秆... 利用长纤维与造纸污泥混合制作纤维板,以互花米草秸秆、纺织长纤维和废纸浆与造纸污泥混合制浆,经抄纸板机复合热压成型得到工业污泥纤维板材,并分析不同纤维板材的性能差异。结果表明:基于"生物钢筋+水泥"模型,互花米草秸秆纤维与造纸污泥复合成的纤维板材在硬挺度、耐破度、密度和吸水性能上均具有明显优势。此工艺为综合利用造纸污泥等工业废弃污泥提供了可借鉴的工艺技术,并为综合利用秸秆纤维提供了相关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 造纸污泥 污泥纤维板 互花米草
下载PDF
4种石斛在温州地区的栽培特性 被引量:3
6
作者 张本厚 汪建军 +1 位作者 贾明良 陈集双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06-207,共2页
对温州地区4种石斛人工栽培种的形态特征、抗寒性、折干率、多糖含量、总蛋白质含量及粗纤维含量进行比较分析,以确定适合温州地区种植的石斛品种。结果显示,铁皮石斛多糖含量最高,达11.83%;折干率也最高,达22.63%;抗寒性好,在温州地区... 对温州地区4种石斛人工栽培种的形态特征、抗寒性、折干率、多糖含量、总蛋白质含量及粗纤维含量进行比较分析,以确定适合温州地区种植的石斛品种。结果显示,铁皮石斛多糖含量最高,达11.83%;折干率也最高,达22.63%;抗寒性好,在温州地区可露天越冬;且铁皮石斛市场售价高,总体来说最适宜在温州地区大面积推广栽培。齿瓣石斛虽然抗寒性也较好,但是折干率和多糖含量不高,经济价值比铁皮石斛略低。兜唇石斛和杯鞘石斛产量高,但多糖含量低,粗纤维含量高,加之两者抗寒性差,因此不适宜在温州地区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斛 温州 抗寒性 多糖含量 粗纤维
下载PDF
1株侵染互花米草海洋真菌Buergenerula spartinae YDC07的分离鉴定
7
作者 陈辉辉 金磊磊 +4 位作者 喻镇东 姜晓龙 绍荣 许伟 陈集双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42-346,共5页
对侵染中国江苏沿海滩涂盐碱地的互花米草茎和叶上真菌进行分离纯化,得到1株与侵染互花米草海洋真菌形态极其相似的菌株YDC07。对菌株YDC07进行培养性状观察和形态学鉴定,发现该菌与中国新记录菌属互花米草比尔格纳菌十分相似;通过rRNA... 对侵染中国江苏沿海滩涂盐碱地的互花米草茎和叶上真菌进行分离纯化,得到1株与侵染互花米草海洋真菌形态极其相似的菌株YDC07。对菌株YDC07进行培养性状观察和形态学鉴定,发现该菌与中国新记录菌属互花米草比尔格纳菌十分相似;通过rRNA基因ITS序列分子生物学鉴定,发现该菌与比尔格纳菌属中互花米草比尔格纳菌相似度为96%-99%,在进化树中显示亲缘关系最近;该真菌可以侵染互花米草秸秆,使其生物量逐渐减少。菌株YDC07 rRNA-ITS序列相关信息提交NCBI数据库,获得Gen Bank登录号为KJ459363。菌株YDC07是在江苏沿海滩涂盐碱地互花米草上新发现的一种比尔格纳菌属海洋真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花米草 海洋真菌 Buergenerula spartinae rRNA-ITS 进化分析
下载PDF
盐胁迫对半夏组培苗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陈阳春 张本厚 +1 位作者 贾明良 陈集双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62-66,共5页
采用组织培养方法,在培养基中添加Na Cl提供盐环境,分别用盐浓度0、0.2%、0.4%、0.6%、0.8%、1.0%处理3种半夏,处理后60 d测定各指标。结果表明,随着盐浓度升高,3种半夏组培苗生长情况总体表现为速度缓慢、增殖系数下降、生物量减少;细... 采用组织培养方法,在培养基中添加Na Cl提供盐环境,分别用盐浓度0、0.2%、0.4%、0.6%、0.8%、1.0%处理3种半夏,处理后60 d测定各指标。结果表明,随着盐浓度升高,3种半夏组培苗生长情况总体表现为速度缓慢、增殖系数下降、生物量减少;细胞内有机渗透物质总体表现为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脯氨酸、丙二醛含量升高;总生物碱表现为先下降再升高;SOD酶活性呈上升趋势;确定Na Cl浓度为0.8%为半夏组培苗盐胁迫的临界浓度;低盐浓度(0.2%)不影响半夏组培苗生长,半夏属于轻度耐盐植物;半夏耐盐性筛选的直接指标为生长状态、增殖系数、生物量、干物率,间接指标为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脯氨酸、丙二醛、超氧化歧化酶活性;高盐浓度(0.8%、1.0%)胁迫下,生物碱可作为半夏的耐盐性筛选指标;耐盐性大小顺序为柳叶型半夏>多倍体桃叶型半夏>野生桃叶型半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叶半夏 盐胁迫 临界浓度 耐盐指标 组培苗 生长参数 生理指标
下载PDF
杭州地区一株侵染水稻的嗜水小核菌菌株的鉴定 被引量:2
9
作者 王春兰 朱品 +2 位作者 黄睿 竺锡武 陈集双 《科技通报》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55-60,共6页
从杭州地区有纹枯病症状的水稻植株上采集分离到一株编号为HZ11的病原真菌菌丝形态与水稻纹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相似,但其菌核形态与丝核菌属真菌有明显差异。由此对该菌株进行了形态学、18S rDNA和ITS序列分析的鉴定。ITS序列... 从杭州地区有纹枯病症状的水稻植株上采集分离到一株编号为HZ11的病原真菌菌丝形态与水稻纹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相似,但其菌核形态与丝核菌属真菌有明显差异。由此对该菌株进行了形态学、18S rDNA和ITS序列分析的鉴定。ITS序列分析表明该菌株与嗜水小核菌(Sclerotium hydrophilure Sacc)有99%的同源性,18S rDNA序列则与许多丝核菌属(Rhizoctonia)序列最大同源性达99%。根据综合分析,推断菌株HZ11为嗜水小核菌(S.hydrophilure),并建议将嗜水小核菌归属于丝核菌属。这是第一次报道侵染水稻的嗜水小核菌并向NCBI提供了第一条该菌的18S rDNA序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水小菌核 水稻 ITS 18S RDNA 系统发育
下载PDF
MPG1基因驱动GFP基因在大丽轮枝菌中表达
10
作者 张斯 柳燕 +3 位作者 徐婷婷 吕乐 竺锡武 陈集双 《科技通报》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2-96,共5页
为了探讨以MPG1基因作为启动子能否驱动GFP基因在大丽轮枝菌中表达,采用根癌农杆菌介导的真菌遗传转化方法,将含有MPG1-eGFP表达盒的pHMG载体转化入棉花大丽轮枝菌T-9中。经抗生素筛选后转化子约80个/106孢子,荧光显微镜观察转化子菌株... 为了探讨以MPG1基因作为启动子能否驱动GFP基因在大丽轮枝菌中表达,采用根癌农杆菌介导的真菌遗传转化方法,将含有MPG1-eGFP表达盒的pHMG载体转化入棉花大丽轮枝菌T-9中。经抗生素筛选后转化子约80个/106孢子,荧光显微镜观察转化子菌株孢子和菌丝在荧光显微镜下均发出绿色荧光,基因组DNA-PCR检测、GFP蛋白westernblot检测表明,GFP蛋白在大丽轮枝菌转化子中成功表达。结果表明,MPG1基因作为启动子成功驱动GFP基因在大丽轮枝菌中转录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MG 大丽轮枝菌 ATMT GFP MPG1
下载PDF
不同品种半夏组培苗对盐胁迫的生理响应
11
作者 陈阳春 许伟 陈集双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314-316,共3页
以半夏山东栽培种(L_2)、江苏大丰野生种(JD_2)、浙江栽培种(Z_2)、湖北栽培种(H_2)、四川南充栽培种(SN_6)、甘肃栽培种(G_2)等为试验材料,用NaCl浓度为0.80%的培养基胁迫处理60 d,观察各品种生长状态,并测其生物量、干物率、细胞内有... 以半夏山东栽培种(L_2)、江苏大丰野生种(JD_2)、浙江栽培种(Z_2)、湖北栽培种(H_2)、四川南充栽培种(SN_6)、甘肃栽培种(G_2)等为试验材料,用NaCl浓度为0.80%的培养基胁迫处理60 d,观察各品种生长状态,并测其生物量、干物率、细胞内有机渗透物质、丙二醛、总生物碱、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结果发现,半夏耐盐性能排序为L_2>Z_2>G_2>H_2>JD_2>SN_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胁迫 半夏 生理响应
下载PDF
三叶半夏(Pinellia ternata(Thunb.)Breit)的间歇浸没培养 被引量:6
12
作者 贾明良 张本厚 +2 位作者 高伟平 陈集双 欧阳平凯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49-54,共6页
目的:利用间歇浸没培养反应器对药用植物三叶半夏(Pinellia ternata(Thunb.)Breit)进行组培快繁研究。方法:以增殖倍数、鲜重、平均鲜重、折干率和组培苗状态为指标,一方面对三叶半夏叶片、叶柄及丛生芽体进行培养,考察适合间歇浸没培... 目的:利用间歇浸没培养反应器对药用植物三叶半夏(Pinellia ternata(Thunb.)Breit)进行组培快繁研究。方法:以增殖倍数、鲜重、平均鲜重、折干率和组培苗状态为指标,一方面对三叶半夏叶片、叶柄及丛生芽体进行培养,考察适合间歇浸没培养的外植体类型;另一方面以叶柄为外植体对三叶半夏进行间歇浸没培养、固体培养和液体摇瓶培养,考察三种培养方式对其生长的影响。结果:不同的外植体在反应器内培养时,从增殖情况来看,丛生芽作为外植体得到的增殖倍数高达39.15,叶柄为27.65,叶片为18.05。鲜重方面与增殖倍数具有相同的规律。从平均鲜重和折干率来看,无显著差异。由组培苗形态来看,以叶柄诱导的组培苗最为健壮,而以丛生芽诱导的组培苗则较为细弱。不同培养方式下的增殖倍数分别为:间歇浸没培养方式最高为24.73,其次固体培养为14.75,液体摇瓶培养为12.26,差异显著。平均鲜重和折干率均为间歇浸没培养最优。由组培苗形态来看固体培养优于间歇浸没培养,反应器得到的组培苗较为细弱。在保卫细胞长宽和叶绿体个数上两者没有显著性差异。而液体摇瓶培养玻璃化导致叶绿体个数减少,不适合培养三叶半夏的。结论:较适合间歇浸没培养的外植体类型为叶柄和丛生芽,以叶柄为优。间歇浸没培养方式相对于传统的固体和液体培养在各项生理指标上表现较好,具有大规模培养三叶半夏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叶半夏 生物反应器 间歇浸没培养植物组织培养
原文传递
加倍体半夏与野生半夏中有效成分的比较测定 被引量:1
13
作者 高伟平 曾新 +3 位作者 陈集双 何珣 贾明良 何农跃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1期1625-1629,共5页
目的以鸟嘌呤核苷、腺嘌呤核苷和麻黄碱3种生物碱类物质为指标,从药效物质基础方面对加倍体(十六倍体)半夏中这3种成分的绝对含量及它们与三者总量的相对比率进行测定,并与八倍体半夏及野生半夏进行比较。方法利用HPLC测定半夏中鸟嘌呤... 目的以鸟嘌呤核苷、腺嘌呤核苷和麻黄碱3种生物碱类物质为指标,从药效物质基础方面对加倍体(十六倍体)半夏中这3种成分的绝对含量及它们与三者总量的相对比率进行测定,并与八倍体半夏及野生半夏进行比较。方法利用HPLC测定半夏中鸟嘌呤核苷、腺嘌呤核苷和麻黄碱的含量,比较3种半夏中这3种成分的绝对含量以及它们之间相对比率的差异。结果与八倍体半夏和野生半夏相比,十六倍体半夏中鸟嘌呤核苷含量分别提高了82.3%和28.6%,腺嘌呤核苷含量分别提高了71.9%和22.9%,麻黄碱含量分别提高了42.6%和15.9%。3种成分相对于其总量的比率分别为:十六倍体半夏:34.18%、12.7%、53.12%;八倍体半夏:26.9%、10.2%、62.9%;野生半夏:30.89%、12%、57.12%。结论十六倍体半夏块茎中鸟嘌呤核苷、腺嘌呤核苷与麻黄碱的绝对含量均显著高于八倍体半夏与野生半夏;而这3种成分相对于其总量的比率稳定,说明十六倍体半夏在染色体数目倍增后,所含有效药用成分的增加是同步的。因此,十六倍体半夏可作为培育半夏新品种的优良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夏 十六倍体 高效液相色谱法 鸟嘌呤核苷 腺嘌呤核苷 麻黄碱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