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8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型大学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研究——以南京工程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杨会军 程啟华 徐伟业 《教育教学论坛》 2024年第19期173-176,共4页
青年教师的人数在大学师资队伍中的比重已超过50%。由于青年教师是在“学校—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下成长起来的,工程实践能力不足。首先从人才培养模式、考核与评价机制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平台等三个方面分析了目前应用型大学在青年教... 青年教师的人数在大学师资队伍中的比重已超过50%。由于青年教师是在“学校—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下成长起来的,工程实践能力不足。首先从人才培养模式、考核与评价机制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平台等三个方面分析了目前应用型大学在青年教师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然后阐明了理论教学和工程实践之间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最后针对问题从四个方面给出了提高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的路径,以南京工程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为例进行了说明,通过相关举措逐渐建立起“学校—企业—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实践 能力培养 青年教师 应用型大学
下载PDF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研究——以南京工程学院信息工程专业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童莹 陈瑞 包永强 《教育教学论坛》 2023年第47期73-76,共4页
人才培养方案是高等教育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质量要求的总体实施准则,集中体现了高等教育的办学理念和育人思想。基于教育部颁发的“双万计划”,南京工程学院信息工程专业从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目标出发,以省一流专业建设要求为标准,从... 人才培养方案是高等教育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质量要求的总体实施准则,集中体现了高等教育的办学理念和育人思想。基于教育部颁发的“双万计划”,南京工程学院信息工程专业从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目标出发,以省一流专业建设要求为标准,从构建思路、特色优势及质量保障等方面进行分析,旨在培养具有“信息工程+AI”的专业基础扎实、应用能力突出的工程技术复合型人才,构建符合国家、社会经济、学校需求以及学生自身发展要求的一流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 人才培养方案 人工智能技术 信息工程
下载PDF
应用型本科高校人工智能专业培养探索实践——以南京工程学院为例 被引量:3
3
作者 廖生权 张健 +1 位作者 吴依欣 包永强 《中国设备工程》 2023年第12期224-226,共3页
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的重要标志,加快人工智能专业人士的培养对我国在世界科研竞争中占领高地有重大意义。立足项目化教学传统优势,南京工程学院以产业需求为导向,运用能力驱动的人才培养理念统筹人工智能顶层设计,以课程建设为抓... 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的重要标志,加快人工智能专业人士的培养对我国在世界科研竞争中占领高地有重大意义。立足项目化教学传统优势,南京工程学院以产业需求为导向,运用能力驱动的人才培养理念统筹人工智能顶层设计,以课程建设为抓手,推动项目化课程开发、多元师资力量跨界整合、产学研实践基地建设,以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鼓励基层教学班级因人制宜、因材施教,初步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人工智能人才培养模式,对江苏省乃至全国应用型本科院校人工智能专业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院校 人工智能人才培养 人工智能专业建设
下载PDF
产教融合背景下的通信工程专业建设探讨
4
作者 刘伟伟 唐蕾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2年第7期89-92,共4页
面对新一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机遇与挑战,针对应用型本科高校通信工程专业建设发展现状,对照“新工科”和“工程教育认证”的要求,本文立足产教融合背景,坚持创新培养,结合本校通信工程专业的性质、办学条件和发展需要,构建校企合作培养... 面对新一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机遇与挑战,针对应用型本科高校通信工程专业建设发展现状,对照“新工科”和“工程教育认证”的要求,本文立足产教融合背景,坚持创新培养,结合本校通信工程专业的性质、办学条件和发展需要,构建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搭建校企联合实验实训平台,开展科创活动以赛促教、鼓励学生参加创新创业等方面,为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创新改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企合作 产教融合 实践环节 创新就业
下载PDF
人工智能背景下信息工程“新工科”专业建设探索 被引量:9
5
作者 陈瑞 袁璟 童莹 《计算机时代》 2020年第12期94-96,共3页
为了更好地培养人工智能背景下“新工科”的专业人才,以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创新能力培养为研究对象,将人工智能和大数据融入新工科人才培养方案中,构建“人工智能+大数据”的课程体系,提出人工智能+创客教育实践教学平台的建设,培养跨学... 为了更好地培养人工智能背景下“新工科”的专业人才,以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创新能力培养为研究对象,将人工智能和大数据融入新工科人才培养方案中,构建“人工智能+大数据”的课程体系,提出人工智能+创客教育实践教学平台的建设,培养跨学科、多元化的应用型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信息工程 创客教育 应用型人才
下载PDF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通信原理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 被引量:4
6
作者 杨洁 郭丽红 +2 位作者 余雨 杨伟博 包永强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22年第23期77-79,共3页
课程目标达成度是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核心要素。构建了基于混合式教学的通信原理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体系,介绍了评价的实施过程和教学持续改进措施。评价体系注重过程评价,充分体现混合式教学的特点。基于该评价体系得到的课程目标达成... 课程目标达成度是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核心要素。构建了基于混合式教学的通信原理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体系,介绍了评价的实施过程和教学持续改进措施。评价体系注重过程评价,充分体现混合式教学的特点。基于该评价体系得到的课程目标达成情况,既可作为课程教学质量的评价依据,也可为毕业要求的达成提供有效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目标 达成度 通信原理 持续改进
下载PDF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综合训练案例教学探索 被引量:1
7
作者 刘静波 苏格诺 刘烨楠 《物联网技术》 2023年第11期136-138,142,共4页
设计了基于阿里云的远程数据采集与控制系统的教学案例,将其作为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综合训练项目。该系统由终端装置和阿里云飞燕平台两部分组成,终端装置包括STM32单片机、WiFi模块、温湿度模块和LCD显示部分等,终端装置采集温湿度数据,... 设计了基于阿里云的远程数据采集与控制系统的教学案例,将其作为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综合训练项目。该系统由终端装置和阿里云飞燕平台两部分组成,终端装置包括STM32单片机、WiFi模块、温湿度模块和LCD显示部分等,终端装置采集温湿度数据,发送数据和状态信息至飞燕平台,在飞燕平台创建手机端可视化界面,可以远程接收数据、状态信息,并下发参数命令等。对教学案例的设计过程和教学组织实施进行阐述,通过该教学案例,对学生软硬件设计与调试能力进行综合训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结果表明,将案例教学应用于综合训练中,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引导学生掌握项目设计分析能力以及从单元模块测试到整体调试的方法,对提高学生的分析学习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工程应用能力等方面都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案例教学 实践教学 综合训练 远程控制 飞燕平台 应用型人才
下载PDF
关于理工科大学工程伦理教育问题的思考
8
作者 杨会军 程啟华 蒋姝 《科教导刊》 2024年第10期5-7,共3页
随着人类科技的不断进步,工程活动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影响不断加大,工程实践中的伦理问题更加突出。理工科大学生是未来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的主力军,学校有必要在本科阶段对理工科大学生进行工程伦理教育。文章在分析理工科大学工程... 随着人类科技的不断进步,工程活动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影响不断加大,工程实践中的伦理问题更加突出。理工科大学生是未来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的主力军,学校有必要在本科阶段对理工科大学生进行工程伦理教育。文章在分析理工科大学工程伦理教育现状的基础上,阐明了工程教育和伦理教育之间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针对当前工程伦理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的策略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伦理教育 策略建议 理工科大学
下载PDF
持续改进理念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中的实践 被引量:21
9
作者 郭丽红 吴海涛 +2 位作者 杨洁 冯琤 刘传清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22年第1期69-71,共3页
以培养目标作为导向,逐步完善课程体系,通过多维度达成度评价机制,对课程达成度、指标点达成度和毕业要求达成度进行客观评价,寻找需要改进的突破点,进而提出具体方案和改进措施,把持续改进的理念应用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实践中,形成... 以培养目标作为导向,逐步完善课程体系,通过多维度达成度评价机制,对课程达成度、指标点达成度和毕业要求达成度进行客观评价,寻找需要改进的突破点,进而提出具体方案和改进措施,把持续改进的理念应用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实践中,形成“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产出为导向”的教学设计、教学实施以及教学评价。调查结果表明,持续性改进措施有效地提升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使其得到了用人单位的认可,达到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持续改进 基于产出 达成度评价
下载PDF
基于互联网+的电子信息专业综合实训教学模式探索 被引量:1
10
作者 马湘蓉 胡申华 徐伟业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24年第5期147-149,共3页
以南京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为研究对象,结合自身发展和促进复合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定位,以一流专业建设为指导,以能力培养为核心,探索基于“互联网+”的电子信息专业实训教学新模式,建立以提高实践能力为引领的实训教学体系。此研究... 以南京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为研究对象,结合自身发展和促进复合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定位,以一流专业建设为指导,以能力培养为核心,探索基于“互联网+”的电子信息专业实训教学新模式,建立以提高实践能力为引领的实训教学体系。此研究有利于传统电子信息专业建设水平的提高和实践教育教学模式的改进与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电子信息专业 综合实训 教学模式
下载PDF
基于工程认证与数值仿真的电磁场课程教学设计
11
作者 许恒飞 韦朴 +2 位作者 郭丽红 杨洁 刘传清 《集成电路应用》 2023年第7期85-87,共3页
阐述电磁场与微波技术课程教学中的问题,电磁场与微波技术课程的工程认证大纲体系,探讨电磁场与微波技术课程的教学实践,包括数值仿真技术引入电磁场教学的建模基本流程、利用SIW传输线馈电的电磁偶极子圆极化天线的建模和仿真演示教学... 阐述电磁场与微波技术课程教学中的问题,电磁场与微波技术课程的工程认证大纲体系,探讨电磁场与微波技术课程的教学实践,包括数值仿真技术引入电磁场教学的建模基本流程、利用SIW传输线馈电的电磁偶极子圆极化天线的建模和仿真演示教学,以及教学实践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场仿真 微波技术 工程认证 建模流程 教学演示
下载PDF
移动通信课程实验教学改革与平台建设研究
12
作者 潘子宇 《中国新通信》 2024年第19期121-123,共3页
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传统移动通信课程教学模式已不符合学生发展需要。因此,学校和教师应加强对企业和社会需求的了解和关注,并针对相关需求积极促进实验教学改革,完善平台建设,促进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提升。本文将分析移动通信课程... 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传统移动通信课程教学模式已不符合学生发展需要。因此,学校和教师应加强对企业和社会需求的了解和关注,并针对相关需求积极促进实验教学改革,完善平台建设,促进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提升。本文将分析移动通信课程实验教学改革与平台建设的意义,并阐述移动通信课程实验教学改革思路和平台建设策略,希望可以推动移动通信课程积极优化和革新,从而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通信课程 教学改革 平台建设
下载PDF
应用型本科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师评价现状与对策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包永强 朱昊 +3 位作者 梁瑞宇 宋宇飞 王青云 赵丹 《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4期74-79,共6页
应用型本科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师资力量薄弱严重影响人才培养质量。针对目前应用型高校教师评价存在的6类问题,应用型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必须立足师资现状,实施教师发展性分类评价。根据应用型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师发展性分类评价的8... 应用型本科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师资力量薄弱严重影响人才培养质量。针对目前应用型高校教师评价存在的6类问题,应用型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必须立足师资现状,实施教师发展性分类评价。根据应用型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师发展性分类评价的8个原则和评价方案,南京工程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进行了两年的应用表明,该方案极大调动了教师积极性和创造性,有效地提升了教师教学和科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型高校 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师 发展性分类评价 人才培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网络入侵检测系统
14
作者 单锦涛 郭丽红 +3 位作者 纪宇菲 胡婷婷 冯幽默 董钰 《物联网技术》 2025年第5期63-67,共5页
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网络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尤其是网络入侵行为对信息系统的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针对传统安全防御机制无法应对日益复杂的入侵手段的问题,构建了一个基于深度学习的网络入侵监测系统。该系统以机器学习的相关理论为支撑... 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网络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尤其是网络入侵行为对信息系统的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针对传统安全防御机制无法应对日益复杂的入侵手段的问题,构建了一个基于深度学习的网络入侵监测系统。该系统以机器学习的相关理论为支撑,采用DNN作为核心神经网络架构,并融合了LSTM和Transformer等模型。借助KDD99等数据集进行模型的训练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有效提高检测精度,极大地降低了误报率和漏报率,同时提升了检测速度和系统稳定性。此外,该系统还具备良好的泛化能力,能够有效识别新型和变种的攻击模式,应对不断变化的网络安全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入侵检测 深度学习 DNN KDD99数据集 LSTM模型 Transformer模型
下载PDF
基于卷积自编码的火焰图像稳定性定量评估
15
作者 王安 温武斌 +2 位作者 刘宏文 韩哲哲 许传龙 《动力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25-333,共9页
提出了一种火焰图像稳定性定量评估方法,首先采用卷积自编码对火焰图像进行特征提取,然后利用定量评估指标予以特征分析。定量评估指标建立在图像特征的聚类分析和统计分析基础上,其数值区间为[0,1]。卷积自编码采用一种基于重建相似性... 提出了一种火焰图像稳定性定量评估方法,首先采用卷积自编码对火焰图像进行特征提取,然后利用定量评估指标予以特征分析。定量评估指标建立在图像特征的聚类分析和统计分析基础上,其数值区间为[0,1]。卷积自编码采用一种基于重建相似性的新损失函数,以提高训练效率。同时,在乙烯燃烧平台上开展试验研究,以验证火焰图像稳定性定量评估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卷积自编码能够以无监督方式提取火焰图像特征,其性能明显优于传统特征学习方法;所建立的定量评估指标可以量化表征火焰图像稳定性,展现出极强的泛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焰图像 图像特征 火焰脉动 卷积自编码 定量评估
下载PDF
应用型本科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思考与探索 被引量:12
16
作者 田丽鸿 包永强 张健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2021年第4期80-82,共3页
文章结合课程思政的意义和思政建设常见误区,分析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特点及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的特点,提出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系统化思政建设的思路和教改探索,并对课程思政效果的检验和优化提出建议,初步搭建基于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电子信... 文章结合课程思政的意义和思政建设常见误区,分析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特点及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的特点,提出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系统化思政建设的思路和教改探索,并对课程思政效果的检验和优化提出建议,初步搭建基于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思政一体化闭环建设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核心价值观 专业素养 科学方法论 启动点
下载PDF
XY-2号卫星激光通信载荷PAT在轨测试 被引量:2
17
作者 余辉龙 鲍智康 +3 位作者 王璇 查日东 杨云霞 何睿清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29-236,共8页
针对低轨小卫星星座的通信需求,设计了基于双棱镜和四象限雪崩光电二极管(QAPD)结构收发同轴的激光通信载荷,该方案是无信标光体制,具有体积小、轻量化和大视场的特点。文中针对双棱镜结构,给出了双棱镜输入输出光线的计算模型,在此基础... 针对低轨小卫星星座的通信需求,设计了基于双棱镜和四象限雪崩光电二极管(QAPD)结构收发同轴的激光通信载荷,该方案是无信标光体制,具有体积小、轻量化和大视场的特点。文中针对双棱镜结构,给出了双棱镜输入输出光线的计算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星间指向、捕获和跟踪的实现方式,并在XY-2号卫星上进行了在轨测试和验证,进行指向测试时,更新了指向偏移量,标定了QAPD跟踪点,并进行了双向建链测试。进行了15次双向建链测试表明,该激光通信载荷捕获时间小于20 s,捕获成功率达到100%,捕获后双星建链时间优于2 s,建链测试成功率达到了93%,建链后跟踪精度RMS值小于30μra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通信 双棱镜 指向 捕获 跟踪
原文传递
OFDM系统中基于生成对抗网络的信道估计方法
18
作者 康佳 黄紫涵 +2 位作者 王学良 王栋城 陈瑞 《物联网技术》 2025年第6期70-75,共6页
传统基于导频的信道估计精度提高需要插入更多导频,而基于数据驱动的估计方法需要学习大量的参数导致训练时间过长,提出一种基于超分辨率生成对抗网络的信道估计方法,将衰落信道的时间频率响应映射到图像二维空间,在正交频分复用(OFDM)... 传统基于导频的信道估计精度提高需要插入更多导频,而基于数据驱动的估计方法需要学习大量的参数导致训练时间过长,提出一种基于超分辨率生成对抗网络的信道估计方法,将衰落信道的时间频率响应映射到图像二维空间,在正交频分复用(OFDM)系统下使用最小二乘法估计导频信息,再基于超分辨率生成对抗网络构造内插器,将传统的插值过程转化为超分辨率重建,利用图像的超分辨率重建方法解决信道估计问题。OFDM系统中的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与传统的插值算法和典型的超分辨率深度学习方法相比,估计精度有所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对抗网络 超分辨率 信道估计 无线通信 正交频分复用 深度学习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通信工程专业综合实训》课程建设与实践 被引量:4
19
作者 唐蕾 刘伟伟 刘婷婷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1年第11期57-59,共3页
《通信工程专业综合实训》是本专业学生毕业前需要学习的最后一门实践课程。该实践课程的目的是通信工程专业学生将所学的专业课程知识、技能融合起来,完成一个较复杂工程问题的设计与研发。在新工科背景下,该文通过对传统通信工程综合... 《通信工程专业综合实训》是本专业学生毕业前需要学习的最后一门实践课程。该实践课程的目的是通信工程专业学生将所学的专业课程知识、技能融合起来,完成一个较复杂工程问题的设计与研发。在新工科背景下,该文通过对传统通信工程综合实践教学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结合工程教育改革的要求,提出以工程项目为载体的综合实训课程改革方案。通过加强与地区行业、企业协作,构建校企合作的工程训练环境,创新教学方法,探索校企协同育人新模式,强化工程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创新能力,以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的人才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通信工程专业 综合实训 校企合作
原文传递
应用型本科院校光纤通信双语教学方法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韦朴 刘传清 +1 位作者 许恒飞 魏峘 《中国新通信》 2020年第22期125-126,共2页
针对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本文提出了光纤通信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和方法。通过通读国外原版教材,提升外文文献阅读能力。同时,课堂教学从单向知识传输向交叉学科、工程分析等多个维度拓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针对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本文提出了光纤通信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和方法。通过通读国外原版教材,提升外文文献阅读能力。同时,课堂教学从单向知识传输向交叉学科、工程分析等多个维度拓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通过课程改革,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了解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开阔学生的眼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通信 应用型本科 双语教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