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疼痛护理对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患儿疼痛缓解效果及满意度的影响
1
作者 倪晓红 《中外医药研究》 2023年第31期121-123,共3页
目的:研究疼痛护理对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患儿疼痛缓解效果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2年3月南京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收治的患儿12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 目的:研究疼痛护理对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患儿疼痛缓解效果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2年3月南京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收治的患儿12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疼痛护理。比较两组睡眠时间、血氧饱和度、出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时间,护理满意度,疼痛评分。结果:观察组睡眠时间长于对照组,血氧饱和度高于对照组,出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观察组疼痛评分(2.18±1.84)分,对照组疼痛评分(4.38±1.76)分,观察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疼痛护理干预能够缓解重症监护室新生儿的疼痛程度,有效提升新生儿的身体状况,提高家属的满意度,具有较强应用与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护理干预 疼痛
下载PDF
自动听性脑干反应在新生儿听力筛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2
作者 李晓璐 卜行宽 +5 位作者 陆玲 许景 韩树萍 童梅玲 徐霞 刘丞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2008年第1期47-50,共4页
【目的】探讨将自动听性脑干反应(automatic 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ABR)作为首选工具,进行新生儿听力初筛的可行性。【方法】192例(384耳)高危新生儿,检测AABR(Natus Algo3i听力筛查仪)和筛查型瞬态诱发性耳声发射(transient ev... 【目的】探讨将自动听性脑干反应(automatic 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ABR)作为首选工具,进行新生儿听力初筛的可行性。【方法】192例(384耳)高危新生儿,检测AABR(Natus Algo3i听力筛查仪)和筛查型瞬态诱发性耳声发射(transient evoked otoacoustic emissions,TEOAE)(Madsen Accuscreen听力筛查仪),比较单用AABR、单用TEOAE、AABR+TEOAE筛查的结果。筛查未通过的患儿6月龄时作全面听力学评估,测试听性脑干反应(ABR)、诊断型TEOAE(Madsen901耳声发射议)和1kHz探测音声导抗(Madsen Otoflex 100中耳分析仪),用诊断性实验方法评估AABR的可行性。【结果】AABR组、TEOAE组和AABR+TEOAE组未通过率分别为9.4%(36/384)、8.1%(31/384)和7.0%(27/384),三组测试结果差异无显著性(χ2=1.382,P>0.05)。有6例(12耳)确诊为听力损失(3.1%),且AABR组和金标准组的结果差异有显著性(χ2=12.800,P<0.001)。诊断性实验分析示AABR组测试的一致百分率为93.23%±3.57%,灵敏度为0.92,特异度为0.93,漏诊率β=0.08,误诊率α=0.07,Youden指数J=0.85,阳性似然比为13.14,阴性似然比为0.086,ROC曲线下面积Az=0.97,提示其诊断准确性较高。本次调查发现1例复查符合听神经病临床表现。【结论】首选AABR进行初筛,不通过者给予全面听力学评估,是新生儿听力筛查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听性脑干反应 瞬态诱发性耳声发射 新生儿听力筛查
下载PDF
静脉输注免疫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溶血病与并发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关系 被引量:5
3
作者 陈晚琴 石正英 +1 位作者 刘金祥 吴琦 《临床与病理杂志》 CAS 2021年第5期1039-1045,共7页
目的:分析静脉输注免疫丙种球蛋白(int ravenous immunoglobin G,IVIG)治疗新生儿溶血病(hemolytic disease of the newborn,HDN)与并发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的关系。方法:选择2016年9月至2019年10月南京市... 目的:分析静脉输注免疫丙种球蛋白(int ravenous immunoglobin G,IVIG)治疗新生儿溶血病(hemolytic disease of the newborn,HDN)与并发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的关系。方法:选择2016年9月至2019年10月南京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诊治的214例HDN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使用IVIG分为IVIG组(78例)与非IVIG组(136例),依据是否合并NEC分为NEC组和非NEC组。比较两组治疗HDN的效果及治疗后NEC的发生情况,并采用调查问卷及查阅临床资料相结合的方式,通过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治疗后NEC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IVIG组患儿黄疸消退明显少于非IVIG组[(3.1±1.2)d vs(3.7±1.5)d,t=3.021,P=0.003],此外IVIG组患儿治疗后24 h、48 h血清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水平明显低于非IVIG组(P<0.05),并于给药72 h后降至34.2μmol/L以下;214例HDN患儿治疗后,共确诊28例NEC(IVIG组12例,非IVIG组16例),占13.1%;IVIG组与非IVIG组比较,NEC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趋势性χ2检验初步筛选出了5个(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喂养不耐受、给药后早期贫血、小肠血栓)与HDN患儿治疗后NEC发生有关的危险因素;二分类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喂养不耐受、给药后早期贫血、小肠血栓为HDN患儿治疗后NEC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静脉输注IVIG治疗新生儿HDN疗效显著且并未明显增加NEC发生风险,影响HDN患儿治疗后NEC发生的危险因素有喂养不耐受、给药后早期贫血、小肠血栓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输注 免疫丙种球蛋白 新生儿溶血病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血浆心肌营养因子-1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合并心肌损伤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4
4
作者 郑意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5年第10期70-73,共4页
目的观察血浆心肌营养因子-1(CT-1)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合并心肌损伤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将本院收治的HIE患儿50例按HIE病情程度分为轻度组和中/重度组,选取同期于本院出生的正常足月健... 目的观察血浆心肌营养因子-1(CT-1)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合并心肌损伤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将本院收治的HIE患儿50例按HIE病情程度分为轻度组和中/重度组,选取同期于本院出生的正常足月健康新生儿50例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三组研究对象血浆CT-1、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心肌肌钙蛋白I(CTn I)水平;比较轻度组和中/重度组患儿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浆CT-1水平,并分析HIE患儿血浆CT-1与血清CK-MB和CTn I的相关性。结果中/重度组患儿CT-1、CK-MB及CTn I水平均高于轻度组和对照组(P<0.05),轻度组患儿CT-1、CK-MB及CTn I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HIE合并心肌损伤患儿恢复期血浆CT-1水平均低于急性期(P<0.05),且血浆CT-1水平与血清CK-MB和CTn I水平呈正相关(r=0.564,P=0.000;r=0.624,P=0.000)。结论检测血浆CT-1水平有助于诊断HIE新生儿心肌损伤及判断HIE病情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缺氧性脑病 心肌损伤 心肌营养因子-1 新生儿
下载PDF
aEEG及NCIS预测早产儿败血症相关性脑病的比较
5
作者 卢俊杰 李书书 +2 位作者 张俊 李萌萌 陈小慧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312-317,共6页
目的 比较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及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NCIS)预测早产儿败血症相关性脑病(SAE)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20年9月至2022年10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收治且病情最严重期间进行了aEEG监测的败血... 目的 比较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及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NCIS)预测早产儿败血症相关性脑病(SAE)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20年9月至2022年10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收治且病情最严重期间进行了aEEG监测的败血症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根据SAE诊断标准,将47例败血症早产儿分为SAE组24例和非SAE组23例。两组败血症早产儿aEEG检查同时进行NCIS,比较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母孕期并发症、最差血气分析及aEEG监测时一般情况、疾病危重状况的差异,以及aEEG各参数的连续性、周期性、下边界振幅、带宽及总分和校正总分的差异。绘制SAE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灵敏度、特异度和曲线下面积(AUC)。根据约登指数,比较NCIS和aEEG预测SAE的诊断价值。结果 两组败血症早产儿的一般资料、母孕期并发症、最差血气分析,及aEEG检查时的一般情况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NCIS、aEEG的连续性、周期性、下边界振幅、带宽、总分,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NCIS、aEEG的连续性、周期性、下边界振幅、带宽、aEEG总分,诊断SAE的AUC分别:0.727、0.726、0.884、0.706、0.849、0.890,约登指数分别0.406、0.703、0.703、0.412、0.746、0.701。结论 NCIS、aEEG连续性、周期性、带宽、总分,对诊断SAE有早期预测价值,aEEG比NCIS预测SAE效能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败血症相关性脑病 早产儿 新生儿败血症 振幅整合脑电图 危重病例评分
下载PDF
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生后1 min低Apgar评分的危险因素:多中心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江苏省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母乳喂养质量改进临床研究协作组 韩树萍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909-914,共6页
目的探讨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生后1 min低Apgar评分(≤7分)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1月-2019年12月江苏省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母乳喂养质量改进临床研究协作组多中心临床数据库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的临床资料。按生后1 min Apga... 目的探讨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生后1 min低Apgar评分(≤7分)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1月-2019年12月江苏省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母乳喂养质量改进临床研究协作组多中心临床数据库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的临床资料。按生后1 min Apgar评分分为低Apgar评分组(Apgar评分≤7分)和正常Apgar评分组(Apgar评分>7分)。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探讨生后1 min低Apgar评分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分析评价相关指标对生后1 min低Apgar评分的预测价值。结果纳入1809例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1 min低Apgar评分发生率为52.90%(957/180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胎龄越大,患儿出现1 min低Apgar评分的风险越小(OR=0.853,P<0.05);出生体重越大,患儿出现1 min低Apgar评分的风险越小(OR=0.999,P<0.05);羊水异常的患儿出现1 min低Apgar评分的风险较高(OR=1.646,P<0.05);产前使用糖皮质激素的患儿出现1 min低Apgar评分的风险较低(OR=0.502,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胎龄、出生体重、羊水异常和产前使用糖皮质激素4个指标联合预测出现1 min低Apgar评分的灵敏度为0.554,特异度为0.680。结论低胎龄、低出生体重、羊水异常可增加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生后1 min低Apgar评分的风险,产前积极使用糖皮质激素有利于降低生后1 min低Apgar评分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GAR评分 窒息 危险因素 多中心研究 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
下载PDF
诱发畸变耳声发射法对4996例新生儿听力筛查结果分析 被引量:13
7
作者 顾筱琪 石丽娥 钱惠萍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411-412,共2页
目的 探讨早期发现小儿听力障碍的筛查方法。方法 采用诱发畸变耳声发射法 (DPOAE)对 4996例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 ,连续监测异常者 ,最后由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ABR)确诊。结果 DPOAE法筛查阳性 36例(0 72 % )经ABR确诊 10例听觉障碍 ... 目的 探讨早期发现小儿听力障碍的筛查方法。方法 采用诱发畸变耳声发射法 (DPOAE)对 4996例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 ,连续监测异常者 ,最后由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ABR)确诊。结果 DPOAE法筛查阳性 36例(0 72 % )经ABR确诊 10例听觉障碍 ,其中单耳聋 4例 ,双耳聋 6例 ;轻度听觉障碍 1例 ,中度 4例 ,重度 5例。结论 DPOAE测试法适合于新生儿听力筛查 ,是可靠、有效、快速、简便的好方法 ;新生儿科工作者必须重视小儿听力筛查 ,早期干预 ,以达聋而不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新生 听力障碍 诱发畸变耳声发射法 DPOAE 听力筛查
原文传递
中国不同胎龄新生儿出生体重曲线研制 被引量:188
8
作者 朱丽 张蓉 +36 位作者 张淑莲 石文静 严卫丽 王晓莉 吕勤 刘玲 周勤 邱全芳 李晓莺 何海英 汪吉梅 黎瑞春 陆嘉荣 尹兆青 苏萍 林新祝 郭芳 张慧 李树军 新华 韩彦青 王红云 陈冬梅 李占魁 王慧琴 邱银萍 刘华艳 杨杰 杨晓丽 李明霞 李文静 韩树萍 曹蓓 易彬 张亦慧 陈超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97-103,共7页
目的 调查我国新生儿出生体重状况,制定新的新生儿出生体重标准,绘制不同出生胎龄新生儿出生体重曲线.方法 在全国范围内建立新生儿协作网,收集产科出生的新生儿数据.在全国七大区域23个省、市、自治区,共有63家医院设立监测点.研究对象... 目的 调查我国新生儿出生体重状况,制定新的新生儿出生体重标准,绘制不同出生胎龄新生儿出生体重曲线.方法 在全国范围内建立新生儿协作网,收集产科出生的新生儿数据.在全国七大区域23个省、市、自治区,共有63家医院设立监测点.研究对象为2011-2014年各监测点出生的单胎活产儿,采用连续收集的方法收集产科出生新生儿的胎龄和出生体重数据.新生儿生后2h内用电子秤进行裸身体重测量,胎龄判断为母亲末次月经、孕早期超声检查和出生后胎龄评分相结合的方法.出生体重曲线拟合方法采用LMSP方法,利用R2.11.1软件中的基于位置、尺度、形状的广义可加模型(GAMLSS) 1.9-4软件包进行曲线绘制和检验.结果 共收集单胎新生儿159 334名,其中男84 447名,女74 907名,平均出生体重(3 232±555)g,其中男性平均体重(3 271±576)g,女性平均出生体重(3 188±528)g.对新生儿出生体重数据的正态分布进行检验,结果提示胎龄和体重数据分布均不符合正态分布,BCT分布拟合度最优.用虫形图检测和拟合模型残差图检验,提示本曲线较好拟合了本研究的数据分布.采用同样的方法分别绘制男性新生儿和女性新生儿出生体重曲线.结论 对我国不同出生胎龄新生儿出生体重参考值进行了更新,使用GAMLSS方法建立新生儿出生体重曲线,分性别制定不同参考曲线,制定的出生体重曲线经统计学检验提示较为准确拟合实际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新生 出生体重 生长曲线表 参考标准
原文传递
血清总胆红素和胆红素/白蛋白比值预测新生儿急性胆红素脑病的多中心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孙小凡 韦秋芬 +9 位作者 李占魁 顾洁 钱静 蒙丹华 郭金珍 贺晓莉 南慧 余章斌 韩树萍 董小玥 《中华新生儿科杂志(中英文)》 2022年第1期25-29,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总胆红素(total serum bilirubin,TSB)和胆红素/白蛋白比值(the ratio of bilirubin to albumin,B/A)在新生儿急性胆红素脑病(acute bilirubin encephalopathy,ABE)中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3月至2019年8月南京市妇幼... 目的探讨血清总胆红素(total serum bilirubin,TSB)和胆红素/白蛋白比值(the ratio of bilirubin to albumin,B/A)在新生儿急性胆红素脑病(acute bilirubin encephalopathy,ABE)中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3月至2019年8月南京市妇幼保健院、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西北妇女儿童医院、银川市妇幼保健院、聊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极重度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TSB≥425μmol/L)进行前瞻性研究,根据胆红素诱发神经损伤评分,将研究对象分为ABE组和非ABE组,分析TSB峰值、B/A值对新生儿ABE的预测价值。结果研究期间5家医院共收治194例极重度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其中ABE组20例,非ABE组174例,胆红素峰值范围427~979μmol/L。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ROC)曲线分析TSB峰值、B/A值预测ABE的最佳临界值分别为530μmol/L和9.48,TSB峰值与B/A值联合应用识别ABE的敏感度为85.0%,特异度为92.8%。结论TSB峰值联合B/A值可有效识别新生儿ABE,当TSB峰值>530μmol/L、B/A值>9.48时,患儿发生ABE的风险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红素脑病 急性 高胆红素血症 新生儿 血清总胆红素 B/A值
原文传递
不同强度复苏的出生体重<1500g早产儿临床特征分析——多中心回顾性调查 被引量:6
10
作者 钱苗 余章斌 +21 位作者 陈小慧 徐艳 马月兰 姜善雨 王淮燕 王增芹 韩良荣 李双双 卢红艳 万俊 高艳 陈筱青 赵莉 吴明赴 张红娟 薛梅 朱玲玲 田兆方 屠文娟 吴新萍 韩树萍 顾筱琪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93-598,共6页
目的比较不同强度复苏的出生体重<1 500 g早产儿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纳入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江苏省20家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出生体重<1 500 g且胎龄<32周的早产儿,根据在产房接受的不同强度复苏措施,分为无气管插管组(n... 目的比较不同强度复苏的出生体重<1 500 g早产儿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纳入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江苏省20家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出生体重<1 500 g且胎龄<32周的早产儿,根据在产房接受的不同强度复苏措施,分为无气管插管组(n=1 184)、气管插管组(n=166)、全面心肺复苏(extensive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ECPR)组(n=116),比较3组患儿一般情况及临床结局等差异。结果气管插管组、ECPR组母亲剖宫产率及产前激素使用率低于无气管插管组(P<0.05)。气管插管组及ECPR组的胎龄、出生体重均低于无气管插管组(P<0.05)。随着复苏强度的增强,1 min和5 min Apgar评分逐渐下降(P<0.05),1 min和5 min Apgar评分0~3分新生儿比例逐渐上升(P<0.05)。与无气管插管组相比,气管插管组和ECPR组患儿的病死率、中-重度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和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均升高(P<0.05);气管插管组患儿Ⅲ~Ⅳ级颅内出血、≥Ⅲ期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发生率升高(P<0.05)。结论对于出生体重<1 500 g早产儿,产房复苏强度高与较低的产前激素使用率、较小的胎龄及较低的出生体重有关;接受产房内气管插管、ECRP的患儿临床不良结局发生率上升。因此,加强围生期和产房复苏质量管理对改善患儿预后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21,23 (6):593-5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苏 产房 气管插管 全面心肺复苏 结局 早产儿
下载PDF
多肽在新生儿抗感染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兴 陈婷 +2 位作者 张俊 李沄 季晨博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2017年第1期44-46,54,共4页
新生儿感染是引起新生儿发病及死亡的重要原因,尤其是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新生儿由于免疫系统发育不成熟,较容易受到病原体的入侵,引发不同的感染性疾病。在我国新生儿感染中,感染性肺炎最为常见,其次是败血症和肠道感染,严重损害新生... 新生儿感染是引起新生儿发病及死亡的重要原因,尤其是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新生儿由于免疫系统发育不成熟,较容易受到病原体的入侵,引发不同的感染性疾病。在我国新生儿感染中,感染性肺炎最为常见,其次是败血症和肠道感染,严重损害新生儿的健康。由于多肽较强的广谱性抗菌作用以及进化上的保守性使其成为广泛研究的热点。已有多项研究证实多肽在新生儿抗感染中的作用,并且能够抑制耐药性细菌,有望为新生儿抗感染治疗提供新方法。本文将对多肽在新生儿感染引发的肺炎、败血症、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中的研究进展做进一步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感染 多肽 肺炎 败血症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原文传递
不同维持剂量枸橼酸咖啡因对辅助通气早产儿的疗效评估:一项初步多中心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杨洋 卢刻羽 +31 位作者 程锐 周勤 方广东 李洪 邵婕 王淮燕 李征瀛 刘松林 李振光 蔡金兰 薛梅 陈筱青 潘兆军 高艳 黄莉 李海英 宋磊 王三南 舒桂华 邬薇 余孟珠 许准 李红新 徐艳 包志丹 吴新萍 叶莉 董雪萍 殷其改 殷小平 周金君 江苏省早产儿呼吸衰竭协作组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40-248,共9页
目的探讨需要辅助通气和枸橼酸咖啡因治疗的早产儿枸橼酸咖啡因的最佳维持剂量。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江苏省30家三级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中需要辅助通气和枸橼酸咖啡因治疗的早产儿566例(胎龄≤34周)的临床... 目的探讨需要辅助通气和枸橼酸咖啡因治疗的早产儿枸橼酸咖啡因的最佳维持剂量。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江苏省30家三级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中需要辅助通气和枸橼酸咖啡因治疗的早产儿566例(胎龄≤34周)的临床资料。依据生后24 h内给予枸橼酸咖啡因负荷剂量20 mg/kg后接受高(每日10 mg/kg)或低(每日5 mg/kg)维持剂量治疗将早产儿分为高剂量组(n=405)和低剂量组(n=161)。对两组早产儿咖啡因应用期间有创/无创通气相关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低剂量组比较,高剂量组早产儿辅助通气时对高浓度氧的需求明显降低(P<0.05),无创通气撤除后的吸氧总时间及住院期间总吸氧时间均显著缩短(P<0.01),再次无创通气的比例明显降低(P<0.01),肺表面活性物质及吸入性布地奈德的使用率均显著减少(P<0.05),呼吸暂停及BPD的发生率显著降低(P<0.01),但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发生率明显上升(P=0.032)。两组在体重变化、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发生率、脑室内出血发生率、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生率、病死率、咖啡因应用时间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初步多中心研究表明高维持剂量枸橼酸咖啡因(每日10 mg/kg)对治疗我国早产儿人群总体是有益的,并未增加常见不良反应的发生。而对于喂养不耐受的风险,还需要进一步的论证分析,以尽可能排除混杂因素的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咖啡因 维持剂量 呼吸 早产儿
下载PDF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出生胎龄<34周早产儿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多中心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52
13
作者 李淑涓 蒋思远 +29 位作者 张羿 Shoo K. Lee 严卫丽 周琦 韩树萍 郭金珍 夏世文 Vibhuti Shah 王三南 冀湧 杨长仪 杨传忠 单若冰 刘玲 易彬 刘江勤 林振浪 王杨 何玲 李明霞 潘新年 郭艳 陈玲 刘翠青 周勤 李晓莺 熊虹 齐宇洁 黑明燕 曹云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82-187,共6页
目的 调查我国新生儿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流行病学资料及病原菌分布特点.方法 分析2015年5月至2016年4月全国25家医院三级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收治的出生胎龄<34周所有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医院性质分组为儿童专科医院和妇婴... 目的 调查我国新生儿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流行病学资料及病原菌分布特点.方法 分析2015年5月至2016年4月全国25家医院三级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收治的出生胎龄<34周所有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医院性质分组为儿童专科医院和妇婴医院或综合性医院,计算VAP发生率.采用x2检验,t检验或秩和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共纳入患儿7 918例,其中男4 623例(58.4%),出生体重为(1 639 ±415)g,出生胎龄为(31.4±2.0)周,4 654例(58.8%)接受无创通气,2 154例(27.2%)接受有创机械通气.发生VAP 95例,总的VAP发生率为7.0/1 000个呼吸机使用日,各研究单位VAP发生率为(0-34.4)/1 000个呼吸机使用日.根据医院性质分组,7家儿童专科医院与18家妇婴医院或综合性医院VAP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6比6.0)/1 000个呼吸机使用日,t=1.002,P=0.327].检出病原菌83株,以革兰阴性杆菌(76株,91.6%)最常见,主要为鲍曼不动杆菌(24株,28.9%),肺炎克雷伯杆菌(23株,27.7%)及铜绿假单胞菌(10株,12.0%).结论 我国NICU平均VAP发生率接近发达国家水平,但不同医院之间差异显著,应加强各NICU医院内感染的定期监测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实施有效的感染综合防治措施,降低VAP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新生 肺炎 呼吸机相关性 多中心研究 病原学
原文传递
早产儿呼吸暂停的护理
14
作者 徐业芹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北京)》 CAS 2004年第5期126-126,共1页
呼吸暂停是早产儿常见的临床症状,胎龄越小发病率越高,我科2001年-2002年之间收治早产儿240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关键词 早产儿 呼吸暂停 护理 心理护理
下载PDF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风险的预测 被引量:20
15
作者 陈兰 石碧珍 +2 位作者 韩树萍 陈超 刘玲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11期813-818,共6页
目的 绘制本地区新生儿经皮胆红素(transcutaneous bilirubin,TcB)百分位列线图,结合临床风险因素预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风险。方法 研究对象为2013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在贵州省妇幼保健院产科出生的健康足月儿和晚期早产儿... 目的 绘制本地区新生儿经皮胆红素(transcutaneous bilirubin,TcB)百分位列线图,结合临床风险因素预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风险。方法 研究对象为2013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在贵州省妇幼保健院产科出生的健康足月儿和晚期早产儿(胎龄≥35周,出生体重≥2 000 g)。连续记录这些新生儿生后168 h内的TcB值。将生后72 h内对应的危险区TcB测定值作为预测指标,采用小时TcB百分位列线图,结合受试者工作特性(receiver operative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及Logistic回归模型,评价小时TcB百分位列线图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预测价值。采用分类数据关联性分析、Pearson χ^2检验或Logistic回归模型,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共5 250例新生儿纳入本研究。在生后40 h内,TcB值快速上升,40~96 h上升速度较前有所减缓,96 h后维持在较高水平。其中,TcB第95百分位数在96 h已趋于稳定。本研究中,第40、75和95百分位TcB峰值分别为173、217和248 μmol/L。5 250例新生儿中,277例(5.3%)处于72 h内高危区,阳性预测值为22.02%;1 087例(20.7%)和1 854例(35.3%)分别处于72 h内中高危区和中低危区,阳性预测值分为10.58%和3.72%;2 032例(38.7%)处于72 h内低危区,阳性预测值为1.38%。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72 h后TcB高危险区与胎龄、分娩方式、喂养方式和72 h内危险区水平有关联。与胎龄≥40周的新生儿相比,胎龄≥37~〈40周者更有可能处于高危区(OR=1.80,95%CI:1.29~2.51);与经阴道分娩的新生儿相比,剖宫产出生的新生儿处于高危区的可能性可降低42%;与人工喂养的新生儿相比,混合喂养(母乳为主)的新生儿处于高危区的可能性降低(OR=0.51,95%CI:0.29~0.88);随着72 h内TcB危险区水平的降低,研究对象72 h后处于高危区的可能性逐渐降低。ROC曲线分析显示,72 h内预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风险的曲线下面积为0.75,95%CI:0.72~0.78(P〈0.01),敏感性为90.00%,特异性为40.00%。将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拟合Logistic回归模型后获得的预测概率结果,与72 h后TcB高危区绘制ROC曲线,其曲线下面积为0.66,95%CI:0.62~0.69(P〈0.01)。将72 h内TcB危险区水平纳入上述模型进行联合预测,结果曲线下面积为0.79,95%CI:0.76~0.82(P〈0.01),预测价值有所提高。结论 本研究获得了本院新生儿TcB百分位列线图,以更好地预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并及时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胆红素血症 新生儿 胆红素 危险因素 预测
原文传递
共同参与式护理在低体重早产儿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6
作者 蔡如意 徐业芹 刘蓓蓓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1年第13期181-184,共4页
目的观察共同参与式护理在低体重早产儿中的应用价值,以指导未来低体重早产儿合理护理计划的拟定。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9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分娩的200例低体重早产儿,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 目的观察共同参与式护理在低体重早产儿中的应用价值,以指导未来低体重早产儿合理护理计划的拟定。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9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分娩的200例低体重早产儿,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共同参与式护理,均护理3个月。护理前、护理3个月时,分别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家庭功能评估量表(APGAR)、育儿胜任感量表(C-PSOC)评估并比较两组父母(抽取其中1人)的自我效能情况、家庭功能和育儿胜任感情况;记录并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指标、医院感染、喂养不耐受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GSES、APGAR、C-PSOC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3个月时,两组GSES、APGAR、C-PSOC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体重增长速度高于对照组,箱式吸氧时间、经鼻吸氧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医院感染、喂养不耐受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共同参与式护理可有效提高低体重早产儿父母的自我效能,改善患儿家庭功能,增强父母的育儿能力,有效促进低体重早产儿恢复,且有效降低医院感染、喂养不耐受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低体重 护理 共同参与 自我效能 家庭功能 育儿能力
下载PDF
母乳消毒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鹏 韩树萍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5年第6期11-15,共5页
1母乳消毒的目标母乳消毒的理想目标是在杀灭各种病原体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留母乳中的各种营养物质,免疫活性物质及有益菌群。在一些国家,母乳能否直接喂养或需经巴氏消毒取决于其病原体的污染水平和对婴儿的风险。
关键词 消毒方法 母乳 免疫活性物质 营养物质 污染水平 巴氏消毒 病原体
下载PDF
江苏省15家医院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抗生素使用现状调查 被引量:2
18
作者 赵娟娟 韩树萍 +22 位作者 余章斌 潘兆军 周勤 姜善雨 万俊 张琳 王淮燕 孟孟 徐艳 陈筱青 薛梅 杨丽 吴明赴 顾瓅 卢红艳 乔瑜 吴新萍 谷传丽 侯玮玮 高艳 仰守红 张纪华 刘松林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988-993,共6页
目的调查并分析江苏省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抗生素使用现状,为促进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抗生素管理质量及改进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江苏省15家医院收治的极低/超低... 目的调查并分析江苏省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抗生素使用现状,为促进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抗生素管理质量及改进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江苏省15家医院收治的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的一般情况及抗生素使用情况的相关资料,并设计减少抗生素使用措施的10项调查问卷表,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干预措施的实施情况。结果共纳入1920例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其中1846例(96.15%)使用抗生素,抗生素使用率(antibiotic use rate,AUR)中位数为50/100住院日。15家医院AUR为24~100/100住院日。采用Poisson回归,调整胎龄、出生体重、新生儿危重评分混杂因素后,各医院间调整后抗生素使用率(adjusted antibiotic use rate,aAU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调查结果显示,10项减少抗生素使用的措施中,8项措施开展的医院不足一半;干预措施实施项目数与aAUR呈负相关(r_(s)=-0.564,P=0.029)。结论江苏省15家医院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AUR高,且医院之间差异大;实施减少抗生素使用措施少的医院AUR高,促进NICU抗生素使用管理的质量改进,有望减少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的AU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 多中心研究 极低出生体重儿 超低出生体重儿
下载PDF
miRNA-19b过表达对P19细胞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杨利民 王淮燕 +4 位作者 许国锋 刘雪华 秦大妮 余章斌 王永清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5年第15期1255-1259,共5页
目的通过过表达miRNA-19b,研究miRNA-19b对P19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脂质体2000转染miRNA-19b过表达质粒与空载质粒进入P19细胞,通过杀稻瘟菌素筛选出稳定株;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miRNA-19b表达水平以及分化基因(c Tn T、ANP、GATA4... 目的通过过表达miRNA-19b,研究miRNA-19b对P19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脂质体2000转染miRNA-19b过表达质粒与空载质粒进入P19细胞,通过杀稻瘟菌素筛选出稳定株;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miRNA-19b表达水平以及分化基因(c Tn T、ANP、GATA4)的表达水平。结果 miRNA-19b过表达载体与细胞系成功建立(P<0.05);在P19细胞分化过程中,miRNA-19b过表达组心肌标志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miRNA-19b显著促进P19细胞向心肌细胞分化。结论 miRNA-19b可以显著促进P19细胞向心肌细胞的分化,为以后其用于心脏发育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NA-19b P19细胞 分化
下载PDF
质量改进对新生儿急性胆红素脑病漏诊率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江苏省新生儿严重高胆红素血症临床研究协作组 余章斌 《中华新生儿科杂志(中英文)》 2021年第3期25-29,共5页
目的探讨质量改进对减少新生儿急性胆红素脑病(acute bilirubin encephalopathy,ABE)漏诊率的意义。方法对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江苏省12家协作医院收治的新生儿严重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进行前瞻性研究。2018年1~12月收治的病例为改进前组... 目的探讨质量改进对减少新生儿急性胆红素脑病(acute bilirubin encephalopathy,ABE)漏诊率的意义。方法对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江苏省12家协作医院收治的新生儿严重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进行前瞻性研究。2018年1~12月收治的病例为改进前组,2019年1月开始实施质量改进措施,2019年1~12月为改进后组。主要观察指标为ABE检出率;次要观察指标为胆红素引起的神经功能障碍(bilirubin induced neurological dysfunction,BIND)评分实施情况,血清总胆红素(total serum bilirubin,TSB)最高值、头颅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rainstem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BAEP)以及振幅整合脑电图(amplitude integrated electroencephalogram,aEEG)等检查完成情况。应用SPSS 2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纳入1432例,改进前组689例,改进后组743例。改进后组诊断ABE比例[3.0%(22/743)比0.6%(4/689)]、BIND评分实施率[76.6%(569/743)比19.9%(137/689)]、BAEP检查比例[55.7%(414/743)比32.2%(222/689)]和aEEG检查比例[18.0%(134/743)比11.9%(82/689)]均高于改进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BIND评分等级分布、不同程度严重高胆红素血症分布及头颅MRI检查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质量改进项目可减少ABE漏诊率,为持续质量改进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改进 急性胆红素脑病 漏诊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