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8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内科护士情绪性进食的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1
作者 徐忠梅 刘芳 +2 位作者 常芸 郑雪梅 吴筱娴 《中国临床护理》 2023年第3期178-182,共5页
目的 调查心内科护士情绪性进食的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有效的干预策略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修正版18项三因素饮食问卷、自尊量表以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对江苏省14所三级甲等医院的368名心内科护士进行问卷... 目的 调查心内科护士情绪性进食的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有效的干预策略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修正版18项三因素饮食问卷、自尊量表以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对江苏省14所三级甲等医院的368名心内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心内科护士情绪性进食得分为(12.99±4.60)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自尊水平以及睡眠质量是心内科护士情绪性进食的独立影响因素(R~2=0.285,_(△)R~2=0.271,F=20.521,P<0.001)。结论 心内科护士情绪性进食倾向较高,自尊水平低、睡眠质量差的护士是情绪性进食发生的高危人群。护理管理者应重视情绪性进食高危人群的筛查,并及时提供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以降低其情绪性进食倾向,从而促进护士的身心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内科护士 情绪性进食 自尊 睡眠质量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品管圈活动降低心内科病房呼叫铃发生次数效果评价 被引量:21
2
作者 郑雪梅 常芸 张倩 《护士进修杂志》 2015年第6期494-497,共4页
目的探讨心内科病房通过品管圈工具的应用,制订出与呼叫铃发生次数最为相关的改进措施和标准化流程,并组织实施,最终使病房呼叫铃发生次数明显降低或波动在一个较低的范围。方法 2013年7月份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将2013年6月份的第二周... 目的探讨心内科病房通过品管圈工具的应用,制订出与呼叫铃发生次数最为相关的改进措施和标准化流程,并组织实施,最终使病房呼叫铃发生次数明显降低或波动在一个较低的范围。方法 2013年7月份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将2013年6月份的第二周呼叫铃发生总次数,设为品管圈改善前期;将2013年8月份的第二周和9月份的第二周呼叫铃发生的总次数,设为品管圈改善后的改善期和维持期,分别与品管圈改善前期比较。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病房因输液问题导致的呼叫铃发生次数由改善前期的平均51.6次/d降至改善期的平均13.4次/d,目标达标率107%,进步率74%;在改善后维持期,降低至平均18.2次/d,目标达标率93.8%,进步率64.7%。结论品管圈活动的开展降低了心内科病房呼叫铃发生次数,提高了护理质量和病人满意度;重新制订输液标准化流程和"输液完成时间推算表",强调计划性工作和主动性服务,提升了护理内涵;同时,培养了科室护理人员主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科室护理人员的自信心和责任心,增加了心内科团体的凝聚力和荣誉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 心内科护理人员 输液相关因素 呼叫铃发生次数
下载PDF
分院区同质化管理在心内科护理实践中的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郑雪梅 贾若雅 +3 位作者 刘芳 朱琳琳 乔林 常芸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 2022年第5期609-613,共5页
目的:探讨综合性三甲医院分院区心内科护理同质化管理的方法和效果。方法:依托医院本部护理管理理念,构建属地化与专科垂直相结合的混合型管理模式,对分院区心内科护理质量与护理考核同质化管理。结果:医院本部和河西院区护理质控结果... 目的:探讨综合性三甲医院分院区心内科护理同质化管理的方法和效果。方法:依托医院本部护理管理理念,构建属地化与专科垂直相结合的混合型管理模式,对分院区心内科护理质量与护理考核同质化管理。结果:医院本部和河西院区护理质控结果、护理理论与操作考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服务考核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本部一体化管理模式下,按照河西综合办行政管理的要求,结合本部专科垂直管理的部署,通过对分院区心内科护理质量、培训与考核、护理满意度同质化护理管理,坚持达到与本部心内科护理同质化管理要求,确保了护理安全、提升了患者满意度,有效促进多院区病区间护理同质化管理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院区 心内科 护理管理 同质化管理
下载PDF
心内科交接班表格的收集和设计在优质护理病区中的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龚玥 郑雪梅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8年第12期167-169,共3页
目的收集并设计护士交接班表格,将其应用到优质护理病区,更好地方便护士、服务患者。方法科室从2017年1月份开始自行设计交接班表格,并抽查200例患者的病情,检查管床护士知晓程度。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形式对表格进行修改,于2017年5月... 目的收集并设计护士交接班表格,将其应用到优质护理病区,更好地方便护士、服务患者。方法科室从2017年1月份开始自行设计交接班表格,并抽查200例患者的病情,检查管床护士知晓程度。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形式对表格进行修改,于2017年5月份正式使用此表格,再次对200例患者的病情,管床护士知晓度进行抽查。结果交接班表格使用后,责任护士对所管患者病情知晓合格率由84.5%上升到94%,能更全面了解患者病情。同时患者满意度由78%提升到90.5%,提升了护理质量。结论此表格操作简单,实用性强,适宜在优质护理病房中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护理服务 交接班表格 护理质量
下载PDF
心外膜脂肪组织体积与稳定性冠心病患者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负荷和成分的关系 被引量:5
5
作者 周世功 刘志忠 +2 位作者 金国珍 刘玄德 单守杰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CSCD 2023年第1期44-50,共7页
目的探讨心外膜脂肪组织体积(EATV)与稳定性冠心病(SCAD)患者粥样硬化斑块负荷和成分的关系。方法纳入2016年5月至2018年10月在南京市第一医院心内科门诊行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显示阳性,计划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SCAD患者76例,回顾... 目的探讨心外膜脂肪组织体积(EATV)与稳定性冠心病(SCAD)患者粥样硬化斑块负荷和成分的关系。方法纳入2016年5月至2018年10月在南京市第一医院心内科门诊行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显示阳性,计划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SCAD患者76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并测定EATV。所有患者冠状动脉在支架置入前行彩色编码血管内超声(iMAP-IVUS)成像,分析斑块组织学特征。结果76例患者平均EATV为(109.17±43.34)cm^(3),根据EATV平均值将患者分为低EATV组(EATV<109.17 cm^(3),38例)和高EATV组(EATV≥109.17 cm^(3),38例)。高EATV组总管腔体积、总血管体积、总斑块体积、纤维成分体积和脂质成分体积显著高于低EATV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EATV与纤维成分体积百分比之间呈显著负相关(r=–0.75,P=0.012),与坏死成分体积百分比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68,P=0.009)。EATV与右冠状动脉(r=0.51,P=0.043)和左前降支(r=0.54,P=0.029)易损斑块有关。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β=0.16,P=0.019)和EATV(β=0.14,P=0.013)为斑块中高坏死成分体积百分比的预测因子。结论EATV增加与SCAD患者冠状动脉斑块负荷和成分有关,右冠状动脉和左前降支斑块更具易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心外膜脂肪组织 斑块 彩色编码血管内超声
下载PDF
正念减压疗法对老年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周小平 王萍 +2 位作者 周新燕 袁夏霖 乔积民 《临床医学工程》 2023年第2期257-258,共2页
目的探讨正念减压疗法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168例行PCI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正念减压疗法干预,比较两组的心理状态... 目的探讨正念减压疗法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168例行PCI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正念减压疗法干预,比较两组的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HAMA、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SF-36的总体健康、生理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正念减压疗法可显著改善老年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心理状态,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正念减压疗法
下载PDF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冠脉自发性再通及其预后因素分析
7
作者 闫玉峰 徐海梅 +3 位作者 赵莹莹 赵原艺 郑亚国 林松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535-1543,共9页
目的:探究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冠脉自发性再通(spontaneous recanalization,SR)的影响因素及其对长期预后的影响。方法:连续纳入2011年7月—2019年4月于南京市第一医院诊断为... 目的:探究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冠脉自发性再通(spontaneous recanalization,SR)的影响因素及其对长期预后的影响。方法:连续纳入2011年7月—2019年4月于南京市第一医院诊断为STEMI并行急诊冠脉介入治疗的患者,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为非SR组(TIMI血流0~1级)和SR组(TIMI血流2~3级),收集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冠脉造影及药物治疗数据,主要观察终点为全因死亡。结果:共纳入1124例STEMI患者,其中包括SR组272例(24.2%),非SR组852例(75.8%)。SR组患者高血压比例、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MB,CK-MB)峰值、肌酐、尿酸、血栓抽吸比例、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ntra-aortic balloon pump,IABP)植入及院内死亡率明显低于非SR组,而左心室射血分数高于非SR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高血压不利于SR发生(OR=0.744,95%CI:0.561~0.985,P=0.039)。随访时间为79(61,101)个月,124例患者出现全因死亡。Kaplan-Meier曲线显示,SR组和非SR患者生存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rank P=0.182)。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年龄、Killip分级、肌酐、院内IABP植入、左心室射血分数、单支病变、替格瑞洛、β受体阻滞剂为STEMI患者全因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近1/4的STEMI患者急诊冠脉介入治疗前发生SR,合并高血压不利于SR发生,而长期随访显示SR并未降低STEMI患者的全因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冠脉自发性再通 预后
原文传递
人工智能在心脏康复中的应用
8
作者 闫玉峰 林松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23年第9期886-889,共4页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1》显示:中国现有心血管疾病病人约3.3亿人,心血管疾病是我国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1]。心脏康复是心血管疾病二级预防的重要方式,对病人的生理、心理有着重要的作用,可以帮助减轻心血管病病人再发心血管事...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1》显示:中国现有心血管疾病病人约3.3亿人,心血管疾病是我国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1]。心脏康复是心血管疾病二级预防的重要方式,对病人的生理、心理有着重要的作用,可以帮助减轻心血管病病人再发心血管事件的风险,提高病人的医疗护理效率[2]。人工智能是一门新型学科,被广泛应用于自动驾驶、智能家居、机器翻译、医学等各个领域。随着心脏康复需求的增加,人工智能开始在心脏康复领域得到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康复 心血管疾病 二级预防 人工智能 健康与疾病 心血管病 护理效率 新型学科
下载PDF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运动恐惧调查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9
作者 丁娟 孔祥娣 《医药前沿》 2023年第27期118-120,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运动恐惧调查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1年12月—2022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收治的110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采用心脏病患者运动恐惧量表(TSK-SV)对11...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运动恐惧调查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1年12月—2022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收治的110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采用心脏病患者运动恐惧量表(TSK-SV)对110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进行调查,分析运动恐惧现状及影响因素。本次共发放问卷110份,回收有效问卷104份,有效回收率为94.55%。结果:纳入的104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TSK-SV总评分为(43.32±7.18)分。性别(OR=4.773)、文化程度(OR=6.449)、术后心功能分级(OR=4.076)和自我感受负担(OR=4.665)是影响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运动恐惧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运动恐惧处于较高水平,且性别、文化程度、术后心功能分级和自我感受负担是其危险因素,应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帮助患者积极应对运动恐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运动恐惧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回授法健康教育对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术后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10
作者 薛静 范羽飞 《当代医药论丛》 2023年第22期169-172,共4页
目的:探讨回授法健康教育对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术后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2021年10月—2022年5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术后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健康教育组和回授法... 目的:探讨回授法健康教育对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术后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2021年10月—2022年5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术后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健康教育组和回授法健康教育组,各50例。常规健康教育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回授法健康教育组给予回授法健康教育,对比两组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各项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各项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均提高,且回授法健康教育组明显高于常规健康教育组(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各项SF-36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各项SF-36评分均提高,且回授法健康教育组明显高于常规健康教育组(P<0.05)。结论:回授法健康教育有助于增强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术后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授法健康教育 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术后患者 自我管理能力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同感心心理沟通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影响
11
作者 莫秋鹃 薛洁 唐佳佳 《中国社区医师》 2023年第4期117-120,共4页
目的:探讨同感心心理沟通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9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收治的4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对照组,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收治的47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观察... 目的:探讨同感心心理沟通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9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收治的4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对照组,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收治的47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同感心心理沟通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焦虑、抑郁情绪情况,自我感受负担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干预前,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SAS、SDS评分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情感负担、经济负担、身体负担、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BS)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情感负担、经济负担、身体负担、SPBS总分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物质功能、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物质功能、GQOLI-74总分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感心心理沟通干预能缓解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负性情绪,减轻自我感受负担,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感心心理沟通 慢性心力衰竭 焦虑 抑郁
下载PDF
零缺陷护理在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患儿围手术期的应用
12
作者 袁夏霖 商淑华 许海燕 《妇儿健康导刊》 2023年第22期182-184,共3页
目的探讨零缺陷护理在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患儿围手术期的应用。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3年5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收治的54例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患儿,按照奇偶数法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7例。参照组采用传统围手术期护理,研究组采... 目的探讨零缺陷护理在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患儿围手术期的应用。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3年5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收治的54例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患儿,按照奇偶数法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7例。参照组采用传统围手术期护理,研究组采用零缺陷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研究组的家属认知情况评分、患儿依从性评分、护理总满意率均高于参照组,且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零缺陷护理在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患儿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提高家属的认知程度和患儿的依从性,减少并发症,且具有较高的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缺陷护理 先天性心脏病 围手术期
下载PDF
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患者行以奥马哈系统为指导的同质化护理管理实践
13
作者 贾若雅 郑雪梅 《医药高职教育与现代护理》 2024年第1期59-63,68,共6页
目的探讨以奥马哈系统为指导的同质化护理在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后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10月在南京市第一医院心内科行PCI的52例AMI患者为对照组,2021年11月至2022年4月收治的52例为干预... 目的探讨以奥马哈系统为指导的同质化护理在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后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10月在南京市第一医院心内科行PCI的52例AMI患者为对照组,2021年11月至2022年4月收治的52例为干预组,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辅以奥马哈系统为指导的同质化护理。比较两时间段围手术期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结果干预组围手术期护理质量评价得分、患者满意度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奥马哈系统为指导的AMI行PCI术后患者同质化护理管理可提高患者满意度及围手术期护理质量,缩短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 奥马哈系统 同质化 护理
下载PDF
对主动脉根部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的分割与评估-CVpilot人工智能系统的临床意义探讨 被引量:1
14
作者 黄晓斌 陈谦 +6 位作者 柴浩 叶鹏 谢光辉 徐辉 马琛明 张海波 陈国中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58-62,共5页
目的:通过评价CVpilot人工智能系统工作站与3mensio及Volume Viewer工作站的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图像分析结果,从而探究该人工智能系统工作站在完成临床评估中主动脉根自动分割与评估的实用性和指导意义。方法:本回顾性单中心研究纳... 目的:通过评价CVpilot人工智能系统工作站与3mensio及Volume Viewer工作站的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图像分析结果,从而探究该人工智能系统工作站在完成临床评估中主动脉根自动分割与评估的实用性和指导意义。方法:本回顾性单中心研究纳入2022年11月至2023年4月,接受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TAVR)的113例患者的主动脉根部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图像,分别使用使用3mensio、Volume Viewer工作站以及CVpilot人工智能系统工作站进行TAVR术前的评估分析。对三组评估结果和质量进行专家的主观评价以及客观的测量结果分析。结果:在CVpilot人工智能系统工作站的专家主观评价结果中,与3mensio工作站相比,91.2%的患者(n=103)达到Ⅲ级,6.2%的患者(n=7)达到II级,2.6%的患者(n=3)达到I级;与Volume Viewer工作站相比,92.0%的患者(n=104)达到Ⅲ级,5.4%的患者(n=6)达到II级,2.6%的患者(n=3)达到I级。在客观的测量结果统计学分析中,CVpilot人工智能系统工作站的测量结果与3mensio工作站(P均>0.05)或VolumeViewer工作站(P均>0.05)的测量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以上结果表明,CVpilot人工智能系统工作站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可以准确完成主动脉根部的分割和关键解剖结构的测量,从而可以有效提升TAVR术前评估的临床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瓣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 计算机断层扫描 深度学习 CVpilot
下载PDF
生理性缺血训练对冠心病患者循环血管内皮祖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19
15
作者 李咏雪 林松 +3 位作者 陆晓 励建安 肖明月 李玲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93-299,共7页
目的:研究生理性缺血训练(PIT)对冠心病患者循环血管内皮祖细胞(EPCs)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方法:冠心病患者分为训练组(n=10)和对照组(n=10),均应用3个月常规药物治疗,其中训练组患者同时进行3个月的PIT。PIT采用高强度静... 目的:研究生理性缺血训练(PIT)对冠心病患者循环血管内皮祖细胞(EPCs)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方法:冠心病患者分为训练组(n=10)和对照组(n=10),均应用3个月常规药物治疗,其中训练组患者同时进行3个月的PIT。PIT采用高强度静力性握拳诱导上肢肌肉最大等长收缩运动,造成短暂的骨骼肌生理性缺血;每次握拳持续1min,放松1min,重复10次为1组,每天4组,每周5d,训练3个月。3个月前、后分别抽取患者外周血,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EPCs的数量,ELISA法检测血清VEGF的浓度。结果:3个月前,两组患者外周血EPCs数量和VEGF浓度的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经过3个月PIT,训练组患者EPCs数量增加到(0.044±0.016)%,明显高于基线水平(P=0.015);VEGF浓度增加到(98.5±17.4)pg/ml,明显高于基线水平(P<0.01)。而对照组3个月前、后EPCs数量和VEGF浓度均没有显著改变(P>0.05)。对照组3个月后两指标均低于训练组3个月后的水平(P<0.05)。3个月后两组患者EPCs数量与VEGF浓度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PIT可以增加冠心病患者循环EPCs的数量和VEGF的浓度,从而可能促进远隔缺血心肌侧支循环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理性缺血训练 心肌缺血 内皮祖细胞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等长收缩运动
下载PDF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型钠尿肽动态监测的意义 被引量:8
16
作者 马玉玲 叶飞 +3 位作者 陈绍良 林松 段宝祥 耿其吉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761-762,共2页
目的 探讨血浆B型钠尿肽 (BNP)水平与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患者近期预后的关系。方法  6 8例CHF患者分别于入院时、2 4~ 4 8小时和 5~ 7天时共三次抽血测定血浆BNP水平 ,与 37例正常对照组比较 ,并结合NHYA心功能分级变化 ,观察患... 目的 探讨血浆B型钠尿肽 (BNP)水平与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患者近期预后的关系。方法  6 8例CHF患者分别于入院时、2 4~ 4 8小时和 5~ 7天时共三次抽血测定血浆BNP水平 ,与 37例正常对照组比较 ,并结合NHYA心功能分级变化 ,观察患者住院期间的预后。结果 CHF患者血浆BN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且不同心功能分级组自身动态观察或组间比较 ,BNP水平与心功能分级和临床预后正相关。结论 BNP水平可反映CHF患者心功能状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者 BNP 血浆 CHF B型钠尿肽 心功能分级 住院期间 水平 变化
下载PDF
SHR心肌细胞离子泵活性与血压及左心室肥厚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曹蘅 柯永胜 +3 位作者 胡作英 汪佑霞 俞国华 杨尚印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1期1231-1232,1235,共3页
目的 :研究心肌细胞膜离子泵活性与血压及左心室肥厚之间的关系。方法 :将 12只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SHR)分成两组 ,一组灌喂缬沙坦 (2 4mg/kg) ,另一组和 6只正常大鼠 (WKY)灌喂生理盐水共 4周。测量实验前后血压及实验后心肌细胞膜的Na+... 目的 :研究心肌细胞膜离子泵活性与血压及左心室肥厚之间的关系。方法 :将 12只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SHR)分成两组 ,一组灌喂缬沙坦 (2 4mg/kg) ,另一组和 6只正常大鼠 (WKY)灌喂生理盐水共 4周。测量实验前后血压及实验后心肌细胞膜的Na+ -K+ -ATP酶、Ca2 + -ATP酶和Mg2 + -ATP酶活性 ,同时测量心肌细胞横径 (TDM)和心脏重量 /体重 (HW /BW )。结果 :SHR生理盐水组的血压和TDM及HW /BW显著高于WKY和SHR用药组 (P <0 0 1) ,Na+ -K+ -ATP酶和Ca2 + -ATP酶活性显著低于WKY和SHR用药组 (P <0 0 1)。Ca2 +-ATP酶活性与血压、HW /BW和TDM呈显著负相关 (r=- 0 5 945、- 0 70 77和 - 0 5 0 2 6 ,P <0 0 1和P <0 0 5 ) ;与Na+ -K+ -ATP酶呈显著正相关 (r =0 75 43,P <0 0 1)。Na+ -K+ -ATP酶与血压呈显著负相关 (r =-0 6 338,P <0 0 1)。结论 :SHR心肌细胞膜Na+ -K+ -ATP酶和Ca2 + -ATP酶活性的改变与血压和左心室肥厚之间有密切的内在关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心室肥厚 高血压 心肌细胞膜离子泵 SHR
下载PDF
心脏介入性治疗并发心脏压塞的原因分析、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12
18
作者 夏小杰 曹克将 +2 位作者 陈绍良 单其俊 叶飞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73-275,共3页
目的总结心脏介入性治疗过程中发生心脏压塞诊断和处理的经验和教训。方法回顾分析快速性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及支架术以及先天性心脏病封堵术中心脏压塞的临床特点、诊断及处理。结果18例与心脏介入性诊... 目的总结心脏介入性治疗过程中发生心脏压塞诊断和处理的经验和教训。方法回顾分析快速性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及支架术以及先天性心脏病封堵术中心脏压塞的临床特点、诊断及处理。结果18例与心脏介入性诊治操作有关的心脏压塞患者,17例为急性心脏压塞,1例在术后72小时延迟出现。18例中9例与射频消融术有关;5例与PTCA有关;3例与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修补术有关;1例与临时起搏器安装术有关。共有3例死亡。结论心脏介入性治疗可引起即刻和迟缓性两类心脏压塞,多与操作不当有关。及时诊断与处理非常重要,心包穿刺引流是首选方法,必要时应及时切开心包减压或开胸修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压塞 心包穿刺 心脏介入治疗
下载PDF
不同性别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空间分布与血液流变学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阚静 陈绍良 +4 位作者 林玲 徐海梅 赵莹莹 刘彦 陈峰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21期2618-2620,共3页
目的探讨女性和男性冠状动脉病变分布与血脂和血黏度变化的关系是否存在差异。方法选择2009年3月至2010年12月接受冠状动脉造影(CAG)的冠心病患者,其中2228例首发冠状动脉狭窄大于或等于50%的患者纳入分析,514例在CAG前完成血液流变检... 目的探讨女性和男性冠状动脉病变分布与血脂和血黏度变化的关系是否存在差异。方法选择2009年3月至2010年12月接受冠状动脉造影(CAG)的冠心病患者,其中2228例首发冠状动脉狭窄大于或等于50%的患者纳入分析,514例在CAG前完成血液流变检测。用ZL9000PLUS型血流变测定仪测定全血黏度(高切、中切、低切)、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HCT)、红细胞聚集指数(EAI)、红细胞变形指数(EDI)、红细胞电泳时间。结果男性组不稳定性心绞痛和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发病率高于女性(P<0.001),女性组全血低切还原黏度低于男性组(P<0.001),EAI低于男性组(P=0.002<0.05)。结论全血低切还原黏度和红细胞聚集指数增高为急性心肌梗死,血栓性病变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黏度 冠心病 女性
下载PDF
选择性尺动脉持续循环压迫降低老年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桡动脉闭塞的效果观察
20
作者 周小平 乔积民 +1 位作者 李凯 王志梅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122-125,130,共5页
目的 探讨选择性尺动脉持续循环压迫降低老年冠心病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桡动脉闭塞的效果。方法 选取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45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225例。对照组术后采取桡动脉非闭... 目的 探讨选择性尺动脉持续循环压迫降低老年冠心病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桡动脉闭塞的效果。方法 选取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45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225例。对照组术后采取桡动脉非闭塞性压迫,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定制的脉搏波血压计进行选择性尺动脉持续循环压迫,持续4 h。比较2组患者穿刺处出血、疼痛、拇指皮温、护士工作量、延时取压率、桡动脉血流速度、术后24 h桡动脉闭塞率和狭窄率等指标。结果 2组患者穿刺处出血、疼痛、拇指皮温、护士工作量和延时取压率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在解除血压计前0.5 h桡动脉血流速度较快,术后24 h桡动脉闭塞率和狭窄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不增加患者出血风险、疼痛、护士工作量和延时取压率的前提下,采用定制脉搏波血压计选择性持续循环压迫4 h可以增加桡动脉血供,降低术后桡动脉闭塞率和狭窄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尺动脉 持续循环压迫 桡动脉闭塞 桡动脉狭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