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2—2020年南京市鼓楼区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14
1
作者 蔡泽瑜 张明 张春雨 《江苏预防医学》 CAS 2021年第3期345-346,371,共3页
目的分析南京市鼓楼区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2—2020年鼓楼区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处置档案资料,并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2—2020年共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处置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30起... 目的分析南京市鼓楼区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2—2020年鼓楼区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处置档案资料,并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2—2020年共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处置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30起,发病511例,无死亡病例,总罹患率为16.94%,9年罹患率为8.64%~37.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6.19,P<0.01);总体呈上升趋势(χ^(2)趋势=24.53,P<0.01)。病例男女性别之比为1.69∶1,主要集中在20~49岁(334例,占65.36%)。3季度为发病高峰,共报告12起(占40.00%)暴发事件、208例(占40.70%),罹患率(20.49%)高于1、2、4季度平均罹患率(15.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74,P<0.01);发生场所主要为酒店/饭店(占70.00%),危险食品主要为动物类食物(占40.00%);致病因子主要为微生物类(占50.00%),以副溶血性弧菌为主(占微生物类33.33%);诱发环节多为加工制作与贮存条件不当和交叉污染(占63.33%)。结论应针对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分布,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预防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疾病 暴发事件 副溶血性弧菌 流行病学特征
下载PDF
2003-2012年南京市鼓楼区居民死因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张洁 傅雅丽 肖杭 《江苏预防医学》 CAS 2015年第4期90-92,共3页
目的了解南京市鼓楼区居民死因特征。方法采用国际疾病分类标准(ICD-10)进行编码分类,使用死亡率、标化率、死因顺位、潜在减寿年数(PYLL)、平均减寿年数(AYLL)等,对南京市鼓楼区居民死因监测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03-2012年鼓楼... 目的了解南京市鼓楼区居民死因特征。方法采用国际疾病分类标准(ICD-10)进行编码分类,使用死亡率、标化率、死因顺位、潜在减寿年数(PYLL)、平均减寿年数(AYLL)等,对南京市鼓楼区居民死因监测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03-2012年鼓楼区居民死亡率为472.01/10万,标化率为389.84/10万,前5位死因依次为循环系统疾病(39.55%)、肿瘤(31.82%)、呼吸系统疾病(10.35%)、损伤和中毒(4.43%)、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的其他疾病(3.50%)。PYLL前5位为肿瘤、循环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AYLL前5位为妊娠、分娩和产褥期并发症,先天畸形、变性和染色体异常,损伤和中毒,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精神障碍。结论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是鼓楼区居民的主要死因,造成的死亡给整个人群带来的生存时间和工作时间的损失也最大,是今后卫生防制工作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因统计 死亡率 潜在减寿年数 平均减寿年数
下载PDF
南京市鼓楼区1996-2003年疟疾发病特点及其防控 被引量:1
3
作者 阚家桂 《寄生虫病与感染性疾病》 CAS 2006年第2期101-102,共2页
关键词 南京市鼓楼区 发病特点 疟疾 防控 年发病率 20世纪 下降趋势 常住人口 中华按蚊 高危人群
下载PDF
南京市鼓楼区2005-2013年梅毒及淋病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臧陶影 胡海洋 《江苏预防医学》 CAS 2015年第4期64-65,共2页
目的 了解南京市鼓楼区梅毒及淋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南京市鼓楼区2005-2013年梅毒及淋病疫情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13年鼓楼区梅毒年均发病率74.55/10万,其中2005-2009年呈... 目的 了解南京市鼓楼区梅毒及淋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南京市鼓楼区2005-2013年梅毒及淋病疫情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13年鼓楼区梅毒年均发病率74.55/10万,其中2005-2009年呈上升趋势,2009-2011年略有下降;以隐性梅毒为主(43.9%),发病率呈上升趋势(P〈0.01)。淋病年均发病率28.31/10万,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P〈0.01)。淋病男女发病率之比为9.0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梅毒、淋病病例均以20~49岁青壮年为主,多为本地户籍。梅毒病例主要为家务及待业(18.3%),淋病病例主要为工人(20.0%)。结论 南京市鼓楼区梅毒和淋病发病水平较高,应加强疾病防治能力,加大监测力度,控制疾病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 淋病 流行病学特征
下载PDF
南京市鼓楼区病毒性肝炎流行现状与分析 被引量:12
5
作者 范毅勤 《疾病监测》 CAS 2005年第11期571-573,共3页
目的分析南京市鼓楼区病毒性肝炎流行现状,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1990~2004年病毒性肝炎发病情况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近15年来鼓楼区病毒性肝炎年平均发病率为81.09/10万,发病率最高为1993年(194.78... 目的分析南京市鼓楼区病毒性肝炎流行现状,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1990~2004年病毒性肝炎发病情况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近15年来鼓楼区病毒性肝炎年平均发病率为81.09/10万,发病率最高为1993年(194.78/10万),最低为2003年(19.58/10万)。分型监测显示甲型肝炎所占比重下降,乙型肝炎所占比重上升,戊肝所占比重超过甲肝。结论病毒性肝炎发病总体呈下降趋势,乙型肝炎是病毒性肝炎的主要构成。应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加强疫情监测和分析,在做好常规免疫工作的同时,开展成人接种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病毒性 流行特征 控制策略
下载PDF
南京市鼓楼区2010年居民死因监测 被引量:14
6
作者 蔡泽瑜 胡道行 《江苏预防医学》 CAS 2011年第6期24-26,共3页
目的:分析南京市鼓楼区2010年居民主要死因,为疾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死亡资料按照国际(ICD-10)疾病进行分类,统计。结果:南京市鼓楼区居民死亡率为405.58/10万,标化死亡率为399.10/10万,期望寿命79.71岁,死因前5位为循环系统疾病、肿... 目的:分析南京市鼓楼区2010年居民主要死因,为疾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死亡资料按照国际(ICD-10)疾病进行分类,统计。结果:南京市鼓楼区居民死亡率为405.58/10万,标化死亡率为399.10/10万,期望寿命79.71岁,死因前5位为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内分泌疾病。减寿率(PYLLR)顺位依次为:肿瘤、循环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呼吸系统疾病、围生期疾病。结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损伤和中毒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77.78%,是导致南京市鼓楼区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是今后卫生工作的重点防治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因监测 死亡率 死因顺位 期望寿命 减寿率
下载PDF
2006年南京市鼓楼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质量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范毅勤 《疾病监测》 CAS 2008年第1期46-48,共3页
目的评价实行网络直报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工作现状,探讨影响直报质量的因素,进一步提高突发事件的报告水平与质量。方法综合分析突发事件报告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结果鼓楼区2006年报告的7起暴发疫情以流感、水痘、流腮等呼吸... 目的评价实行网络直报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工作现状,探讨影响直报质量的因素,进一步提高突发事件的报告水平与质量。方法综合分析突发事件报告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结果鼓楼区2006年报告的7起暴发疫情以流感、水痘、流腮等呼吸道传染病为主,高峰出现在春秋季。小学生是发生的高危人群,平均罹患率为3.49%。结论应重点加强呼吸道传染病防治,加快制定切实可行的疫情报告标准及规范细则,进一步做好疫情监测、预测及报告,及时有效处置突发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报告管理 质量分析
下载PDF
南京市鼓楼区2013—2019年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特征 被引量:7
8
作者 孙鑫鑫 王建 +1 位作者 杨斌 潘志 《江苏预防医学》 CAS 2020年第3期314-316,共3页
目的了解南京市鼓楼区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特征,为制订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13—2019年病毒性肝炎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2013—2019年鼓楼区累计报告病毒性肝炎958例,年均发病率为10.92/10万。乙肝报告病例... 目的了解南京市鼓楼区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特征,为制订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13—2019年病毒性肝炎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2013—2019年鼓楼区累计报告病毒性肝炎958例,年均发病率为10.92/10万。乙肝报告病例数最多,占57.93%。发病无明显季节性规律。男性发病率13.25/10万,女性8.48/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728,P<0.01)。病例数45~<60岁组最多,303例(占31.63%),其次为30~<45岁组260例(占27.14%)。职业以离退人员、家务及待业及商业服务为主,分别占31.63%、20.04%、13.36%。结论乙肝仍是鼓楼区发病率最高的病毒性肝炎,其次是戊肝和丙肝。应针对重点人群,采取综合防控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肝炎 发病率 流行病学特征
下载PDF
2020年南京市鼓楼区中小学管道直饮水水质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周睿婧 方燕 +1 位作者 张一磊 陈敏健 《质量安全与检验检测》 2021年第3期12-14,共3页
为研究2020年南京市鼓楼区中小学管道直饮水卫生情况,并探讨其与往年管道直饮水及管网末梢水卫生状况的差异,检测2016年管道直饮水样本35份,2020年管道直饮水与管网末梢水配对样本各26份,并对水质状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2016年检测管... 为研究2020年南京市鼓楼区中小学管道直饮水卫生情况,并探讨其与往年管道直饮水及管网末梢水卫生状况的差异,检测2016年管道直饮水样本35份,2020年管道直饮水与管网末梢水配对样本各26份,并对水质状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2016年检测管道直饮水样本35份,合格25份,合格率71.4%;2020年管道直饮水样本26份,合格25份,合格率96.2%。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20年直饮水与末梢水比较,管道直饮水的耗氧量、总硬度、菌落总数结果较管网末梢水有所降低(P<0.05)。可见,南京市鼓楼区中小学生管道直饮水卫生质量较往年有所提高,直饮水设备对水质净化起到一定积极作用,但使用不当也会带来安全隐患,有关部门应加强对直饮水设备使用的培训、监管,保障青少年饮水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道直饮水 水质 检测
下载PDF
2014—2018年南京市鼓楼区肺结核流行病学特征及治疗转归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洁 《江苏预防医学》 CAS 2021年第5期595-596,598,共3页
目的了解南京市鼓楼区肺结核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肺结核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4—2018年南京市鼓楼区肺结核病例资料,对肺结核流行病学特征和治疗转归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14—2018年,共登记肺结核患者1406例,年均登记发... 目的了解南京市鼓楼区肺结核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肺结核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4—2018年南京市鼓楼区肺结核病例资料,对肺结核流行病学特征和治疗转归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14—2018年,共登记肺结核患者1406例,年均登记发病率为22.04/10万,除在2017年出现剧烈下降外,年均登记发病率变化不明显(P>0.05)。4月、9月是发病高峰;男女比为2.051;年龄构成以45~59岁最多(23.54%),其次为15~29岁(23.19%);职业构成以离退人员最多(32.72%)。新发病原学阳性的治愈率为90.18%。结论南京市鼓楼区结核病疫情近年来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呈现出男性多、老年人多、离退人员多的特点。新发病原学阳性肺结核患者治愈率达到并超过了WHO技术政策要求的85%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发病率 流行病学特征 治疗转归
下载PDF
2011-2014年南京市鼓楼区恶性肿瘤死亡流行趋势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陶丽华 杨斌 《江苏预防医学》 CAS 2015年第5期80-81,共2页
目的了解南京市鼓楼区居民恶性肿瘤死亡情况及趋势。方法采用国际疾病分类标准(ICD-10)进行编码分类,使用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死因顺位等对2011-2014年南京市鼓楼区居民恶性肿瘤死因监测资料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居民恶性肿瘤年均... 目的了解南京市鼓楼区居民恶性肿瘤死亡情况及趋势。方法采用国际疾病分类标准(ICD-10)进行编码分类,使用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死因顺位等对2011-2014年南京市鼓楼区居民恶性肿瘤死因监测资料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居民恶性肿瘤年均粗死亡率为162.72/10万(男性193.50/10万、女性131.44/10万),标化率为139.38/10万(男性175.28/10万、女性106.61/10万),占总死因构成的30.33%。恶性肿瘤前5位死因依次是肺癌、胃癌、结直肠癌、肝癌、食管癌,累计占恶性肿瘤死亡的64.24%。结论恶性肿瘤是南京市鼓楼区居民的主要死因之一,应针对不同人群开展相应的综合防治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死亡率 主要死因
下载PDF
南京市鼓楼区2011年输入性恶性疟个案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凌 钱慧 《江苏预防医学》 CAS 2012年第6期38-39,共2页
目的了解输入性恶性疟病例发病和流行特征。方法对南京市鼓楼区2011年网络直报的恶性疟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2011年报告输入性恶性疟病例17例,占疟病报告病例数的73.91%。其中16例为发热病人血片镜检疟原虫阳性,1例为RDT检测阳性;初发病... 目的了解输入性恶性疟病例发病和流行特征。方法对南京市鼓楼区2011年网络直报的恶性疟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2011年报告输入性恶性疟病例17例,占疟病报告病例数的73.91%。其中16例为发热病人血片镜检疟原虫阳性,1例为RDT检测阳性;初发病例13例(76.47%),再燃病例4例(23.53%);均为从非洲高疟区回国人员,有明确的疫区生活史。结论南京市鼓楼区输入性恶性疟日趋增多,应强化重点地区劳务输出归国人员的疟疾防治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疟 输入性病例 流动人口
下载PDF
南京市鼓楼区居民潜在寿命损失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史薇 马秀娣 《江苏预防医学》 CAS 2007年第3期74-76,共3页
关键词 居民 死因 减寿年数(PYLL) 减寿率
下载PDF
南京市鼓楼区社区健康教育工作的探讨 被引量:2
14
作者 武晓军 《江苏预防医学》 CAS 2010年第6期60-61,共2页
关键词 社区健康教育 网络 人才 经费
下载PDF
南京市鼓楼区某社区冠心病患者健康知识及行为的调查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伟 武晓军 《江苏预防医学》 CAS 2010年第6期61-62,共2页
关键词 冠心病 健康教育 社区
下载PDF
南京市鼓楼区2000~2004年食品卫生质量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李春红 《华南预防医学》 2005年第6期56-57,共2页
目的全面了解南京市鼓楼区食品卫生现状, 找出影响食品卫生合格率的主要原因, 以便加强和调整监督监测重点,进一步提高食品卫生质量, 保障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方法按国家<食品卫生标准>对全区2000~2004年食品卫生监测资料进行统... 目的全面了解南京市鼓楼区食品卫生现状, 找出影响食品卫生合格率的主要原因, 以便加强和调整监督监测重点,进一步提高食品卫生质量, 保障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方法按国家<食品卫生标准>对全区2000~2004年食品卫生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0~2004年监测各类食品7 056份,合格5 731份,平均合格率为81.22%.其中蒸馏酒合格率最高为100%,其次为消毒牛奶93.78%,合格率最低的为肉及制品70.27%,其次为豆制品72.14%.结论影响鼓楼区食品卫生质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今后必须不断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和相关卫生法规,严格加强卫生管理,抓住生产、运输、储存、销售每一个环节,使广大群众吃上卫生、安全、有益健康的合格食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检查
下载PDF
南京市鼓楼区2000~2004年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特征分析 被引量:13
17
作者 胡道行 史薇 +1 位作者 臧陶影 张丽 《疾病控制杂志》 2005年第6期646-647,共2页
关键词 流行性腮腺炎 发病率
下载PDF
南京市鼓楼区学生因病缺课监测调查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春雨 蔡泽瑜 《中国农村卫生》 2021年第21期26-27,共2页
学校学生因病缺课监测是针对学生群体的因病缺课进行症状疾病监测和预警,以便尽早发现传染病潜在风险及可能发生的传染病,为尽早开展传染病防控提供部分依据和帮助,符合目前国家提出的传染病预防关口前移的大方向。鼓楼区学生健康监测... 学校学生因病缺课监测是针对学生群体的因病缺课进行症状疾病监测和预警,以便尽早发现传染病潜在风险及可能发生的传染病,为尽早开展传染病防控提供部分依据和帮助,符合目前国家提出的传染病预防关口前移的大方向。鼓楼区学生健康监测工作经过10年的开展运作,现已趋于成熟。2020学年下半学期学生健康监测的各项指标均比2019学年下半学期有所进步。症状监测系统可将获得的信息及时完整地提供给相关部门和人员,为科学的公共卫生决策提供了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 缺勤 传染病
下载PDF
南京市鼓楼区2000~2001年游泳池水微生物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徐晓扬 武晓军 《预防医学文献信息》 2003年第5期619-619,共1页
关键词 南京市 鼓楼区 2000~2001年 游泳池水 微生物检测
下载PDF
南京市鼓楼区2008-2013年HIV/AIDS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20
作者 臧陶影 张丽 +1 位作者 史薇 胡道行 《江苏预防医学》 CAS 2015年第2期85-86,共2页
目的了解南京市鼓楼区艾滋病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南京市鼓楼区2008-2013年报告的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HIV/AIDS)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8-2013年共报告HIV/AIDS 1 230例,呈逐年上升趋势,男性占89.1%,20... 目的了解南京市鼓楼区艾滋病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南京市鼓楼区2008-2013年报告的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HIV/AIDS)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8-2013年共报告HIV/AIDS 1 230例,呈逐年上升趋势,男性占89.1%,20~49岁占83.3%;以性途径传播为主,其中同性传播占60.6%;通过检测咨询(40.0%)与其他就诊者检测(32.0%)发现并报告HIV/AIDS病例较多。结论南京市鼓楼区艾滋病流行呈上升趋势,应加强对经性途径传播的防控力度及主动发现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AIDS 流行病学特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