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3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化素质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的素质教育模式研究——以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为例 被引量:3
1
作者 姜策 李晶冰 徐良将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2年第19期47-48,共2页
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和必然趋势,本文从文化素质教育和专业教育结合的角度,对于素质教育的模式进行了构建,重点对于文化素质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师资力量建设,课程体系设置,以及课程评价体系做了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 文化素质教育 专业教育 “双轨评价制”
下载PDF
高校博雅课程现状调查与思考——以南京师范大学为例
2
作者 张志刚 陈姝桦 黄涛 《教育教学论坛》 2023年第26期15-18,共4页
发源于古希腊的博雅教育,对现代大学教育思想有着重要的教育意义,国内多所高校早已开始尝试博雅教育。以南京师范大学为例,从选课期望、课堂纪律、课堂评价、课程考核、教学效果及其反思等方面对博雅课程实施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对有效问... 发源于古希腊的博雅教育,对现代大学教育思想有着重要的教育意义,国内多所高校早已开始尝试博雅教育。以南京师范大学为例,从选课期望、课堂纪律、课堂评价、课程考核、教学效果及其反思等方面对博雅课程实施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对有效问卷的分析结果表明南京师范大学在实施博雅教育的过程中取得了较好的结果,但是仍存在学生选课困难、课堂纪律与课堂效率低的问题。针对调查结果并结合相关文献资料,从博雅课程体系、博雅教育理念、博雅课程考核、师资队伍建设、博雅课程教材、课程思政建设等方面提供了政策建议,期望为高校更好地推进博雅课程教学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雅教育 问卷调查 教学效果
下载PDF
对南京师范大学自然地理学博士学位论文引文的分析与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赵梅 张志刚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12年第14期92-95,共4页
以2002—2011年南京师范大学自然地理学34篇博士学位论文作为统计源,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得出中文与外文引文量大体相当,引文类型主要为期刊与图书,引文中期刊、会议论文及专著中外文相当,中外文文献均具有一定时长的使用时效,中外文引... 以2002—2011年南京师范大学自然地理学34篇博士学位论文作为统计源,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得出中文与外文引文量大体相当,引文类型主要为期刊与图书,引文中期刊、会议论文及专著中外文相当,中外文文献均具有一定时长的使用时效,中外文引文有向核心期刊集中的效应等规律,并提出了改进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地理学 博士学位论文 引文分析 文献保障率
下载PDF
GIS与空间句法的集成及空间形态结构量化分析——以南京师范大学仙林校区为例 被引量:29
4
作者 厉旭东 赵晓琴 孙毅中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34-138,共5页
空间句法从空间认知角度定量描述城市结构形态,GIS具有卓越的数据分析功能和高效的地理建模能力,两者的结合将有利于增强GIS空间分析能力和深化空间句法在城市空间形态结构的量化研究.从功能和数据角度探讨GIS和空间句法的集成,并以南... 空间句法从空间认知角度定量描述城市结构形态,GIS具有卓越的数据分析功能和高效的地理建模能力,两者的结合将有利于增强GIS空间分析能力和深化空间句法在城市空间形态结构的量化研究.从功能和数据角度探讨GIS和空间句法的集成,并以南京师范大学仙林校区为例,剖析了校园空间结构布局特征,解析了形态结构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句法 GIS 集成 应用 空间形态结构
下载PDF
南京师范大学虚拟新校区设计与建设 被引量:6
5
作者 刘晓艳 闾国年 +1 位作者 张宏 沈婕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1年第1期114-118,共5页
通过对南京师范大学虚拟新校区的设计和建设 ,研究探讨了虚拟现实技术与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 ,建设虚拟新校区的技术和方法 .着重研究解决了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GIS与虚拟现实系统之间的数据接口问题 ,三维建模 ,纹理制作及虚拟环境生... 通过对南京师范大学虚拟新校区的设计和建设 ,研究探讨了虚拟现实技术与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 ,建设虚拟新校区的技术和方法 .着重研究解决了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GIS与虚拟现实系统之间的数据接口问题 ,三维建模 ,纹理制作及虚拟环境生成等问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 地理信息系统 数据转换 3D建模 虚拟仿真 南京师范大学 虚拟校区 设计
下载PDF
GIS支持的南京师范大学新校区后勤管理信息系统 被引量:5
6
作者 刘庄 谢志仁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1期101-104,110,共5页
讨论GIS技术在后勤管理中的应用 .通过公用事业管理信息系统与后勤管理信息系统的比较 ,论述了后勤管理信息系统的特点 ,并以南京师大新校区为例 ,着重阐述了GIS技术支持的后勤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功能和应用 .
关键词 后勤管理 GIS 管理信息系统 南京师范大学 高师
下载PDF
高校新老校区校园规划设计差异研究——以南京师范大学仙林校区和随园校区为例 被引量:6
7
作者 马琳 陆玉麒 +1 位作者 于斌 张晓鸿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4期6693-6695,共3页
以南京师范大学仙林校区和随园校区为例,从周边环境、布局形式、功能分区、建筑风格、文化底蕴和园林绿化6个方面,探讨了新老校区在规划设计方面存在的差异。
关键词 高校校园 新老校区 规划设计
下载PDF
基于可用性工程思想的网络地图界面设计——以南京师范大学校园网络地图为例 被引量:1
8
作者 沈婕 施俊飞 王美珍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18-122,共5页
在对目前网络地图及其界面设计相关研究进行调研与分析的基础上,发现已有的网络地图界面设计缺乏对用户因素的考虑.本文引入可用性工程及设计方法,将其与网络地图界面设计的各个方面相结合,探讨了基于可用性工程思想的网络地图界面设计... 在对目前网络地图及其界面设计相关研究进行调研与分析的基础上,发现已有的网络地图界面设计缺乏对用户因素的考虑.本文引入可用性工程及设计方法,将其与网络地图界面设计的各个方面相结合,探讨了基于可用性工程思想的网络地图界面设计的过程与方法.以南京师范大学校园网络地图界面设计为例,按照可用性工程的设计思路,设计了针对不同用户功能需求的校园网络地图界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用性工程 网络地图 界面设计
下载PDF
大学生群体对抗生素污染的贡献和认知教育分析——以南京师范大学为例 被引量:2
9
作者 王风贺 顾心怡 《大学教育》 2015年第8期129-130,137,共3页
抗生素类药物用途较为广泛,近年来由于一定程度上抗生素过度使用,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和社会问题。抗生素的耐药性和抗性基因被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威胁着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社会公众对抗生素污染以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问题的认识,一定程... 抗生素类药物用途较为广泛,近年来由于一定程度上抗生素过度使用,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和社会问题。抗生素的耐药性和抗性基因被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威胁着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社会公众对抗生素污染以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问题的认识,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我们该如何正确去应对抗生素污染。大学生群体思想先进,接受了多年的良好教育,大学生对抗生素污染和环境风险的认知能力,更能直接反映出我国的抗生素环境风险教育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抗生素 环境污染 认知能力
下载PDF
2011年中国人文地理学术年会暨纪念李旭旦先生诞辰10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南京师范大学召开
10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F0003-F0003,161,共1页
2011年5月14—15日,'2011年中国人文地理学术年会暨纪念李旭旦先生诞辰10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南京师范大学隆重举行。大会由中国地理学会人文地理专业委员会主办,
关键词 李旭旦 南京师范大学 学术年会 学术研讨会 先生 诞辰
下载PDF
2006年“中国湿地资源保护与恢复”学术研讨会在南京师范大学召开
11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21-121,共1页
由中国自然资源学会湿地资源保护专业委员会主办,江苏省环境演变与生态建设重点实验室、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承办的2006年“中国湿地资源保护与恢复”学术研讨会,于2006年12月22—25日在南京师范大学召开。会议由湿地资源保护专... 由中国自然资源学会湿地资源保护专业委员会主办,江苏省环境演变与生态建设重点实验室、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承办的2006年“中国湿地资源保护与恢复”学术研讨会,于2006年12月22—25日在南京师范大学召开。会议由湿地资源保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王国祥教授主持,湿地资源保护专业委员会主任林振山教授致开幕词,南京大学钦佩教授作了重要讲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 湿地资源保护 南京师范大学 学术研讨会 保护与恢复 专业委员会 重点实验室 生态建设
下载PDF
师范专业认证背景下地理师范生多维协同培养模式研究
12
作者 张明礼 陈仕涛 +1 位作者 汪涛 武丽莎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2期56-61,共6页
高素质人才培养依靠教师,为提升教师教育人才培养质量,针对师范类专业进行认证恰逢其时。本文基于OBE理念的专业认证,以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师范)专业师范生培养为例,参照认证标准规定的毕业要求,构建了以“毕业要求为核心”的师范生... 高素质人才培养依靠教师,为提升教师教育人才培养质量,针对师范类专业进行认证恰逢其时。本文基于OBE理念的专业认证,以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师范)专业师范生培养为例,参照认证标准规定的毕业要求,构建了以“毕业要求为核心”的师范生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并结合其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着持续改进的原则和提升培养质量的初衷,提出了“多维协同培养”模式。希冀该模式对完善师范专业建设、提升师范生培养质量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BE理念 专业认证 地理师范生 协同培养
下载PDF
中国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进展报告(2019—2023)
13
作者 孙群 任福 +4 位作者 龙毅 陈欣 徐根才 刘建军 周炤 《测绘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99-412,共14页
本报告根据2019年以来中国在地图学与地理信息技术方面的进展状况,对地图学理论、数字地图制图与出版技术、国家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更新、地理信息技术和产业发展、地理信息应用与服务、地图集编制出版、新型在线地图等方面所取得的成... 本报告根据2019年以来中国在地图学与地理信息技术方面的进展状况,对地图学理论、数字地图制图与出版技术、国家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更新、地理信息技术和产业发展、地理信息应用与服务、地图集编制出版、新型在线地图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和进展进行总结,报告最后对中国地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 国家报告 成就 发展趋势
下载PDF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23年刊出论文简评
14
作者 蔡祖聪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7-241,共5页
本文简要地介绍了《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23年刊出的论文涉及的研究领域,关注的热点农业环境问题,重点介绍了《学报》新视角与前沿、专论与综述、环境健康与农产品安全、土壤环境、水体环境和水产环境栏目发表论文的情况,并展望了这些... 本文简要地介绍了《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23年刊出的论文涉及的研究领域,关注的热点农业环境问题,重点介绍了《学报》新视角与前沿、专论与综述、环境健康与农产品安全、土壤环境、水体环境和水产环境栏目发表论文的情况,并展望了这些领域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环境健康 农产品安全 土壤环境 水体环境 水产环境
下载PDF
自然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整合之我见
15
作者 汤茂林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6-41,共6页
在当代地理学中,自然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两个分支学科分裂严重,从论题到发表乃至对话对象。因此两者的关系值得讨论。维持地理学的综合性有助于发挥地理学的优势,应对综合性问题、全球性问题。人地关系和区域地理学是避免地理学分裂的... 在当代地理学中,自然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两个分支学科分裂严重,从论题到发表乃至对话对象。因此两者的关系值得讨论。维持地理学的综合性有助于发挥地理学的优势,应对综合性问题、全球性问题。人地关系和区域地理学是避免地理学分裂的具体途径,GIS可以成为弥合两者的工具。大众对地理学的科普需求是区域地理,这是地理学满足社会需求需要的重要方式。着眼于科学普及的区域地理学著作有助于提高学科的社会认同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化 综合性 区域地理学 人地关系 科学普及
下载PDF
论李旭旦先生的地理教育思想
16
作者 赵媛 黄婷 《地理教育》 2024年第5期59-62,共4页
李旭旦先生是我国现代人文地理学的奠基人,也是著名的地理学家与地理教育家。本文通过对李旭旦先生发表的文章及相关书籍资料等的整理,从教学目的观、课程观、教学方法观等方面,探讨李旭旦先生的地理教育思想。李旭旦先生始终将育人置... 李旭旦先生是我国现代人文地理学的奠基人,也是著名的地理学家与地理教育家。本文通过对李旭旦先生发表的文章及相关书籍资料等的整理,从教学目的观、课程观、教学方法观等方面,探讨李旭旦先生的地理教育思想。李旭旦先生始终将育人置于首要地位,将人地协调观作为地理核心素养,倡导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此外,李旭旦先生重视地理教学的跨学科交叉融合,注重地理教学能力和地理野外实践能力的锤炼,鼓励学生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些地理教育思想在今天甚至未来的地理教育中仍具有深远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育人为先 人地协调观 跨学科融合 地理实践力
下载PDF
现代地理学专业野外考察模式改革与创新——以上饶师范学院地理专业为例
17
作者 潘华华 侯立春 凌云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第3期59-62,共4页
地理学新的使命和内涵已经使得传统地理学出现较多弊端。单纯的课堂理论学习和单一的基地培养模式已经与学科目标和人才培养要求渐行渐远,传统地理学向现代地理学转变是历史的必然。上饶师范学院地理专业多年野外考察成果明显,但不足更... 地理学新的使命和内涵已经使得传统地理学出现较多弊端。单纯的课堂理论学习和单一的基地培养模式已经与学科目标和人才培养要求渐行渐远,传统地理学向现代地理学转变是历史的必然。上饶师范学院地理专业多年野外考察成果明显,但不足更应重视,需进行模式改革创新。可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地域上从单一到点线,合作上从单干到联合,内容上从自然到综合,时间上从1次变N次,手段上从传统到现代,师资上从单独到平台,以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优质地理学专业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地理学 野外考察模式 改革与创新
原文传递
地理师范专业“气象学与气候学”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
18
作者 梁怡佳 张鹏 +1 位作者 沈荣宇 陈仕涛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75-79,共5页
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本文以地理师范专业“气象学与气候学”课程为例,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指导下,尝试探索本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施路径,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在考量地理师范专业的理科和教育... 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本文以地理师范专业“气象学与气候学”课程为例,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指导下,尝试探索本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施路径,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在考量地理师范专业的理科和教育类双重学科属性的基础上,确定本门课程应达到的教学目标是既要学生树立严谨求真的科学精神,又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师德师风,进一步紧扣优化的教学目标来丰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式,积极挖掘蕴含思政元素的教学案例,做到帮助师范生打下学科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传授他们教书育人的方式方法.同时指出本专业课程的教学评价需要注重多元目标,既要涵盖专业能力与思想政治,也要注重过程性评价与考核机制的建立,从而有利于在今后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气象学与气候学”课程的思政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气象与气候学 立德树人 地理师范专业
下载PDF
南京诗词文学地理数据集
19
作者 白天祎 胡迪 +2 位作者 杜晓晗 严金洁 顾思缘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CSCD 2023年第3期409-426,共18页
诗词是历史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南京是我国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以南京作为描写对象的诗词数量众多,挖掘诗词中蕴含的文学和地理信息对南京历史文化和文学地理研究具有重要价值。本文以《全唐诗》《全宋词》... 诗词是历史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南京是我国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以南京作为描写对象的诗词数量众多,挖掘诗词中蕴含的文学和地理信息对南京历史文化和文学地理研究具有重要价值。本文以《全唐诗》《全宋词》《元明清诗鉴赏辞典》和《元明清词鉴赏辞典》等书籍为数据源,选取写作时间为唐朝至清朝,描写地点为南京的诗词,整理和提取了诗词中的作者生平、诗词体裁、题材、描写地、文学景观和景观要素等文学和地理信息,构建了南京诗词文学地理数据集。本数据集可为南京历史文化和文学地理等研究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地理 诗词 南京 数据共享 历史GIS
下载PDF
未来的地理学——对地理学发展的展望
20
作者 王建 张国友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共8页
未来地理学的发展趋势,广受关注但众说纷纭。在梳理国内外观点的基础上,从社会经济发展对地理学的需求、科学技术进步对地理学的作用、学科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以及教育发展的影响等方面,阐述了地理学发展的趋势。地理学将走向科学的地... 未来地理学的发展趋势,广受关注但众说纷纭。在梳理国内外观点的基础上,从社会经济发展对地理学的需求、科学技术进步对地理学的作用、学科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以及教育发展的影响等方面,阐述了地理学发展的趋势。地理学将走向科学的地理学、技术的地理学、哲学的地理学、系统的地理学、统一的地理学、全球的地理学、发展的地理学和生活的地理学,还存在着研究对象复杂化、研究维度立体化、研究尺度多样化、研究方法多元化和集成化、研究手段高技术化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学 未来地理学 地理学发展趋势 地理学研究展望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