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我国地方“人工智能+”教育政策的焦点透视与发展路向 |
赵晓伟
李欣雅
沈书生
汪琼
|
《电化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2
|
地方政策如何响应“人工智能+”教育变革?——基于政策文本的逻辑解析 |
赵晓伟
李欣雅
沈书生
汪琼
|
《现代教育技术》
|
2025 |
0 |
|
3
|
我们为什么需要人工智能启蒙教育 |
王建华
|
《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4
|
苏格拉底式问题支架:促进学生向AI大模型提出高质量问题 |
赵晓伟
王师晓
李情
沈书生
祝智庭
|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5
|
从工具赋能到智能协同:生成式人工智能驱动的教育模式转型 |
乔雪峰
|
《南京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
2025 |
2
|
|
6
|
数智化赋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本质、隐忧与进路——基于技术人类学视角 |
赵磊磊
|
《南京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7
|
与AI大模型对话促进深度思维:提问设计的科学与艺术 |
赵晓伟
沈书生
祝智庭
|
《中国教育学刊》
|
2025 |
|
|
8
|
数字化驱动城乡学校共同体建构的边界、挑战与进路——基于责任伦理视角 |
赵磊磊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25 |
|
|
9
|
数字化赋能职普融通的基本逻辑与风险规避 |
赵磊磊
吴小凡
周慧蓉
|
《重庆高教研究》
|
2025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