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推进宜春市富硒功能食品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研究
1
作者 陈清清 刘朝晖 +2 位作者 孙辰璐 丁永电 尹雪斌 《宜春学院学报》 2024年第12期100-104,113,共6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省考察时强调,要打好富硒品牌,让富硒农产品在市场上更畅销。宜春是全国三大(江西宜春、陕西安康、湖北恩施)天然富硒地之一,立足这一资源优势,与绿色有机产业相结合,形成独居特色的富硒绿色有机食品产业。成果丰硕:... 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省考察时强调,要打好富硒品牌,让富硒农产品在市场上更畅销。宜春是全国三大(江西宜春、陕西安康、湖北恩施)天然富硒地之一,立足这一资源优势,与绿色有机产业相结合,形成独居特色的富硒绿色有机食品产业。成果丰硕:综合产值呈指数形式增长,2022年超过了600亿元;初步筹建数个科技创新团队,制定了数项标准,打造了数百个产业品牌等。但产业发展仍有局限性,需政策引领和好的顶层设计,抓住区域特色,打开销售端口;树立典范,打造品牌高地和全产业链;建立“三位一体”综合科技体系;建立“廊道”和产业集群林;拓展功能食品营养物质种类,打造“宜春康养”品牌,建设成为我国具有影响力的“康养之都”,为我国全面推动“健康中国”和“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助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硒 宜春 功能食品 健康产业
下载PDF
包膜型缓/控释肥料研究现状及其在功能农业中的应用展望 被引量:17
2
作者 陈冠霖 赵其国 +3 位作者 Danso Prince Ofori 鲁亚普 王张民 尹雪斌 《肥料与健康》 CAS 2021年第3期1-6,共6页
当前,我国农业发展进入了继高产农业、绿色农业之后的第三个发展阶段——功能农业阶段,即通过科学技术手段生产出具有健康改善功能的农产品。施用缓/控释功能肥料,实现对作物的“精准给肥”是功能农业的关键科学问题之一。缓/控释肥料... 当前,我国农业发展进入了继高产农业、绿色农业之后的第三个发展阶段——功能农业阶段,即通过科学技术手段生产出具有健康改善功能的农产品。施用缓/控释功能肥料,实现对作物的“精准给肥”是功能农业的关键科学问题之一。缓/控释肥料凭借其可显著提高肥料利用率、减轻因养分流失造成的环境污染、提高作物产量及品质等优点受到国内外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其中包膜型缓/控释肥料通过包膜材料的设计,可更好地实现对养分的控释。综述了国内外包膜型缓/控释肥料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包膜型缓/控释肥料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包膜型缓/控释肥料在功能农业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控释肥料 功能农业 包膜肥料 研究现状 展望
下载PDF
广西富硒功能农业“十四五”发展战略的思考 被引量:7
3
作者 赵其国 罗琴 +4 位作者 张明沛 刘永贤 陈清清 王张民 尹雪斌 《广西农学报》 2021年第1期1-5,F0002,共6页
富硒功能农业是实现生态高值农业与“质量兴农”的战略突破口,在助力“健康中国”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广西拥有中国目前最大面积连片富硒土壤和一大批天然富硒农产品,发展原生态富硒功能农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 富硒功能农业是实现生态高值农业与“质量兴农”的战略突破口,在助力“健康中国”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广西拥有中国目前最大面积连片富硒土壤和一大批天然富硒农产品,发展原生态富硒功能农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广西发展富硒功能农业取得了一些成果,富硒农产品开发已初具规模,但工作起步较晚,富硒产业开发尚处于起步发动阶段,发展存在着标准不够完善、产业链条较短、科技支撑薄弱等问题。广西富硒功能农业发展,应立足广西的产业基础和资源条件,延长产业链,补齐创新链,构建服务链,积累数据链和提升价值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农业 发展 建议 广西
下载PDF
我国硒(Se)、锌(Zn)和钙(Ca)生物营养强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4
4
作者 尹雪斌 牛珊珊 +3 位作者 赵其国 宋佳平 陈清清 王张民 《科技促进发展》 2021年第10期1824-1830,共7页
中国农业发展从追求吃饱饭到追求吃好饭,吃的健康。绿色安全且富有营养物质的优质农产品的需求大量提升。加强功能农业发展,对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健康中国战略等具有重要意义。生物营养强化技术作为功能农业重要研究方向之一,... 中国农业发展从追求吃饱饭到追求吃好饭,吃的健康。绿色安全且富有营养物质的优质农产品的需求大量提升。加强功能农业发展,对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健康中国战略等具有重要意义。生物营养强化技术作为功能农业重要研究方向之一,具有使农作物定量含有某种或某几种矿物质的作用,从而有助于改善我国“隐性饥饿”问题。本文综述了生物营养强化技术发展成因及创新研究进展,并对其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为发展生物营养强化技术改善“隐性饥饿”问题提供了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性饥饿 功能农业 矿物质 生物营养强化 展望
原文传递
余家湾稻田硒空间分布特征与影响因素
5
作者 吴格格 王莉莉 +7 位作者 王晓虎 张泽洲 陈清清 宋佳平 王张民 孙辰璐 牛珊珊 尹雪斌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2-112,共11页
[目的]探究余家湾万亩水稻基地的土壤-稻米系统中硒(Se)的空间分布特征、稻米中Se形态组成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可为余家湾地区富Se稻米的开发及高效利用土壤中Se元素提供研究基础。[方法]采集余家湾万亩水稻基地75组耕地表层土壤样品与对... [目的]探究余家湾万亩水稻基地的土壤-稻米系统中硒(Se)的空间分布特征、稻米中Se形态组成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可为余家湾地区富Se稻米的开发及高效利用土壤中Se元素提供研究基础。[方法]采集余家湾万亩水稻基地75组耕地表层土壤样品与对应稻米样品,检测土壤与稻米中Se、钙(Ca)、铁(Fe)、锌(Zn)等12种矿质元素的含量,以探讨Se与土壤中其它矿质元素关系,并通过ArcGIS空间分析、相关性分析等方法探究Se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土壤总Se含量为35~350μg/kg,均值200μg/kg;土壤有效Se含量为19~44μg/kg,均值为28μg/kg。稻米总Se含量为13~96μg/kg,均值为31μg/kg;稻米硒代蛋氨酸(SeMet)含量最高,占总Se含量的64%~96%,平均为88%;硒代胱氨酸(SeCys_(2))占总Se含量的0%~22%,平均为5%;土壤有效Se与稻米中钾(K)、Ca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r值分别为0.77和0.72(P<0.01),与稻米硼(B)含量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值为0.64(P<0.05);稻米中Se含量与土壤Ca含量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值为0.63(P<0.05),且稻米中SeMet含量与土壤Ca含量存在正相关,相关系数R2=0.3777(P<0.05)。[结论]该研究区域整体上处于足Se水平,有效Se占比与恩施地区基本一致,潜在富Se能力强,虽籼稻比粳稻更易富Se,但稻米Se含量总体较低;影响土壤-稻米系统Se的分布主要与人类活动与元素互作等因素有关;Ca为无机Se转化为有机Se供能,以此来增加稻米中有机硒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稻米 空间分布 影响因素 余家湾
下载PDF
我国硒资源变硒产业的重点、难点和发展实践 被引量:10
6
作者 尹雪斌 刘晓航 +6 位作者 赵其国 王晓虎 罗琴 陈清清 王张民 Prince Ofori Danso 刘乐渝 《科技促进发展》 2021年第10期1816-1823,共8页
从整体来看我国硒资源较为匮乏,约有72%的地区属于缺硒地区,同时我国存在256个富硒地区。部分富硒地区立足自身硒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硒产业,实现了硒资源向硒产业的转化,但仍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本研究从硒产业发展的标准化、智慧化、... 从整体来看我国硒资源较为匮乏,约有72%的地区属于缺硒地区,同时我国存在256个富硒地区。部分富硒地区立足自身硒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硒产业,实现了硒资源向硒产业的转化,但仍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本研究从硒产业发展的标准化、智慧化、绿色化、品牌化4个方面系统地梳理了我国硒产业发展存在的难点问题,指出我国硒产业发展的重点方向,介绍了我国富硒地区硒产业发展实践,最后从加强标准化、智慧化、绿色化及品牌化等“四化”的建设角度,为我国硒资源更好地变为硒产业,提供了有关综合解决方案的系统性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硒资源 硒产业 重点 难点 实践
原文传递
功能农业关键科学问题研究进展与“十四五”发展建议 被引量:15
7
作者 尹雪斌 赵其国 +9 位作者 印遇龙 陈清清 王张民 宋佳平 王晓丽 林锦钰 王莉莉 刘晓航 张泽洲 张宁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497-510,共14页
功能农业是赵其国院士在2008年提出的农业新概念,主要是指农产品的营养化、功能化,旨在解决全球性的“隐性饥饿”问题,并重点满足消费者“吃出健康”的新需求.香山科学会议第669次学术讨论会与会专家认为,历经13年的探索,功能农业已初... 功能农业是赵其国院士在2008年提出的农业新概念,主要是指农产品的营养化、功能化,旨在解决全球性的“隐性饥饿”问题,并重点满足消费者“吃出健康”的新需求.香山科学会议第669次学术讨论会与会专家认为,历经13年的探索,功能农业已初步形成了独特的学科和科技创新体系,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本文扼要阐述了9个方面关键科学问题及其相关研究进展:(1)通过对全国及区域土壤中矿物质的时空分布特征,反映母质和成土过程对土壤矿物质的含量影响;(2)土壤与作物间矿物质的吸收、转化,如人工根系实验系统(ARE系统)的建立、土壤中矿物质生物有效性的评价方法,以及植物中功能成分的转化机理等;(3)矿物质和重金属密切相关的超富集植物研究;(4)功能农业生产中功能成分对生物和环境影响评价;(5)功能农业长期科学试验站的研究成果;(6)功能农产品所制备的食物在蒸、炒、煮等烹调过程中以及其他加工技术下的功能成分形态变化的相关研究;(7)在健康效应评价方面,对功能性产品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其机理,以及相关功能农产品的干预研究;(8)天然富硒营养强化项目的研究;(9)基准物质的研制情况.在功能农业新技术研发方面,概述了包括食品、土壤和植物等功能成分及其形态的快速检测技术,基于功能农业种养一体化的功能畜牧业研究,涉及抗性淀粉、花青素等稻麦功能种质培育,功能物质的精准给肥调控技术等,有关新方法、新设施、新设备的研究进展.但目前我国功能农业总体上尚处于发展初期,创新链条还不完备,科技创新体系缺少国家平台和支持系统性创新的重大项目,与国家战略需求、地方政府发展愿望还不匹配.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我国“十四五”期间功能农业的发展目标,并提供了一些发展建议,希望有助于推动我国功能农业实现从“1”到“100”的跨越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农业 隐性饥饿 物质流 功能成分
原文传递
功能农业关键科学问题与发展战略 被引量:4
8
作者 尹雪斌 赵其国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459-460,共2页
功能农业(functional agriculture)是指天然富含有益成分的土壤、生境中生长或通过生物营养强化技术及其他生物技术培育,实现农副产品中一种或多种有益健康成分(如矿物质和生物化合物等)基于人类健康需求做出标准化优化的生产实践[1].... 功能农业(functional agriculture)是指天然富含有益成分的土壤、生境中生长或通过生物营养强化技术及其他生物技术培育,实现农副产品中一种或多种有益健康成分(如矿物质和生物化合物等)基于人类健康需求做出标准化优化的生产实践[1].功能农业概念是农业发展新方向,也是农业发展新趋势,着力解决居民的“隐性饥饿”问题.至此,功能农业走过了从“0”到“1”的关键阶段,其概念也不断深化,从最初提出的“农产品营养化、功能化”趋势,到更为准确的定义描述,再到关注对象从矿物质富含,扩展到花青素、抗性淀粉等有益化合物的标准化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培育 隐性饥饿 营养化 健康需求 农副产品 发展新方向 定义描述 关键阶段
原文传递
生物强化提高水稻糙米锌含量及其生物有效性 被引量:1
9
作者 刘晓航 王张民 +5 位作者 牛珊珊 宋佳平 张泽洲 刘志奎 庞敏 尹雪斌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783-1793,共11页
【目的】研究利用有机锌肥生物强化水稻糙米锌含量的可行性及其生物可给性。【方法】锌生物强化试验在江苏溧阳进行,供试锌肥为糖醇螯合态锌(Zn 170 g/L),供试水稻品种为中熟晚粳稻‘南粳46’。设5个处理:喷施清水(CK);锌肥喷施一次,用... 【目的】研究利用有机锌肥生物强化水稻糙米锌含量的可行性及其生物可给性。【方法】锌生物强化试验在江苏溧阳进行,供试锌肥为糖醇螯合态锌(Zn 170 g/L),供试水稻品种为中熟晚粳稻‘南粳46’。设5个处理:喷施清水(CK);锌肥喷施一次,用量为2.55 kg/hm^(2)(Zn1)、5.10 kg/hm^(2)(Zn2);锌肥喷施两次,总施用量为5.10 kg/hm^(2)(Zn3)、10.20 kg/hm^(2)(Zn4)。水稻成熟后,测定糙米中锌、植酸含量,测定糙米中锌赋存形态含量,计算糙米植酸/锌摩尔比、糙米锌赋存形态占比,并利用in vitro人工胃肠模拟法分析糙米锌在胃阶段和胃肠阶段的溶出量,以溶出锌与糙米锌量之比来计算糙米锌生物可给性。【结果】与CK处理相比,锌生物强化对糙米植酸含量无显著影响,但显著提高了糙米锌含量,Zn1、Zn2、Zn3和Zn4处理的增幅分别为23.93%、37.51%、82.38%和87.81%,Zn3和Zn4处理增幅差异不显著。Zn1、Zn2处理对糙米植酸/锌摩尔比无显著影响,Zn3和Zn4处理显著降低了植酸/锌摩尔比。锌处理不同程度提高了糙米中各赋存形态锌含量,Zn2处理显著提高了糙米盐溶态和碱溶态锌含量,Zn3处理显著提高了所有赋存形态锌含量,而Zn4处理显著提高了除水溶态锌外的其他3类锌含量,Zn3和Zn4处理间各赋存形态锌含量无显著差异。锌处理水平影响着糙米各赋存形态锌的占比,与CK处理相比,Zn1处理下各赋存形态锌占比无显著变化,Zn2处理显著降低了复合态锌占比,Zn3处理显著降低了水溶态锌占比,而Zn4处理显著降低了水溶态锌占比,显著提高了盐溶态锌占比。锌生物强化可提高糙米中锌在胃肠阶段的溶出量,CK、Zn1、Zn2、Zn3和Zn4处理强化后糙米锌在胃肠阶段的溶出量分别为19.52、24.15、23.14、30.62和32.55 mg/kg,Zn3和Zn4处理的溶出量无显著差异,但明显高于Zn1和Zn2处理。相关性分析表明,糙米锌在胃肠阶段溶出量与糙米锌含量极显著正相关,与糙米水溶态锌占比极显著负相关,与复合态锌占比无显著相关,糙米锌生物可给性与植酸/锌摩尔比呈极显著相关。【结论】锌生物强化可显著提高糙米总锌含量,降低植酸/锌摩尔比,提高稻米中强化锌的生物有效锌。低施锌量虽然也提升了糙米的总锌含量,但不影响糙米中各赋存形态锌的比例。高施锌量不论是一次还是分两次喷施,不仅更有效提升了糙米总锌含量,还显著降低了水溶态锌占比,增加了盐溶态锌比例,因而提高了胃肠阶段的锌溶出量。因此,以提高糙米锌含量及其生物有效性为目的的生物强化措施推荐喷施5.10 kg/hm^(2)糖醇螯合态锌肥,并分两次施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生物强化 糙米 锌生物有效性 植酸/锌摩尔比 锌赋存形态 胃肠锌溶出量
下载PDF
中老年硒及硒蛋白水平与血脂的关联性研究
10
作者 郑家阳 林锦钰 +5 位作者 王张民 罗琴 张琳 秦立强 陈婧司 尹雪斌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175-1179,共5页
目的探讨中老年硒水平与血脂指标的相关性,及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在两者关联的中介作用。方法对宜春市的85名中老年居民进行横断面观察,收集其血样,对血浆中硒、硒蛋白[硒蛋白P(selenoprotein P,SEPP1)和... 目的探讨中老年硒水平与血脂指标的相关性,及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在两者关联的中介作用。方法对宜春市的85名中老年居民进行横断面观察,收集其血样,对血浆中硒、硒蛋白[硒蛋白P(selenoprotein P,SEPP1)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PX)]及血脂浓度进行检测,采用线性回归分析硒水平与SOD、血脂指标的相关性,筛选出与SOD和血脂指标相关联的硒生物标志,进行中介效应分析。结果线性回归结果显示血浆硒浓度与4个血脂指标均无显著相关性,但硒蛋白(SEPP1和GPX)与血脂指标低密度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protein cholesterol,LDL-C)和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均呈显著负相关,且与抗氧化酶SOD正相关(P<0.05)。中介效应分析结果显示SOD在SEPP1与LDL-C关联中具有显著中介作用(P<0.05)。结论硒蛋白可能通过抑制氧化损伤进而降低血脂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硒蛋白P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中介效应
原文传递
江西宜春市明月山地区土壤和多种作物中硒的含量及形态分布特征 被引量:15
11
作者 王晓丽 张泽洲 +4 位作者 王张民 陈清清 宋佳平 刘瑛 尹雪斌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11-519,共9页
硒在土壤-作物系统中的分布特征是天然硒生物营养强化国际合作计划的重要基础.为了调查天然富硒区土壤与农作物中硒的积累特征和分布规律,本研究采集并测定宜春明月山地区土壤和农作物硒含量,利用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HPL... 硒在土壤-作物系统中的分布特征是天然硒生物营养强化国际合作计划的重要基础.为了调查天然富硒区土壤与农作物中硒的积累特征和分布规律,本研究采集并测定宜春明月山地区土壤和农作物硒含量,利用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HPLC-ICP-MS)测定农作物中5种硒形态含量.结果表明,土壤总硒含量为167~905μg/kg,中位值为373μg/kg,生物可利用硒含量为32~127μg/kg,中位值为53μg/kg;农作物中水稻、蔬菜、水果、茶叶的硒含量分别为9~210、23~282、1~20、30~221μg/kg;不同种类农作物中硒的形态组成不同,水稻中有机硒所占比例为83%,主要为SeMet;蔬菜样品中,茄子、辣椒、空心菜有机硒所占比例分别为45%、65%、68%,硒赋存形态为SeMet、MeSeCys和SeCys2;茶叶样品中有机硒占比为47%,主要以Se(VI)、MeSeCys形态存在.总体而言,宜春明月山地区土壤总硒和生物可利用硒含量高,农作物总硒含量高、硒赋存形态好,辣椒、空心菜、水稻等可作为天然富硒农作物的推荐种植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富硒区 宜春 土壤生物可利用硒 硒形态 有机硒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