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1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eO_(2)@La_(0.6)Sr_(0.4)Co_(0.2)Fe_(0.8)O_(3)-δ电解质的制备及半导体离子燃料电池性能研究
1
作者 刘彦贝 王若名 +7 位作者 刘娟 Taimoor Raza 陆玉正 Rizwan Raza 朱斌 李松波 安胜利 云斯宁 《化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53-1362,共10页
开发高离子电导率的电解质对于提升半导体离子燃料电池(SIFC)在中低温下的电化学性能至关重要。为此,采用溶剂热法制备核-壳结构CeO_(2)@La_(0.6)Sr_(0.4)Co_(0.2)Fe_(0.8)O_(3)-δ(CeO_(2)@LSCF)复合电解质材料,通过对其物相信息、微... 开发高离子电导率的电解质对于提升半导体离子燃料电池(SIFC)在中低温下的电化学性能至关重要。为此,采用溶剂热法制备核-壳结构CeO_(2)@La_(0.6)Sr_(0.4)Co_(0.2)Fe_(0.8)O_(3)-δ(CeO_(2)@LSCF)复合电解质材料,通过对其物相信息、微观形貌及价态演变进行分析,进一步将其作为SIFC电解质测试其电化学性能和燃料电池性能,研究核-壳结构异质界面电荷传输及内建电场作用机理。结果表明:550℃时,CeO_(2)@LSCF作为燃料电池的电解质,在1.08 V开路电压下,获得942.2 mW·cm^(-2)的最大输出功率密度。作为混合离子和电子导体的SIFC电解质材料,核-壳结构CeO_(2)@LSCF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燃料电池 电解质 核-壳结构 内建电场 异质结
下载PDF
农田机械除草技术与装备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2
作者 郑和 李紫琪 +2 位作者 单以才 朱烨均 肖茂华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5-295,共11页
杂草防控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化学除草方法存在作物药害、杂草抗药性和环境污染等诸多负面影响。而机械除草方法具有安全、环保、可持续发展等优点,是一种对环境友好的除草方式,也是现代可持续农业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综述了... 杂草防控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化学除草方法存在作物药害、杂草抗药性和环境污染等诸多负面影响。而机械除草方法具有安全、环保、可持续发展等优点,是一种对环境友好的除草方式,也是现代可持续农业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综述了农田机械除草技术与装备的研究现状,分析了除草部件优化技术、杂草检测技术和对行识别技术等存在的不足,探讨了现有旱田和水田机械除草装备的特点,并对农业机械除草装备的未来发展趋势提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草防控 机械除草 除草部件优化 杂草检测 对行识别
下载PDF
我国电子信息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探讨 被引量:38
3
作者 陈丹 《赤峰学院学报(科学教育版)》 2011年第4期127-128,共2页
本文认真对我国电子信息技术发展的重要意义进行了分析,并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行之有效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 电子信息技术 存在问题 发展趋势 探讨
下载PDF
一种基于IOTA的多业务融合区块链架构设计及性能分析
4
作者 张秀贤 朱晓荣 《无线电工程》 2025年第3期649-661,共13页
为了解决区块链各个领域之间相互孤立,无法实现多业务融合的问题,基于专为物联网设计的IOTA区块链设计了一个融合多领域、面向大规模分布式物联网的全新区块链架构。将区块链分为不同的应用链和分布式身份认证链(Decentralized Identifi... 为了解决区块链各个领域之间相互孤立,无法实现多业务融合的问题,基于专为物联网设计的IOTA区块链设计了一个融合多领域、面向大规模分布式物联网的全新区块链架构。将区块链分为不同的应用链和分布式身份认证链(Decentralized Identifier Chain,DIDC),为不同的应用链之间的交互设计了新的通信协议,实现了区块链的多业务融合。采用随机演算理论计算一跳传输的时延,推导出了共识时间、吞吐量、安全性能,以及不同应用链之间交互效率等闭合表达式,完成了区块链的性能分析。提出了以定向传播的方法代替IOTA谣言算法,降低了通信开销。仿真和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架构在共识时间和安全性能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吞吐量提高为原来的4倍,通信开销降为原来的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块链 随机演算 吞吐量 共识时间 分布式身份认证
下载PDF
6G网络中分布式AI模型协同技术综述
5
作者 张秀贤 朱晓荣 《移动通信》 2025年第1期43-51,共9页
分布式网络人工智能模型协同技术是分布式数据安全流通的底层支撑,是实现6G网络智慧内生的关键技术。对6G网络中的模型协同技术进行了全面的综述。回顾了中心侧大模型中,数据并行、模型并行及混合并行等模型协同技术。面对边缘智能中边... 分布式网络人工智能模型协同技术是分布式数据安全流通的底层支撑,是实现6G网络智慧内生的关键技术。对6G网络中的模型协同技术进行了全面的综述。回顾了中心侧大模型中,数据并行、模型并行及混合并行等模型协同技术。面对边缘智能中边缘节点算力及内存不足、通信带宽受限的问题,从拆分学习、联邦学习、拆分联邦学习、分布式群体学习等几个方面探讨总结了边缘智能的模型协同技术。最后,强调了在6G网络中,为了不重复训练相似的大模型,需要大小模型协同进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AI 6G 模型协同 大模型
下载PDF
水平地面上边滑边滚小球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做功机制分析
6
作者 邵云 《大学物理》 2025年第2期77-80,共4页
文章较细致地分析了地面对小球底部的各个微观滑动摩擦力在无穷小时间内所做的总功,从而获得宏观滑动摩擦力作用点的元位移表达式,并指出该作用点在做功时是一个虚设的概念;通过积分得到小球的实际滑动距离,从而计算出所有滑动摩擦力所... 文章较细致地分析了地面对小球底部的各个微观滑动摩擦力在无穷小时间内所做的总功,从而获得宏观滑动摩擦力作用点的元位移表达式,并指出该作用点在做功时是一个虚设的概念;通过积分得到小球的实际滑动距离,从而计算出所有滑动摩擦力所做的总功;指出小球滑动的距离加上小球滚动的距离就等于小球质心的位移,同时指出小球的滑动与滚动是同时而非交替进行的;证明了从形式上看,滑动摩擦力在小球质心的整个位移上做负功导致了小球平动动能的减少,而在反向的滚动距离上做正功,则导致了小球转动动能的增加.文章的主要目的在于揭示出地面对边滑边滚小球的滑动摩擦力做功的一些细节与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滑边滚小球 滑动摩擦力 做功 作用点 滑动距离
下载PDF
三线摆法测量转动惯量仪器的改装及其在体育用球测量中的应用
7
作者 曹军 徐梓源 +1 位作者 祁嘉诚 蒋帅 《大学物理》 2025年第1期57-60,65,共5页
本文通过对三线摆法测量转动惯量装置进行改进,在原来三线摆测量转动惯量装置的基础上,再安装一个横梁,用来放置一个新设计的三线摆,其下圆盘用3D打印质量分布均匀的薄半球壳替代,改进后装置可用于测量球对称的刚体转动惯量,尤其是应用... 本文通过对三线摆法测量转动惯量装置进行改进,在原来三线摆测量转动惯量装置的基础上,再安装一个横梁,用来放置一个新设计的三线摆,其下圆盘用3D打印质量分布均匀的薄半球壳替代,改进后装置可用于测量球对称的刚体转动惯量,尤其是应用于测量各种体育用球的转动惯量.实验测量了半薄球壳和实心球体的转动惯量,与理论值吻合很好.实验测量了篮球、足球、排球绕轴线的转动惯量,并且与把它们看成薄球壳的转动惯量理论值进行了比较分析.通过实验测定一定厚度均匀的球壳的转动惯量,可计算出质量均匀分布球壳的内半径,达到很高的测量精度.改进后的测量装置可在今后的实验中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动惯量 球对称 球壳 三线摆
下载PDF
基于联合虚拟仿真的1+X型机器人教学平台升级研究
8
作者 单以才 刘强 +1 位作者 张磊 王腾辉 《机电工程技术》 2025年第5期46-51,共6页
研究了当前全球经济持续低迷背景下高校1+X型机器人实验实训平台升级之路。通过分析此类平台升级困境,明确虚实结合是促进平台升级和教法创新的一种较好方法。该方法已应用在机器人实践教学中。但由机器人仿真软件建立的应用场景难以满... 研究了当前全球经济持续低迷背景下高校1+X型机器人实验实训平台升级之路。通过分析此类平台升级困境,明确虚实结合是促进平台升级和教法创新的一种较好方法。该方法已应用在机器人实践教学中。但由机器人仿真软件建立的应用场景难以满足1+X型机器人教学平台对其普适性和高效性的要求。为此,基于虚拟以太网通信技术,将应用场景搭建与机器人离线编程的仿真环境分离,把机器人虚拟控制器和PLCSIM设置为场景模型的外部设备,使同一应用场景能被不同品牌机器人仿真软件使用;通过构建仿真模型库,快速组建多种应用场景。以南京晓庄学院1+X型KUKA机器人实物平台为例,对其升级增效途径进行了探索实践,形成了一种“以虚为主,以实为辅”的实践教学新模式,有力提升机器人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X型机器人教学平台 虚实结合 联合虚拟仿真 升级
下载PDF
单圈绝对式电子经纬仪测角信号处理 被引量:1
9
作者 袁鹏飞 黄大庆 +2 位作者 雷仲魁 徐诚 张景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3079-3086,共8页
为实现快速、高精度角位移测量,提出了一种单圈绝对式电子经纬仪测角信号处理算法。只需刻画脉冲左右边沿在阈值附近各2个采样点就可以快速估计出脉冲宽度和脉冲中心坐标;对现有文献细分方法进行改进,给出了基于多组刻画脉冲中心求解高... 为实现快速、高精度角位移测量,提出了一种单圈绝对式电子经纬仪测角信号处理算法。只需刻画脉冲左右边沿在阈值附近各2个采样点就可以快速估计出脉冲宽度和脉冲中心坐标;对现有文献细分方法进行改进,给出了基于多组刻画脉冲中心求解高分辨力细分角的公式;并对算法时间复杂度和抗噪声性能分别进行了分析与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在水平方向上测角误差标准差仅为2.5″,平均每秒钟可测角输出25次,具有实现简单、只需较少计算量就可以获得较高测量精度的优点。研究结果可以为单圈绝对式电子经纬仪、全站仪提供一种新的测角信号处理实用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密测量 单码道绝对编码器 信号处理 电子经纬仪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探索 被引量:5
10
作者 马李刚 《无线互联科技》 2018年第12期88-89,101,共3页
"新工科"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在传统的工科专业基础上逐步改进,这势必要求与之对应课程的教学过程发生相应的变革。而对于电子信息等专业而言,"模拟电子技术"这门课作为必修的基础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处于核心地位... "新工科"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在传统的工科专业基础上逐步改进,这势必要求与之对应课程的教学过程发生相应的变革。而对于电子信息等专业而言,"模拟电子技术"这门课作为必修的基础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处于核心地位。文章分析了该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初步探索与"新工科"人才培养方案相适应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以及考核方式,最终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让学生能尽可能多地发挥这门课在创新实践环节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电子技术 新工科 教学改革
下载PDF
基于混合式教学的“电力电子技术”课程的改革与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陆玉正 《无线互联科技》 2020年第19期109-110,123,共3页
为了顺应“新工科”建设以及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探索本科院校混合式教学模式与“电力电子技术”课程相结合的课堂教学,文章从“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教学的现状入手,分析了课程改革的必要性,研究获得了“电力电子技术”结合混合式教学... 为了顺应“新工科”建设以及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探索本科院校混合式教学模式与“电力电子技术”课程相结合的课堂教学,文章从“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教学的现状入手,分析了课程改革的必要性,研究获得了“电力电子技术”结合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模式 “电力电子技术” 创新能力 课程改革
下载PDF
刍议物理学习的问题和解决策略——以南京某中学初二年级学生为例
12
作者 徐妍 窦瑾 《新课程研究(上旬)》 2018年第3期47-49,共3页
文章针对南京某中学初二年级学生在物理学习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从时间利用、知识联系、学习习惯、学习情意等方面提出指导意见,以促进物理教学效率的提高。
关键词 物理学习 问题 建议 初二学生
下载PDF
718镍基合金切削加工过程刀具磨损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汪东明 单以才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9-163,共5页
为分析不同的刀具磨损形式和磨损量对于718镍基合金切削过程和切削结果的影响,基于有限元工具和正交模型对刀具在刀尖圆磨损、后刀面磨损以及月牙洼磨损3种不同磨损形式和不同磨损量条件下对718镍基合金的切削过程进行了相应的仿真。通... 为分析不同的刀具磨损形式和磨损量对于718镍基合金切削过程和切削结果的影响,基于有限元工具和正交模型对刀具在刀尖圆磨损、后刀面磨损以及月牙洼磨损3种不同磨损形式和不同磨损量条件下对718镍基合金的切削过程进行了相应的仿真。通过建立多个路径对切削过程温度分布和加工后的表面残余应力分布进行提取、求平均值。结果表明,不管何种形式的刀具磨损,都会对切削结果产生明显的影响,随着刀具磨损量的增大,切削力和切削温度都会呈现增大趋势,同时表面残余应力也基本上呈现不断恶化的趋势,不过前期切削温度未能使得材料产生更多的热塑性变形时,切削力占主导作用,此时残余应力的变化呈现相应的反常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仿真 刀具磨损 切削温度 切削力 残余应力
下载PDF
基于改进PSO的蝶形半导体激光器温控系统的设计
14
作者 张大路 李宜雯 +3 位作者 晏晨 吴海勇 王如刚 陈勐勐 《光电子技术》 CAS 2024年第2期133-139,共7页
提出了基于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的蝶形半导体激光器温度控制系统。利用蝶形半导体激光器内部热电冷却器(Thermo-Electric Cooler,TEC)作为被控对象求出其传递函数,并在Simulink仿真工具中搭建温度控制... 提出了基于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的蝶形半导体激光器温度控制系统。利用蝶形半导体激光器内部热电冷却器(Thermo-Electric Cooler,TEC)作为被控对象求出其传递函数,并在Simulink仿真工具中搭建温度控制系统仿真模型,分析温度对激光器工作的影响。基于改进PSO算法来优化比例积分微分(Proportional-Integral-Derivative,PID)控制器参数以达到良好的温度控制效果。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将改进PSO算法优化后的PID控制器参数应用到温控电路,可以保证激光器在安全平稳运行的前提下,达到激光器TEC温控系统稳定性高、响应速度快的目标,2 h内温度最大浮动误差为0.13℃,温度稳定性提升至0.5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蝶形半导体激光器 温度控制系统 热电冷却器 粒子群算法
原文传递
基于电磁感应预热的钛合金磨削加工过程优化
15
作者 汪东明 单以才 孟龙晖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98-1407,共10页
为了更好地优化磨削钛合金件表面质量,降低磨削过程温度梯度所造成的表面残余应力的恶化效果,提出了基于电磁感应预热的磨削加工过程。首先,对相应的磨削过程进行三维有限元建模,并对不同的磨削参数和磨削条件下的磨削过程进行仿真分析... 为了更好地优化磨削钛合金件表面质量,降低磨削过程温度梯度所造成的表面残余应力的恶化效果,提出了基于电磁感应预热的磨削加工过程。首先,对相应的磨削过程进行三维有限元建模,并对不同的磨削参数和磨削条件下的磨削过程进行仿真分析;其次,对不同的磨削参数和磨削条件下的结果进行分析,确定不同的参数和条件对于磨削结果的影响机制;最后,选取了一组仿真所用参数进行实验分析,并与仿真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基于电磁感应预热的磨削加工过程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优化工件表面残余应力的分布,相应的结果进一步验证了前期对于磨削过程温度梯度的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削 有限元 电磁感应 预热 残余应力
下载PDF
基于核极限学习机的下肢关节力矩预测方法
16
作者 宋永献 王祥祥 +3 位作者 李媛媛 夏文豪 李豪 宋文泽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599-4606,共8页
针对极限学习机(extreme learning machine,ELM)预测下肢关节力矩时,随机初始化输入权重和偏置影响模型准确度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核极限学习机(kernel based extreme learning machine,KELM)的下肢康复机器人关节力矩预测方法。该方法将... 针对极限学习机(extreme learning machine,ELM)预测下肢关节力矩时,随机初始化输入权重和偏置影响模型准确度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核极限学习机(kernel based extreme learning machine,KELM)的下肢康复机器人关节力矩预测方法。该方法将高斯核函数与ELM相融合,并采用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与粒子群优化(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结合的基因粒子群GAPSO对KELM的参数进行优化。首先,采集1位在跑步机上以0.4、0.5、0.6、0.7和0.8 m/s等5个不同速度行走的右下肢偏瘫患者运动数据并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其次,通过GAPSO对KELM进行优化,获得最优正则化系数C和核函数宽度参数S,将输出关节力矩与反向生物力学分析计算的关节作比较;最后,利用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RMSE)和相关系数P来评价算法优越性。实验结果表明,基于GAPSO优化后的KELM(GAPSO-KELM)算法相对于PSO-KELM算法、KELM算法和ELM算法的平均最大均方根误差分别降低14%、18%、28%,且P除了0.8 m/s右侧踝关节内外翻是0.79外,其余P最小是0.84,GAPSO-KELM算法进一步提高预测精度,使其为康复治疗提供更有效的算法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斯核函数 极限学习机 粒子群优化算法 遗传算法 均方根误差 相关系数
下载PDF
7075铝合金喷丸参数影响的数值仿真及实验研究
17
作者 汪东明 单以才 孟龙晖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66-473,共8页
为探究7075铝合金喷丸加工过程中不同喷丸参数对于喷丸结果的影响,本文基于Abaqus软件对相应的喷丸过程进行了有限元仿真,观察不同喷丸参数对于表面残余应力分布、表面粗糙度以及表面三维形貌的影响,同时基于实验过程对相应的喷丸过程... 为探究7075铝合金喷丸加工过程中不同喷丸参数对于喷丸结果的影响,本文基于Abaqus软件对相应的喷丸过程进行了有限元仿真,观察不同喷丸参数对于表面残余应力分布、表面粗糙度以及表面三维形貌的影响,同时基于实验过程对相应的喷丸过程进行研究,并对仿真和实验所得到的结果进行对比,最终发现,虽然在具体数值上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但在变化趋势上两者呈现较为明显的一致性。因此,可以认为两者的分析结果是较为可信的,同时得出在单纯调整弹丸尺寸和弹丸速度的条件下,表面残余应力和表面粗糙度两者难以同时兼顾,但是喷丸覆盖率的提高可以用降低生产效率为成本较好的兼顾这两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075铝合金 喷丸 残余应力 粗糙度 有限元
下载PDF
水下照相中的光学原理
18
作者 孙海萍 邵云 《镇江高专学报》 2024年第1期82-86,共5页
简要介绍关于水下照相的相关光学知识,着重阐述平面镜头罩、球面镜头罩下的水下照相机制,揭示两者的区别,同时展示光学知识在水下拍摄中的实际应用,彰显物理知识对认识世界的重要性。
关键词 水下照相 平面镜头罩 球面镜头罩 虚像 全反射
下载PDF
求细气柱对垂直静止平板吹力的两种方法及与风力比较
19
作者 邵云 《高师理科学刊》 2024年第3期104-106,共3页
给出求细气柱对垂直静止平板吹力的两种方法,即动量定理法与动能定理法,并指出后一种解法中的参考系切换与伽利略速度变换的思想,同时也指出这两种解法的物理前提便是细气柱为流速不太大的理想流体.作为对比,又分析给出风对圆形垂直静... 给出求细气柱对垂直静止平板吹力的两种方法,即动量定理法与动能定理法,并指出后一种解法中的参考系切换与伽利略速度变换的思想,同时也指出这两种解法的物理前提便是细气柱为流速不太大的理想流体.作为对比,又分析给出风对圆形垂直静止平板吹力的表达式,并将其与细气柱对垂直静止平板的吹力进行对比,指出其中显著差异的原因在于物理机制上的不同——风在与平板相互作用时存在绕流现象,并且已不是理想流体,其内部在绕流后存在着明显的湍流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气柱 垂直静止平板 吹力 理想流体 绕流
下载PDF
静止空气中球形雨滴收尾速率及斯托克斯黏性阻力使用条件
20
作者 邵云 《大学物理》 2024年第3期25-29,38,共6页
文章利用光滑球体空气阻力系数较为准确的Wallis公式,逐步地分析计算出20℃的静止空气中不同半径球形雨滴的收尾速率,并与部分实际测量值进行比较,指出差距的原因.文章又以Wallis公式为标准,估计出在精度要求不是太高的情况下,光滑球体... 文章利用光滑球体空气阻力系数较为准确的Wallis公式,逐步地分析计算出20℃的静止空气中不同半径球形雨滴的收尾速率,并与部分实际测量值进行比较,指出差距的原因.文章又以Wallis公式为标准,估计出在精度要求不是太高的情况下,光滑球体的斯托克斯一次方黏性阻力公式大致适用于R e<0.1的雷诺数区间,其间的相对误差<3.0%.这对20℃的静止空气中雨滴下落时斯托克斯公式始终能够成立的半径要求便是r<1.9×10^(-5)m,可见斯托克斯公式完全不能适用于通常大小的雨滴.文章指出,撰文的目的在于对球形模型下雨滴的收尾速率进行较为精确的计算,以弥补其他某些文献的不足,而所使用的Wallis拟合公式相对最值得信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形雨滴 静止空气 收尾速率 WALLIS公式 斯托克斯公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