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调剖驱油技术中弱凝胶体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1
作者 许定佳 郑永付 +3 位作者 张松 赵莹莹 李文卓 沈丁丰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323-1331,共9页
弱凝胶体系调驱技术是通过降低油田高渗透层渗透率、提高水驱波及系数、改善水驱开发效果来实现原油稳产的重要手段。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原油开采过程中用于调驱技术的弱凝胶体系基本组成,不同交联剂对弱凝胶体系的成胶机理和成胶条件及... 弱凝胶体系调驱技术是通过降低油田高渗透层渗透率、提高水驱波及系数、改善水驱开发效果来实现原油稳产的重要手段。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原油开采过程中用于调驱技术的弱凝胶体系基本组成,不同交联剂对弱凝胶体系的成胶机理和成胶条件及弱凝胶体系性能的评价方法。总结了稳定剂、杀菌剂、抗盐剂、延迟剂等助剂和温度、矿化度、p H值等环境因素对弱凝胶体系性能的影响;概述了弱凝胶体系的矿场应用技术现状和现有弱凝胶体系在调剖应用中仍存在的问题。提出在传统表观方法研究弱凝胶交联机理的基础上,利用激光光散射法、原子力显微镜和计算机分子动力学模拟等技术加强对弱凝胶交联微观机理研究,为开发新型长效且廉价的调剖剂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凝胶 调剖 成胶机理 评价方法 计算机分子动力学模拟
下载PDF
双光子吸收材料二苯乙烯衍生物的合成及光谱性质 被引量:1
2
作者 郭福全 孙小捞 +4 位作者 熊飞 郭斌 梁浩 陈彪 张其锦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2462-2466,共5页
设计、合成并用红外光谱、1HNMR、元素分析表征了三种用于双光子吸收材料的二苯乙烯衍生物,4,4'-双(二苯氨基一反式一苯乙烯基)联苯(BPSBP),4,4'-双(二乙氨基一反式一苯乙烯基)联苯(BESBP)和4,4,-双(9一咔唑基一反式... 设计、合成并用红外光谱、1HNMR、元素分析表征了三种用于双光子吸收材料的二苯乙烯衍生物,4,4'-双(二苯氨基一反式一苯乙烯基)联苯(BPSBP),4,4'-双(二乙氨基一反式一苯乙烯基)联苯(BESBP)和4,4,-双(9一咔唑基一反式一苯乙烯基)联苯(BCSBP)。实验结果表明三者最强的单光子吸收出现在350-400nm之间,且单光子吸收和荧光光谱中表现出明显的溶剂化显色效应,揭示了分子内对称电荷转移的本质,双光子荧光光谱则揭示了单光子和双光子吸收具有相同的发射机理。利用双光子上转换荧光法测试发现,三种双光子吸收材料在800nm飞秒激光的激发下具有较大的吸收截面,分别为892,617和483GM,这表明在双光子领域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苯乙烯衍生物 双光子吸收 上转换荧光 吸收截面
下载PDF
太阳能光热转换材料——硫化铅/凹凸棒石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文卓 许定佳 +1 位作者 张松 王骏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1-25,共5页
利用磷酸改性凹凸棒石吸附溶液中的铅离子,再与硫化钠反应后制得硫化铅/IN凸棒石复合材料。试验显示:60mg/L的含铅离子溶液中制备的硫化铅/凹凸棒石复合材料在模拟太阳光照射下30min.温度提高约6℃,其光热转换能力强于体相PbS;... 利用磷酸改性凹凸棒石吸附溶液中的铅离子,再与硫化钠反应后制得硫化铅/IN凸棒石复合材料。试验显示:60mg/L的含铅离子溶液中制备的硫化铅/凹凸棒石复合材料在模拟太阳光照射下30min.温度提高约6℃,其光热转换能力强于体相PbS;对波长300~2500nm的太阳光有比体相PbS更高的吸收率;复合材料中的PbS比体相PbS的电子跃迁能带更宽;材料密度远低于体相PbS,可以在同等厚度下覆盖更大的面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凹凸棒石 硫化铅 铅离子清除 太阳能光热转换
下载PDF
构建问题机制,提高有机化学实验教学质量 被引量:4
4
作者 刘福生 《化工时刊》 CAS 2007年第3期76-77,共2页
在有机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构建了问题机制,起到了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习惯、提高学生独立处理问题能力的作用。
关键词 问题机制 素质教育 有机化学实验 教学质量
下载PDF
花状氧化锌纳米晶的制备及其电化学传感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贾向东 陆峰 +1 位作者 刘燕 朱俊杰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150-1154,共5页
本文以丙三醇为反应溶剂,在氢氧化钾体系中制备了两种花状氧化锌纳米晶,讨论了不同实验条件对氧化锌纳米晶形成影响,通过改变氢氧化钾浓度、反应温度和体系中水含量等条件来调节材料形貌,探讨了花状氧化锌纳米晶可能的形成过程。用X射... 本文以丙三醇为反应溶剂,在氢氧化钾体系中制备了两种花状氧化锌纳米晶,讨论了不同实验条件对氧化锌纳米晶形成影响,通过改变氢氧化钾浓度、反应温度和体系中水含量等条件来调节材料形貌,探讨了花状氧化锌纳米晶可能的形成过程。用X射线粉末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紫外可见光谱等分析技术对制备的氧化锌纳米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两种花状纳米晶均具有六方纤锌矿结构。进一步地,将血红蛋白与花状氧化锌纳米晶混合修饰到电极上构建了新型生物传感器,该传感器能实现血红蛋白的直接电子传递,对过氧化氢具有良好的响应,在1×10^-6-1.2×10^-4 mol.L^-1浓度范围内呈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状氧化锌 纳米材料 直接电化学 生物传感
下载PDF
大学生生产实践中的思想道德教育
6
作者 邵杰 《化工时刊》 CAS 2011年第6期60-61,共2页
在生产实践中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意义,并指出生产实践不仅仅是学校教学的重要补充部分和学生从完成学业到就业的一个简单过渡,更重要的是可以在生产实践过程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指导教师如何将思想道德教育(如安全意... 在生产实践中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意义,并指出生产实践不仅仅是学校教学的重要补充部分和学生从完成学业到就业的一个简单过渡,更重要的是可以在生产实践过程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指导教师如何将思想道德教育(如安全意识、环保意识、节能意识和道德品质)与生产实践环节有机结合,在实习中引导学生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子化学 生产实践 德育教育
下载PDF
苝染料敏化Pt/TiO_2光催化分解水制氢 被引量:22
7
作者 刘福生 吉仁 +1 位作者 吴敏 孙岳明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899-1904,共6页
用敏化剂N,N′-二(4-吡啶基)-3,4,9,10-苝四羧酸二酰亚胺(DPPBI)敏化Pt/TiO2,得到光催化剂DPPBI/Pt/TiO2,用红外光谱(IR)、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DRS)、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X射线衍射(XRD)技术对产物进行... 用敏化剂N,N′-二(4-吡啶基)-3,4,9,10-苝四羧酸二酰亚胺(DPPBI)敏化Pt/TiO2,得到光催化剂DPPBI/Pt/TiO2,用红外光谱(IR)、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DRS)、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X射线衍射(XRD)技术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DPPBI/Pt/TiO2中的TiO2为锐钛矿型,Pt高度分散于TiO2表面,DPPBI被吸附在Pt/TiO2表面.用DPPBI/Pt/TiO2进行可见光催化分解水制氢的研究结果表明,光催化剂的组成为0.1%DPPBI/0.4%Pt/TiO2,催化剂用量为0.8g·L-1,反应液为250mL,KI的浓度为0.2mol·L-1,300W氙灯冷光源可见光照射8h时,产氢速率为6.69μmol·h-1·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料 光催化剂 制氢
下载PDF
染料的合成、表征及其光热性能 被引量:2
8
作者 刘福生 王晟 +1 位作者 吴敏 孙岳明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049-1053,共5页
用3,4,9,10-苝四羧酸二酐(PTCDA)、喹啉、无水醋酸锌和4-氨基吡啶(AP)合成了N,N'-二(4-吡啶基)-3,4,9,10-苝四羧酸二酰亚胺(DPPBI),用元素分析、核磁共振(^1H NMR和^13C NMR)、红外光谱(FT-IR)、紫外可见光谱(UV-Vis)进... 用3,4,9,10-苝四羧酸二酐(PTCDA)、喹啉、无水醋酸锌和4-氨基吡啶(AP)合成了N,N'-二(4-吡啶基)-3,4,9,10-苝四羧酸二酰亚胺(DPPBI),用元素分析、核磁共振(^1H NMR和^13C NMR)、红外光谱(FT-IR)、紫外可见光谱(UV-Vis)进行了结构表征.用热重分析仪对产物进行了热重分析,结果表明:该化合物5%的热失重温度为480℃左右,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能.用分子荧光光度计对产物进行了荧光光谱分析,在丙酮中的最大荧光发射强度位于524.5nm.以产物(DPPBI)为敏化剂敏化TiO2制备了DPPBI/TiO2粉末,用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 DRS)对DPPBI/TiO2进行了光吸收性能研究,结果表明,DPPBI/TiO2在400-640nm范围内有一较强吸收带,光谱响应范围拓宽到了可见光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料 合成 表征 热重分析 荧光光谱
下载PDF
基于分子内电荷转移的阴离子比率荧光分子探针 被引量:3
9
作者 刘阁 邵杰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31-736,共6页
设计合成了一种基于4-甲基-1-羟基二苯甲酮对硝基苯腙的比色和比率荧光阴离子受体1。此类受体以羟基和腙单元为识别位点,以硝基苯基为信号报告基团。向受体1的DMSO溶液中加入AcO-、H2PO4-、F-后,溶液颜色由黄色变为紫红色,而加入所研究... 设计合成了一种基于4-甲基-1-羟基二苯甲酮对硝基苯腙的比色和比率荧光阴离子受体1。此类受体以羟基和腙单元为识别位点,以硝基苯基为信号报告基团。向受体1的DMSO溶液中加入AcO-、H2PO4-、F-后,溶液颜色由黄色变为紫红色,而加入所研究的其它阴离子则无变化,从而实现对AcO-、H2PO4-、F-这三种离子的裸眼识别。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考察了其与AcO-,H2PO4-,F-,Cl-,Br-,I-等阴离子的识别作用。1H NMR滴定为受体分子与阴离子之间氢键作用本质提供了有力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离子传感器 分子内电荷转移 比率 荧光 比色
下载PDF
硫化银/凹凸棒的Ag^+选择电极
10
作者 李文卓 许定佳 +1 位作者 王骏 王健龙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77-281,共5页
以硝酸银、凹凸棒石和硫代乙酰胺为原料制得硫化银/凹凸棒(Ag2S/ATT)电极,并探讨了硫代乙酰胺配比、增塑剂用量、膜厚度以及溶液pH值等因素对电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新型银离子选择电极有较好的能斯特响应,其响应斜率48.0 mV·dec... 以硝酸银、凹凸棒石和硫代乙酰胺为原料制得硫化银/凹凸棒(Ag2S/ATT)电极,并探讨了硫代乙酰胺配比、增塑剂用量、膜厚度以及溶液pH值等因素对电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新型银离子选择电极有较好的能斯特响应,其响应斜率48.0 mV·decade-1,Ag+浓度线性响应范围1.0×10-1~1.0×10-6mol·L-1.在pH=2.0~8.0溶液中该电极电势可稳定72 h,对常见阳离子如Na+、Ca2+、Fe2+、Cu2+等呈现较强的抗干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凹凸棒石 银离子选择性电极 电活性物质 硫化银 电极稳定性
下载PDF
类水滑石载体制备及在植物细胞中荧光成像
11
作者 李文卓 许定佳 +1 位作者 王骏 陈程 《林业科技开发》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1-64,共4页
以硝酸镁、硝酸铝、氯化铕和三磷酸腺苷为原料,在甲醇溶剂中合成层板含可发红色荧光的金属铕离子和层板间含三磷酸腺苷生物分子的类水滑石。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红外光谱、差热扫描量热分析、元素分析、扫描电镜,对所合成的类水滑石组... 以硝酸镁、硝酸铝、氯化铕和三磷酸腺苷为原料,在甲醇溶剂中合成层板含可发红色荧光的金属铕离子和层板间含三磷酸腺苷生物分子的类水滑石。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红外光谱、差热扫描量热分析、元素分析、扫描电镜,对所合成的类水滑石组成和结构进行了分析和表征。实验证实所合成的含铕离子和三磷酸腺苷的类水滑石可通过细胞内吞作用进入石蒜叶片细胞,并在紫外光照射下使植物细胞呈红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水滑石 铕离子 三磷酸腺苷 植物细胞 荧光成像
下载PDF
基于含偶氮酚羟基席夫碱新型简单比色传感器
12
作者 刘阁 邵杰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SCIE CAS CSCD 2011年第2期239-243,I0004,共6页
通过简单的步骤合成了一个新型的N-(2-羟基-5-氯二苯酮基)-N‘-[2-羟基-5一偶氮苯基-苯甲醛]1,2-二苯胺受体,并有很高的产率.利用紫外光谱研究了受体的阴离子识别的性质.结果表明受体对F一、AcO一和H2P04一有很高的结合能力,而对... 通过简单的步骤合成了一个新型的N-(2-羟基-5-氯二苯酮基)-N‘-[2-羟基-5一偶氮苯基-苯甲醛]1,2-二苯胺受体,并有很高的产率.利用紫外光谱研究了受体的阴离子识别的性质.结果表明受体对F一、AcO一和H2P04一有很高的结合能力,而对Cl-、Br-和I-没有结合能力.在受体的二甲基亚砜溶液中加入三种有结合能力的阴离子时,溶液展示了从无色到黄色的明显颜色变化,可以通过裸眼识别.在其它卤素离子存在下受体可以担当氟离子的传感器.紫外数据证明受体与阴离子通过氢键的相互作用形成1:1化学计量比的复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席夫碱 合成 超分子化学 氢键 紫外滴定
下载PDF
氯化橡胶结构、重防腐涂料应用及绿色发展趋势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昱超 罗睿轶 +2 位作者 黄帅宇 王洁萌 李文卓 《涂料技术与文摘》 2017年第7期32-36,共5页
结合氯化橡胶分子结构特点说明了其作为防腐涂料成膜物质的特性;介绍了氯化橡胶涂料近年来在重防腐领域中使用情况及防腐性能;分析和讨论了氯化橡胶重防腐涂料的绿色发展趋势。
关键词 氯化橡胶 重防腐涂料 水性 粉末 高固含量
下载PDF
新型含酚羟基Schiff碱化合物的比色阴离子传感器 被引量:7
14
作者 刘阁 曹洪玉 邵杰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678-1682,共5页
设计合成了一种含酚羟基Schiff碱类受体1-羟基-4-氯-二苯甲酮-2,4-硝基苯腙受体分子1.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考察了其与AcO-,H 2 PO-4,F-,Cl-,Br-,I-等阴离子的作用.当加入AcO-,F-和H 2 PO-4时,导致紫外光谱的可见光区明显变... 设计合成了一种含酚羟基Schiff碱类受体1-羟基-4-氯-二苯甲酮-2,4-硝基苯腙受体分子1.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考察了其与AcO-,H 2 PO-4,F-,Cl-,Br-,I-等阴离子的作用.当加入AcO-,F-和H 2 PO-4时,导致紫外光谱的可见光区明显变化(大约130 nm红移),同时伴随着从亮黄色到粉红色的"裸眼"颜色变化.通过在DMSO-d6核磁滴定实验进一步研究了探针1和F-相互作用的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HIFF碱 比色阴离子 合成 阴离子传感器 裸眼识别
原文传递
基于吡咯希夫碱衍生物的荧光比色阴离子探针 被引量:8
15
作者 刘阁 邵杰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070-1074,共5页
根据受体-信号体耦合法,设计合成了一个基于吡咯希夫碱衍生物的阴离子探针分子(1,4-二醛基吡咯-2,4-二硝基苯基二腙,1).通过核磁共振谱、质谱和元素分析表征其结构;利用荧光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以及1H NMR等手段研究了其与F-,AcO-,H 2... 根据受体-信号体耦合法,设计合成了一个基于吡咯希夫碱衍生物的阴离子探针分子(1,4-二醛基吡咯-2,4-二硝基苯基二腙,1).通过核磁共振谱、质谱和元素分析表征其结构;利用荧光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以及1H NMR等手段研究了其与F-,AcO-,H 2 PO-4,Cl-,Br-,I-等离子的作用.结果表明:在不借助任何其它昂贵仪器的情况下,该探针分子在干燥的DMSO溶液中能够较好地比色检测F-,AcO-和H2PO-4离子.此外,F-,AcO-,H2PO-4等离子的加入使得1的荧光强度在413nm处发生了明显的增强,而其它被测的阴离子仅引起1的荧光略微变化,Job法实验得出该探针与阴离子的结合比为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离子探针 比色 吡咯 荧光 希夫碱
原文传递
二苯乙烯衍生物掺杂聚合物的双光子漂白三维光存储研究
16
作者 郭福全 谢富春 +4 位作者 郭斌 梁浩 张其锦 唐火红 黄文浩 《中国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01-207,共7页
设计并合成了3种具有较高双光子吸收截面的新型二苯乙烯衍生物双光子生色团,利用在飞秒激光下的双光子漂白现象,在掺杂有3种二苯乙烯衍生物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薄膜内进行了三维数据光存储实验,研究了三者的双光子漂白能力并分析了激发... 设计并合成了3种具有较高双光子吸收截面的新型二苯乙烯衍生物双光子生色团,利用在飞秒激光下的双光子漂白现象,在掺杂有3种二苯乙烯衍生物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薄膜内进行了三维数据光存储实验,研究了三者的双光子漂白能力并分析了激发功率对双光子荧光行为的影响。双光子漂白光存储的特性表明:曝光时间一定时,降低激发功率可以提高分辨率;激发功率不变,降低曝光时间也可以提高分辨率;但要提高存储速度,需用较大的激发功率。采用较大的激发功率(13.4mW)和较短的曝光时间(20ms),利用双光子写入和读出方法在掺杂薄膜内部实现了三维超高密度光存储,理论存储密度可达14Gbit/cm3。双光子漂白速率对激发功率的依赖关系的研究表明,双光子漂白的机理涉及到三个光子的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数据存储 双光子吸收 三维光存储 光漂白 二苯乙烯衍生物 生色团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