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RI乳腺动态增强扫描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
1
作者 陈小军 赵静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6期77-79,82,共4页
目的:探究磁共振成像(MRI)乳腺动态增强(DCE-MRI)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3年5月南京泰康仙林鼓楼医院及东部战区总医院秦淮医疗区收治的乳腺占位性病变患者63例,所有患者均接受MRI平扫及DCE-MRI,以手术... 目的:探究磁共振成像(MRI)乳腺动态增强(DCE-MRI)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3年5月南京泰康仙林鼓楼医院及东部战区总医院秦淮医疗区收治的乳腺占位性病变患者63例,所有患者均接受MRI平扫及DCE-MRI,以手术病理探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DCE-MRI对乳腺良恶性病变诊断结果,比较MRI平扫和DCE-MRI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比较良恶性病变患者的DCE-MRI参数差异。结果:手术病理结果显示,63例患者共81个病灶,其中良性病灶48个,恶性病灶33个;MRI平扫检出良性病灶46个,恶性病灶35个,Kappa值=0.645,一致性较好。DCE-MRI检出良性病灶46个,恶性病灶36个,Kappa值=0.873,一致性极好;相较MRI平扫,DCE-MRI的灵敏度和准确率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特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良性组相比,恶性组的K^(trans)、V_(e)、Max Conc、K_(ep)均更高,TTP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浸润性组和非浸润性组的K^(trans)、V_(e)、Max Conc、TTP、K_(e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良性组相比,恶性组MRI显示不规则形、边缘模糊、分叶或毛刺以及不均匀强化占比更高,而形态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缘清晰、均匀强化占比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CE-MRI在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中具备较高的诊断效能,且其定量参数对于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具有临床意义,具备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动态增强扫描 乳腺肿瘤 良恶性病变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