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铁枢纽与城市轨道交通换乘流线仿真与优化 被引量:1
1
作者 程龙 宁哲 +2 位作者 薛小钰 张霁扬 刘志鹏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3-52,共10页
针对高铁枢纽与城市轨道交通换乘流线优化问题,以南京南站作为研究对象,建立全过程仿真模型,识别换乘瓶颈,采用梯度提升决策树法(Gradient Boosting Decision Tree,GBDT)确定参数重要度,提出改善方案.首先,分解换乘过程的行人与设施流线... 针对高铁枢纽与城市轨道交通换乘流线优化问题,以南京南站作为研究对象,建立全过程仿真模型,识别换乘瓶颈,采用梯度提升决策树法(Gradient Boosting Decision Tree,GBDT)确定参数重要度,提出改善方案.首先,分解换乘过程的行人与设施流线,分析高速铁路到达客流与城市轨道交通客流的分布特征.其次,使用AnyLogic软件建立高铁枢纽换乘城市轨道交通的全过程仿真模型,分析现状仿真结果,识别空间瓶颈.然后,设计不同优化类型下的措施参数及调整范围,形成不同参数组合方案.采取梯度提升决策树算法,识别不同措施参数的相对重要度,并据此确定改善措施的优先级.最后,依据措施的优先级,确定不同类型下的优化组合方案,选择机器学习全局可解释性方法对其进行优化效果分析,为不同场景下的服务改善提出建议.研究结果表明:换乘瓶颈主要集中于楼/扶梯通道设施以及闸机、售检票机等服务设施处;乘客换乘城轨的购票比例对平均换乘时间和单位时间最大换乘人数均起到重要影响,对于平均换乘时间,城轨自动售票机数量、购票时间、城轨进站服务时间、城轨进站闸机数量的影响相对较大,对于单位时间最大换乘人数,购票时间与城轨进站闸机服务时间的影响相对较大.为提高高铁枢纽换乘效率,建议推广电子客票和多种支付方式,优化购票及检票设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交通系统 交通枢纽 换乘全过程优化 AnyLogic仿真 梯度提升决策树
下载PDF
基于FWD三参数的路基模量预测方法
2
作者 张磊 张定一 +2 位作者 肖倩 王龙 姚鹏飞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5-33,共9页
为了建立能够客观准确评价既有路基承载能力状况的测算方法,改善路面模量反算软件因初值选取不唯一而导致的误差问题,建立了路面弹性层状体系有限元动力模型,基于相关性分析筛选优化了弯沉盆参数,提出了基于BDI-F 2-d 9的三参数路基模... 为了建立能够客观准确评价既有路基承载能力状况的测算方法,改善路面模量反算软件因初值选取不唯一而导致的误差问题,建立了路面弹性层状体系有限元动力模型,基于相关性分析筛选优化了弯沉盆参数,提出了基于BDI-F 2-d 9的三参数路基模量预测模型;在此基础上形成多层路面模量反算新方法,并利用北京RIOHTrack环道的4种不同典型路面结构的实测数据对该模型的有效性和准确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应用所提出的FWD三参数预测模型计算得到的路基模量较常规反算方法更为准确,且与承载板实测值之间存在较好的线性关系(R^(2)=0.9106),两者比值介于0.19~0.28之间,符合已有文献研究结论。以此路基模量预测值作为输入参数并利用沥青路面动力有限元模型能更加准确地模拟FWD测试动态过程,从而提高了路面各层模量的反算精度。研究成果为模量反算软件初值选取提供了参考,并为利用弯沉盆参数(DBP指标)构建适用于实际工程的路基、路面模量反算方法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FWD模型 非线性特性 路基模量反算
下载PDF
固定视频养护事件巡查覆盖率计算方法
3
作者 孙满 郭建华 高俊启 《公路与汽运》 2025年第1期137-139,共3页
为将固定视频引入道路养护中,通过分析调查,对不同养护事件进行分类,提出基于固定视频的养护事件巡查覆盖率计算方法。对于不同养护事件,研究路段中各固定视频的可视距离,从而计算其对养护事件的覆盖率。以G104徐州段为例,以坑槽为研究... 为将固定视频引入道路养护中,通过分析调查,对不同养护事件进行分类,提出基于固定视频的养护事件巡查覆盖率计算方法。对于不同养护事件,研究路段中各固定视频的可视距离,从而计算其对养护事件的覆盖率。以G104徐州段为例,以坑槽为研究对象,对该路段的每个摄像头进行可视距离标定,计算得该路段固定视频对坑槽养护巡查的覆盖率为57%,固定视频设备数量少,通过视频不能看到路面上所有坑槽,须增加固定视频设备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管理 公路 固定视频 覆盖率 养护事件 可视距离
下载PDF
覆盖层上干式尾矿坝动力响应及敏感性分析
4
作者 龙灿灿 沈振中 +1 位作者 宋博旭 张宏伟 《有色金属(矿山部分)》 2025年第1期51-58,共8页
为验证覆盖层上干式尾矿坝加高扩容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建立了最终堆积标高尾矿坝的三维有限元模型,采用动力时程分析法,分析了在加高扩容设计方案下尾矿坝的位移、应力、加速度,永久变形和坝坡稳定,并开展了动力特性参数和地震峰值加速... 为验证覆盖层上干式尾矿坝加高扩容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建立了最终堆积标高尾矿坝的三维有限元模型,采用动力时程分析法,分析了在加高扩容设计方案下尾矿坝的位移、应力、加速度,永久变形和坝坡稳定,并开展了动力特性参数和地震峰值加速度等因素对覆盖层上尾矿坝动力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加高扩容设计方案下,尾矿坝动力能够满足相应抗震设防要求;动剪切模量系数与动位移响应间存在负相关关系,与加速度响应存在正相关关系,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与动位移及加速度响应均为正相关关系。研究成果可为监管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盖层 干式尾矿坝 动力响应 敏感性分析 动力时程法
下载PDF
基于可解释性集成学习的RIOHTrack车辙预测模型及驱动因素研究
5
作者 李敏 李卓轩 +1 位作者 时欣利 曹进德 《应用数学和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2-104,共13页
交通基础设施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沥青路面作为其中的关键组成部分,扮演着重要角色.准确预测沥青路面状况对指导路面养护工作具有重要意义.车辙作为评价沥青路面健康状况的一项重要指标,现有的沥青路面状况预测模型主要基于力学... 交通基础设施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沥青路面作为其中的关键组成部分,扮演着重要角色.准确预测沥青路面状况对指导路面养护工作具有重要意义.车辙作为评价沥青路面健康状况的一项重要指标,现有的沥青路面状况预测模型主要基于力学经验模型或机器学习技术.然而,这些方法缺乏可解释性,无法提供相关信息来说明输入特征对车辙的影响程度.该研究通过建立可解释性集成学习框架(FI-EL-SHAP)(其中,FI模块通过熵权法和Pareto分析筛选特征,EL模块评估不同的模型性能,并选出最优的模型,SHAP模块对输入特征和模型输出之间的关系进行可视化分析),揭示了不同特征对模型预测结果的影响.该研究在保证模型精确度的同时实现了对车辙形成机理的定量解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路面 车辙 集成学习 可解释性
下载PDF
Molecular scale analysis of the properties and toughening mechanism of polyethylene glycol modified epoxy asphalt
6
作者 ZHANG Ke MIN Zhaohui +2 位作者 HAO Xiatong HUANG Wei SHAO Kaimo 《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2025年第1期20-26,共7页
Polyethylene glycol(PEG)with different chains was used to modify epoxy asphalt.Molecular models of PEG⁃modified epoxy asphalt were developed using molecu⁃lar simulations(MS).The thermodynamic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Polyethylene glycol(PEG)with different chains was used to modify epoxy asphalt.Molecular models of PEG⁃modified epoxy asphalt were developed using molecu⁃lar simulations(MS).The thermodynamic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PEG⁃modified epoxy asphalt were analyzed,and its toughening mechanisms were explored.A method based on the Dijkstra algorithm was proposed to evaluate ep⁃oxy asphalt crosslinked networks.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troduction of PEG chains into epoxy asphalt can lower the glass transition temperature and enhance its toughness be⁃cause of the extended length of the PEG chains,which can in⁃crease the free volume and improve the mobility of the epoxy resin in the epoxy asphalt.The crosslinked network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method based on the Dijkstra algorithm can ef⁃fectively evaluate the distribution of epoxy asphalt crosslink⁃ing bonds,providing further explanation of the toughening mechanism of PEG⁃modified epoxy asphalt.The feasibility of designing and screening epoxy asphalt materials by MS is verified,and a guide for toughening mechanism research of epoxy asphalt at the molecular level is provid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lecular simulation crosslinked epoxy as⁃phalt thermodynamic properties mechanical properties toughening mechanism
下载PDF
碱渣轻质土路基填筑应用试验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刘松玉 王正成 +4 位作者 吴恺 杜广印 汪建斌 陈加富 江舜根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019-2029,共11页
碱渣是氨碱法制纯碱过程中产生的废渣,其大量堆积往往导致土壤、空气和水体污染。为实现碱渣的再利用,提出了利用碱渣废弃物制备碱渣轻质土(A-LS)的技术思路与方法,并通过室内试验和现场填筑试验论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通过系统试验分析... 碱渣是氨碱法制纯碱过程中产生的废渣,其大量堆积往往导致土壤、空气和水体污染。为实现碱渣的再利用,提出了利用碱渣废弃物制备碱渣轻质土(A-LS)的技术思路与方法,并通过室内试验和现场填筑试验论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通过系统试验分析,得出了A-LS的材料配比及其制备方法;通过抗压强度试验、直剪试验、CBR试验、干湿循环试验、冻融循环试验和现场填筑试验,对A-LS的力学特性、耐久性和路用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A-LS的抗压强度、割线模量、抗剪强度和CBR均随着湿密度的增加而增大,亦随着龄期的延长而增大。A-LS抵抗干湿循环和冻融循环的能力强,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将A-LS应用于连云港至宿迁高速公路徐圩至灌云段X204桥头,现场试验表明A-LS的抗压强度、CBR、回弹模量和弯沉均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A-LS可大量消纳碱渣废弃物,节约70%的水泥,减小碳排放,具有工艺简单、经济环保、密度和强度可调节、适用范围广等特点,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渣 碱渣轻质土 力学性能 耐久性 路基填筑
原文传递
碳化复合桩(MCP)原理与应用试验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刘松玉 王亮 +4 位作者 刘宜昭 杜广印 蔡光华 孙鹤 单彦贤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359-1367,共9页
介绍了一种基于MgO碳化固化软弱土技术的碳化复合桩(MCP),通过透气管桩向MgO搅拌桩注入CO_(2)气体进行碳化形成新型复合桩。进行了室内模型试验,通过对碳化过程和碳化后的温度、物理、力学等特性的分析,论证了该技术在粉土和淤泥质土中... 介绍了一种基于MgO碳化固化软弱土技术的碳化复合桩(MCP),通过透气管桩向MgO搅拌桩注入CO_(2)气体进行碳化形成新型复合桩。进行了室内模型试验,通过对碳化过程和碳化后的温度、物理、力学等特性的分析,论证了该技术在粉土和淤泥质土中的适应性,结果表明,在MgO充分水化的条件下,不同深度的碳化反应较为均匀;在透气管桩外围存在有效碳化距离和最大碳化距离,在有效碳化距离内可获取良好的碳化效果,揭示了MCP的形成机理与影响因素。在室内试验基础上开展了现场应用试验,结果表明,MCP施工工艺方便、成桩效果好且桩身强度均匀,碳化桩体标贯击数均值为39;其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为1920 kN,相对于PHC管桩提升37%。室内与现场试验表明,MCP复合桩兼具固碳与加固效果,对岩土工程低碳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复合桩 氧化镁 碳化距离 现场试验 工程特性
原文传递
基于FWD弯沉盆参数的沥青路面层间接触状态识别方法及耐久性评估 被引量:1
9
作者 陈光伟 马永磊 +3 位作者 张定一 张磊 王鸿烨 程龙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10508-10519,共12页
层间黏结接触状态是决定沥青路面多层复合结构整体性的关键因素之一,层间状态的改变会显著的影响各结构层的力学响应。应用落锤式弯沉仪(falling weight deflectormeter,FWD)无损检测技术研究基于弯沉盆参数的沥青路面层间接触状态识别... 层间黏结接触状态是决定沥青路面多层复合结构整体性的关键因素之一,层间状态的改变会显著的影响各结构层的力学响应。应用落锤式弯沉仪(falling weight deflectormeter,FWD)无损检测技术研究基于弯沉盆参数的沥青路面层间接触状态识别方法。依托京沪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建立路面结构三维动力有限元模型,分析不同基-面层间接触状态下各类FWD弯沉盆参数与基层、面层应力的相关性排序,构建综合反映基-面层受力特性的FWD弯沉盆指标DD_(1)/DD_(2)(DD_(1)=D_(0)-D_(20),DD_(2)=D_(20)-D_(60),其中D_(0)、D_(20)和D_(60)分别代表距离荷载中心处0、20、60 cm的弯沉值),回归分析表明:其与基-面层层间摩擦系数具有良好的乘幂关系;进而结合现场芯样的疲劳方程和有限元模拟分析结果,推导出在满足沥青面层使用期寿命的前提下层间摩擦系数的最低要求,在此基础上对既有路面耐久性进行评估,结果与实际吻合。本文方法为后续基于FWD推算层间摩擦系数、评估路面疲劳耐久性提供了新的途径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层间接触状态 有限元模型 弯沉盆参数 疲劳方程
下载PDF
考虑建成环境和社会-心理因素的老年人休闲散步意向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涛 王青青 +1 位作者 程龙 何冠霖 《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 2024年第3期152-165,共14页
我国刚刚正式迈入深度老龄化,老年友好型社会仍处于探索建设阶段,为弥补建成环境、心理状态、社会交往交互作用下对老年人休闲散步意向影响研究不足,本文选取60岁及以上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获取数据,构建包含建成环境要素(可... 我国刚刚正式迈入深度老龄化,老年友好型社会仍处于探索建设阶段,为弥补建成环境、心理状态、社会交往交互作用下对老年人休闲散步意向影响研究不足,本文选取60岁及以上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获取数据,构建包含建成环境要素(可达性、道路质量、安全性)、心理状态因素(态度、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及社会交往的结构方程模型,探究三者交互作用下对老年人休闲散步意向的影响研究,包括建成环境要素、心理状态因素及社会交往对老年人休闲散步意向的直接影响,以及建成环境要素通过心理状态因素和社会交往对老年人休闲散步意向的间接影响。基于路径假设结果中的标准化路径系数发现:可达性(0.099)、道路质量(0.079)、态度(0.318)、主观规范(0.089)、感知行为控制(0.312)及社会交往(0.150)对老年人休闲散步意向有直接显著影响,安全性未产生直接影响;可达性通过态度(0.075)、主观规范(0.016)、感知行为控制(0.055)及社会交往(0.029)对老年人休闲散步意向有间接显著影响,道路质量通过态度(0.039)、主观规范(0.015)、感知行为控制(0.028)及社会交往(0.020)对老年人休闲散步意向有间接显著影响,安全性未通过心理状态因素和社会交往产生间接影响。研究结果可为建成环境和社会-心理因素干预下老年人休闲散步方面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在保障老年人休闲散步出行顺畅和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方面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意向影响 结构方程模型 老年人休闲散步 建成环境 心理状态 社会交往
下载PDF
复杂环境下基于CPTU的深基坑土压力模型与工程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松玉 赖丰文 +3 位作者 蔡国军 李洪江 鲁泰山 张超哲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563-1572,共10页
土压力计算是深基坑围护结构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现有土压力模型难以合理地考虑开挖扰动诱发土体工程性质演化影响。孔压静力触探(piezocone penetration test,CPTU)能够有效避免取样扰动,并快速提供连续的原位土测试参数(锥尖阻力、... 土压力计算是深基坑围护结构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现有土压力模型难以合理地考虑开挖扰动诱发土体工程性质演化影响。孔压静力触探(piezocone penetration test,CPTU)能够有效避免取样扰动,并快速提供连续的原位土测试参数(锥尖阻力、侧壁摩阻力、孔隙水压力)。基于CPTU原位测试和位移相关土压力模型,结合库仑土压力框架,综合考虑开挖诱发土体工程性质演化、邻近地下结构(受限空间)、土拱效应、地基土强度参数和土-结构界面摩擦角等影响因素,构建了复杂环境下深基坑土压力统一计算模型(主动状态至被动状态)。分别通过与室内1g模型试验和离心机试验结果对比,验证了所构建模型的准确性与合理性。进一步将所构建模型应用至太湖冲湖积相软土地区某邻近地铁车站的深基坑工程。现场分别在基坑开挖前后对围护结构的两侧(基坑内外)开展了CPTU原位测试,并监测得到了围护结构侧向变形与土压力变化。原位测试解译结果表明,基坑开挖显著地改变了周边土体状态参数,但对于有效内摩擦角的影响甚微。与现场所测土压力对比指出,基于CPTU的土压力模型能够较好地反映复杂环境下基坑土压力变化,成功实现了工程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压静力触探(CPTU) 原位土力学 开挖扰动 受限空间 位移相关土压力
原文传递
基于CPTU/SDMT原位测试的软弱土HSS本构模型参数确定方法
12
作者 刘松玉 蔡国军 +3 位作者 赖丰文 黄明 程月红 鲁泰山 《地基处理》 2024年第6期531-539,共9页
小应变硬化(Hardening Soil-Small,HSS)模型因其能够准确反映土体小应变范围内剪切模量的非线性特性,在地下工程开挖变形计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软弱土的力学特性易受钻孔取样扰动影响,导致常规室内单元试验标定的HSS本构模型参数存在... 小应变硬化(Hardening Soil-Small,HSS)模型因其能够准确反映土体小应变范围内剪切模量的非线性特性,在地下工程开挖变形计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软弱土的力学特性易受钻孔取样扰动影响,导致常规室内单元试验标定的HSS本构模型参数存在一定误差。根据原位测试技术确定土体参数可有效避免取样扰动的思路,提出了基于孔压静力触探(Piezocone Penetration Test,CPTU)和地震波扁铲侧胀仪(Seismic Dilatometer Test,SDMT)的HSS模型参数确定方法。将所提方法应用至苏州典型软土地区邻轨深基坑工程中,计算得到了全套HSS模型参数,并分别通过与室内固结压缩-回弹曲线和现场动力波速测试数据进行对比,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准确性和合理性,进一步将所得参数应用于深基坑开挖变形响应计算。结果表明,邻轨基坑开挖变形计算结果与现场监测数据基本一致,证明了基于CPTU/SDMT原位测试的HSS模型参数确定方法的工程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压静力触探 地震波扁铲侧胀仪 HSS本构模型 软弱土 地下工程
下载PDF
水泥土加固桩水平循环承载性能足尺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杨松松 章定文 +3 位作者 曾彪 张爱军 成朝恒 何凌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453-1461,共9页
选取宿迁典型饱和粉土场地,采用水泥土搅拌桩加固钻孔灌注桩桩周土,开展灌注桩水平循环加载足尺试验。探究水泥土加固试验桩(TPI)和未加固试验桩(TPU)在循环水平荷载作用下的滞回特性、弯矩、刚度退化、位移延性、水平承载力与残余变形... 选取宿迁典型饱和粉土场地,采用水泥土搅拌桩加固钻孔灌注桩桩周土,开展灌注桩水平循环加载足尺试验。探究水泥土加固试验桩(TPI)和未加固试验桩(TPU)在循环水平荷载作用下的滞回特性、弯矩、刚度退化、位移延性、水平承载力与残余变形能力。试验结果表明:TPI比TPU桩的弯矩减小47%,屈服位移减小41%,水平承载力提升150%,有效刚度提升240%,等效黏滞阻尼比提升233%,桩的开裂荷载提升150%,屈服荷载阶段桩体的残余变形能力减小17%。水泥土搅拌法不仅可以限制桩侧粉土液化,增加桩基础的耗能及位移延性,而且可以显著的降低桩头水平位移和弯矩的发展。从抗震性能的角度分析,水泥土搅拌桩加固既有桩基,有效抑制了加固范围内地基土刚度衰减,增强了桩-土结构的总耗能、等效黏滞阻尼系数与变形恢复能力,提高桩基础在大变形阶段的抗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孔灌注桩 足尺试验 水泥土搅拌桩 水平循环加载 抗震性能
原文传递
柱状和格栅状搅拌桩联合加固河堤变形特征离心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沈晨 章定文 +1 位作者 宋涛 张国龙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210-215,共6页
采用离心模型试验研究了柱状和格栅状搅拌桩联合加固河堤的变形特征。结果表明,采用柱状和格栅状搅拌桩加固软土地基上河堤,可有效控制地基的沉降和减小了软土地基的水平位移,河堤边坡稳定性高。堤顶处沉降最大,尽管施工完成一年后沉降... 采用离心模型试验研究了柱状和格栅状搅拌桩联合加固河堤的变形特征。结果表明,采用柱状和格栅状搅拌桩加固软土地基上河堤,可有效控制地基的沉降和减小了软土地基的水平位移,河堤边坡稳定性高。堤顶处沉降最大,尽管施工完成一年后沉降尚未完全稳定,但沉降速率放缓;由于搅拌桩的应力集中效应显著加速了地基的固结速率,根据实测沉降和超静孔隙水压力计算得到施工完成一年时搅拌桩加固地基的固结度分别达到了80%,75%以上。因桩土刚度差异,桩土应力分配呈现模型的应力集中效应,实测的水泥土搅拌桩桩土应力比介于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土地基 柱状搅拌桩 格栅搅拌桩 河堤 离心模型试验
原文传递
土体抗拉强度试验研究方法的综述
15
作者 孙一清 沈振中 +2 位作者 徐力群 张宏伟 甘磊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24-1144,共21页
土体抗拉强度比抗压和抗剪强度数值更小,因此时常被忽略,造成理论及试验的落后。文中系统归纳了土体抗拉强度的间接和直接方法,对比分析了现有试验方法的优缺点,结果表明:(1)土体抗拉强度的单轴拉伸方法按照力的加载方向可以分为垂直法... 土体抗拉强度比抗压和抗剪强度数值更小,因此时常被忽略,造成理论及试验的落后。文中系统归纳了土体抗拉强度的间接和直接方法,对比分析了现有试验方法的优缺点,结果表明:(1)土体抗拉强度的单轴拉伸方法按照力的加载方向可以分为垂直法和水平法,而垂直法中土样破坏前上半部分的重量会影响试验的准确性;(2)常用的土样固定方式有粘结、锚固、摩擦力和夹持,它们各有优势,但夹持较前三者更便捷和可操作。最后,提出水平单轴拉伸试验的后续仍需优化的问题。如制样脱模中土样的损耗、土样受拉段应力分布差,无法适用于大骨料砾质土、土样固定方式繁琐、土样与平台间的摩擦力难以消除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拉强度 间接法 直接法 三轴拉伸试验 单轴拉伸试验
原文传递
民用机场智慧化程度评价指标的构建
16
作者 张锐 黄卫 马涛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24-530,共7页
为了解决民用机场在进行智能化程度评价过程中客运核心业务流基础评价指标种类繁多、覆盖范围广泛、指标间关系错综复杂的难题,从智慧程度、覆盖程度和准确程度进行了多角度耦合的基础评价指标通式构建.在此基础上,以航班流为例分别从... 为了解决民用机场在进行智能化程度评价过程中客运核心业务流基础评价指标种类繁多、覆盖范围广泛、指标间关系错综复杂的难题,从智慧程度、覆盖程度和准确程度进行了多角度耦合的基础评价指标通式构建.在此基础上,以航班流为例分别从感知型、预测型和决策型3个方面进行了基础评价指标的构建.研究结果表明,所构建的基础评价指标可根据其所涉及数据的功能属性划分为感知型指标、预测型指标、决策型指标3类,解决了智慧化程度基础评价指标缺失的问题.感知型与预测型指标可从智慧方法、覆盖程度、准确程度3个角度进行刻画,而决策型指标仅需从智慧方法、覆盖程度2个角度进行刻画,构建了多角度耦合的指标通式.从智慧方法角度划分,智慧程度可分为全智慧化管控、半智慧化管控和全人工管控3类状态,而覆盖程度与准确程度可由覆盖率与准确率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机场 航班业务流 基础评价指标 感知型指标 预测指标 决策型指标
下载PDF
陈化钢渣集料特性和其沥青混合料性能分析
17
作者 张博皓 王耀正 +3 位作者 任晓健 孙佳 庄维 罗桑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0期13145-13152,共8页
为推动钢渣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缓解钢渣堆放造成的土地占用与环境污染问题,对钢渣陈化过程中的理化特征及钢渣沥青混合料性能进行了研究。采用粒度粒形、X射线荧光光谱试验探究钢渣陈化前后的形貌特征和矿物组成。随后,利用未处理钢渣... 为推动钢渣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缓解钢渣堆放造成的土地占用与环境污染问题,对钢渣陈化过程中的理化特征及钢渣沥青混合料性能进行了研究。采用粒度粒形、X射线荧光光谱试验探究钢渣陈化前后的形貌特征和矿物组成。随后,利用未处理钢渣、陈化钢渣和玄武岩制备了沥青混合料,对比评价了3种沥青混合料的体积膨胀性、水稳定性、高温稳定性和低温抗裂性能。此外,通过灰色关联法分析了集料特性与混合料性能的关联性。结果表明,钢渣的高粗糙度、高棱角性使其成为玄武岩等天然集料的理想替代品。然而,未陈化钢渣体积稳定性差,遇水易膨胀,导致无法满足路面使用要求。值得注意的是,CaO和Fe 2 O 3含量是影响钢渣体积稳定性的重要因素,而陈化处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这些负面影响,从而改善钢渣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综合各项分析,陈化钢渣沥青混合料具有较好综合路用性能,钢渣的二次利用对于实现道路基础设施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化钢渣 理化特性 钢渣沥青混合料 灰色关联分析 路用性能
下载PDF
普通国省道机动车污染物负外部成本核算方法
18
作者 黄煌钦 郭建华 +1 位作者 赵岩 孙满 《交通信息与安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2-162,共11页
为充分挖掘普通国省道交通情况调查站采集的交通信息的价值,基于交通运行数据,建立普通国省道机动车污染物负外部成本的核算方法。根据给定的普通国省道路网资料,采集道路基础数据、交通流数据、机动车技术水平数据和城市社会经济数据;... 为充分挖掘普通国省道交通情况调查站采集的交通信息的价值,基于交通运行数据,建立普通国省道机动车污染物负外部成本的核算方法。根据给定的普通国省道路网资料,采集道路基础数据、交通流数据、机动车技术水平数据和城市社会经济数据;基于排放因子乘数法,处理采集到的数据,确定污染物基础排放系数、环境修正因子、道路交通状况修正因子和油品修正因子,得到综合排放系数、路网总里程和月平均日交通量,并计算CO、HC、NO_(x)、PM_(2.5)和PM_(10)的实物量;基于当量税额乘数法,由污染物实物量和污染物污染当量的单位税额计算CO、HC、NO_(x)、PM_(2.5)和PM_(10)的经济价值,即得到污染物负外部成本。以徐州市普通国省道路网开展实例分析,发现2022年徐州市国省道路网的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总量为8514 t,负外部成本为2157万元。其中,CO和NO_(x)的实物量占总排放量的比例高达95%,NO_(x)的负外部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超过95%,中小客车和特大货车排放的CO和NO_(x)分担率较高,表明徐州市的大气污染治理应重点关注中小客车和特大货车的NO_(x)排放控制。对比其他学者的研究可知,不同城市的主要污染物种类和主要排放源存在差异,运输部门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关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信息 普通国省道 机动车污染物 负外部成本 当量乘数法 排放因子乘数法
下载PDF
基于有限元和分子模拟的热再生沥青激活行为研究
19
作者 朱雅婧 徐光霁 +2 位作者 马涛 范剑伟 胡靖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111-117,共7页
老化沥青的有效激活是影响热再生沥青及混合料性能的关键因素。本工作结合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实体工程,采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再生沥青面层摊铺后的冷却过程,获取再生沥青混合料的降温曲线。设计双层扩散试验,研究了再生剂向老化沥青中... 老化沥青的有效激活是影响热再生沥青及混合料性能的关键因素。本工作结合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实体工程,采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再生沥青面层摊铺后的冷却过程,获取再生沥青混合料的降温曲线。设计双层扩散试验,研究了再生剂向老化沥青中的扩散规律,并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了再生剂与新旧沥青的混溶行为,探讨了温度场、扩散时间和再生剂组分等因素对老化沥青激活再生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再生沥青面层不同深度处新旧沥青和再生剂之间的扩散存在差异,且短期内难以消除。范德华力是新旧沥青间的主要相互作用,再生剂降低了新旧沥青分子间的范德华力并促进了其相互扩散,扩大了沥青混溶区范围。相比于再生剂中的芳香烃组分,链烃组分更利于减小新旧沥青分子间的范德华力,但提高新旧沥青扩散系数的效果有限。再生剂掺量对提升老化沥青的激活效果存在显著的边际效应递减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再生 再生剂 激活行为 有限元 分子动力学
下载PDF
轻质土动力特性研究进展
20
作者 李梦瑶 刘松玉 +2 位作者 张翔 王正成 袁振扬 《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099-2109,共11页
轻质土具有轻质、高强、保温、隔振、环保、经济等优点,在路基回填、软基处理、隧道减荷等岩土工程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作为新型土工材料,交通荷载、地震荷载、波浪荷载等振动荷载对轻质土力学特性的影响引发众多关注.本文阐述了配... 轻质土具有轻质、高强、保温、隔振、环保、经济等优点,在路基回填、软基处理、隧道减荷等岩土工程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作为新型土工材料,交通荷载、地震荷载、波浪荷载等振动荷载对轻质土力学特性的影响引发众多关注.本文阐述了配合比(轻质材料含量、固化剂掺量、含水率等)、应力状态、振动频率、干湿交替和冻融循环等因素对轻质土动力特性的影响规律,总结了轻质土动剪切模量和阻尼比计算模型.研究发现水泥等固化剂的使用大幅提升了轻质土抵抗动荷载的能力,轻质土独特的孔隙结构可显著提高其隔振效果,干湿、冻融循环会导致轻质土动力学性能劣化,在实际工程中可通过设置防水层延长其服役寿命.通过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验证了轻质土在实际工程中具有良好的动力稳定性和耐久性.目前轻质土动力特性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新型固废轻质土动力学性能尚未深入研究,复杂环境因素与动荷载耦合作用下轻质土的作用机理、力学性能和本构模型研究,以及轻质土在不同工程背景下的设计施工方法研究仍需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质土 动模量 阻尼比 动强度 工程应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