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56篇文章
< 1 2 14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政产学研联合构建创业教育实践基地模式探究——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王少刚 周克印 《创新与创业教育》 2015年第4期99-101,156,共4页
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为例,依据创业教育的体系内容及基本要求,针对目前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中存在的实践环节薄弱问题,提出了通过政产学研联合,共同构建创业教育实践基地模式,并对建立该模式的意义、所具有的优势,以及... 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为例,依据创业教育的体系内容及基本要求,针对目前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中存在的实践环节薄弱问题,提出了通过政产学研联合,共同构建创业教育实践基地模式,并对建立该模式的意义、所具有的优势,以及实施方式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政产学研联合构建的创业教育实践基地模式已在实际运行中得到了检验,取得了较好的实施效果,期待今后进一步完善,并逐渐加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创业教育 政产学研模式 实践基地
下载PDF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简介
2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F0005-F0006,共2页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创建于1985年(前身为南航材料科学与工程系,2000年成立学院)。经过20个春秋的艰苦创业,材料学院从小到大,由弱到强,今天已发展成为一个教学、科研和科技产业基地,形成了新金属材料、信息功能...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创建于1985年(前身为南航材料科学与工程系,2000年成立学院)。经过20个春秋的艰苦创业,材料学院从小到大,由弱到强,今天已发展成为一个教学、科研和科技产业基地,形成了新金属材料、信息功能材料、复合材料、焊接技术、医学物理、表面技术、新能源材料、环境保护工程和生物制药等学科方向。学院目前设有三个系: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应用化学系和医学物理系;五个研究所:纳米材料研究所、复合材料研究所、等离子表面工程研究所、新型化学电源研究所和文物保护材料研究所;两个中心:医学物理中心和复合材料工程自动化中心。并有江苏省复合材料工程中心、江苏省热处理及表面改性工程研究中心和南京先进复合材料产业化促进协会等组织挂靠在该学院。学院拥有一个博士点:材料加工工程博士点;五个硕士点: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应用化学、环境工程和核技术及应用硕士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焊接技术 学院 材料加工工程 复合材料 简介 信息功能材料 医学物理
下载PDF
全面建设 整体优化 构建品牌专业新体系——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江苏省首批品牌专业建设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子全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期82-86,共5页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以创建江苏省品牌专业为契机,深入开展教学研究与改革,构建和完善了科学、先进、系统的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完善并整体优化了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构划并实施"3+1"和"3+2&...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以创建江苏省品牌专业为契机,深入开展教学研究与改革,构建和完善了科学、先进、系统的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完善并整体优化了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构划并实施"3+1"和"3+2"等多模式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引进和培养并举建设高素质、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强化实验体系、实验内容和实验条件建设,重视课程和教材建设,科学规范教学管理,整体构建并优化了品牌专业新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科学与工程 品牌专业 专业建设
下载PDF
融入航空航天元素的“薄膜材料与技术”课程教学探索
4
作者 刘劲松 张帅 +1 位作者 陶海军 李玉芳 《科教文汇》 2023年第19期91-94,共4页
“薄膜材料与技术”课程是为功能材料和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一门专业选修课。该文结合学校航空航天特色,从真空技术基础、薄膜气相沉积方法、薄膜生长过程及薄膜结构、薄膜表征方法、薄膜材料应用五大章节入手,根据不同内... “薄膜材料与技术”课程是为功能材料和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一门专业选修课。该文结合学校航空航天特色,从真空技术基础、薄膜气相沉积方法、薄膜生长过程及薄膜结构、薄膜表征方法、薄膜材料应用五大章节入手,根据不同内容及特点融入不同的航空航天教学元素,达到既增强学生对课程知识的兴趣和理解力,又培养学生深爱祖国、航空报国的情怀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航天元素 薄膜材料与技术 课程教学
下载PDF
基于大数据的高校学生档案管理——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例 被引量:10
5
作者 李科艳 袁琪 《科教文汇》 2015年第5期151-152,共2页
学生档案对于学校、社会和个人来说都非常重要。然而现阶段学生档案管理存在"无档案意识、无专人负责、无归档规范、无数字化记录"等问题。本文作者提出了基于大数据的高等学校档案管理方法,在信息管理的基础上,希望通过大数... 学生档案对于学校、社会和个人来说都非常重要。然而现阶段学生档案管理存在"无档案意识、无专人负责、无归档规范、无数字化记录"等问题。本文作者提出了基于大数据的高等学校档案管理方法,在信息管理的基础上,希望通过大数据的档案管理方法指导高校人才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档案 管理 大数据
下载PDF
航空航天方向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英语教学改革 被引量:2
6
作者 潘蕾 郭训忠 陶海军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第40期92-93,共2页
通过对航空航天材料专业英语教材、课堂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革与优化,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专业文献的阅读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听、说、写、译能力,使学生能够熟练应用英语交流、获取知识。同时促进学生掌握良好的语言学习方法,提高文化... 通过对航空航天材料专业英语教材、课堂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革与优化,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专业文献的阅读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听、说、写、译能力,使学生能够熟练应用英语交流、获取知识。同时促进学生掌握良好的语言学习方法,提高文化素养,以适应社会发展和航空航天技术进步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航天材料 专业英语 教学 改革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航空航天特色微专业的建设实践探索
7
作者 来庆学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教育》 2023年第9期0112-0114,共3页
近年来,微专业教学模式协同“互联网+教育”的新型教学理念成为实施新工科建设过程中重要的手段,也为培养适应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需要的新型人才提供了一条便捷的途径。本文面向航空航天交叉领域人才培养需求,介绍了基于化... 近年来,微专业教学模式协同“互联网+教育”的新型教学理念成为实施新工科建设过程中重要的手段,也为培养适应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需要的新型人才提供了一条便捷的途径。本文面向航空航天交叉领域人才培养需求,介绍了基于化学+航空+航天+材料四维交叉融合的航空航天材料化学微专业建设的背景、目标与现状,并指出了建设与实践过程中面临的挑战与解决思路,为后续开展航空航天交叉领域人才的长周期、持续性、高质量培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微专业 化学学科 航空航天特色 项目驱动模式
下载PDF
航空航天焊接及成形典型技术 被引量:4
8
作者 沈以赴 顾冬冬 陈文华 《航空制造技术》 2008年第21期40-44,共5页
随着高性能飞机(新型战机、大型军用运输机、特种军用飞机和武装直升机)、太空飞行器的发展,各国政府和军方不断推出新的研究计划,投入巨额资金,发展了一系列先进的航空航天制造技术,特别是先进焊接与成形技术,其中包括搅拌摩擦焊接技... 随着高性能飞机(新型战机、大型军用运输机、特种军用飞机和武装直升机)、太空飞行器的发展,各国政府和军方不断推出新的研究计划,投入巨额资金,发展了一系列先进的航空航天制造技术,特别是先进焊接与成形技术,其中包括搅拌摩擦焊接技术、超塑成形/扩散连接、瞬时液相扩散连接、激光复合热源连接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装直升机 扩散连接 搅拌摩擦焊接 军用运输机 瞬时液相 航空航天 高性能飞机 太空飞行器 航天制造
下载PDF
先进航空航天材料研究生全英文课程课堂教学实践探讨 被引量:2
9
作者 潘蕾 卢小琳 汪涛 《教育教学论坛》 2018年第44期160-161,共2页
通过对目前研究生全英文课程课堂教学现状的分析,本文提出对课堂教学进行实践改革,激发学生科研思维,创造课堂国际环境;围绕航空航天特色,开展以材料学为中心、多学科交叉为特色的教学实践活动;以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为人才培养目标,建立... 通过对目前研究生全英文课程课堂教学现状的分析,本文提出对课堂教学进行实践改革,激发学生科研思维,创造课堂国际环境;围绕航空航天特色,开展以材料学为中心、多学科交叉为特色的教学实践活动;以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为人才培养目标,建立多方位课堂考核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进航空航天材料 研究生 全英文课程 课堂教学
下载PDF
航空航天院校材料化学课程建设探讨 被引量:3
10
作者 姬广斌 《化工高等教育》 2011年第4期39-42,共4页
本文从材料化学在航空航天领域所处的地位讲起,作者结合在材料化学课程讲授中的体会,在教材建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核方式和实验教学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关键词 材料化学 航空航天 课程建设
下载PDF
航空航天院校本硕联合培养机制探索
11
作者 占小红 梁文萍 +1 位作者 周克印 周金堂 《高教学刊》 2015年第23期193-194,共2页
为满足航空航天院校对教育教学连续性的要求,本文探索了本硕联合培养机制在本科教学中的应用。本文从新一代年轻人求知欲望,航空航天院校对专业知识的要求以及航空航天院校硕士招生压力三个方面探索了本硕联合培养机制开展的必要性及相... 为满足航空航天院校对教育教学连续性的要求,本文探索了本硕联合培养机制在本科教学中的应用。本文从新一代年轻人求知欲望,航空航天院校对专业知识的要求以及航空航天院校硕士招生压力三个方面探索了本硕联合培养机制开展的必要性及相应的实施措施,最后探讨了航空航天院校本硕联合培养的可行性,在前人探索的基础上提出导师联合培养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航天院校 本硕联合培养 探索
下载PDF
激光增材制造镍基高温合金构件形性调控及在航空航天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2
作者 张红梅 顾冬冬 《电加工与模具》 2020年第6期1-10,24,共11页
激光增材制造技术为提升航空航天领域复杂构件一体化设计与制造能力提供了有效的技术途径。针对航空航天领域应用广泛的镍基高温合金构件激光增材制造技术,论述了增材制造构件形性调控及在航空航天领域中的研究进展,明晰了构件成形质量... 激光增材制造技术为提升航空航天领域复杂构件一体化设计与制造能力提供了有效的技术途径。针对航空航天领域应用广泛的镍基高温合金构件激光增材制造技术,论述了增材制造构件形性调控及在航空航天领域中的研究进展,明晰了构件成形质量、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与激光工艺参数、后处理工艺及物理机制之间的映射关系,并对激光增材制造镍基高温合金未来的研究方向作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增材制造 镍基高温合金 组织演变 航空航天
下载PDF
科教融合式航空航天类激光焊接实验课程探究与实践
13
作者 王磊磊 占小红 +1 位作者 陶海军 李斌斌 《科教导刊》 2022年第31期139-141,共3页
当前,航空航天主机厂对本科生技能和实践水平的需求越来越高,针对军工集团科研项目的教学属性尚未充分开发的问题,通过调研和访谈摸清航空航天主机厂对学生的技能需求,遴选能够与当前实验课程有效融合的军工集团科研项目,结合现有的教... 当前,航空航天主机厂对本科生技能和实践水平的需求越来越高,针对军工集团科研项目的教学属性尚未充分开发的问题,通过调研和访谈摸清航空航天主机厂对学生的技能需求,遴选能够与当前实验课程有效融合的军工集团科研项目,结合现有的教学大纲和学生的专业基础制订科教融合式焊接实验课程教学改革方案。邀请军工集团工艺工程师、资深实验教师和学生对课程效果进行评估并改进,形成科教融合式激光焊接实验新课程大纲,培养兼具合作性、创新性和技术性的航空航天类焊接方向的复合型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教融合 课程改革 焊接实验 需求牵引
下载PDF
固相搅拌摩擦沉积增材制造技术研究进展
14
作者 沈一洲 周泽星 +3 位作者 吕万程 郭训忠 陈晓荻 王笑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6,共16页
搅拌摩擦沉积增材(Additive friction stir deposition,AFSD)是一种先进的固相增材制造(Additive manufacturing, AM)技术。与传统基于熔融的增材制造技术相比,它具有增材结构致密、材料低变形和过程高效节能等优势,在航空装备制造、交... 搅拌摩擦沉积增材(Additive friction stir deposition,AFSD)是一种先进的固相增材制造(Additive manufacturing, AM)技术。与传统基于熔融的增材制造技术相比,它具有增材结构致密、材料低变形和过程高效节能等优势,在航空装备制造、交通运输、机械制造等领域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AFSD技术的原理、优势、组织演变特点和应用情况。重点介绍了AFSD过程中“工艺条件-微观组织-力学性能”相关性的研究现状,沉积材料力学性能受材料流动状态、界面连接机制、微观组织演变情况的综合影响。列举了AFSD技术在大型构件整体制造、高性能涂层、表面缺陷修复等领域的应用。最后,对AFSD技术进行了展望,指出该技术在工艺与组织变化耦合、原位变形条件模拟、工具头设计和新材料增材等方面需进一步研究和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材制造 搅拌摩擦 材料流动 界面连接 微观组织
下载PDF
变刚度复合材料层合板研究进展
15
作者 王显峰 阳铭广 +3 位作者 刘琛 高文明 孙颖 叶帆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30,共14页
变刚度复合材料层合板由纤维曲线铺放而成,可以实现刚度分布的变化设计,与传统固定铺层角的复合材料层合板相比,变刚度复合材料层合板在减少重量和成本的同时,也提高了结构性能。随着铺放设备的发展,目前已经能够利用自动铺放技术实现... 变刚度复合材料层合板由纤维曲线铺放而成,可以实现刚度分布的变化设计,与传统固定铺层角的复合材料层合板相比,变刚度复合材料层合板在减少重量和成本的同时,也提高了结构性能。随着铺放设备的发展,目前已经能够利用自动铺放技术实现纤维的曲线铺放。同时,为提高复合材料构件的结构性能和满足不同的工程实际需求,铺层设计方法也从单一角度的直线铺层逐渐向变角度曲线铺层发展。本文首先介绍了变刚度复合材料层合板设计制造方法与有限元建模,接着在刚度分布、屈曲特性、失效行为等方面阐述了变刚度复合材料层合板力学性能的研究进展,然后结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复合材料工程自动化技术研究中心在变刚度复合材料层合板振动特性方面的研究,对变刚度复合材料层合板振动特性进行了分析和概括,最后对变刚度复合材料层合板未来的研究趋势进行了论述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刚度复合材料层合板 纤维曲线铺放 轨迹设计 有限元建模 力学性能 振动特性
下载PDF
仿生超疏水技术用于航空材料领域防腐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8
16
作者 项腾飞 郑顺丽 李澄 《航空制造技术》 2018年第23期16-25,共10页
材料的腐蚀是世界性难题,虽然目前防腐手段较多,但仍难以满足材料发展的需要。近年来,仿生超疏水表面因具有特殊润湿性而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目前很多研究学者已经将该表面应用于防腐领域并取得了不错的成果。在此背景下,简要阐述了固... 材料的腐蚀是世界性难题,虽然目前防腐手段较多,但仍难以满足材料发展的需要。近年来,仿生超疏水表面因具有特殊润湿性而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目前很多研究学者已经将该表面应用于防腐领域并取得了不错的成果。在此背景下,简要阐述了固体表面润湿的基本概念及理论,重点介绍了超疏水技术在航空材料领域防腐的应用,总结了超疏水技术防腐的理论基础。最后,指出了目前超疏水防腐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蚀防护 润湿性 接触角 超疏水 航空材料
下载PDF
基于同色同谱特征的模拟绿色植被光谱材料研究进展
17
作者 苗珊珊 王业健 +2 位作者 李澄 钱淇 徐国跃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19-225,共7页
随着高光谱侦察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满足反侦察需求,对模拟绿色植被光谱材料的要求越来越高。绿色植被是应用极广泛的作战背景之一,它在400~2500 nm波长区间具有独特的光谱特征,有四个主要特征谱带,分别是“绿峰”“红边”“近红外高原”... 随着高光谱侦察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满足反侦察需求,对模拟绿色植被光谱材料的要求越来越高。绿色植被是应用极广泛的作战背景之一,它在400~2500 nm波长区间具有独特的光谱特征,有四个主要特征谱带,分别是“绿峰”“红边”“近红外高原”和“水吸收谱带”,源于叶片的叶绿素、组织结构和植物含水。本文基于高光谱技术的侦察特点,为了实现伪装材料与背景之间“同色同谱”,论述了模拟各个特征反射峰的材料现状及现有材料的综合应用,介绍了现有伪装材料精准模拟绿色植被光谱曲线的同时存在耐候性差等问题,以及通过复合来提升光谱曲线相似度和耐候性的相关工作,并对未来模拟绿色植被光谱材料进行了总结及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植被 同色同谱 光谱调控 特征反射
下载PDF
Materials Studio软件在计算化学和计算材料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18
作者 许真铭 刘庆生 陈江安 《大学化学》 CAS 2024年第1期332-339,共8页
将Materials Studio软件使用引入计算化学和计算材料学等课程教学,采取“计算理论方法讲解+计算软件实践操作科研案例”模式进行高效课程教学,实现科研反哺高质量教学。让学生在软件实践操作中运用、巩固理论知识概念,实现理论方法水平... 将Materials Studio软件使用引入计算化学和计算材料学等课程教学,采取“计算理论方法讲解+计算软件实践操作科研案例”模式进行高效课程教学,实现科研反哺高质量教学。让学生在软件实践操作中运用、巩固理论知识概念,实现理论方法水平和软件操作技能的双重提升。同时使课程教学内容变得形象具体,激发学生对计算化学和计算材料学课程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和探索能力,实现教学支撑高水平科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模拟软件 结构建模 量子化学计算 第一性原理计算 分子动力学模拟 蒙特卡洛模拟
下载PDF
原位生长FeCo/rGo纳米复合材料的电磁波吸收性能研究
19
作者 鲁露 周金堂 +1 位作者 彭贵玉 姚俊儒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24-1129,1157,共7页
利用化学开发高性能吸波材料是解决电磁污染问题和实现军事装备雷达隐身的有效手段。基于化学原位生长策略,以金属离子Fe^(2+)和Co^(2+)为原料,采用一步水热法制备FeCo/rGo复合材料,并对其形貌、结构以及吸波性能进行测试和分析。结果表... 利用化学开发高性能吸波材料是解决电磁污染问题和实现军事装备雷达隐身的有效手段。基于化学原位生长策略,以金属离子Fe^(2+)和Co^(2+)为原料,采用一步水热法制备FeCo/rGo复合材料,并对其形貌、结构以及吸波性能进行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当FeCo和氧化石墨烯的复合比为1∶0.5在厚度1.9 mm时有效吸收带宽达到5.5 GHz,其最小反射损耗达到-54.14 dB。复合比为1∶1时则实现了1.3 mm,4.5 GHz有效吸收带宽的吸波性能,这表明FeCo/rGo磁性材料有望成为一种极具应用价值的电磁吸波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波性能 水热法 FeCo/rGo 石墨烯 电磁吸波材料
下载PDF
基于“结构—材料—工艺”一体化大工程观理念的课程建设研究——以“航空发动机制造技术”课程为例
20
作者 牛序铭 孙志刚 梁文萍 《工业和信息化教育》 2021年第6期20-23,29,共5页
随着新材料、新工艺在航空发动机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原材料和工艺制备技术更加深入地融入航空发动机结构设计的工作流程中,这对发动机结构设计相关课程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新工科"背景下,实施基于"结构—材料—工艺... 随着新材料、新工艺在航空发动机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原材料和工艺制备技术更加深入地融入航空发动机结构设计的工作流程中,这对发动机结构设计相关课程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新工科"背景下,实施基于"结构—材料—工艺"一体化大工程观理念的课程建设,以结构设计为主导,以材料应用为支撑,以制造工艺为保障,实现多学科、多环节、多维度深度融合的课程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综合权衡能力,锻炼系统性思维。目前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行器动力工程"卓越工程师班"中已开设"航空发动机制造技术"课程,课程深入贯彻"结构—材料—工艺"一体化大工程观理念,初步实践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 大工程观 课程建设 新工科 制造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