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6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思想政治建设为依托,加强高校高层次人才的后续管理——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学院师资队伍建设为例专任教师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洁 《文教资料》 2015年第25期93-94,共2页
近年来,高校在大力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工作中走在了前列,这些高层次人才为学校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文章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学院为例,从分析学院高层次人才引培过程中的现状入手,梳理学院高层次人才培养的目标,从而以思想政治教... 近年来,高校在大力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工作中走在了前列,这些高层次人才为学校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文章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学院为例,从分析学院高层次人才引培过程中的现状入手,梳理学院高层次人才培养的目标,从而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依托,完成人才引进的后续管理工作,完成人才引培工作的关键任务,推动高校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次人才 思想政治教育 后续管理
下载PDF
航空航天特色自动化专业人才融合创新培养与实践
2
作者 张绍杰 姜斌 +3 位作者 陈谋 唐超颖 冒泽慧 马亚杰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669-1674,共6页
新一轮科技革命对工科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专业近年来在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航空航天+人工智能特色课程体系改革、综合实践环境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国际化等方面开展了全面的建设和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促进... 新一轮科技革命对工科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专业近年来在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航空航天+人工智能特色课程体系改革、综合实践环境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国际化等方面开展了全面的建设和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促进了学科专业协同发展、校企合作和国际合作的深化,学生培养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可为行业特色高水平大学工科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化专业 航空航天 人工智能 人才培养
原文传递
实验室介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学科介绍
3
作者 刘闯 《变频器世界》 2009年第10期43-46,共4页
1 历史沿革 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我校严仰光、丁道宏等教授开展了功率电子技术在航空电源系统中的应用研究,开创了我校电力电子技术学科(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学科前身)。1983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1984年原航空工业部批准成立航空... 1 历史沿革 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我校严仰光、丁道宏等教授开展了功率电子技术在航空电源系统中的应用研究,开创了我校电力电子技术学科(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学科前身)。1983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1984年原航空工业部批准成立航空电源研究室,使本学科成为航空航天电源研究的重要基地。1986年获得了博士学位授予权,是国内最早的三个电力电子技术博士学位授权单位之一,是国防口首个电力电子技术博士点学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电子技术 电力传动 学科介绍 航空电源系统 功率电子技术 博士学位 技术学科 硕士学位
下载PDF
从辅导员角度探析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路径——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例
4
作者 卢佳妮 《文教资料》 2012年第28期115-116,共2页
随着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快速发展和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研究生已经成为高校工作的重要目标群体,而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是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日益突出的问题。辅导员作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导角色对于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有... 随着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快速发展和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研究生已经成为高校工作的重要目标群体,而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是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日益突出的问题。辅导员作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导角色对于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作者通过调查、分析、研究,找出目前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中存在的问题,从辅导员的角度提出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 职业生涯规划 辅导员
下载PDF
基于成果导向的两化融合及航空航天特色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初探 被引量:10
5
作者 张绍杰 刘春生 +1 位作者 刘建业 姜斌 《工业和信息化教育》 2016年第4期40-45,共6页
基于成果导向的教育是工程教育改革的主流理念,本文结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介绍了基于成果导向的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体系的构建思路和实施过程,以期为高水平... 基于成果导向的教育是工程教育改革的主流理念,本文结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介绍了基于成果导向的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体系的构建思路和实施过程,以期为高水平特色大学的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化专业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成果导向的教育 培养方案 两化融合 航空航天
下载PDF
“航空航天供电系统”的课程改革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杨善水 王莉 张卓然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2012年第1期19-20,54,共3页
航空航天供电系统是航空类电气工程与自动化本科专业的特色专业课程。航空供电系统包括发电、电能变换和配电等多个重要环节,该课程最突出特点是系统性强。在实际的教学中,应从系统基本功能需求分析和可靠性要求等方面突出系统性的概念... 航空航天供电系统是航空类电气工程与自动化本科专业的特色专业课程。航空供电系统包括发电、电能变换和配电等多个重要环节,该课程最突出特点是系统性强。在实际的教学中,应从系统基本功能需求分析和可靠性要求等方面突出系统性的概念,而不局限于部件的性能分析;应联系实际科研情况,阐明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电系统 教学方法 系统性 可靠性
下载PDF
“航空航天供电系统”课程物理仿真及计算机演示系统教学平台的建设 被引量:4
7
作者 杨善水 肖岚 王莉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2006年第4期98-101,共4页
“航空航天供电系统”课程具有知识面宽、结合实际紧密、新概念多、理解困难等特点,为了搞好课程建设,更好地帮助学生从系统的角度学习和掌握该课程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笔者设计了“航空航天供电系统”物理仿真及计算机演示系统... “航空航天供电系统”课程具有知识面宽、结合实际紧密、新概念多、理解困难等特点,为了搞好课程建设,更好地帮助学生从系统的角度学习和掌握该课程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笔者设计了“航空航天供电系统”物理仿真及计算机演示系统教学平台。本文介绍该平台的硬件系统构成和演示软件。该平台成功地实现了科研成果与教学相结合,提高了教学效率,使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都上了一个台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航天供电系统 课程建设 仿真 演示软件
下载PDF
“航空航天器供电系统”精品课程建设 被引量:4
8
作者 胡海兵 肖岚 杨善水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2009年第4期31-33,共3页
本文在回顾"航空航天器供电系统"课程的创建和发展历程的基础上,以省级精品课程建设的目标和要求为指导,提出了课程建设的基本思路,从修订课程内容和教材入手,组织建设互动式课件,加强课程实践建设,提高课程师资水平。努力把... 本文在回顾"航空航天器供电系统"课程的创建和发展历程的基础上,以省级精品课程建设的目标和要求为指导,提出了课程建设的基本思路,从修订课程内容和教材入手,组织建设互动式课件,加强课程实践建设,提高课程师资水平。努力把该课程建设成为省级精品课程和我校的特色课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航天器供电系统 课程建设 精品课程
下载PDF
航空航天特色卓越计划企业课程环节建设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4
9
作者 张绍杰 姜斌 刘建业 《大学教育》 2018年第11期4-7,共4页
企业课程是卓越计划实施的关键环节。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专业在卓越计划课程体系构建、企业课程环节建设与实施的过程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其促进了教师教育理念的转变,促进了学科专业协同发展和校企合作的深化,使学生培养质量得... 企业课程是卓越计划实施的关键环节。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专业在卓越计划课程体系构建、企业课程环节建设与实施的过程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其促进了教师教育理念的转变,促进了学科专业协同发展和校企合作的深化,使学生培养质量得到显著提升,并为行业特色高水平大学卓越计划企业课程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卓越计划企业课程课程体系
下载PDF
航空航天特色“电力系统分析”课程建设探索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鹏伟 陈新 王世山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2021年第5期65-68,共4页
“电力系统分析”是电气工程的专业基础课,旨在让学生了解电力工业和系统现状,掌握学科的技术内涵。近年来电力系统电力电子化特征逐渐突出,“电力系统分析”课程需与时俱进。本文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例,阐述了课程的设置现状,并结合... “电力系统分析”是电气工程的专业基础课,旨在让学生了解电力工业和系统现状,掌握学科的技术内涵。近年来电力系统电力电子化特征逐渐突出,“电力系统分析”课程需与时俱进。本文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例,阐述了课程的设置现状,并结合电力系统发展趋势,以航空航天电气系统为支撑点,提出航空航天特色的“电力系统分析”教学体系构建思路和措施,可服务于专业人才培养和一流学科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分析 电力电子化 虚拟仿真实验
下载PDF
航空航天特色专业数字电路与系统设计教学改革探索
11
作者 苏子康 游霞 《科教文汇》 2023年第18期127-132,共6页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数字电路与系统设计是探测制导与控制、自动化、电气工程与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等航空航天特色专业的技术基础课和必修主干课。航空航天专业特色对数字电路与系统设计教学提出了具体要求。该文深入分析了南京航空航...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数字电路与系统设计是探测制导与控制、自动化、电气工程与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等航空航天特色专业的技术基础课和必修主干课。航空航天专业特色对数字电路与系统设计教学提出了具体要求。该文深入分析了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航天特色专业数字电路与系统设计课程教学存在的若干问题,从教学内容与教学资源推陈出新、教学/考核方式丰富创新、空天报国情怀与专业技能融合培养等多个方面,对航空航天特色专业数字电路与系统设计教学改革进行探索与思考,为提高数字电路系列课程教学水平、培养新形势下航空航天后备人才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改革 数字电路与系统设计 航空航天特色 本科教学
下载PDF
面向航空航天院校的继电保护课程探索与建设
12
作者 江军 赵铭鑫 +1 位作者 吴淑群 张潮海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8年第23期51-53,60,共4页
继电保护是电气工程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面向的是传统电力系统。由于功率电力电子技术的进步,以多电飞机为代表的航空航天装备电气化趋于复杂,构成典型的电子化电力系统。以多电飞机电源和负载为切入点阐述航空航天电气系统的典型组... 继电保护是电气工程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面向的是传统电力系统。由于功率电力电子技术的进步,以多电飞机为代表的航空航天装备电气化趋于复杂,构成典型的电子化电力系统。以多电飞机电源和负载为切入点阐述航空航天电气系统的典型组成,结合当前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电力电子化趋势,提出具有航空航天特色的继电保护教学体系构建思路,以探索与建设面向航空航天复杂电气系统的继电保护课程体系方案,服务于高素质电气人才培养和一流电气工程学科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继电保护 多电飞机 航空航天
下载PDF
基于零和微分博弈的航天器编队通信链路故障容错控制
13
作者 任好 马亚杰 +1 位作者 姜斌 刘成瑞 《自动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4-185,共12页
针对可能由不确定干扰和网络攻击引起的通信链路故障的航天器编队控制系统,提出一种基于零和微分博弈的最优容错控制方法.该方法通过构建描述编队协同控制的性能函数,将通信链路故障容错控制问题等效转换为零和微分博弈模型.采用Hamilto... 针对可能由不确定干扰和网络攻击引起的通信链路故障的航天器编队控制系统,提出一种基于零和微分博弈的最优容错控制方法.该方法通过构建描述编队协同控制的性能函数,将通信链路故障容错控制问题等效转换为零和微分博弈模型.采用Hamilton-Jacobi-Isaacs(HJI)方程和极小极大原则设计博弈中的优化解,并利用自适应动态规划算法对其进行在线逼近,以获得编队的最优容错控制策略,保证航天器通信链路故障下的在轨稳定性和最优性能.仿真结果表明了本文设计的分布式最优容错控制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动态规划 通信链路故障 容错控制 航天器编队控制系统 零和微分博弈
下载PDF
基于改进YOLOv4的航空发动机叶片损伤检测
14
作者 王倩岚 刘文波 +1 位作者 滕子煜 单永奇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2025年第2期223-226,共4页
针对孔探设备检测航空发动机叶片损伤时会出现的漏检和人力物力耗费过大的问题,在YOLOv4网络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扩张卷积和注意力机制的目标检测算法。使用CSPDarknet53作为特征提取网络;引入混合注意力机制并融合扩张卷积来增强网络... 针对孔探设备检测航空发动机叶片损伤时会出现的漏检和人力物力耗费过大的问题,在YOLOv4网络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扩张卷积和注意力机制的目标检测算法。使用CSPDarknet53作为特征提取网络;引入混合注意力机制并融合扩张卷积来增强网络的特征提取能力;采用Focal Loss函数优化原有的损失函数。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算法网络的检测精度提高了5.71个百分点,更能满足发动机叶片损伤检测不漏检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动机 叶片损伤 目标检测 YOLOv4 注意力机制 扩张卷积
下载PDF
一种航空发电机电枢绕组匝间短路故障诊断技术
15
作者 朱瑞雨 崔江 《电机与控制应用》 2025年第1期22-35,共14页
【目的】针对航空发电机电枢绕组匝间短路故障诊断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和压缩-激励(SE)注意力机制以及双向长短期记忆(BiLSTM)网络的诊断方法,以提高电枢绕组故障诊断的有效性和鲁棒性。【方法】首先,建立了电励磁... 【目的】针对航空发电机电枢绕组匝间短路故障诊断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和压缩-激励(SE)注意力机制以及双向长短期记忆(BiLSTM)网络的诊断方法,以提高电枢绕组故障诊断的有效性和鲁棒性。【方法】首先,建立了电励磁双凸极发电机(DSEG)电枢绕组匝间短路的等效解析模型,采用发电机机壳表面振动信号作为故障特征信号,对影响振动特性的气隙磁密和电磁力波的表达式进行了理论推导。然后,通过Workbench有限元软件仿真分析了各种短路条件下电磁力波对振动特性的影响。最后,对振动信号进行采集,将其作为实际试验数据并提取相关故障特征,通过将这些提取的特征输入CNN-SE-BiLSTM,系统有效地实现了故障诊断。其中,CNN和BiLSTM网络可以有效提取振动信号中的局部特征和时序特征;SE注意力机制可以进一步优化特征权重分配,通过选择性放大相关诊断特征,显著增强了模型的故障诊断能力。【结果】试验结果表明,所提基于CNN-SE-BiLSTM的故障诊断方法在多种工况下对电枢绕组匝间短路故障的诊断准确率均超过99%,且在噪声环境中仍能表现出良好的诊断性能。与传统诊断方法相比,所提方法在各种转速和负载条件下具有更强的抗干扰能力、更高的故障识别精度以及更快的诊断速度,进一步验证了该方法在航空航天发电机复杂工况下的适用性。【结论】本文所提CNN-SE-BiLSTM诊断方法有效提高了DSEG系统的故障诊断效率和准确性。通过将用于空间特征提取的CNN、用于选择性特征加权的SE注意力机制以及用于捕捉综合时间信息的BiLSTM相结合,该方法为诊断匝间短路故障提供了一种精简而高效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发电机 电枢绕组 匝间短路故障诊断 压缩-激励注意力机制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基于时域分析的航空整流器故障诊断技术研究
16
作者 齐慧英 贺舒环 索军峰 《测控技术》 2025年第1期63-68,共6页
航空发电机是航空电力系统的主电源,其可靠性直接关系到整个飞机的电力安全。整流器是航空发电机的一个重要组件,其频繁承受高压和大电流,容易产生开路故障。研究航空发电机整流器故障诊断技术对提高飞机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以航空电... 航空发电机是航空电力系统的主电源,其可靠性直接关系到整个飞机的电力安全。整流器是航空发电机的一个重要组件,其频繁承受高压和大电流,容易产生开路故障。研究航空发电机整流器故障诊断技术对提高飞机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以航空电励磁双凸极发电机(Doubly Salient Electromagnetic Generator,DSEG)的输出整流器为例,研究在不同工况下二极管故障时的时域特征分析方法,并提取出不同工况条件下的二极管故障特征。搭建了相应的实验平台,采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作为计算单元,设计了基于阈值分析的整流器二极管开路故障诊断程序,实验结果证明,所提出的基于时域分析的故障诊断方法能够获取良好的故障诊断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发电机 整流电路 时域分析 故障诊断 数字信号处理器
下载PDF
一种基于改进堆栈自动编码器的航空发电机旋转整流器故障特征提取方法 被引量:33
17
作者 崔江 唐军祥 +1 位作者 龚春英 张卓然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9期5696-5706,共11页
提出一种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优化堆栈自动编码器的故障特征自适应提取方法,并用于航空发电机的旋转整流器二极管故障诊断中。首先,采集发电机交流励磁机励磁电流信号;其次,借助灰色关联度和深度学习理论对堆栈编码器网络进行训练学习,... 提出一种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优化堆栈自动编码器的故障特征自适应提取方法,并用于航空发电机的旋转整流器二极管故障诊断中。首先,采集发电机交流励磁机励磁电流信号;其次,借助灰色关联度和深度学习理论对堆栈编码器网络进行训练学习,以确立其较优的网络结构,通过该网络可以自适应地从励磁电流信号中提取故障特征;训练完毕,借助于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分类器实施故障诊断。对所提方法与快速傅里叶变换方法进行了仿真和物理实验,并对分类性能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自动化程度高,自适应性能好,所提取的特征用SVM评估可以取得很好的分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发电机 旋转整流器 特征提取 自编码机 灰色关联度分析 深度学习
原文传递
新工科形势下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的分层次培养模式探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夏静萍 吴庆宪 姜斌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0年第2期150-153,共4页
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专业为例,探究了实践教学培养的新模式.适应新工科人才培养需求,确定多元化培养目标,建设并整合丰富的实践教学资源,构建"夯实基础、提升设计、启发创新"的分层递进式实践教学体... 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专业为例,探究了实践教学培养的新模式.适应新工科人才培养需求,确定多元化培养目标,建设并整合丰富的实践教学资源,构建"夯实基础、提升设计、启发创新"的分层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并在具体课程中探索了分层次实验教学,为培养高素质工程人才提供了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实践教学 分层次培养
下载PDF
基于点对点通信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双总线通信方案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惠宇 于盛林 +1 位作者 季侃 罗晓莉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6期99-102,共4页
文中提出并实现了一种基于点对点通信、按功能组织的分层分布双总线通信方案。通过引入镜像节点、总线负荷均衡等技术,使该方案可灵活高效地实现分布自动化功能和信息局部整合,并消除了分层通信对系统通信可靠性和速度的影响,同时,定量... 文中提出并实现了一种基于点对点通信、按功能组织的分层分布双总线通信方案。通过引入镜像节点、总线负荷均衡等技术,使该方案可灵活高效地实现分布自动化功能和信息局部整合,并消除了分层通信对系统通信可靠性和速度的影响,同时,定量分析了该通信方案的可靠性。此通信方案已在部分变电站得到实际应用,并取得了理想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层分布双总线 点对点通信 镜像节点 负荷均衡
下载PDF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综合性课程设计的设置 被引量:16
20
作者 谢少军 周波 +1 位作者 刘建业 赵敏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2003年第6期13-14,共2页
结合专业调整和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的改革 ,以促进学生能力培养为目标 ,探讨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课程设计改革。除按照传统模式在主干课程学习后安排与课程相对应的课程设计外 ,又安排了一门开放式、综合性课程设计 ,旨在将强化... 结合专业调整和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的改革 ,以促进学生能力培养为目标 ,探讨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课程设计改革。除按照传统模式在主干课程学习后安排与课程相对应的课程设计外 ,又安排了一门开放式、综合性课程设计 ,旨在将强化实践环节 ,突出能力培养真正落到实处 ,本文重点介绍了专业综合课程设置的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综合性课程 课程设计 教学方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